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二
云何供養恭敬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雖別說供養恭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此二於一境轉故作斯論云何供養恭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此中一類義如前說。謂異生或聖者。於佛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唯施設財供養恭敬而住非法供養。所以者何。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故。於法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有本不說敬養法言。以於涅槃無緣義故。前說供養謂能為緣涅槃無緣是故不說。
什么是供养恭敬,以及更广泛的讨论。问为什么还要进行这个讨论。回答说,虽然之前已经分别讨论了供养恭敬的本质,但还没有总体上讨论它们在一种境界中的表现。现在想要明确展示这两种行为在一种境界中的表现,因此进行了这个讨论。什么是供养恭敬?回答说,比如有一类人对佛、法、僧、亲教师、模范以及其余任何一个有智慧、值得尊重、同行梵行的人,进行供养恭敬并保持这种状态。如果在某处有供养和恭敬,这就是所谓的供养恭敬。这里的“一类”的意义如前所述,指的是凡夫或圣者。对佛进行供养恭敬并保持这种状态的人,只是进行物质供养和恭敬,而不是法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完全理解了所有法,不再从他人那里学习法。没有人能为世尊说法,使他产生未曾有过的善巧觉悟和智慧。对法进行供养恭敬并保持这种状态的人,原本没有说敬养法的话,因为对涅槃来说没有缘分的意义。之前所说的供养是指能够成为涅槃的因缘,而无缘分就是因此不说。
而有本說者雖於涅槃無生長義而有於彼令顯了義謂以財法供養涅槃令諸有情恭敬求證由斯展轉斷障證得。復次法有二種。一世俗謂名身等法。二勝義謂究竟涅槃。雖於勝義法無生長義而於世俗法有生長義。是故於法亦有敬養。問諸施法物誰應受之。答施世俗法物說法師應受。或應以此書寫正法施勝義法物。應勤加守護猶如守護窣堵波物。於僧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通財法二供養。財供養者謂以香華衣食等物供養僧眾。或設五年大會等事名財供養僧。法供養者謂以三契聲等為眾宣說正法。或在眾中論議決擇。或復處眾讚美功德申述所願令眾歡悅。諸如是等名法供養僧。
有原始说法者虽然对涅槃没有无生长的意义,但有使其明显的意义,即通过财法供养涅槃,使众生恭敬并追求证悟,因此逐渐断除障碍,证得涅槃。再者,法有两种。一是世俗,指名身等法;二是胜义,指究竟涅槃。虽然对胜义法没有无生长的意义,但对世俗法有生长的意义。因此,对法也有敬养。问:施法物应由谁接受?答:施世俗法物的法师应接受。或者应以此书写正法,施胜义法物。应勤加守护,如同守护窣堵波物。对僧团的设施供养恭敬而住者,包括财法二供养。财供养,指以香花、衣服、食物等物供养僧众,或设立五年大会等事,名为财供养僧。法供养,指以三契声等为众宣说正法,或在众中讨论决择,或在众中赞美功德,表达愿望,使众欢喜。这些等名为法供养僧。
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亦通財法二種供養。財供養者謂以衣鉢飲食湯藥及餘隨一沙門資具而供養之。法供養者謂以三藏勸令受持。或為解釋令無疑滯。或復勸請令修正行。諸如是等名法供養。於上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隨應供養恭敬而住。故餘境中不決定有准前應說。問供養恭敬何處具有。答欲界具有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四趣具有非捺落迦以地獄中無財供養唯有法故。問此財法供養誰設誰受。答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為佛說法者故。
对于親教師和其它具有智慧、值得尊重、共同修行的人,通过建立供养和恭敬来维持关系,这也包括财物供养和法供养两种。财物供养是指用衣服、钵、食物、汤药以及其他沙门所需的物资来供养他们。法供养则是指通过三藏经典鼓励他们受持,或者为他们解释以消除疑惑,或者鼓励他们修正行。所有这些被称为法供养。在上述提到的三宝、师友等殊胜境界中,根据情况供养和恭敬。因此,在其它境界中,是否供养并不确定,应根据前面所说的来判断。问:供养和恭敬在何处存在?答:存在于欲界,而非色界和无色界。在欲界中,四趣都存在,但地狱中没有财物供养,只有法供养。问:这种财物供养和法供养是谁建立和接受的?答:佛陀能为所有有情众生建立财物和法供养,他们根据情况能接受。所有有情众生对佛陀能根据情况建立财物供养,但不能建立法供养,因为没有谁能为佛陀说法。
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慧故。獨覺除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獨覺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舍利子除佛獨覺。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舍利子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大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大目乾連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乃至利根者於鈍根者隨應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鈍根者於利根者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彼隨所應能受。
由于不具备生佛的未曾有善巧觉慧,独觉除了佛之外,对所有有情众生能够进行财法两种供养。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接受供养。所有有情众生对独觉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财供养,而不是法供养。舍利子除了佛和独觉之外,对所有有情众生能够进行财法两种供养。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接受供养。所有有情众生对舍利子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财供养,而不是法供养。大目乾连除了佛、独觉和舍利子之外,对所有有情众生能够进行财法两种供养。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接受供养。所有有情众生对大目乾连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财供养,而不是法供养。甚至利根的人对钝根的人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财法两种供养。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接受供养。钝根的人对利根的人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财供养,而不是法供养,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接受供养。
問若無以法供養佛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苾芻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亮音聲。諷誦正法令我歡喜。答世尊欲令聞俱胝耳得無畏故作如是說。非佛於彼受法供養。謂彼親教迦多衍那遣詣佛所。為居邊國寒地苾芻求請五事。一常澡浴。二以皮作襯身敷具。三請恒著周足革屣。四請持律為第五人得受具戒。五請若有苾芻遣使持衣與餘苾芻。彼苾芻若不受我等當如何處分此衣聞俱胝耳承親教勅來詣佛所。世尊威重釋梵護世尚不能側近正觀。況彼輒敢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同止至夜後分。
如果没有人以法供养佛陀,那么佛经中的说法该如何理解?比如经中说:“比丘,善哉善哉,你能够用和谐、优雅、清晰、明了、美妙、响亮的声音讽诵正法,令我欢喜。”佛陀这样说,是为了使听闻的众生得到无畏,而不是佛陀真的接受了法供养。据说,那位比丘的亲教师迦多衍那派他去见佛陀,为的是请求佛陀允许边远地区的比丘们五件事:一是可以经常洗澡;二是可以用皮制作贴身的敷具;三是请求恒常穿着周全的皮鞋;四是请求持律者作为第五人,使他人得以受具足戒;五是如果有比丘派遣使者带着衣物给其他比丘,而那位比丘不接受,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衣物。听闻这些请求后,佛陀命令阿难将他带到自己的寝室,铺设床具并安置他。阿难按照佛陀的教导行事,佛陀与他同住,直到深夜。
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為我誦所解法聞俱胝耳以三契聲誦所解法。世尊歡喜為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所請。是故讚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說。有作是說。世尊讚彼過去所修業道清淨感得如是美妙音聲。令人樂聞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有餘師說。世尊讚彼能善誦持波羅衍拏見諦經等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或有說者。以彼苾芻在豐馬國作諸佛事。世尊讚彼更令彼國無量有情敬重受法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復有說者。佛讚弟子有多因緣非為受法。或為彼得無畏心故。如今讚歎聞俱胝耳。或為遮彼誹謗事故。
知道他疲倦了,便告诉他说:“你应该为我背诵你所理解的法门,让俱胝听到三次重复的声音,背诵你所理解的法门。”世尊欢喜,为了让他得到无畏,能够提出他的请求,因此称赞说:“善哉,善哉,乃至广泛讲述。”有的说,世尊称赞他过去修行的业道清净,因此得到了这样美妙的声音,让人喜欢听,因此这样说。不是为了接受他的法供养。有的老师说,世尊称赞他能够善于背诵波羅衍拏和见諦经等,因此这样说。不是为了接受他的法供养。也有人说,因为那位比丘在豐馬國做了许多佛事,世尊称赞他,使那个国家的无量有情更加敬重接受法,因此这样说。不是为了接受他的法供养。还有的说,佛称赞弟子有很多因缘,不是为了接受法供养。有的为了让他得到无畏心,比如现在称赞听到俱胝耳。有的为了防止他诽谤事故。
如告無滅吾今背痛汝可為諸苾芻宣說近堅固法。唯汝能說如是勝事。或欲令彼言威肅故。如告目連唯汝能為劫比羅城諸釋種等說微妙法。或欲顯彼功德大故。如佛讚歎舍利子言。汝能說法如師子吼。汝所說者是決定說。問餘契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佛告阿難陀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精進速證無上菩提。我聞汝言深生歡喜。答佛以慶喜所說應時故說此言非為受法。謂薄伽梵為化有情曾涉遠路勞倦背痛詣一樹下。四疊七條以為臥具五條覆體枕僧伽胝。如師子王右脇而臥告阿難曰。汝可為諸苾芻說法不應虛度。爾時阿難承佛聖旨為苾芻眾說七覺支言。
如同告诉无灭,我现在背痛,你可以为众比丘宣说接近坚固的法门。只有你能够讲述这样的胜事。或者想要使他们因威严而肃静。如同告诉目连,只有你能为迦毗罗城的释迦族等人讲述微妙的法门。或者想要显示他们的功德之大。如同佛陀赞叹舍利子说,你能说法如狮子吼,你所说的是决定性的讲述。问其他契经如何解释。如同说佛告诉阿难陀说,善哉善哉,如你所说,精进速证无上菩提。我听闻你的话深生欢喜。答佛因为庆喜所说的应时之故而说此言,并非为了受法。谓薄伽梵为教化有情,曾经走过远路,感到劳倦背痛,到一棵树下。四叠七条作为卧具,五条覆盖身体,枕着僧伽胝。如狮子王右侧而卧,告诉阿难说,你可以为众比丘说法,不应虚度时光。那时阿难秉承佛的圣旨,为比丘众讲述七觉支。
諸仁者念等覺支是我世尊自覺自說依厭離滅迴向於捨。如是乃至捨等覺支廣說亦爾。世尊聞彼說精進時便起前際憶念智見。我於過去三無數劫由精進力所修加行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念已發生殊勝歡喜。由斯喜力背痛便愈。尋起整衣結跏趺坐。告阿難曰汝為大眾說精進耶。阿難白佛。唯然世尊佛讚彼曰善哉善哉。我由精進速證菩提。汝今說之故我歡喜。讚應時說非受供養。問毘奈耶說復云何通。如說阿難我今增益出離善法極生歡喜。若不受他法供養者如何增長出離善法。答佛以他事為己事故。他善法增便作是說謂有情類多依佛法淨信出家。
各位仁者,念等觉支是我世尊自己觉悟并自己讲述的,依据厌离、灭、迴向于捨。同样地,捨等觉支的广泛说法也是如此。世尊听到他们讲述精进时,便生起对过去的忆念和智慧。我在过去的无数劫中,由于精进的力量所修的加行,迅速得到圆满,快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念及此,便生起殊胜的欢喜。由于这欢喜的力量,背痛便痊愈。随即整理衣服,结跏趺坐,告诉阿难说:“你为大众讲述精进吧。”阿难回答佛:“是的,世尊。”佛赞许他:“善哉,善哉。我因精进而快速证得菩提,你现在讲述它,所以我欢喜。”赞叹应当适时讲述,而不是接受供养。问:在律藏中如何解释这一点?如说阿难,我现在增进出离善法,极生欢喜。如果不接受他人的法供养,如何增长出离善法?答:佛以他人的事为自己的事,他人的善法增长,便这样说,因为有情众生多依赖佛法,以清净的信心出家。
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思惟。入正決定得果離欲乃至漏盡或種生天解脫種子。佛知是事甚大歡喜作如是念。無量有情以我威力世出世間善法增長。彼之所作即是我事深可慶喜故作是說。然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供養。云何身力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身力身劣無別自體。如分別論彼作是說。心有力時說為身力。心無力時說為身劣。故身力劣無別自體。故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別自體觸處所攝。或復有執。身力自體即是精進。身劣自體即是懈怠。
受持完整且圆满的戒律,背诵并默记三藏经典,居住在阿蘭若,寂静地深思。进入正确的决定,获得成就,远离贪欲直至断尽烦恼,或者生于天界,解脱的种子。佛陀知晓这些事,非常欢喜,这样想:无数的众生因我的力量,在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中增长。他们的行为,即是我的事,非常值得庆喜,因此这样说。然而,佛世尊决定不会从他人那里接受法供养。因为法身的功德极为圆满。生身必然需要衣食等物资,所以有时会从他人那里接受财供养。为何讨论身力乃至更广泛的内容?有人问为何要作此论,回答是为了制止其他宗派的观点,展现正义。有人说,身力和身劣没有独立的实体。如同《分別論》中所说,当心有力时,称为身力;心无力时,称为身劣。因此,身力和身劣没有独立的实体。因此,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展现身力和身劣有独立的实体,属于触处所包含。或者,有人坚持认为,身力的实体就是精进,身劣的实体就是懈怠。
如法密部為止彼執顯示別有身力身劣非精進等。有執。身力及與身劣無定自體。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象力勝馬馬力勝牛。故知力劣無定自體。為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定自體觸處所攝。以一切法自性定故諸有為法皆有勝劣自體決定。如眼於色見明了者說名為勝見。不明了說名為劣。廣說乃至意知諸法亦復如是。於中各有勝劣定性。身力身劣應知亦爾。問若身力劣各有定性。譬喻者難當云何通。答雖象馬等相待勝劣名不決定而有定體。謂馬對象劣大種多力大種少。馬若對牛劣大種少力大種多。如馬餘類當知亦爾。以力與劣大種各異故相待時。名雖不定而體恒別。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為顯示身力身劣實有別體故作斯論。
法密部为了止息那些对事物固执不舍的观点,明确展示除了精进等之外,还有身体的力量和身体的低劣。有些人认为,身体的力量和低劣没有固定的自性,就像譬喻者所说,象的力量胜过马,马的力量胜过牛,因此可以知道力量和低劣没有固定的自性。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明确身体的力量和低劣有确定的自性,它们属于触处所包含的范畴。因为所有法都有固定的自性,所有有为法都有胜劣的自性,这是确定的。比如眼睛对于色相的观察,如果看得清楚明白,就被称为胜见;如果看不清楚,就被称为劣见。广泛地说,意识对所有法的认知也是如此。在这之中,每个都有胜劣的确定性质。身体的力量和低劣也应当这样理解。问:如果身体的力量和低劣各有确定的自性,那么譬喻者的难题应当如何解释?答:虽然象、马等相互比较时胜劣的名称不固定,但有确定的实体。也就是说,马相对于象是低劣的,因为地大的元素多,力大的元素少;马如果相对于牛则是胜的,因为地大的元素少,力大的元素多。其他的类别也应当这样理解。因为力和低劣的元素各自不同,所以在相互比较时,虽然名称不固定,但实体始终是不同的。为了止息这样的他宗异执,并为了明确展示身体的力量和低劣确实有别的实体,所以进行了这样的讨论。
云何身力。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是謂身力。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力而體無異。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劣而體無異。身力身劣幾處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識及意識。此中身識唯了彼自相意識了彼自相及共相。此言即遮分別論者執身力劣無別自體。顯示此二有別自體若無自體應非觸處攝及二識所識。心力有無非觸處攝二識識故。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知強弱。此中論主引現事喻欲令愚智俱得解了。
什么是身力?回答是,所有身体表现出的勇猛、强健、轻捷,并且能够完成事务的能力,称为身力。这位原始的论师在不同的文义中得到了善巧,因此用各种词句来顯示身力,但其实质是相同的。什么是身劣?回答是,所有身体不勇敢、不猛烈、不强壮、不健康、不轻捷,并且无法完成事务的能力,称为身劣。这位原始的论师在不同的文义中得到了善巧,因此用各种词句来顯示身劣,但其实质是相同的。身力和身劣在哪些处所被包含,以及被哪些识所识别?回答是,一处包含,即触处。两种识识别,即身识和意识。这里,身识只识别其自身的个体特性,而意识识别其自身的个体特性以及共通特性。这里的话意味着反驳了分别论者坚持身力和身劣没有独立实体的观点,顯示这两者有独立的实体;如果没有独立的实体,它们就不应该被触处包含,也不应该被两种识所识别。心力的存在与否不是触处所包含,也不是两种识所识别的。比如两个力士在摔跤时,他们的手腕一接触,立刻就能知道对方的强弱。这里的论主引用了现实中的事例作为比喻,希望使智慧和愚昧之人都能理解。
由此即遮法密部執身力是精進身劣是懈怠。顯身力劣非精進等。若不爾者手腕纔交寧知強弱。精進懈怠非以手觸即能知故。又如強者執弱者時力之勝劣相知亦爾。此中論主引第二喻重顯斯義令易了知。由此即遮譬喻者執身力身劣無定自體。顯示此二有定自體。若不爾者不應纔執即知勝劣相待假法定非身識所能了故。問身力身劣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以大種為自性。問何大種增名為身力何大種增名為身劣。有說。大種無偏增者然四大種有強勝者說名身力。有羸弱者說名身劣。有說。地界增故名為身力。水界增故名為身劣。
外物亦爾擔山木等地界增故其體堅強柳苽瓠等水大增故其體虛弱。有餘師說。身力身劣非四大種是所造觸。問七所造觸中誰增故名身力。誰增故名身劣。有說。重增故名身力。輕增故名身劣外物亦爾。重者體強。輕者體弱。有說。此二是所造觸非七所攝。謂七種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身劣自性。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
如契經說。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云何。有作是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菩薩身力與此力等。有餘師說。此量極少。應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野象力。十野象力等一羯拏魯訶象力。十羯拏魯訶象力等一阿羅擇迦象力。十阿羅擇迦象力等一殑耆洛迦象力。十殑耆洛迦象力等一雪山象力。
十雪山象力等一香山象力。十香山象力等一青山象力。十青山象力等一黃山象力。十黃山象力等一赤山象力。十赤山象力等一白山象力。十白山象力等一嗢鉢羅象力。十嗢鉢羅象力等一拘牟陀象力。十拘牟陀象力等一鉢特摩象力。十鉢特摩象力等一奔茶利迦象力。十奔茶利迦象力等一鉢特莫迦象力。十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鉢特莫迦象力。十大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一娑浪伽力。十娑浪伽力等一伐浪伽力。十伐浪伽力等一遮怒羅力。十遮怒羅力等一伐羅遮怒羅力。
十伐羅遮怒羅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菩薩身力與此力等。或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一那羅延力。復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十八那羅延力。或復有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一那羅延力。其次大節有二那羅延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有餘復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謂此象王舉身鮮白如拘牟陀白蓮花色。七支善住具有六牙。其頭紅赤如因達羅瞿博迦色。左右邊脇各二踰繕那半。
身前後分各一踰繕那。周圍身量七踰繕那。高下唯一踰繕那半。此是常身變化不定。此有八千龍象眷屬。身皆鮮白如拘牟陀具有六牙七支善住。其頭紅赤如上烟脂。若轉輪王出現於世。此諸象中隨一來應。三十三天將遊戲苑天福力故纔舉心時。令大象王牙現異色。便作是念天帝釋等今須乘我入苑遊戲。即便從此贍部洲沒至天帝釋宮前而現。身上化出三十二頭。皆具六牙如本頭色。此頭并本有三十三。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作七蓮花。一一花上作七寶院。一一院內作七寶臺。一一臺中作七寶帳。一一帳內作七天女。一一天女作七侍者。
一一侍者作七伎女奏諸伎樂。作是化已。時天帝釋及諸眷屬升彼本頭。三十二天及諸眷屬升所化作三十二頭。餘十千城諸天家族升彼背上。其身輕舉猶如旋風吹蓮華葉或飄樺皮。乘空往詣所遊戲苑。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已俱下各詣戲林歡娛受樂。時彼龍象亦自化身如天子形遊戲受樂。藹羅伐拏其力如是。有作是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如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有餘復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如千倍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大德說曰。此力猶少。
應說菩薩意力無邊身力亦爾云何知然。謂昔菩薩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自敷為座結跏趺坐。作是堅固願言。若未諸漏永盡及證無上菩提我終不起此座。無上菩提從未來世將入現在。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菩薩毛髮亦不動搖。由此故知菩薩身力猶如意力量無邊際。問若爾何故契經中說菩薩身有那羅延力。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為喻而實不然。問菩薩何緣集此身力。答欲現所有皆殊勝故。謂諸色力族姓自在眷屬財位功德名聞智見威猛皆殊勝故憍傲有情歸伏受法。復次欲為無上正等菩提作所依故集此身力。謂佛無上正等菩提要依此身方得安住。
假使無上正等菩提置在妙高大山王頂彼便碎壞猶若微塵。力無畏等甚尊重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中贍部洲。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菩薩坐之成正等覺。除此無有堅固依處。是故菩薩初成佛時。方欲經行徐足按地。即令大地六種震動便起勝解乃得經行。復次為欲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故集此力。謂無上覺遣此力使摧彼慢已然後度之。故在家時與諸釋種種種捔力無不得勝。將般涅槃亦以身力伏諸力士而度脫之。謂佛世尊化緣將盡欲入寂滅往拘尸城波波邑中。五百力士聞已為佛修治道路。當彼路上有一大石長六十肘廣三十肘。
彼諸力士欲轉去之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見已問言。汝諸童子欲何所作。彼聞惘然竊作是念。我等勢力贍部推先如何世尊呼為童子。作是念已俱白佛言。我為世尊修治道路。共轉此石不能令動。頗能哀愍除此石耶。佛言我能。汝等遠避。便以足指挑置掌中。上擲虛空下還接取。以口吹散令如微塵。還使如本棄之路側。力士驚歎得未曾有。敬禮合掌復白佛言。此是如來何等神力。世尊告曰舉石置掌復擲虛空復還接取棄之路側皆我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是神通力。還合如本是勝解力。力士聞已歡喜踊躍復白佛言。頗有餘力能勝世尊如是力不。
佛答言有。謂無常力。佛告力士。謂我父母生身之力。若神通力。及勝解力。今日中夜皆為無常力之滅壞。時諸力士聞佛所說皆於世間深生厭離。佛便為說如應法要。令諸力士及餘無量在彼天人得法眼淨。永離惡趣。第八有等故為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集此身力。問菩薩何時身力圓滿。答年二十五。此後乃至年滿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世尊身力漸漸衰退。有說世尊身力無減猶如意力無衰退故。評曰。如來法身雖無衰退。而生身力必有退減。諸異熟果有衰退故。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今見世尊色力衰減諸根變異。謂五色根。問諸餘有情有斯力不。
答此力不共一切有情唯最後身菩薩得有。如最初說菩薩力量極為減少尚為難得。況第二說第三說等餘有情類而得有耶。然此賢劫世界初成時。有諸有情具那羅延力。或有有半那羅延力。或有鉢羅塞建提力。或有摩訶諾健那力。此諸力士充滿世間。過是已後漸漸減少乃至今時全無彼力。佛在世時有三釋種具有鉢羅塞建提力。謂阿難陀設摩釋子瞿波釋女。爾時亦有具足摩訶諾健那力象力馬力牛力等人不可稱數。若麟角喻獨覺亦有那羅延力。若部行喻獨覺其力不可定說。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後遇別緣得無學果。雖樂寂靜而有眾居如五百仙一處得果。
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諸聲聞人其力不定。如部行喻獨覺人說。諸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王三洲者有伐浪伽力。王二洲者有鉢羅塞建提力。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此四輪寶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舍。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舍。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盧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舍。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勝劣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王一洲者餘寶最劣。問諸有情類身力既別骨節安立有差別不。
答亦有差別。謂凡常力者骨節相遠。有象馬力者骨節相近。有大諾健那力者骨節相接如接板等。有鉢羅塞建提力者骨節相鉤。有那羅延力者骨節連鎖。菩薩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勝。已說佛身力。意力今當說。謂佛世尊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及與大悲三念住等不可思議無邊功德。隨用差別立種種名。具於十種說名意力。云何為十。一處非處智力。二業法集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四種種界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根勝劣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問如是十力以何為自性。答以智為自性。
謂佛意力是智所成。以智為體智所攝故。如契經說。於處非處如實了知乃至廣說。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力力是何義。答不可屈義是力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義。界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色界繫。餘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地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在四根本靜慮。是通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及未至定靜慮中間。無漏者在九地。所依者皆依欲界人贍部洲大丈夫身。
唯依此身得成佛故。行相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業法集智力苦集八行相。或餘行相。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苦集道十二行相。或餘行相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餘行相。非十六行相。漏盡智力諸有欲令緣漏盡境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諸有欲令依漏盡身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所緣者處非處智力緣一切法。業法集智力唯緣苦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諦除滅諦。遍趣行智力但緣四諦。宿住隨念智力緣欲色界前際五蘊。死生智力緣色處。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
念住者種種勝解智力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死生智力唯身念住。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餘力皆四念住智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通十智。業法集智力唯八智除滅道。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唯九智除滅智。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世俗智。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唯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世俗智。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三摩地俱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三三摩地俱或不俱。業法集智力緣苦集空無願俱或不俱。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苦集道空無願俱或不俱。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非三摩地俱。
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無相俱或不俱。若依漏盡身故則三三摩地俱或不俱。根相應者總說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過去未來現在者此十力皆通三世。緣過去未來現在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世及離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世宿住隨念智力。過去現在者緣過去。未來者緣三世。死生智力過去者緣過去。現在者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離世。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世及離世。善不善無記者此十力皆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善。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九力皆緣三種。
有餘師說。第三智力但緣善無記。彼不應作是說。此力通緣雜染清淨有為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色界繫。餘八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緣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緣欲色界繫。業法集智力緣三界繫。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繫。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界繫及不繫。餘力皆緣三界繫及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非學非無學。餘八力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緣非學非無學。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唯緣非學非無學。
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修所斷。餘八力有漏者修所斷。無漏者是不斷。緣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緣見修所斷。死生智力緣修所斷。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斷。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緣名緣義者。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死生智力唯緣義。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義。若依漏盡身故則通緣名義。餘力皆通緣名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種。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非相續。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自他相續。
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十力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諸力故。問如是十力加行云何。答此加行有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不退菩提心等。問業法集智力死生智力俱可緣業有何差別。答從因入果是業法集智力。從果入因是死生智力。如因果如是細麁不現見。現見遠近亦爾。問無表業云何知。答從果入因從麁入細。從現見入不現見。從近入遠。如是知。問宿住隨念智死生智二乘亦有。何故唯佛建立力耶。答前說不可屈義等是力義。
二乘雖有而無此義故不名力如舍利子雖入第四靜慮而不知人當所生處及所從來等事。問二乘亦有漏永盡智何故非力。答佛智猛利速斷煩惱及彼餘習。非二乘故。復次佛智能知自他相續諸漏永盡時分不謬。聲聞獨覺無如是能。復次不以自知諸漏盡故名漏盡力。以能知他無邊世界諸有情類漏盡差別。及為彼說漏盡方便明了不謬名漏盡力。聲聞獨覺無如是義。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