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不善納息第一之一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如是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此三結等。皆是契經所說唯除五結及九十八隨眠。此中應除如是二論。所以者何。一切阿毘達磨皆為解釋契經。此二論既非契經所說。是故應除。由此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切阿毘達磨皆為釋經。因如是如是經。作如是如是論。非經說者皆應除之。有說。不應除此二論。所以者何。彼二亦是契經說故。謂於增一阿笈摩。五法中說五結。九十八法中說九十八隨眠。時經久遠而俱亡失。此本論師以願智力憶念觀察。於此重敘而解釋之。有說。此二雖非經說而不應除。問五結既非契經所說。何故不除。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这些章节和章节的意义既然已经理解,接下来应该详细解释这些三結等。这些都是佛经中所说的,除了五結和九十八隨眠之外。这里应该排除这两种论。为什么呢?所有的阿毘達磨都是为了解释佛经。这两种论既不是佛经所说的,因此应该排除。因此,尊者妙音这样说:所有的阿毘達磨都是为了解释佛经。因为有这样的经文,所以有这样的论。不是经文所说的都应该排除。有人说,不应该排除这两种论。为什么呢?那两种也是佛经所说的。在增一阿笈摩中,五法中说五結,九十八法中说九十八隨眠。时间久远,两者都已失传。这些本论师以愿智力记忆观察,重新叙述并解释。有人说,这两种虽然不是经文所说,但不应该排除。问:五結既然不是佛经所说的,为什么不排除?
答諸論皆隨作者意樂。不違法相。欲造便造。謂於此中說遍行結非遍行結遍行非遍行結。說遍行結者如三結。說非遍行結者如五結。說遍行非遍行結者如九結。由此五結雖非經說而不應除。問九十八隨眠既非經說何故不除。答阿毘達磨皆為釋經七種隨眠。是經所說。今作論者廣以行相界部差別而分別之。是故此論亦不應除。問何故於此先立章耶。答為欲顯示諸門義故。若不立章門。義無由得顯。如彩畫者不能彩畫虛空。復次欲令此論久住世故。謂此論中雖善立蘊納息章門。而百千眾中乃有一人能具誦持況不善立。誰當有能誦持如是雜亂文句無誦持者便速隱沒。
回答说,所有的论述都是根据作者的心意和快乐来创作的,它们不违背佛法的真实相貌,想要创作就可以创作。比如在这里,我们讨论了遍行結和非遍行結,以及遍行非遍行結。提到遍行結的例子,就像三結;提到非遍行結的例子,就像五結;提到遍行非遍行結的例子,就像九結。因此,虽然五結不是经典中所说的,也不应该被排除。问到,既然九十八隨眠不是经典中所说的,为什么不排除呢?回答说,阿毘達磨都是为了解释经典中的七種隨眠,这是经典中所说的。现在的论者广泛地根据行相、界、部和差別来分别它们。因此,这个论也不应该被排除。问为什么在这里先设立章节呢��回答说,是为了展示各个门类的义理。如果不设立章节,义理就无法显现,就像画师不能在虚空中作画一样。再者,为了让这个论长久地存在于世,虽然这个论中很好地设立了蘊、納息等章节,但在成百上千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完全背诵和保持,何况那些不善于设立的人呢?谁能够背诵和保持这样杂乱无章的文句?如果没有人背诵和保持,就会很快消失。
復次若不立章則空。無所問。必有所依而發問故。問何故論者依經立章。答諸所造論皆為釋經。故諸經中所有種種不相似義。今此解釋立為雜蘊。乃至見義立為見蘊。然一一蘊具一切義。復次為顯契經義無量故。非如外典文多義少或全無義。如邏摩衍拏書有一萬二千頌。唯明二事。一明邏伐拏劫私多去。二明邏摩將私多還。佛經不爾。若文若義無量無邊。無量者義難測故。無邊者文難知故。譬如大海無量無邊。無量者深。無邊者廣。復次欲顯契經堪問難故。非如外典不堪問難。若問難時轉增無義。如獼猴子不耐打觸。若打觸時便失糞穢。佛經不爾。堪任問難。
再次,如果不设立章节,那么内容就会显得空洞,没有可问之处。必须有所依据才能提出问题。因此,问为什么论者依据经文设立章节。答案是所有撰写的论文都是为了解释经文。因此,在所有经文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含义,现在这里解释并设立为杂蕴,甚至将见解的含义设立为见蕴。然而,每一个蕴都包含所有的含义。再次,为了显示契经的意义无量,不同于外典文字多而意义少,或者完全没有意义。例如,邏摩衍拏书有一万二千颂,只阐明两件事:一是说明邏伐拏劫私多离去,二是说明邏摩带私多回来。佛经不是这样。无论是文字还是意义,都是无量无边。无量是因为意义难以测量,无边是因为文字难以知晓。比如大海无量无边,无量代表深,无边代表广。再次,想要显示契经能够承受质疑和困难,不同于外典不能承受质疑。如果质疑外典,只会增加无意义的内容,就像獼猴不耐打触,一旦被打触就会失禁。佛经不是这样,能够承受质疑和困难。
若問難時生淨戒色善根妙觸。如婆羅痆斯所出疊衣堪耐打觸。若打觸時發鮮淨色及勝妙觸。復次欲顯契經發則妙故。謂有三事覆則妙。發則不妙。一愚人二女人三外道書論。復有三事發則妙。覆則不妙。一智人二日月三佛法經論。復次欲顯契經堪思擇故。非如外典不堪思擇。若思擇時能使有情慧眼損減。如人觀日損減眼根。佛法不爾。堪任思擇。若思擇時慧眼增益。如人觀月增長眼根。問何故於此先立章後作問耶。答如造舍法故。如欲造舍先立基址後方結搆。如是尊者欲造法舍。如基址法故先立章。如結搆法故後作門。復次如種樹法故。
如果被问及在困难时期如何培养纯净的戒律、善根和妙触,就像在婆羅痆斯出产的袈裟,能够承受打击和触感。当打击和触感发生时,会展现出鲜艳的颜色和卓越的触感。再次,为了显示契经的妙处,当它被揭示时是妙的。也就是说,有三件事,隐藏时是妙的,被揭示时则不妙:一是愚人,二是女人,三是外道的经论。还有三件事,被揭示时是妙的,隐藏时则不妙:一是智人,二是日月,三是佛法经论。再次,为了显示契经值得深思熟虑,不像外典那样不值得深思熟虑。如果深思熟虑,会使有情的慧眼减少,就像人看太阳会损伤眼根。佛法则不是这样,它值得深思熟虑,如果深思熟虑,慧眼会增加,就像人看月亮会增强眼根。问为什么在这里先立章后提问呢?回答说,就像建造房屋的方法。想要建造房屋,先要打好基础,然后再进行结构搭建。同样,尊者想要建造法舍,就像基础的法一样,先立章,就像结构的方法一样,后设门。再次,就像种树的方法一样。
如欲種樹先治其地然後種殖。如是尊者欲種法樹。如治地法故先立章。如種殖法故後作門。復次如結鬘法故。如欲結鬘先經其縷然後結花。如是尊者欲結法鬘。如經縷法故先立章。如結花法故後作門。復次如彩畫法故。如欲彩畫必先作模後填眾彩。如是尊者欲畫法像。如作摸法故先立章。如填彩法故後作門。復次如刻鏤法故。如欲刻鏤必先作朴後刻支體。如是尊者欲鏤法像。如作朴法故先立章。如刻支體法故後作門。復次如觀行法故如瑜伽師先立大種及所造色。後以極微剎那分析。尊者亦爾。如立大種及所造色故先立章。如以極微剎那分析故後作門。
就像种树前要先整理土地然后才能种植,同样地,尊者想要种植法树,也必须先按照整理土地的方法立章,然后按照种植的方法作门。再比如编花环的方法,想要编花环必须先理顺花线再编织花朵,尊者想要编法鬘,也必须先按照理顺花线的方法立章,然后按照编织花朵的方法作门。又比如绘画的方法,想要绘画必须先制作草图再填充色彩,尊者想要画法像,也必须先按照制作草图的方法立章,然后按照填充色彩的方法作门。再比如雕刻的方法,想要雕刻必须先制作粗胚再雕刻细节,尊者想要雕刻法像,也必须先按照制作粗胚的方法立章,然后按照雕刻细节的方法作门。再比如修行的方法,瑜伽师先建立大种及所造色,然后用极微剎那进行分析,尊者也是如此,先建立大种及所造色立章,然后用极微剎那进行分析作门。
復次如佛說法故。如佛說法先摽後釋。謂先摽言六界六觸處十八意近行及四依處說名有情。後復釋言。如是名六界。乃至如是名四依處。尊者亦爾。如先摽法故先立章。如後釋法故後作門。復次欲現二種善巧法故。謂先立章。現於義善巧。後作門。現於文善巧。如義善巧文善巧。當知義力文力義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究竟。法無礙解究竟亦爾。復次顯己智見無錯亂故。謂若智見有錯亂者。其所造論亦復錯亂。不能立蘊納息章門。若彼智見無錯亂者。其所造論亦不錯亂。能善立蘊納息章門。尊者顯己智見無謬故先立章然後作門。問何故立章先依三結。
另外,正如佛陀说法的方式,佛陀总是先提出要点然后再详细解释。比如,他先提出六界、六触处、十八意近行和四依处这些概念来描述有情众生,然后再解释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比如什么是六界,乃至什么是四依处。尊者也是这样,先提出法的要点,然后详细解释。再次,为了展示两种善巧法,即先提出要点以显示对义理的善巧,后详细解释以显示对文词的善巧。正如义善巧和文善巧,应当知道义力、文力、义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的究竟和法无碍解的究竟也是如此。再次,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见解没有混乱,如果智慧和见解混乱,那么所造的论著也会混乱,不能正确建立蕴、纳息、章、门。如果智慧和见解没有混乱,那么所造的论著也不会混乱,能够很好地建立蕴、纳息、章、门。尊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见解没有错误,先提出要点,然后详细解释。问为什么在建立章的时候先依据三结?
後乃至依九十八隨眠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己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脇尊者曰。一切生疑謂若先說三不善根。或乃至先說九十八隨眠者。亦皆有疑。何緣立章先依於彼。故但所說不違法相。若先若後俱無有失。復有說者。阿毘達磨應以相求。不應責其先後次第。或有說者。此中亦可隨少因緣釋其次第。然阿毘達磨義理深廣。若復釋此便為繁亂。難可受持故不復釋。有作是說。此中欲顯漸增法故。謂先說三。次四次五。乃至最後說九十八。復次顯煩惱樹漸增長故。先說三結。乃至後說九十八隨眠。有餘師說。欲顯斷彼漸次證得沙門果故。
那么,是否一直到依据九十八隨眠呢?回答是,这是论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论作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撰写此论,因为不违背佛法的真实相貌,所以不应受到指责。脇尊者说,如果先提出三不善根,或者先提出九十八隨眠,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章节的设立要先依据它们呢?因此,只要所说的不违背佛法的真实相貌,无论是先还是后,都没有过失。还有观点认为,阿毘達磨应该根据其特征来寻求,不应追究其先后次序。或者有人说,这里也可以根据少量的因缘来解释其次序。然而,阿毘達磨的义理深广,如果再解释这些就会变得复杂混乱,难以领受和记忆,所以不再解释。有人这样说,这里想要显示逐渐增长的法则,即先说三,然后是四、五,一直到最终的九十八。再次,显示烦恼树逐渐增长,先说三結,一直到最后的九十八隨眠。有其他的论师说,想要显示逐渐断除它们,依次证得沙门果。
謂三結斷。證得初果。是以先說三不善根。欲漏倍斷得第二果。即彼盡斷得第三果。是故次說。餘二漏斷得第四果。是故後說。瀑流扼取身繫蓋等無別斷證。皆重顯示三漏故說。是故此中先說三結。乃至後說九十八隨眠。有三結。謂有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問此三結以何為自性。答以二十一事為自性。謂有身見結三界見苦所斷有三事。戒禁取結三界見苦道所斷有六事。疑結三界見苦集滅道所斷有十二事。此二十一事是三結自性。我物相分自體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結。結是何義。答繫縛義是結義。合苦義是結義雜毒義是結義。
指的是断除了三种结,证得了初果。因此先提到了三种不善根,断除欲漏得到第二果,完全断除那些得到第三果,所以接下来说。断除其余的二漏得到第四果,所以最后说。瀑流、扼取、身系、盖等没有别的断证,都是再次显示三漏,因此这里先说三结,直到最后说九十八随眠。有三种结,即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问这三种结以什么为自性?回答说以二十一事为自性,即身见结在三界见苦时断除的有三事,戒禁取结在三界见苦道时断除的有六事,疑结在三界见苦集灭道时断除的有十二事。这二十一事是三结的自性。我、物相、分、自体、本性,已经说了自性,所以现在应当说。问为什么称之为结?结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束缚的意义是结的意义,合苦的意义是结的意义,杂毒的意义是结的意义。
此中繫縛義是結義者。謂結即是繫。云何知然。如契經說。尊者執大藏。往尊者舍利子所。問言大德。為眼結色色結眼耶。乃至意法為問亦爾。舍利子言。眼不結色。色不結眼。此中欲貪說名能結。乃至意法亦復如是。如黑白牛同一靷繫。若有問言。為黑繫白。白繫黑耶。應正答言。黑不繫白。白不繫黑。此中有靷說名能繫。由此故知結即是繫。合苦義是結義者謂欲界結令欲界有情與欲界苦合非樂。色界結令色界有情與色界苦合非樂。無色界結令無色界有情與無色界苦合非樂。雜毒義是結義者。謂勝妙生及有漏定。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
在这段经文中,束缚的含义等同于结的含义。也就是说,结就是束缚。怎么知道是这样呢?正如佛经所说,尊者执大藏前往尊者舍利子那里,问道:大德,是眼睛束缚了色相,还是色相束缚了眼睛呢?以此类推,对于意和法的提问也是一样。舍利子回答说:眼睛并不束缚色相,色相也不束缚眼睛,这里所说的欲贪被称为能束缚。以此类推,意和法也是如此。就像黑白两色的牛被同一根轭所束缚,如果有人问,是黑色束缚了白色,还是白色束缚了黑色?应该正确回答说:黑色并不束缚白色,白色也不束缚黑色,这里所说的轭被称为能束缚。由此可知,结就是束缚。与苦相合的含义是结的含义,指的是欲界的结使得欲界的有情与欲界的苦相合,而不是乐;色界的结使得色界的有情与色界的苦相合,而不是乐;无色界的结使得无色界的有情与无色界的苦相合,而不是乐。杂毒的含义是结的含义,指的是胜妙生和有漏定,如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
以雜煩惱故聖者厭離如雜毒食。雖復美妙。智者遠之。如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極七反有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流轉往來作苦邊際。問如阿毘達磨說八十八隨眠永斷證預流果。池喻經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何故此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耶。答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生有餘略說。復次世尊觀察所化有情意樂隨眠為說法要。意樂者謂善根。隨眠者謂煩惱。觀察如是意樂隨眠。略說法要斷彼煩惱。所說稱量不少不多。少說不能斷彼煩惱。多說於彼則為唐捐。譬如良醫觀察病者病及病因。授以方藥。所授稱量不少不多。少則不能除其病苦。
多則於彼亦為唐捐。復次所說法要有略有廣。略者謂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廣者謂說八十八隨眠永斷。及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如略說廣說諸不分別說分別說總說別說無異說有異說不遍說遍說頓說漸說。當知亦爾。復次為利根者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為鈍根者說八十八隨眠永斷及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如為利根鈍根者說。諸為因力緣力內力外力自思惟力他說法力。開智者說智者說當知亦爾。復次為誘怯弱所化有情。顯示易行。如牽手故謂怯弱者怖多所行。為誘進之於多說少。此中應說佛栗氏子於多聞少便奉行喻。謂有苾芻名佛栗氏子。如來在世於佛法出家。
如果讲解过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徒劳。再次,所说的法要,有简略和详尽之分。简略的是指讲述三种主要煩惱(三結)的永久断除,以证得預流果。详尽的则是指讲述八十八种随眠(隨眠)的永久断除,以及讲述无量苦的断除,以证得預流果。就像简略说、详尽说、不分别说、分别说、总说、别说、无异说、有异说、不遍说、遍说、顿说、渐说一样,应当知道也是如此。再次,对于利根的人,讲述三种主要煩惱的永久断除以证得預流果;对于鈍根的人,讲述八十八种随眠的永久断除以及无量苦的断除,以证得預流果。就像为利根和鈍根的人所说,那些因力、緣力、内力、外力、自思惟力、他说法力,开启智慧的人、智慧的人所说,也应当知道也是如此。再次,为了诱导怯弱的所化有情,显示简易的修行方法,就像牵引手一样,因此怯弱者怖畏多行,为了诱导他们进入多行,对于多的讲述少的。这里应当讲述佛栗氏子在多闻少行便奉行的喻。有一个名叫佛栗氏子的比丘,如来在世时,在佛法中出家。
是時已制過二百五十學處。於半月夜說別解脫戒經時。聞說自愛諸善男子樂學戒者應如是學。便生怯弱。誰能於此眾多學處具足奉行。便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我今不能守護如是眾多學處。請退還家修本俗業。世尊哀慜軟言訶擯。復勸諭曰。善哉善哉。佛栗氏子。汝能修學三學處不。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彼聞數少。歡喜踊躍。即白佛言。我能修學彼學。如是三種學時。便為已學一切學處。如是世尊若說八十八隨眠永斷。或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者。則所化有情心生怯弱。誰能拔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樹。誰能越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河。
誰能竭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海。誰能碎此八十八種大煩惱山。誰能修此八十八種煩惱對治。由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彼聞數少歡喜踊躍。便勤修學三結對治。斷三結時諸見所斷皆得永斷。同對治故。復次世尊於此說勝事故。謂見所斷諸煩惱中三結最勝。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見所斷諸煩惱中三結最勝。餘皆屬此。如因見生貪瞋慢等。復次世尊於此說上首故。謂此三結是見所斷煩惱上首。如勇健將常在軍前。由此勢力諸見所斷煩惱生長難可制伏。復次世尊於此說勝功德勝怨敵故。勝功德者謂預流果。勝怨敵者謂此三結。復次佛於此說三三摩地近障法故。
謂有身見是空近障。戒禁取是無願近障。疑是無相近障。復次如是三結近見道者數現行故。如雜蘊說。忍作意持見疑不行設行不覺。煩惱微細覺慧劣故。見謂有身見及戒禁取。疑即是疑。復次由此三結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復次由此三結過患增盛堅固眾多。是故偏說。謂有身見結是六十二見趣根本。諸見趣是餘煩惱根本。餘煩惱是業根本。諸業是異熟果根本。依異熟果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皆得生長。戒禁取結能起種種無義苦行。疑結能使有情疑前際疑後際疑前後際。於內猶豫此為何物。云何此物。誰現有誰當有。如是有情生從何來死往何所。
復次如是三結已斷已遍知。乃至阿羅漢猶相似轉。謂有身見結苦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謂作是說。我鉢我衣我同住我弟子我房舍我資具。於無我中而說有我戒禁取結道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如洗手足住阿練若。但畜三衣常行乞食。乃至具足受持十二杜多功德。謂得清淨。曾聞尊者路摩尚祇迦。雖是阿羅漢每日洗浴謂得清淨。此類極多。疑結道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謂阿羅漢遠見竪物便生猶豫。杌耶人耶。為男為女。若見二路亦懷疑惑。此是正道非正道耶。見二衣鉢亦懷猶豫。是我所有他所有耶。
如是一切。復次諸瑜伽師以三結斷為其上首。總證一切見所斷結諸擇滅故。復次諸瑜伽師以三結斷為其上首。總覺一切見所斷結諸擇滅故。復次如是三結是順下分通三界故。貪欲瞋恚雖是順下分。而不通三界。邊執見邪見見取慢無明等雖通三界。非順下分故不說斷。復次七隨眠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謂預流果七隨眠中已永斷二。謂見及疑。見有二種。謂緣自地他地差別。於中各說一上首者。復次於九結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謂預流果於九結中已斷三結。謂見取疑。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此經應言永斷三結證預流果。謂見取疑。
復次十隨眠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十隨眠者。謂五見.疑.貪.恚.慢.癡。預流於此十隨眠中已永斷六。謂五見.疑。此中唯說永斷三結不說六者。但說轉故。謂此六中有身見是轉邊執見是隨轉。戒禁取是轉。見取是隨轉。疑是轉。邪見是隨轉。已說轉當知亦說隨轉。是故但說永斷三結。復次此經略現門梯隥故。謂見所斷諸煩惱中。有唯一部有通二部有通四部。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唯一部者。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通二部者。雖更無別通二部隨眠。而戒禁取則名通二部。或復說彼相應俱有。若說疑。當知總說通四部者。復次見所斷結。
有是自界遍行。有是他界遍行。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自界遍行。若說戒禁取疑當知總說他界遍行。問何故自界遍行但說一結。他界遍行說二結耶。答他界遍行通有漏緣無漏緣故。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有漏緣結。若說疑。當知總說無漏緣結。如自界遍行他界遍行。諸自地遍行他地遍行。當知亦爾。復次見所斷結。有是有漏緣。有是無漏緣。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有漏緣結。若說疑當知總說無漏緣結。問何故說二有漏緣結。無漏緣結但說一耶。答有漏緣結有是自界自地緣。有是他界他地緣。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自界自地緣者。若說戒禁取。
當知總說他界他地緣者。如有漏緣無漏緣。諸有諍緣無諍緣。世間緣出世間緣。有愛味緣無愛味緣。耽嗜依緣出離依緣。墮界緣不墮界緣。順結緣不順結緣。順取緣不順取緣。順纏緣不順纏緣。當知亦爾。復次見所斷結。有有為緣。有無為緣。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有為緣結。若說疑。當知總說無為緣結。有為緣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如有為緣無為緣諸常緣無常緣恒緣非恒緣有變易緣無變易緣當知亦爾。復次見所斷結有是見性有非見性。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是見性結。若說疑當知總說非見性結。是見性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
如見性非見性諸視性非視性推求性非推求性樂尋覓性非樂尋覓性樂迴轉性不樂迴轉性堅執性不堅執性數取境性不數取境性當知亦爾。復次見所斷結有是不善有是無記。若說戒禁取疑。當知總說諸不善結。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諸無記結。諸不善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如不善無記有異熟無異熟。感二果感一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當知亦爾。復次見所斷結有歡行相轉。有慼行相轉。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歡行相轉者。若說疑當知總說慼行相轉者。歡行相轉說二所以如前應知。復次如是三結障三淨蘊。是故偏說謂有身見障淨戒蘊。有說。
障淨定蘊戒禁取障淨定蘊。有說。障淨戒蘊疑障淨慧蘊。如障三淨蘊諸障三學三修三清淨當知亦爾。復次如是三結障八支聖道。是故偏說。謂有身見障正語正業正命。有說。障正念正定。戒禁取障正念正定。有說。障正語正業正命。疑障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復次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說預流果永斷三結。謂世間疑。已得聖者。猶執有我。猶執吉凶。猶懷疑惑。故世尊說永斷此三。證預流果。以預流果初聖果故。
問為初得道故名預流。為初得果故名預流。設爾何失。兩俱有過。若初得道故名預流。則第八聖應名預流。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彼最初得無漏道故。若初得果故名預流。則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爾時證得四聖果中最初果故。有作是說。以初得道故名預流。問第八聖者應名預流。答若初得道具緣道智乃名預流。第八聖者雖初得道。而未具得緣道智故不名預流。復次若初得道是道類智修道果道所攝道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三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
三得結斷一味得。捨已得道者。謂捨見道。得未得道者。謂得修道。得結斷一味得者。謂得三界見所斷結一味斷得。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具五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已斷一切見所斷結。無事煩惱忍所斷惑見邪性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有相有施設可共談論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復次若初得道容死生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有餘師說。以初得果故名預流。問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答若初得果。是漸次非超越。
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證初解脫。是初得度。住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證欲界法六品斷。或九品斷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向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是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復次若初得果地道俱定者。乃名預流。謂一來果地雖定而道不定。有漏無漏道俱能得故。
不還果地道俱不定。依六地有漏無漏道皆能得故。阿羅漢果道雖定而地不定。依九地皆能得故。預流果地道俱定。唯依未至定無漏道得故。復有說者。不以初得道故名預流。亦不以初得果故名預流。然以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補特伽羅名依法立。如酥油瓶藥水等故。問以何義故。名預流耶。答流謂聖道。預者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問一來不還及阿羅漢亦入聖道。應名預流。答若依此義亦不遮彼。然預流果初故受名。餘依別德更立異稱。
問一來不還阿羅漢亦得不墮法。何故唯說預流果得不墮法耶。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應知此經是有餘說。復次諸果各有勝義顯義。謂預流果不墮法勝不墮法顯。故說不墮。不墮惡趣故。一來果一來法勝一來法顯。故說一來。唯一往來故。不還果不還法勝不還法顯。故說不還。不還欲界故。阿羅漢果無生法勝無生法顯。故說無生。不受後有故。是故預流獨說不墮。問異生亦有得不墮法。何故於此不說異生。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彼不定故。謂諸異生於不墮法有得不得。諸預流者定得不墮。故偏說之。
定者謂住正性定聚。諸預流者定般涅槃故說為定。緣已變故。猶如坏器。三層閣上投之於地。未至地頃。雖曰未破。必當破故亦名為破。
趣菩提者盡無生智名曰菩提。彼於菩提願樂忍可。敬重愛欲隨順趣向。臨至名趣。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如餘經說。佛轉法輪四諦三轉十二行相。非唯三轉十二行相。應說十二轉四十八行相。謂於四諦各有三轉十二行相。然一一諦各有三轉十二行相。不過三轉十二行相故說此言。餘經亦說。有七處善及三義觀。速於聖法毘奈耶中。能盡諸漏。不應但說有七處善。彼應說有三十五處善或無量處善。
不過七故作如是說。謂於五蘊或於餘法。一一各有七處善故。此亦如是。又餘經說。苾芻我今當說二法。二謂眼色乃至意法。彼不應言二。應說有十二。不過二故說二法言。此亦如是。問何預流唯經七有流轉往來不增不減。脇尊者曰。若增若減亦俱生疑。唯受七有不違法相故不應責。復次彼異熟因但有爾所感異熟果勢力在故。復次彼業力故能受七有。聖道力故不至第八。如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勢力故不至第八。復次若受八有。彼第八生應無聖道。聖道法爾不依欲界第八身故。彼第八生若無聖道。應見諦已還不見諦。得聖果已還不得果。
入現觀已還不現觀。成聖者已還作異生。勿有斯過。故唯七有。復次若受八有便越三世。過殑伽沙應正等覺法毘奈耶則於如來非內眷屬。如過七族不名為親。復次增上忍時已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處別一生。於諸餘生得非擇滅。若法已得非擇滅者必不現前故唯七有。復次彼於欲界上下七處有受生義。七處謂人及六欲天。於中往來人天相間故受七有。復次欲界九品煩惱勢力有差別故彼受七有。復次彼於七有修七覺支得圓滿故。唯受七有。復次彼於七有修七依定七種聖道得圓滿故。唯受七有。復次彼於七有修七隨眠能對治道得圓滿故唯受七有不增不減。
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此依圓滿預流而說故。人天有等受七生。然有預流人天生別。謂或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或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此中且說極多生者故說預流人天各七。問圓滿預流何處滿七。為在天上為在人中受第七有般涅槃耶。此中有說。若依此生得預流果即說此生入七有數。彼作是說。若人中得果則天上滿七而般涅槃。若天上得果則人中滿七而般涅槃。有作是說。若依此生得預流果不說此生入七有數。彼作是說。
若人中得果還人中滿七而般涅槃。若天上得果還天上滿七而般涅槃。應知此中初說非理。以得果生中有全是異生攝故。是則預流唯應說受二十七有。而施設論說。預流者二十八有流轉往來作苦邊際故。不應說初得果生入七有數。問受七有者前六生中起聖道不。有說不起。若當起者應般涅槃。有說亦起。業力持故不般涅槃。問若滿七有無佛出世彼在家得阿羅漢耶。有說不得。彼要出家受餘法服得阿羅漢。有說彼在家得阿羅漢已。後必出家受餘法服。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
流轉往來者天上壽盡來生人中。人中壽盡往生天上。如富貴者林苑遊觀。流謂中有轉謂本有。作苦邊際者是證苦邊際義。問此苦邊際為在苦中為在苦外。若在苦中應非邊際。若在苦外世間現喻當云何通。如世金籌初中後際無不是金。苦之邊際亦應是苦。有作是說。苦邊際者謂在苦中。即阿羅漢最後諸蘊體。雖是苦非後苦因不生後苦後苦不續名苦邊際。有餘師說。苦邊際者謂在苦外即是涅槃。永出苦故名苦邊際。世間現喻不必須通非三藏攝不須釋故。世法聖法理各別故。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