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四
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多心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雖已說彼相應差別。而未顯示現前多少。今欲顯示唯一剎那。故作斯論復次為欲遮遣他宗義故。如分別論者執。世第一法。相續現前。彼說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後一。今欲遮遣彼所執義顯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先已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勿有生疑。如心所法既有多種心亦應然。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心所法雖有多種而心唯一。由此因緣。故作斯論。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多心耶。答應言一心。
世第一法,应当说是一心还是多心呢?等等,详细讨论。问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讨论。回答说,虽然已经讨论了世第一法的相应差别,但还没有明确展示其当前的存在状态。现在想要明确展示它只在一瞬间出现,因此进行这样的讨论。再者,为了排除其他宗派的教义,比如分别论者坚持认为世第一法是连续出现的。他们说连续性总共有三种:一是时间上的连续,二是生命上的连续,三是相似的连续。世第一法虽然没有前两种连续性,但有后一种。现在想要排除他们所坚持的观点,明确世第一法只在一念之间出现。再者,为了让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结论。也就是说,之前已经说过,如果心和心所法是无间断地进入正性离生的状态,这就是世第一法。不要让人怀疑,就像心所法有多种一样,心是否也应该如此。为了让这种疑惑得到明确的结论,明确虽然心所法有多种,但心只有一个。由于这些因缘,所以进行这样的讨论。世第一法应当说是一心还是多心呢?回答说,应当说是一心。
問如前已說。未來修者。亦得名為世第一法。是則此法應有多心。而言一心斯有何意。答此中但說現在前者故言一心。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未來修者。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此中復有多復次釋。前已說故今不說之。雖說一心而未釋義。何故此法非多心耶。非但有言義則可了。答從此心心所法無間。不起餘世間心唯起出世心。世間心者謂有漏墮有心。即所遮止第二念等世第一法。出世心者。謂無漏斷有心。即所引起苦法智忍相應之心。若當起餘世間心者。為劣為等為勝。無有是處。為分別故假設斯問。劣等勝者。對前剎那。但有三故。
问之前已解释过,未来修行的人也可以被称为世第一法。那么这个法则似乎应该包含多个心念,而说它是一心,这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说这里只提到了当前之前的心念,因此称之为一心。问为什么这里不提未来修行的人?回答说应该提而没有提,应当知道这个意义是有所保留的。这里还有多种解释,因为之前已经说过,所以现在不再重复。虽然提到了一心,但还没有解释其含义。为什么这个法则不是多个心念呢?不仅仅是因为言语上这么说就能理解。回答说从这个心和心所法无间断,不产生其他的世间心,只产生出世间心。世间心指的是有漏堕有的心,即被遮止的第二念等世第一法。出世间心指的是无漏断有的心,即引起的苦法智忍相应的心。如果产生其他的世间心,是低劣、相等还是优越,都是不可能的。为了分别,假设提出这个问题。低劣、相等、优越,与前一刹那相比,只有三种情况。
若當劣者應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非以退道能入正性離生故。謂非衰退萎悴墜落破壞之道能入正性離生。要以勝進增盛勇猛堅固之道。能入正性離生故。若當等者。亦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先以此類道不能入正性離生故。謂此初後品類。相似如初剎那。有障礙有留難。無勢力故。不能入正性離生。後諸剎那亦應如是如初剎那。不能無間引起聖道。後諸剎那亦應如是。品類同故。則應究竟不能證入正性離生。如是應無解脫出離。若當勝者。先應非世第一法。後方是世第一法。以世第一法聲。顯最勝等義故。問先者既非世第一法。為是何法。答是增上忍。
如果能力较差的人应该不能进入正性离生。为什么呢?因为不是通过退步的道路能进入正性离生。也就是说,不是通过衰退、萎靡、堕落、破坏的道路能进入正性离生。而是要通过不断向上进步、增长、勇猛、坚定的道路,才能进入正性离生。如果能力相等的人,也不能进入正性离生。为什么呢?因为先前用这类道路不能进入正性离生。也就是说,这些道路的初后阶段,相似于最初的瞬间,存在障碍和留难,缺乏力量,所以不能进入正性离生。后面的瞬间也应如此,不能连续引发圣道。后面的瞬间也应如此,因为类别相同。那么最终应该完全不能证入正性离生。这样看来,应该没有解脱和出离。如果能力较强的人,先前应该不是世第一法,后来才是世第一法。因为世第一法的声音,显示了最胜等的意义。问先前既然不是世第一法,那是什么法?答是增上忍。
問何故見道唯勝加行無間。引生於修道。中引生聖道。通劣等勝。答以見道是未曾得道。要多功用。加行作意。方能現前。是故唯勝加行。引起修道。既是本曾得道。不多功用。加行作意而現在前。故劣等勝皆能引起。然世第一法與第一法。為因緣增上緣。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因。俱有因。同類因。此是總說。若別說者。過去與過去為二因。謂相應俱有。與未來為一因。謂同類未來與未來為二因。謂相應俱有。現在與現在為二因。謂相應俱有。與未來為一因。謂同類增上緣者。謂不礙生及唯不障。
问为什么见道只通过胜加行无间断地引发修道,而修道中能引发圣道,包括劣、等、胜三类。答:因为见道是从未获得过的道,需要大量的功用和加行作意才能直接呈现,因此只有胜加行能引发修道。而修道是已经获得过的道,不需要大量的功用和加行作意就能直接呈现,所以劣、等、胜三类都能引发。然而,世第一法与第一法互为因缘和增上缘。因缘有三种,即相应因、俱有因、同类因,这是总说。如果分别说,过去与过去为二因,即相应俱有;与未来为一因,即同类。未来与未来为二因,即相应俱有;与现在为一因,即同类。现在与现在为二因,即相应俱有;与未来为一因,即同类。增上缘,指的是不妨碍生起和只是不构成障碍。
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雖已說彼一心非多。而未分別為退不退。今欲分別故作此論。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世第一法亦有退者。為止彼意。顯示此法決定不退故作斯論。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雖有此說應更顯示不退因緣。非但有言義便顯了。何故此法定不退耶。答世第一法。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問云何名為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耶。有說此中現觀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現觀。趣向現觀。臨入現觀。有說此中道諦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是否应该被认为是退或不退呢?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问: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讨论?答:虽然已经说明了世第一法是一心而非多心,但尚未分别讨论其是否退转。现在为了分别讨论,所以进行此论。另外,为了制止其他宗派的观点,展示正确的教义,有些人认为世第一法也可能退转,为了制止这种观点,明确展示此法是决定不退转的,所以撰写了这篇论。世第一法应该被认为是退或不退呢?回答是:应当认为是不退转的。虽然有这种说法,但应该更明确地展示不退转的因缘,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方便就能明确展示。为什么此法是决定不退转的呢?回答是:世第一法顺应真諦,趣向真諦,临近真諦。在这过程中,不可能产生不相似的心,使其不能进入圣諦的现观。问:如何被称为顺应真諦、趣向真諦、临近真諦呢?有人说这里的现观被称为真諦,即世第一法顺应现观,趣向现观,临近现观。也有人说这里的道諦被称为真諦,即世第一法。
隨順道諦。趣向道諦。臨入道諦。有說此中見道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見道。趣向見道。臨入見道。有說此中苦諦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苦諦。趣向苦諦。臨入苦諦。有說此中苦法智忍名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苦法智忍。趣向苦法智忍。臨入苦法智忍。然於此中隨順有二。一趣向隨順。二臨入隨順。世第一法。於苦法智忍。具二隨順。為等無間緣。引生彼故。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者。謂此世第一法。彼苦法智忍中間。無容得起有漏墮有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者。謂令苦法智忍不得現前。問世第一法。既是有漏與無漏心。可不相似。
顺应道谛,趋向道谛,临近道谛。有人说在这里见道被称为谛,即世第一法,顺应见道,趋向见道,临近见道。有人说这里苦谛被称为谛,即世第一法,顺应苦谛,趋向苦谛,临近苦谛。有人说这里苦法智忍被称为谛,即世第一法,顺应苦法智忍,趋向苦法智忍,临近苦法智忍。然而在这里,顺应有两种:一是趋向顺应,二是临近顺应。世第一法对于苦法智忍,具备两种顺应,作为等无间缘,引发它的缘故。在这两者之间,不容许生起不相似的心,即在世第一法和苦法智忍之间,不容许生起有漏堕有不相似的心,使不能进入圣谛现观,即使苦法智忍不能现前。问:世第一法既是有漏又是无漏心,可以不相似。
何故乃說有漏墮有心名不相似。無漏斷有心名相似耶。答世第一法。厭惡有漏。趣向無漏。故說有漏名不相似。無漏名相似。背此向彼故。猶如有人為自親里之所苦惱。依附他人以為救護。於自親里作他人想。於他人處作親里想。此亦如是。復有說者。世第一法。以與苦法智忍同辦一事。謂捨異生性等。故說有漏。名不相似。無漏名相似。同辦一事故。為於前義。乃至愚夫。亦能解了。故說現喻。譬如壯士渡河渡谷渡山渡崖。中間無能迴轉。彼身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先所發起。增上身行未至所趣。必不止息。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
为何说有漏的状态与心不相似,而无漏的状态与心相似呢?回答是,世第一法厌恶有漏,趋向无漏,因此说有漏不相似,无漏相似。背离此而趋向彼。就像有人被自己的亲人所苦恼,依附他人以求保护,对自己的亲人作他人想,对他人作亲人想,这情况也是如此。还有另一种说法,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共同完成一件事,即舍弃凡夫性等,因此说有漏不相似,无漏相似。共同完成一件事。为了说明前述的意义,即使是愚夫也能解了,因此用现喻说明。比如壮士渡河、渡谷、渡山、渡崖,中间无法回转,他的身体回到原处,或者前往其他地方。先前发起的,增强的身行未达到所趣向的地方,必定不会停止。世第一法也是如此,顺应真理,趋向真理,临近进入真理。
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此中渡河者。謂從此岸往趣彼岸。渡谷者。謂從此邊往趣彼邊渡山者。謂從此峯往趣彼峯渡崖者。謂從高趣下。或如有人。從屋[木*脊]墮。未至地頃。便起是心。我當騰踴却還本處。彼如意不無如是事。假使彼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或以藥物。還至本處。可有是事。然從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間能起不相似心。
在这两者之间,不可能产生不相似的心态,从而无法进入对圣谛的深刻观察。这里的渡河者,指的是从生死的此岸前往涅槃的彼岸。渡谷者,指的是从这一侧前往另一侧。渡山者,指的是从这一峰前往另一峰。渡崖者,指的是从高处往低处。或者像有人从屋顶坠落,在未落地之前,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跳跃返回原处。他能否如意,并非没有这样的事。假设那人或许凭借神力,或者通过咒术,或者依靠药物,返回原处,可能有这样的事情。然而,从世俗法的最高境界,还未达到对苦的深刻智慧的忍耐阶段,中间可能产生不相似的心态。
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為令此義轉得明了。故今復舉第二現喻。如贍部洲。有五大河。一名殑伽。二名閻母那。三名薩落瑜。四名阿氏羅筏底五名莫醯。如是五河。隨順大海。趣向大海。臨入大海。中間無能迴轉。彼流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彼決定能流入大海。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彼此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問前喻今喻。有何差別。又前於義。有何不盡而更須說第二喻耶。有說。二喻於義無別。欲令前喻所顯義理轉復增明。故說今喻。有說。二喻亦有差別。前喻為遮不如理事。後喻為顯如理事故。
不能进入对圣谛的深刻观察,这是不可能的。为了让这个意义更加明了,所以现在再举第二个比喻。比如在贍部洲,有五大河流,第一是殑伽河,第二是閻母那河,第三是薩落瑜河,第四是阿氏羅筏底河,第五是莫醯河。这五条河流,顺应着大海,流向大海,临近大海,中间无法回转。那些河流不可能回流到原处或者流向其他地方,它们必定能流入大海。世俗法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顺应真理,趋向真理,临近真理,在这过程中,不可能产生不相似的心态,从而无法进入对圣谛的深刻观察。问:前一个比喻和现在的比喻有什么区别?还有,前一个比喻对于意义的解释有什么不完整,以至于需要再说第二个比喻呢?有人说,两个比喻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为了让前一个比喻所显示的意义更加明显,所以说了这个比喻。有人说,两个比喻也有区别,前一个比喻是为了排除不如理的事,后一个比喻是为了显示如理的事。
復次前以內分具足為喻後以外分具足為喻。復次前喻為止內分留難。後喻為止外分留難。如五大河流入大海。無能迴彼還至本處謂令還入無熱惱池。無能轉彼往趣餘處。謂使傍流或左或右。前喻迴轉准此應知。彼五大河未入海頃。頗有能令不入海不。無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或以藥物。令至本處。可有是事。然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間能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尊者造此發智論時。住在東方。故引東方。共所現見。五河為喻。而實於此贍部洲中。有四大河眷屬各四。隨其方面流趣大海。謂即於此贍部洲中。
再次,先前以内在部分的完备作为比喻,随后以外在部分的完备作为比喻。再次,先前的比喻是为了平息内在部分的障碍,后来的比喻是为了平息外在部分的障碍。就像五大河流入大海,没有能力使它们返回原来的地方,即让它们回到无热恼池。没有能力改变它们的流向,使它们流向其他地方,即让它们沿着支流向左或向右流动。先前的比喻中的转变应当这样理解。那五大河在未流入大海之前,有可能使它们不流入大海吗?没有这样的事。假设有人,或者凭借神力,或者通过咒术,或者使用药物,使它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可能有这样的事情。然而,在达到世间第一法之前,未达到苦法智忍时,中间能够产生不相似的心,使他们不能进入圣谛的现观,这是不可能的。尊者在创作这部发智论时,居住在东方,因此引用东方共同所见的五河作为比喻。但实际上在这个贍部洲中,有四大河及其四条支流,随着它们的方向流向大海。即在这个贍部洲中。
有一大池名無熱惱。初但從彼出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縛芻四名私多。初殑伽河。從池東面金象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東海。次信度河。從池南面銀牛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南海。次縛芻河。從池西面吠琉璃馬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西海。後私多河。從池北面頗胝迦師子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北海。殑伽大河。有四眷屬。一名閻母那。二名薩落瑜。三名阿氏羅筏底四名莫醯。信度大河。有四眷屬。
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名为无热恼。最初,从那里流出了四条大河。第一条名为恒河,第二条名为信度河,第三条名为缚芻河,第四条名为私多河。恒河从水池的东面,金象的口中流出,环绕水池一周后流入东海。信度河从水池的南面,银牛的口中流出,环绕水池一周后流入南海。缚芻河从水池的西面,吠琉璃马的口中流出,环绕水池一周后流入西海。私多河从水池的北面,颇胝迦狮子的口中流出,环绕水池一周后流入北海。恒河有四条支流,分别是阎母那河、萨落瑜河、阿氏罗筏底河和莫醯河。信度河也有四条支流。
一名毘[竺-二+跛]奢。二名藹羅筏底。三名設呾荼盧。四名毘呾婆多。縛芻大河。有四眷屬。一名筏刺弩。二名吠呾刺尼。三名防奢。四名屈惷婆。私多大河。有四眷屬。一名薩梨。二名避魔。三名捺地。四名電光。如是且說有大名者。然四大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屬。并本合有二千四河。隨其方面流趣大海。如是所說。二千四河未入海頃。頗有能令不入海不。無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廣說乃至。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
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可於爾時能作障礙令不得入聖諦現觀。是故此法決定不退。此中復次難釋如前。謂此前文但是方便開縱論道。今所說者乃是根本遮奪論道故。應言復次及如本文說。此中意說。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此正滅位取果與果。彼苦法智忍次必現前。若法與彼法為等無間緣。正滅位中取果與果。若法若有情若呪術。若藥物若佛若獨覺。若到彼岸。諸聲聞等。能作障礙。使第二念不現前者。無有是處。此中所言。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應知即是苦法智忍相應之心。此心必定速疾現前。無有餘法速疾迴轉過於此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猶如心者。乃至廣說。彼契經文。如後定蘊當廣分別。以佛說心速疾迴轉過餘法故。世第一法無間剎那。苦法智忍必現在前。是故此法決定不退。
於此義中復有分別。問何緣世第一法定不退耶。答加行廣大故。安足堅牢故。加行廣大者。謂彼所習施戒聞思修所成善。悉以迴向解脫涅槃心無所著。施者即是莊嚴心施。戒者即是別解脫戒。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決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煖頂下中忍。安足堅牢者謂增上忍。由世第一法。加行廣大。安足堅牢。故定不退。復次以此法後總證三界見所斷斷。非於三界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復次以此法後總證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非於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復次以此法後必起忍智。
非於忍智有還退者。是故不退。復次以此法後必起見道以為重鎮決定無有退。見道者是故不退。問因論生論。何緣見道定不退耶。答以彼見道是速疾道無留難道。非中起道是故不退。復次以彼行者墮在見道。大法駛流為流激無容可退。其心慢緩方可退故。
如人墮在山谷暴流為流所無得暫住。行者亦爾是故不退。復次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住見道時無覆無記。有漏善心尚不得起。何況得起煩惱之心。是故不退。復次以住見道。總證三界見所斷斷。非於三界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復次以住見道總證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非於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復次若從見道有還退者。應見諦已還不見諦。應得果已還不得果。
應現觀已還不現觀。應入正性離生已。還不入正性離生。應成聖者已還作異生。應住定聚已還住不定聚。勿有如是眾多過失。是故見道決定不退。有作是說。以此善根唯一剎那無有能退半剎那者。是故不退。或有說者。以此善根似無間道。非住無間道可有退者。是故不退。復有說者。以此善根是順勝分。非住順勝分可有退者。是故不退。然有三種順決擇分。一順退分。二順住分。三順勝分。謂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順勝進者。名順勝分。煖具三種。頂亦具三。有說。唯二除順住分。以頂位是進退際故。忍亦有二。除順退分。世第一法。唯順勝分。
是故此位定無退理問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順決擇分善根所攝。與後定蘊所說四分有何差別。答所依各異。謂此但依隨順見道。總立一種順決擇分。於中義別復開三種。後定蘊中。總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若順勝進者。名順勝進分。若順聖道者。名順決擇分。是故此彼所依各異。
問頗有世第一法。緣有所緣法耶。緣無所緣法耶。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耶。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耶。答有緣有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心心所法。緣無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色心不相應行。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心心所法。及緣色心不相應行。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者。謂隨心轉色。及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世第一法。問頗有住一剎那頃。當得緣有所緣法。世第一法耶。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答有。
謂住增上忍時。當得如上所說四句。世第一法。問頗有住一剎那頃。當得世第一法非彼所緣耶。當得彼所緣非世第一法耶。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耶。不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耶。答有。住增上忍時。應作此四句。且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當得世第一法。非彼所緣者。謂未至定所攝。世第一法中。除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諸緣所餘境。世第一法。當得彼所緣。非世第一法者。謂上五地所攝。世第一法中。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者。謂未至定所攝。世第一法中。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
不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者。謂上五地所攝。世第一法中。除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諸緣所餘境。世第一法。如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作此四句。依上五地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應知亦爾。問頗有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答應作四句。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成就世第一法。亦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不命終生上地。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者。
謂若未能入正性離生位。有餘依彼有漏離繫得。作如是言問頗有聖者。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答應作四句。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次上地。成就世第一法。亦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不命終生上地。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超次上地。生餘上地有餘依一切世第一法。及彼一切離繫得。作如是言。問頗有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
答應作四句。第一句者。謂若依未至定。或初靜慮。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未離初靜慮染。第二句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若未得世第一法。生欲色界已。離初靜慮染。及生空無邊處。第三句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已。離初靜慮染。不命終生上地。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尊者此中。七門分別。世第一法。謂初云何世第一法。乃至第七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於中前三門是根本論。後四門是因生論。世第一法。由此七門。分別顯示。極為明了。
云何頂乃至廣說。問先應說煖。後方說頂。如何於此先說頂耶。答如前已說。此中逆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故先說頂後方說煖。問若爾此中應先說忍。何故於此超說頂耶。答先已說忍而不彰顯。謂先已說若當勝者。先應非世第一法。後方是世第一法。先者是何。謂增上忍。既已說忍。故今說頂。問尊者何故覆相說忍。而不彰顯廣說忍耶。答亦應彰顯廣說忍相。謂云何忍何故名忍。忍當言何界繫。及因生論。皆應廣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自意欲。或顯或隱。或廣或略。而作此論。不應徵詰。尊者此中彰顯廣說世第一法。
隱略說忍。於頂及煖顯略而說。有餘師說。若契經中。顯了說者。尊者於此彰顯而說。忍於經中不顯了說。是故於此覆相說之。問豈不經中顯了說忍。如世尊說。若有一類成就六法。於現法中。必不能得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云何六法。一不樂聞法。二雖聞說法而不囑耳。三雖囑耳聽。而不安住奉行教心。四於未證善法不勤求證。五於已證善法不勤守護。六不成就順忍。應知白品與此相違。忍於此經既彰顯說。尊者何故覆相說耶。彼作是言。經中雖說順忍。而不說順諦忍。故非顯說。問順忍順諦忍。有何差別。義無異故。應知前說為善。問因論生論。
何故此忍獨名順諦。非煖頂耶。答亦應說順諦煖順諦頂。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義皆有故。復次言順諦者。謂極隨順聖諦現觀。忍極隨順聖諦現觀。煖頂不爾故偏說忍。復次忍隣近見道。煖頂不爾故。復次忍與見道相似。煖頂不爾故。謂見道位唯法念住。恒現在前忍位亦爾煖頂不然。謂彼初位雖但起法念住。而增進位。亦得起餘三念住故。復次忍位。必有不出意樂趣入聖道。煖頂不爾故。復次修觀行者。於忍位中樂別觀諦。於頂位中樂別觀寶於煖位中樂別觀蘊故。復次煖止緣諦下愚。頂止緣諦中愚。忍止緣諦上愚故。復次煖止緣諦麁愚。頂止緣諦中愚。
忍止緣諦細愚故。復次煖起緣諦下明頂起緣諦中明。忍起緣諦上明故。復次煖起緣諦麁明。頂起緣諦中明。忍起緣諦細明故。復次煖得緣諦下信。頂得緣諦中信。忍得緣諦上信故。復次煖得緣諦麁信。頂得緣諦中信。忍得緣諦細信故。復次以忍位中。或時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十二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八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四行相。觀察聖諦。煖頂位中。但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故。復次以忍位中無雜作意。煖頂位中有雜作意故。謂煖頂位。數數復起欲界善心觀欲界苦。為間雜已。復能引此善根現前。忍位不爾。復次以忍位中唯別作意別觀諸諦。
煖頂位中不如是故。謂煖頂位。雖別作意別觀諸諦。而於中間。修總行相總觀諸諦。謂觀一切有漏皆苦。觀一切行皆是無常。觀一切法皆空無我。唯觀涅槃是真寂靜。復次以忍位中有時相續。有一剎那觀察聖諦。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復次以忍位中漸略觀諦。極能隨順。趣向涅槃。如適他方。以多貿少。煖頂位中不如是故。以如是等種種因緣。忍名順諦。煖頂不爾。問世第一法。何故不立順諦名耶。答雖復此位一切皆勝。而於四諦不遍觀察故。不建立順諦之名。
問忍為幾念住。答現在唯一。雜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問忍為幾緣。答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為因緣者。謂與彼相應俱有同類等法為因緣。為等無間緣者。謂與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為所緣緣者。謂與能緣此心心所法為所緣緣。為增上緣者。謂除自性與餘一切有為法為增上緣。問忍有幾緣。答有四緣。有因緣者。謂此相應俱有同類法。有等無間緣者。謂已生頂。有所緣緣者謂四聖諦。有增上緣者。謂除自性餘一切法。問忍當言何界繫。答應言唯色界繫。問忍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答應言三種。問忍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應耶。答應言三根相應。問忍當言一心多心耶。答應言或多心或一心。以增上忍一剎那故。問忍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如是等義。依上所說。世第一法。如理應知。
問緣何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耶。有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問若爾云何所緣行相。不成倒錯。若倒錯者。云何不與入正性離生而作留難。答此於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入正性離生不作留難。所以者何。已串習故。謂修行者於此串習已成徑路自在現前。如見道中。緣欲界忍智。後緣有頂忍智現在前。緣有頂忍智。後緣欲界忍智現在前。緣苦諦行相。後緣集諦行相現在前。緣集諦行相。後緣滅諦行相現在前。此等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已串習故此忍亦爾。若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者。則有三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
謂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餘心。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如是說者。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見道是無漏善根。有大勢力。雖所緣行相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忍是有漏善根。無大勢力。若所緣行相有倒錯者。則於入正性離生便作留難。故修行者住忍位中。所緣行相。先廣後略。由此得入正性離生。謂彼先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苦。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因。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因。
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滅。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滅。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道。後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道。齊此名下忍。從此以後。漸漸略之。謂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道。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道。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一切諸行道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滅。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一切諸行滅。復以四行相。
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後觀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因。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後觀色無色界苦。漸次略去一切諸行因。復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苦。彼於欲界苦。以四行相。相續觀察。復漸略之。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齊此名中忍。彼復於欲界苦。一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從此無間復一剎那觀欲界苦。名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譬如有人。欲從己國適於他國。多有財產不能持去。遂以易鍮猶嫌其多。復以易金猶嫌金重。復以貿易大價寶珠。
持此寶珠隨意所往。行者亦爾。先廣觀察上下諸諦。後漸略之。乃至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若如是說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則有四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增上忍。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餘心。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問世第一法。亦如忍有三品耶。答一相續中則無。多相續中則有。謂佛種性是上品。獨覺種性是中品。聲聞種性是下品。依六種性。三根說亦爾。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