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三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五
當言一眼見色。二眼見色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眼識見色。如尊者法救。或復有執眼識相應慧見色。如尊者妙音。或復有執和合見色。如譬喻者。或復有執一眼見色。如犢子部。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己宗二眼見色。故作斯論。所以者何。若眼識見色者。識應有見相。然識無見相故不應理。若眼識相應慧見色者。耳識相應慧亦應聞聲。然慧無聞相故不應理。若和合見色者。應一切時見色。以無時不和合故亦不應理若一眼見色非二眼者。身諸分亦應不俱時。覺觸如身根兩臂相去雖遠而得俱時覺觸生一身識。兩眼亦爾。
应当讨论是用一只眼睛看见色相,还是用两只眼睛看见色相。等等,详细论述。问为何要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说,为了反驳他宗的观点,彰显自己的教义。有人认为眼识能够看见色相,如尊者法救所持的观点。也有人认为眼识与慧相应能看见色相,如尊者妙音所持的观点。还有人认为和合能看见色相,如譬喻者所持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一只眼睛能看见色相,如犢子部所持的观点。为了反驳这些他宗的错误观点,展示自己宗派认为两只眼睛看见色相的观点,因此提出这个论述。原因是什么呢?如果眼识能看见色相,那么识应当具有能见的相,然而识并没有能见的相,所以这不合理。如果眼识与慧相应能看见色相,那么耳识与慧相应也应当能听到声音,然而慧并没有听闻的相,所以这也不合理。如果和合能看见色相,那么应当在任何时候都能看见色相,因为没有任何时候是不和合的,这也不合理。如果一只眼睛能看见色相而不是两只眼睛,那么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不应当同时发生,比如身体的触觉,就像身根、两臂虽然相隔较远,但能同时产生触觉,生出一身识。两眼也是如此。
相去雖遠。何妨俱時見色生一眼識。問若眼見色者。餘識俱時何故不見。又無識時亦應見色。答眼有二種。一者識合。二者識空。識合者能見識空者不能見。故無有失。復次所以作此論者。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諸有情兩眼相去。或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弓一弓半。俱盧舍一俱盧舍半。踰繕那一踰繕那。或復乃至百踰繕那。如大海中有大身眾生。或長百踰繕那。乃至或長二千一百踰繕那。如曷邏呼。阿素洛王身量極大。又如天趣色究竟身。一萬六千踰繕那量。此等二眼相去甚遠。或有生疑。云何眼識依之而轉。為二眼識。
尽管彼此相隔很远,为何不能同时看见颜色产生单一的视觉认知呢?如果眼睛能看见颜色,那么其他认知为何不能同时看见?即使没有认知的时候,也应该能看见颜色。回答是眼睛有两种,一种是与认知相结合的,另一种是与认知不结合的。与认知相结合的眼睛能够看见,而不结合的则不能看见,因此没有错误。另外,提出这个讨论是为了使那些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结论。比如所有有情众生,两眼之间的距离可能相差半粒麻子、一粒麻子半粒麦子、半粒麦子、一个指节、一个半指节、一个搩手、一个半搩手、一弓、一弓半、一俱盧舍、一俱盧舍半、一踰繕那、一踰繕那半,甚至达到百踰繕那。就像大海中那些体型巨大的众生,有的长达百踰繕那,甚至长达二千一百踰繕那,比如曷邏呼和阿素洛王,他们的身量极大。又如天界中色究竟天的众生,身长达到一万六千踰繕那。这些众生两眼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可能会让人疑惑,视觉认知是如何依据它们而产生的,是依据两个视觉认知吗?
俱時各依一眼生耶。為一眼識。依一眼生已。復依第二眼轉耶。為一眼識分為二分。於二眼處各半生耶。為一眼識。如橫一物通二眼耶。若二眼識俱時各依一眼生者。應一有情二心俱轉此不應理。若一眼識依一眼生已。復依第二眼轉者。則應一法二剎那住然無是事。若一眼識分為二分。於二眼處各半生者。則應一法體有二分。然一切法體無細分。若一眼識如橫一物通二眼者。則應一識亦是眼識亦是身識。二眼中間依身根故。然五識身所依各異所緣各異。不應一識二依二緣。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雖無有二眼識俱。乃至無一識橫通二眼。然其非不依於二眼一眼識生。二眼雖隔百踰繕那亦無有過。如是理趣微細甚深難可覺了。今欲顯斯甚深理趣故作斯論。
是同时各自依赖一只眼睛产生吗?还是一个视觉意识依赖一只眼睛产生后,又依赖第二只眼睛转变?或者一个视觉意识分为两部分,在两只眼睛中各产生一半?还是一个视觉意识像横穿一个物体一样,同时通过两只眼睛?如果两个视觉意识同时各自依赖一只眼睛产生,那么一个有情众生应该同时有两个心识活动,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视觉意识依赖一只眼睛产生后,又依赖第二只眼睛转变,那么一个法则应该在两个瞬间存在,但并没有这样的事。如果一个视觉意识分为两部分,在两只眼睛中各产生一半,那么一个法则的本体应该有两个部分,然而所有法则的本体都没有细微的分割。如果一个视觉意识像横穿一个物体一样,同时通过两只眼睛,那么一个意识既是视觉意识,也是身体意识。两只眼睛之间依赖的是身体根基。然而,五种感官意识的依赖对象各自不同,攀缘的对象也各自不同,一个意识不应该同时依赖两个对象和攀缘两个境界。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明确虽然没有两个视觉意识同时存在,甚至没有一个意识横穿两只眼睛,但它并不是不依赖两只眼睛而产生。两只眼睛即使相隔百喻繕那也没有过错。这样的道理深奥微妙,难以深刻理解。现在想要揭示这种深奥微妙的道理,所以提出这个论点。
當言一眼見色二眼見色耶。答應言二眼見色。問云何二眼相去甚遠。一識依之令俱見色。答俱是眼識所依根故。設有百眼一一相去百踰繕那。亦可依之生於一識。令俱時見。如迦遮器有百小輪。一面對之百面像現。如是一識依多眼生。令俱時見其義亦爾。應知此中眼見色者。遮法救等三種異執。二眼見者。遮犢子部。一眼見色。所以者何。若合一眼起不淨識。開二眼時起淨識故。設合一眼起如是識。開二眼時亦起此識。則不應言二眼見色。然合一眼起不淨識。開二眼時便起淨識。是故應言二眼見色。非但立宗義即成立。故復問答。顯示此因起淨識者。
应当说是一个眼睛看见颜色还是两个眼睛看见颜色呢?回答应该是两个眼睛看见颜色。问:为什么两个眼睛相隔很远,一个认知却依赖它们同时看见颜色?回答:因为它们都是眼识所依赖的根。假设有一百个眼睛,每个眼睛相隔一百由旬,也可以依赖它们产生一个认知,让它们同时看见。就像迦遮器有一百个小轮,面对一面时,一百面的形象都显现出来。同样,一个认知依赖多个眼睛产生,让它们同时看见,其意义也是如此。在这里,眼睛看见颜色,遮蔽了法救等三种不同的错误观念。两个眼睛看见,遮蔽了犊子部。一个眼睛看见颜色,原因是什么?如果合上一个眼睛产生了不清净的认知,而睁开两个眼睛时产生了清净的认知。如果合上一个眼睛产生了这样的认知,睁开两个眼睛时也产生这样的认知,那么就不应该说两个眼睛看见颜色。然而合上一个眼睛产生了不清净的认知,睁开两个眼睛时就产生了清净的认知,因此应该说两个眼睛看见颜色。不仅仅是立论就成立了,所以再次问答,展示这个原因产生清净认知。
謂於多境明白顯了。與此相違名不淨識。如合覆損破壞亦爾。覆謂以手以衣以葉以餘物覆。損謂垢烟塵等所損。破謂諸膜諸瞖所破。壞謂枯爛挑出自脫虫食等壞。覆等如合起不淨識。與此相違便起淨識。此隨所依說淨不淨依世俗理。若依勝義。善識名淨染名不淨。由此對眼應作四句。有眼淨識不淨。謂依具眼起染眼識。有識淨眼不淨。謂依不具眼起善眼識。有眼識俱淨。謂依具眼起善眼識。有眼識俱不淨。謂依不具眼。起染眼識。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亦爾。俱有二處與眼同故。問何故眼耳鼻各有二處。而舌身唯有一耶。答諸色根處為莊嚴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
指的是对多个境界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与此相反的被称为不淨識。比如合、覆、损、破坏等也是类似。覆是指用手、衣物、叶子或其他物品覆盖。损是指被污垢、烟尘等所损害。破坏是指被各种膜、翳所破坏。壞是指因枯萎、腐烂、自行脱落、被虫食等而损坏。覆等行为就像合一样,会引起不淨識。与此相反,便会产生淨識。这些都是根据所依赖的世俗道理来说的淨与不淨。如果依据勝義,善識被称为淨,染識被称为不淨。因此,对于眼可以有四种情况。有淨眼和不淨識,指的是依靠具眼而产生的染眼識。有不淨眼和淨識,指的是依靠不具眼而产生的善眼識。有淨眼和淨識,指的是依靠具眼而产生的善眼識。有不淨眼和不淨識,指的是依靠不具眼而产生的染眼識。就像眼睛看颜色、耳朵听声音、鼻子嗅香气一样,它们都有两个位置,与眼睛相同。问为什么眼、耳、鼻各有两处,而舌、身却只有一处呢?答说各种色根处为了装饰身体,如果有两个舌头,那是粗俗的事情。
世便嗤笑。云何此人。而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世所嗤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兩指並。問眼耳鼻處何故唯二不增不減。脇尊者言。一切生疑故不應責。謂若增減亦復生疑。云何此三各唯爾所。然各二處不違法性。有說。根處為莊嚴身。若減若增身便醜陋。有說。色根為生淨識。若當三識依二處生則明不亂。增便識亂減則不明。有說。色根為取自境各唯有二。取境事足減則不明增便無用。問何故二眼二耳二鼻。合立一界一處一根。答作用一故。謂雖有二處而共發一識共取一境。如身眾分處所雖多作用同故。但立一界一處一根此亦如是。
世人嘲笑他。为什么这个人有两条舌头,就像毒蛇一样?如果有两个身体也是卑鄙的,被世人嘲笑。为什么一个人有两个身体,就像两根并排的手指?问为什么眼、耳、鼻三处只有两个,不增不减?脇尊者说,一切生疑故不应责备,即使增减也会生疑。为什么这三个各只有那么多,然而各有两个处不违反法性。有人说,根处为庄严身,如果减少或增加身体就会丑陋。有人说,色根为生净识,如果三识依二处生则明不乱,增加就会识乱,减少则不明。有人说,色根为取自境各只有两个,取境事足减少则不明,增加则无用。问为什么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子,合立为一界一处一根。答作用一故,虽然有两个处但共同发起一个识,共同取一个境,如身体众多部分处所虽多,作用相同故,只立一界一处一根,这个也是如此。
眼有二種謂長養異熟生。無別等流不可得故。問頗唯有長養眼無異熟生。或唯有異熟生眼無長養耶。答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牆重牆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問為長養眼見色多為異熟生耶。答長養眼見色多非異熟生。以天眼根是長養故。然約時分二眼勝劣應作四句。有長養眼勝非異熟生。如幼年時爾時異熟相續小故。有異熟生眼勝非長養眼。如老病時爾時長養相續小故。有二眼俱勝如盛年時。有二眼俱不勝謂除前位。約有情相續二眼勝劣亦應作四句。有長養眼勝非異熟生。如有富貴者。
眼睛分为两种,即长养眼和异熟生眼。不存在其他的连续流变,因为无法获得。问:是否只有长养眼而没有异熟生眼,或者只有异熟生眼而没有长养眼?答:没有异熟生眼能脱离长养眼存在,就像重物不能脱离重物,墙不能脱离墙一样,长养眼保护异熟生眼也是如此。然而,存在没有异熟生眼的长养眼,比如从无眼状态获得天眼的情况。问:长养眼看到的颜色多还是异熟生眼看到的颜色多?答:长养眼看到的颜色多,不是异熟生眼,因为天眼的根基是长养眼。然而,根据时间的不同,两种眼睛的优劣可以分为四句。有长养眼优于异熟生眼的情况,比如在幼年时期,那时异熟生眼的连续性较小。有异熟生眼优于长养眼的情况,比如在老年或病中时期,那时长养眼的连续性较小。两种眼睛都处于优势的情况,比如在壮年时期。两种眼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即除去前面提到的情况。根据有情众生的连续性,两种眼睛的优劣也可以分为四句。有长养眼优于异熟生眼的情况,比如富贵之人。
異熟生眼劣資緣多故長養眼勝。有異熟生眼勝非長養眼。如有貧賤者。異熟生眼勝乏資緣故長養眼劣。有二眼俱勝。如有富貴者異熟生眼勝。資緣多故長養亦勝。有二眼俱不勝。如有貧賤者。異熟生眼劣。乏資緣故長養亦劣。又長養眼有二種。謂善法所長養。不善法所長養。問為善法所長養眼見色勝。為不善法所長養眼勝耶。答善法所長養眼見色勝。如修得天眼是善法所長養故。異熟生眼亦有二種。謂善業異熟不善業異熟。問為善業異熟眼見色勝。為不善業異熟眼見色勝耶。答善業異熟眼見色勝。如菩薩轉輪王等眼。是善業異熟故。若約相續。
由于异熟生眼的劣等和资缘的丰富,长养眼更为优越。有些情况下,异熟生眼优于长养眼,例如贫穷低贱的人,他们的异熟生眼虽然优越,但由于缺乏资缘,长养眼则显得劣等。有些人两种眼都优越,例如富贵之人,他们的异熟生眼优越,资缘丰富,因此长养眼也优越。有些人两种眼都不优越,例如贫穷低贱的人,他们的异熟生眼劣等,由于缺乏资缘,长养眼也劣等。长养眼有两种,即由善法所培养的和由不善法所培养的。问:是由善法培养的眼见色更优越,还是由不善法培养的眼更优越?答:由善法培养的眼见色更优越,如通过修行获得的天眼,就是由善法培养的。异熟生眼也有两种,即由善业异熟的和由不善业异熟的。问:是由善业异熟的眼见色更优越,还是由不善业异熟的眼更优越?答:由善业异熟的眼见色更优越,如菩萨和转轮王等的眼睛,就是由善业异熟的。如果从相续的角度来看。
或有不善業異熟眼見色勝。非善業異熟眼。如龍王等眼見色勝人。如眼耳鼻舌身亦爾。意有三種謂異熟生等流剎那。剎那者謂苦法智忍相應。色有三種。謂異熟生長養等流。如色香味觸亦爾。聲有二種。謂長養等流。無異熟生有間斷故。法有四種。謂異熟生等流剎那及實事。實事者謂諸無為。
有些由不良心理状态所引发的行为,其果报是眼睛能看见更优越的色相。而非善行的果报之眼,不能像这样看见优越的色相,例如龙王等的眼睛能看见比人类更优越的色相。同样,耳、鼻、舌、身也是这种情况。意识有三种,即由果报引起的生命现象、相似的连续现象和瞬间状态。瞬间状态指的是与苦法、智、忍相應的瞬间。色有三种,即由果报引起的生命现象、培养增长和相似的连续现象。香味触也是如此。声音有两种,即培养增长和相似的连续现象,没有由果报引起的生命现象,因为它们有间断。法有四种,即由果报引起的生命现象、相似的连续现象、瞬间状态和无为法。无为法指的是所有无因缘造作的真理。
問眼根極微云何而住。為傍布住為前後住耶。設爾何失。若傍布住者云何風吹不散。若前後住者云何前不障後耶。有作是說。黑瞳子上傍布而住。對外色境如胡荽花。或如滿器水上散[麩-夫+少]。問若爾。何緣風吹不散。答淨色覆持故吹不散。有餘師說。黑瞳子中前後而住。問若爾。何故前不障後。答體清淨故不相障礙。謂如是類所造淨色。雖多積集而不相障。如秋池水以澄淨故。
问眼根的极微是如何存在的,是分布在一边还是前后排列呢?假设有错误,如果分布在一边,为何风吹不散?如果前后排列,为何前面的不阻碍后面的?有的论师说,眼根的极微分布在黑瞳孔的上方,面对外在的色境,如同胡荽花一样,或者像满器水上散布的干饭屑。问如果是这样,为何风吹不散?答曰因为被清净色所覆盖和保持,所以风吹不散。另有一些论师说,眼根的极微在黑瞳孔中前后排列。问如果是这样,为何前面的不阻碍后面的?答曰因为其本体清净,所以不会相互阻碍。也就是说,这类由清净色所构成的,即使大量积聚也不会相互阻碍,如同秋天池中的水因为清净而不相阻碍。
細針墮中而亦可見。耳根極微住耳孔中。鼻根極微住鼻孔中。如是三根遶頭而住如冠花鬘。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半月。然於其中如毛端量無有舌根。身根極微隨身內外次第而住。復有餘師。以喻顯示諸根極微次第住相。眼根極微黑瞳子上如藥杵頭。耳根極微住耳孔中猶如燈器。鼻根極微住鼻孔中猶如人爪。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剃刀。身根極微隨身而住。猶如戟矟。
细小的针落下也能被看见。耳根的极微住在耳孔中。鼻根的极微住在鼻孔中。这样,三根围绕头部而住,如同头戴花环。舌根的极微住在舌头上,就像半月形。然而在其中,像毛发末端那样小的部分,并没有舌根。身根的极微随着身体内外依次而住。还有一些其他的论师,用比喻来显示诸根极微的次第住相。眼根的极微在黑瞳上,如同药杵头。耳根的极微住在耳孔中,如同灯器。鼻根的极微住在鼻孔中,如同人的指甲。舌根的极微住在舌头上,如同剃刀。身根的极微随着身体而住,如同戟和矛。
女根極微住女形中猶如鼓[壴*桑]。男根極微住男形上猶如指環。佛於經中。亦以此喻說諸根相。眼根極微。有時一切是同分。有時一切是彼同分。有時一分是同分一分是彼同分。如眼根極微。耳鼻舌根極微亦爾。身根極微。有時一切是彼同分。有時一分是同分一分是彼同分。必無一切是同分時。問若舉身入冷水池中。或鑊湯中。若在地獄山所磑磨身如爛葉。或十三種猛焰纏身。
爾時豈非一切同分。答爾時亦有彼同分者。假使一切身根極微。皆生身識身便散壞。以五識身皆依積聚。緣積聚故。問眼等六根幾能取至境。幾能取不至境耶。答至有二種。一為境至。二無間至。若依為境至說。則六根皆取至境。若依無間至說。則三取至境。謂鼻舌身。三取不至境。謂眼耳意。問若爾。何故耳聞近聲如耳門邊聲。而眼不見近色如藥杵頭色耶。尊者世友說曰。雖俱取不至境。而根法爾有能取近境。有不能取近境。故不應難。有說。若聲逼近耳根。如藥杵頭近眼根者亦不能聞。耳門邊聲去耳尚遠故得聞之。以耳根極微在耳孔中故。大德說曰。
眼因明故能見色。色若逼近則礙於明故不能見。耳因空故能聞聲。聲雖逼近而不礙空故能聞之。由此而說眼因明增故見色。耳因空增故聞聲。鼻因風增故嗅香。舌因水增故甞味。身因地增故覺觸。意因作意增故能了法。問何故三根能取至境。三根不能取至境耶。答以眼識依自界。緣自界他界耳識亦爾。意識依自界他界。緣自界他界。餘三識依自界緣自界故。復次眼識依同分緣同分彼同分。耳識亦爾。餘四識依同分緣同分。此依現在識說。復次眼識依自地他地緣自地他地。耳身意識亦爾。餘二識依自地緣自地。復次眼識依無記緣三種。耳識亦爾。意識依三種緣三種。
餘三識依無記。緣無記。復次眼識依近緣近遠耳識亦爾。意識依近遠緣近遠。餘三識依近緣近。所以者何。乃至三根未與境無間而住。三識必不得生故。復次眼識或依小而緣大如見大山。或依大而緣小如見毛端。或依緣等如見葡萄菓。耳識亦爾。意識所依雖不可施設大小而所緣。或小或大。餘三識所依緣等隨依爾所鼻舌身極微。即緣爾所香味觸極微故。復次眼耳意三識。依非業緣業非業。餘三識依非業緣非業。復次眼耳意三識。依非妙行惡行。緣妙行惡行及俱非。餘三識。依非妙行惡行緣非妙行惡行。如妙行惡行。善戒惡戒律儀不律儀表非表亦爾。
問頗有一極微為所依。一極微為所緣。生眼等五識不。答無。所以者何。眼等五識依積聚緣積聚。依有對緣有對。依和合緣和合故。問若爾所法俱生。即爾所法俱滅剎那後必不住。如何可言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耶。答若緣彼法鼻舌身識生即說彼法是鼻舌身識所了別。即說名為鼻舌身根所嗅甞覺故無有失。問眼等。五根處有筋骨血肉耶。答無。以諸色根是清淨大種所造故。而經說色根處有筋骨血肉者。是根中間色香味觸近根處故。說名為有。而實根處無筋骨等。
色處有二十種。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烟塵霧影光明闇。有說色處有二十一。謂前二十及空一顯色。如是諸色或有顯故可知非形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及空一顯色。或有形故可知非顯故。謂身表業。或有顯形故可知。謂餘十二種色。若非顯形故可知者無也。問為緣一色生於眼識。為緣多色生眼識耶。若緣一色生眼識者。此云何通。如說。眼識緣五色縷。若緣多色生眼識者。則一眼識有多了性。了性多故應有多體。一法多體與理相違。有說。但緣一色生於眼識。問此云何通。如說。眼識緣五色縷。答多色和合共生一色。見一色時言見多色。
尊者世友說曰。非一眼識頓取多色生。速疾故非俱謂俱。是增上慢。如旋火輪非輪謂輪。是增上慢。有說。亦緣多色生一眼識。問應一眼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答若別分別則緣一色生一眼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色生一眼識。大德說曰。若不明了取色差別。則緣多色亦生一識。如觀樹林總取葉等。問為有一青極微不。答有。但非眼識所取。若一極微非青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青。黃等亦爾。問為有長等形極微不。答有但非眼識所取。若一極微非長等形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長等形。復次有色極細故。不見非非境故。如減七微色處有色非境故。不見非極細故。
如除色處餘積集色有色極細故。不見亦非境故。如除色處。餘極微色。有色非極細故。不見亦非非境故。如藥杵頭逼眼瞳子。復次有色極遠故。不見非非境故。如四大王眾天等。住自宮時。彼雖是人眼境而遠故。不見有色非境故。不見非極遠故。如梵眾天等來至人間雖近不見有色極遠故。不見亦非境故。如梵眾天等住自宮時。人眼不見有色非極遠故。不見亦非非境故。如藥杵頭逼眼瞳子。尊者世友說曰。由四緣故。雖有色而不見一極近故。如逼瞳子藥杵頭色二極遠故。如住此間波吒梨色三極細故。如減七微色四有障故。如壁外等色數論者說由八緣故。雖有色而不見。謂極遠故。極近故。根壞故。意亂故。極細故。有障故。被勝映奪故。相似所亂故。
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有作是說。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有情數大種因聲。非有情數大種因聲。亦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問為緣一聲生於耳識。為緣多聲生耳識耶。若緣一聲生耳識者。云何一時聞五樂聲。及一時聞多人誦聲。若聞多聲生耳識者。則一耳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有說。但緣一聲生於耳識。問云何一時聞於五樂及多人誦聲。答多聲和合共生一聲。聞一聲時言聞多聲。尊者世友說曰。非一耳識頓取多聲生。
速疾故非俱謂俱。乃至廣說。有說。亦緣多聲生一耳識。問應一耳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答若別分別則緣一聲生一耳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聲生一耳識。大德說曰。若不明了取聲差別。則緣多聲亦生一識。如聞軍眾喧雜之聲。香處有四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問為緣一香生於鼻識。為緣多香生鼻識耶。若緣一香生鼻識者。云何一時嗅百和香。若緣多香生鼻識者。則一鼻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有說。但緣一香生於鼻識。問云何一時嗅百和香。答多香和合共生一香。嗅一香時言嗅多香。尊者世友所說如前。有說。亦緣多香生一鼻識。問應一鼻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答若別分別則緣一香生一鼻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香生一鼻識。大德所說如前。應知。
味處有六種。謂甘酢醎辛苦淡。問為緣一味生於舌識。為緣多味生舌識耶。若緣一味生舌識者。云何一時甞百味丸。若緣多味生舌識者。則一舌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有說。但緣一味生於舌識。問云何一時甞百味丸。答多味和合共生一味。甞一味時言甞多味。尊者世友所說如前。有說。亦緣多味生一舌識。問應一舌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答若別分別則緣一味生一舌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味生一舌識。大德所說如前。應知。問若甞味時為舌識先起。為身識耶。答隨彼境增彼識先起。若二境等舌識先生。以諸有情貪味增故。
觸處有十一種。謂四大種滑性澁性輕性重性冷性飢性渴性。問為緣一觸生於身識。為緣多觸生身識耶。有說。但緣一觸生於身識。謂或緣堅性。乃至或緣渴性。有說。乃至有緣五觸生一身識。謂滑性及四大種。乃至渴性及四大種。有說。乃至有緣十一種觸生一身識。如乃至有緣二十種色生一眼識。問云何身識緣共相境。以五識身緣自相故。答自相有二種。一事自相。二處自相。若依事自相說者。五識身亦緣共相。若依處自相說。則五識唯緣自相故不相違。問於嗅甞覺香味觸時。為嗅甞覺執受香等。為嗅甞覺非執受香等耶。若嗅甞覺執受香等者。
云何名受用施主所施。又應一切時有嗅甞覺。若嗅甞覺非執受香等者。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都無有因。云何受用。有說。嗅甞覺執受香味觸。問云何名受用施主所施。又應一切時有嗅甞覺。答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是覺發因故無有失。有說。嗅甞覺非執受香味觸。問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都無有因。云何受用。答如聲故無失。有說。於執受非執受香味觸俱嗅甞覺然不一時。問內香味觸既無增減。云何嗅甞覺耶。答由外緣故亦有增減。
法處有七種。謂前四蘊及三無為。於色蘊中取無表色。三無為者。謂虛空擇滅。非擇滅。問為緣一法生意識。為緣多法生意識耶。答緣一緣多俱生意識。又所緣法非唯七種。即前七種。及諸餘法皆能頓緣。唯除自性相應俱有。問曾聞菩薩六根猛利。云何於境知猛利耶。答菩薩宮邊有無滅舍。彼於舍內然五百燈。菩薩爾時住自宮內。不見燈焰但見其光。即知彼燈數有五百。於中若有一燈涅槃即記之言一燈已滅。是名菩薩眼根猛利。無滅舍中有五百妓一時奏樂。菩薩爾時不見彼妓但聞樂聲。即知其中作五百樂。若一絃斷或一睡眠。即記之言今減爾所。
是名菩薩耳根猛利。菩薩宮內燒百和香。菩薩嗅之知有百種。彼合香者欲試菩薩。於百種中或增或減。菩薩嗅已即記之言。此於先香增減爾所。是名菩薩鼻根猛利。菩薩食時侍者常以百味丸進。菩薩甞之即知其中百味具足。時造食者欲試菩薩。於百味中或增或減。菩薩甞已即知其中增減爾所。是名菩薩舌根猛利菩薩浴時侍者即以洗浴衣進。菩薩觸之即知織者。或進衣者有如是病。是名菩薩身根猛利。菩薩善知諸法自相及與共相。而無罣礙是名菩薩意根猛利。
諸過去彼一切不現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說過去未來無實體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欲止彼意顯去來有現是有為。故作斯論。諸過去彼一切不現耶。答應作四句。過去有二種。一世過去。二瑜伽過去。不現亦有二種。一世不現。二覆障不現。此中俱依二種作論。過去不現互有廣狹。故作四句。有過去非不現。謂如具壽鄔陀夷言。
一切結過去 從林離林來
樂出離諸欲 如金出山頂
鄔陀夷經是此根本。如說。世尊住室羅筏鹿母堂中。於日後分從靜定出將鄔陀夷往東池所。著襯身衣入池洗浴。時彼尊者為佛揩身。然鄔陀夷於佛昔日為菩薩時。常隨供侍。今見佛身光明赫弈。勝菩薩時歡喜敬愛。合掌白佛。我今欲以龍喻之頌讚歎世尊。唯願聽許。佛言。欲說隨意說之。時鄔陀夷便說此頌。一切結過去者。謂佛解脫一切煩惱。從林離林來者。林謂居家世尊從家。捨於家法趣非家來。樂出離諸欲者。欲有二種。一煩惱欲。二眾具欲。佛於此二身心不染故名出離樂。謂於中愛樂而住。如金出山頂者曰名為金山頂即是日所出處。
如日初出山頂之時光明遍照。佛從煩惱隨煩惱出亦復如是。有說。山頂者是山頂雲。如日從雲出時光明遍照。佛亦如是。有說山頂者是山頂黑砂。金謂金砂。猶如金砂從黑砂出。光明照耀。佛亦如是。從煩惱出力無畏等。光明照耀。是謂過去。非不現過去者。是第二過去。非不現者。非二種不現。佛身現在而顯現故。有不現非過去。謂如有一。或以神通。或以呪術。或以藥物。或以如是生處得智。有所隱沒令不顯現。或以神通者。謂神通力令不顯現。如契經說。梵王白佛。我欲隱身。佛言。可爾。時彼大梵隱入地中。佛便指之彼豈非汝。梵王念言。此由近故。
即渡大海入妙高山腹中而住。世尊復指汝住此耶。梵又念言。此由麁故。即便化作極微細身。入佛白毫宛轉中住。佛既知已舒毫現之。時大梵王極懷愧恥。佛便告曰。吾當隱身。盡汝所能試知吾不。梵王敬諾。時佛即入如是等持。放大光明遍梵宮處。亦令梵世聞大音聲。諸梵梵王莫知佛處。問佛住何處令彼不知。有說。梵王髻中而住。有說。化作極微妙身。有說。化身令不顯現。有說。化作障色障之。有說。靜慮靜慮境界。佛佛境界皆不思議。故不可知佛身所在。又如尊者大目乾連。入如是等持即於坐所而自隱蔽。令提婆達多對目不見如是等類。或以呪術者。
謂呪術力令不顯現。如諸仙人所結呪術。有受持者。隨所隱沒能令不現。或以藥物者。謂藥物力令不顯現。如有藥物具大神用。若有執持隨所隱沒亦令不現。如畢舍遮宮畔荼等。或以如是生處得智者。謂彼智力令所隱沒不復顯現。此中有說。地獄雖有生處得智。而不能令身不顯現。彼若能者終不須臾住彼受苦。有作是說。彼雖不能於獄卒邊令身不現。而能於餘令身不現。傍生餓鬼天亦有此生處得智。令身不現。唯人趣無。問此神通等四種力中。誰能於誰令不顯現。答神通能於一切不現以最勝故。問誰神通於誰能令不現。答佛於一切能令不現。
獨覺除佛於餘一切能令不現舍利子除佛獨覺於餘不現。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餘不現。乃至鈍根者除利根者。於餘不現。呪術除神通。於餘能不現問何呪術於何能令不現。答有圓滿呪術有不圓滿呪術。有殊勝呪術有不殊勝呪術。圓滿殊勝者。於一切皆能不現。不圓滿不殊勝者。除圓滿殊勝於餘不現。藥物除神通呪術於餘能不現。所以者何。由呪術力。能致藥物非藥物力能致呪術故。問何藥於何能令不現。答勝藥於劣能令不現。生處得智。除前三種於餘不現以最劣故。問此誰於誰能令不現。有說。地獄唯於地獄能令不現。乃至天唯於天能令不現。有說。
地獄唯於地獄能令不現。傍生於二餓鬼於三天。於五趣能令不現。如是說者地獄能於五趣不現。乃至天亦能於五趣不現。是謂不現非過去。不現者是第二不現。非過去者非二種過去。以所隱沒住現在故。有過去亦不現。謂所有行已起等起。已生等生已轉現轉。已集已現已過去。已盡滅已離變。是過去過去分過去世攝。如是諸句皆共顯示過去諸行。過去者是世過去。不現者是世不現。有非過去亦非不現。謂除前相。此中相聲於所名轉。謂若法是前三句。名所顯者皆悉除之。餘未顯者作第四句。此復云何。謂除一切過去世法現在佛身及所隱沒。取餘現在一切未來及無為法。問如後盡滅亦約結斷而作四句。何故此中不約結斷。作四句耶。答有處說結斷。名盡名滅。無處說結斷名不現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