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八
如佛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鉢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等事其類甚多。世尊雖無煩惱餘習。而或時有似愛等言。似愛言者如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
如同佛世尊呵斥他的弟子们,称他们为愚人,等等。问为何要作这样的论述。答曰:为了让那些有疑惑的人得到决定性的认识。佛世尊已经永远断除了贪爱和瞋恚,对违境和顺境都保持平等,消除了争论的根源,灭除了憍慢的根本。看待所有珍宝就像看待瓦砾一样。对一切法都能完全觉照,没有任何相似的贪爱、瞋恚、慢等烦恼。所有烦恼的习气都已经永远断除。不像独觉和声闻,虽然断除了烦恼,但仍有余习。贪爱习气的例子如尊者阿难,他对释迦族的怜悯;瞋恚习气的例子如尊者畢陵伽筏蹉,他对殑伽神说“小婢,停止流动,我现在要过河”;憍慢习气的例子如尊者舍利子丢弃医药;愚痴习气的例子如尊者笈房钵底,他在食前咳嗽,知道食物未消化,却不知道后面的苦楚,还继续进食。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世尊虽然没有烦恼的余习,但有时表现出类似贪爱等言语。类似贪爱言语的例子如世尊说“善来,比丘”,能够善于出家,如同具备禁戒一样。
似恚言者如世尊說。汝是釋種婢子釋種是汝大家。似慢言者如世尊說。我是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十力得四無畏。似癡言者如世尊說。大王今者從何處來。告阿難言看天雨不。園中何故高聲大聲。或有生疑世尊已斷諸煩惱習。云何復有如是等類似煩惱言。欲令彼疑得決定解故作斯論。釋其因緣如此癡言彼亦爾故。問何故佛說似愛等言。答護所化田饒益彼故。謂世尊說似愛言者。欲令天授所破苾芻身心安隱及除疑故。謂提婆達多貪名利故破壞僧已。尊者舍利子及大目乾連化使還來。彼諸苾芻深生羞恥。身心戰掉復生疑惑。我隨天授不失戒耶。
似乎愤怒的话,正如世尊所说:“你是释迦族的婢子,释迦族是你的主人。”似乎傲慢的话,正如世尊所说:“我是如来、应供、正等觉,成就十力,获得四无畏。”似乎愚痴的话,正如世尊所说:“大王,你现在从哪里来?”告诉阿难说:“看,天是否下雨了?园中为何高声大叫?”有人怀疑世尊已经断除了所有烦恼习气,为何还会有这样类似烦恼的话?为了让那些怀疑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提出这样的论述。解释其因缘,就像这样的愚痴之言,其他的也是如此。问为何佛说类似爱等的话?答:为了保护所教化的人,使他们得到饶益。比如世尊说类似爱的话,是为了让天授所破坏的比丘身心安稳,并消除疑惑。比如提婆达多因贪求名利而破坏僧团后,尊者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使那些被破坏的使徒重新回来。那些比丘深感羞耻,身心战栗,又生起疑惑:“我跟随天授,没有失去戒律吗?”
聞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戰掉疑惑二事皆除。若佛爾時不作此語。彼懷愧惱吐血命終。又世尊說似恚言者。摧彼梵志憍慢幢故。謂彼梵志菴婆瑟吒。不量母卑而懷憍傲。障他出家當墮惡趣。由佛訶彼傲佷心摧。次第二身得生天上見四聖諦。又由訶彼補色羯羅娑利梵志。得入佛法逮殊勝果。又世尊說似慢言者。為令不知佛功德者知已歸依修勝行故。又世尊說似癡言者。為開彼王談論道故。為解阿難睡悶心故。又欲生彼樂靜心故。佛說此等似煩惱言。皆為有情獲利樂故。今訶弟子稱言癡人。亦為利生如後當說。問何緣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佛不爾耶。答聲聞獨覺慧不猛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火雖有所燒而餘灰燼。佛慧猛利斷諸煩惱令無餘習。如劫盡火隨所燒物無餘灰燼。由前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我听说世尊曾说,善来比丘能够很好地出家并遵守戒律。他们能够消除战斗、掉举、疑惑等两种障碍。如果佛陀当时没有说这些话,那些人会因羞愧和懊恼而吐血至死。世尊还说,那些看似愤怒的话是为了摧毁那些梵志的傲慢。比如那个梵志菴婆瑟吒,他因为不自量力而怀有骄傲和自大,阻碍他人出家,因此将会堕入恶趣。由于佛陀的呵斥,摧毁了他的傲慢之心,使他在第二世得以生到天上,见到四圣谛。又因为呵斥补色羯罗娑利梵志,使他得以进入佛法,获得殊胜的果报。世尊说那些看似傲慢的话,是为了让那些不了解佛功德的人,在了解之后归依并修行胜行。世尊说那些看似愚痴的话,是为了开启那位国王的谈论之道,为了解除阿难的睡意和闷心,也是为了让他生起乐于寂静的心。佛陀说这些看似烦恼的话,都是为了众生获得利益和安乐。现在呵斥弟子,称他们为愚人,也是为了利益众生,正如后文将要说的。问:为什么独觉和声闻虽然断除了烦恼,但还有余习,而佛不是这样呢?答:声闻和独觉的智慧不够猛烈,虽然断除了烦恼,但还有余习,就像世间的火虽然烧毁了东西,但还有余灰。佛的智慧猛烈,断除了所有烦恼,没有余习,就像末劫之火,烧毁一切,没有余灰。由于前面所说的种种因缘,所以有这样的论述。
如佛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此有何義。答是訶責語。謂佛世尊訶責弟子稱言癡人。如今親教及軌範師。若有近住依止弟子。起諸過失便訶責言。汝為愚癡不明不善世尊亦爾。訶諸弟子稱言癡人。此中論文總有二分。一者釋佛訶弟子義。二者釋佛訶彼因緣。前所舉文即是初分。如今親教及軌範師。為遮弟子所起過失。或如父母遮防子過。有所訶責皆為饒益。無有惡心佛亦如是。謂佛所化略有四種。一宜讚嘆。二宜訶責。三宜捨置。四宜因他。宜讚嘆者。如佛讚嘆俱胝耳等。宜訶責者。如佛訶責鄔陀夷等。宜捨置者。如置無衣迦葉波等。如佛告彼婆羅門言。
如同佛世尊责备他的弟子们,称呼他们为愚人,这有什么含义?答案是这是责备的话。意味着佛世尊责备他的弟子们,称呼他们为愚人。就像现在的親教師和軌範師,如果有近住弟子依止他们,产生了各种过失,便会责备说:你真是愚昧无知,不明白不善。世尊也是如此,责备他的弟子们,称呼他们为愚人。这段论文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释佛责备弟子的意义,第二部分是解释佛责备他们的原因。前面所引述的文段就是第一部分。就像现在的親教師和軌範師,为了阻止弟子们的过失,或者像父母防止孩子的过错,所有的责备都是为了给予利益,没有恶意。佛也是如此,他所教化的对象大致有四种。一种是应该赞扬的,二是应该责备的,三是应该放弃的,四是应该借助他人。应该赞扬的,比如佛赞扬俱胝耳等人。应该责备的,比如佛责备鄔陀夷等人。应该放弃的,比如放弃无衣迦葉波等人。就像佛告诉那些婆罗门说。
今非其時未可答汝。宜因他者。如佛為五苾芻轉正法輪。爾時八萬諸天皆得聖道。佛為頻毘娑羅王說法。爾時亦有八萬諸天。及摩揭陀九萬二千人皆得聖道。佛為帝釋說法。爾時亦有八萬諸天得入聖道。佛為羅怙羅說法。爾時亦有六萬諸天一時得道。諸如是等其類甚多。是故世尊應以訶責。而入道者必訶責之。有說。世尊大悲所逼故。常求覓利他方便。若不訶罵提婆達多汝是愚癡食涕唾者。則引無量愚癡眾生作諸惡事。又復數數觸惱世尊。若不毀呰無比女人。汝身穢惡不淨充滿。即彼欲心無由止息。故訶弟子稱言癡人。有說世尊所以訶責諸弟子者。
欲使未種善根者能種善根。已種善根未成熟者速能成熟。若已成熟未解脫者速得解脫。若不訶責失此善利。故佛為此稱言癡人。問言癡人者是何義耶。為從癡生故說為癡人。為現行癡故說為癡人。設爾何失。若從癡生故名癡人者。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若現行癡故名為癡人。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如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又世尊責鄔陀夷言。癡人無眼云何乃與上座苾芻競甚深義。又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有作是說。從癡生故名為癡人。問若爾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答癡遍行故。
希望使那些尚未种下善根的人能够种下善根。对于已经种下善根但尚未成熟的人,能够迅速成熟。如果已经成熟但未解脱的人,能够迅速获得解脱。如果不责备,就会失去这种善利。因此,佛陀称这样的人为愚人。问:称愚人是什么意思?是因为从愚痴中生出,所以称为愚人,还是因为表现出愚痴,所以称为愚人?如果从愚痴中生出而称为愚人,那么也从贪、恚、慢、见等生出,世尊为何只说愚人?如果因为表现出愚痴而称为愚人,那么经文不应说阿罗汉也称为愚人。如经文所说,远离愚人,不要在我面前停留。又世尊责备鄔陀夷说,愚人无眼,怎能与上座比丘竞争深奥的义理。其他的煩惱也有表现,为何只说愚人而不是其他?有人这样认为,因为从愚痴中生出,所以称为愚人。问:如果这样,也从贪、恚、慢、见等生出,世尊为何只说愚人?答:因为愚痴普遍存在。
若佛知訶阿羅漢等以為癡人。於物有益即亦訶彼阿羅漢身亦癡生故。如契經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智者亦爾。阿羅漢等說為智者。有餘師說。現行癡故名為癡人。問若爾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答且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者。是誦者謬誦應如是說。遠去苾芻勿我前住。世尊臨欲般涅槃時。尊者白淨在佛前住以扇扇佛。時有無量長壽諸天來詣佛所。嫌彼尊者當佛前住遮蔽我等。不見世尊而使我等失最後利。佛知彼意便作是言。遠去苾芻勿我前住。又世尊責鄔陀夷言。癡人無眼云何乃與上座苾芻競甚深義者。亦不相違以鄔陀夷爾時未得阿羅漢果。或言異生或言有學。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問諸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答前已說言癡遍行故。隨起何地無明現前。則癡人名依彼而立。由此義故佛訶弟子稱言癡人。
如果佛陀认为阿罗汉等人是愚人,那么对于物质世界有益的人,也应该认为阿罗汉是愚人,因为他们的身体也是由愚痴所生。正如契经所说,无明覆盖,爱结束缚,愚夫因此获得有识之身,智者也是如此。阿罗汉等人被称为智者,有其他师说,因为现行愚痴,所以称为愚人。问:如果是这样,契经不应该说阿罗汉也称为愚人。答:契经说远离愚人,不要在我面前停留,这是诵经者的误诵,应该这样说,远离比丘,不要在我面前停留。世尊即将入涅槃时,尊者白净在佛前站立,用扇子为佛扇风。那时,有无量长寿的诸天来到佛的住处,责怪那位尊者站在佛前,遮挡了我们,使我们见不到世尊,失去了最后的利益。佛知道他们的心意,便说:远离比丘,不要在我面前停留。又世尊责备鄔陀夷说,愚人没有眼睛,怎能与上座比丘竞争深奥的义理呢?这并不矛盾,因为鄔陀夷那时还没有得到阿罗汉果,或者被称为异生,或者被称为有学。有其他师说,阿罗汉等人也现行愚痴,因为不染污的无知还未断除。问:其他的烦恼也有现行,为什么只说愚人而不是其他?答:前面已经说过,愚痴是遍行的,无论在何地,无明现前,愚人的名字就依此而立。因此,佛呵斥弟子,称他们为愚人。
何故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答彼於世尊教誡教授。不隨義行不隨順不相續。此下論文即第二分。釋佛訶彼癡人因緣。教誡教授總顯佛語。能正行者名隨義行。彼諸弟子不能正行故名不隨義行。有說。如應行者名隨義行。彼諸弟子不如應行故名不隨義行。不隨順者於佛聖教不能隨順修功德故。不相續者不能長時流注相續修功德故。問教誡教授有何差別。答遮無利益故名教誡。與有利益故名教授。復次教住正念故名教誡。教住正知故名教授。復次令修有表故名教誡。令修無表故名教授。復次令修奢摩他故名教誡。令修毘鉢舍那故名教授。復次令修聖道故名教誡。
为何世尊责备他的弟子们,称他们为愚人?回答是,他们没有遵循世尊的教导和教诲,没有按照义理行事,不顺从,也不持续修行。以下是论文的第二部分,解释佛陀责备这些愚人的因缘。教诲和教授总体上显示了佛的言教,能够正确修行的人被称为随义行,而那些弟子们不能正确修行,因此被称为不随义行。有的说,按照应当做的行事被称为随义行,那些弟子们没有按照应当做的行事,因此被称为不随义行。不顺从的人不能遵循佛陀的圣教去修行功德。不相续的人不能长时间持续地修行功德。问教诲和教授有什么区别?回答说,因为遮蔽了无利益,所以称为教诲;因为给予了利益,所以称为教授。另外,教诲使人安住在正念中,因此称为教诲;教诲使人安住在正知中,因此称为教授。再次,教诲引导人修有表的修行,因此称为教诲;教诲引导人修无表的修行,因此称为教授。再次,教诲引导人修习奢摩他,因此称为教诲;教诲引导人修习毘鉢舍那,因此称为教授。再次,教诲引导人修习圣道,因此称为教诲。
令得聖果故名教授。復次令修世間善法故名教誡。令修出世善法故名教授。是謂教誡教授差別。復次彼於聖教作愚癡事。空無有果無出無味無有勝利。違越佛教於諸學處不能受學。故佛訶彼稱言癡人此中聖教意顯聖道。問彼云何於聖道作愚癡事耶。答彼不能令聖道成愚癡事。但彼相續增長愚癡障礙聖道。有說亦令聖道成愚癡事。謂令成遠不得自在不現行故。有說。為斷愚癡佛說聖教。彼聞聖教不斷愚癡轉更增長。是故說彼於佛聖教作愚癡事。空者顯彼無聖道胎。如女身中不任懷孕。空無子故說名石女。彼亦如是。雖聞佛教不能攝受聖道胎故。佛於彼身無士用果。
因为能够让人获得圣果,所以称之为教授。再次,因为能够让人修行世间善法,所以称之为教诫。因为能够让人修行出世间善法,所以称之为教授。这就是教诫与教授的区别。再次,那些对圣教做出愚昧行为的人,无法获得圣果,没有出离,没有体验,没有胜利。他们违背佛教,不能在各种学处中学习。因此,佛陀责备这些人,称他们为愚人。这里圣教的意图是显示圣道。问:他们如何对圣道做出愚昧行为呢?答:他们不能使圣道成为愚昧之事,但他们的相续增长愚昧,障碍圣道。有人说,他们也能使圣道成为愚昧之事,即让他们远离,无法自在,不显现。有人说,为了断除愚昧,佛陀讲述了圣教。他们听到圣教,却没有断除愚昧,反而增长。因此,说他们对佛陀的圣教做出愚昧之事。“空”显示他们没有圣道的种子。就像女性身体中不能怀孕,空无子女,所以称为石女。他们也是如此。虽然听到佛教,但不能吸收圣道的种子。因此,佛陀在他们身上没有士用果。
虛棄功用故名為空。無有果者無有等流及解脫果。無出者無士用果。復次出者謂得彼於佛法無所得故說名無出。無味者彼於佛法無出家味無寂靜味。無聖道味無寂滅味故名無味。無勝利者果名勝利。彼不得果故無勝利。復次有二失故名無勝利。譬如良醫愍諸有疾四方求藥。得已與之病者輕賤投之糞壤。彼有二失。一者自疾不得除愈。二者良醫功為虛棄。世尊亦爾。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為諸有情求聖法藥。得已為說彼聞輕賤不自服行用求名利。彼有二失。一者不除自煩惱病。二者令佛唐捐其功。違越佛教者違越世尊聖教理趣。於諸學處不能受學者。
因为放弃了功用,所以称之为空。没有果的人没有等流果和解脱果。无出者没有士用果。再次,出者指的是在佛法中没有所得,因此被称为无出。无味者是指他们对佛法没有出家的味道、没有寂静的味道、没有圣道的味道、没有寂灭的味道,因此被称为无味。无胜利者,果名为胜利,他们没有得到果,所以没有胜利。再次,因为有二失,所以被称为无胜利。比如好的医生怜悯所有生病的人,四处寻找药物。找到后给予他们,病人轻视地将其丢弃在粪土中。他们有两个损失:一是自己的疾病不能得到治愈;二是医生的功绩被白白浪费。世尊也是如此。经过无数劫的修行,经历了千难万苦,为众生寻求圣法的良药。找到后为他们讲述,他们却轻视不自行服用和实践,只求名利。他们有两个损失:一是不去除自己的烦恼病;二是使佛白白浪费其功绩。违背佛教的人违背了世尊的圣教和理趣,不能在各种学处中学习。
不能修行法隨法行。復次彼於聖教作愚癡事者。彼斷聖教不令相續故。謂佛為彼說無上法。若聞正行轉為他說他。復正行更為餘說。如是展轉饒益無窮。乃名如來聖教不絕。彼聞聖教不能正行。亦復不能轉為他說自既無益復不利他。名斷聖教不令相續。由此說名作愚癡事。空者自身非法器故。無有果者令佛期心無有果故。謂佛欲令眾生聞法脫生死苦。彼聞法已不能修行離苦方便。是故令佛期心無果。無出者彼不能得本出家時所求勝事謂淨持戒。無味者無靜慮味。無勝利者無無倒慧。違越佛教者謂不得涅槃。佛為眾生得涅槃樂說正法教。彼不能證故名違越。於諸學處不能受學者。佛所施設種種學處不能受學。有雖受學不能恒修。如婆柁梨過雨四月方能受學。一坐食法有雖恒修而不圓滿。俱名不能受學學處。由此因緣佛訶弟子稱言癡人。
他们不能修行法随法行。再次,他们对聖教做出愚昧之事,他们中断聖教,使其不再延续。比如佛为他们讲述无上法,如果他们听闻正行并转告他人,他人再继续传播,这样连续不断地利益他人,才称得上如来的聖教永不断绝。他们听闻聖教后不能正确实践,也不能转告他人,既无益于自己,也不利于他人,因此被称为中断聖教,使其不再延续。因此,他们被称为做出愚昧之事。空者自身不是法器,没有果者让佛的期望落空。佛希望众生听闻法教后能解脱生死之苦,但他们听闻法教后不能修行以离苦得乐,因此让佛的期望落空。无出者指他们不能实现出家时所追求的胜事,即持戒清净。无味者指他们没有禅定的体验。无胜利者指他们没有无误的慧。违背佛教者指他们不能证得涅槃。佛为了让众生得到涅槃之乐而讲述正法,他们不能证得,因此被称为违背佛教。对于各种学处,他们不能学习。佛所设立的各种学处他们不能学习。有些人虽然学习,但不能恒常修行,如婆柁梨,过了四个月的雨季才能学习。一坐食法,有些人虽然恒常修行,但不圆满。这些都不能称为能学习学处。因此,佛责备弟子,称他们为愚人。
有六因謂相應因乃至能作因。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無因惡因論故。謂諸外道或執諸法無因而生。或復執有不平等因。為止彼意顯諸法生決定有因非不平等。有作是說有執因緣非實有物如譬喻者。為止彼意顯示因緣。若性若相皆是實有。復有說者欲以六因顯示四果。令其明了如觀掌內阿摩洛迦。謂以相應俱有二因顯士用果。以同類遍行二因顯等流果。以異熟因顯異熟果。以能作因顯增上果。由此因緣故作斯論。然此六因非契經說。契經但說有四緣。性謂因緣性廣說乃至增上緣性。今欲以因分別緣故說此六因。問為因攝緣緣攝因耶。答互相攝隨其事。
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餘三緣。有作是說緣攝因非因攝緣。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非因所攝。復有說者六因亦是契經所說。謂增壹阿笈摩增六中說。時經久遠其文隱沒。尊者迦多衍尼子等。以願智力觀契經中說六因處。撰集製造阿毘達磨。是故於此分別六因。曾聞增壹阿笈摩經。從一法增乃至百法。今唯有一乃至十在餘皆隱沒。又於增一乃至十中。亦多隱沒在者極少。曾聞尊者商諾迦衣大阿羅漢。是尊者阿難陀同住弟子。是大德時縛迦親教授師。彼阿羅漢般涅槃時。即於是日有七萬七千本生經一萬阿毘達磨論隱沒不現。
一論師滅尚有爾所經論隱沒。況從彼後迄至于今。若百若千諸論師。滅經論隨沒數豈可知。故此六因是契經說。有餘師說如是六因。雖無一經。次第具說。然於諸經處處散說。謂契經說是名見為根信證智相應。如是等經說相應因。又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俱起受想思如是等經說俱有因。又契經說。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善法隱沒惡法出現。有隨俱行善根未斷以未斷故。從此善根猶有可起餘善根義。彼於當來有清淨法。如是等經說同類因。又契經說。諸邪見者。所有身業語業意業。諸有願求皆如所見。
所有諸行皆是彼類如是諸法皆悉能招非欣愛樂不可意果。如是等經說遍行因。又契經說無處無容身語意惡行受可愛異熟。有處有容彼受不可愛異熟。如是等經說異熟因。又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謂他音聲及內如理作意。如是等經說能作因。故此六因是佛所說。是故尊者依經作論。
云何相應因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心心所法。前後而生非一時起。如譬喻者。彼作是說。心心所法依諸因緣前後而生。譬如商侶涉嶮隘路。一一而度無二並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眾緣和合一一而生。所待眾緣各有異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心心所法有別因故。可說眾緣和合有異有別因故。可說眾緣和合無異。謂心心所各各別。有生住異滅和合而生。是故可說和合有異。同依一根同緣一境而得生故。可說一切和合無異。是故一切心心所法。隨其所應俱時而起。或復有執諸法各與自性相應非與他性。彼作是說相喜樂義是相應義。
無法與法共相喜樂。猶如自性與自性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二事和合可說相應。非於一物有相應義。亦無自體喜樂自體。能緣所緣有差別故。或復有執自性於自性非相應非不相應彼作是說要與他合方名相應。自於自性無他義故不名相應。互相憙樂是相應義。自於自性深喜樂故非不相應。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無有自性憙樂自性義如前說。
或復有執。力任持義是相應義。彼作是說若法由彼法力任持生。此法與彼法相應。是故心與心相應心力持心令得生故。心所法與心相應。心力持彼令得生故。心不與心所法相應。非彼力持而得生故。心所法不與心所法相應。非互相持而得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心與心所心所與心。心所皆展轉力持而得生故。更互相應一身二心不並起故。無相應義。為遮此等種種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云何相應因。答受與受相應法為相應因。受相應法與受為相應因想思觸作意欲勝解念三摩地。慧與慧相應法為相應因。慧相應法與慧為相應因。是謂相應因。
問此中何故不說心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或有說者。亦應說心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說六因義皆不盡故。若作盡理無餘說者。應作是說。云何相應因。謂一切心心所法。云何俱有因。謂一切有為法。云何同類因。謂一切過去現在法。云何遍行因。謂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云何異熟因。謂一切不善及善有漏法。云何能作因。謂一切法。有作是說設作是說亦不盡理。不知何位誰與誰為因故。若說此中是有餘說於理為勝。諸作論者略標少法為根本故。有餘師說。心已說在此所說中。謂受相應慧相應法亦攝心故。問何故不說心之自相。答平等相似是相應義。心勝如王是故不說。如伽他言。
第六增上王 染時染自取
不染而有染 染者謂愚夫
復有說者。以三摩地。有說即心說三摩地。即已說心故不別說。問何故但說十大地法。為相應因非餘法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若法一切界一切地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種一切心。可得者此中說之。餘法不爾故此不說。問大地法是何義。答大者謂心如是十法。是心起處大之地故名為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說心名為大體用勝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諸心所所依處故。受等十法於諸大地。遍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說受等十法遍諸心品故名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問何故名心所。
答是心所有故。問何故心心所法展轉為相應因。答展轉為因故。展轉力生故。展轉相引故。展轉相養故。展轉相增故。展轉相依故。如二蘆束相依而住。多繩相合能牽大木。多人連手能渡大河。有為諸法性羸劣故。展轉相依方辦事業義。問受言汝若離想能納境耶。答言不能。餘心心所為問亦爾。問相應因以何為自性。答一切心心所法即攝三蘊一蘊少分。一處一處少分七界一界少分。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相應是何義。答等義是相應義。問諸心所法或多或少。謂善心多不善心少。不善心多有覆無記心少。有覆無記心多無覆無記心少。欲界心多色界心少。
色界心多無色界心少。有漏心多無漏心少。云何等義是相應義。答依體等義說名為等。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不名等。然一心中一受一想餘亦如是。故說等義是相應義。復次等不相離是相應義。復次等不別異是相應義。復次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復次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復次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復次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霧尊者曰。四事等故說名相應。一時分等謂心心所同一剎那而現行故。二所依等謂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現行故。三所緣等謂心心所。同緣一境而現行故。四行相等謂心心所。同一行相而現行故。
復次五事等故說名相應。即前四事及物體等。謂心心所各唯一物。和合而起故名相應。復次如束蘆義是相應義。如一一蘆不能獨立。要多共束方能得住。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要多相依方能行世。取果與果及取所緣。復次如合索義是相應義。如一一縷不能牽材木。多縷相合乃有牽用。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復次如連手義是相應義。如河漂急獨不能渡。多人連手乃能渡之。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復次如商侶義是相應義。如多商人共為伴侶能過險路。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說如前。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相引生義是相應義。
問若爾眼識意識亦互相引彼相應耶。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互相引者乃是相應。復次不相離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四大種亦不相離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亦不相離乃是相應。復次有所緣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六識皆有所緣彼相應耶。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有所緣者乃是相應。復次同所緣義是相應義。問若爾五識各與意識同一所緣應說相應。又多眼識應說相應。如多有情共觀初月等。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同所緣者。乃是相應。復次常和合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壽煖識三亦常和合彼相應耶。答不爾壽煖二法無所依故。若有所依亦常和合乃是相應。
復次恒俱生義是相應義。問若爾四大種恒俱生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恒俱生者乃是相應。復次俱生住滅是相應義。問若爾隨心轉色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亦俱生住滅彼相應耶。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俱生住滅乃是相應。復次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轉義是相應義。問云何知然。答寧知不然。復次同作一事義是相應義。問若爾諸忍與智同作一事彼相應耶。答彼不俱生。若俱時生同作一事乃是相應。大德說曰。同伴侶義是相應義。識與心所互相容受俱時而生。同取一境乃是相應。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所依所緣行相所作一切同義是相應義。所以者何。諸有為法性羸劣故。展轉力持方能起作。曾不見有一大地法。獨起作故。此相應因。定通三世有士用果。
云何俱有因乃至廣說。問相應俱有二因何異。有說無異。一剎那受與想等法為二因故。是故於此應作是說。若相應因即俱有因。有俱有因非相應因。謂不相應俱有因是。如是說者二因有異。雖依一法而義別故。問若爾二因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名相應因名俱有因。復次為伴侶義是相應因。同一果義是俱有因。復次同一所依一行相一所緣義是相應因。同一生一老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義是俱有因。復次如執杖義是相應因。如執杖已有所作義是俱有因。復次如連手義是相應因。如連手已渡暴河義是俱有因。復次相隨順義是相應因。不相離義是俱有因。
云何俱有因。答心與心所法為俱有因。心所法與心為俱有因。問何故前相應因中不說心。今俱有因中即說心耶。答平等義是相應因義。心王是勝與心所法。等義不顯故不說心。辦一事義是俱有因義。心心所法辦事義同故今說心。此中心者即一切心。心所法者亦一切心所法。如其所應展轉為俱有因。心與隨心轉身業語業為俱有因。隨心轉身業語業者。謂靜慮律儀無漏律儀。問何故此中不說隨心轉身業語業與心為俱有因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前說此中所說因義皆不盡故。有說。此中初後廣說中間略說。
義准可知是故不說。有餘師說心於隨心轉身語業能為因。不隨其事轉以是勝故。隨心轉身語業於心隨其事轉。不能為因以是劣故。如王於臣能與爵祿不隨其事轉。臣於王隨其事轉。不能與爵祿此亦如是。評曰。心與隨心轉身語業展轉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同一果故辦一事故。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答由前說三因故。
心與隨心轉。不相應行為俱有因。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為俱有因。問何等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展轉為因耶。答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與心展轉為因。此中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唯自生住與心為俱有因。非老無常以能增益說名為因。老與無常衰滅法故不名為因。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自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皆互相助辦一事故。有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唯心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非餘生等。評曰。應作是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展轉為俱有因。
云何知然品類足說。云何心俱有因法。謂一切心所法道俱有戒定俱有戒。及心彼諸法生老住無常。問若爾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與有身見為因。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答品類足論應作是說。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彼是有餘之說。
復次俱生四大種展轉為俱有因。是謂俱有因。此中有欲令四大種體無偏增者。彼作是說地大種與三大種為俱有因。三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乃至風大種亦爾。有欲令四大種體有偏增者。彼作是說。地大種與四大種為俱有因。四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地大種有多體。於中一與多為俱有因。多與一為俱有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評曰。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為三俱有因。三為地俱有因。所以者何。地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問未生四大種亦是俱有因不。答亦是俱有因墮因義故。
有因相故。有說彼非俱有因。此中但說俱生。四大種展轉為俱有因故。評曰。應作是說。生未生四大種皆展轉為俱有因。此中生言說可生義。或生相合如品類足說。云何因所生法。謂一切有為法。如彼生言說生未生此亦如是。問所造色為有俱有因不。答有一切有為法。皆有生等相為俱有因故。問所造色與所造色為俱有因不。答有為俱有因。如隨心轉所造色。問有對造色與有對造色為俱有因不。答無。有說。亦有如眼根等。有多極微俱生展轉為俱有因。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以者何。同一果義是俱有因義。彼非同一果故。然一切心皆有隨轉。
諸心所法及生等相。非一切心皆有隨轉身語業色。隨心轉義總有十種。謂一起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善則善不善則不善。無記則無記隨一世中。一果者謂離繫果。一等流者謂等流果。一異熟者謂異熟果。隨法別說此十多少根蘊當說。問隨轉自性是何。答四蘊五蘊。欲界無色界四蘊無隨轉色故。色界五蘊有隨轉色故。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隨轉。答相隨順義是隨轉義。相攝益義是隨轉義。辦一事義是隨轉義。隨心轉法義語心言汝所作事。我亦作之心心所法展轉相望。由五事故說名隨轉。謂所依故所緣故。行相故果故異熟故。心與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展轉相望由二事故說名隨轉。謂果故異熟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