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二
問樂受及不苦不樂受與愛為緣是事可爾。愛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與愛為緣。而此經總說受緣愛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苦作愛緣勝餘二受。故世尊說苦受所逼便愛樂具。愛樂具故便於樂受起貪隨眠。相續增長。有餘師說。三受與愛皆作勝緣。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有情類貪著我故。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無窮。苦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諸有情為我所逼貪愛樂受。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不絕。不苦不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於欲界下三靜慮我尚起愛造善惡行。令有相續。
问愉悦的感受和不苦不乐的感受与爱作为条件是否合理。因为人们执着于这些感受,四处追求符合自己意愿的事物。那么,痛苦的感受如何也与爱作为条件呢?而这部经文却说感受是爱的条件。尊者世友这样解释,痛苦作为爱的条件比其他两种感受更为强烈。因此,世尊说,当人们被痛苦的感受逼迫时,就会渴望快乐的事物。渴望快乐的事物,就会对愉悦的感受产生贪欲和潜在的烦恼,这种状态会持续增长。其他一些论师说,三种感受都能作为爱的条件。愉悦的感受意味着我能引发爱,使有情众生的相续比其他两种感受更为强烈。因为众生贪恋自我,四处追求,造作善恶之行,使得各种存在形式的相续无穷无尽。痛苦的感受意味着我能引发爱,使有情众生的相续比其他两种感受更为强烈。因为众生被自我逼迫,贪恋愉悦的感受,四处追求,造作善恶之行,使得各种存在形式的相续永不停止。不苦不乐的感受意味着我能引发爱,使有情众生的相续比其他两种感受更为强烈。因为在欲界的下三禅定中,我仍然会因贪欲而造作善恶之行,使得有情众生的相续持续不断。
況於上地無苦樂處而不能耶。脇尊者言。三受皆能為緣起愛。識身論說。若有三受未斷未知。能起諸愛引眾苦果。故知三受皆是愛緣。問云何三受皆能起愛。答愛有五種。一和合愛。二不和合愛。三別離愛。四不別離愛五愚愛。樂受未生起和合愛。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苦受未生起不和合愛。苦受已生起別離愛。不苦不樂受未生起和合愛。不苦不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於中多分生長愚愛。問愛即取攝。何故此經說愛緣取。答初生愛位以愛聲說。增廣愛位以取聲說。復次下品名愛上品名取。故無有失。問受緣愛愛緣取。此二種何差別。答若愛以受為因名受緣愛。
更何况在更高层次的境界中,没有苦乐感受的地方,难道就不能产生爱吗?尊者说,三受都能成为爱的条件。《识身论》中提到,如果三受未断、未知,能引发各种爱,导致众多苦果。因此,我们知道三受都是爱的条件。问:为什么三受都能引发爱?答:爱有五种,一是和合爱,二是不和合爱,三是别离爱,四是不别离爱,五是愚爱。乐受未生起时产生和合爱,乐受已生起时产生不别离爱。苦受未生起时产生不和合爱,苦受已生起时产生别离爱。不苦不乐受未生起时产生和合爱,不苦不乐受已生起时产生不别离爱。在这些情况下,愚爱往往大量增长。问:爱即是取摄,为什么这部经说爱缘取?答:初生爱时以爱称之,爱增长广大时以取称之。再者,低层次的爱称为爱,高层次的取称为取,因此没有错误。问:受缘爱和爱缘取这两种有什么差别?答:如果爱以受为因,称为受缘爱。
若愛以愛為因名愛緣取。復次若愛是受果名受緣愛。若愛是愛果名愛緣取。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復次若愛為愛因名受緣愛。若愛為業因名愛緣取。復次若愛以愛為果名受緣愛。若愛以業為果名愛緣取。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問何故前際緣起無明為初。後際緣起愛為初耶。答此二煩惱俱是本故。謂無明是前際本。有愛是後際本。復次。前際煩惱位已滅壞故難可了知。故說無明。後際煩惱位正現在前。求當有故說名為愛。復次。無明有七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該五部。二遍六識。三通三界。
如果爱以爱为因,称为爱缘取。再次,如果爱是感受的结果,称为受缘爱。如果爱是爱的结果,称为爱缘取。正如因与果的生起,所生的养护、所养护的增长、所增长的引导、所引导的转变,也应如此理解。再次,如果爱是爱的原因,称为受缘爱。如果爱是业力的原因,称为爱缘取。再次,如果爱以爱为果,称为受缘爱。如果爱以业力为果,称为爱缘取。正如因与果的生起,所生的养护、所养护的增长、所增长的引导、所引导的转变,也应如此理解。问:为何前际缘起以无明为首,后际缘起以爱为首?答:这两种烦恼都是根本原因。无明是前际的根本,有爱是后际的根本。再次,前际烦恼位已经灭坏,难以了知,因此说无明。后际烦恼位正现在眼前,追求未来的存在,因此称为爱。再次,无明有七个原因,所以说在前际缘起之初。一是涵盖五部,二是遍及六识,三是通于三界。
四是隨眠性。五能起重身語業。六與斷善根作勝加行。七是遍行性。愛唯有六事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謂前七事中除遍行性。復次。無明有三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常為元首。二與一切煩惱相應。三是遍行性。愛於後有能引勝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復次無明有四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有漏無漏緣。二有為無為緣。三是遍行非遍行。四自界他界緣。愛唯有漏緣有為緣。非遍行自界緣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更有餘義。後當廣說。取緣有者。若有煩惱。復能發業牽後有果。非無煩惱有緣生者。若有能引後有諸業。後有當生非無引業。生緣老死者。
四是随眠性。五能引起重大的身语业。六与断善根作胜加行。七是遍行性。爱只有六种原因,所以说在后际缘起的开始。即前七事中除去遍行性。再者,无明有三种原因,所以说在前际缘起的开始。一常为首领。二与一切烦恼相应。三是遍行性。爱在后有能引胜,所以说在后际缘起的开始。再者,无明有四种原因,所以说在前际缘起的开始。一有漏无漏缘。二有为无为缘。三是遍行非遍行。四自界他界缘。爱只有漏缘有为缘,非遍行自界缘,所以说在后际缘起的开始。还有其他意义,以后将详细说明。取缘有的,如果有烦恼,又能发起业力牵引后有果,不是无烦恼有缘生者。如果有能引后有的诸业,后有将会生起,不是无引业。生缘老死者。
謂若有生便有老死。問何故三有為相中生獨立一支。老死共立一支耶。脇尊者曰。世尊於法功能差別能善了知。餘無此能故。於此事不須徵詰。復有說者。諸法生時生有作用。故獨立支。諸法滅時老死無常俱有作用。故合立支。有餘師說。生令諸法相續增長。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不相續不增長。故合立支。或復有說。生令諸法和合作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離散無用。故合立支。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故合立支。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生作用勝獨辦一事。故獨立支。老死作用劣共辦一事。故合立支。
这是说如果有生,就会有老死。问为什么在三种有为法的状态中,生单独作为一个支,而老死合为一个支呢?脇尊者说,世尊对法的功能差异有深刻的了解,其他人没有这种能力,所以不需要对此进行质疑。还有另一种说法,诸法在生的时候,生有其作用,因此单独作为一个支。诸法在灭的时候,老死和无常同时发生作用,因此合为一个支。有其他的论师说,生使诸法相续增长,因此单独作为一个支。老死使诸法不相续不增长,因此合为一个支。或者还有另一种说法,生使诸法和合发生作用,因此单独作为一个支。老死使诸法离散无用,因此合为一个支。尊者世友这样说,生使诸法从未来到现在,因此单独作为一个支。老死使诸法从现在到过去,因此合为一个支。尊者妙音这样说,生的作用强,能独立完成一件事,因此单独作为一个支。老死的作用弱,共同完成一件事,因此合为一个支。
如強力人獨辦一事。劣則不爾。問病何故不立有支。答無有支相故。復次。若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故不立有支。如尊者薄矩羅說。我於佛法出家。年過八十尚不憶有少頭痛。況餘身病。彼在欲界贍部洲生。尚無少病。況餘界餘處。病不遍故不立有支。問此契經說老死緣愁悲苦憂惱。何故愁等不立有支。答無支相故。謂愁等五散壞有支。如霜雹等害諸苗稼。復次愁等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猶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問此愁等五不應但說老死為緣。以無明等十二有支為緣生故。
就像一个强壮的人可以独自完成一件事情,而能力较差的人则不能。问:为什么病不被认为是有支呢?答:因为没有有支的特征。再有,如果一个法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所有存在都存在,那么它被认为是有支。但病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所有存在都存在,因此不被认为是有支。正如尊者薄矩羅所说,我在佛法中出家,年过八十,甚至不记得有过轻微的头痛,更不用说其他身体上的病了。他在欲界的贍部洲出生,甚至没有轻微的病,更不用说其他界其他地方了。因为病不普遍存在,所以不被认为是有支。问:这部契经说老死是愁、悲、苦、忧、恼的原因,为什么愁等不被认为是有支呢?答:因为没有支的特征。愁等五种情绪破坏有支,就像霜雹等破坏庄稼一样。再有,愁等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所有存在都存在,就像疾病一样,因此愁等不被认为是有支。问:这五种愁等不应该只说老死是其因,因为无明等十二有支是因生的缘故。
答此經應說無明緣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緣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說者是有餘說。復次應知此經以終顯始。老死為緣既生愁等。應知乃至無明亦爾。復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是故偏說。復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說。復次。造惡業者。毀淨戒者。於此位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說。如契經說。若男若女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或破尸羅。臨命終時惡趣相現。如日欲暮大山峯影來覆其身。當於爾時。身心驚怖生大苦惱。乃至廣說。是故但說老死為緣。問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設爾何失。若有者。緣起支應有十三或十四。若無者。無明無因老死無果。
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提到无明引发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五种愁苦,一直到生緣老死以及由此产生的五种愁苦。然而,经文没有提及这些,是因为这是一种简略的说法。再次,应当理解,这部经文通过终结来显现起始,既然老死是愁苦等的因缘,那么应知无明也是如此。再次,老死阶段中常常产生愁苦等情绪,因此特别提到。再次,在老死阶段中,产生的愁苦等情绪大多是上等的,因此特别提到。再次,那些造作恶业、破坏戒律的人,在这个阶段中常常产生大量的愁苦等情绪,因此特别提到。正如契经所说,无论男女,如果造作身、口、意三种恶行,或者破坏戒律,在临终时恶趣的相现前,就像太阳即将落山时,大山的影子覆盖其身。在那时,他们的身心感到惊恐,产生极大的苦恼,等等。因此,只提到老死是因缘。问:无明有因吗?老死有果吗?如果这样设定,会有什么过失?如果有,那么十二因缘应该增加到十三或十四。如果没有,那么无明没有因,老死没有果。
應是無為。答應作是說。無明老死雖有因果。而非有支。故無十三十四支失。無明因者。謂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謂愁悲苦憂惱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前無明。老死有果。謂後老死。過去未來無明老死有多剎那。故無十三十四支失。有餘師說。無明有因。謂前老死。老死有果。謂後無明。以現在愛取即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即未來老死。若說受緣愛即說老死緣無明。猶如車輪上下迴轉。終而復始。如是有支無始相續。雖有因果而無十三十四支失。
应该是无为。回答应当这样表述:无明和老死虽然存在因果关系,但它们并不属于有支,因此不存在十三和十四支的过失。无明的因是指不合理的思考,老死的结果是指悲伤、痛苦、忧虑和烦恼。也有人说,无明有因,即之前的无明;老死有果,即之后的无死。过去和未来的无明和老死包含多个瞬间,因此不存在十三和十四支的过失。有其他论师说,无明有因,即之前老死;老死有果,即之后无明。因为现在的爱取即是过去的无明,现在的名色、六处、触、受即是未来的老死。如果说受缘爱即是说老死缘无明,就像车轮上下旋转,始终循环。因此,有支无始无终,虽然存在因果关系,但不存在十三和十四支的过失。
復次世尊為受化者。施設緣起少多不定。謂或有處說一緣起。謂一切有為法總名緣起。如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或復有處說二緣起。謂因與果。或復有處說三緣起。謂三世別。或煩惱業及事為三。無明愛取說名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或復有處說四緣起。謂無明行及生老死。現在八支攝入四種。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或復有處說五緣起。謂愛取有及生老死。前際七支攝入此五。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或復有處說六緣起。謂三世中各有因果。或復有處說七緣起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
另外,世尊为了教化众生,对缘起的设立或多或少没有固定标准。在某些地方,他提到一种缘起,即所有有为法统称为缘起。比如他说:“什么是缘起?即所有有为法。”在另一些地方,他提到两种缘起,即因与果。在还有的地方,他提到三种缘起,即分别对应三世,或者将烦恼、业和事作为三者。无明和爱取被称为烦恼,行和有被视为业,其余的支分则归为事。在某些地方,他提到四种缘起,即无明、行以及生和老死。现在的八支被归入这四种,即爱取归入无明,有归入行,识归入生,名色、六处、触、受归入老死。在另一些地方,他提到五种缘起,即爱取有以及生和老死。前际的七支被归入这五种,即无明归入爱取,行归入有,识归入生,名色、六处、触、受归入老死。在还有的地方,他提到六种缘起,即三世中每一世都有因果。在另一些地方,他提到七种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
後際五支攝入此七。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或復有處說八緣起。謂現在八支。過去未來四支攝入此八。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或復有處說九緣起。如大因緣法門經說。或復有處說十緣起。如城喻經說。或復有處說十一緣起。如智事中說。或復有處說十二緣起。如餘無量契經中說。
后际的五个环节被包含在这七个环节中。也就是说,爱取被归入无明,有被归入行,生被归入识,老死被归入名色、六处、触、受。或者在某些地方,人们讨论八个因缘生起,即现在的八个环节,过去和未来的四个环节被包含在这八个环节中。也就是说,无明被归入爱取,行被归入有,生被归入识,老死被归入名色、六处、触、受。或者在某些地方,人们讨论九个因缘生起,如《大因缘法门经》所说。或者在某些地方,人们讨论十个因缘生起,如《城喻经》所说。或者在某些地方,人们讨论十一个因缘生起,如《智事》中所说。或者在某些地方,人们讨论十二因缘生起,如其他无量的契经中所说。
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即煩惱業苦展轉為緣謂煩惱生業。業生苦。苦生苦。苦生煩惱。煩惱生煩惱。煩惱生業。業生苦。苦生苦。煩惱生業者。謂無明緣行業生苦者。謂行緣識。苦生苦者。謂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苦生煩惱者。謂受緣愛。煩惱生煩惱者。謂愛緣取。煩惱生業者。謂取緣有。業生苦者。謂有緣生。苦生苦者。謂生緣老死。
再次,这十二因缘法则,即是煩惱、业、苦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煩惱产生业,业产生苦,苦又产生苦,苦又产生煩惱,煩惱又产生煩惱,煩惱又产生业,业又产生苦,苦又产生苦。煩惱产生业,是指无明导致行;业产生苦,是指行导致识;苦产生苦,是指识导致名色;乃至触导致受;苦产生煩惱,是指受导致爱;煩惱产生煩惱,是指爱导致取;煩惱产生业,是指取导致有;业产生苦,是指有导致生;苦产生苦,是指生导致老死。
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二續三分。二續者。謂識與生能續生故。三分者。謂煩惱業事。無明愛取是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有餘師說。二續者。謂行有續後有故。三分者。謂三世。又十二支。攝為三聚。謂煩惱業苦如名三聚。亦名三集三有三道。隨相應知。
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花有果。猶如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六處。葉者謂觸受。花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有花有果者。謂異生及學。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剎那。幾相續。答二剎那。謂識與生。餘皆相續。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染污。幾不染污。有作是說。五染污。謂無明識愛取及生。餘通染污不染污。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染污不染污。前所說五支中。心心所法唯是染污。餘通染污及不染污。
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是染污。餘皆不定。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是異熟。幾非異熟。有作是說五非異熟。七是異熟。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異熟非異熟。然無明識愛取生時。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通二種。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皆不定。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有異熟。幾無異熟。有作是說。行有二支定有異熟。餘通二種。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二種。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有作是說。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
無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處。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處彼無未起四根時故。無色界應言識緣觸。彼無有色及五根故。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耶。答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意處緣觸。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復次。相似有支還令相似有支相續。謂欲界有支還令欲界有支相續。色無色界有支亦爾。唯除受位。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續。謂生欲界若未離欲染。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一愛一取一有未來一生一老死。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起初靜慮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二愛二取二有未來二生二老死。如是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非想非非想處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九愛九取九有未來九生九老死。彼欲界歿生非想非非想處。昔時非想非非想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
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彼非想非非想處歿生無所有處。昔時無所有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彼無所有處歿展轉乃至還生欲界。昔時欲界。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色六處觸受。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復次。若生欲界諸根成就能造能引後有業者。彼無明位現在前時。一支現在謂無明。餘支未來。從無明位至行位時。二支現在謂無明行。餘支未來。從行位至識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一支現在謂識。餘支未來。從識位至名色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現在謂識名色。餘支未來。如是乃至從取位至有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未來謂生老死。從有位至生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一支現在謂生。一支未來謂老死。從生位至老死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二支現在謂生老死。尊者望滿作如是言。無明行位現在前時。
二支現在謂無明行。十支未來。八在次後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生老死。生老死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謂生老死。十支過去。八在次前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無明行。識等八位現在前時。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未來謂生老死。如說生欲界。說生色無色界應知亦爾。復次。諸契經中。佛為所化說緣起法。或因為門。或果為門。或俱為門。問為何所化。以因為門。說緣起法。乃至為何所化。以俱為門。說緣起法。答為愚因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愚果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愚因果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復次為初修業者。
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超作意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已串習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復次為樂略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略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復次為利根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中根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問若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彼便得解者。後身菩薩。於諸有情根最為勝。何因緣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答過去菩薩過殑伽沙數。皆以果為門觀緣起法。未來亦爾。故今菩薩住最後身。亦作是觀。復次菩薩亦觀無明緣行展轉乃至生緣老死。如是順觀多於二乘或復有時修習逆觀。
故不可說唯果為門。復次菩薩現見老病死苦。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知由生有。復思惟。生何緣而有。知由有有。乃至廣說。由先見果故作是觀。復次有淨居天。為發菩薩厭有心故現老病死。菩薩見已厭有出家。既出家已隨先所見。以果為門觀緣起法。復次順現觀故。謂菩薩後諦現觀時先觀苦諦。今學現觀故先觀果。復次先作是說。為初修業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菩薩亦是初修業者。故果為門觀緣起法。菩薩雖復無量劫來修緣起觀。而最後身創起此故名初修業。復次菩薩往劫初修業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今雖串習如本修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
如人於樹雖數上之後。若上時還從根上。復次欲現焚燒生死樹故。如人燒樹。先焚枝葉後及其根。菩薩亦爾。以果為門觀緣起法。隨所觀處令永不生。脇尊者言。不以菩薩以果為門觀緣起故便名鈍根。然觀行者總有二種一隨愛行。二隨見行。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隨見行者。以因為門觀緣起法。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唯除菩薩。菩薩雖是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能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故有問言。頗有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耶。答有如諸菩薩。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獨居靜處作是思惟。世間眾生雖恒為生老死苦之所逼害。而不能如實了知出離彼法。復作是念。誰有故老死有。此老死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有故老死有。此老死生為緣。復作是念。誰有故生有。此生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有有故生有。此生有為緣。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識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識為緣。復作是念。誰有故識有。此識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名色有故識有。此識名色為緣。便作是念。我齊此識心應轉還。所以者何。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乃至廣說。問菩薩觀此緣起法時。未得見道真無漏慧。云何得說起現觀耶。答爾時未得真實現觀。由世俗智現見緣起。似現觀故立現觀名。問菩薩何故逆觀緣起。唯至於識心便轉還為智力窮。為爾焰盡。設爾何失。若智力窮。不應正理。菩薩智見無邊際故。若爾焰盡。理亦不然。行與無明猶未觀故。答應作是說。非智力窮。非爾焰盡。但由菩薩於行無明先已觀故。謂先觀有即已觀行先觀愛取已觀無明。問先觀老死已觀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已觀識。於名色等應不重觀。答先略後廣。先總後別。無重觀失。問若爾生識無廣略異。何為重觀。
答厭畏生故再觀無失。謂我世尊先菩薩位厭老病死。逾城出家。作是思惟。此老死苦由誰而有。即便現見由續生心。復思此心由誰而起。即知由業。復思此業從何而生。知從煩惱。復思煩惱依誰而生。即知依事。復思此事由誰而轉。即知此轉由結生心。菩薩爾時便作是念。一切過患皆由此心。故於此心深生厭畏。雖無廣略而更重觀。齊識轉還義屬於此。問無明既略何為不觀。答隔行支故。謂觀緣起必依次第。不可越行而觀無明。有作是說。先觀有緣生時已觀業名色。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異熟名色。若復觀行緣識。亦觀業名色。與前不異故不重觀。有餘師說。
先觀有緣生時。已觀遠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近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遠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應知亦爾。或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前生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俱生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前生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復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轉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隨轉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轉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或復有說。避無窮過故不重觀。謂先觀老死即觀此生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即觀此生識。後觀名色六處觸受即觀前第二生老死。後觀識即觀前第二生生。
若復觀無明行應觀前第三生。若爾亦應觀第四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故不重觀無明及行。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識樂住識住中故。謂識不欲捨於識住。識住者即名色。故觀識已還觀名色。復作是說。識與名色互為緣故。復作是說。此二展轉為因果故。大德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度識支無所緣故。猶如尺蠖行至草端。上無所緣即便退下觀心亦爾。唯應至識。餘非其境故便退還。脇尊者言。何故齊識心便轉還。緣轉還故。謂前已說識緣名色。今復更說名色緣識。前為因者今轉為果。境轉還故心亦轉還。尊者妙音作如是說。
何故齊識心便轉還。識是生死眾苦本故。謂我菩薩厭生死苦。逾城出家推尋世間老病死苦。誰為根本。謂結生心。復推此心由誰而引。謂業。復推此業由誰而發。謂煩惱。復推煩惱依誰而起。謂事。復推此事誰為根本。謂結生心。便作是念。此結生心恒為生死眾苦根本。深可厭患。齊此應還修真對治。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未來生可比知故。謂先觀見有緣生時。知現在生是眾苦本。後復觀見名色緣識。知過去生是眾苦本。便作是念。現在過去生死眾苦。既生為本。未來亦然。故不復須更觀餘境。是故齊識心便轉還。由諸有支皆有三世。
尊者望滿所說義成。如說。無明行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乃至廣說。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於爾時作如是念。誰不有故老死不有。誰滅故老死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不有故老死不有。生滅故老死滅。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不有故行不有。誰滅故行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無明不有故行不有。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廣說。問何緣菩薩流轉分中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具觀十二支耶。答菩薩憎惡流轉故但觀十支愛樂還滅故具觀十二支。復次流轉分中多諸過患。牽心劣故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多諸功德。牽心勝故具觀十二支諸契經中。或說緣起如燈。
或說緣起如火聚。或說緣起如城。問世尊何故說緣起法如燈如火聚如城耶。答隨所現見即以為喻。謂所化生現見燈者。即以燈喻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火聚。即以火聚。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城者。即以城喻顯緣起法。復次若所化生聞說燈喻解緣起者。佛說如燈。若所化生聞說火聚解緣起者。說如火聚。若所化生聞說如城解緣起者。佛說如城。復次若所化生有下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燈。若所化生有中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火聚。若所化生有上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城。如三品愛取。三根三樂應知亦爾如世尊說。無明緣行取緣有。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明緣行取緣有。雖作是說而不廣辯。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辯者今應分別。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行與有體俱是業。或有生疑其體無別。為顯差別故作斯論。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取緣有。答無明緣行者。此顯示業先餘生中造作增長。得今有異熟。及已受異熟。取緣有者。此顯示業現在生中造作增長。得當有異熟此顯示業者。此佛世尊顯了開示已造今造一切不善善有漏業。先餘生中者。顯示此業在先世餘眾同分中已盡已滅已離已變。造作增長者。顯示此業發起圓滿從煩惱生能得果故。得今有異熟者。
顯示此業感得此生諸果異熟。及已受異熟者。顯示此業已受前生諸異熟果所有前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若今熟。若已熟者。當知皆在行支分中。現在生中者。顯示此業唯在此生眾同分中。造作增長非餘生中。得當有異熟者。顯示此業得未來生諸果異熟。所有今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於此生中果未熟者。當知皆在有支分中。問何故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名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名有耶。答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衰朽。已受用。已與果。已辦事。無勢力。不能更引後有異熟。然已造作已遷變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與彼相違說名為有。有作是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是故業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是新業故說名為有。有餘師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與果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未與果故說名為有。
問造作增長有何差別。有說。此二無有差別。所顯業體無差別故。有說。此二亦有差別。謂名則差別。名造作。名增長故。復次義亦有差別。謂有由一善惡行生善惡趣。有由三善惡行生善惡趣。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由三者。作一二唯造作。若作三具二種。復次有由一無間業墮地獄。有由五無間業墮地獄。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由五者。作四來唯造作。若作五具二種。十善不善業道亦爾。復次有由多業感一生果。如諸菩薩。由三十二百福業故感最後身。造三十一百福業來唯造作。造三十二百福業滿具二種。復次故思造業具二種。
非故思者唯造作。復次先思造業具二種。率爾造者唯造作。復次有加行業具二種。無加行者唯造作。復次三時定業具二種。時不定者唯造作。復次處定受業具二種。處不定者唯造作。復次定受果業具二種。不定受者唯造作。復次不善業惡趣受者具二種。人天受者唯造作。善業人天受者具二種。惡趣受者唯造作。復次不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善業。以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復次不善業。在邪見愚因果身中者具二種。在正見不愚因果身中者唯造作。善業與上相違。復次不善業。在破戒破見身中者具二種。
在破戒不破見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戒具見身中者具二種。在不具戒具見身中者唯造作。復次不善業。在壞加行壞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壞加行不壞意樂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加行具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具意樂不具加行身中者唯造作。復次若業作已不捨不吐不依對治者具二種。若業作已能捨能吐依對治者唯造作。復次若業三時恒覺悟者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復次若業作已無變悔者具二種若業作已有變悔者唯造作。復次若業作已恒憶念者具二種。若業作已不恒憶念唯造作。復次若業作事究竟具二種。若不究竟唯造作。復次若業數作具二種。若不數作唯造作。復次若業作已歡喜讚歎迴向果者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復次明了心作具二種。不明了者唯造作。諸如是等是謂差別。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