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六
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及斷遍知。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及斷遍知。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其義。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此皆應說之。復次前說斷知諸取。而未分別斷知取義。今欲分別故作斯論。云何智遍知。答諸智見明覺現觀。是謂智遍知。此中諸名同顯一義。以本論主於諸字義得善巧故作種種說。謂對治無知故名智。對治惡見故名見。對治無明故名明。對治邪覺故名覺。對治邪現觀故名現觀。問此中為說何等智等名智遍知。有作是說。唯說無漏說現觀故。所以者何。
如同佛经所说,存在两种遍知,即智遍知和断遍知,等等。有人问,为何要作此论述?回答是,为了广泛解释佛经的意义。佛经提到存在两种遍知,即智遍知和断遍知,虽然佛经这样说,但并没有详细解释其含义。这些是本论的基础,佛经中未说明的,这里都应当进行说明。再者,之前提到了断知各种取著,但未分别解释断知取著的意义,现在想要分别解释,因此作此论述。什么是智遍知?回答是,所有智慧、见、明、觉、现观,都称为智遍知。这里各种名称都显示同一意义,因为本论作者对各种字义非常善巧,所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即对治无知称为智,对治恶见称为见,对治无明称为明,对治邪觉称为觉,对治邪现观称为现观。有人问,这里所说的智遍知是指哪种智慧?有人这样说,只说无漏智慧和现观。这是为什么?
非世俗智可名現觀。復有說者。通說有漏無漏智等名智遍知。所以者何。遍知諸法。契經多說世俗智故。問豈世俗智亦名現觀。答明了觀察是現觀義。世俗智中。有能明了觀察法者亦名現觀。非唯無漏得現觀名。故城喻經作如是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如實現觀生緣老死。非未證得三菩提時已有觀緣起。真實無漏智可名現觀。由此故知有世俗智亦名現觀。問何等世俗智亦名智遍知。答除勝解作意相應世俗智。餘聞思修觀自共相。諸世俗智極明了者亦得名現觀。亦名智遍知。聞所成慧者。如觀十八界自共相等。思所成慧者。如持息念四念住等。修所成慧者。如煖頂忍世第一法等。此及無漏慧俱名智遍知。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斷遍知。問於所緣境能遍知故立遍知。名斷無所緣及遍知用何故名遍知。答斷是智果故亦名遍知。
并不是只有世俗智才能被称为现观。还有观点认为,有漏和无漏的智慧等都被称为智遍知。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能遍知一切法,而契经中多提到世俗智。问:难道世俗智也能称为现观吗?答:明了的观察就是现观的含义。在世俗智中,那些能够明了观察法的也称为现观,并非只有无漏智才能得到现观的名称。因此,《城喻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在我未证得三菩提时,如实现观生缘老死,并不是在未证得三菩提时就已经有观缘起的真实无漏智,这才能被称为现观。由此可知,也有世俗智被称为现观。问:哪些世俗智也能被称为智遍知?答:除了与胜解作意相应的世俗智之外,其余通过听闻、思考、修习观自共相的世俗智,那些极其明了的也能被称为现观,也能被称为智遍知。依靠听闻所形成的智慧,如观察十八界的自共相等;依靠思考所形成的智慧,如持息念、四念住等;依靠修习所形成的智慧,如煖、顶、忍、世第一法等。这些以及无漏慧都被称为智遍知。什么是断遍知?答:所有贪欲永久断除,所有瞋恚永久断除,所有烦恼永久断除,这就是断遍知。问:因为对所缘境能遍知,所以立名为遍知,断无所缘及遍知用,为什么也称为遍知?答:断是智慧的果,所以也称为遍知。
如阿羅漢。是解果故亦說名解。天眼天耳是通果故亦說名通。內六處等是業果故說名故業。此中亦爾。斷是智果亦名遍知。問修所斷斷是智果故。可說為遍知。見所斷斷既是忍果。云何名遍知。尊者僧伽筏蘇說曰。此是慧果故名遍知。謂遍知有二種。一慧為性。二智為性。彼不應作是說。契經但說有二遍知。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智遍知者智為自性。斷遍知者斷為自性。斷是智果故名遍知。未曾有處說慧遍知。遍知是智作用名故。脇尊者曰。應說此斷名捨遍知。棄捨生死得此斷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應說此斷名理遍知。見最勝法最勝義理。得此究竟最勝斷故。
就像阿罗汉,因为他们是解脱的成果,所以也被称为解脱。天眼和天耳因为是神通的成果,所以也被称为神通。内在的六根等是因为业力的成果,所以被称为业果。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断除烦恼是智慧的成果,也被称为遍知。有人问:修所断的烦恼是智慧的成果,可以说是遍知。见所断的烦恼既然是忍耐的成果,为什么也称为遍知呢?尊者僧伽筏蘇解释说,这是因为它是慧的成果,所以称为遍知。也就是说,遍知有两种,一种以慧为本质,另一种以智为本质。他们不应该这样说。佛经只说有两种遍知,一种是智遍知,另一种是断遍知。智遍知以智为自性,断遍知以断为自性。因为断除烦恼是智慧的成果,所以称为遍知。在未曾有的地方提到慧遍知,遍知是智慧的作用,所以称为遍知。脇尊者说,应该称这种断为捨遍知,因为放弃了生死轮回才得到这种断。尊者妙音这样说,应该称这种断为理遍知,因为见到最胜的法和最胜的道理,才得到这种究竟最胜的断。
此二所說皆不了義。俱不釋斷名遍知故。尊者佛護作如是說。斷雖於境無遍知用。而約相說亦名遍知。如過去未來眼。雖不見色而約相說亦得名眼。耳乃至意諸心所等。應知亦然。此亦如是。斷是智相故名遍知。彼說非理。所以者何。此斷恒無遍知用故。有餘師說。忍所斷斷是世俗智果故亦名遍知。彼說非理。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是事可爾。有頂地中見所斷斷。如何可說世俗智果。世俗智於彼無永斷用故。又異生位用世俗道斷下八地見所斷時未名遍知。至見道位立遍知時無世俗智。如何說為世俗智果。復有說者。見所斷斷是無漏智。士用果故亦名遍知。
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透彻地阐述道理。它们都没有解释断除烦恼被称为遍知的原因。尊者佛護有这样的观点:虽然断除烦恼在境界上没有遍知的作用,但从相上来说也可以称为遍知。就像过去和未来的眼,虽然看不见色相,但从相上来说也可以称为眼。耳乃至意识和各种心所也是如此。这与此情况相同。断除烦恼因为是智慧的表相,所以称为遍知。但那种说法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断除永远没有遍知的作用。另有一些论师说,由于忍所断除的烦恼是世俗智慧的果,所以也称为遍知。那种说法也不合理。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的情况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但在有頂地中,见所断除的烦恼如何能说是世俗智慧的果呢?世俗智慧在那里没有永远断除的作用。另外,在凡夫位时,用世俗的方法断除下八地的见所断烦恼,还未被称为遍知。到了见道位时,虽然建立了遍知,却没有世俗智慧,怎么能说是世俗智慧的果呢?还有论师说,见所断除的烦恼是无漏智慧的士用果,所以也称为遍知。
謂無漏智為斷欲界第六無間道證一來果時。通得三界見所斷斷。欲界六品修所斷斷為一來果。用無漏智為斷。欲界第九無間道證不還果時。通得三界見所斷斷。及得欲界修所斷斷。為不還果。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通得三界見修所斷斷。為阿羅漢果。是故彼斷亦名遍知。彼亦不應作如是說。見道六遍知應非遍知故。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族故亦名為智。斷是彼果故名遍知。如喬答摩種中生者名喬答摩。此亦應爾。問一身見斷亦名遍知。何緣乃說諸貪永斷。乃至一切煩惱永斷名斷遍知。答雖一結斷亦名遍知。然此中說圓滿遍知。一切結盡方名圓滿斷遍知故。
所谓无漏智在断除欲界的第六无间道时,能够证得一来果,并获得三界见所断的断除。欲界的六品修所断断除,成就一来果,这是通过无漏智来实现的。当无漏智断除欲界的第九无间道时,证得不还果,并获得三界见所断的断除,以及欲界的修所断断除,成就不还果。当金刚喻定现前时,能够获得三界见修所断的断除,成就阿罗汉果。因此,这种断除也被称为遍知。也不应该这样说,见道六遍知应非遍知。应该说,忍是智的眷属,是智的种族,因此也被称为智。断是其果,因此称为遍知。就像在乔答摩种族中出生的人被称为乔答摩一样,这里也应该这样理解。问:一身见断也被称为遍知,为何要说各种贪欲永断,乃至一切烦恼永断才称为断遍知?答:虽然一个结的断除也被称为遍知,但这里说的是圆满遍知。只有一切结都尽了,才称为圆满断遍知。
復次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聲。或時於斷說遍知聲。於智說遍知聲者。如伽他說。
再次,世尊。有时对智慧称为遍知,有时对断除称为遍知。对智慧称为遍知的情况,如颂中所说。
儒童賢寂靜 能益諸世間
童子贤者心寂静,能为世间带来益处。
有智能遍知 貪愛生眾苦
拥有智慧能彻底理解,贪爱导致众多苦难。
有智言應作 不作不應言
有智慧的人说应当做,不应当做的则不说。
智者應遍知 有言無作者
智者应当完全理解,有些话是无需去做的。
多求王因緣是此頌根本。謂昔有王名曰多求。稟性兇暴貪求無厭。劫奪國人所有財寶。於是臣佐議共退之。以其次弟紹繼王位。時多求王至國邊邑。編草作屨以自存活。如是多時。弟王忽憶。問諸臣曰。大兄何在。諸臣答言。聞在邊邑作屨自活。王聞憂惱作是思惟。兄既如是。我今何用居王位耶。即時召來封以一邑。人多附彼食便不供。如是更封二邑三邑乃至半國。猶故無厭。遂復興兵殺弟自立。時天帝釋知已念言。今此惡王不識恩義。我今應往誑而惱之。遂自化作婆羅門像。戴帽披苫執缾持杖。至彼王所作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王言。梵志。從何所來。
这首颂歌的根本因缘是关于一个名叫多求的国王的故事。多求王性格凶暴,贪得无厌,不断掠夺国人的财宝。于是,他的臣子们商议共同废黜他,让他的弟弟继承王位。多求王被废后,流落到国境边城,以编织草鞋为生。过了很久,他的弟弟,即新王,突然想起了他,询问臣子们他的下落。臣子们回答说,听说他在边城编草鞋维持生计。新王听后感到忧虑和烦恼,思考着:既然哥哥如此境遇,我何必还要占据王位呢?于是,他立即召见哥哥,封给他一个城邑。但人们纷纷依附于他,导致食物供应不足。就这样,新王又陆续封给他两个、三个城邑,直至半个国家。即便如此,多求王仍旧不满足,最终起兵杀害了他的弟弟,自己篡位。天帝释得知这一切后,心想:这个恶王不识恩义,我应该去欺骗并使他烦恼。于是,天帝释化作婆罗门的形象,头戴帽子,身披袈裟,手持水瓶和拐杖,来到多求王那里,用吉祥的话语赞美他,并在一边站立。多求王问道:“婆罗门,你从哪里来?”
婆羅門言。從大海外。王言。海外有何事耶答言。我見有一國土。安隱豐樂多諸人眾。奇珍異寶充滿其國。王言。我力可得彼不。婆羅門言。往必可得。王復問言。誰相導引。答言。我能。王言。幾日當可進途。婆羅門言。却後七日。言已便去。時多求王招集兵眾。辦諸資具至第七日。嚴駕將行。覓婆羅門竟不能得。王遂憂惱作是念言。彼若來者當得大利。坐失彼故所期不獲遂入憂室煩冤而坐。舉國無人解其愁毒。時釋迦菩薩生彼國中大婆羅門村。少因緣故來至王都。聞如是事心生悲愍。謂諸臣曰。吾能解王心中愁結。諸臣歡喜引至王前。以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為王宣說義品伽他。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悕望
所欲若稱遂 心便大歡喜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悕望
所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如是次第為王盡說彼義品中呵欲頌已。即時菩薩自離欲染。王聞遂解心中憂毒。即為菩薩而說初頌。儒童賢寂靜。乃至廣說。此頌義顯無勞分別。菩薩為王說第二頌。有智言應作。乃至廣說。此頌前半呵責帝釋。謂有智者說許他言必定應作。若不欲作便不應言。後半責王。謂有智者應當遍知若有發言而不作者欲相擾惱。然無實事。王何專直信彼虛言。誰當有能海外來者。誰復能往海彼岸耶。願王勿求分外之事。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當為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
能遍知者。謂阿羅漢諸漏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此中所遍知法謂五取蘊者。問依何遍知而作是說。為智遍知。為斷遍知。設爾何失。若依智遍知說。則應說一切法為所遍知。何故但說五取蘊。是若依斷遍知說亦不應理。以五取蘊通二遍知。所遍知故不應但說依斷遍知。有作是說。此中但依智遍知說。問若爾則應說一切法為所遍知。何故但說五取蘊是。答如四諦中。但說苦諦為應遍知。彼釋所以即是此因。有餘師說。此中但依斷遍知說。問此五取蘊通二遍知。所遍知故不應但說依斷遍知而作是說。答如四諦中。但說滅諦是應作證。釋彼所以即是此因。
此中復有一不共因。謂斷遍知唯於取蘊可得。非餘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者。問餘契經說。一切行斷離滅名斷離滅界。一切行者。即是一切有漏之法。何故此中但說一切煩惱永斷名斷遍知。答彼經了義是無餘說。此不了義是有餘說。謂世尊說。煩惱為先諸有漏法皆永斷故。復次以諸煩惱難斷難破難可超越故偏說之。復次以諸煩惱多諸過患。迷失正理障礙涅槃及諸聖道。是故偏說。復次以諸煩惱是自性斷斷已不成就。餘有漏法非自性斷斷已猶成就。是故偏說煩惱永斷。復次以諸煩惱正與聖道展轉相違。餘有漏善無覆無記即不如是是故偏說。
如燈與闇展轉相違。非器油炷。然燈生時正能破闇。亦令器熱油盡炷燋。如是聖道與諸煩惱互相違故。聖道現前正斷煩惱。亦令所餘有漏法斷。彼與煩惱同對治故能遍知者謂阿羅漢。乃至廣說。問有學亦是能遍知者。何故但說阿羅漢耶。答就勝說故。謂無學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無學補特伽羅於諸補特伽羅中最為殊勝。是故偏說。復次學雖遍知未能遍斷。無學遍知亦能遍斷。是故偏說。復次此中但說斷遍知者。無學於此圓滿究竟。有學不爾。是故偏說。復次以遍斷故名斷遍知。有學不爾。是故不說。復次前說一切煩惱永斷名斷遍知。今說成就此遍知者唯阿羅漢。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於非所歸依處起歸依想者。顯示真實歸依處令捨彼歸此。如契經說。
眾人怖所逼 多歸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歸依非勝 此歸依非尊
不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諸有歸依佛 及歸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眾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 此歸依最尊
必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復次。為於歸依有愚惑者。令得正解無猶豫故。謂或有謂。歸依佛者。歸依如來頭項腹背。及手足等所合成身。今顯此身父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佛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或復有謂。歸依法者歸依三諦。或善不善無記等法。或為苾芻所制學處。謂此應作不應作等。今顯此法。有為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唯滅諦愛盡涅槃。或復有謂。歸依僧者。歸依四姓出家之僧。今顯此僧威儀形相。皆是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成僧伽學無學法。由此因緣故作斯論。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
名為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成菩提法名歸依佛。此中若法實有者。顯實有佛體以法為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佛但名但想但假施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佛體如現實有非曾有。等想者顯緣佛想等。想者顯此想一切共起。施設者謂依想施設名。言說者謂依名言說轉。問若彼無學成菩提法是真佛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長者何名為佛。謂有釋子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具一切智是名為佛。答以所依身顯能依法。故作是說於理無違。問若爾惡心出佛身血。何故彼得無間罪耶。答壞所依身。令能依法亦隨壞故。得無間罪。復次彼緣無學成菩提法。
起惡心故得無間罪。謂彼憎惡無學法故損害佛身得無間罪。非但起心欲出身血。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磨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此中若法實有者。顯實有涅槃。此言為遮有作是說。唯眾苦滅說名涅槃非實有體。欲顯涅槃實有自體故作是說。現有者。顯涅槃如現實有非假說有。餘如前釋。有本但言。歸依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不說實有現有等言。斯有何義。謂涅槃體寂滅離相。想名言說所不及故。無有於中執為非有。此不應理。邪見撥無寂滅涅槃現可得故。此但應說。誦者遺忘。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
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伽歸依。彼所有學無學成僧伽法。名歸依僧。此中若法實有者。顯實有僧體以法為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僧但名但想但假施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僧體如現實有非曾有等。餘如前釋。問何者所歸依。何者能歸依。歸依是何義。答所歸依者。謂滅諦全道諦少分。謂除菩薩二無漏道。及除獨覺三無漏道。所餘道諦是所歸依。能歸依者。有說。是名等。有說。是語業。有說。亦身業。有說。是信。應作是說。是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蘊是能歸依體。歸依義者。謂救護義。是歸依義問若救護義是歸依義。
天授亦曾歸依三寶。云何復墮無間地獄。答諸有歸依佛法僧寶。不破學處。不犯律儀。不越法則。便能救護。彼破學處。毀犯律儀。違越法則。雖歸依三寶而不為救護。譬如有人怖畏怨敵。依投國王請為救護。王謂之曰汝若常能不違我法不越我界。我能為汝常作救護。若違我法越我界者。我則不能。眾生亦爾。怖畏惡趣及生死苦。歸佛法僧若不毀戒。勤修道者便為救護。餘則不爾復次隨歸依心上中下品。還蒙三寶爾所救護是故天授唯除地獄人趣一生。於餘惡趣善趣生死得非擇滅。豈非三寶救護彼耶。故救護義是歸依義。問歸依佛者為歸依一佛。為一切佛耶。
設爾何失。若歸依一佛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歸依一切佛者。如何但言我歸依佛。不言一切。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是勝觀如來弟子。我是頂髻如來弟子。乃至我是能寂如來弟子。答應作是說。歸依佛者。歸依一切過殑伽沙數量諸佛。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佛。不言一切。答佛言總攝一切如來。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是勝觀弟子。乃至廣說。答。隨依彼佛出家見諦。即說我為彼佛弟子。此說依止不說歸依。問歸依法者。為歸依自相續諸蘊滅。為歸依他相續諸蘊滅。為歸依無情數諸蘊滅耶。設爾何失。若但歸依自相續諸蘊滅者。
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亦歸依他相續等諸蘊滅者。如何但言我歸依法。不言一切。又如何說救護義是歸依義。他相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故。答應作是說。歸依自他相續及無情數一切蘊滅。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法。不言一切。答法言總攝一切法滅。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他相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何為歸依。答彼雖於我無救護義。而彼於他有救護義。救護相等。故亦歸依此依得說。
若依自性隨有漏法有爾所故。自他所得滅無有異。我於一切有漏蘊中得離繫故。一切滅於我皆有救護義。問歸依僧者。為歸依一佛弟子。為歸依一切佛弟子耶。設爾何失。若但歸依一佛弟子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歸依一切佛弟子者。如何但言我歸依僧。不言一切。又契經說當云何通。佛告賈客。當來世有僧。汝亦當歸依。答應說歸依一切佛弟子。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僧。不言一切。答僧言總攝諸佛弟子。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佛告賈客。乃至廣說。答過去現在雖亦有餘如來弟子而非現見。當來僧現見是故偏說。解憍陳那等世現見故。
復次為顯僧寶極難得故。謂佛雖出世間而僧猶未有故。復次未來世僧非現見。故佛偏說有令賈客等生渴仰故。復次現在過去雖有餘僧。而佛欲顯未來世中自有弟子。故作是說。復次經說亦言。即顯亦有餘佛弟子令彼歸依。恐彼謂無未來僧寶故佛為說令亦歸依。問何趣何處有此歸依。答歸依有二種。一與律儀俱。二不與律儀俱。與律儀俱者。唯在人趣三洲非餘。不與律儀俱者通餘趣處。問若不受歸依而受律儀。彼得律儀不。有說不得。以受律儀者必依三歸。以三歸為門得律儀故。有說亦得。謂若不知三歸律儀受之先後。或復忘誤。不受三歸者受得律儀。而授者得罪。
若有憍慢不受三歸但受律儀。彼必不得。問為要自起語表受歸依者乃得歸依。為他語表受歸依者亦得歸依。有作是說。要自語表受歸依者乃得歸依。問若爾契經所說當云何通。謂薄伽梵臨涅槃時。阿難白佛。拘尸城中有諸力士及其眷屬。皆共歸依佛法僧寶。有作是說。佛神力故臨涅槃時。寄他語表受三歸者亦得歸依。餘時不得。要須自受。有餘師說。尊者阿難先入拘尸城。為諸力士等受三歸已。後方白佛。欲顯世尊臨般涅槃猶有無量受化弟子。故作是說。非由今時。阿難白佛。方得歸依。復有說者。由他語表受三歸者亦得歸依。如迦尸迦女及餘啞者等。寄他語表得歸依故。
問有在母胎。或嬰孩位。母等為受三歸律儀。彼為得不。答彼無心故。雖俱不得然應為受。令彼後時順修善故。謂彼長大若毀三寶。或造惡業。他便責言。汝在胎中或嬰孩位。先既已受三歸律儀。如何今時。輕毀三寶造諸惡業。彼聞慚愧。敬重三寶離諸惡業。復更受持。有此益故先應為受復次為令天神擁護彼。故母等為受三歸律儀。謂為受已信敬三寶。諸天善神必擁護彼。不令橫死不遭病難。問彼前生中修何善業。今在母腹或嬰孩位。他便為受三歸律儀。答彼前生中。恒樂讚歎三歸淨戒。亦勸無量百千有情。歸依三寶及受淨戒。或復施他受持三歸律儀資具。
令身獲得如是善利。如契經說。歸依佛者。不墮惡趣生天人中。受諸快樂。問現見世間歸依佛者。亦墮惡趣或受眾苦。何故世尊作如是說。答若增上心不顧身命。歸依佛者得此善利。不說一切故不相違。有餘師說。此依已得證淨者說。不說一切。問佛依法生。法勝於佛。何故先說歸依佛耶。答佛為教主。若佛不說法不顯現。故先歸佛。復次如有病者。先訪良醫。次求妙藥。後覓看者。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善巧看服藥人。故三歸依如是次第。
雜蘊第一中無慚愧納息第五之一
云何無慚。云何無愧。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慚無愧。雖作是說而不廣 辨。云何無慚云何無愧。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廣分別之。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世間有情。見無慚者言是無愧。見無愧者言是無慚。勿謂此二其體是一。今欲顯示性相差別。令彼疑者得決定解。復次如是二法唯是不善。亦是施設不善勝因。如說。何纏相應心品一向是不善。謂無慚無愧。今顯其相令速厭斷。復次如是二法破壞世間。如世尊說。有二黑法能破壞世間。謂無慚無愧。今顯其相令速厭斷。
復次如是二法能令眾生種種差別。如契經說。世間若無無慚無愧。無猪犬等種種差別。今顯其相令速厭斷故作斯論。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所羞無異羞。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此本論主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作種種說。文雖差別而體無異。問此中所說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慚自性。問若爾無慚行相云何。答如諸不善心心所法行相。此行相亦爾。所以者何。彼相應故。問無慚所緣云何。答四聖諦。有餘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
謂無慚作餘行相轉。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如說轉有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如無慚行相有三四句諸餘行相應知亦爾。問若爾無慚自性云何。答自體自相即彼自性。如說諸法自性即是諸法自相。同類性是共相。問無慚所緣云何。答四聖諦。復有說者。此顯無慚所緣。謂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所羞無異羞者。說緣苦集諦。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於自在者無怖畏轉者。
說緣滅道諦自性行相皆如前說。云何無愧。答諸無愧無所愧無異愧無恥無所恥無異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是謂無愧。此本論主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作種種說。文雖差別而體無異。問此中所說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愧自性問若爾無愧行相云何。答如諸不善心心所法行相。此行相亦爾。所以者何。彼相應故。問無愧所緣云何。答四聖諦。有餘師說。此顯無愧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有無愧非無愧行相轉。謂無愧作餘行相轉。有無愧行相轉非無愧。謂無愧相應法作無愧行相轉。有無愧亦無愧行相轉。謂無愧作無愧行相轉。
有非無愧亦非無愧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愧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如說轉有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如無愧行相有三四句。諸餘行相應知亦爾。問若爾無愧自性云何。答自體自相即彼自性。如說諸法自性即是諸法自相同類性是共相。問無愧所緣云何。答四聖諦。復有說者。此顯無愧所緣。謂諸無愧無所愧無異愧無恥無所恥。無異恥者說緣滅道諦。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者說緣苦集諦。自性行相皆如前說。無慚無愧有何差別。答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中不見怖畏是無愧。如是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阿毘達磨說。
此二法展轉相應其相相似。今欲分別無慚無愧性相差別故作此論。謂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中不見怖畏是無愧。復次不恭敬是無慚。不怖畏是無愧。復次不厭賤煩惱是無慚。不厭賤惡行是無愧。復次作惡不自顧是無慚。作惡不顧他是無愧。復次作惡不自羞是無慚。作惡不恥他是無愧。復次作惡不羞恥是無慚。作惡而傲逸是無愧。復次獨一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對他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少人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眾人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惡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善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次若對愚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智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卑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尊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在家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出家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非親教軌範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親教軌範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作惡時不羞天者是無慚。若作惡時不恥人者是無愧。復次於諸惡因不能訶毀是無慚。於諸惡果不能厭怖是無愧。復次貪等流是無慚。癡等流是無愧。是謂無慚無愧差別。如是二法唯欲界繫。唯是不善。一切不善心心所法皆遍相應唯除自性。問無慚無愧既唯不善過患深重。
何故不立隨眠性中。答此二無有隨眠相故。謂微細煩惱是隨眠相。此二麁動故非隨眠。復次猛利煩惱是隨眠相。此非猛利故非隨眠。復次若不數起起已長時相續煩惱是隨眠相。此二數起起已不長時相續故非隨眠。復次厚重煩惱是隨眠相。此二輕薄故非隨眠。復次習氣堅固難滅煩惱是隨眠相。如剛炭火所在之處熱勢難息此亦如是。此二習氣囂虛易滅故非隨眠。如草葉火所在之處熱勢易息此亦如是。復次根本煩惱是隨眠相。此二既是隨煩惱攝故非隨眠。是貪無明等流果故。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