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六
西方尊者以十七門分別此四如彼頌言。
西方的尊者通过十七个方面来分析这四项,正如颂中所说。
意趣依因所緣果 等流異熟及勝利
心意倾向依赖于因,所攀附的对象和结果,相似的因果流和成熟的果报,以及功德的增進与圆满。
行相二緣慧界定 尋等根心退為後
行为状态和内外因缘,慧的界定和范围,探索等心理活动,感官功能和心理精神能力,以及修行中的退化现象。
問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問煖依何而起。答依自地定。問煖以何為因。答前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所緣。答四聖諦。問煖以何為果。答以頂為近士用果。問煖誰為等流。答後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問順決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有說亦能。謂此善根。雖厭背有。而能牽引。隨順聖道。眾同分果。謂此所招眾同分果。增上熾盛。微妙殊勝。無有災橫順勝善品。問煖有何勝利。
问:煖的意趣是什么?答:之前所修集的所有善根,从布施开始,一直到七處善,都以迴向解脱为目标,这就是其意趣。问:煖依什么而起?答:依自身的定力。问:煖以什么为因?答:前生自身同类的善根。问:煖以什么为所緣?答:四聖諦。问:煖以什么为果?答:以頂为近士用果。问:煖的等流是什么?答:后生自身同类的善根。问:煖的異熟是什么?答:色界的五蘊。问:順決擇分也能牵引眾同分吗?有说不能,原因是什么?因为厭背有故,这些善根厭背諸有,对于眾同分只能圆满而不能牵引。有说也能,虽然这些善根厭背有,但能牵引,随顺聖道,眾同分果,即所招的眾同分果,增上熾盛,微妙殊胜,无有災橫,順勝善品。问:煖有什么勝利?
答能與涅槃作決定因。有說得煖定不斷善。問煖有幾行相。答十六行相。問煖為緣名為緣義。答名義俱緣。問煖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答唯修所成。問煖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答唯色界繫。問煖為在定。為不在定。答唯在定。問煖為有尋有伺。為無尋唯伺。為無尋無伺。答具三種。問煖為樂根相應。為喜根相應。為捨根相應。答三根相應。問煖為一心。為多心。答多心。問煖為可退。為不可退。答可退。頂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煖果者。以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斷善根。有說亦不作無間業。餘如煖說。忍意趣者。謂從布施。
回答说,能够成为涅槃的决定因素。有人说,得到温暖的定力不会断绝善根。问:温暖有几个行相?答:有十六个行相。问:温暖是缘于名还是义?答:既缘于名也缘于义。问:温暖是听闻所成就的,还是思考所成就的,还是修行所成就的?答:只有修行所成就的。问:温暖是欲界系,还是色界系,还是无色界系?答:只有色界系。问:温暖是在定中,还是不在定中?答:只在定中。问:温暖是有寻有伺,还是无寻唯伺,还是无寻无伺?答:具备这三种。问:温暖是与乐根相应,还是与喜根相应,还是与舍根相应?答:与三根相应。问:温暖是一心,还是多心?答:多心。问:温暖是可以退失,还是不可退失?答:可以退失。顶的意趣是指从布施开始,直到温暖的果报,以忍为近士用果,胜利者,不会断绝善根。有人说也不会作无间业,其余的如温暖所说。忍的意趣是指从布施开始。
乃至頂果者。以世第一法。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退。不作無間業。不墮惡趣。有說亦不執我。餘如頂說。世第一法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忍所緣者。唯苦諦果者。以苦法智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行相者。苦諦四行相。一心多心者。當言一心。餘如忍說。初煖緣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俱同類修。非不同類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亦唯修法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亦同類修。非不同類。所以者何。非初觀蘊滅能修緣蘊道。故增長煖。緣三諦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
甚至达到顶果的修行者,将世第一法视为接近士用果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修行者不会退转,不会造作无间业,不会堕入恶趣。有的说他们也不会执着于我,其余的与顶果的修行者相同。世第一法的意趣,是指从布施到忍的修行过程中,所缘的对象仅是苦諦。果者以苦法智忍作为接近士用果的境界,其勝利在于能够无间断地进入正性離生的状态。行相是苦諦的四行相。在一心多心的问题上,应当认为是一心。其余的与忍的修行者相同。初煖緣三諦,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行相都是同类修,不是不同类缘滅諦。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也只修法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行相也是同类修。为什么呢?因为初观蘊滅不能修緣蘊道。所以增長煖,緣三諦四念住隨一,现在修未来。
修四念住此同類修。亦不同類。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問何故初煖。唯同類修非不同類。增長煖能修同類不同類耶。答初煖未曾得種性。初學觀諦故。唯修同類。增長煖已曾得種性。串習觀諦。故同類修亦不同類。初頂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增長頂。緣三諦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初及增長忍緣四諦。
修习四念住时,可以是同类修习,也可以是不同类修习。以一行相在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十六行相,缘于滅諦,法念住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十六行相。问为什么初煖只修同类而非不同类?增长煖能修同类也修不同类吗?答:初煖未曾获得種性,初学观諦,所以只修同类。增长煖已曾获得種性,串習观諦,所以同类修习也修不同类。初顶缘四諦,法念住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十六行相。增长顶,缘三諦四念住隨一,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十六行相,缘滅諦。法念住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习未来,修习十六行相。初及增长忍,缘四諦。
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問何故忍初及增長皆唯法念住現在修。煖頂不爾。答忍近見道。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中。唯起法念住。忍亦如是。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初忍及增長忍。如初煖及增長煖說。於色界善根。未曾得種性。及已曾得種性故。彼不應作是說。此四善根。皆是色界修所成故。忍近見道。如見道起法念住故。問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相耶。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四。所以者何。如如漸次略所緣諦。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漸能近於見道。如見道故。世第一法。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
法念住是当前修行,也是未来修行的基础。修行四念住,即对身体、感受、心和法的观察。一种行相是当前修行,未来修行则是十六行相。问:为什么忍的初级阶段和增长阶段都只限于法念住的当前修行,而煖和顶的阶段不是这样?答:忍接近见道,与见道相似,就像在见道中只生起法念住一样,忍也如此。尊者妙音这样说:初级忍和增长忍,就像初级煖和增长煖一样。对于色界的善根,未曾得到种性,以及已经得到种性,所以不应该这样说。这四个善根都是色界修行所成就的。忍接近见道,就像见道生起法念住一样。问:增长忍是否在任何时候都修行十六行相?答:不是的,有时候是十六,有时候是十二,有时候是八,有时候是四。为什么呢?随着修行者逐步减少所缘的对象和諦,相应地减少修行的行相。通过这样的逐步减少,修行者能更接近见道。就像见道一样,世第一法,法念住是当前修行,也是未来修行的基础,修行四念住。
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唯同類修。非不同類。問世第一法。已曾得種性。串習觀諦。何故但修同類。非異類耶。答世第一法。唯有爾所行相可修。無餘行相。如人唯有一衣。奪已更無可奪。此亦如是故不應問。復次世第一法。隣逼見道。似見道故。復次世第一法。開見道門。導生見道。如見道故。問初煖頂忍於四聖諦。為相續觀。為不相續。有說相續。如見道中十五心頃。於四聖諦相續現觀。此亦如是。有說不相續。謂觀欲界苦聖諦已。即便止住。次起加行。觀色無色界苦聖諦已。復便止住。餘諦亦爾。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相續觀或不相續。
一种行相在现在修行,未来也会修行。修行四行相,只修同类的,不修不同类的。问:世第一法,已经得到种性,串習观察諦理,为何只修同类的,不修不同类的呢?答:世第一法,只有这么多行相可以修,没有其他的行相。就像人只有一件衣服,夺走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再夺的了。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不应再问。再者,世第一法接近见道,类似见道,世第一法开启见道之门,引导生起见道,如同见道一样。问:初煖、顶、忍对于四聖諦,是相续观察还是不相续观察?有的说是相续,如同见道中十五心顷,对四聖諦相续现观,这情况也是一样。有的说不相续,即观察欲界的苦聖諦后,就停下来,然后开始加行,观察色界和无色界的苦聖諦后,又停下来,其余的諦也是同样。这样说的人,这是不决定的,或者相续观察,或者不相续观察。
隨彼加行。勢力轉故。問何等作意無間。引起煖耶。答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作意無間引起煖。煖無間引起頂。頂無間引起忍。忍無間引起世第一法。問已離欲染者可爾。未離欲染者云何。答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煖。餘如前說。問修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問若餘生中即起頂者。從何作意無間起耶。答如起煖時所有作意。
根据他们的修行努力,其力量会随之转变。问:什么样的作意无间断地引发温暖呢?答:在色界中,通过修行所成就的行为相攝,具备厌离、渴仰、厌恶低贱和思慕的心态,这样的作意无间断地引发温暖。温暖无间断地引发顶,顶无间断地引发忍,忍无间断地引发世第一法。问:已经远离欲界污染的人可以这样,那未远离欲界污染的人又如何呢?答:在欲界中也有类似的行为相攝,通过思所成就的行为相攝,具备厌离、渴仰、厌恶低贱和思慕的心态,未远离欲界污染的人,这样的作意无间断地引发温暖,其余的如前所述。问:如果修习温暖已满,即将引发顶时,突然命终,他在来生中是立即引发顶,还是从头开始修习?答:如果遇到明师,根据他的情况,他应该能够立即引发顶。分齊说者,他能够立即引发顶。如果不是这样,他将从头开始修习,但他能迅速引发,不像初次修习那样。问:如果在来生中立即引发顶,那是从什么样的作意无间断地引发呢?答:就像引发温暖时所有的作意一样。
如說從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問若爾何故。說煖無間起頂。頂無間起忍耶。答依一身中相續起者作如是說。然非一切。問若退煖已還生煖時。為得先時曾得煖不。答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煖頂亦爾。依根本靜慮所起煖頂。亦必不退。以所依定自在堅牢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所起煖頂。則不決定。以可退故。問煖頂忍位。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中上品後。起下中不。答決定不起。所以者何。居勝進位於先所得不欣尚故。問起煖以後為離染不。有作是說。不樂離染。所以者何。彼寧起頂。不樂發起第一有思。況下地定。如是說者。此則不定。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頂者。即便起頂。若知無力能生頂者。則求離染。所以者何。若得離染。當生勝處。離下界故。
如同从煖位发展到顶位,从顶位发展到忍位也是如此。问:如果是这样,为何说煖位无间断地发展到顶位,顶位无间断地发展到忍位呢?答:这是根据一个人连续发展的过程来说的,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这样。问:如果从煖位退步后再次发展煖位,是否能得到之前已经得到的煖位呢?答:应该这样说,不能得到之前所经历的煖位。退步后再发展,就是新的发展阶段,新新得到。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极难得到的,之前未曾经历过,需要通过努力才能成就,就像别解脱戒一样,放弃后再接受,就是新的发展阶段,新新得到。这也是如此。如同煖位和顶位,依根本禅定所起的煖位和顶位,也必然不会退步,因为所依的定力自在且坚固。依未至定禅定中所起的煖位和顶位,则不确定,因为可能会退步。问:煖位、顶位、忍位,依下界生中,依中界生上,中上品后,能否再起下中呢?答:决定不会再起。为什么呢?因为处于更高层次的进步位置,对先前所得不再感到欢喜。问:从煖位发展后,是否远离烦恼呢?有人说,不喜欢远离烦恼。为什么呢?他们宁愿发展到顶位,也不喜欢激发第一有思。何况下地定。这样说的人认为这是不确定的。如果修行者自知有能力发展到顶位,就会发展顶位。如果知道没有能力发展到顶位,就会寻求远离烦恼。为什么呢?如果得到远离烦恼,将会生于更优越的地方,远离下界。
煖頂忍等。種類差別。有七十三。其事云何。謂於欲界染具離。有十具縛。為一離一品染。乃至離九。并前為十。於初靜慮染。離一乃至離九為九。無別具縛。即是欲界第十攝故。後位亦爾。如是乃至。於無所有處染。離一乃至離九為九。於此諸位。所起煖等。有七十三種類差別。問隨一所起。與餘所起。為一為異。有說是一。問若爾何故。說七十三種類差別。答體雖是一而位有異。依位差別。故說爾所。有說各異。謂具縛者。所起異離一品者所起異。廣說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染者所起異。然具縛者。於具縛者。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於離縛者。所起煖等。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離欲界一品染者。於離欲界一品染者。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具縛者。所起煖等。得而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於餘所起。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廣說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者。於自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餘所起煖等。得而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依根本靜慮。起煖等者。現身必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彼由聖道。引煖等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起煖等者。此則不定。所以者何。彼由煖等。引聖道故。問若依此地。起順決擇分。即依此地。入正性離生耶。有作是說。若依此地。起順決擇分。即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即依此地。或復依餘地。或即依此地者。謂聲聞種性。若依未至定起煖。即依此地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若依第四靜慮起煖。即依此地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或復依餘地者。謂聲聞種性。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
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有說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有說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問順決擇分。中上品後。不起下中。云何今時作如是說。答同地不起。異地得起。如是等說聲聞種性。問菩薩云何。有作是說菩薩若依未至定起煖。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若依未至定起煖頂。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
亦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問順決擇分。中上品後。不起下中。云何今時。作如是說。答同地不起。異地得起。有說聲聞不起。菩薩能起。有餘為離如是過失。作如是言。菩薩若依未至定起煖。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頂。乃至第四靜慮亦爾。若依未至定起忍。乃至第四靜慮亦爾。即依第四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如是說者。菩薩唯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菩薩一切殊勝功德。唯依第四靜慮引起。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問獨覺云何。答麟角喻獨覺。如菩薩說部行獨覺不定。
如聲聞說。問菩薩昔餘生中。曾起順決擇分善根不。設爾何失。若曾起者何故說言。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一坐得。若不起者。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是誰威力耶。有作是說。菩薩昔餘生中。曾起順決擇分。由忍力故。九十一劫。不墮惡趣。問若爾何故說言。菩薩善根皆一坐得。答昔所起者。是他種性。非自種性。一坐得者。說自種性。故不相違。有說不起。所以者何。菩薩善根。不經歷世。菩提樹下。一坐得故。問若爾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是誰力耶。答能障惡趣。不必要由順決擇分。所以者何。或施或戒或聞或思。
或煖或頂。能障惡趣。若鈍根者。得忍方能。然諸菩薩行一施時。亦攝戒慧。行一戒時。亦攝施慧。行一慧時。亦攝施戒。由此能障那庾多惡趣。況三惡趣而不能障耶。如是說者。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此生中依第四靜慮一坐引起。尚非此生餘位何況前生。麟角喻獨覺亦爾。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
煖頂忍世第一法。各有六種種性差別。謂退法種性思法護法。住法堪達不動法種性。此中轉退法種性煖。起思法種性煖。乃至轉堪達種性煖。起不動法種性煖。轉聲聞種性煖。起獨覺或佛種性煖轉獨覺種性煖。起佛或聲聞種性煖。佛種性煖定不可轉。如說煖說頂亦爾。轉聲聞種性忍。起獨覺種性忍。非轉聲聞獨覺種性忍。能起佛種性忍。所以者何。忍違惡趣。菩薩發願生惡趣故。亦非轉獨覺種性忍。能起聲聞種性忍。所以者何。忍不退故。有說轉聲聞種性煖頂忍。能起獨覺種性煖頂忍。若起獨覺種性煖頂。亦不能起餘乘煖頂。所以者何。獨覺善根。始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一坐得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麟角喻獨覺種性。善根雖一坐得。部行獨覺種性不定如聲聞說。故世第一法。六種種性。及三乘種性。皆不可轉。一剎那故。
問順決擇分。何處起耶。答欲界能起。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人天能起。非三惡趣。勝善根故。人中三洲能起非北俱盧。天中雖能起。而後起非初。謂先人中起已。後退生欲天中。由先習力續復能起。問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惡趣中無勝依身故。若有勝厭離等作意。亦有勝依身者。則能初起此類善根。欲天中雖有勝依身。而無勝厭離等作意。惡趣中雖有勝厭離等作意。而無勝依身。人中具二。故能初起。問色無色界。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若處能入正性離生彼處能起。
色無色界既不能入正性離生。故不能起。問因論生論。何故色無色界。不能入正性離生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處能起忍智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能起智。而不起忍故不能入正性離生。復次若處能起法智類智。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起類智。而不起法智故不能入正性離生。復次若處有勝依身及有苦受。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有勝依身。而無苦受故。不能入正性離生。
問此煖頂忍世第一法。依何身起。答依男女身。問依女身得女身所起煖為。亦得男身所起煖耶。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問依男身得男身所起煖為。亦得女身所起煖耶。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女身於女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男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男身於男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女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女身所起煖。與女身所起煖為因。與男身所起煖亦為因。如說煖說頂忍亦爾。男身所起煖。與男身所起煖為因。不與女身所起煖為因。
所以者何。勝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說煖說頂忍亦爾。問依男身。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女身不。答更可受。唯前三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一剎那故。問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身不。答更可受。唯煖頂非餘。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形鄙陋。是人中惡趣。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受彼類身故。問得忍異生。於命終位。既捨眾同分亦捨忍不。設爾何失。若捨者應墮惡趣。何故乃言若得忍者不墮惡趣。又若捨者。何故異生命終時捨。聖者不然。若不捨者。何故業蘊。及大種蘊。俱不說耶。如說異生住胎藏等。
但成就身。不成就身業。答此應言捨。有說不捨。有說不定。或捨不捨。此中一一。廣釋所以。如後業蘊害生納息中說。如是說者。異生命終定捨於忍。善根劣故。異生依此地。起此類善根。若有命終還生此地。捨同分故。尚決定捨況此善根。是色界法。經欲界生。而當不捨。問修煖加行其相云何。答以要言之。三慧為相。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答修觀行者。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
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謂十色界。即十色處。七心界即意處。法界即法處。彼觀察此十二處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處。乃至此名法處。自相者。謂此是眼處自相。乃至此是法處自相。共相者。
謂十六行相。所觀十二處。十六種共相。彼緣此處修智修止。於十二處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二處。除無為即五蘊故。應略之入於五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即色蘊。意處即識蘊。法處中受即受蘊。想即想蘊。餘心所法不相應行即行蘊。彼觀察此五蘊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色蘊。乃至此名識蘊。自相者。謂此是色蘊自相。乃至此是識蘊自相。共相者。謂十二行相。所觀五蘊。十二種共相。彼緣此蘊修智修止。於五蘊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五蘊并無為。即四念住故。應略之入四念住。謂色蘊即身念住。
受蘊即受念住。識蘊即心念住。想行蘊并無為。即法念住。彼觀察此四念住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身念住。乃至此名法念住。自相者。謂此是身念住自相。乃至此是法念住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四念住。十六種共相。彼緣此念住。修智修止。於四念住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四念住。除虛空非擇滅。即四聖諦故。應略之入四聖諦。謂有漏法果分即苦諦。因分即集諦。擇滅即滅諦。對治即道諦。彼觀察此四聖諦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苦諦。乃至此名道諦自相者。謂此是苦諦自相。
乃至此是道諦自相。共相者。謂四行相。所觀苦諦四種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四行相所觀集諦。四種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四行相所觀滅諦。四種共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四行相所觀道諦。四種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緣此諦修智修止。於四聖諦修智止時。如見道中。漸次觀諦。謂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先別觀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如是觀察四聖諦時。猶如隔絹觀諸色像。齊此修習聞所成慧。方得圓滿。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修圓滿已。次復發生修所成慧。即名為煖。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於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見道。見道次生修道。修道次生無學道。如是次第善根滿足。
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軟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中應廣分別順解脫分善根。問此善根以何為自性。答以身語意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問此善根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問此善根為加行得為離染得。
為生得耶。答唯加行得。有說。亦是生得。評曰。前說者好。加行起故。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說亦是修所成。評曰。前說者好。唯欲界繫故。問此善根於何處起。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盧。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問此善根依何身起。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摶食。或乃至一淨齒木。
即能種殖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隨所施皆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彼隨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分齋戒。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受持盡眾同分別解脫戒。而不能種解脫種子。或有讀誦四句伽他。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
問若有種殖此善根已。為經久如能得解脫。答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餘則不定。謂或有人種順解脫分善根已。或經一劫。或經百劫。或經千劫流轉生死。而不能起順決擇分。或復有人。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或經一生。或經百生。或經千生流轉生死。而不能入正性離生。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法種性。乃至不動。法種性。轉退法種性順解脫分。起思法種性順解脫分。乃至轉堪達種性順解脫分。起不動法種性順解脫分。轉聲聞種性順解脫分。起獨覺及佛種性順解脫分。轉獨覺種性順解脫分。
起聲聞及佛種性順解脫分。若起佛種性順解脫分已。則不可轉極猛利故。問煖加行中有生滅觀。此生滅觀加行云何。答諸瑜伽師。將觀生滅。先取內外興衰相已。還所住處。調適身心。觀一期身前生後滅。次觀分位。次年次時次月。次半月次一晝夜。次牟呼栗多。次臘縛。次怛剎那。次復漸減。乃至於一切有為法。觀二剎那生二剎那滅。齊此名為加行成滿。次復於有為法。觀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此則名為生滅觀成。問此生滅觀。觀生滅時。為一心觀。為二心觀。若一心觀者。為作一解。為作二解。若作一解者。如觀生為生。亦應觀滅為生。觀生為生可名正觀。
觀滅為生應是邪觀。如觀滅為滅亦應觀生為滅。觀滅為滅可名正觀。觀生為滅應是邪觀。如何一解。亦正亦邪。若作二解者。應有二體。一心二體。無有是處。若二心觀者。一心觀生。一心觀滅。應無生滅觀。云何名為生滅觀耶。答二剎那頃。一心觀生。一心觀滅。依相續說名生滅觀。不依剎那。故無有失。有說。一心雙觀生滅。而無如前所說過失。以見生時比知有滅。以有生法。必有滅故。若見滅時比知有生。以有滅法必有生故。評曰。彼說非理。云何一心可有二解。現比二量體不同故。前說為善。問此生滅觀。為勝解作意。為真實作意。有說。真實作意。問若爾諸行實無來去。見有來去云何真實。答此觀未成見有來去。成時但見生滅。不見有去來相。如舞獨樂。緩見來去急則不見。旋火輪喻。陶家輪喻。應知亦爾。有說。勝解作意。問若爾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
若有知見能盡漏 若無知見云何盡
若能觀蘊生滅者 是則解脫煩惱意
非勝解作意能斷煩惱。答依傳因說。如子孫法。謂勝解作意。引生真實作意。由真實作意。斷諸煩惱。故不相違。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