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六
其事如何。答如無間道金剛喻定將滅解脫道盡智將生。若無間道金剛喻定正滅。解脫道盡智正生。爾時名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此中金剛喻定將滅者。謂生相用時。盡智將生者。謂臨至生相。爾時猶名未得解脫。未定行世在相續故。金剛喻定正滅者。謂滅相用時。盡智正生者。謂生相正用。爾時乃名今得解脫。定能行世在相續故。若金剛喻定已滅盡智已生。爾時名為已得解脫。此中且舉將解脫位顯正解脫。問何故名為金剛喻定。答無有煩惱不斷不破不穿不碎。譬如金剛無有若鐵若牙若貝若珠石等不斷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剛喻。
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当无间道的金剛喻定即将消失,解脱道的盡智即将产生时,如果无间道的金剛喻定正在消失,解脱道的盡智正在产生,那时被称为未来无学心生时解脱一切障碍。这里所说的金剛喻定即将消失,是指生相发挥作用的时候。盡智即将产生,是指接近生相的时候。那时还被称为未得解脱,因为还未确定在世间的相续中行动。金剛喻定正在消失,是指滅相发挥作用的时候。盡智正在产生,是指生相正在发挥作用。那时才被称为现在已得解脱,因为已经确定能在世间的相续中行动。如果金剛喻定已经消失,盡智已经产生,那时被称为已得解脱。这里暂且提出即将解脱的位置来显示真正的解脱。问为什么称之为金剛喻定?回答说,没有任何烦恼不能断除、破坏、穿透或破碎,就像金剛石一样,没有任何铁、牙、贝、珠或石能将其断除、破坏、穿透或破碎。因此,这种定被称为金剛喻定。
假使具縛有情身中能起此定。爾時即能頓斷三界一切煩惱。云何知然。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證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斷故。問此無間道四蘊五蘊為自性何故但說定耶。答定偏增故。如見道五蘊為自性。見偏增故但名見道。如現觀邊世俗智四蘊五蘊為自性。智偏增故但說名智。如四通行四蘊五蘊為自性。通慧偏增故但名通行。如是此道雖四蘊五蘊為自性而定偏增。是故但名金剛喻定。問何故此道定偏增耶。答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難斷難破極難越度。須堅固定為所依止。發大精進乃能除遣。譬如有人欲殺香象。先安其足後發武勇成其殺事。是故此道定用偏增。復次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最極微細不明不顯難可覺知。須依勝定令心澄細方能除斷。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細發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如果一个凡夫在身体中能够发起这种定,那时他就能立即消除三界中所有的烦恼。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当金刚喻定出现在当前时,就能立即证实三界中见道和修道所断除的烦恼已经断除。问:这个无间道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为什么只说是定呢?答:因为定的增长特别显著。就像见道以五蕴为自性,但因为见的增长特别显著,所以只称为见道。就像现观边世俗智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但因为智慧的增长特别显著,所以只称为智慧。就像四通行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但因为通慧的增长特别显著,所以只称为通行。同样,这个道虽然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但定的增长特别显著,所以只称为金刚喻定。问:为什么这个道定的增长特别显著呢?答:非想非非想处的下下烦恼难以断除和破除,极其难以超越,需要坚固的定作为所依止,发起大精进才能除遣。比如有人想杀香象,先要稳定脚步,然后发挥武勇,才能完成杀事。因此,这个道定的增长特别显著。再者,非想非非想处的下下烦恼极其微细,不明显不显著,难以觉察和认知,需要依靠胜定使心澄清细腻,才能除断。就像善射者想射中毛端,依靠巧妙的方法使心澄清细腻,然后发箭才能射中。因此,这个道定的增长特别显著。
問此金剛喻定有幾智耶。答有六智。謂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此中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皆名金剛喻定。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问:这个金刚喻定包含几种智慧?答:包含六种智慧,即四种类智和灭道法智。在这些智慧中,有的人通过苦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的诸行,以非常苦空非我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集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的因,以因集生缘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灭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的灭,以灭静妙离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道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的道,以道如行出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灭类智,或者思惟初静虑诸行的灭,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的灭,以灭静妙离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道类智,思惟九地类智品道,以道如行出的行为相,获得阿罗汉果。这些情况都称为金刚喻定,这就是此处简略的毘婆沙解释。
問此金剛喻定依何地有幾耶。有作是說。依未至定有五十二。謂依未至定。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
问这个金刚喻定依据什么地而存在,有多少种呢?有一种说法是,依据未至定有五十二种。也就是说,依据未至定,有的人通过苦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的诸行,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集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的因,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灭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的灭,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有的人通过道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的道,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这样,四智有十六行相。有的人通过灭类智,或者思惟初静虑诸行的灭,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乃至有的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的灭,以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获得阿罗汉果。这样,八智有三十二行相。
足前十六成四十八。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有二十八。謂依空無邊處。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在之前的基础上,十六种情况可以扩展成四十八种。有些人通过道類智,对九地的類智品道进行思惟,在这四种行相中选择一种,从而获得阿羅漢果。这样,一种智慧就有四种行相,加上之前的四十八种,总共有五十二种金剛喻定。如果依据未至定到第四靜慮,情况也是一样。依据空無邊處有二十八种,即依据空無邊處,有些人通过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的諸行,在这四种行相中选择一种,获得阿羅漢果。有些人通过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的諸行因,在这四种行相中选择一种,获得阿羅漢果。这样,两种智慧就有八种行相。有些人通过滅類智,或者思惟空無邊處的諸行滅,在这四种行相中选择一种,获得阿羅漢果。甚至有些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的諸行滅,在这四种行相中选择一种,获得阿羅漢果。这样,四种智慧就有十六种行相。
足前八成二十四。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二十四成二十八金剛喻定。依識無邊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依無所有處有二十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
在之前的修行中,共有二十四个成就。或者有人通过道類智,对九地的類智品道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这样,一个智慧就包含了四个行相,加上之前的二十四个成就,总共有二十八个金剛喻定。依据識無邊處,有二十四个金剛喻定,除去对空無邊處諸行滅的四行相,其余的与依据空無邊處的解释相同。依据无所有处,有二十个金剛喻定,除去对識無邊處諸行滅的四行相,其余的与依据識無邊處的解释相同。
有餘師說。依未至定有八十金剛喻定。謂依未至定。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有餘師认为,依据未至定,共有八十个金剛喻定。通过未至定,有人可能通过苦類智,对非想非非想處的諸行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或者有人通过集類智,对非想非非想處諸行的因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或者有人通过滅法智,对欲界的諸行滅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或者有人通过道法智,对欲界的諸行道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这样,四智共有十六个行相。或者有人通过滅類智,对初靜慮的諸行滅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直到对非想非非想處的諸行滅进行思惟,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这样,八智共有三十二个行相,加上之前的十六个,总共有四十八個金剛喻定。
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四十八成八十金剛喻定。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有四十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
有些人通过道類智,或者在初靜慮的修行中,对各种行为进行思考,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最终达到阿羅漢果。甚至有些人在非想非非想處的修行中,对各种行为进行思考,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也能达到阿羅漢果。这样的八种智慧共有三十二种行相,加上之前的四十八种,总共形成八十种金剛喻定。如果依据未至定,乃至依据第四靜慮,情况也是一样。依据空無邊處,有四十种金剛喻定。也就是说,依据空無邊處,有些人通过苦類智,对非想非非想處的各种行为进行思考,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有些人通过集類智,对非想非非想處的各种行为的因缘进行思考,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这样的两种智慧共有八种行相。或者有些人通过滅類智,或者对空無邊處的各种行为的滅进行思考,选择四行相中的任意一行相,达到阿羅漢果,乃至对非想非非想處的各种行为的滅进行思考。
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八成二十四。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二十四成四十金剛喻定。依識無邊處有三十二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
在四种行相中,选择其中一种行相,可以获得阿罗汉果。这样的四种智慧共有十六种行相,加上之前的八种,总共二十四种。或者通过道类智,或者通过思惟空无边处的諸行道,选择四种行相中的任何一种,可以获得阿罗汉果。甚至或者通过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的諸行道,选择四种行相中的任何一种,可以获得阿罗汉果。这样的四种智慧共有十六种行相,加上之前的二十四种,总共四十种金剛喻定。依据識無邊處有三十二种金剛喻定,除去思惟空无边处的諸行滅道八种行相,其余的如依据空无边处所说。依据无所有处有二十四种金剛喻定,除去思惟識無邊處的諸行滅道八种行相,其余的如依据識無邊處所说。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依未至定有十三金剛喻定。謂見道中有四類智忍。修道中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染有九無間道。是謂十三金剛喻定。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皆但有九金剛喻定。謂除四類智忍。餘如依未至定說。
尊者妙音这样说:依据未至定有十三种金剛喻定。在见道中有四种类智忍,在修道中离开非想非非想处修所断的烦恼有九种无间道,这就是十三种金剛喻定。如同依据未至定,甚至依据第四静虑也是如此。依据空无边处乃至无所有处,都只有九种金剛喻定,除去四种类智忍,其余的如依据未至定所说。
如是說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謂依未至定。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八成三十二。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按照这种观点,依据未至定,存在一百六十四种金刚喻定。也就是说,依据未至定,有的人通过苦類智,对非想非非想处的諸行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从而获得阿羅漢果。有的人通过集類智,对非想非非想处諸行的因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获得阿羅漢果。有的人通过滅法智,对欲界諸行的滅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获得阿羅漢果。有的人通过道法智,对欲界諸行的道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获得阿羅漢果。这样,四智共有十六种行相。有的人通过滅類智,或者对初靜慮諸行的滅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获得阿羅漢果,直到对非想非非想处諸行的滅进行思惟,并在四行相中选择一种行相,获得阿羅漢果。这样,四种八相共成三十二相,加上前面的十六相,总共四十八相。
如是或思惟初二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七成二十八。足前四十八成七十六。如是或思惟初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如是四六成二十四。足前七十六成百。如是或思惟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五成二十。足前百成百二十。如是或思惟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百二十成百三十六。如是或思惟初靜慮。
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百三十六成百四十八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百四十八成百五十六。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五十六成百六十。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六十成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有五十二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八成二十四。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二十四成三十六。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三十六成四十四。如是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四成四十八。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依識無邊處有三十六金剛喻定。謂依識無邊處。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二十成二十八。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八成三十二。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
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三十二成三十六金剛喻定。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依無所有處。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無所有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
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成二十四金剛喻定。此中依無色定。不起法智。亦不緣下地苦集及滅。以無色定唯緣自地及上地故。前來所說生欲界者金剛喻定。生上二界。如應當知所起多少。謂生上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若生上地不依下地離餘煩惱上地自有勝下定故。除生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自地無漏定故。必須依下無所有處起無漏定離餘煩惱。若生上靜慮地。必不緣下靜慮地苦集及滅。以厭彼苦集故。如法智說。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
答已解脫心。當言解脫。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說心解脫貪瞋癡。又說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而未說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問云何此心名已解脫。答本性解脫貪瞋癡故。問若已解脫貪瞋癡者。何故復言今得解脫。答依煩惱故名已解脫。若依行世在相續故名今解脫。今此位中始能行世在相續故。於如是義未通達者作是難言。若已解脫不應言解脫。若解脫不應言已解脫。已解脫心而言解脫不應正理。雖依前義此難已遣。而今更引餘事釋之。如契經說。大王今者從何所來彼雖已來而說今來。此亦應爾。不應為難。此中論主為顯此義。復引餘經反詰難者。今應問彼。如世尊說。
若斷愛無餘 如蓮花處水
苾芻捨此彼 如蛇脫故皮
汝許此說是善說耶。彼答如是。汝何所欲為已捨言捨未捨言捨耶。彼答已捨言捨。聽我所說。若已捨不應言捨。若捨不應言已捨。已捨而言捨。不應正理。此中論主反詰難者令彼自解。是等彼釋如彼所解而釋通故。然此頌中前二句顯已捨義。已斷煩惱處在世間。心無所著如蓮花故。後二句顯今捨義。不住此彼六根六塵。如蛇脫皮無顧戀故。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此亦應爾。雖已解脫言今解脫而無有過。為證此義復引餘經反詰難者。又世尊說。
斷慢自善定 善心一切脫
一靜居不逸 越死到彼岸
汝許此說是善說耶。彼答如是。汝何所欲為已到言到未到言到耶。彼答已到言到。聽我所說。若已到不應言到。若到不應言已到。已到而言到。不應正理。此釋難意如前應知。謂此頌中前二句顯已到義。後二句顯今到義。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此亦應爾。故總結言。彼既應理。此亦應然。即顯此中是等彼釋。勸彼難者於諸契經應善分別了不了義。復作是言。故於契經應分別義。如世尊說。
獸歸林藪 鳥歸虛空
聖歸涅槃 法歸分別
如是四種至所歸處方得安樂。是故智者應於契經善分別義。不應如說而便作解。若如說而解者。則令聖教前後相違。亦令自心起顛倒執。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依厭離染。乃至廣說。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依厭離染。乃至云何依解脫涅槃。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問一心聚中即具有厭離染解脫。何故但說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不說依解脫離染依離染厭耶答生隨順勝故。
謂此三法雖復俱生。而厭於離染生隨順勝。離染於厭生隨順劣離染於解脫生隨順勝。解脫於離染生隨順劣。如觸與受雖復俱生。而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此亦如是。此中依有二種。一能生。二能得能生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能得者。謂依解脫涅槃。故於此中作順後句。問若是依者亦是緣耶。答若是緣者彼亦是依。或有是依而非是緣。謂依解脫而得涅槃。復次依有二種。一者相順。二者相似。相順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相似者。謂依解脫涅槃。云何厭。答若於諸行無學厭惡違逆是謂厭。問厭亦通學及非學非無學。此中何故唯說無學耶。
答亦應說學及非學非無學。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則無學法勝。若說勝有情。則無學有情勝故說無學。復次若說究竟應知亦說初中。故不說二。復次無學法是諸善根本。是故偏說謂諸善法皆依無學得生長故。復次若有厭無欣。有離染無染著有解脫無繫縛。有智慧無無知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有厭不復厭。有離染不復離染。有解脫不復解脫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於厭等修圓滿者。此中說之。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以無學法多勝無過。是故偏說。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若是慧者。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
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云何。無癡即慧。豈慧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若是無貪。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此中無瞋無癡可爾。無貪云何。若厭是無貪。云何說無貪與厭相應。自性與自性無相應義故。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非能離。謂苦集忍智不斷諸煩惱。有事能厭亦能離。謂苦集忍智斷諸煩惱忍智。是慧非無貪性。云何說厭無貪為體。有作是說。厭以慧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
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有餘師說。厭以無貪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瞋無癡不應說無貪。而說無貪者顯示依處。謂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貪。或有依無瞋故心解脫瞋。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癡。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二。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二。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三。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三。此中顯示依無貪故心解脫三。故說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非謂別有無貪善根與厭相應。
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答厭非忍智與忍智相應故立忍智名。彼依相雜說能厭性。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此中所說是無漏厭。有漏厭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燸頂忍世第一法相應。隨其所應。及現觀邊世俗智相應。隨其所應并餘有漏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如病如癰如箭等。隨其所應無量行相相應。此中隨麁顯示少分。若廣顯示過四大海。問若事能厭彼事所厭耶。答應作四句。
有事能厭非所厭。謂無漏厭。有事所厭非能厭。謂除有漏厭諸餘有漏法。有事能厭亦所厭。謂有漏厭。有事非能厭亦非所厭。謂除無漏厭諸餘無漏法。緣一切法非我行相。雖亦緣所厭事。而是欣行相。不與厭相應。如前已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等言顯示上品勢力周遍故說為等。
復次若隨所應緣境遍者說名為等。復次貪瞋癡者。緣有情數等。貪等者緣非有情數。是共法故說名為等。有作是說。此中但應說無貪善根。以此善根近治貪染故名離染。無瞋無癡是能誦者乘便而誦。有餘師說無瞋無癡雖非正離染。而是助離染。故亦說之。或有說者。染言通說一切煩惱故。離染言通攝一切有為善法。今隨強故但說無貪無等貪等。云何依離染解脫。答若離染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是謂依離染解脫。此中解脫。是大地所有心所法中勝解為自性。然一切法中有二解脫。一者無為。謂擇滅。二者有為。謂勝解。此復二種。一者染污。謂邪勝解。
二者不染污。謂正勝解。此復二種。一者有漏。謂不淨觀持息念等相應。二者無漏。謂苦法智忍等相應。此復二種。一者有學。謂四向三果七補特伽羅相續中起。二者無學謂阿羅漢果相續中起。此復二種。一者時心解脫。謂前五種性相續中起。二者不時心解脫。謂不動種性相續中起。無學解脫復有二種。一者心解脫。謂離貪故。二者慧解脫。謂離無明故。問若此解脫勝解為體。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對治貪欲。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對治愚癡。勝解非三善根所攝。云何可說心慧解脫是二善根。
答彼文應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相應解脫。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相應解脫。而不說者。應知彼文是有餘說。復次心慧解脫實非善根。而善根相應故以善根名說。復次此中顯示解脫依處。謂心解脫依無貪善根而得生長。以無貪善根對治貪欲心解脫故。慧解脫依無癡善根而得生長。以無癡善根對治愚癡慧解脫故。此於所依說能依體故不相違。云何依解脫涅槃。答若貪永斷瞋永斷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依解脫涅槃。問有身見等隨一法斷皆是涅槃。此中何故說貪永斷乃至一切煩惱永斷。答雖一一法斷皆是涅槃。而此中但說圓滿涅槃。
故不應責。復次涅槃之名。唯在無學。學位未滿。不名涅槃。故作是說。問以何義故名曰涅槃。答煩惱滅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相寂故名為涅槃。復次離臭穢故名為涅槃。復次離諸趣故名為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復次槃名後有。涅名為無。無後有故名為涅槃。復次槃名繫縛。涅名為離。離繫縛故名為涅槃。復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難。涅名超度。
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涅槃。問厭與離染解脫涅槃有何差別。答厭惡違逆名厭。無所希求名離染。心無垢穢名解脫。永捨重擔名涅槃。復次毀呰煩惱名厭。毀呰惡行名離染。於緣離繫名解脫。諸蘊永寂名涅槃。復次訶毀欲界名厭。離色界名離染。脫無色界名解脫。證永寂靜名涅槃。復次厭見所斷名厭。離修所斷名離染。至無學果名解脫。證永寂滅名涅槃。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厭謂薄地。離染謂離欲地。解脫謂無學地。涅槃謂諸地果。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經義作是言。根律儀戒律儀無悔歡喜安樂等持是修行地。如實智見是見地。厭是薄地離染是離欲地。解脫是無學地。涅槃是諸地果。是厭離染解脫涅槃四種差別。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