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序
問誰造此論。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若爾此中誰問誰答。或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問。佛世尊答。復有說者。五百阿羅漢問。佛世尊答。有作是說。諸天神問。佛世尊答。有餘師說。化苾芻問。佛世尊答。所以者何。諸佛法爾所知法性。於諸世間定應開示。然無問者。爾時世尊化作苾芻。形容端正眾所樂見。剃除鬚髮服僧伽胝。令彼請問佛世尊答。猶如徵問義品因緣。問若爾此論何故傳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答由彼尊者受持演說廣令流布。是故此論名稱歸彼。然是佛說。復有說者。
有人问是谁创作了这部论著。回答是佛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种类的所知法性极为深奥微妙,除了佛世尊这位全知者,还有谁能彻底觉悟并开示呢?如果这样,这里是谁在问,谁在答?有人说是尊者舍利子在问,佛世尊在答。也有人说,是五百阿罗汉在问,佛世尊在答。还有说法是,诸天神在问,佛世尊在答。有其他师说,是化作的比丘在问,佛世尊在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佛的法性所知,都应当在世间开示。然而,如果没有人提问,那时世尊化作比丘,形象端正,众人都喜欢见到,剃去胡须和头发,穿上僧伽胝,让他们来请佛世尊回答。就像征问义品因缘一样。问如果这样,这部论著为什么传说是尊者迦多衍尼子所造呢?回答是因为那位尊者受持并广泛演说,使这部论著广泛流传,因此这部论著的名声归属于他。然而,这实际上是佛所说的。还有人说。
此論即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問豈不前言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云何彼尊者能造此論耶。答以彼尊者亦有微妙甚深猛利善巧覺慧。善知諸法自相共相。通達文義及前後際。善解三藏離三界染成就三明。具六神通及八解脫。得無礙解。獲妙願智。曾於過去五百佛所。積修梵行發弘誓願。我於未來釋迦牟尼佛般涅槃後造阿毘達磨。故如是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弟子眾中。法爾皆有二大論師任持正法。若在世時如尊者舍利子。若般涅槃後如尊者迦多衍尼子。故彼尊者以願智力觀法所益而造此論。問若爾佛說阿毘達磨。
这部论著是由尊者迦多衍尼子所造。有人问,先前不是说过,所有种类的所知法性都是极其深奥和微妙的吗?除了佛世尊这位全知者,还有谁能完全理解并开示呢?那么,这位尊者如何能够造出这部论著呢?回答是,这位尊者也拥有深奥微妙、敏锐而巧妙的智慧,他深刻理解各种法的自相和共相,通达文义和时间的前后联系,精通三藏,摆脱了三界的污染,成就了三明,具备六种神通和八种解脱状态,获得了无碍的理解和智慧,曾经在过去五百佛前积累修行,发起宏大的誓愿。他说,在未来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我将造出阿毘达磨。因此,如是说。所有如来、应供、正等觉的弟子中,自然都有两位大论师来维护正法。如果佛在世时,就像尊者舍利子;如果佛涅槃后,就像尊者迦多衍尼子。因此,那位尊者凭借他的愿力和智慧,观察法义并从中获益,从而造出了这部论著。有人问,如果是佛说的阿毘达磨。
何者是耶。答世尊在世於處處方邑。為諸有情以種種論道。分別演說阿毘達磨。佛涅槃後或在世時。諸聖弟子以妙願智。隨順纂集別為部類。是故尊者迦多衍尼子佛去世後。亦以妙願智隨順纂集造發智論。謂於佛說諸論道中安立章門。摽舉略頌造別納息制總蘊名。謂集種種異相論道。制為雜蘊。集結論道制為結蘊。集智論道制為智蘊。集業論道制為業蘊。集大種論道制為大種蘊。集根論道制為根蘊。集定論道。制為定蘊。集見論道制為見蘊。猶如一切鄔拕南頌。皆是佛說。謂佛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種種有情隨宜宣說。佛去世後大德法救。展轉得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集梵志頌立為梵志品。此亦如是。阿毘達磨本是佛說。亦是尊者隨順纂集。又若佛說若弟子說不違法性。世尊皆許苾芻受持。故彼尊者展轉得聞。或願智力觀察纂集。為令正法久住世故制造此論。
什么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呢?佛陀在世时,在各个地方为众生以各种理论讲解,分别阐述阿毘达磨。佛陀涅槃后或在世时,圣弟子们以妙愿智,顺应地编纂并分类。因此,尊者迦多衍尼子在佛陀去世后,也以妙愿智顺应地编纂并创作了《发智论》。在佛陀所说的各种理论中,设立章节,提出简要的颂句,制定不同的归纳,称为总集。例如,将各种不同观点的理论汇集为杂集,将结论性的理论汇集为结集,将智慧的理论汇集为智集,将业力的理论汇集为业集,将四大元素的理论汇集为大种集,将根的理论汇集为根集,将定的理论汇集为定集,将见解的理论汇集为见集。就像所有的鄔拕南颂都是佛陀所说的,佛陀在各个地方为不同的众生适宜地宣说。佛陀去世后,大德法救辗转听闻并顺应地编纂,制定品名。例如,将无常的颂句汇集为无常品,将梵志的颂句汇集为梵志品。阿毘达磨原本是佛陀所说的,也是尊者顺应地编纂的。无论是佛陀说还是弟子说,只要不违背法性,世尊都允许比丘们受持。因此,那位尊者辗转听闻,或许以智力观察并编纂,为了让正法长久住世而创作了这部论。
復次諸佛出世皆說三藏。謂素怛纜。毘[木*奈] 耶。阿毘達磨。如是三藏有何差別。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從一智海之所生故。隨一覺池之所出故。等力無畏所攝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素怛纜。
再次,当佛陀出现于世时,他都会讲述三藏。即经藏、律藏和论藏。这三藏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有些人说,它们之间没有区别。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佛教都是从同一个智慧之海中产生的,都是从同一个顿悟之池中涌出的,都是由无所畏惧的力量所接纳的,都是由同样的大悲心所激发的。但也有人说,它们之间也有区别。至少名字上就有所区别,比如这个叫做经藏。
此名毘[木*奈] 耶。此名阿毘達磨。復次依處亦有差別。謂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是毘[木*奈] 耶。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問於一切中一切可得。謂素怛纜中亦有依增上戒增上慧論道。
这个叫做律藏,这个叫做论藏。此外,依据的方面也有区别。比如,如果依据的是增强心态的教义,那就是经藏;如果依据的是增强戒律的教义,那就是律藏;如果依据的是增强智慧的教义,那就是论藏。有人问,在所有这些教义中,是否都能找到所有元素?也就是说,在经藏中也能找到依据增强戒律和智慧的教义。
毘[木*奈] 耶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慧論道。阿毘達磨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戒論道。如是三藏應無差別。答依增勝說。謂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增勝。毘[木*奈] 耶中依增上戒論道增勝。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增勝。
在律藏中,依据增上心和增上慧的论述来讨论道。在阿毘达磨中,依据增上心和增上戒的论述来讨论道。因此,三藏应当没有差别。回答是依据增上胜来说的。也就是说,在经藏中,依据增上心的论述更为突出。在律藏中,依据增上戒的论述更为突出。在阿毘达磨中,依据增上慧的论述更为突出。
有作是說。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毘[木*奈] 耶。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
有说法认为,在经藏中,依据增上心的论述是经藏本身。依据增上戒的论述即是律藏。依据增上慧的论述即是阿毘达磨。
毘[木*奈] 耶中依增上戒論道是毘[木*奈] 耶。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
在律藏中,依据增上戒的论述是律藏本身。依据增上心的论述即是经藏。依据增上慧的论述即是阿毘达磨。在阿毘达磨中,依据增上慧的论述是阿毘达磨本身。依据增上心的论述即是经藏。
依增上戒論道即毘[木*奈] 耶。故由依處亦有差別。復次所顯亦有差別。謂素怛纜次第所顯。謂素怛纜中應求次第。
依据提升戒律的讨论,即佛教的戒律学。因此,由于依赖的处所不同,也存在差异。再者,所展示的内容也有差异,指的是经文的顺序展示,即在经文中应寻求顺序。
何故世尊此品無間宣說彼品若毘[木*奈] 耶緣起所顯謂毘[木*奈] 耶中。應求緣起。世尊依何緣起制立彼彼學處。阿毘達磨性相所顯。謂阿毘達磨中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後或無緣起俱無過失。
为何世尊在这一品中无间断地宣说另一品,如果是戒律因緣所展示的,即在戒律中,应寻求因緣法则。世尊依据何种因緣法则制定那些学习的地方。阿毘达磨展示的是法的本质和特征,即在阿毘达磨中应寻求所有法的真实本质和特征,不应寻求那些前后顺序的因緣法则,或者没有因緣法则,都没有过失。
復次等流亦有差別。謂素怛纜是力等流。毘[木*奈] 耶是大悲等流。阿毘達磨是無畏等流。復次所說亦有差別。謂種種雜說是素怛纜。說諸學處是毘[木*奈] 耶。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是阿毘達磨。
再者,等流也存在差异。经文是力量的等流,戒律是大悲的等流,阿毘达磨是无畏的等流。再者,所说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指的是各种杂说属于经文,讲述各种学习的地方属于戒律,分别法的自相和共相属于阿毘达磨。
復次所為亦有差別。謂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故說素怛纜。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熟故說毘[木*奈] 耶。相續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脫故說阿毘達磨。
此外,所为也存在差异。对于尚未培养善根的人,为了让他们培养善根,所以说出了经文。对于已经培养了善根的人,为了让他们的善根持续成熟,所以说出了戒律。对于善根已经成熟的人,为了让他们获得正确的解脱,所以说出了阿毘达磨。
復次分位亦有差別。謂依始業位說素怛纜。依已串習位說毘[木*奈] 耶。依超作意位說阿毘達磨。
此外,分位也存在差异。根据初始业力的层次来说经文,根据已经习惯的层次来说戒律,根据超越作意的层次来说阿毘达磨。
復次進趣亦有差別。謂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說素怛纜。已入正法令受持學處故說毘[木*奈] 耶。已受持學處令通達諸法真實相故說阿毘達磨。是故三藏亦有差別。
此外,进入的途径也存在差异。对于尚未进入正法的人,为了让他们进入正法,所以说出了经文。对于已经进入正法的人,为了让他们受持并学习戒律,所以说出了戒律。对于已经受持并学习戒律的人,为了让他们深刻理解所有法的真实相,所以说出了阿毘达磨。因此,三藏也存在差异。
問何故尊者造此論耶。答為饒益他故。謂彼尊者作是思惟。云何當令諸有情類於佛聖教無倒受持。精進思惟籌量觀察。由此無量煩惱惡行不現在前。便得悟入甚深法性。故造斯論。譬如有人為饒益他故於黑闇處然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尊者亦爾為饒益他於佛滅後制造此論。令有智者入深法性。又如諸佛為饒益他。開示演說十二分教。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所以者何。諸有情類。雖有因力若無緣力而覺發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要遇緣力乃能修行。譬如池中雖有種種嗢鉢羅等眾妙蓮華。若日月光不照觸者。則不開發出種種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觸。乃得隨類開發出香。又如闇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要假燈照乃得見之。有情亦爾。雖有因力若無緣力。廣說如前。如有頌言。
问为何尊者要造这部论?答曰,为了利益他人。那位尊者这样思考:如何使所有有情众生正确地接受并保持佛陀的圣教,勤奋地思考、衡量和观察,从而无数的烦恼和恶行不再出现,进而领悟到深奥的法性。因此,他造了这部论。就像有人为了利益他人,在黑暗中点亮了明亮的灯,让有视力的人看到各种色彩。尊者也是如此,为了利益他人,在佛陀涅槃后制作了这部论,让有智慧的人深入法性。又如佛陀为了利益他人,开示并讲解了十二分教: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颂;五、自说;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为什么呢?所有有情众生,虽然有因力,但如果缺乏緣力,就无法觉醒,终究不能修行。只有遇到緣力,才能修行。就像池塘中虽然有各种美妙的莲花,如果没有日月的光照,就不会开放,散发香气。只有日月的光照,才能按照种类开放,散发香气。又如在黑暗中有各种物品,如果没有灯光,终究看不见。只有借助灯光,才能看见。有情众生也是如此,虽然有因力,如果没有緣力,就像前面广泛讲述的。正如有偈语所说。
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物品
無燈闇所隱 有目不能見
没有灯的黑暗中,即使有眼睛也看不见
如是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同样,即使有智慧,如果不从他人那里听闻教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这个人最终不能分辨善恶的意义
譬如有目者 因燈見眾色
就像有眼睛的人,因为灯光而能看到各种颜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有智慧的人依靠广泛学习,能够分辨善恶的意义
多聞能知法 多聞離不善
广泛学习能让人了解教法,广泛学习能让人远离不善
多聞捨無義 多聞得涅槃
广泛学习能让人放下无意义的事物,广泛学习能让人达到涅槃的境界
又如經說。有二因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又契經說。有四法人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友。二從他聞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復有經言。若我弟子一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蓋。及能修行七覺分滿。故如諸佛為饒益他說十二分教。如是彼尊者為饒益他制造此論。復次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能發光明。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破無明闇發智慧明。故彼尊者制造此論。復次為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色像皆於中現。阿毘達磨亦復如是。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故彼尊者制造此論。復次為度生死河故。
正如经文所说,有两种因缘能够生起正见:一是外在地听闻他人的法音,二是内在地如理作意。另外,契经中提到有四种法能使人广泛地修行:一是亲近善友,二是从他人那里听闻法音,三是如理作意,四是依法修行。还有经文说,如果我的弟子一心倾听正法,能够断除五盖,并且能够修行并圆满七觉分,因此,就像诸佛为了利益他人而讲述十二分教一样,这位尊者为了利益他人而撰写这部论著。再次,为了破除无明的黑暗,就像灯能破除黑暗并发出光明一样,阿毗达磨也是如此,破除无明的黑暗,发出智慧之光,因此这位尊者撰写了这部论著。再次,为了显现无我之相,就像镜子经过精心打磨后,各种形象都能在其中显现一样,阿毗达磨也是如此,分别诸法的自相和共相,使无我之相清晰显现,因此这位尊者撰写了这部论著。再次,为了渡过生死之河。
如牢船筏百千眾生依之無畏從河此岸渡至彼岸。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無數諸佛及諸有情。依之無畏。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故彼尊者制造此論。復次為照契經等故。如人執燈入諸闇室。能見眾色而無迷亂。如是行者以阿毘達磨照契經等義而無迷惑。故彼尊者制造此論。復次為觀察善等諸法故。如別寶人能善觀察金剛等寶。阿毘達磨亦復如是。能善分別善等諸法。故彼尊者制造此論。復次為顯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不傾動故。如妙高山踞金輪上一切猛風搖鼓飄擊不能傾動。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亦復如是。住淨尸羅。諸惡見者輕毀邪論不能摧伏。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如同坚固的船筏,能够使成千上万的众生无所畏惧地从河流的此岸渡到彼岸。阿毘達磨也是如此,无数的佛陀和有情众生依靠它无所畏惧地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因此,那位尊者制作了这部论著。再次,为了照亮契经等经文,就像人们持灯进入黑暗的房间,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而不会感到迷惑。同样,修行者通过阿毘達磨来照亮契经等经文的意义,从而不会感到迷惑。因此,那位尊者制作了这部论著。再次,为了观察善等诸法,就像懂得鉴别宝石的人能够善于观察金刚等宝石一样,阿毘達磨也能够善于分辨善等诸法。因此,那位尊者制作了这部论著。再次,为了显示阿毘達磨,使诸大论师不动摇,就像妙高山坐落在金輪之上,所有的猛烈风也不能使其动摇。阿毘達磨的诸大论师也是如此,他们安住在清净的戒律中,那些持有恶见的人轻视和诋毁邪论,也不能使他们动摇。因此,那位尊者制作了这部论著。
復次尊者以三因緣制造此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增益智者。謂於內外諸經論中。令智增益無有能如阿毘達磨。開覺意者。謂諸有情無明所昏。如睡未覺不能了知。何者是遍行。何者非遍行。何者自界緣。何者他界緣。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為攝。云何相應。云何因。云何緣。誰成就。誰不成就。何者順前句。何者順後句。何者四句。何者如是句。何者不如是句。於如是等所知境中。令諸有情開發覺意。無有能如阿毘達磨。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恒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再次,尊者出于三个因缘创作了这部论著。第一是为了增长智慧,第二是为了启发觉悟,第三是为了消除对我的错误认识。增长智慧指的是,在所有内外的经论中,没有能像阿毘达磨这样增进智慧的。启发觉悟指的是,所有有情众生被无明所蒙蔽,如同沉睡未醒,无法了解什么是普遍存在的,什么不是;什么是自身界的因缘,什么不是;什么是有漏的因缘,什么不是;什么是有为的因缘,什么不是。如何是包含,如何是相应,如何是因,如何是缘,谁成就了,谁没有成就,什么符合前句,什么符合后句,什么包含四句,什么是这样的句,什么不是这样的句。在这些所知的境界中,使所有有情众生启发觉悟,没有能像阿毘达磨这样的。消除对我的错误认识指的是,尊者所创作的阿毘达磨从未说过有補特伽羅,总是显示所有行为是空无的,没有我。因为这些种种因缘,所以尊者创作了这部论著。
問阿毘達磨。自性云何。答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一界者謂法界。一處者謂法處。一蘊者謂行蘊。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五蘊者謂色蘊乃至識蘊。如契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無有諂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
问到阿毘达磨的自性是什么。回答说,无漏的智慧是其自性,它被一界、一处、一蕴所包含。所说的一界指的是法界,一处指的是法处,一蕴指的是行蕴。如果同时考虑相应的因素和所取的,随着转化,它被三界、二处、五蕴所包含。三界指的是意界、法界、意识界,二处指的是意处、法处,五蕴指的是色蕴到识蕴。正如契经所说,这位药叉天在漫长的夜晚中,他的心质直无谄无诳,对于所有问题都是为了真正了解,而不是为了搅扰。我以深奥的阿毘达磨,任由他的意思提问。这里所说的深奥的阿毘达磨,指的是无漏的智慧。
又契經說。此筏蹉氏及善賢外道并梵壽婆羅門。皆於長夜其性質直無諂無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又如佛告西儞迦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汝於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所以者何。以彼外道恒妄計我。空無我性非彼所及。又如佛告鄔陀夷言。汝是愚夫盲無慧目。云何乃與上座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
契经中还提到,筏蹉氏、善贤外道以及梵壽婆羅門,在漫长的夜晚中,他们的本性質直无谄无诳。对于所有问题都是为了真正了解,而不是为了搅扰。我以深奥的阿毘达磨,任由他们的意思提问。这里所说的深奥的阿毘达磨,指的是无漏的智慧。另外,佛陀告诉西儞迦说,我有深奥的阿毘达磨,难以看见、难以觉察、不可思考,不是思考的对象。只有微妙聪明且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了解它,这不是你浅薄智慧所能及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你在漫长的夜晚中,持有不同的见解、忍耐、欲望和乐趣。这里所说的深奥的阿毘达磨,指的是空无我和如实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那些外道总是错误地想象有我,空无我的性质不是他们所能及的。又如佛陀告诉鄔陀夷说,你是愚昧的人,没有智慧之眼,怎么能够与上座比丘一起讨论深奥的阿毘达磨呢?这里所说的深奥的阿毘达磨,指的是滅定退和如实觉。
又如佛告阿難陀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諸緣起。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及如實覺。又契經說。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緣性緣起此處甚深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依皆永捨離。愛盡離染寂滅涅槃。此最甚深難見難覺。廣說如前。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及彼寂滅并如實覺。又如佛告阿難陀言。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有餘法相似甚深我於其中自覺正說。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諸見趣及如實覺。又契經說。
佛陀曾对阿难陀说:‘我有深奥的阿毘达磨,即一切因缘生起,难以看见、觉察,不可深入思考,不是思考的对象,只有那些微妙、聪明、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这里所说的深奥阿毘达磨,指的是因缘性质和如实的觉悟。另外,契经中也说:‘我有深奥的阿毘达磨,即因缘性质和因缘生起,这里非常深奥,难以看见、觉察,不可深入思考,不是思考的对象,只有那些微妙、聪明、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还有深奥的阿毘达磨,即一切依赖都被永久地放弃,爱欲耗尽,远离污染,达到涅槃的寂静。这是最深奥、难以看见、觉察的,详细情况如前所述。这里所说的深奥阿毘达磨,指的是因缘性质、涅槃的寂静以及如实的觉悟。佛陀还对阿难陀说:‘还有深奥的阿毘达磨,即有余法相似深奥,我在其中自觉、正确地讲述。’这里所说的深奥阿毘达磨,指的是各种邪见的趣向和如实的觉悟。契经中也有讲述。
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性及如實覺。雖此等經中隨別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根。即由此故發起世間修所成慧。謂煖頂忍世第一法。以能別觀四聖諦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思所成慧。謂不淨觀持息念等。以能別總觀諸蘊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聞所成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以於諸法不增減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慧。以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轉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復由如是資糧攝持無漏慧根轉得明盛。是故亦名阿毘達磨。
我拥有深奥的阿毘达磨。所谓一切法的深奥,因此难以看见。因为难以看见,所以深奥。这里所说的深奥阿毘达磨,指的是一切法的法性以及如实的觉悟。虽然这些经文中根据不同的意图和趣味进行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阿毘达磨的胜义自性只有无漏的智慧之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激发了世间的修所成慧,即暖顶忍世第一法,因为能够分别观察四圣谛,所以也被称为阿毘达磨。又因为此,激发了殊胜的思所成慧,即不净观、持息念等,因为能够分别总观五蕴,所以也被称为阿毘达磨。又因为此,激发了殊胜的闻所成慧,分别诸法的自相和共相,建立诸法的自相和共相,消除对实物的愚昧和所缘的愚昧,因为在诸法中不增加也不减少,所以也被称为阿毘达磨。又因为此,激发了殊胜的生处得慧,能够在三藏十二分教中接受、保持、思考和观察,不发生错误,所以也被称为阿毘达磨。再由于这样的资粮和攝持无漏的智慧之根,转变得到明亮和兴盛,因此也被称为阿毘达磨。
問若阿毘達磨唯無漏慧根為自性者。何故此論復名阿毘達磨。答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如處處經中於彼彼具立彼彼名。此亦如是。謂如於樂具立以樂名。如伽他說。
如果阿毘達磨仅以无漏慧根为其自性,那么为什么这部论典也被称为阿毘達磨呢?回答是,阿毘達磨因其具备某些特质而得名。正如在《處處經》中,根据其具备的特质来命名。这里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根据乐具的特质来命名为乐,正如伽他颂中所说。
食所乞食樂 衣隨得衣樂
乞求食物时感到快乐,得到衣服时也感到快乐。
經行山林樂 栖隱巖窟樂
在山林中行走修行感到快乐,隐居在岩洞中也感到快乐。
飲食衣等體實非樂。勝義樂者謂諸樂受。或有說者。亦輕安樂。然衣食等是樂具故。於伽他中亦說為樂。又如於垢具立以垢名。如伽他說。
飲食和衣服等物质实体并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勝義樂是指那些愉悦的感受。有些说法也认为包括轻松安祥的状态。然而,衣服和食物等是带来快乐的条件,因此在诗歌中也被称为快乐。这就像将污染的来源称为污垢一样,正如诗歌中所表达的。
女是梵行垢 女損害眾生
女性被视为修行的障碍,女性对众生造成损害。
苦梵行所淨 非由水能洗
苦痛可以通过修行来净化,而不是通过水来洗净。
女實非垢。勝義垢者謂貪瞋癡。然伽他中說女為垢。是垢具故。又如於漏具立以漏名。如說七漏是損害是燒然是苦惱。根等實非漏。是漏具故立以漏名。勝義漏唯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又如於隨眠具立隨眠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色是隨眠隨增隨死。若隨增即隨死。若隨死即隨取。若隨取即隨縛。色非隨眠。勝義隨眠唯有七種。然經說色是隨眠者。隨眠具故。又如於味具立以味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眼味妙色。色是魔鉤。眼實非味。勝義味者謂所生愛。然契經說。眼味色者是味具故。又如於欲具立以欲名。如契經說。欲者是何。謂五妙欲。又如頌言。
女性实际上并非心灵的污染。在深奥的义理中,所谓的垢指的是贪欲、愤怒和愚痴。然而,在颂歌中,女性被说成是垢,这是因为她们具有成为垢的条件。同样地,对于具有烦恼条件的事物,我们以烦恼来命名,比如提到七种烦恼,它们是损害、燃烧、苦恼的根源。实际上,根(感官)并非烦恼,但因为它们是烦恼的条件,所以以烦恼来命名。在深奥的义理中,烦恼只有三种,即欲漏、有漏和无明漏。又比如,对于具有随眠(潜在烦恼)条件的事物,我们以随眠来命名,如契经所说,比丘应当知道,色(物质形态)是随眠、随增、随死。如果随增,即随死;如果随死,即随取;如果随取,即随缚。色并非随眠,但在深奥的义理中,真正的随眠只有七种。然而,经文说色是随眠,是因为它是随眠的条件。又比如,对于具有味(感受)条件的事物,我们以味来命名,如契经所说,比丘应当知道,眼的味是妙色,色是魔的钩子。眼实际上并非味,但在深奥的义理中,真正的味是指所生的爱。然而,契经说眼的味是色,是因为它是味的条件。又比如,对于具有欲望条件的事物,我们以欲望来命名,如契经所说,欲望是什么?是指五种妙欲。
如是五妙欲 可愛可欣樂
这五种令人愉悦的境界,是可爱和令人向往的。
可意欲所牽 能令心染著
它们能够牵引心意,使心产生强烈的执着。
色等非欲。勝義欲者。謂於彼愛然經頌說。彼是欲者是欲具故。又如於退具立以退名。如契經說。有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一營事業。二樂戲論。三和諍訟。四好遠行。五遇長病。非營事等是能退體。勝義退者。謂一切不善有覆無記法。然契經中說營事等是能退者。謂退具故。又如於業具立以業名。如契經說。有三種意。故思惡不善業。若作增長感非愛異熟。謂貪欲瞋恚邪見。非貪欲等是實意業勝義意業。謂意俱思。然契經中名意業者。謂是不善意業具故。又如於異熟因具立異熟因名。如彼尊者無滅所說。我由一食異熟因故。七生天上七生人中。
色等并非是欲望。所谓胜义的欲望,是指对那些事物的贪爱。然而,经颂中说,那些是欲望,因为它们是欲望的组成部分。同样,就像在讨论退步时,以退步的名字来命名那些导致退步的因素,正如契经所说,有五种因缘会导致时解脱阿罗汉退步:一是忙于事务,二是沉溺于戏论,三是参与争执,四是喜欢远行,五是遇到长期疾病。并不是说忙于事务等本身就是导致退步的本质。胜义的退步,指的是所有不善的、有覆无记的法。然而,契经中说忙于事务等是导致退步的因素,是因为它们是退步的组成部分。同样,就像在讨论业的组成部分时,以业的名字来命名,正如契经所说,有三种意的组成部分,因此思恶不善业,如果进行增长,就会感受到非爱异熟,即贪欲、瞋恚、邪见。并不是贪欲等本身就是真实的意业,胜义的意业,是指与意识同时发生的思。然而,契经中称为意业的,是因为它们是不善意业的组成部分。又如,在讨论异熟因的组成部分时,以异熟因的名字来命名,正如那位尊者无灭所说,由于一食的异熟因,我在天上生活了七生,在人间也生活了七生。
於最後身得盡諸漏。非即一食是異熟因。勝義異熟因者。謂諸不善善有漏法。然彼尊者即說一食為異熟因。是彼具故。如於此等處處經中以彼彼名說彼彼具。此論亦爾。是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如是勝義阿毘達磨自性。唯是無漏慧根。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餘資糧等皆是世俗阿毘達磨。是名阿毘達磨自性。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知亦爾。
在生死轮回中的最后一次生命中,能够完全消除所有的烦恼。并不是说仅仅一餐就能成为业力的果报因。从胜义的角度来看,业力的果报因指的是所有不善的、善的以及有漏的法。然而,那位尊者却说一餐是业力的果报因,这是因为它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就像在这些经文中,用不同的名字来描述不同的事物,这部论著也是如此。因为具备了阿毘达磨的特性,所以也被称为阿毘达磨。从胜义的角度来看,阿毘达磨的本质仅仅是无漏的智慧,它属于一个世界、一个领域、一个集合。如果包括了相应的以及随之转化的三界、两个领域、五个集合,那么其他的资糧等都是世俗的阿毘达磨。这就是阿毘达磨的本质。就像所说的本质、自我、物体、自身、相和本性,也应当这样理解。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以何義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於諸法相能善決擇能極決擇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於諸法性能善覺察能善通達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於諸法現觀作證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法性甚深能盡原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諸聖慧眼由此清淨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善顯發幽隱法性故。名阿毘達磨。所知法性無始幽隱。離此無有能顯發故。復次所說法性無有乖違故。名阿毘達磨。若有能於阿毘達磨自相共相極善串習。必無有能如法問難。令於法性有少違故。復次能伏一切外道他論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諸大論師。邪徒異學無能敵故。
已经解释了阿毘达磨的本质,现在将解释它为何被称为阿毘达磨。阿毘达磨的大师们说,因为它能够善于决断和彻底决断所有法的相,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者,因为它能够善于觉察和通达所有法的性质,所以称为阿毘达磨。此外,因为它能够在所有法中进行现观并作证,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者,因为法性非常深奥,能够彻底探究其根源,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者,所有圣者的慧眼通过它而变得清净,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者,因为它能够善于显现深奥的法性,所以称为阿毘达磨。所知的法性从无始以来就是深奥的,离开了它就无法显现。再者,所说的法性没有违背,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如果有人能够对阿毘达磨的自相和共相进行极好的串习,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依法提出质疑,使其在法性上有所违背。再者,因为它能够降伏所有的外道和他人的论点,所以称为阿毘达磨。阿毘达磨的大师们,邪徒和异学者都无法与之匹敌。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常能決擇契經等中諸法性相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於十二支緣起法性善覺了故。名阿毘達磨。復次以能現觀四聖諦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善說修習八聖道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證涅槃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於諸法以無量門數數分別故。名阿毘達磨。大德說曰。於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法。以名身句身文身次第結集安布分別故。名阿毘達磨。脇尊者言。此是究竟慧。此是決斷慧。此是勝義慧。此是不謬慧故名阿毘達磨。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求解脫者修正行時。能為分別所未了義。謂此是苦此是苦因。此是苦滅此是趣滅道。此是加行道。此是無間道。此是解脫道。此是勝進道。此是向道。此是得果。能正分別如是等義故。名阿毘達磨。法密部說。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如有頌言。
尊者世友这样说:因为能够经常决断契经等中的诸法性相,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次,因为对十二因缘的法性善有深刻的觉了,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次,因为能够现观四圣谛法,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次,因为善于讲述修习八圣道法,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次,因为能够证得涅槃,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再次,因为能够在诸法中以无量的门数反复分别,所以称为阿毘达磨。大德说:在杂染清净、系缚解脱、流转还灭的法中,以名身、句身、文身依次集结、安排、分别,所以称为阿毘达磨。脇尊者说:这是究竟的智慧,这是决断的智慧,这是胜义的智慧,这是不谬的智慧,因此称为阿毘达磨。尊者妙音这样说:寻求解脱的人在修正行时,能够为分别所未了的义理,即这是苦,这是苦的因,这是苦的灭,这是通向灭苦的道路,这是加行道,这是无间道,这是解脱道,这是胜进道,这是向道,这是得果,能够正确分别这些义理,所以称为阿毘达磨。法密部说:因为这个法是增上的,所以称为阿毘达磨。正如有颂说。
慧於世間尊 能決擇趣向
慧在世间被尊崇,能够断除疑惑并分辨真理。
以正了知故 老死盡無餘
由于正确的识别和深刻理解,生命的衰老和死亡过程得以完全穷尽。
化地部說。慧能照法故。名阿毘達磨。如契經說。一切照中我說慧照最為上首。譬喻者說。於諸法中涅槃最上。此法次彼故。名阿毘達磨。聲論者言。阿謂除棄。毘謂決擇。此法能除棄決擇故。名阿毘達磨。何所除棄。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何所決擇。謂蘊界處緣起。諦食及沙門果菩提分等。尊者佛護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現前義。此法能引一切善法。謂諸覺分皆現在前故。名阿毘達磨。尊者覺天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增上義。如增上慢者名阿毘慢。增上覺者。名阿毘覺。增上老者名阿毘老。此亦如是。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尊者左受作如是說。阿毘助言顯恭敬義。如恭敬稽首者名阿毘稽首。恭敬供養者名阿毘供養。此亦如是。此法尊重可恭敬故。名阿毘達磨。
化地部认为,由于智慧能够照亮法则,因此称之为阿毘达磨。正如契经所说,在所有照亮之中,我所说的智慧照亮最为上首。譬喻者认为,在所有法则中,涅槃是最上的,这个法则紧随其后,因此称之为阿毘达磨。声论者说,阿意味着去除,毘意味着决断,这个法则能够去除决断,因此称之为阿毘达磨。去除的是什么?是束缚、随眠、随烦恼、纒。决断的是什么?是蕴、界、处、緣起、諦、食以及沙门果、菩提分等。尊者佛護这样说,阿毘是助词,显示现前的意义,这个法则能够引导所有善法,即所有觉分都显现在当前,因此称之为阿毘达磨。尊者覺天这样说,阿毘是助词,显示增上的意义,如增上慢者称为阿毘慢,增上觉者称为阿毘觉,增上老者称为阿毘老,这个法则也是如此,因为它是增上的,所以称之为阿毘达磨。尊者左受这样说,阿毘是助词,显示恭敬的意义,如恭敬稽首者称为阿毘稽首,恭敬供养者称为阿毘供养,这个法则也是如此,因为它是值得尊重和恭敬的,所以称之为阿毘达磨。
問何故此論名發智耶。答諸勝義智。皆從此發此為初基。故名發智。復次此論應名智安足處。諸勝義智此為根本依此而立。是故名為智安足處。復次諸勇健智此最能發。發勇智緣故名發智。復次諸智彼岸依此能到故名發智。開發諸法自相共相。無有能如此論者故。復次世出世智。皆依此發智之妙門故名發智。
问为什么这部论典被称为《发智论》?答:所有深奥的义理智慧,都是从这里开始,这里作为基础,因此称为《发智论》。另外,这部论典应该被称为智慧的安足之处,所有深奥的义理智慧都以它为根本依托,因此称之为智慧的安足之处。再者,所有勇敢的智慧,这里最能激发,因为它能激发勇猛的智慧,所以称为《发智论》。此外,所有智慧的彼岸,依靠这部论典能够达到,因此称为《发智论》。它开发了所有法的自相和共相,没有其他论典能像这样,因此称为《发智论》。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都依靠这部《发智论》的微妙法门,因此称为《发智论》。
問此論勝利其相云何。答隨順解脫斷除繫縛。順空無我違我我所。顯無我理遮數取趣開覺意息昏迷。遣愚癡生智慧。斷疑網與決定。背雜染向清淨。訶流轉讚還滅。捨生死得涅槃。摧破一切外道邪論。成立一切佛法正論。此論勝利其相如是。
问这部论典的勝利特征是什么?答:它顺应解脱,断除束缚,顺应空无我,违背我与我所,显现无我之理,遮蔽了对有情众生的执着,开启觉悟,平息了昏迷,驱散愚昧,生出智慧,断除疑惑之网,给予决定性的信念,背离杂染,朝向清净,呵斥流转,赞颂还灭,舍弃生死,获得涅槃,摧毁所有外道的邪论,确立所有佛法的正论。这部论典的勝利特征就是这样。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
顯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於長安大慈恩寺翻經院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显庆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在长安大慈恩寺的翻经院,三藏法师玄奘奉诏翻译。
弘法寺沙門嘉尚筆受
大慈恩寺沙門明珠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惠貴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法祥證義
西明寺沙門慧景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神泰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普賢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善樂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拪玄綴文
大慈恩寺沙門靜邁綴文
西明寺沙門慧立綴文
西明寺沙門玄則綴文
大慈恩寺沙門義褒正字
大慈恩寺沙門玄應正字
西明寺沙門神察執筆
大慈恩寺沙門辯通執筆
同州魏伐寺沙門海藏筆受
大慈恩寺沙門神昉筆受
西明寺沙門嘉尚筆受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筆受
夫物情斯感。資于教悟。大聖貽則。寔啟疑徒。而先匠譯辰。篾爾無紀。爰使後學積滯疑懷。今故具書。以彰來信。願傳寫之儔。與余同志。庶幾彌劫。永無惑焉。
人们的情感受到事物的触动,依赖于教诲来实现悟性。伟大的圣人留下了规则,实际上启发了那些心存疑虑的人。然而,先前的翻译者在翻译时,忽视了这些规则,没有留下记录,导致后来的学者积累了许多疑问。因此,我现在详细地书写,以明确传达未来的信念。希望那些抄写的人,与我志同道合,或许能够消除长久的疑惑。
大唐中大夫內侍護軍佛弟子觀自在。敬寫西域新翻經論。願畢此餘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聞之所。竊以佛日西沈。正法玄謝。慧流東漸。像教方傳。希世之符。奧義宣於貝葉。非常之寶。至賾發於龍宮。挹其沖源。截暴河而遐逝。遊其玄閫。出朽宅而長驅。玄奘法師者。釋門之龍象。振旦之鶖鷺。逾蔥山而勵學。齎梵文而旋止。殺青甫就永事。流通士方涯多。幸預聞正法。植因或爽。稟質不全。今罄茲寸祿。繕斯奧旨。片言隻字。具經心目。親蒙口決。庶無乖舛。以斯福祉。奉福
大唐的中大夫、内侍护军、佛的弟子观自在,恭敬地抄写来自西域的新翻译的经论。愿在余生中,道心不减退,希望传播那些未曾听闻的教义。我认为,随着佛陀的光辉在西方沉落,正法的深奥之义也随之消逝,智慧之流向东方渐进,佛像教化正在传播。这是稀有时代的标志,深奥的义理在贝叶上被宣扬,非凡的宝藏在龙宫中被发现。吸取其深远的源头,截断暴虐的河流而远去;游历其深奥的境界,离开腐朽的住所而长驱直入。玄奘法师,是佛教门户中的龙象,是振旦的鹍鹏。他越过葱岭,勤奋学习,携带梵文经文归来。完成著作,永世流传,传播的人士遍布四方。幸运地预先听闻正法,种植因缘或许清新,禀赋或许完整。现在,我竭尽我的微薄之力,修缮这些深奥的旨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亲自接受口头的决断,希望没有差错。以这样的福祉,奉献给……
太宗文皇帝。即御 皇帝王公卿士。六姻親族。凡厥黎庶。及跂行喘息。平等熏修。乘此勝基。方升正覺。
唐太宗文皇帝,以柔和方式调和柔性众生,以刚强方式制伏刚强众生,包括皇帝、王公、卿士、六亲眷属以及所有百姓,还有那些行走和呼吸粗重的众生,都平等地熏修,借助这个至高无上的根基,向着正觉的方向提升。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