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思納息第八之三
如契經說。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或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起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便作是念。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云何欲尋自害。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此中身勞等。顯欲尋等流果貪瞋癡等能驅役故。
如同佛经所说,如果生起与欲望、愤怒和伤害相应的心理活动,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两者都伤害,等等。有人问,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答案是,为了广泛解释佛经的意义。佛经中提到佛陀告诉比丘,在我还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前,有时也会生起与欲望、愤怒和伤害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时则会生起超越欲望、无愤怒、无害的心理活动。虽然生起与欲望、愤怒和伤害相应的心理活动,但我不会放逸,会这样思考:如果生起与欲望、愤怒和伤害相应的心理活动,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两者都伤害。佛经虽然这样说,但没有详细解释其含义。佛经是本论的基础,对于佛经中未说明的内容,现在应该进行说明,因此撰写了这个论。什么是因欲望而自我伤害?回答是,比如有些人因为贪欲的束缚,导致身体和心灵劳累,身体和心灵如同被烧灼、发热、焦躁,并且由于这个原因,将来会长期承受不愉悦、不可爱的异熟果,这就是自我伤害。这里所说的身体劳累等,显示了与欲望相应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果报,贪欲、愤怒和愚痴等能够驱使人们行动。
令身心勞如熾火故。能燒身心令熱令燋。當受長夜等。顯欲尋異熟果。當受惡趣非愛果故。云何欲尋害他。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觀視他妻。彼夫見已心生瞋忿結恨愁惱。如是害他。問觀他妻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答觀視過輕其夫未能現加辱害是故不說。云何欲尋俱害。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污奪他妻。彼夫覺已遂於其妻及於其人打縛斷命。或奪財寶如是俱害。問彼夫害他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答彼人現世不遭罪罰反被稱譽是故不說。復次夫亦是他故名俱害。云何恚尋自害。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
使身心劳累如同炽热的火焰,能够焚烧身心,使其变得焦热。因此,将承受漫长的黑夜等,显现出欲望寻求异熟果,将承受恶趣和非爱果。为什么说欲望寻求会伤害他人?回答说,比如有一类人因贪欲而缠绕,窥视他人的妻子。那丈夫见到后心生愤怒、怨恨、忧愁和烦恼,这样伤害他人。问:窥视他人妻子的人也会招致苦果,应该称为双方都受害,为什么只说这是伤害他人?回答说:窥视的过错较轻,那丈夫未能立即加以侮辱和伤害,因此不说。为什么说欲望寻求双方都受害?回答说,比如有一类人因贪欲而缠绕,玷污并夺取他人的妻子。那丈夫发觉后,就对其妻子和那人进行打击、捆绑、断命,或夺取财宝,这样双方都受害。问:那丈夫伤害他人也会招致苦果,应该称为三方受害,为什么只称为双方都受害?回答说:那人在现世没有遭受惩罚,反而受到称赞,因此不说。再者,丈夫也是他人,因此称为双方都受害。为什么说愤怒寻求会自我伤害?回答说,比如有一类人因愤怒而缠绕,因此身心劳累,身心如被焚烧,身心感到焦热。
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此中二果如前應知。云何恚尋害他。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如是害他。問斷他命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答斷賊命等。現無責罰更被稱譽是故不說。云何恚尋俱害。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亦復被他斷害其命。如是俱害。問殺能害者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答誅害他者世共稱譽現無罪苦是故不說。復次彼亦是他故名俱害。云何害尋自害。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
身心俱焚。又因为这种因缘,将来会遭受长期的不受欢迎、不快乐、不喜悦、不愉悦的种种异熟果报。这样的自我伤害。这里的两种果报如前所述应知。为什么因瞋恚而伤害他人称为害他?答:比如有一类人因瞋恚纏缚,而断绝、伤害他人生命,这样的行为称为害他。问:断绝他人生命者也会招致苦果,应称为双方伤害,为何只说是害他?答:比如断绝贼人生命等,现在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得到称赞,因此不称为双方伤害。为什么因瞋恚而双方俱害?答:比如有一类人因瞋恚纏缚,断绝、伤害他人生命,同时自己也被他人断绝、伤害生命,这样的行为称为双方俱害。问:杀害能够伤害他人者也会招致苦果,应称为三方伤害,为何称为双方俱害?答:惩罚伤害他人者社会上共同称赞,现在没有罪过和苦果,因此不称为三方伤害。再者,那也是他人,因此称为双方俱害。为什么因起害纏而导致自我伤害?答:比如有一类人因起害纏,身心劳苦,身心如焚,身心火热,身心俱焚,又因为这种因缘,将来会遭受长期的不受欢迎、不快乐、不喜��、不愉悦的种种异熟果报。
如是自害。此中二果如前應知。云何害尋害他。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如是害他。問打縛他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答打縛惡人世同稱讚現不招苦是故不說。云何害尋俱害。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亦復被他之所打縛如是俱害。此中問答如前應知問此三惡尋以何為自性。答欲尋以欲界五部六識身俱貪相應尋為自性。恚尋亦以五部六識身俱瞋相應尋為自性。害尋有說。即瞋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瞋故。問若爾恚尋害尋有何差別。答瞋有二種。一欲斷眾生命。二欲打縛眾生。前名為恚後名為害。復次瞋有二種。一於應瞋處起。
如此自我伤害。这里提到的二果如前所述应知。如何理解害寻害他?答:比如有一类人因起害缠而打缚他人,这样害他。问:打缚他人者也会招致苦果,应称为互相伤害,为何只说这是害他?答:打缚恶人世人都称赞,目前不招致苦果,因此不说。如何理解害寻俱害?答:比如有一类人因起害缠而打缚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打缚,这样互相伤害。这里的问答如前所述应知。问:这三种恶寻以何为自性?答:欲寻以欲界五部六识身与贪相应寻为自性。恚寻也以五部六识身与瞋相应寻为自性。害寻有说,即瞋的一部分与相应寻为自性,害即是瞋。问:如果是这样,恚寻和害寻有何差别?答:瞋有两种,一欲断众生生命,二欲打缚众生。前者称为恚,后者称为害。再有,瞋有两种,一在应瞋之处起。
二於不應瞋處起。前名為恚後名為害。彼二相應尋名恚尋害尋故有差別。有說害尋無明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無明故。如施設論說。何緣故癡增。謂於害界害想害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彼相應尋名為害尋。評曰。應作是說。有別心所說名為害。非瞋。非無明。非隨眠。自性是瞋所引。是瞋等流隨。瞋後起。名煩惱垢。唯修所斷意識相應。此相應尋是害尋自性。此三不善故名惡尋。復次有三善尋一出離尋。二無恚尋。三無害尋。問此三善尋以何為自性。答皆以一切善心相應尋為自性。謂三惡尋一一別起自性各異。非與一切不善心俱。
在不应当发怒的情境中,前者被称为瞋,后者被称为害。这两种情绪相应的尋分别称为恚尋和害尋,因此存在差异。有观点认为害尋与无明的一部分相应尋是其自性,害即是无明。如《施設論》中所说。为什么说愚痴增长?是因为在害界、害想、害尋中,无论是习惯、修炼还是频繁实践,相应的尋被称为害尋。评述说:应当这样说,有别于心所的害被称为害,不是瞋,不是无明,也不是随眠。其自性是由瞋所引发的,是瞋的等流随,瞋的后起状态,被称为煩惱垢。只有修所斷意識与之相应。这种相应的尋是害尋的自性。这三种不善因此被称为恶尋。另外,有三种善尋:一为出離尋,二为无恚尋,三为无害尋。问:这三种善尋以什么为自性?答:都是以所有善心相应的尋为自性。也就是说,三种恶尋各自独立生起,自性各异,不与所有不善心同时存在。
此三善尋無別自性皆與一切善心相應。問若爾此三有何差別。答自性無別而義有異。是三惡尋近對治故。謂諸善尋違欲尋故名出離尋。違恚尋故名無恚尋。違害尋故名無害尋。如契經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問菩薩爾時若不放逸如何猶起此三惡尋。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菩薩雖起此三惡尋而勤修善名不放逸。復次雖起惡尋而速能覺知是不善名不放逸。復次雖起即能厭棄吐捨名不放逸。復次暫起便能修彼對治名不放逸。復次起已即能斷因缺依了知境過名不放逸。復次三因緣故煩惱現前。一由因力。二境界力。三加行力。菩薩起此三不善尋。但由因力能伏餘二名不放逸。大德說曰。菩薩雖起速能伏除。如一渧水墮熱鐵上名不放逸。脇尊者曰。起已速捨如救頭然名不放逸。
这三种善寻没有其他自性,都与所有善心相应。问:如果是这样,这三种善寻有何不同?答:它们自性没有区别,但意义有所不同。这三种恶寻是对治近敌,即所有善寻是欲寻的对治,因此称为出离寻;是恚寻的对治,因此称为无恚寻;是对害寻的对治,因此称为无害寻。正如契经所说,在我未证得三菩提时,虽然生起欲寻、恚寻、害寻,但仍然不放逸。问:菩萨那时如果不放逸,如何还会生起这三种恶寻?尊者世友这样说:菩萨虽然生起这三种恶寻,但勤修善法,因此称为不放逸。再者,虽然生起恶寻,但能迅速觉知这是不善,因此称为不放逸。再者,虽然生起,但能立即厌弃、吐出、舍弃,因此称为不放逸。再者,暂时生起后,便能修习对治,因此称为不放逸。再者,生起后能立即断除,因为缺乏依止和了知境界的过患,因此称为不放逸。再者,烦恼现前有三个因缘:一是由于因力,二是由于境界力,三是由于加行力。菩萨生起这三种不善寻,只是由于因力,能伏其余二力,因此称为不放逸。大德说:菩萨虽然生起,但能迅速降伏,如同一滴水落在热铁上,因此称为不放逸。脇尊者说:生起后能迅速舍弃,如同救头顶着火般的紧迫,因此称为不放逸。
問菩薩何處起三惡尋。脇尊者曰。由因力故隨處而起不勞定責。如盲顛蹶愚者昏迷。隨至皆然何定處所。有作是說。菩薩棄捨轉輪王位。踰城出家求無上覺。尋訪師友至王舍城。於日初分入城乞食。百千眾生圍遶瞻仰。禮拜讚歎心無厭足。菩薩於彼初起欲尋。眾圍遶故妨廢乞食飢火所惱復起恚尋。瞋心漸歇害尋復起。須臾覺察生重慚愧。有餘師說。菩薩棄捨劫比羅城。依空閑林求無上覺。父王遂遣釋種五人隨逐侍衛。於中有執樂行得淨。初見菩薩修苦行時即便捨去中復有執苦行得淨。後見菩薩捨苦行時亦復辭去。時有難陀難陀跋羅二梵志女。
问菩萨在何处生起三种恶寻。脇尊者说,由于因力的作用,随处都可能生起,不必特别指定地点。就像盲人、顛倒的人和愚昧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陷入昏迷状态,没有固定的地方。有的说,菩萨放弃了转轮王的地位,离开城市出家寻求无上正觉。他寻找老师和朋友,来到王舍城。在日出时分进入城市乞食,成千上万的众生围绕瞻仰,礼拜赞叹,心中没有厌倦。菩萨在那时初次生起欲寻。由于众生围绕,妨碍了他乞食,饥饿之火使他烦恼,又生起恚寻。瞋心逐渐平息,害寻又生起。不久,他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有其他的老师说,菩萨放弃了劫比羅城,依靠空闲的森林寻求无上正觉。父王随后派遣释迦族的五人跟随侍卫。其中有人执着于乐行,得到了清净。最初见到菩萨修行苦行时就离开了,后来又有人执着于苦行,得到了清净。后来见到菩萨放弃苦行时也辞别而去。那时有难陀和跋羅两位梵志的女子。
因獻乳糜見無侍者遂住供給。女手柔軟摩觸菩薩。菩薩於彼便起欲尋。即生念言。先吾左右不棄我者。豈有女人得近於我。遂於左右復起恚尋。瞋心稍歇害尋復起。便自覺悟生大慚愧。或有說者。菩薩未出家時。父王淨飯為娉五百玉女以為妃娣。娛樂菩薩不令出家。菩薩捨之而出家已。諸王遣使索女還國。淨飯王曰。我子出家心甚憂惱。見其妃娣時用慰懷今者未能放其還國。諸王聞已各生忿恚。共發兵戈來相征罰。父王憂怖遣告菩薩吾今坐汝致此怨讎。有說天神來告菩薩。菩薩聞已於父王所先發欲尋。於五百王恚尋。次起於其軍眾復起害尋。少時覺察深生慚愧。
因为献上乳粥时没有侍者,于是她亲自侍奉。女子手柔软地触摸菩萨,菩萨因此产生了欲念。随即心中想到,以前在我左右不离开我的人,难道会有女人能接近我吗?于是对左右的人又生起了瞋恚之念。瞋心稍微平息后,害念又起。然后自我觉悟,生出极大的慚愧。有人说,菩萨未出家时,父王淨飯王为他聘娶了五百名玉女作为妃嫔,以娱乐菩萨,不让他出家。菩萨舍弃她们出家后,各国国王派使者要求将女子带回。淨飯王说,我的儿子出家后心情非常忧虑烦恼,看到他的妃嫔时用来安慰他,现在还不能放她们回国。各国国王听后都生起忿恚,共同发兵来征讨。父王憂怖,派人告诉菩萨,我因为你而招致这场怨恨。有人说是天神来告诉菩萨。菩萨听后,对父王先产生了欲念,对五百国王产生了瞋恚之念,接着对那些军队又产生了害念。不久察觉后,深感慚愧。
復有說者。菩薩出家修苦行時。憶昔所受五欲樂事起於欲尋。後聞天壽亂己宮室復起恚尋。於彼媒媾復起害尋。須臾覺悟生大慚愧。或復有說。菩薩六年修苦行時。惡魔隨逐欲作留難。或時示現可愛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欲尋。或時示現可畏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恚尋。或時示現侮弄色像。菩薩於彼發起害尋。少時追悔深起慚愧。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菩薩先以欲界聞思所生二慧伏諸煩惱。愛此慧故發起欲尋。須臾覺悟此是煩惱增惡此故發起恚尋。漸復歇薄發起害尋。於後覺知深生慚愧。大德說曰。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媚亂。爾時菩薩暫起欲尋。
还有另一种说法。菩萨在出家修行苦行时,回忆起过去享受的五种感官之乐,从而产生了与欲望相应的心理活动。后来,听闻天寿扰乱自己的宫殿,又产生了与瞋恚相应的心理活动。对于那些媒合之事,又产生了害尋。不久后,菩萨觉悟并生起极大的慚愧。也有人说,菩萨在六年苦行期间,惡魔一直跟随并企图制造障碍。有时惡魔显现可爱的形象,菩萨因此产生了欲尋;有时显现可怕的形象,菩萨因此产生了恚尋;有时显现戏弄的形象,菩萨因此产生了害尋。但不久后,菩萨追悔并深刻地生起慚愧。尊者妙音这样说:菩萨先前通过欲界的听闻和思考,产生了两种智慧,从而压制了各种煩惱。由于贪爱这种智慧,菩萨产生了欲尋。不久后觉悟到这是煩惱的增长,因此产生了恚尋。逐渐平息后,又产生了害尋。最后,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生起了慚愧。大德说:菩萨过去在菩提树下,初夜时分,魔女前来诱惑扰乱。那时,菩萨暂时产生了欲尋。
中夜魔軍總來逼惱菩薩。於彼暫起恚尋。漸復歇薄復起害尋。須臾覺察即入慈定令魔兵眾摧敗墮落如契經說。菩薩起此三惡尋已。便自了知此能自害害他俱害。問云何菩薩所起欲尋恚尋害尋能為三害。答雖無害用而依相說。惡尋必有三害相故。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遠故名自害。利他事遠故名害他。俱利事遠故名俱害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壞故名自害。利他事壞故名害他。俱利事壞故名俱害。復次惡尋起時自利心息故名自害。利他心息故名害他。俱利心息故名俱害。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取果與果故名自害。令諸施主雖施四事而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在夜半时分,恶魔的军队集体来骚扰菩萨。菩萨暂时产生了愤怒的思考,随后愤怒逐渐减弱,又产生了伤害的思考。不久后,菩萨察觉到这些情绪,立即进入慈悲的禅定,使魔军溃败并坠落,正如佛经所说。菩萨在产生这三种恶的思考后,便自我意识到这些思考既能伤害自己,也能伤害他人,还能造成双方的伤害。问:为什么菩萨产生的欲寻、恚寻、害寻能造成三重伤害?答:虽然没有实际造成伤害,但根据其特性来说。恶的思考必然带有三重伤害的特性。再者,当恶的思考产生时,它使自己的利益变得遥远,因此称为自害;使他人的利益变得遥远,因此称为害他;使双方的利益变得遥远,因此称为俱害。再者,当恶的思考产生时,它破坏了自己的利益,因此称为自害;破坏了他人的利益,因此称为害他;破坏了双方的利益,因此称为俱害。再者,当恶的思考产生时,它使自己的利益之心平息,因此称为自害;使他人的利益之心平息,因此称为害他;使双方的利益之心平息,因此称为俱害。再者,当恶的思考产生时,它在自身相续中取果与果,因此称为自害;使施主虽然布施了四种必需品,却没有得到大的果报,因此称为害他;将这两者合称为俱害。
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生自性愚。及所緣愚故名自害。令他施主施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復次惡尋起時染自相續故名自害。染他相續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復次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賢聖樂故名自害。亦令他離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尊者世友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繫果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離繫果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尊者妙音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勝功德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勝功德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大德說曰。惡尋起時令一切智一切種智不能速證故名自害。令所化者不疾得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脇尊者曰。惡尋起時身心熱惱故名自害。失所化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尊者覺天說曰。惡尋起時身心不適故名自害。天神訶責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再次,当恶念搜寻产生时,由于对自身连续性的本质和所攀附的对象的无知,被称为自我伤害。使他人施主的布施不能获得大果,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再次,恶念搜寻产生时,污染了自己的连续性,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也污染了他人的连续性,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再次,恶念搜寻产生时,使自己的连续性远离圣贤之乐,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也使他人远离,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尊者世友说:恶念搜寻产生时,使自己的连续性远离解脱果,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使被教化者远离解脱果,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尊者妙音说:恶念搜寻产生时,使自己的连续性远离超胜的功德,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使被教化者远离超胜的功德,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大德说:恶念搜寻产生时,使自己不能迅速证得一切智和一切种智,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使被教化者不能迅速获得利益,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脇尊者说:恶念搜寻产生时,身心感到热恼,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失去了教化他人的利益,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尊者觉天说:恶念搜寻产生时,身心不适,因此被称为自我伤害,受到天神的责备,因此被称为伤害他人。将这两者合起来称为共同伤害。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初成佛多起二尋。謂安隱尋及遠離尋。問此二尋以何為自性。答安隱尋以出離尋為自性。遠離尋以無恚害尋為自性。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對治欲尋。遠離尋對治恚害尋。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無貪善根相應。遠離尋無瞋癡善根相應。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對治貪相應尋。遠離尋對治瞋癡相應尋。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慈悲相應。遠離尋喜捨相應。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苦集智相應。遠離尋滅道智相應。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空及苦集無願三摩地俱。遠離尋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俱。有說翻此。尊者妙音說曰。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安隱尋。
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覺天說曰。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安隱尋。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遠離尋。大德說曰。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遠離尋。脇尊者曰。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世友說曰。無邊憐慜意樂所起名安隱尋。無邊調善意樂所起名遠離尋。問何故初成佛已多分起此二尋。答由此二尋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行者及淨道故。復次為對治昔在家時受欲樂故。初成佛已多起遠離尋。為對治修苦行時無利苦故。初成佛已起安隱尋。復次初成佛已慶自德故多起安隱尋。
欲度他故多起遠離尋智多耶境多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有緣無智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緣幻事健達縛城及旋火輪鹿愛等智皆緣無境。為遮彼執顯一切智皆緣有境。或復有執。有智不緣境有境非智緣。為遮彼執顯一切智皆能緣境。顯一切境皆智所緣。復次為顯外道有顛倒故境智相違。及顯內道無顛倒故境智相順。復次有說。智多非境以一境上有多智故。今欲顯示境多非智由此因緣故作斯論。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境故。謂智唯攝一界一處一蘊少分。境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有作是說。智多非境。
所以者何。如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一剎那受。為欲界十智知。謂九不同分界遍行隨眠相應品智。及善世俗智知。為欲界十智知。乃至無所有處亦爾。為非想非非想處十六智知。謂十一遍行隨眠相應品智。及修所斷貪慢無明相應智無覆無記善世俗智。如是總有九十六智并無漏智九十七智知彼一受。餘受餘法如理應知。是故當知智多非境。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彼智相應俱有等法及智自性皆是境故設智非境其境尚多況智亦境而境非多。問若智亦境智境何別。答能知是智所知是境。復次智唯非色無見無對有為相應有所依有所緣有行相。境通色非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為無為。相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復次智唯三世三諦所攝。境通三世非世四諦所攝。此等名為境與智別。
智多耶識多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識智二法展轉相應忍即智故。為遮彼執顯一切智與識相應。非一切識與智相應。諸無漏忍非智性故。或復有執。智唯無漏識唯有漏。互不相應。為遮彼執顯識與智俱通二種。有相應義。有餘師執。智即是識分位差別故。智與識無相應義。為遮彼執顯識與智體用各別。有相應義。由此因緣故作斯論。智多耶識多耶。答識多非智。所以者何。諸智皆識相應。非諸識皆智相應。忍相應識非智相應故。問諸無漏忍何故非智。答於所見境未重觀故。謂無始來於四聖諦未以無漏真實慧見。
今雖創見而未重觀故。不名智。要同類慧於境重觀方成智故。無一有情於一切法。無始時來非有漏慧數數觀之。故有漏慧皆智所攝。復次忍於聖諦推度忍可。未究竟故非智所攝。復次忍與所斷疑得俱故非智所攝。設不與俱而是彼類。有漏無間道非真對治故。雖疑得俱而亦是智。由無漏忍非智所攝故說識多。復次識攝七界一處一蘊。智唯一界一處一蘊少分所攝是故智少。
有漏行多耶無漏行多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佛生身是無漏。如大眾部彼作是說。經言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若行若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由此故知如來生身亦是無漏。為遮彼執顯佛生身定是有漏。若佛生身是無漏者。則於佛身無比女人不應起愛。指鬘不應起瞋傲士不應起慢。隖盧頻螺不應起癡。既緣起愛及瞋慢癡故佛生身定非無漏。問若爾彼部所引契經當云何釋。答彼依法身故作是說。經言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者依生身說。若行若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者依法身說。故不相違復次依不隨順故說不染。謂世八法隨順世間。
諸有情類亦隨順彼故說染污。世間八法隨順如來。佛不順之故說不染。復次如來生身雖是有漏而超八法故說不染。問利等八法如來亦有何故言超。利謂哀慜勇長者故一日受彼三億具衣。衰謂入彼大娑羅村乞食不得空鉢而返毀謂戰遮婆羅門女及孫陀利謗佛聲遍十六大國。譽謂如來生時聲徹他化自在。成佛聲至色究竟天。轉法輪時聲至梵世。稱謂跋羅墮闍梵志以五百頌現前讚佛。論力外道塢波離等諸大論師。以百千頌瞻仰讚佛。具壽阿難合掌讚佛諸希有法。尊者舍利子恭敬讚佛諸無上法。如是一切。譏謂跋羅墮闍梵志先五百頌現前罵佛。苦謂如來有時背痛。
礫石毒刺傷足指等。樂謂如來有輕安樂。及生死中最勝受樂。如何世尊超世八法。答如來雖遇利等四法而不生於高歡喜愛。如來雖遇衰等四法而不生於下慼憂恚。由此名超故稱不染。非謂無漏立不染名。如妙高山住金輪上。八方猛風不能傾動諸佛亦爾。住淨尸羅。世間八法不能傾動。是故為遮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有漏行多耶無漏行多耶。答有漏行多非無漏行。所以者何。有漏行攝十處二處少分。無漏行唯攝二處少分故。有作是說。無漏行多非有漏行。所以者何。如欲界繫下下品攝。一剎那色定為四種無漏慧緣。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三集法智忍。
四集法智。餘色餘法如理應知。復有此餘諸無漏法故無漏行決定為多。有餘師說。有漏行多。所以者何。如一無漏行為四有漏緣。一邪見。二疑。三無明。四善世俗智。餘無漏行如理應知。復有此餘諸有漏法。故有漏行決定為多。評曰應作是說。有漏無漏行雖俱無邊。而此本論師且約處攝說有漏多非無漏行。
復次此本論師雖不問答有為無為諸法多少。而義應有問有為法多耶無為法多耶。答有為法多非無為法。所以者何。有為法攝十一處一處少分。無為法唯攝一處少分故。評曰應作是說。無為法多非有為法。所以者何。隨有漏法有爾所體擇滅無為數量亦爾。隨無漏道有爾所體。非擇滅無為數量亦爾。復有此餘隨有漏法體量多少。諸非擇滅及虛空無為故。無為法多非有為法。然准前門且依處說故說無為其數是少云何行圓滿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佛弟子眾。尸羅圓滿。等持圓滿。般若圓滿。行圓滿。護圓滿。契經雖作是說。
而不分別其義不說云何行護圓滿。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云何行圓滿。答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問學及非學非無學亦有律儀。何故此中唯說無學。答依勝說故。謂若法若補特伽羅。俱無學勝是故偏說。復次若有律儀非不律儀所損壞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無學身業名身律儀。無學語業名語律儀。無學身語業總名命清淨。即是正業正語正命。契經說戒。或名尸羅。或名為行。或名為足。或名為篋。言尸羅者是清涼義。謂惡能令身心熱惱。戒能安適故曰清涼。又惡能招惡趣熱惱。戒招善趣故曰清涼。又尸羅者是安眠義。
謂持戒者得安隱眠常得善夢故曰尸羅。又尸羅者是數習義常習善法故曰尸羅。又尸羅者是得定義謂持戒者心易得定故曰尸羅。又尸羅者是[土*遂]蹬義。如伽他說。
佛法池清涼 尸羅為[土*遂]
聖浴不濡身 逮彼岸功德
又尸羅者是嚴具義。有莊嚴具於幼為好非壯老年。有莊嚴具於壯為好非幼老年。有莊嚴具於老為好非幼壯年。尸羅嚴身三時常好。如伽他說。
尸羅嚴身具 幼壯老咸宜
住信慧為珍 福無能盜者
又尸羅者是明鏡義。如鏡明淨像現其中。住淨尸羅無我像現。又尸羅者是階陛義。如尊者無滅言。我蹈尸羅階升無上慧殿。又尸羅者是增上義。佛於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勢者皆尸羅力。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毒龍。名無怯懼。稟性暴惡多為損害。去彼不遠有毘訶羅數為彼龍之所嬈惱。寺有五百大阿羅漢。共議入定欲逐彼龍盡其神力而不能遣有阿羅漢從外而來。諸舊住僧為說上事。時外來者至龍住處。彈指語言。賢面遠去。龍聞其聲即便遠去。諸阿羅漢怪而問言。汝遣此龍是何定力。彼答眾曰。我不入定亦不起通。但護尸羅故有此力。
我護輕罪如防重禁故使惡龍驚怖而去。由此尸羅是增上義。又尸羅者是頭首義。如有頭首。即能見色聞聲嗅香甞味覺觸知法。有尸羅者。即能見四聖諦色。聞未曾有名身等聲。嗅三十七覺分花香。甞出家遠離三菩提寂靜味。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觸。知蘊處界自相共相法。是故尸羅是頭首義。契經說。戒名為行者以諸世間說戒名行故。諸世間見持戒者言彼有行。見破戒者言彼無行。又淨持戒是眾行本能至涅槃故名為行。契經說戒名為足者。能往善趣至涅槃故。如有足者能避險惡至安隱處。有淨戒者能越惡趣生天人中。或超生死到涅槃岸故名為足。契經說。
戒名為篋者。任持一切功德法故。謂持戒者任持功德不令退散。如篋持寶。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戒名不壞。所以者何。如足不壞則能自在往安隱處。具淨戒者亦復如是能至涅槃。此中無學身語淨戒名行圓滿行中極故。云何護圓滿。答無學根律儀。應知此中根是所護。由念慧力護眼等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如鉤制象不令奔逸。是故無學正念正知名護圓滿。如伽他說。
世間諸瀑流 正念能防護
若令畢竟斷 其功唯正知
問根律儀根不律儀。各以何為自性。答根律儀以正念正知為自性。根不律儀以失念不正知為自性。云何知然。經為量故。如契經說。天告苾芻。汝今不應自開瘡漏。苾芻答曰。我當覆之。天復語言。瘡漏非小以何能覆。苾芻答曰。我當覆以正念正知。天曰善哉。此為真覆。故知此二是根律儀覆護律儀。義相似故根不律儀翻前而立故是失念及不正知。問若正念正知是根律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念慧圓滿故根律儀圓滿。豈說自性圓滿故自性圓滿耶。答念慧有二種。一因性。二果性。因性者名念慧。果性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生得善。二加行善。
生得善者名念慧。加行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不定善。二定善。不定善者名念慧。定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學。二無學。學者名念慧。無學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鈍根種性。二利根種性鈍根種性名念慧。利根種性名根律儀故與契經不相違害。有作是說。根律儀以不放逸為自性。根不律儀以放逸為自性。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根不律儀以此所對治諸煩惱業為自性。或有說者。根律儀以於六根已斷已遍知法不成就性。
及彼對治道成就性為自性。根不律儀以於六根未斷未遍知法成就性。及彼對治道不成就性為自性。復有說者。根律儀以於六根已斷已遍知時。所有妙行善根生長廣大為自性。根不律儀以於六根未斷未遍知時。所有惡行不善根生長廣大為自性。有作是言。根律儀以一切善法為自性。根不律儀以一切染污法為自性。復有說言。根律儀以一切善法及順善無覆無記法為自性。根不律儀以一切染污法及順染無覆無記法為自性。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毘訶羅名吉祥胤。二阿羅漢曾住其中。俱證三明。具八解脫。得無礙解。是說法師是親兄弟。父名難提婆羅門種。俱作是說。根律儀根不律儀。皆以無覆無記不相應行蘊中律儀不律儀為自性。問若此俱是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攝者。此二自性有何差別。答隨順染污者名不律儀。隨順清淨者名律儀。是謂差別。評曰。此諸說中初說為善。經說念慧能護根故。
復次即此念慧有位亦得斷律儀名。隨位差別建立多種。且說有漏斷律儀者。謂欲界見修所斷法。以未至地能離欲界有漏。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若初靜慮見修所斷法。以第二靜慮近分地能離初靜慮。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法。以非想非非想處近分地能離無所有處。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若說無漏斷律儀者。謂欲界見修所斷法。以未至地能離欲界。無漏諸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若初靜慮見修所斷法。以依未至靜慮中間及初靜慮能離初靜慮三地。無漏諸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第二靜慮見修所斷法。
以前三地及第二靜慮能離第二靜慮。四地無漏諸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第三靜慮見修所斷法以前四地及第三靜慮能離第三靜慮五地。無漏諸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第四靜慮見修所斷法。及無色界見所斷法。以前五地及第四靜慮能離第四靜慮等。六地無漏諸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空無邊處修所斷法。以前六地及空無邊處能離空無邊處。七地無漏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識無邊處修所斷法。以前七地及識無邊處能離識無邊處八地無漏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法。以前八地及無所有處能離二地九地。無漏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為斷律儀。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