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四
問云何建立內處外處。為依於法為依於我。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依於法法無作用。於無作用一切法中。云何建立內處外處。若依於我我實性無。如何依我立內外處。答唯依法立然非一切。謂六識身是染淨法所依止處。若與六識作所依者名為內處。作所緣者名為外處。故依法立內外處名。復次若法是根立為內處。若法是根義立為外處。復次若法是有境立為內處。若法是境立為外處。有說。依我立內外處。我即是心。我執依故。於此心上假立我名。如契經說。
问如何建立内处和外处。是依据法还是依据我?如果两者都有过失,那么原因是什么?如果依据法,法没有作用,在没有作用的所有法中,如何建立内处和外处?如果依据我,我实际上不存在,如何依据我建立内外处?回答说,只依据法建立,但不是依据所有法。所谓六识身是染净法所依赖的地方。如果作为六识的所依,称为内处;作为所缘,称为外处。因此,依据法建立内外处的名称。另外,如果法是根,就立为内处;如果法是根的意义,就立为外处。再有,如果法是有境,就立为内处;如果法是境,就立为外处。有人说,依据我建立内外处。我就是心,我执所依,因此在这个心上假立我的名字。如契经所说。
由善調伏我 智者得生天
由于能够善于调伏自我,智者得以升入天界。
應善調伏心 心調能引樂
应当善于调伏内心,因为心的调伏能够带来愉悦。
既善調心即善調我。故知心上假立我名。此我所依立為內處。我所緣者立為外處。然內外名非圓成實。謂於我是內者於他名外。於我是外者於他名內故。而且依一立內外 名非不決定。
既然能够善调心,也就能够善调自我。因此,心上假立的我名,是我所拥有的依赖,被立为内在之处。我所缘者被立为外在之处。然而,内外的名称并非是完全的真实,因为对于我来说是内在的,对于他人来说就是外在的,反之亦然。而且,依据一个来立内外的名称,并不是不确定的。
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於內六處應如實知。問於外六處亦應如實知。何故世尊唯勸知內處。答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多於內門修靜慮故。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觀內根不應緣外。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內修靜慮無所增益。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內修定勿妄增益常樂我淨。汝等苾芻應內修定如實觀察。諸行無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由此八種聖慧行相。於一切時應觀諸有。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於內修習不共靜慮。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應內修定不應修習諸共靜慮。謂麁苦障靜妙離觀。汝等苾芻應內修定。謂應修習不共靜慮觀察諸有。如病如癰如箭惱害。
如佛经所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如实了解内在的六处。有人问,对外在的六处也应当如实了解,为何世尊只劝诫了解内在之处?回答是,世尊希望让所有弟子更多地在内在之门修行禅定。如佛经所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观察内在的根,不应缘于外在。再者,世尊希望让所有弟子在内修禅定时无所增益。如佛经所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内修禅定,不要妄自增益那些恒常、快乐、自我、纯净的观念。你们这些比丘应当内修禅定,如实观察一切行无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通过这八种圣慧的行相,在一切时应当观察所有存在。再者,世尊希望让所有弟子在内修习不共的禅定。如世尊所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内修禅定,不应修习那些共通的禅定,即那些粗重的苦障、静妙、离观。你们这些比丘应当内修禅定,即应当修习不共的禅定,观察所有存在,如同病患、痈疽、箭伤、恼害。
無常有苦是空非我。由此八種勝尋思杖。能遍摧伏一切有生。復次此契經中。唯勸觀察內六處者以內是外所依止故亦勸觀彼。所以者何。以有我故便有我所。有我見故有我所見。有五我見故有十五我所見。有我執故有我所執。有我癡故有我所癡。有我愛故有我所愛。為養內我求外資具。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等先於內法修念住故。謂修行者先緣內法修習念住。既成滿已方緣於外。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是故世尊唯勸知內。
无常和有苦揭示了一切皆空,非我。这八种深刻的思考,如同手杖,能够彻底摧毁所有生命的存在。此外,在这部契经中,只鼓励观察内在的六处,因为内在是外在的依止,也鼓励观察外在。为什么呢?因为有了我,便有了我所。有了我见,便有了我所見。有了五种我见,便有了十五种我所見。有了我執,便有了我所執。有了我癡,便有了我所癡。有了我愛,便有了我所愛。为了滋养内在的我,寻求外在的资源。再者,世尊希望所有弟子先在内法中修习念住,即修行者先以内法为对象修习念住,待其成就后,再向外扩展。由于这些种种因缘,世尊只鼓励了解内在。
如契經說有六內處。契經復說有六觸處。問此二六處有何差別。或有說者。此二無別。所以者何。六內處即六觸處。六觸處即六內處。聲雖有異而義無別。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內六處名六觸處故。復次諸同分者名六觸處。彼同分者名六內處。復次諸可生法名六觸處。不可生法名六內處。復次有業用者名六觸處。無業用者名六內處。若作是說。諸現在者名六觸處。過去未來者名六內處。復次諸已生者名六觸處。未已生者名六內處。若作是說。過去現在名六觸處。未來名六內處。復次心心所法正依住者名六觸處。心心所法不正依住。唯空轉者名六內處。
如契经所说,有六内处,契经也说有六触处。问这两者有何区别?有人说,这两者没有区别。为什么呢?六内处就是六触处,六触处就是六内处,声音虽有差异,但意义没有区别。也有人说,也有区别。所谓名字就是区别,六内处和六触处的名字不同。再者,所有同分的称为六触处,那些同分的称为六内处。再者,所有可生法称为六触处,不可生法称为六内处。再者,有业用的称为六触处,无业用的称为六内处。如果这样说的话,所有现在的称为六触处,过去和未来的称为六内处。再者,所有已生的称为六触处,未已生的称为六内处。如果这样说的话,过去和现在称为六触处,未来称为六内处。再者,心和心所法正依住的称为六触处,心和心所法不正依住,只是空转的称为六内处。
復次眼等六處作觸所依義名六觸處。作餘心心所法所依義名六內處。脇尊者言。眼等六處自性名內六處。若有所作名六觸處。如苾芻鉢。若說自性但名為鉢。苾芻用時名苾芻鉢。尊者望滿作如是言。眼等六處自體名內六處。若與觸作所依名六觸處。如鐵酥鉢。若說自體但名鐵鉢。若盛酥時名鐵酥鉢。問眼等六處亦為受等之所依止。何故但名觸處不名受等處耶。答亦應說受等處而不作是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契經舉勝兼顯劣者。謂於一切心心所中。觸最為勝。若說觸處當知兼顯名受等處。復次心心所法以觸為命。觸所住持觸所引發。由觸力故能現在前。
再次,眼等六处作为触感的所依,因此称为六触处。作为其他心和心所法的所依,称为六内处。脇尊者说,眼等六处的自性称为内六处,如果有所作为则称为六触处。比如比丘的钵,如果只说其自性,就称为钵;比丘使用时,称为比丘钵。尊者望满这样说:眼等六处的自体称为内六处,如果与触感作为所依,称为六触处。比如铁钵,如果只说其自体,就称为铁钵;如果装有酥油时,称为铁酥钵。问:眼等六处也是受等的所依,为何只称为触处而不称为受等处呢?答:也可以称为受等处,但不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含义有其他原因。再者,契经中提到胜者并暗示劣者,即在所有心和心所法中,触感最为重要。如果说触处,应当知道也暗示了受等处。再者,心和心所法以触感为生命,触感所维持,触感所引发,由于触感的力量,能够出现在当前。
故名觸處。謂心心所於境流散。由觸攝持令得和合。又若無觸諸心心所應如死屍不能觸對自所緣境。皆由觸力有觸境用。如有命根身能覺觸。是故眼等但名觸處。如契經說。六內處名此岸六外處名彼岸。問六內外處與此彼岸。有何相似而作是說。答與心心所作所依緣。有近有遠似此彼岸故作是說。如河兩岸。近者名此遠者名彼。如是六處與心心所。作所依者近故如此岸。作所緣者遠故如彼岸。復次是心心所初入已渡如此彼岸故作是說。如諸有情。初入河處名為此岸。已渡河處名為彼岸。如是與心心所法作所依者。如初入故名此岸。作所緣者如已度故名彼岸。
因此称之为触处。指的是心和心所对境界的散乱。由于触的作用,使得心和心所能够和合。如果没有触,所有的心和心所将如同死尸一样,无法接触和应对它们所缘的境界。都是因为触的力量,才有了触境的作用。就像有生命之根的身体能够感知触感一样,因此眼等感官只是被称为触处。正如契经所说,六内处称为此岸,六外处称为彼岸。问:六内外处与此彼岸有什么相似之处,而这样称呼它们?答:它们与心和心所作为所依和所缘,有近有远,类似于此岸和彼岸,因此这样称呼。就像河的两岸,近的称为此岸,远的称为彼岸。同样,六处与心和心所作为所依的近处,就像此岸;作为所缘的远处,就像彼岸。再者,心和心所最初进入并已经渡过,就像此岸和彼岸一样,因此这样称呼。就像所有有情众生,最初进入河的地方称为此岸,已经渡过河的地方称为彼岸。同样,与心和心所法作为所依的,就像最初进入一样,称为此岸;作为所缘的,就像已经渡过一样,称为彼岸。
故內外處名此彼岸。復次契經中說。寂滅涅槃名為彼岸。涅槃唯是外處所攝既名彼岸。故內六處得此岸名。如契經說。薩迦耶是此岸。薩迦耶滅是彼岸。薩迦耶者即是生死。於生死中六內處勝故。六內處得此岸名。既六內處名為此岸故。六外處得彼岸名。問此中何法如河。而說六內外處如此彼岸耶。答心心所法如河故。內外處如此彼岸。如有瀑河漂此彼岸。情非情物同趣大海。心心所法亦復如是。漂內外處所攝有情。同趣生老病死大海。問於此河中誰為船栰。答八支聖道如有船栰。百千眾生之所依止。從河此岸渡至彼岸隨意遊適。如是無量無邊有情依止聖道。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自在遊賞故。八聖道猶如船栰。
因此,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被称为此岸和彼岸。另外,在契经中提到,寂灭的涅槃被称为彼岸。涅槃只属于外在因素,因此被称为彼岸。所以,内在的六处被称为此岸。正如契经所说,薩迦耶是此岸,薩迦耶的消灭是彼岸。薩迦耶即是生死,因为六内处在生死中更为显著,所以六内处被称为此岸。既然六内处被称为此岸,那么六外处就被称为彼岸。问:在这里,什么法则像河流一样,使得六内六外处被称为此岸和彼岸呢?答:心和心所法像河流一样,因此内外处被称为此岸和彼岸。就像瀑布河流冲刷此岸和彼岸,有情和无情的物体都流向大海。心和心所法也是如此,它们冲刷着内外处所包含的有情,一起流向生老病死这个大海。问:在这个河流中,什么可以作为船筏?答:八支圣道就像船筏,是无数众生的依靠。从河的此岸渡到彼岸,随心所欲地游荡。同样,无数的有情依靠圣道,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自由自在地欣赏。八圣道就像船筏一样。
如契經說。有八勝處有十遍處。問彼八與十既亦名處。何故但有十二處耶。答彼八與十皆攝在此十二處中。謂彼自性俱有相應即此意處法處攝故。
如同佛经所说,存在八胜处和十遍处。问:既然八和十也称为处,为何只有十二处呢?答:八和十都包含在这十二处之中。也就是说,它们自身的性质、相应的状态,即被意处和法处所包含。
如契經說。有四無色處。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於四無色以處聲說。答為破外道解脫執故。謂諸外道執四無色為四涅槃。一執空無邊處名無身涅槃。二執識無邊處名無邊意涅槃。三執無所有處名淨聚涅槃。四執非想非非想處名世間窣堵波涅槃。為破如是外道涅槃執故。說四無色名為生處非真解脫。真解脫者乃名涅槃。
如契經說。復有二處。一無想有情處。二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說此二處。答為破外道解脫想故。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解脫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復次為破外道不還想故。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不還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退還處。謂彼處沒退還諸界諸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復次為破外道不散想故。謂諸外道執此二處是真解脫不復散壞。為破彼執佛說此二是散壞處。謂從彼歿散向諸界諸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若從無想有情天歿決定散墮欲界受生。若從非想非非想歿。非聖散墮下地受生。復次觀此二處壽量長遠。
諸外道等執為解脫。唯諸異生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有過於無想天者。謂彼壽量五百大劫。一切有情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過非想非非想處。謂彼壽量八萬大劫。為遣外道此解脫執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復次佛於餘處以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為識住。於此二處亦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為處。故於此二以處聲說。謂受生處。復次佛說諸識住定是有情居。有有情居而非識住。謂此二處顯非無此故說處名。即是有情所居處義。
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往詣佛所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此是世尊無餘知見過此更無所知見法。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覺所知法過世尊者無餘是處。問尊者舍利子如何能知此十二處攝一切法。而讚佛言施設諸處為無有上。答由教故知。謂舍利子得四證淨於佛所說決定信受。曾聞世尊說十二處攝一切法。由此故知。問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唯有教智無證智耶。答亦有證智。謂舍利子於十二處亦能一一無倒證知。問佛舍利子於十二處。俱能一一無倒證知。佛舍利子有何差別。答佛能於此十二處法。一一證知自相共相。尊者舍利子於此十二處法。唯能一一證知共相。於彼自相未能一一如實證知。謂有無量諸處差別。皆攝入此十二處中。而舍利子須他顯示乃能知故。復次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由他教引。佛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皆能自覺不由他教。
復次佛於十二處。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唯有一切智。無一切種智。復次佛於十二處不依六識而能證知唯有爾所。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要依六識方能證知唯有爾所。謂舍利子作是念言。一切識身唯有六種識身定有所依所緣。此所依緣定有十二。故十二處不增不減。
復次尊者舍利子雖於十二處一一證知。而要先思惟佛所說法。謂佛先說十二處名。後隨此名一一分別。世尊分別十一處已。時舍利子作是念言。前十一處所不攝法必應攝在最後法處。故作是說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世尊證知十二處相。不由思惟他所說教故。舍利子雖能證知十二處相。而與佛智極有差別。是故號佛為無上尊。
五蘊者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中說。有五蘊色乃至識。雖作是說而不廣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問色蘊云何。答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餘經復說。云何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阿毘達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蘊。問此三處說義有何異。答各為遮止他宗所說。問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覺天等說。謂佛觀察未來世中。有覺天等當作是說。四大種外無別所造。為遮彼意故作是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顯離大種有所造色。問餘經復說。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顯有過去未來色等。問阿毘達磨作如是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譬喻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問若法處所攝諸色是實有者。尊者法救所說當云何通。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若必須通當正彼說。諸所有色皆五識所依。及六識所緣法處所攝色。雖非五識所依所緣。而是意識所緣色攝。復次法處所攝色依四大種而得生。故從所依說在身識所緣中。故彼尊者說亦無失。
問受蘊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問想蘊云何。答六想身謂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阿毘達磨說此行蘊。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相應行。乃至廣說。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偏說思為行蘊非餘行耶。答思於施設行蘊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為上首。愛能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復次造作有為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思為行蘊。
問識蘊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如是名為諸蘊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略義是蘊義。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若多增語即蘊增語。聚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合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合立為色蘊。乃至識蘊合義亦爾。積義是蘊義者。如種種物總為一積名雜物蘊。如是諸色總為一積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積義亦爾。略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總略一處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略義亦爾。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諸無為名可略聚故。答諸有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者。謂色蘊可施設有三世。乃至識蘊亦可施設有三世故。若多增語即蘊增語者。如多財名財蘊。多穀名穀蘊。多軍名軍蘊。雖多人眾不相疊肩。而同一事故名為軍。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諸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同故合立色蘊。
乃至識蘊無量剎那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識蘊。問若多增語是蘊增語者。為有一極微名色蘊不。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蘊。若立色蘊要多極微。復有說者。一一極微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若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如人於穀聚上取一粒穀。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觀穀聚應作是答。我於穀聚取一粒穀。若不觀穀聚應作是答。我今聚穀。乃至識蘊一一剎那問答亦爾。
如是已釋諸蘊總名。今應分別諸蘊次第。問何故世尊先說色蘊。乃至最後說識蘊耶。答隨順文辭詮表相故。
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復次隨順麁細次第法故。謂五蘊內色蘊最麁故佛先說。於四蘊內受蘊最麁故。次色說。問受等四蘊無有方處無形質故。如何可說有麁有細耶。答雖無方處亦無形質。而依行相立麁細名。如世有言。我手足痛。我頭腹痛。我支節痛。痛即是受。以受如色可施設故。於無色蘊說受最麁。於三蘊內想最為麁。女男等想易了知故次受後說。於二蘊內行蘊相麁。貪瞋癡等相易了故次想後說。識蘊最細總取境相難了知故最在後說。
復次從無始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故先說色。更相愛色由貪受味故次說受。此貪受味由顛倒想故次說想。此顛倒想由煩惱生故次說行。一切煩惱依識而生染污諸識故後說識。復次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為甘露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故先說色。既觀色已能見受過故次說受見受過已想不顛倒故次說想。想無倒已煩惱不生故次說行。無煩惱故識便清淨故後說識。復次色蘊如器。為無色蘊所依所緣。是故先說。受如飲食是正所貪故次說受。想如助味由顛倒想貪著諸受故次說想。行如廚人諸煩惱業能有造作故次說行。識如食者能了別境故後說識。復次依界地故說五先後。
謂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故先說色。諸靜慮中有喜樂等受相顯了故次說受。前三無色取空等相想顯了故次說想。有頂地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故次說行。色等四種即四識住。識是能依故最後說問五蘊有為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立行名。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三歸雖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寶法歸。如是五蘊雖皆是行。而但於一立行蘊名亦無有過。復次行蘊有一名。餘蘊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蘊皆是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謂餘四蘊欲令易了顯不共名。行蘊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名行蘊。
復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四有為相是一切行印封幖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行性相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覺一切行皆空非我空解脫門。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問能執諸行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蘊攝。如何此蘊不名我蘊。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行實相而解。是故此蘊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覺行實相。是故此蘊依彼名行。復次分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蘊攝故名行蘊。餘蘊不爾故別立名。復次此攝多行故名行蘊攝。多行者謂此蘊中有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覺無警覺行。餘蘊不爾故立別名。復次行謂造作。有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為勝。思但攝在此行蘊中。故此行蘊獨名為行。
問大地法等諸心所中。何故別立受想為蘊。餘心所法不別立耶。脇尊者言。唯佛通達諸法性相作用差別。若法堪任獨立蘊者便獨立蘊。若不堪任獨立蘊者便共立蘊故不應責。
復次。世尊欲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故作是說。謂佛若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則受化者欣樂受持不生厭倦。復次世尊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炬二明二光二影故作是說。謂如受想各別立蘊。餘心所法亦應別立。如餘心所合立行蘊。受想亦應合立為蘊。如是則應蘊有無量。或但有三以現二門乃至二影故。蘊有五不減不增。復次世尊欲顯二門法要。是故別立受想為蘊。謂諸心所有是根性有非根性。若說受別立蘊當知已說是根心所。若說想別立蘊當知已說非根心所。如根性非根性。明性非明性。現見性非現見性。喜觀性非憙觀性。妙性非妙性。勝性非勝性。
有勢力性無勢力性。增上性非增上性應知亦爾。復次受想二法二界所顯故別立蘊。謂受蘊色界所顯。喜樂等受色界增故。想蘊無色界所顯空識等想無色界增故。復次由二法故。諸瑜伽師於二界勞倦故別立蘊。謂受力故諸瑜伽師於色界勞倦。想力故諸瑜伽師於無色界勞倦。復次諸有情類。耽著樂受執顛倒想。生死輪迴受諸劇苦。欲令了知此二過患故別立蘊。復次受想二法為因發起二諍根本。勝餘法故別立為蘊。謂受能發起愛諍根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如能發起二諍根本。如是能發起二雜染二邊二箭二戲論二我所應知亦爾。復次受想二法別立識住故獨立蘊。
餘心所法總立識住故共立蘊。復次諸瑜伽師厭惡受想。入滅盡定故別立蘊如施設論說。云何加行得滅盡定。以何方便起滅盡定。謂初修業者。於一切行不作功用。亦不思惟但作是念。誰未生故受想得生。誰已生故受想便滅。作是念已能如實知。滅定未生故受想得生。若滅定生受想便滅。知已厭離受想二法。乃至不生得滅盡定。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別立受想各為一蘊。
問無為何故不立蘊耶。答無蘊相故不立為蘊。謂蘊是聚積相。無為無此相故不立為蘊。復次無為是蘊究竟滅處故不立蘊。如瓶衣等究竟滅處非瓶衣等。復次諸有為法生滅相應。有因有緣得有為相可立為蘊。諸無為法生滅不相應。無因無緣不得有為相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屬因屬緣因緣和合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為生所起。為老所衰。為無常所滅。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流行於世。取果與果有諸作用。能了所緣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墮在三世。與苦相應有前後際。有下中上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諸無為法無五蘊相。不可立在此五蘊中。亦不可立為第六蘊。無聚積等諸蘊相故。復次蘊是作相。諸無為法無有作相故不立蘊。復次蘊從他生。諸無為法不從他生故不立蘊。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無為非蘊。
如契經說。有五種功德蘊。謂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問蘊應有十。如何說五。答彼戒等蘊皆攝在此色等五中故蘊唯五。如契經說。尊者阿難告諸苾芻作如是語。我親從佛邊受八萬法蘊。從諸苾芻所傳受得二千。問世尊既說眾多法蘊。如何但說有色等五。答彼多法蘊皆攝在此色等五中故蘊唯五。問彼諸法蘊是何蘊攝。有作是說。一切法蘊語為自性。彼說攝在此色蘊中。有餘師說。一切法蘊名為自性。彼說攝在此行蘊中。是故世尊唯說五蘊。
問一一法蘊其量云何。有作是說有法蘊論六千頌成。一一法蘊各如彼量。復有說者。如世尊說。蘊處界食緣起諦寶。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如是等類一一法門各一法蘊。不可定說有爾所頌。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一法蘊有五十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有餘師說。一一法蘊有十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有餘復言。一一法蘊唯有一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評曰彼皆不應作如是說。應作是說。受化有情有八萬行。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為說八萬法蘊。彼諸有情依佛所說八萬法蘊入佛法中。作所應作各得究竟。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