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八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十八
意根緣識緣緣識有為緣者。意根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故。十六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無色界各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五識。十六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忍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意根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意根緣緣識亦十六識所緣。此意根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意根緣識說。故說意根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捨根亦爾者。捨根亦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如意根故。
意根与緣識相互关联,緣識与有为法相关联,緣者与緣識相关联。意根涉及三界九地、五部有漏法和无漏法,以及類智品,因此与十六識所緣相关。第一种是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的識,这种識涉及欲界见苦所断一切,以及见集所断遍行随眠随增。第二种是欲界见集所断一切随眠相应的識,这种識涉及欲界见集所断一切,以及见苦所断遍行随眠随增。第三种是欲界见灭所断有为緣随眠相应的識,这种識涉及欲界见灭所断有为緣,以及遍行随眠随增。第四种是欲界见道所断一切随眠相应的識,这种識涉及欲界见道所断一切,以及遍行随眠随增。第五种是欲界修所断善及染污无覆无记識,这种識涉及欲界修所断一切,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如同欲界的五部有为緣識,色界和无色界各有五部有为緣識,共计十五識。第十六种是无漏識,即苦集道法類忍智品,这种識不涉及随眠随增。因此,可以说意根与緣識、有为緣、随眠、随增相关。意根与緣識的关系也涉及十六識所緣,这种意根与緣識的关系中,随眠随增,也如前述意根与識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意根与緣識、有为緣、随眠、随增相关,捨根也是如此,捨根也涉及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无漏法類智品,如前述意根一样。
樂根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者。樂根通欲界初及第三靜慮。欲界者。五識身相應。初靜慮者。三識身相應。此二唯有漏修所斷。第三靜慮者。意識相應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無漏者通法類智品。故此樂根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修所斷善。
愉悦感受的根基与欲界的四种存在状态相关联。色界中的一切有为法与无色界的两种存在状态相关联,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与欲界和无色界的四种存在状态相关联。色界中的一切有为法,愉悦感受的根基遍及欲界的最初阶段和第三静虑。欲界与五识身相应,初静虑与三识身相应,这两种状态只有有漏和修所断。第三静虑与意识相应,既涉及有漏也涉及无漏。有漏状态涉及五部,无漏状态涉及法类智品。因此,愉悦感受的根基在十六种识中,十二种识与之相关。第一种是欲界见苦所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相应的识,这种识包括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以及见集所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随增。第二种是欲界见集所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相应的识,这种识包括欲界见集所断的一切,以及见苦所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随增。第三种是欲界见道所断的无漏相应心理活动相应的识,这种识包括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随增。第四种是欲界修所断的善。
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五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六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七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八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九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
以及被煩惱染污的、不被覆蔽的、无记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欲界中属于修所断的一切,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五种色界中,见苦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色界中属于见苦所断的一切,以及见集所断的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六种色界中,见集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色界中属于见集所断的一切,以及见苦所断的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七种色界中,见灭所断的有为缘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色界中属于见灭所断的有为缘及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八种色界中,见道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色界中属于见道所断的一切,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九种色界中,修所断的善以及被煩惱染污的、不被覆蔽的、无记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色界中属于修所断的一切,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十种无色界中,见道所断的无漏缘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无色界中属于见道所断的一切。
及遍行隨眠隨增十一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樂根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樂根緣識十六識內十四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和随增的十一无色界修所断善识。这种识在无色界修所断的一切中,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和随增中。十二无漏识,指的是苦集道法类智品。这种识不是随眠随增,因此被称为乐根缘识。欲界的四部、色界的有为缘无色界的二部,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和随增。乐根缘识涉及十六识内的十四识所缘。一是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识,这是乐根缘缘识,缘于乐根。欲界见苦所断的遍行随眠相应识等,因此这种识是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以及见集所断的遍行随眠随增。二是欲界见集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识,这是乐根缘缘识,缘于乐根。见集所断的遍行随眠相应识等,因此这种识是欲界见集所断的一切,以及见苦所断的遍行随眠随增。三是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识。
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五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六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
这是基于愉悦感受根基的緣識。緣緣依赖于愉悦感受的根基。在欲界中,由見道所斷的无漏緣隨眠相应的識,以及与苦集道法智品相应的識,因此这种識涵盖了欲界中見道所斷的一切,以及遍行隨眠的增长,包括四种欲界的修所斷善和染污、无覆无记的識。这是基于愉悦感受根基的緣識。緣緣依赖于愉悦感受的根基。在欲界中,修所斷的識等,因此这种識涵盖了欲界中修所斷的一切,以及遍行隨眠的增长。在无色界中,見苦所斷的遍行隨眠相应的識,这是基于愉悦感受根基的緣識。緣緣依赖于愉悦感受的根基。无色界中見道所斷的无漏緣隨眠相应的識等,因此这种識涵盖了无色界中見苦所斷的一切,以及見集所斷的遍行隨眠的增长。在无色界中,見集所斷的遍行隨眠相应的識,这是基于愉悦感受根基的緣識。緣緣依赖于愉悦感受的根基。无色界中見道所斷的无漏緣隨眠相应的識等,因此这种識涵盖了无色界中見集所斷的一切。
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七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相應識。及道類智品無漏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八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無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及色界五部有為緣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隨其所應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隨其所應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此五并前八合為十三識。十四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樂根緣緣識。
以及对苦的洞察所断除的普遍潜藏的烦恼和随之增长的烦恼。七个无色界的见道所断除的所有潜藏的烦恼相应的识,是乐根缘缘识,缘缘乐根。无色界的见道所断除的无漏缘相应的识,以及道类智品的无漏识。因此,这个识是无色界的见道所断除的一切,以及普遍潜藏的烦恼随之增长的八个无色界的修所断除的善,以及染污、无覆、无记的识,是乐根缘缘识,缘缘乐根。无色界的修所断除的善识等,因此,这个识是无色界的修所断除的一切,以及普遍潜藏的烦恼随之增长的。以及色界的五部有为缘识,是乐根缘缘识,缘缘乐根。根据情况,有漏无漏识。因此,这个识根据情况,色界的有为缘潜藏的烦恼随之增长。这五个加上前面的八个共十三识。十四个苦集道智品的无漏识,是乐根缘缘识,缘缘乐根有漏无漏识。因此,这个识不是潜藏的烦恼随之增长的。因此,被称为乐根缘缘识。
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喜根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者。喜根通欲界及初二靜慮。唯意識相應。欲界者。唯有漏通五部。初二靜慮者。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無漏者通法類忍智品故。此喜根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欲界和无色界分为四部分。色界中,有为法与随眠和随增相关联。喜根与意识相关,涉及欲界和色界有为法。无色界则涉及两部分以及遍行。意识与欲界和色界有为法相关。无色界分为四部分,喜根则通于欲界和前两个禅定阶段,仅与意识相应。欲界只有有漏法,涉及五部分。前两个禅定阶段则既有有漏法也有无漏法。有漏法涉及五部分,无漏法则涉及法类、忍智品。喜根与十六种意识中的十三种相关。第一种是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涉及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以及见集所断的遍行随眠和随增。第二种是欲界见集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涉及欲界见集所断的一切,以及见苦所断的遍行随眠和随增。第三种是欲界见灭所断的有为法相应的意识,这种意识涉及欲界见灭所断的有为法,以及遍行随眠和随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界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識。十一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二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三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喜根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喜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五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在欲界中,所有由见道所断的烦恼相应的识,这些识包括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以及遍行随眠随增。五欲界中修所断的善,以及染污、无覆无记的识,这些识包括欲界修所断的一切烦恼,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就像欲界五部有为缘识色界五部有为缘识一样,合起来称为十识。十一无色界见道所断无漏缘随眠相应的识,这些识包括无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十二无色界修所断的善识,这些识包括无色界修所断的一切烦恼,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十三无漏识指的是苦集道法类智品,这些识不是随眠随增,因此被称为喜根缘识。欲色界有为缘无色界二部,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喜根缘识在十六识中,十五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的识,是喜根缘缘识,缘缘喜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自部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自部一切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喜根緣緣識。
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漏識存在。这种識在欲界中,对于见苦所断的一切法,以及见集所断的遍行随眠随增,两种见集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漏識存在。这种識在欲界中,对于见集所断的一切法,以及见苦所断的遍行随眠随增,三种欲界见滅所断有为緣随眠相应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漏識存在。这种識在欲界中,对于见滅所断有为緣,以及遍行随眠随增。四种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随眠相应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漏識存在。这种識在欲界中,对于见道所断的一切法,以及遍行随眠随增。五种欲界修所断善,以及染污无覆无记識,是喜根緣緣識。
緣緣喜根。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界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識。十一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十二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十三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所依赖的缘分是喜根。欲界的修所断涉及心识等,因此这些心识是欲界修所断的一切,以及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就像欲界的五部有为法依赖心识,色界的五部有为法依赖心识也是如此。合并起来就是十种心识。在无色界,见苦所断的普遍存在的随眠与心识相应,这是喜根所依赖的缘分心识。所依赖的缘分是喜根。无色界见道所断的无漏缘随眠与心识相应等,因此这些心识是无色界见苦所断的一切,以及见集所断的普遍存在的随眠随增。在无色界,见集所断的普遍存在的随眠与心识相应,这是喜根所依赖的缘分心识。所依赖的缘分是喜根。无色界见道所断的一切随眠与心识相应,这是喜根所依赖的缘分心识。
及苦集道類智品相應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四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無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五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喜根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与苦集道类智相关的识。因此,这种识在无色界中由见道所断除的一切烦恼,以及遍行随眠和随增。十四种无色界修所断的善以及染污、无覆无记的识,是喜根缘识和缘缘喜根,无色界修所断的善识等。因此,这种识在无色界中修所断的一切,以及遍行随眠和随增。十五种苦集道智品的无漏识,是喜根缘识和缘缘喜根,有漏和无漏识。因此,这种识不随眠随增。因此,喜根缘识被提及。欲界和色界有为法缘无色界的四部随眠随增。
憂根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憂根唯欲界有漏意識相應通五部。十六識內七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七無漏識。謂苦集法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憂根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憂根緣識十六識內十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
緣緣憂根自部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自部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六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七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故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八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等。故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十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憂根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信等五根緣識。緣緣識三界四部者。信等五根通有漏無漏。
有漏者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九地法類智品。故此信等五根。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十三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信等五根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信等五根緣識十六識內亦十三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自部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信等五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者。三無漏根通苦集滅道法類智品。十六識內七識所緣。一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二部識。色無色界各二部識亦爾。合為六識。七無漏識。謂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三無漏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
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三無漏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三界四部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取蘊。前五界有見有對法亦爾者。如是諸法皆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故。如眼根等應知其相。香味鼻舌識界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香味處亦爾者。如是諸法皆唯欲界修所斷故。如女根等應知其相。眼耳身識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色界四部。
無色界二部。及遍行者。如是諸法通欲界及初靜慮。唯修所斷。十六識內七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合為六識。七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故眼耳身識界緣識。欲色界三部隨眠隨增。如是緣識。十六識內十一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如欲界四部識。色界四部識亦爾。合為八識。九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十一苦集道法類智品無漏識故。眼耳身識界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意界意識界緣識緣緣識有為。緣意處後四蘊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法亦爾者。如是諸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如意根等應知其相。法界緣識三界一切。緣緣識有為緣法處。無色無見無對善法亦爾者。此諸法中。除善餘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并三無為故。十六識所緣。此諸緣識亦十六識所緣。唯除無為。緣識善法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法類智品并擇滅故。
此善法亦十六識所緣。然見苦集所斷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見滅道所斷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善法緣識亦十六識所緣。唯除無為緣識。故此諸法緣識三界一切隨眠隨增。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色蘊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有色法亦爾者。色蘊及有色法俱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六地法類智品故。十六識內十一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如欲界四部識。
色界四部識亦爾。合為八識。九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十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十一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故色蘊等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此色蘊等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謂三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然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合為十二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故色蘊等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後四取蘊。緣識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識界有漏法。見所斷法亦爾者。此諸法中除見所斷。餘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見所斷法。通三界九地。前四部唯有漏故。皆十六識所緣。
然除見滅道所斷無漏緣識。此諸緣識亦十六識所緣。然除見滅所斷無為緣識。故此諸法緣識有漏緣隨眠隨增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無漏法緣識。三界三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無斷法亦爾者。無漏及無斷法謂滅道諦及虛空非擇滅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一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無色界各三部識亦爾。合為九識。十無漏識。謂滅道法類智品。故此二法緣識三界三部。及遍行隨眠隨增。此二法緣識十六識所緣。於中唯除無為緣識。故此二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無為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者三無為法。十六識內七識所緣。一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相應識。二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二部識。色無色界各二部識亦爾。合為六識。七無漏識。謂滅法類智品故。無為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無為法緣識十六識所緣。於中唯除無為緣識。故無為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不善法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界繫法亦爾者。不善等法唯欲界通五部故。如前憂根應知其相。無記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四部。
色無色界有為緣者。無記法通三界。欲界者。修所斷。及見苦所斷中有身邊執見品。色無色界者。通五部并二無為故。無記法十六識內十四識所緣。一欲界見苦一切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及色無色界各五部識。於中唯除無漏緣識。合為十三識。十四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故無記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無記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五識所緣。除欲界見滅所斷識。色無色界各五部識中除無為緣識。故無記法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色界繫法緣識。欲界三部。
色界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者。色界繫法通五部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及色界五部有漏緣識。合為八識。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十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故色界繫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色界繫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及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八識。
九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十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十一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十二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故色界繫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無色界繫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者。無色界繫法通五部故。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合為六識。及無色界五部有漏緣識。
合為十一識。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故無色界繫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無色界繫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識。色界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於見道所斷識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無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十二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故無色界繫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學無學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者。學無學法唯無漏通四諦法類智品故。如三無漏根應知其相非學非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者。
此法通三界五部。唯有漏故。十六識所緣。唯除見道所斷無漏緣識。故非學非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此法緣識亦十六識所緣。然除無為緣識。故此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修所斷法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者。修所斷法通三界九地故。如命根應知其相。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