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七
如世尊說。有三界。謂斷界離界。滅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問何故阿難往詣彼所。答尊者阿難。是樂法者。是正法將攝受聖教。御聖教船。恒巡四眾。教授教誡。數數觀察諸苾芻等。勿有懈怠耽著戲論。或於境界顛倒思惟。令彼一生空過顛墜。故往彼所。復次阿難作如是念。彼名上座恒樂寂靜居阿練若。勇猛精勤證何妙德。我應往問。若能為我說所證德。我當合掌隨喜讚歎。若不爾者。方便慇懃示其加行。令速證得。勿彼多時居阿練若空無所獲。故往彼所。如彼經說。具壽阿難到已施設同分言論。
如同世尊所说,存在三个界,分别是断界、离界和灭界,等等。问为何要作此论?答曰:为了广泛而详尽地阐述契经的义理。契经中提到,具壽阿難前往尊者名上座的地方,问为何阿難要前往他那里?答曰:尊者阿難是热爱佛法之人,是正法的将领,攝受并维护聖教,常巡视四眾,进行教导和警示。他经常观察比丘们,防止他们懈怠、沉溺于无意义的议论,或对境界产生错误的思考,以免他们虚度一生,走向堕落。因此,他前往上座那里。另外,阿難这样想:那位名上座常乐于寂静,居住在阿練若,勇猛精进,证得了何种妙德?我应当去询问。如果他能为我讲述他所证得的德行,我将合掌随喜并赞叹。如果他不能,我将用各种方便,殷勤地指导他如何加行,以便他能迅速证得,以免他长时间居住在阿練若却一无所获。因此,他前往上座那里。如经中所说,具壽阿難到达后,展开了同分的言论。
非不同分。問何等名為同分言論。答若居阿練若者。問以阿練若法。若持毘奈耶者。問毘奈耶。若誦素怛纜者。問素怛纜若學阿毘達磨者。問阿毘達磨。是名同分言論。與此相違名不同分言論。謂居阿練若者。問以三藏。持毘奈耶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誦素怛纜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學阿毘達磨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或更問餘事。皆名不同分言論。尊者阿難所以唯作同分言論。若作不同分言論者。彼不解故。便不能答。既不能答。心便羞恥。以羞恥故鬪諍違拒。不欲令彼起如是過。是故唯作同分言論。謂但問彼阿練若法。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
不是不同分的言论。问什么叫做同分言论?回答说,如果居住在阿練若的人,就以阿練若的法则来提问;如果持守毘奈耶的人,就以毘奈耶来提问;如果背诵素怛纜的人,就以素怛纜来提问;如果学习阿毘達磨的人,就以阿毘達磨来提问。这些叫做同分言论。与此相反的叫做不同分言论。比如居住在阿練若的人,却以三藏来提问;持守毘奈耶的人,却以阿練若和其他二藏来提问;背诵素怛纜的人,却以阿練若和其他二藏来提问;学习阿毘達磨的人,却以阿練若和其他二藏来提问。或者进一步询问其他事情,这些都叫做不同分言论。尊者阿難之所以只进行同分言论,如果进行不同分言论,他不理解,便不能回答。既然不能回答,心中就会感到羞耻。因为羞耻,就会产生争论和抵触。他不想让对方产生这样的过错,所以只进行同分言论。也就是只询问对方关于阿練若的法则,正如经文所说。那时,阿難向上座提问。
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答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
如果有比丘居住在阿蘭若,或者居住在树下,或者居住在静室,或者在墓地之间,应该经常思考哪些修行方法。当时上座对阿难说:如果有比丘居住在阿蘭若,或者居住在树下,或者居住在静室,或者在墓地之间,应该经常思考两种修行方法,即奢摩他和毘鉢舍那。原因是什么呢?如果通过修习奢摩他来净化心灵,那么依靠毘鉢舍那可以获得解脱;如果通过修习毘鉢舍那来净化心灵,那么依靠奢摩他可以获得解脱。如果同时修习奢摩他和毘鉢舍那来净化心灵,依靠三种界可以获得解脱。哪三种界呢?即斷界、離界和滅界。问:依据对法的意义,在一心之中如何建立奢摩他和毘鉢舍那这两种修行者的差异?回答说:由于加行的原因而有两种差异。也就是说,在加行时,或者更多地修习奢摩他的资粮,或者更多地修习毘鉢舍那的资粮。更多地修习奢摩他的资粮的人。
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
指的是在修行的准备阶段,总是喜欢独自安住,远离喧嚣,害怕吵闹,看到繁杂的过错,总是居住在安静的房间,进入圣道时,被称为修习奢摩他的行者。那些在修行准备阶段总是喜欢阅读、背诵和思考三藏经典,对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进行反复观察,进入圣道时,被称为修习毘鉢舍那的行者。还有,有的人将心念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不分别法相,有的人分别法相,但不将心念集中在一个对象上。如果将心念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不分别法相的人,在进入圣道时,被称为修习奢摩他的行者。如果分别法相,但不将心念集中在一个对象上的人,在进入圣道时,被称为修习毘鉢舍那的行者。还有,如果是领悟性高的人,被称为修习毘鉢舍那的行者;如果是领悟性低的人,被称为修习奢摩他的行者。就像领悟性高和领悟性低一样,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也是如此。问:断离滅界体是无为、无因无果。
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脫。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为何说如果通过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修炼来净化心性,就能依据三种界而获得解脱呢?回答是,那些契经中以“界”这个词来表达对涅槃的深刻理解。也就是说,修行者虽然在加行时精进勇猛地修习止观这两种资粮,但如果对涅槃没有坚定的胜解,终究不能断除所有烦恼,心也不能获得解脱。因此,对涅槃的胜解被称为“界”,依靠这个“界”,心才能得到解脱。正如那些经文所说,那时阿难问名叫上座的尊者,什么断除称为断界,什么离开称为离界,什么消灭称为灭界。上座回答说,一切行的断除称为断界,一切行的离开称为离界,一切行的消灭称为灭界。尊者阿难听后合掌随喜赞叹,然后退下。他又前往竹林道场,就这件事询问了五百比丘。他们的回答也和上座一样。问那些比丘是如何回答的,有人说,从小到大依次回答,就像法集时年轻人先提问一样。
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答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
有餘師說,從老至少依次回答,就像行施物從老至少一樣。還有人說,一個苾芻回答,其他人都隨喜。脇尊者說,先提出問題,然後進行投票。拿到籌的人表示回答。如同經典所說,那時阿難聽後合掌隨喜讚歎,前往佛那裡,到達後向佛頂禮雙足,然後退到一邊。他用這些句義問佛世尊。佛的回答和上座等人的回答一樣。阿難尊者問,是否同意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的義理。如果同意,為什麼還要問佛世尊?如果不同意,為什麼要合掌隨喜讚歎?答案是阿難同意他們所說的義理。問為什麼還要問佛世尊?答案是因為佛世尊明知故問,尊者阿難也是這樣。為什麼呢?阿難想要顯示在善說法中,大家有相同的見解和願望,文義是決定的。如同大師所說,徒眾也是這樣。如同親教師所說,弟子也是這樣。如同軌範所說,受學也是這樣。
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答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
这些经文的意义深奥而确定,依据它们修学,甚至能够证得阿罗汉果。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经文,师徒之间相互矛盾,依据它们修学,最终一无所获。再者,阿难想要用佛陀的妙言来印证所说的法义,因此再次询问佛陀。如果不以佛陀的妙言来印证,所说的法义就可能被动摇,未来的四众弟子将不会尊敬和信仰。就像世俗的文书,如果没有国王的印章,那么所行之处人们不会尊敬接受。这也是如此,因此阿难再次询问佛陀。如经中所说,佛陀问阿难,你知道上座五百比丘有什么功德吗?阿难回答佛陀,那些被称为上座的五百比丘都是阿罗汉,所有烦恼已经消除,已经放下重担,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实现了自己的利益,完成了圣道,心灵得到了善解。佛陀告诉阿难,正如你所说。问为什么世尊询问他们的功德?回答说,是为了开发少欲知足、所隐藏的真实功德宝藏,让所有世间众生知道后尊敬供养,从而获得胜果。
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
就像世间的伏藏,虽然藏有许多珍宝,却被沙土覆盖而无法显现。如果有人开发这些宝藏,让无数人能够开采和使用,从而获得世间的财富和快乐。这个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佛陀提出了问题。再者,为了启发施主的胜思和愿望,有这样的施主,总是用衣服等四种供具,供养那些上座和五百比丘,却不知道他们拥有胜功德。希望他们知道后,能够欢喜踊跃,生起胜思和愿望,认为我们遇到了这样的福田,已经种下了善因,将来必定在来世享受大快乐。因此,世尊询问那些功德。再者,为了防止世间的诽谤,比如那位上座在母胎中待了六十年,出生后形容衰老,没有威德。因此,一出生就被称为上座,后来虽然出家,却被人嘲笑。年轻力壮的人日夜精进尚且难以得果,何况这个衰老、气力羸弱的人,怎能得果呢?又因为那位上座所度的五百新学比丘,先前是随从天授的,众人毁谤说:这样的老人贪图名利,度了五百人。
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彼經雖說斷等三界。而不廣辯三界差別。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驱使他人服侍。不能教导和警示他们遵循邪法。五百比丘先前受到邪法的影响,后来虽然回归正道并获得无学果位,但仍有人诽谤说,这些愚人最初因贪图利养而舍弃佛陀,追随邪法。虽然后来回归,却一无所得。为了制止这些诽谤,询问他们的功德,使世人共同知晓舍弃诽谤之罪,勤修敬养。在未来世中,得以生天或解脱。那部经虽然提到了断除三界的束缚,但没有详细解释三界的差别。这部论著是本论的根本依据,那些未被提及的内容,现在想要阐述。因此,撰写此论。
云何斷界。答除愛結餘結斷名斷界。云何離界答愛結斷名離界。云何滅界。答諸餘順結法斷名滅界。此中先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說三界別。近對治道有差別故。餘結斷者。餘八結斷。順結法者。謂除九結餘有漏法。是名一種三界差別。復有說者。若八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斷界。若愛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離界。若諸餘順結法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滅界。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名順結法。復有說者。若無明結斷名斷界。若愛結斷名離界。若諸餘結斷名滅界。復有說者。或有諸法能縛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能縛亦能染。彼斷名離界。
什么是断界?回答是:除去爱结,其余结的断除称为断界。什么是离界?回答是:爱结的断除称为离界。什么是灭界?回答是:所有其他与结相顺的法的断除称为灭界。这里首先依据阿毗达磨,依照世俗的道理讲述三界的差别。因为近对治道有差别,所以称为断界。其余八结的断除称为断界,与结相顺的法,指的是除了九结之外的所有有漏法,这称为一种三界的差别。还有观点认为,如果八结以及与它们相应的并生等断除,称为断界;如果爱结以及与它们相应的并生等断除,称为离界;如果所有其他与结相顺的法以及与它们相应的并生等断除,称为灭界。即有漏善以及所有有为无覆无记称为与结相顺的法。还有观点认为,如果无明结断除,称为断界;如果爱结断除,称为离界;如果其余结断除,称为灭界。还有观点认为,有些法能够束缚但不能污染,这些法的断除称为断界;有些法既能束缚也能污染,这些法的断除称为离界。
或有諸法非能縛非能染。而是所縛是所染。彼斷名滅界。復有說者。或有諸法是能繫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是能繫是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繫非能染。而是所繫所染。彼斷名滅界。有餘師說。唯諸隨眠有自性斷。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所斷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彼作是答。若諸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諸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諸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評曰。彼不應作是說。
有些事物既不能束缚也不能污染,但却是被束缚和被污染的对象,它们的断除称为滅界。还有观点认为,有些事物能够束缚但不能污染,它们的断除称为斷界。有些事物既能束缚也能污染,它们的断除称为離界。有些事物既不能束缚也不能污染,但却是被束缚和被污染的对象,它们的断除也称为滅界。另有一些论师说,只有随眠具有自性断。问:契经所说的应当如何理解?比如提到,一切行断除称为斷界,一切行离开称为離界,一切行灭除称为滅界。品類足中的说法又如何理解?比如提到,什么是所断之法?回答是一切有漏法。什么是遍知法?回答也是一切有漏法。他们这样回答:如果随眠因八结而起,那么它的断除称为斷界;如果随眠因爱结而起,那么它的断除称为離界;如果随眠因其他法而起,那么它的断除称为滅界。评述说:他们不应当这样讲。
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有作是說。唯愛隨眠有自性斷。問若爾。前說契經及論當云何通彼作是答。若愛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愛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愛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煩惱體斷名斷界。於境離繫名離界。棄諸重擔名滅界。脇尊者言。無繫縛繫縛息名斷界。無染污染污息名離界。無彼果彼果息名滅界。尊者設摩達多說曰。諸煩惱斷名斷界。無貪治貪名離界。果相續滅名滅界。尊者左取作是說言。相續斷故名斷界。於緣離繫名離界。
離執受故名滅界。復有說者。過去煩惱斷故名斷界。現在煩惱斷故名離界。未來煩惱斷故名滅界。如煩惱斷蘊斷亦爾。復有說者。苦受斷故名斷界。樂受斷故名離界。不苦不樂受斷故名滅界。如三受斷順三受法斷亦爾。復有說者。若苦苦斷名斷界。若壞苦斷名離界。若行苦斷名滅界。復有說者。若欲界斷名斷界。若色界斷名離界。若無色界斷名滅界。如是等說皆依世俗隨就一門辯三界別皆非勝義。諸斷界是離界耶。答如是。設離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斷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離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離界耶。答如是。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就近對治辯三界別。今隨契經顯此三界體無差別。謂有漏法一一斷時。皆得一斷。此一一斷約差別義說為三界。故此三界義雖有別而體無異。
如世尊說。有三想。謂斷想離想滅想。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三種想。謂斷離滅。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彼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此論。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云何離想。答愛結斷諸想解名離想。云何滅想。答諸餘順結法斷諸想解名滅想。此中廣釋如界應知。問何故此中不說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欲顯異相異文故作是說。若作異相異文說者易受持故。復次此中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蹬二光二炬二明二照二文相影。如界相即。想亦應然。
如想不相即界亦應然。而為相影故作是說。問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不。設爾何失。若有者。識身論及智蘊中何故不說。若無者。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乃至廣說。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云何無生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如是二智何行相攝。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盡智。不復當盡是無生智。如是二智何行相攝。此論見蘊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
是何行相。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何行相。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故識身論此論智蘊俱不說有。問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廣說乃至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答此約所緣建立三想不依行相。由此三想皆作緣滅四行相故。謂緣斷故名為斷想。不於此斷作斷行相。餘二亦爾。若作是說。則此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問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答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者。緣苦二行相攝。謂苦非常。我已斷集不復斷者。緣集四行相攝。
我已證滅不復證者。緣滅四行相攝。我已修道不復修者。緣道四行相攝。問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答六行相攝。謂苦非常及緣集四。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是何行相。答彼於聖道說樂受聲即是緣道四行相攝。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廣說乃至是何行相。答如實了知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所作已辦者。是緣滅四行相。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復次由五緣故經作是說不說行相。云何為五。一由意樂故。
謂加行時起此意樂。云何當令我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二由對治故。謂修如是殊勝對治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三由所作故。謂由如是殊勝所作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四相續故。謂得如是殊勝相續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五由補特伽羅故。謂此補特伽羅易現易施設一切生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由此五緣故作是說。非謂別有如是行相。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外有別無漏慧。問若爾。後說諸文善通識身智蘊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若有行相現在和合能辦所作有作用者。識身見蘊明了說之。彼未來修畢竟不起。
是故不說復次若有行相能入見道得果離染盡諸漏者。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無此用是故不說。謂彼行相無學果後方起現前。受現法樂遊戲神通觀本所作受用聖財。復次若有行相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可得。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諸行相唯遠加行遠勝進道乃得現起。是故不說。若作是說。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者。彼說此中依行相別建立三想。謂斷行相相應想名斷想。離行相相應想名離想。滅行相相應想名滅想。如是三想。依行相別建立三種。不約所緣。謂於一一擇滅無為起此三想。如於一的三箭所中其相各異。依此所說斷等三想互不相即。應作是說諸斷想是離想耶答不爾。廣說乃至設滅想是離想耶。答不爾。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於理為善。然此中說斷等三想。若無漏者。展轉相即。若是有漏。容作斷等三種行相互不相即。是故此中不決定說。
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一
云何愛。云何敬。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若有修習慚愧圓滿。應知愛敬亦得圓滿。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愛云何敬。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盡分別之。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妨敬。敬則妨愛。愛妨敬者。如有父母於子寵極。子於父母有愛無敬。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愛則妨敬敬妨愛者。如有父母於子嚴酷子於父母有敬無愛。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敬則妨愛。如是俱名非善士法。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加敬敬則加愛。愛敬俱行名善士法。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愛敬必俱。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云何愛。答諸愛等愛憙等憙樂等樂是謂愛。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愛而體無別。問愛以何為自性。答愛有二種。一染污謂貪。二不染污謂信問諸貪皆愛耶。答應作順前句謂貪皆愛。有愛非貪此即是信問諸信皆愛耶。有作是說諸信皆愛。有愛非信謂染污愛。應作是說信有二種。一者於境唯信不求。二者於境亦信亦求。是故此中應作四句有是信非愛。謂信不求有是愛非信。謂染污愛。有亦信亦愛。謂信亦求。有非信非愛。謂除前相。云何敬。答謂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畏怖轉是謂敬。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敬。而體無別。問敬以何為自性答敬以慚為自性。
云何愛敬。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雖別說愛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愛敬二種於一境轉故作斯論。云何愛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此中一類者。謂異生或聖者。異生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解脫災橫王役種種苦事。及得世間諸資生具。聖者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永捨諸惡趣因。斷二十種薩迦耶見。得正決定見四聖諦。於無邊際生死輪迴諸苦事中。已作分限。復次彼二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
佛威力故我等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及餘利益安樂資糧。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世尊於我有大恩德。謂拔我無量苦。與我無量樂。滅我無量惡。生我無量善。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世尊開發我等慧眼故應愛敬。是故尊者舍利子言。若佛世尊不出于世。我等一切盲生盲死。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為法王最初開示無上正法。令諸有情無倒了達。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生死涅槃。餘無此能。故應愛敬。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
世尊最初出無明[穀-禾+卵]宣說正法。亦令無量無邊有情出無明[穀-禾+卵]。餘無此能。故應愛敬。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無始時來七依勝定隱蔽不現。佛出世間無倒開示令無量眾依之趣入大涅槃宮。餘無此能。
故應愛敬。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能令無量無邊有情修諸善法。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餘無此力。故應愛敬。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令諸有情種諸善根成熟解脫。餘無此力。故應愛敬。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三十七種菩提分等功德寶藏出現世間。利益安樂無邊有情故應愛敬。彼二於法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我依此法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究竟安樂。彼二於僧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僧威力故我於正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能正受持百一羯磨。無所毀犯安樂而住。
由此速證究竟涅槃。彼二俱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事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住者。謂作是念。此諸師友為我伴侶。令我於法勤修正行速得成辦。於前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具起愛敬。餘則不定。應作四句。謂或有境起愛非敬。如父母於子師於弟子等。或復有境起敬非愛。如於有德非已師長。或復有境起愛及敬。如有一類子於父母弟子於師等。或復有境不起愛敬。謂除前相。問如是愛敬於何處有。答三界五趣雖皆容有。而此中說殊勝愛敬唯在欲界人趣非餘。唯佛法中有此愛敬。
云何供養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
若於佛法僧 及所受學處
能供養恭敬 乃名為智者
若於不放逸 及勝三摩地
能供養恭敬 不退近涅槃
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供養。云何恭敬。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則妨恭敬。若恭敬則妨供養。云何供養則妨恭敬。如在家者或有男女雖具勢力能以種種資生珍饌供養父母。而恃此力心生輕慢。如出家者。或有弟子福德多聞。雖於其師能設種種財法供養。而恃此事遂於師所不生恭敬。此等供養則妨恭敬。云何恭敬則妨供養。如有一類懼他威力雖恭敬之而不供養。如是俱名非善士法。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彼則加恭敬。若恭敬彼則加供養。二事俱行。名善士法。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此二必俱。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云何供養。答此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財供養者。問財供養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即所捨財是此自性。有餘師說。能供養者。身語二業是此自性。或有說者。即能發彼心心所法是此自性。復有說者。受者受已諸根大種及餘造色皆得增長是此自性。評曰。應作是說。若所捨財。若能捨者身語二業。若能發彼心心所法。若受者受已諸根大種造色增長皆此自性。如是財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財供養。財供養是何義。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此以財為初故名財供養。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
受者受已身心增益如是名施亦名供養。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如是名施不名供養。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或由神通或由呪藥或由福力身心增盛。此雖非施而名供養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此不名施亦非供養。問此財供養在何處有。答唯在欲界。非色無色唯在四趣。非捺落迦。問此財供養誰設誰受。有作是說。傍生趣設。唯傍生趣受。乃至天趣設。唯天趣受。有餘師說。傍生趣設唯傍生受。鬼趣設二趣受。人趣設三趣受。天趣設四趣受。下不及上上及下故。評曰。應作是說。四趣皆能展轉供養問施設論說。
天欲食時取空寶器。以衣覆上而置座前。經須臾頃隨其福力麁妙飲食自然盈滿。既爾如何受他供養。答雖不受他飲食供養。而有受餘香花資具。法供養者。問法供養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以說法者語為自性。有餘師說。以語所起名為自性。或有說者。以能發語心心所法為其自性。復有說者。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以為自性。評曰。應作是說。若說法者語。若能發語心心所法。若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法供養。法供養是何義。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此以法為初故名法供養。
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亦名供養。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不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住正憶念歡喜忍受不數其過。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雖非施而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發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不名施亦非供養。問此法供養在何處有。答此法供養在欲色界。非無色界。五趣皆有。地獄有者如慈授子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見諸苦具。便說頌言甞聞世間受苦樂非我非他之所作。受諸苦樂皆緣身身若滅無誰復受時彼地獄無量眾生聞此頌已脫地獄苦。從彼命終生天受樂。傍生有者。如迦賓折羅鳥自修梵行為他說法。鬼趣有者。如發愛鬼母為諸鬼子說是頌言。
默然汝上勝 默然汝井宿
我得見諦時 亦當令汝見
人趣有者。如今現見。天趣有者。欲界天中如補處慈尊為諸天說法。色界天中如手天子來白佛言。如此世尊四眾圍遶為說正法聞已奉行。我聞法已還無熱天。為彼諸天說法亦爾。問此法供養誰設誰受。有作是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乃至唯天趣設唯天趣受。有餘師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傍生趣設二趣受。鬼趣設三趣受。人趣設四趣受。天趣設五趣受。評曰。應作是說。五趣皆能展轉供養。云何恭敬。答諸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恭敬。而體無別恭敬亦以慚為自性。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