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智蘊第三中五種納息第二之三
如契經說。佛告梵志。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捨惡見趣而不取者。當知此類少中復少。問此類云何少中復少。答世間有情性愚鈍者如大地土。性聰慧者如爪上土。性聰慧中。邪見者多正見者少。喻如前說。是故名為少中復少。問如見蘊說斷常見者展轉相違。云何此中說有一類起如是見。我一分忍一分不忍而不相違。答此中說。一補特伽羅。若執色蘊為常。彼執四蘊為斷。若執四蘊為常。彼執色蘊為斷。故此二見非互相違。見蘊說二補特伽羅。一執色常。一執色斷乃至執識亦有二種。故彼二見展轉相違。彼經復說。世尊說此見趣法時。長爪梵志遠塵離垢。
正如佛经所说,佛陀告诉梵志,如果有沙门或婆罗门等人,能够放弃错误的观点而不去执着,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在少数中更是少之又少。问这些人为何在少数中更是少之又少。答道,在世间有情众生中,天性愚钝的人如同大地上的尘土一样多,而天性聪慧的人则如同爪上的尘土一样少。在天性聪慧的人中,持有邪见的人多,持有正见的人少,正如前面所说。因此,这样的人被称为在少数中更是少之又少。问到,如见蕴中所说的断见和常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为何这里说有一类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一部分可以忍受,一部分不能忍受,而它们并不相互对立。答道,这里所说的是,一个补特伽罗,如果他执着于色蕴是常的,那么他会执着于其他四蕴是断的;如果他执着于其他四蕴是常的,那么他会执着于色蕴是断的。因此,这两种观点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见蕴中说到两个补特伽罗,一个执着于色是常的,一个执着于色是断的,甚至执着于识也有这两种情况,所以那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佛经还说到,当世尊讲述这些观点的法门时,长爪梵志远离了尘垢,达到了清净。
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時舍利子受具足戒已經半月。隨觀此法得阿羅漢。問時舍利子隨觀何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世尊為彼梵志說見趣法。成阿羅漢。復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道所觀法。成阿羅漢。有作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能證學法。成阿羅漢。大德說曰。彼舍利子。隨觀緣起有十二支差別性法。成阿羅漢。是名舍利子所隨觀法。
在所有法中生起了清净的法眼。当时,舍利子受持具足戒已经半个月。通过仔细观察这些法,他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人问,当时舍利子观察了哪些法?尊者世友这样说:尊者舍利子,就是观察了世尊为那位梵志所说的见趣法,因而证得阿罗汉。也有人说,尊者舍利子观察了梵志所证得的预流果道所观察的法,因而证得阿罗汉。还有一种说法,尊者舍利子观察了梵志能证得预流果的学法,因而证得阿罗汉。大德说:舍利子观察了缘起的十二因缘的不同性质的法,因而证得阿罗汉。这就是舍利子所观察的法。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佛涅槃後。假名苾芻所起惡見。令有智者知而制之。故作斯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此中非因計因者。謂彼不淨從煩惱生。而說天魔所嬈故出。故戒禁取以為自性。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不實分別。顛倒惡見令永滅故名見苦斷。廣說如前。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
有些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有阿罗汉被天魔搅扰而失去不淨。等等,详细地说。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论点?答为了区分佛陀涅槃后,那些假名比丘所持有的错误观点,让有智慧的人知道并制止它们,因此提出了这个论点。那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有阿罗汉被天魔搅扰而失去不淨。这属于五见中的哪一见?通过见哪个諦来断除这个观点?答这不是因计因,而是戒禁取所包含的,通过见苦来断除。这里所说的非因计因,是指他们错误地认为不淨是由煩惱产生的,却说是因为天魔的搅扰。因此,他们以戒禁取为自性。通过见苦来断除显示了对治的方法。当苦智生起时,能够断除这种不实的推求和不实的分别,颠倒的错误观点,使其永远消失,因此称为见苦断。详细情况如前所述。那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阿罗汉对于自己的解脱还有无知。这属于五见中的哪一见?通过见哪个諦来断除这个观点?答这是诽谤阿罗汉的无漏智,属于邪见,通过见道来断除。
此中謗阿羅漢無漏智見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智見已離無知。而說猶有無知。則撥無彼無漏智見。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越渡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此中謗阿羅漢越渡疑惑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道已斷疑惑。而說猶有疑惑。則撥無彼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
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此中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者。謂阿羅漢實自證得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脫。然說但由他故得度。則謗聖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諸起此見。道及道支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此中非因計因者。謂諸聖道要修方得。而說苦言能召令起。故戒禁取以為自性。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此於苦果計為道因。故見苦時永斷此見。
已說五種惡見自性及彼對治。等起云何。謂大天因緣是此等起。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既造第二無間業已。心轉憂慼。後復見母與餘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跉跰不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寢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鷄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苾芻徐步經行。誦伽他曰。
已经讲述了五种恶见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对治方法。那么,它们的等起是如何的呢?这与大天的因缘有关。在过去的末土罗国,有一位商人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容貌端正,取名为大天。不久,商人带着财宝远赴他国,经过长时间的贸易,没有返回。大天的儿子长大后,与母亲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当他听说父亲即将回来时,心中感到恐惧,于是与母亲合谋杀害了父亲。他犯下了一项无间罪行,事情逐渐暴露。然后,他带着母亲逃到了波吒梨城。后来,他遇到了本国供养的阿罗汉比丘,担心事情被揭露,于是设法杀害了这位比丘。在犯下第二项无间罪行后,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后来,当他看到母亲与其他人有染时,愤怒地说:“我为了这个女人犯了两次重罪,流离失所,现在她又抛弃我,去追求别人。这种淫乱的行为,谁能忍受?”于是,他设法再次杀害了母亲。在犯下第三项无间罪行后,由于他没有断绝善根的力量,他深感忧虑和悔恨,无法安睡。他思考着如何消除自己的重罪。后来,他听说沙门释迦的弟子有消除罪孽的方法,于是前往鸡园僧伽蓝。在门外,他看到一位比丘在经行,背诵着伽他。
若人造重罪 修善以滅除
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通过修善来消除它。
彼能照世間 如月出雲翳
他能够照亮世间,就像月亮从云翳中出现。
時彼聞已歡喜勇躍。知歸佛教定能滅罪。因即往詣一苾芻所。慇懃固請求度出家。時彼苾芻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梨城無不歸仰。王聞召請數入內宮。恭敬供養而請說法。彼後既出在僧伽藍。不正思惟夢失不淨。然彼先稱是阿羅漢。而令弟子浣所污衣。弟子白言。阿羅漢者諸漏已盡。師今何容猶有斯事。大天告言。天魔所嬈汝不應怪。然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煩惱。二者不淨。煩惱漏失阿羅漢無。猶未能免不淨漏失。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事。
那时,他听闻之后感到非常欢喜和振奋。他知道归依佛教一定能消除罪孽。于是,他立刻前往一位比丘那里,恳切地坚持请求出家。那位比丘见到他如此坚持,经过仔细询问后,便同意了他出家的请求。他出家后,被命名为大天,接受了教授和教诲。大天非常聪明,出家不久,就能背诵并掌握三藏的文义,他的言词清晰巧妙,善于教化引导。波吒梨城的居民无不对他归依敬仰。国王听说后,便邀请他多次进入内宫,恭敬地供养他,并请求他说法。后来,当他离开僧团,独自在寺院时,由于不正当的思考,梦见自己失去了清净。然而,他之前自称是阿罗汉,却让弟子洗他弄脏的衣服。弟子问道:“阿罗汉已经消除了所有的烦恼,师父现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大天回答说:“这是天魔的干扰,你不应该感到奇怪。然而,所谓的‘漏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烦恼,另一种是不清净。阿罗汉没有烦恼的漏失,但还不能避免不清净的漏失。为什么呢?虽然阿罗汉的烦恼已经消除,但他们仍然需要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鼻涕、唾液等。”
然諸天魔常於佛法而生憎嫉。見修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為其嬈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是名第一惡見等起。又彼大天欲令弟子歡喜親附。矯設方便次第記別四沙門果。時彼弟子稽首白言。阿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遂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無知。汝今不應於己不信。謂諸無知略有二種。一者染污。阿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污。阿羅漢猶有。由此汝輩不能自知。是名第二惡見等起。時諸弟子復白彼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懷疑惑。彼復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疑惑。疑有二種。一者隨眠性疑。阿羅漢已斷。
然而,众多天神和魔罗常常对佛法怀有敌意和嫉妒。他们看到修行善行的人就会去破坏。即使是阿罗汉,也会因为他们的干扰而有所失误。这是他们所为,你不应该对此感到奇怪或怀疑。这被称为第一种错误见解的起源。另外,大天为了使他的弟子们感到高兴并亲近他,故意制造了方便,逐步预言了四个沙门果位。那时,那些弟子们鞠躬说道:“阿罗汉们应该拥有证悟的智慧,为什么我们自己却一无所知?”他于是告诉他们:“所有的阿罗汉也有无知,你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所有的无知有两种。一种是染污性的,阿罗汉已经没有了。另一种是不染污性的,阿罗汉仍然有。因此,你们不能自己知道。”这被称为第二种错误见解的起源。然后,那些弟子们再次对他说:“我们听说圣者已经超越了疑惑,为什么我们对真理仍然感到疑惑?”他再次告诉他们:“所有的阿罗汉也有疑惑,疑惑有两种。一种是随眠性质的疑惑,阿罗汉已经断除了。”
二者處非處疑。阿羅漢未斷。獨覺於此而猶成就。況汝聲聞於諸諦實能無疑惑而自輕耶。是名第三惡見等起。後彼弟子披讀諸經。說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因白師言。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乾連神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由他入而能自了。故汝於此不應窮詰。是名第四惡見等起。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不斷滅諸善根故。後於中夜自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聞之驚怪。晨朝參問。起居安不。大天答言。吾甚安樂。弟子尋白。若爾昨夜何唱苦哉。彼遂告言。我呼聖道汝不應怪。謂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命終不現起。故我昨夜數唱苦哉。是名第五惡見等起。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
关于处非处的疑惑,阿罗汉尚未断除。独觉者在这方面仍然能够成就,更何况你们声闻对于所有真理的实相能够没有疑惑而轻视自己呢?这被称为第三种恶见的产生。后来,那位弟子阅读了各种经典,说阿罗汉拥有圣慧眼,能够自我证知自己的解脱。因此,他向师父说,如果我们是阿罗汉,我们应该能够自我证知。为什么我们只能通过师父的指示而没有现前的智慧来自我证知呢?师父回答说,有些阿罗汉只能通过他人的指示而不能自我了解。就像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连,神通第一,如果佛陀没有预言他们,他们不会自我了解。更何况通过他人的指示而能够自我了解呢?所以你不应该深究这个问题。这被称为第四种恶见的产生。然而,尽管大天造了许多恶,但他并没有断除所有的善根。后来,在半夜,他自己反思自己的罪过很重。他应该在哪里遭受剧烈的痛苦。由于忧虑和恐慌,他多次呼喊痛苦。近住的弟子听到后感到惊讶。早上,他们去询问大天,是否安好。大天回答说,我非常安乐。弟子随后说,如果你昨晚为什么呼喊痛苦?他告诉他们,我呼喊的是圣道,你不应该感到奇怪。因为所有的圣道如果不真诚,称赞痛苦,召唤生命终结时不会出现。所以我昨晚多次呼喊痛苦。这被称为第五种恶见的产生。后来,大天收集了他之前所说的五恶见的事情,并作了一首诗。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是名真佛教
於後漸次鷄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是竟夜鬪諍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王聞自出詣僧伽藍。於是兩朋各執己誦。時王聞已亦自生疑。尋白大天。孰非誰是我等今者當寄何朋。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欲滅諍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鷄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
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鷄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鷄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制造于今猶盛。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鷄園僧。於後大天因遊城邑有占相者。遇爾見之竊記彼言。今此釋子却後七日定當命終。
弟子聞之憂惶啟告。彼便報曰。吾已久知。還至鷄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波吒梨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却後七日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歎。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并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占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
智蘊第三中他心智納息第三之一
云何他心智。云何宿住隨念智。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尊者依前二智而作論耶。答是彼尊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如此尊者於根蘊中。依法類二智而作論。於定蘊中依盡無生二智而作論。復於根蘊中依苦集滅道四智而作論。於結蘊定蘊及此蘊後依八智而作論。於修智等處依十智而作論。如是尊者於此蘊初依他心宿住二智而作論。如善巧陶師先熟調泥團置輪上。隨自意樂造器等物。尊者亦爾。聞思修慧觀察法相。斷自性愚及所緣愚。隨欲造論。故不應責。復次以前二智俱通加行及離染得。俱是修所成。俱是通自性。俱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偏依之而作此論。復次以前二智俱以智見為自性。俱於所緣分齊而取。謂他心智唯緣現在。宿住隨念智但緣過去。故偏依之而作此論。有作是說。以此二智俱通有漏無漏二品。故偏依之而作此論。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宿住隨念智唯是有漏故。
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是謂他心智。此中若智修所成者。謂修所成慧為自性故。是修果者。謂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依止修者。謂依數習而成就故。已得不失者。已證得不捨故。問何故不說未得已失。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若由此智說名成就他心通者。此中說之。未得已失諸他心智無如是義。是故不說。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者。謂能如實知他有情身中現在世欲色界。或無漏心心所法。此說他心智所緣境相。有別誦言。
若智現起如實知他有情有所尋求。有所伺察。有所攝受。眾緣所起意及意所有。是謂他心智。此中若智現起者。說現行他心智。如實知者。簡別占相智等。他有情者。簡別知自心心所法。有所尋求者。謂欲界初靜慮心心所法。有所伺察者。謂靜慮中間心心所法。有所攝受者。謂後三靜慮心心所法。復有說者。有所尋求顯欲界初靜慮。有所伺察。顯從欲界乃至靜慮中間。有所攝受。顯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此中顯示能尋求等。故色等法非此智境。眾緣所起者。如能知智由四緣生。所知亦由四緣生故。意及意所有者。意即是心。諸心所法名意所有。如是皆說他心智境。
此他心智或應說一。謂他心智通及示導。或應說二。謂有漏無漏。有縛解脫。有繫不繫。或應說三。謂下中上品。或應說四。謂四靜慮果。或應說六。謂有漏無漏各有三品。或應說八。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或應說九。謂下下品乃至上上品。或應說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三品。或應說十八。謂有漏無漏各有九品。或應說二十四。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三品。或應說三十六。謂四靜慮果各有九品。或應說七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九品。若以在身剎那分別應說無量無邊。此中總說一他心智。問此他心智以何為自性。答以慧為自性。是謂他心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他心智。他心智是何義耶。答知他心故名他心智。問此亦知他諸心所法。何故但名他心智耶。答諸瑜伽師意樂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立他心智名。以心為先亦知心所。譬如有人意樂加行但欲見王。若見王時亦見臣等。復次諸法立名依多緣故。謂或依自性。或依對治。或依加行。或依相應。或依所依。或依所緣。或依行相。或依所緣及行相等。依自性立名者。謂五蘊四諦世俗智等。依對治立名者。謂法智類智對治欲界上二界故。依加行立名者。謂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五現見定他心智等。依相應立名者如品類足說。云何順樂受等法。
謂樂受等相應。如是一切依所依立名者。謂眼識等。依所緣立名者。謂四念住無相定等。依行相立名者。謂苦集智。此二行相無雜所緣雜故。依所緣及行相立名者。謂滅道智。此二所緣行相俱無雜故。諸如是等立名因緣乃有無量。今他心智但依加行立名非餘。復次相應品中心最勝故。依知勝法立此智名。如說王來非無臣等。復次以依心故名心所法。心是大地。故諸心所法名大地。所有故但說心。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位。唯緣心故但說知心。
此他心智界者。有漏他心智是色界。無漏他心智是不繫。問何故無色界無他心智耶。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復次修他心智依色起故。地者唯在四根本靜慮非近分。無色彼地不能發五通故。問靜慮中間心心所法何地智能知耶。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智能知。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智能知。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所依者唯依欲色界身起。行相者。無漏他心智。作緣道諦四行相轉。有漏他心智。作不明了行相轉。所緣者。初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靜慮地心心所法。第二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二靜慮地心心所法。
第三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前三靜慮地心心所法。第四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四靜慮地心心所法。無他心智能知無色心心所法。彼地勝故。如初靜慮等他心智。不知第二靜慮等心心所法。問生欲色界起無色地心心所法。是他心智所緣境不。答非所緣境。如不知果因亦爾故。念住者。是三念住除身念住。智者是四智。謂法類道世俗智。即總說彼為他心智。三摩地俱者。無漏他心智道無願俱。有漏他心智非三摩地俱。根相應者。總說此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三世者。是三世緣。三世者。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唯是善。
緣善不善無記者緣三種。繫不繫者。有漏他心智唯色界繫。無漏他心智唯不繫。緣繫不繫者。緣欲色界繫及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通三種。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緣三種。見修所斷不斷者。有漏他心智唯修所斷。無漏他心智是不斷。緣見修所斷及不斷者。緣三種。緣名緣義者。唯緣義。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唯緣他相續。加行離染得者。通加行離染得。離染得者。謂初靜慮者離欲界染時得。乃至第四靜慮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加行得者。謂修勝進加行時得。及起加行令現在前。謂諸聲聞以中上品加行。獨覺唯以下品加行。佛不以加行能現在前。曾得未曾得者。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問修他心智加行云何。答施設論說。初修業者於世俗定。已得自在數起現前。令轉明利先審觀察自身心相。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若時自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自審觀察身心相已。次審觀察他身心相。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若時他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審觀察他身心相已。次純觀彼心心所法。作是思惟。我應觀彼心心所法。何所尋求。何所伺察。何所攝受。既思惟已純觀彼心相續前後行相差別。觀彼心相若得純熟。齊是名為修他心智加行成滿。集異門論作如是說。修他心智加行云何。謂審觀察緣五取蘊。
為苦非常空非我智行相差別。漸次能引無漏智生。善知他心名他心智。問無漏他心智能緣四諦智。何故但說緣苦智耶。答亦應說緣餘三諦智。而不說者當知有餘。復次此中但說初入加行。但緣苦智不說緣餘。後相續時亦緣餘智。問前施設論後集異門所說加行有何差別。答前說有漏他心智加行。後說無漏他心智加行。復次前說他心智加行。非勝妙明淨。後說他心智加行。勝妙明淨。然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色起。而成滿時不復緣色。所以者何。先觀麁法為入細故。又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自相續。而成滿時唯緣他相續。所以者何。緣自不名他心智故。又他心智但緣他心。
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問若眼不見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耳聞聲故。問若不見色聞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鼻臭香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舌甞味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身覺觸故。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覺觸。為能知他心不。有作是說。彼不能知。所以者何。他心智起因緣色故。評曰。應作是說。初引發時則不能知。已成滿者雖不緣色而亦能知。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有十五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及四靜慮。
各有下中上三品心心所法。曾得有漏他心智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他心智。此中初靜慮曾得有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中二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欲界及初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曾得有漏上品他心智。能知欲界及四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未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亦爾。無漏心心所法有十二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無漏他心智亦有十二種。
謂四靜慮各有三品。此中第二靜慮無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唯下品無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下中二品無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上品無漏他心智。能知四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問何故上地下中品有漏他心智俱能知下地三品有漏心心所法。上地下中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心所法耶。答有漏無漏心心所法建立各異。謂有漏心心所法依相續建立。有一身相續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
有十四種通果心心所法。皆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初靜慮各有四靜慮果。第二靜慮有後三靜慮果。第三靜慮有後二靜慮果。第四靜慮唯有第四靜慮果。問初靜慮他心智。於欲界四靜慮通果心心所法。能知幾種。有作是說。能知四種。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攝故。復有說者。唯能知初靜慮果不知餘三。所以者何。如不知因果亦爾故。
諸他心智。於地度。根度。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皆不能知。於地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初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二靜慮以上心心所法。乃至第三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四靜慮以上心心所法。於根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鈍根者他心智。不能知利根者心心所法。於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有學他心智。不能知無學心心所法。問一切無學他心智。皆能知一切有學心心所法耶。答不也。謂時解脫他心智。不能知見至心心所法。見至他心智。亦不能知時解脫心心所法。所以者何。時解脫他心智。於見至心心所法根度故不知見至他心智。
於時解脫心心所法補特伽羅度故不知。問有學上地他心智。無學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答不也。所以者何。有學上地他心智。於無學下地他心智。補特伽羅度故不知。無學下地他心智。於有學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問聲聞上地他心智。如來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答不也。所以者何。聲聞上地他心智。於如來下地他心智根度故不知。如來下地他心智。於聲聞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獨覺望餘乘准前義應說。
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所取境。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佛欲令他知者即知。謂佛若欲令鈍根者知我心。非利根者則蛇奴等亦知佛心。舍利子等皆不能知。若欲令傍生趣等知我心。非人天趣則傍生趣等亦知佛心。人及天趣皆不能知。云何知然。契經說故。謂契經說。一時佛住廣嚴城獼猴池側重閣精舍。時諸苾芻以世尊鉢及彼自鉢皆置露處。有一獼猴下娑羅樹來趣鉢所。時苾芻眾恐彼損鉢競驅逐之。佛言汝等不應驅逐。彼有別意須臾當知。時彼獼猴取世尊鉢。徐還上樹成滿流蜜。安庠而下持奉世尊。以有蟲故世尊不受。
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去蟲。獼猴即知退住一處。擇去蟲已來奉世尊。未作淨故佛復不受。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以水遍灑作淨。獼猴即知退住一處。以水作淨還奉世尊。於是世尊哀愍為受。獼猴歡喜踊躍無量。舞却行墮坑而死。乘斯福業得生人中。長大出家勤修梵行。不久便獲阿羅漢果。世共號為獻蜜上座。尊者論力由彼因緣。以妙伽他而讚佛曰。
無上天人調御士 能令惡趣亦知心
若住甚深微妙定 乃至人天不能了
佛他心智能知三道。獨覺他心智能知二道。聲聞他心智能知一道。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復有說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問獨覺得緣獨覺他心智不。答麟角喻者唯佛應知。眾出獨覺決定得緣獨覺他心智。此說能緣亦說現起。聲聞亦定得緣聲聞他心智。此亦說能緣亦說現起。異生定得緣異生他心智。如眾出獨覺及諸聲聞說。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角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唯佛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定無他心智能緣現起者。無色界一切心心所法。定非他心智所緣。非其境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