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無慚愧納息第五之三
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彼猶有微俱行善根未斷。從此有餘善法當起由是清淨。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其義。亦不說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廣分別之故作斯論。問何故此中不說中品善根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已說初後即已顯中。如初後上下趣入已出加行究竟。應知亦爾。復次若麁現易了易可施設。易顯易說者此中說之。中品不爾是故不說。復次中品攝在上下品中故不別說。
什么是欲界增上善根?什么是微俱行善根?等等详细说明。问为何要作此论?答为广泛解释契经的意义。契经说他们还有微俱行善根未断,从此将有其他善法产生,因此而清净。契经虽然这样说,但并未广泛解释其意义,也没有说明什么是欲界增上善根,什么是微俱行善根。契经是此论所依据的根本,那些未分别的,现在应广泛分别,因此作此论。问为何这里不说中品善根呢?答是作论者的意图如此。等等详细说明。再者,应说而未说的部分,应知此义有其他。再者,已说初后即已显示中品,如初后上下趣入已出加行究竟,应知也是如此。再者,如果粗现易了易可施设,易显易说的这里说之。中品不是这样,因此不说。再者,中品包含在上下品中,因此不特别说明。
復次上下品少世所希奇是以故說。中品極多非希奇故略而不說。問何故此中但說欲界善根不說色無色界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色無色界善根。以欲界善根為門為加行為趣入路。若說此應知亦已說彼故不別說。復次此中但說近對治故。謂次前說二不善根彼近對治。即是欲界二種善根是故偏說。復次欲界增微善根易現易了易施設故此中說之。色無色界增上善根雖易現易了易可施設而微者不爾是故不說。上二界無斷善義故微善根相難可施設。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薩入正性離生時所得欲界現觀邊世俗智。
另外,上品和下品的善根在世间是罕见且奇特的,因此被特别提及。而中品的善根极为常见,不是罕见的,所以被省略不提。问为何这里只提到欲界的善根,而没有提到色界和无色界的善根呢?回答是,这是作者的意图,即使详细解释也是如此。再者,那些本应提及而未提及的内容,应当知道它们在其他部分有所补充。再者,色界和无色界的善根,以欲界的善根为入门,作为修行的加行和进入的途径。如果提到这些,也就意味着已经提到了那些,因此不再特别说明。再者,这里只提到了接近对治的善根,即紧接着前面提到的两种不善根,它们的对治就是欲界的两种善根,因此特别提及。再者,欲界的增上和微细的善根容易显现、容易理解、容易建立,所以在这里被提到。而色界和无色界的增上善根虽然容易显现、容易理解、容易建立,但微细的善根则不是这样,因此不被提及。上二界没有断除的善义,所以微细的善根难以建立。那么,欲界的增上善根是什么呢?答案是菩萨在入正性离生时所获得的欲界现观边世俗智。
及如來得盡智時所得欲界無貪無瞋無癡善根。如是善根於欲界繫諸善根中最為勝故說名增上。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斷善根。如是善根是欲界繫生得善中下下品攝名微俱行。問此中何故以盡智時所得善根對現觀邊世俗智辨差別耶。有作是說。此中不以盡智時所得善根對現觀邊世俗智而辨差別。然以現觀邊世俗智對現觀邊世俗智而辨差別。謂現觀邊世俗智聲聞者劣。獨覺者中。菩薩者勝故。又以盡智時所得善根對盡智時所得善根而辨差別。謂盡智時所得善根聲聞者劣。獨覺者中。如來者勝故。有餘師說。
当佛陀获得尽智时,他所得到的欲界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这些善根在欲界系的善根中最为优越,因此被称为增上。什么是微俱行善根?答:在断绝善根时最后舍弃的善根,因为舍弃了它们,所以称为断善根。这些善根属于欲界系生得善中最低等级的,被称为微俱行。问:为什么在这里用尽智时所得的善根与现观边世俗智来辨别差别呢?有的论师说:这里并不是用尽智时所得的善根与现观边世俗智来辨别差别,而是用现观边世俗智与现观边世俗智来辨别差别。也就是说,现观边世俗智在声闻中是低级的,在独觉中是中等的,在菩萨中是高级的。还有,用尽智时所得的善根与尽智时所得的善根来辨别差别,也就是说,尽智时所得的善根在声闻中是低级的,在独觉中是中等的,而在如来中是高级的。还有其他的论师有不同的说法。
此中亦以盡智時所得善根對現觀邊世俗智而辨差別。謂菩薩現觀邊世俗智是劣。盡智時所得善根是勝。聲聞獨覺亦爾。復次菩薩現觀邊世俗智。勝於獨覺盡智時所得善根。獨覺現觀邊世俗智。勝於聲聞盡智時所得善根故。或有說者。此中不欲辨二差別但明此二平等無異。謂此皆由越有頂得現觀邊世俗智。越見所斷有頂得故。盡智時所得善根。越修所斷有頂得故。問二乘亦爾何故不說。答彼不能越見修所斷有頂習氣非增上故。復有說者。此中不欲說二差別及二平等。但說菩薩欲界現觀邊世俗智。及如來盡智時所得欲界善根。是欲界增上善根勝二乘所得故。問若爾聲聞獨覺豈無增上善根。答彼復展轉望餘下類說名增上非望上乘。
在这里,我们通过比较盡智时所获得的善根与現觀邊世俗智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说,菩萨的現觀邊世俗智是低级的,而盡智时所获得的善根是高级的。对于聲聞和獨覺来说也是如此。进一步来说,菩萨的現觀邊世俗智超越了獨覺在盡智时所获得的善根,而獨覺的現觀邊世俗智超越了聲聞在盡智时所获得的善根。也有人说,这里并不是要区分这两种智慧的差异,而是要说明这两种智慧实际上是平等无异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超越有頂而获得的現觀邊世俗智,以及通过超越见所断有頂而获得的盡智时的善根。有人问,为什么二乘(聲聞和獨覺)不也是这样呢?回答是,他们不能超越见修所断有頂的習氣,因为这不是增上的原因。还有人说,这里并不是要说这两种智慧的差异或平等,而是要说菩萨在欲界的現觀邊世俗智,以及如来在盡智时所获得的欲界善根,是欲界中最增上的善根,超越了二乘所获得的。有人问,那么聲聞和獨覺难道没有增上的善根吗?回答是,他们相对于其他下类可以被称为增上,但不是相对于上乘。
問現觀邊世俗智入正性離生已方得何故言入時得耶。答理應言入已方得而說入時得者。此已入名入時於近說遠聲。如說大王今者從何所來。此亦已來而說今來。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等。此亦已受名受時。如說斷苦斷樂入第四靜慮。此亦於苦已斷名斷。如說思惟何法入慈等至。此亦已入名入。如說阿羅漢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此於欲漏亦已解脫名解脫。此中亦爾。已入名入時。復有說者。正應說菩薩入正性離生時得現觀邊世俗智。以諸諦初智皆名正性離生諸忍名入故。謂苦集滅類忍入苦集滅類智時名得現觀邊世俗智。
问:为什么说在直观世俗智慧的边缘,进入正性离生时才获得这种智慧,而不是说进入之后才获得呢?答:理论上应该在进入之后才说获得,但说进入时获得,是因为“已进入”这个名称在接近时被说成是“进入时”。比如有人问大王从哪里来,大王已经来了,却说现在来。比如受乐受时,如实知受乐受等,也是已经受了,却说受时。比如断苦断乐入第四静虑,也是对苦已经断了,却说断。比如思惟何法入慈等至,也是已经入了,却说入。比如阿罗汉心解脱欲漏有漏无明漏,也是对欲漏已经解脱了,却说解脱。这里也是,已经进入,却说进入时。还有另一种说法,菩萨在进入正性离生时获得直观世俗智慧,因为所有真谛的初智都称为正性离生,所有忍称为进入。也就是说,苦集灭类的忍进入苦集灭类的智时,称为获得直观世俗智慧。
如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名得盡智時此亦如是。問何故此智名現觀邊。答現觀苦邊集邊滅邊。得此智故名現觀邊。有說。此是諸瑜伽師觀聖諦時傍修得故名現觀邊尊者妙音說曰。此智近現觀故名現觀邊。如近村物名曰村邊。問此現觀邊所修世俗善法四蘊五蘊為自性。何故但說世俗智耶。答以智增故說名為智。猶如見道五蘊為自性見增故名見。金剛喻定四蘊五蘊為自性。定增故名定。四種通行四蘊五蘊為自性。通增故名通。此亦如是。問苦現觀邊欲界世俗智與色界世俗智何者為勝。答色界者勝以界勝故集滅現觀邊亦爾。
就像金刚喻定出现在当前时被称为获得尽智之时,这个情况也是如此。问为什么这种智慧被称为现观边?答: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因为获得这种智慧,所以称为现观边。有的说,这是所有瑜伽师在观察圣谛时顺便修得的,因此称为现观边。尊者妙音说:这种智慧接近现观,所以称为现观边,就像靠近村庄的东西被称为村边。问:现观边所修的世俗善法,以四蕴五蕴为自性,为什么只说是世俗智呢?答:因为智慧增长,所以称为智,就像见道以五蕴为自性,因为见增长,所以称为见。金刚喻定以四蕴五蕴为自性,因为定增长,所以称为定。四种通行以四蕴五蕴为自性,因为通行增长,所以称为通行。这个情况也是如此。问:苦现观边的欲界世俗智与色界世俗智哪个更胜?答:色界的更胜,因为界更胜,集灭现观边也是如此。
問集現觀邊欲界世俗智苦現觀邊色界世俗智何者為勝。答欲界者所依勝故勝。色界者界勝故勝。以滅問苦集亦爾。問苦現觀邊欲界世俗智集現觀邊色界世俗智何者為勝。答色界者二事勝故勝。一界勝二所依勝。以苦問滅以集問滅亦爾。問苦現觀邊欲界世俗智集現觀邊欲界世俗智何者為勝。答集現觀邊勝。以所依勝故以苦問滅。以集問滅亦爾。如欲界色界亦爾。問何故現觀邊世俗智法智時不修。答法智於彼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此智現觀邊修故名現觀邊世俗智。若法智時亦修者應名現觀中世俗智非現觀邊。復次先說此智越有頂見所斷故得。
问:在苦集现观边,欲界的世俗智与色界的世俗智哪个更胜?答:欲界的世俗智因为所依更胜,所以更胜。色界的世俗智因为界更胜,所以更胜。以灭谛问苦集,也是如此。问:苦现观边的欲界世俗智与集现观边的色界世俗智哪个更胜?答:色界的世俗智因为两方面都胜,所以更胜。一是界胜,二是所依胜。以苦谛问灭谛,以集谛问灭谛,也是如此。问:苦现观边的欲界世俗智与集现观边的欲界世俗智哪个更胜?答:集现观边的更胜,因为所依更胜。以苦谛问灭谛,以集谛问灭谛,也是如此。如欲界与色界的情况也相同。问:为何在现观边的世俗智时不修法智?答:法智对它们来说既不是田也不是器,等等。再者,这种智慧在现观边修习,所以称为现观边世俗智。如果法智时也修习,应称为现观中的世俗智,而不是现观边。再者,先前说过这种智慧超越有顶见所断,因此获得。
非法智時能越有頂見所斷故不修此智。復次於一一諦所作已辦加行息時能修此智。住法智時多有所作加行未息。謂法智時雖知欲界苦而未知色無色界苦。雖斷欲界集而未斷色無色界集。雖證欲界滅而未證色無色滅。故法智時不修此智。復次於一一諦現觀究竟及斷見此所斷盡時能修此智。住法智時無如是事是故不修。問何故道類智時不修此智。答道類智於此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此智是見道眷屬繫屬見道道類智是修道故不修此智。復次此智是向道眷屬繫屬向道。道類智是果道故不修此智。復次此智是隨信行隨法行相續中修道類智時。
在不具备法智的时候,不能超越有顶的见所断,因此不修这种智慧。再者,对于每一个真理,当所作已办、加行停止时,能够修习这种智慧。在法智的阶段,有许多事情要做,加行尚未停止。也就是说,在法智阶段,虽然知道欲界的苦,但还不知道色界和无色界的苦。虽然断除了欲界的集,但还未断除色界和无色界的集。虽然证得了欲界的灭,但还未证得色界和无色界的灭。因此,在法智阶段不修这种智慧。再者,对于每一个真理,当现观究竟以及断除见时,所断尽时能够修习这种智慧。在法智的阶段,没有这样的事,因此不修。问:为何在道类智的时候不修这种智慧?答:道类智对于此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再者,这种智慧是见道的眷属,属于见道,而道类智是修道,因此不修这种智慧。再者,这种智慧是向道的眷属,属于向道,而道类智是果道,因此不修这种智慧。再者,这种智慧是在随信行、随法行的相续中修习,而道类智的时候。
名信勝解見至相續是故不修此智。復次此智名現觀邊於三諦有邊聲轉故修此智。如說薩迦耶苦邊。薩迦耶集邊。薩迦耶滅邊。而不說薩迦耶道邊故道類智時不修此智。問因論生論。何故於三諦有邊聲轉非於道諦。答以其有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而無有能修一切道。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無邊聲轉。復次若諦有漏無漏道俱能有所作者有邊聲轉。道諦唯無漏道能有所作故無邊聲轉。如有漏無漏道。世間出世間道。有味無味道。耽嗜依出離依道。當知亦爾。復次苦諦是有是有果於彼有邊聲轉。謂苦集諦是有是有果。滅諦雖非有而是有果。
由于信仰坚定而获得超越的智慧,达到某种见解或理解的状态,因果关系的持续不断,因此不修习这种智慧。再次,这种智慧被称为接近现观的智慧,它在三諦的有边际的声音中转变,因此修习这种智慧。正如所说的对薩迦耶的苦的终极界限、薩迦耶的集的终极界限、薩迦耶的滅的终极界限,而不说薩迦耶的道的终极界限,因此在道類智的时候不修习这种智慧。问:为什么在三諦有边际的声音中转变,而不是在道諦中?答:因为它能够了解所有的苦,断绝所有的集,证实所有的滅,而没有能够修习所有道的。佛也在道中得到修习和完全的修习,因此没有边际的声音转变。再次,如果諦是有漏无漏道都能有所作为,有边际的声音转变。道諦只有无漏道能够有所作为,因此没有边际的声音转变。如同有漏无漏道,世间和出世间道,有味和无味道,耽嗜依和出離依道,也应当知道是这样。再次,苦諦是有的,是有果的,因此在它那里有边际的声音转变,即苦集諦是有的,是有果的。滅諦虽然不是有的,但是是有果的。
道諦非有非有果故無邊聲轉。以於道諦不說邊故。道類智時不修此智。復次從不可知本際以來世俗道。於三諦曾有所作謂我是道。今道類智現在前時。見真道故彼便慚恥是故不修。如村邑中若未立主。有自貴者自稱為主。後立主時彼自貴者。慚羞捨去此亦如是。復次現觀邊世俗智是有是有果。苦集諦是有是有果。滅諦雖非是有而是有果故見彼時修世俗智。道諦非有非有果故。見彼時不修此智。復次苦集諦有無邊過患。滅諦有無邊勝利故。見彼時修世俗智。道諦無無邊過患亦無無邊勝利故。見彼時不修此智。復次無始時來世俗智於三諦已有功能。謂知斷滅而不究竟。
道諦既非有也非有果,因此其声无边。因为在道諦中不谈论边际。在道類智的阶段不修行这种智慧。再者,从无法知晓的本际以来,世俗之道对于三諦有所作为,自称是道。现在道類智显现时,由于见到了真道,他们因此感到羞愧,所以不修行这种智慧。就像在村庄中,如果没有设立首领,有自视甚高的人自称首领。后来设立首领时,那些自视甚高的人因羞愧而放弃,这情况也是如此。再者,直观世俗智是有为法,是有果。苦集諦是有为法,也是有果。滅諦虽非有为法,却也是有果,因此在见到它们时修行世俗智。道諦既非有为法也非有果,因此在见到它时不修行这种智慧。再者,苦集諦有无边际的过失,滅諦有无边际的勝利,因此在见到它们时修行世俗智。道諦既无无边际的过失也无无边际的勝利,因此在见到它时不修行这种智慧。再者,从无始以来,世俗智对于三諦已有功能,即知道斷滅而不究竟。
以於有頂無功能故。今於三諦得現觀時以究竟故。彼便歡喜如與欲法起得現前。是以故修。無始時來於道聖諦未有功能。謂未修習故見道時不修此智。復次於苦集滅得現觀時未見真道故。世俗智猶自謂道是以故修。於道聖諦得現觀時見真道故此世俗智自知非道故不復修。此中應說烏孔雀喻。復次見三諦時猶未永斷謗道邪見。及未永斷非道謂道戒禁取故。諸世俗智猶自稱道是以故修。見道諦已彼皆永斷故不復修此世俗智。問得道類智時如捨見道此現觀邊世俗智為亦捨不。答不捨。所以者何。有漏無漏道捨法異故。謂無漏道三緣故捨。一退故。二得果故。三練根故。
由于在有顶天没有产生结果的能力。现在在三諦中得到直观时,因为达到了究竟,他们便如同接受了欲法一样,使得这种直观直接呈现。因此,他们修行,从无始以来对于道聖諦没有产生结果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修習,所以在見道时不修这种智慧。再者,在苦集滅得到直观时,还没有见到真正的道,所以世俗智仍然自认为是道,因此修行。在道聖諦得到直观时,见到了真正的道,所以这种世俗智知道自己不是道,因此不再修行。这里应该提到孔雀的比喻。再者,在见到三諦时还没有永远断除诽谤道的邪见,以及没有永远断除将非道视为道的戒禁取,所以各种世俗智仍然自称为道,因此修行。在见到道諦后,这些都已经永远断除,所以不再修行这种世俗智。问:得到道類智时,如果放弃了見道这种直观世俗智,是否也放弃了?答:不放弃。为什么呢?因为有漏和无漏道放弃的法则不同。也就是说,无漏道因为三个原因放弃:一是退步,二是得到果位,三是训练根性。
有漏道四緣故捨。一退故。二越界地故。三斷善根故。四捨眾同分故。道類智時於捨有漏四緣皆無故。於爾時不捨此智。復次道類智與見道。現行成就俱相違故爾時便捨。與現觀邊世俗智雖現行相違而成就不相違故爾時不捨。問何故修道中此智不現前耶。答此現觀邊世俗智是見道眷屬繫屬見道故於修道必不現前。復次此智是向道眷屬繫屬向道。修道帶果故不現前。復次此智依隨信隨法行相續。修道中無此相續故不現前。復次此智與修道雖成就不相違而現行相違是故不起。復次此智與見道所緣行相等極相似。故於修道位必不現前。此現觀邊世俗智界者唯欲色界。
問何故此智非無色界耶。答以無色界於此智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界有見道彼界則有此智。無色界中無見道故此智亦無。問因論生論何故無色界中無見道耶。答無色界於見道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界有緣一切法非我行相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無緣一切法非我行相故無見道。復次若界有行諦善根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無行諦善根故無見道。復次若界有順決擇分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無順決擇分故無見道復次若界。有忍有智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有智無忍故無見道。復次若界有法智類智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雖有類智而無法智故無見道。
復次若界止觀平等。或觀偏增。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止增非觀故無見道。復次若界有遍緣智彼界則有見道。無色界中無遍緣智故無見道。無見道故彼所修世俗智亦無復次此智設在無色界有不可修故便為無用是故彼無謂修此智必依見道。見道唯能修自下地不能修上故彼設有亦不可修。又無色界無見道因中隨其所應即是無此智因。地者此智七地中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四靜慮。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彼修一地見道二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三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修三地見道四地現觀邊世俗智。
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四地見道五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五地見道六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六地見道七地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者。此智依欲界身。非色無色界。問此智為依異生身。為依聖者身耶設爾何失。若依異生身者。何故不名異生法耶。若依聖者身者。何故聖者不現前耶。有說此智不依異生身。亦不依聖者身都無所依。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云何名善根而無所依耶應作是說。依聖者身以依隨信隨法行身而修得故。問若爾何故不現在前。答此智與見道現行相違故。過見道位無容起故。
設見道位中見道須臾不現前者此智便起。以見道無剎那斷義。是故此智無容現前。問若不現前云何可說此依隨信隨法行身。答彼身有二種。一是見道所依。二是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見道於見道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見道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設見道位此世俗智所依身現在前者。則此智成就亦現在前見道唯於未來成就。然見道位必起見道所依身故見道成就亦現在前。此智唯於未來成就。若見道位不起見道所依身者。則無見道見聖諦義便非聖者。
是故必起見道所依。由此彼身得非擇滅。是故此智畢竟不起。行相者。此智總有十二行相。謂苦現觀邊所修者作苦四行相。集現觀邊所修者作集四行相。滅現觀邊所修者作滅四行相。所緣者。此智緣三界三諦。苦現觀邊所修者緣三界苦諦。集現觀邊所修者緣三界集諦。滅現觀邊所修者緣三界滅諦。問此為總緣為別緣耶。答別緣。謂欲界者隨所應緣欲界三諦。色界隨所應緣色無色界三諦。有說。總緣謂欲界者。隨所應緣三界三諦。色界者亦爾。如是說者前說者好。如無漏智法分類分各別緣故。念住者。此智苦集現觀邊所修者通四念住。滅現觀邊所修者唯法念住。
智者此智唯世俗智。定者此智不與定俱。根相應者。此智總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根。過去未來現在者。此智唯未來苦集現觀邊所修者緣三世。滅現觀邊所修者緣離世。善不善無記者。此智唯善。苦集現觀邊所修欲界者緣三種色界者緣善無記。滅現觀邊所修者唯緣善。三界繫不繫者。此智欲色界繫。苦集現觀邊所修欲界者緣欲界繫。色界者緣色無色界繫。滅現觀邊所修緣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此智是非學非無學。緣非學非無學。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此智唯修所斷。苦集現觀邊所修者緣見修所斷。滅現觀邊所修者緣不斷。緣名緣義者。
此智苦集現觀邊所修者通緣名義。滅現觀邊所修者唯緣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此智苦集現觀邊所修者緣自他相續。滅現觀邊所修者緣非相續。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此智唯加行得。聞思修所成者。此智欲界者是思所成。非聞所成此勝故。非修所成不定故。色界者是修所成非聞所成此勝故。非思所成彼無思慧故。彼若思時便入定故在意地。在五識者此智在意地非五識。以五識中無加行善故。問此智為有異熟為無異熟。答有異熟善有漏故。問此智於何處受異熟果。答欲界者於欲界。色界者於色界。初靜慮者於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者於第四靜慮。
問聲聞者可爾彼容有色界相續故。佛及獨覺者云何可爾。非佛獨覺可有色界相續受此異熟故。答彼種性補特伽羅亦曾有色界蘊界處相續。於彼展轉受此異熟。問若爾云何聖者相續中所成就因得異生相續中果耶。答以如是義許為因果亦無有過。如業蘊說。若具見修所斷結二種縛者可往惡趣。諸預流者唯有修所斷結縛闕見所斷結縛故不往惡趣。由此惡趣有二種因。一見所斷結。二修所斷結。諸預流者所成就修所斷結既是惡趣因。豈非聖者相續中所成就因得異生相續中果耶。故此所說亦無有過。此說不生因果可有是事若可生者無如是事。復有說者。
佛及獨覺亦有如聲聞色界蘊界處相續於彼展轉受此智異熟果。評曰彼俱不應作如是說。應作是說。現觀邊世俗智是有漏有記故說有異熟。而無曾受及當受義。故不應責受異熟身。問頗有二聖者同生一地於現觀邊世俗智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有。謂一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一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命終俱生第二靜慮。依初靜慮者不成就此智以越地捨故。依第二靜慮者成就。此智生自地不捨故。頗有二阿羅漢同在一地。於現觀邊世俗智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有。謂彼先時一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一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命終俱生第二靜慮。
住中有中得阿羅漢果。依初靜慮者不成就。此智以越地捨故。依第二靜慮者成就。此智生自地不捨故問聲聞獨覺及與如來得盡智時皆修三界九地善根。此中何故但說如來所得欲界善根非餘。答雖實皆得然於此中欲說欲界增上善根故不說二乘及餘地所得。問諸阿羅漢得盡智時皆修三界九地善根不。答此不決定。若生欲界得盡智時能修未來三界九地。生初靜慮得盡智時能修未來二界八地。生上不修下有漏故。乃至若生非想非非想處得盡智時能修未來一界一地。此中善根勝故偏說。而實具修四蘊五蘊。問如是所修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為生得耶。答是離染得亦加行得。
離有頂染時得故。聲聞獨覺亦以加行現在前故。但非生得彼非勝故。問此所修者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答三種皆有。謂欲界者聞思所成。色界者聞修所成。無色界者唯修所成。問何故現觀邊世俗智非聞所成。盡智時所修善根有聞所成耶。答彼是見道眷屬一向猛利是速疾道之所修故非聞所成。此是盡智眷屬盡智息求是容豫道故能通修諸加行善。問如是善根為在意地。為在五識。答唯在意地。以五識中無加行善。雖有生得善而非此所修。故唯意地。問若此善根唯意地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阿羅漢得盡智已六恒住法為有為無。若有者云何有。
若無者云何無。設有者幾過去成就。幾未來成就。幾現在成就。答有謂阿羅漢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彼阿羅漢得盡智已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二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復有說言。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過去無。但成就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五未來六現在一。
此滅已不捨。若復起善意識或餘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如是所說云何通耶答此說漏盡清淨身中所起滅者。不說無始生死以來所起滅者。然此所說非盡智時所修善根無相違過。復有說者。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說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故。問若爾何故復說善眼識等現在前時成就現在一耶。答當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體故不相違。問六恒住法以何為自性。答以念慧為自性云何知然。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心善解脫具六恒住。云何為六。謂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若兼取相應俱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恒住恒住是何義。答諸阿羅漢恒於此住未嘗捨離故名恒住。問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恒住法耶。有作是說。非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謂不時解脫已得邊際第四靜慮及願智者乃有此六。評曰。應作是說。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盡清淨身中念慧為體。諸阿羅漢無不成就此念慧故。問此六恒住在何界地。有說此六在欲色界唯二地有。謂欲界初靜慮以意地者。亦與善眼識等相入出故不在上地。復有說者。在五地有。謂欲界四靜慮五地意識皆與眼等識相入出故。評曰。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
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問此六恒住為有上中下差別不。答有。謂如來者上。獨覺者中。聲聞者下。復次不動法種性者上。退法種性者下。餘四種性者中。問若聲聞獨覺亦成就六恒住法何故說三種念住是佛不共法耶。答佛恒為眾宣說法要是御眾生故偏說之。聲聞獨覺無此事故不言其有。復次聲聞獨覺雖有少分非究竟故而不建立。復次聲聞獨覺雖斷貪恚而有餘習故。若徒眾有違順時便生相似貪恚憂喜故不建立有三念住。復次六恒住法與三念住建立有異。謂三念住依眾建立。六恒住法依境建立。於境不起憂喜則易。於眾則難故。
聲聞等有六恒住。無三念住。問何故得盡智時頓修未來三界善根非餘時耶。答爾時三界煩惱永盡更無所作。唯須世俗入出定心受用諸定故此時修三界善根。復次是時永捨昔所未捨諸煩惱聚。及最初得昔所未得諸功德聚故。能頓修三界善根。復次是時心得自在王位首繫解脫吉祥白練。三界善根皆來朝貢。如登王位首繫練時一切國土皆來朝貢。復次是時能破昔所未破煩惱怨敵。三界善根皆來迎賀。如人能破敵國怨已歸國之時。一切國人皆來迎賀。復次是時能伏昔所未伏煩惱力士三界善根皆共慶讚。如大眾中有能降伏所未曾伏大力士者眾咸慶讚。復次是時解脫究竟滿故。
能傍修習三界善根。謂從見道漸次乃至金剛喻定解脫未滿但能少分隨所應修。得盡智時解脫滿故能傍修習三界善根。如人引水溉灌田時一畦滿已復入一畦乃至諸畦。悉皆滿已其水滂溢遍流餘處。復次是時能縛煩惱盡故三界善根皆得解脫勢用增盛是故頓修。謂無始來三界善法恒為煩惱之所繫縛不得自在無有勢用。是故不能具足修習若修行者離欲染時少得解脫餘縛猶多。乃至若離有頂八品煩惱縛時雖多解脫尚有少縛。若離有頂第九品時三界善根諸縛皆斷得自在故一切頓修。猶如絹等九等縛時若斷一二乃至斷八其束不散。斷第九時其束乃散此亦如是。
復次無始時來三界善法皆共厭患有頂煩惱雖多方便而未能斷。今得斷盡是以頓修。復次金剛喻定勢力增猛一切煩惱皆能永滅。所引盡智亦能總得一切解脫。是故此位能總修習三界善根。時解脫阿羅漢得盡智時能修二智三十行相。謂盡智十四行相除空非我。無學正見智十六行相。若四靜慮未至中間一一具修法智類智各三十行相。若三無色唯修類智三十行相。不時解脫阿羅漢得盡智時能修三智四十四行相。謂盡智無生智各十四行相。無學正見智十六行相。若四靜慮未至中間一一。具修法智類智各四十四行相。若三無色唯修類智四十四行相。是謂修習無漏善根。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