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十八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種蘊第五中大造納息第一之二
大種所造處。幾有見。幾無見。問何故不問幾有色幾無色。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造論。但不違法性便不應責有說。所造無無色故。不得問言幾有色。幾無色問亦無無為。後不應問幾有為幾無為。答亦不應問。而後問者當知彼是有餘之說。有說。欲以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令易解故。復次欲以二門二階二略二明二炬二影二光互相顯示。如無所造是無色故不問。如是無所造是無為故亦不應問。如無所造是無為而得問。如是雖無所造是無色亦應問。如是二門互相影示。令知前後問答理通。有餘師言。此中分別所造諸色幾有見等。既舉所造諸色為章。寧復可問幾有色等。以諸色言即顯有色。色體皆有變礙義故。有彼色義故名有色。非如有衣及有子等。
四大元素所构成的物体中,哪些是有见的,哪些是无见的?问为何不问有多少是有色和多少是无色的?回答说,这是因为造论者的意图如此,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造论,只要不违反法性,就不应该被指责。有说,所造的物体中没有无色的,因此不能问有多少是有色和多少是无色的。同样,也不应该问有多少是有为和多少是无为的。回答说,也不应该问。但后来有人问,应当知道那是有馀之说。有说,想要用各种文句、各种说法来装饰意义,使意义容易理解。再者,想要用二门、二阶、二略、二明、二炬、二影、二光互相显示。比如,无所造是无色的,所以不问。同样,无所造是无为的,也不应该问。如果无所造是无为的可以问,那么即使无所造是无色的也应该问。这样,二门互相显示,使人知道前后问答的逻辑是相通的。有馀师说,这里分别讨论所造的各种色,有多少是有见等。既然提出所造的各种色作为章节,怎么还能问有多少是有色等。因为各种色的话就是显示有色,色体都有变碍的意义,有那个色的意义,所以称为有色,不像有衣和有子等。
大種所造處幾有見。答一謂色處。問何故色處名為有見。答眼根名見有見用故。所見色處有能見眼故名有見。如有主等或復見者。是能顯示色處相麁。可相顯示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所顯示色有能顯示故名有見。如有名等。或復見者是諸影像。唯有色處可有影像故名有見。餘則不爾。幾無見。答八二少分。八者謂眼耳鼻舌身聲香味處。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無見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見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大種所造處幾有對。答九一少分。九者謂五內處及外四處。一少分者謂觸處。雖諸觸處皆有對攝。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领域中,哪些是有视觉的?回答是有一种,即色处。问为什么色处被称为有视觉?回答说,眼根被称为视觉,因为具有视觉功能。所看到的颜色领域有能够看见的眼睛,因此被称为有视觉。就像有主人等,或者再次,视觉者能够显示色处的粗相,可以显示在此或在彼的相状差异。所显示的颜色有能够显示的,因此被称为有视觉。就像有名字等。或者再次,视觉者是各种影像,只有色处可以有影像,因此被称为有视觉。其他的则不是这样。哪些是没有视觉的?回答是八个加上两个小部分。八个指的是眼、耳、鼻、舌、身、声、香、味处。两个小部分指的是触处和法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没有视觉,但并非所有的都是由四大元素所造的颜色,如果是四大元素所造的颜色也没有视觉,这是所问的,其他的不是所问的,因此说小部分。法处也是如此。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领域中,哪些是有障碍的?回答是九个加上一个小部分。九个指的是五个内处和四个外处。一个小部分指的是触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有障碍,但并非所有的都是由四大元素所造的颜色。
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對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對。答一少分謂法處。雖諸法處皆無對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對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然有對有三種一障礙有對。謂十色處。二境界有對謂五色根及心心所。三所緣有對。謂心心所。此中說障礙有對非餘。
并不是所有的色都是由四大元素所造的。如果所造的色也存在障碍,那么这个问题只涉及部分情况,因此说只有一小部分。有多少是无障碍的?回答是一小部分,指的是法处。虽然所有法处都属于无障碍的范畴,但并不是所有的色都是由四大元素所造的。如果所造的色也是无障碍的,那么这个问题只涉及部分情况,因此说只有一小部分。然而,有障碍的有三种:一是障碍有对,指的是十色处;二是境界有对,指的是五色根和心心所;三是所缘有对,指的是心心所。这里只讨论障碍有对,不讨论其他。
大種所造處幾有漏。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有漏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有漏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漏。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無漏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無漏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构成的处所中,哪些是有漏的?回答是九个加上一小部分。九个如之前所述。所谓的一小部分,指的是触处和法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属于有漏,但并非所有都是所造色。如果所造色也是有漏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说一小部分。并非所有的法处都属于有漏,也并非所有都是所造色。如果所造色也是有漏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说一小部分。哪些是无漏的?回答是一个小部分,指的是法处。并非所有的法处都属于无漏,也并非所有都是所造色。如果所造色也是无漏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说一小部分。
大種所造處幾有為。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有為攝。而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為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有為攝。亦非一切是所造色。若所造色亦有為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為。答無。彼皆有為故。
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构成的处所中,哪些是有为的?回答是九个加上一小部分。九个如之前所述。所谓的一小部分,指的是触处和法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属于有为,但并非所有都是所造色。如果所造色也是有为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说一小部分。并非所有的法处都属于有为,也并非所有都是所造色。如果所造色也是有为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说一小部分。哪些是无为的?回答是没有。因为它们都是有为的。
大種所造處幾過去。答十一少分。謂除意處。雖諸眼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在過去。有在未來現在世故。若是所造亦過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處亦爾。非諸觸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在過去。若是所造亦過去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如說過去。未來現在說亦如是。有數等故。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处有多少属于过去?答案是十一个中的一小部分。除了意处之外,虽然所有的眼处都属于所造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眼处都存在于过去,有些存在于未来和现在。如果所造的眼处也属于过去,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处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触处都属于所造的范畴,也并非所有的触处都存在于过去。如果所造的触处也属于过去,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法处也是如此。就像过去一样,未来和现在的情况也相同,因为存在数量等因素。
大種所造處幾善。答三少分。謂色聲法處雖諸色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是善性。若是所造亦善性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聲處亦爾。非諸法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是善性。若是所造亦善性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不善。答三少分如前說。幾無記。答七三少分。七者謂五內處及香味處。三少分者。謂色聲觸處。雖諸色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是無記。若是所造亦無記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聲處亦爾。雖諸觸處皆無記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無記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处有多少是善性的?答案是三个中的一小部分。指的是色、声、法处。虽然所有的色处都属于所造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色处都是善性的。如果所造的色处也是善性的,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声处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法处都属于所造的范畴,也并非所有的法处都是善性的。如果所造的法处也是善性的,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有多少是不善的?答案是三个中的一小部分,如前所述。有多少是无记的?答案是七个中的三小部分。七个指的是五个内处和香、味处。三小部分指的是色、声、触处。虽然所有的色处都属于所造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色处都是无记的。如果所造的色处也是无记的,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声处也是如此。虽然所有的触处都属于无记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触处都是所造的。如果无记的触处也是所造的,那么这就是所问的,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是一小部分。
大種所造處幾欲界繫。答二九少分。二者謂香味處。九少分者。謂五內處。及色聲觸法處。雖諸眼處皆所造攝。而非一切皆欲界繫。若是所造亦欲界繫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耳鼻舌身色聲處亦爾。非諸觸處皆所造攝。亦非一切皆欲界繫。若是所造亦欲界繫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法處亦爾。幾色界繫。答九少分如前說。幾無色界繫。答無。彼無色故。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领域中,有多少是与欲界相关的?回答是二十九小部分。其中两个指的是香和味的领域,九个小部分指的是五个内在领域,以及色、声、触、法的领域。虽然所有的眼领域都是由四大元素构成的,但并非所有都与欲界相关。如果那些由四大元素构成且与欲界相关的,正是我们所问的,那么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只有小部分。耳、鼻、舌、身、色、声的领域也是如此。并非所有触的领域都由四大元素构成,也并非所有都与欲界相关。如果那些由四大元素构成且与欲界相关的,正是我们所问的,那么其他的则不是,因此说只有小部分。法的领域也是如此。有多少是与色界相关的?回答是九小部分,如前所述。有多少是与无色界相关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无色界没有色相。
大種所造處幾學。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學所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所造亦學攝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無學。答一少分如前說。幾非學非無學。答九二少分。九者謂內五處。及外四處。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非學非無學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非學非無學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非學非無學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非學非無學。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领域中,有多少部分属于修行实践的范围?回答是一小部分,指的是法处。并不是所有的法处都属于修行实践的范围,也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由四大元素构成的同时也属于修行实践的范围,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一小部分。有多少部分属于无学的范围?回答是一小部分,如前所述。有多少部分既非修行实践也非无学?回答是九个领域和两个领域的小部分。九个领域指的是内在的五个领域和外在的四个领域。两个领域的小部分指的是触处和法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不被修行实践和无学所包含,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既非修行实践也非无学,同时也由四大元素构成,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一小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法处都不被修行实践和无学所包含,也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既非修行实践也非无学,同时也由四大元素构成,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一小部分。
大種所造處幾見所斷。答無。必無諸色見所斷故。幾修所斷。答九二少分。九者如前說。二少分者。謂觸處法處。雖諸觸處皆修所斷攝。而非一切皆是所造。若修所斷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非諸法處皆修所斷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修所斷亦所造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幾不斷。答一少分。謂法處。非諸法處皆不斷攝。亦非一切皆是所造。若是所造亦不斷者。是此所問餘非所問故說少分。
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领域中,有多少部分属于见所断?回答是没有,因为必定没有任何物质形态属于见所断。有多少部分属于修所断?回答是九个领域和两个领域的小部分。九个领域如前所述。两个领域的小部分指的是触处和法处。虽然所有的触处都属于修所断的范围,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修所断的同时也由四大元素构成,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小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法处都属于修所断的范围,也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修所断的同时也由四大元素构成,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小部分。有多少部分属于不断?回答是一个领域的小部分,指的是法处。并不是所有的法处都属于不断范围,也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如果由四大元素构成的同时也属于不断,那么这就是所问的问题,其他不属于所问的问题因此只说是小部分。
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色。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誰成就大種及所造色。謂欲色界一切有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或有有情。成多大種及多造色。或有有情。成少大種及少造色。成多大種及多造色者。如大海中有諸有情所得身形。或百二百三百四百五六七百踰繕那量。如曷邏呼阿素洛王所得身形其量廣大。如色究竟所得身形。一萬六千踰繕那量。成少大種及少造色者。猶如蚊蠛水中虫等。乃至極細非人眼境。問何故聖者生無色界。唯成就造色非大種耶。答彼界無色。又不成就他界大種。以有漏法越地捨故。造色不爾通無漏故異地成就。無有聖者不成就無漏戒。是故聖生彼界唯成就造色。於中學成就學隨轉色。無學成就無學隨轉色。
如果存在四大元素,那么是否也存在由它们所造的颜色呢?回答是,所有拥有四大元素的,也拥有由它们所造的颜色。但也有只拥有所造颜色而没有四大元素的,比如那些生在无色界的聖者。哪些生命同时拥有四大元素和所造颜色呢?答案是欲界和色界中的一切有情生命。这是总体的说法。如果具体来说,有些生命拥有大量的四大元素和所造颜色,有些生命则拥有少量的四大元素和所造颜色。那些拥有大量四大元素和所造颜色的,比如大海中的某些生命,他们的身形可能达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由旬的长度。比如曷邏呼阿素洛王,他的身形就非常巨大。还有色究竟天的身形,长达一万六千由旬。而那些拥有少量四大元素和所造颜色的,比如蚊子、蠛蠓等水中的小虫,甚至微小到人眼无法看见。问为什么聖者生在无色界,只拥有所造颜色而没有四大元素呢?回答是,那个界没有色相,而且他们不拥有其他界的四大元素,因为带有烦恼的法会随着地点的转移而被舍弃。所造颜色则不同,它可以是无漏的,因此在不同的地点也可以存在。没有聖者不拥有无漏的戒律,因此聖者生在无色界只拥有所造颜色。在其中,有学之人拥有有学的随转色,无学之人拥有无学的随转色。
若不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不成就所造色。彼不成就大種。有不成就大種非所造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誰不成就所造色及大種。謂生無色界一切異生。彼界無有一切色故。又不成就下界色故有漏諸色生上失故。無漏諸色彼未得故。問順前句中何所不攝。而復須立順後句耶。答順前句中唯攝欲色界一切有情。及攝無色界一切聖者。未攝無色界一切異生。為欲攝彼故復立順後句。
若成就大種彼善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大種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彼處卵[穀-禾+卵] 。住胎異生前生所有表無表色。
由失所依眾同分故一切已捨。今於此位未能起表。又無入定理故。不成就一切善色。問何故此位未能起表。答以所依身極羸弱故。要身強盛能起表業。又此位心極微劣故。心麁勝者能發表業。又此位心內門轉故。心外門轉能起表業。又此位中胎卵迫迮尚不能動。況能起表。然有時胎動轉者。此由風力非心所為。表業必由心力所起。問何緣此位無入定理耶。答此位身心俱羸劣故。又無入定加行緣故。得忍異生命終捨忍。如前業蘊已廣決擇。四生廣說亦如業蘊。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者。謂睡眠醉悶。及捨加行不求起表。設有而失者。
謂由三緣故失。一意樂息。二捨加行。三限勢過。此亦如業蘊廣說。有成就善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是聖者故成就善色生無色故。不成就大種。彼諸聖者通學無學。學成學善色。無學成無學善色。有成就大種亦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住胎聖者。定成有漏無漏無表道力強故。若生欲界住律儀者。謂隨所應住三律儀。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者。謂不睡眠。不醉。不悶。不捨加行。求起表業。或先有不失者。謂三緣故如前說。
若生色界者彼定成就靜慮律儀故。有善色有非成就大種及善色。謂諸異生生無色界。生無色故不成大種。有漏善色越界捨故。無漏善色彼未得故若成就大種彼不善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及住胎藏。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謂若成就不善色者定在欲界。無在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釋餘文句准上應知。
若成就大種彼有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謂若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定在色界。無有在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無有生欲界起有覆無記表。善染表業依自他身故。若成就大種彼無覆無記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以成就大種者必成就身根等故。若成就身根等者必成就大種故。生欲色界一切有情。皆成就大種及無覆無記色故。生無色界二俱無故。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答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
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亦不善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
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不善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不善色者必在欲界。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善有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非善有覆無記色。
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善有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善有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設成就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色界。在欲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亦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若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
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二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善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善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大種。
亦不善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善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三色者。必在欲界。在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大種亦無覆無記色。非善有覆無記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大種亦善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大種亦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謂成就此三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大種故。
若成就大種。彼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
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善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成就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善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若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不善色非善色。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善色亦不善色。
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有非成就善色。及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諸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善色。彼有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善色。或成就善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若諸聖者生無色界。若成就善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善色。非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有非成就善色。及無覆無記色。謂諸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善色。彼不善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善色。非不善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有成就善色亦不善無覆無記色。謂生欲界住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設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彼善色耶。答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即如上說。云何不成就。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無善身語表。設有而失。
若成就善色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有成就善色。非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善色亦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有成就善色亦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語表。設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彼善色耶。答如是。謂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在色界者定成就善色故。若成就善色。彼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無覆無記色者。必在欲界。
成就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不善色。彼有覆無記色耶。答無。謂成就不善色者。必在欲界。成就有覆無記色者。必在色界。無一有情俱生二界故若成就不善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無覆無記色。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不善色。謂處卵[穀-禾+卵] 。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若成就不善色。彼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耶。答無。如上說。
若成就有覆無記色。彼無覆無記色耶。答諸成就有覆無記色。彼定成就無覆無記色。有成就無覆無記色。非有覆無記色。謂生欲界。若生色界。現無有覆無記身語表。如上所說總略義者。謂四大種生欲色界必定成就。生無色界定不成就。無覆無記色亦爾。善色生色界定成就。生欲無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不善色生色無色界定不成就。生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有覆無記色。生欲無色界定不成就。生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