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無義納息第七之二
云何名住對面念耶。答修觀行者。繫念眉間。或觀青瘀或觀膖脹。或觀膿爛。或觀破壞。或觀異赤。或觀被食。或觀分離。或觀白骨。或觀骨鎖。此等名為住對面念。問何緣繫念在眉間耶。答修觀行者。先依此處生賢聖樂後漸遍身。是故彼於眉間繫念。如受欲者男女根處先生欲樂後漸遍身。此亦如是。亦有本說。繫念明闇明者謂眼。即說繫念在鼻按中。復有本說。繫念髮際。或有本說。繫念鼻端。有本說。住無貪俱念。此即說。住奢摩他俱念。或有說。住與明俱念此即說住毘鉢舍那俱念。修觀行者如是繫念在眉間等。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即不淨觀。
什么是所谓的住对面念呢?回答是,修行观行的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眉间,或者观察青瘀,或者观察膨胀,或者观察脓烂,或者观察破坏,或者观察异赤,或者观察被食,或者观察分离,或者观察白骨,或者观察骨锁,这些被称为住对面念。问为什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眉间呢?回答是,修行观行的人先依靠这个地方产生贤圣之乐,然后逐渐遍及全身。因此,他们在眉间集中注意力。就像对物质有欲望的人,先是在男女的生殖器官处产生欲望之乐,然后逐渐遍及全身,这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有经典说,集中注意力在明暗之间,明指的是眼睛,也就是说集中注意力在鼻端。还有经典说,集中注意力在发际,或者有经典说,集中注意力在鼻端。有经典说,住在无贪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这就是说,住在奢摩他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或者有人说,住在与明一起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这就是说,住在毘鉢舍那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修行观行的人就这样在眉间等地方集中注意力,观察尸体的青瘀等不净之相,这就是不净观。
此中名為住對面念問何故此中但說不淨觀名對面念。非持息念界差別觀耶。答此中亦應說持息念界差別觀名對面念。而不說者是有餘說。復次應知此中且說初觀。謂不淨觀是眾觀初。應知說初即顯中後。復次應知此中就多分說。謂修觀者多分依止不淨觀門趣入聖道。非持息念界差別觀。是故偏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切如理作意所引念皆名對面念。非唯不淨觀。然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契經。且說不淨觀名對面念。謂契經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在靜室。結加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為斷貪欲離貪欲故心多安住。如為斷貪欲如是為斷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應知亦爾。於五蓋中貪欲最重。又最在初。是故偏說。彼近對治。謂不淨觀。貪欲若斷。餘隨斷故。不別說彼近對治法名對面念。
在这段经文中,提出了为何只将不淨觀称为住對面念的问题。回答是,这里也应该提到持息念和界差別觀也属于住對面念,但未提及是因为有所省略。另外,这里主要讲述的是最初的观法,即不淨觀是众多观法的起点,通过提及起点来暗示中间和后续的观法。再者,这里主要是根据修行者多数情况来讲述,因为修行者多数依靠不淨觀的法门来进入聖道,而不是持息念和界差別觀,因此特别提到不淨觀。尊者妙音认为,所有如理作意引导的念都是住對面念,不仅仅是不淨觀。然而,尊者迦多衍尼子遵循契经的说法,只将不淨觀称为住對面念。契经中提到,有些比丘居住在阿練若、树下或静室中,结加趺坐,端身正願,专注于住對面念,目的是为了断除貪欲,远离貪欲,使心多安住。不仅是为了断除貪欲,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断除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和疑。在五蓋中,貪欲是最重的,也排在最前面,因此特别提到。不淨觀是貪欲的近对治法,如果貪欲被断除,其他的也会随之断除,因此没有特别提到其他的近对治法称为住對面念。
問修觀行者繫念眉間。爾時當言住在何位。答超作意位。然瑜伽師修不淨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位。二已熟修位。三超作意位。修此觀者復有三種。一者樂略。二者樂廣。三樂廣略。此中唯樂略者。謂彼行者先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善取相已退坐一處重觀彼相。若心散亂不明了者。復往塚間如前觀察善取其相。如是乃至若得明了心不散亂速還住處。洗足就座結加趺坐。調適身心令離諸蓋。憶念觀察先所取相。以勝解力移屬自身。始從青瘀乃至骨瑣。於骨瑣中。先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次觀膝骨。次觀髀骨。次觀臗骨。次觀腰骨。次觀脊骨。次觀脇骨。
问修行观行的人集中注意力在眉间时,那时他处于什么状态?回答说,他超越了作意位。然而,瑜伽师修不净观总共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初习业位,第二是已熟修位,第三是超作意位。修这种观的人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喜欢简略的,另一种是喜欢详尽的,第三种是喜欢简略和详尽相结合的。这里只提到喜欢简略的行者。这些行者先去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紫色瘀斑等特征,取相后退到一处再次深入观察这些特征。如果心神散乱、不清晰,就再次前往墓地,像之前一样观察并取相。这样反复,直到心变得清晰、不散乱,并且能迅速返回住处。洗净双足后,就座并结跏趺坐,调整身心使其远离所有障碍。记忆并观察之前所取的特征,用坚定的理解力将这些特征转移到自己身上。从青紫色瘀斑开始,一直到骨瑣,观察骨瑣时,先从足骨开始,然后是踝骨,接着是胫骨、膝骨、髋骨、骨盆、腰椎、胸骨和肋骨。
次觀髆骨。次觀臂骨。次觀肘骨。次觀腕骨。次觀手骨。次觀肩骨。次觀項骨。次觀頷骨。次觀齒骨。後觀髑髏。彼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展轉乃至入法念住。是名樂略修觀行者不淨觀成。唯樂廣者。謂彼行者。先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如前廣說。展轉乃至繫念眉間以止息已。復轉此念。先觀髑髏。次觀齒骨。展轉乃至後觀足骨。彼勝解力觀自骨已。復觀外骨在自骨邊。漸遍一床一房一寺一園一邑一田一川一國。展轉乃至大海邊際。周遍大地。心眼及處骨瑣充滿。復漸略之。乃至唯觀自身骨瑣。於中漸復略去足骨。
接下来观察肩胛骨,然后是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颈骨、下巴骨、牙齿,最后观察头骨。他以强大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之相后,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心神宁静地安住。然后,他将这种念头转向对身体的观察,逐渐扩展到对法的观察。这就是乐于简略修行的行者完成不净观的修习。而那些乐于详细修行的人,会先去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瘀等相,如前所述详细观察,然后集中注意力于眉心以求得止息。之后,他将这种念头转向,先观察头骨,然后是牙齿,逐渐扩展到观察脚骨。他以强大的理解力观察自己的骨骼后,再观察周围的骨骼,逐渐扩展到一张床、一个房间、一个寺庙、一个园林、一个城镇、一片田野、一条河流、一个国家,直至大海的边缘,遍布整个大地。心眼所及之处,都充满了骨骸。然后他逐渐简化这个过程,直到只观察自己体内的骨骼。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省略脚骨。
展轉乃至後觀髑髏。彼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展轉乃至入法念住。是名樂廣修觀行者不淨觀成。樂廣略者。謂彼行者先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如前廣說展轉乃至大海邊際。周遍大地。心眼及處骨瑣充滿。復漸略之。展轉乃至後觀髑髏。繫念眉間少止息已。數復廣略如前觀察至純熟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展轉乃至入法念住。是名樂廣略修觀行者不淨觀成。問何緣修此不淨觀時。數數廣略緣不淨境。答欲顯觀心得自在故。謂於境界得自在者。乃能數數廣略觀之。若不自在便無斯力。
连续不断地观察直至最终看到头骨。修行者凭借坚定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之相后,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心神宁静地安住。然后,将这种念头转向对身体的观察,连续不断地直至达到对法的观察。这就是喜欢广泛修行的行者,不净观的成就。喜欢简略修行的人,是指那些修行者先去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瘀等相,如前所述详细展开,直至观察到大海的边缘,遍布整个大地,心眼所见之处,都是骨锁。然后逐渐简化这个过程,最终只观察头骨。集中注意力于眉心稍作休息后,反复进行广泛和简略的观察,直至熟练掌握。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心神宁静地安住。然后,将这种念头转向对身体的观察,连续不断地直至达到对法的观察。这就是喜欢简略修行的行者,不净观的成就。问:为何在修行不净观时,需要反复进行广泛和简略的观察不净之境?答:这是为了显示观心得到自在。也就是说,只有当心在境界中得到自在时,才能反复进行广泛和简略的观察。如果心不自在,就没有这种能力。
復次彼瑜伽師作如是念。我從無始生死已來煩惱亂心不淨謂淨。今於不淨如實觀察。欲令純熟數廣略觀。復次欲顯善根勢力大故。義言我取少不淨相便能漸廣充滿大地。復漸略之唯觀少分。豈不於境勢力大耶。復次彼瑜伽師自顯力大。故數於境廣略觀察。謂無始來為欲貪力所執持故。於不淨境不能自在廣略觀之。今伏欲貪得自在故。能數廣略觀不淨境。是故此中應作四句。有不淨觀所緣少非自在少。謂彼但於自身數觀不淨。有不淨觀自在少非所緣少。謂彼暫於周遍大地起不淨想不能數觀。有不淨觀所緣少亦自在少。謂彼暫於自身起不淨想。不能數觀。
再次,那些瑜伽师这样思考:我从无始的生死轮回中,一直被烦恼扰乱心神,将不净视为净。现在,我将真实地观察不净,希望这种观察能够熟练、广泛、详细。再次,为了显示善根的力量之大,我说我只需取一小部分不净之相,就能逐渐扩展至整个大地。然后,我再逐渐减少,只观察一小部分,难道这不是对境界的力量大吗?再次,那些瑜伽师显示自己的力量之大,因此他们经常广泛或简要地观察境界,说从无始以来,由于被贪欲的力量所控制,不能自由地广泛或简要地观察不净的境界。现在,压制了贪欲,得到了自由,所以能够经常广泛或简要地观察不净的境界。因此,这里应该分为四句话。有的不净观的对象少,但不是自由地少,指的是那些只在自己的身上多次观察不净的人。有的不净观是自由地少,但不是对象少,指的是那些暂时在遍布大地的地方产生不净的想法,但不能多次观察的人。有的不净观对象少,也是自由地少,指的是那些暂时在自己身上产生不净的想法,但不能多次观察的人。
有不淨觀非所緣少亦非自在少。謂彼能於周遍大地數觀不淨。復有四句。有不淨觀所緣無量非自在無量。謂即前第二句。有不淨觀自在無量非所緣無量。謂即前第一句。有不淨觀所緣無量亦自在無量。謂即前第四句。有不淨觀非所緣無量亦非自在無量。謂即前第三句。問修此三種不淨觀時。齊何名為初習業位。齊何名為已熟修位。齊何名為超作意位。答唯樂略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以勝解力移屬自身。始從青瘀乃至骨瑣。一切皆名初習業位。從於骨瑣先觀足骨。廣說乃至後觀髑髏。復於此中除半觀半。復除一分。唯觀一分。一切皆名已熟修位。
有些不淨觀既不是所緣少也不是自在少。指的是那些能够普遍观察大地各处不淨的人。还有四种情况。有些不淨觀的所緣是無量,但自在不是無量,即前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有些不淨觀自在是無量,但所緣不是無量,即前面提到的第一种情况。有些不淨觀的所緣和自在都是無量,即前面提到的第四种情况。有些不淨觀既不是所緣無量也不是自在無量,即前面提到的第三种情况。问:在修习这三种不淨觀时,什么阶段被称为初習業位,什么阶段被称为已熟修位,什么阶段被称为超作意位?回答是:只有那些喜欢简略修行的人,从去墓地观察死屍的青瘀等相开始,一直到用勝解力将这些相转移到自己身上,从青瘀一直到骨瑣,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初習業位。从骨瑣开始先观察足骨,一直到最后的髑髏,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除去一半观察一半,再除去一部分,只观察其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已熟修位。
以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展轉乃至入法念住。一切皆名超作意位。唯樂廣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復漸略之。乃至唯觀自身骨瑣。一切皆名初習業位。從復於中略去足骨。展轉乃至後觀髑髏。復於此中除半觀半。復除一分唯觀一分。一切皆名已熟修位。以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乃至廣說。一切皆名超作意位。樂廣略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數復廣略。如前觀察。於中最後復漸略之。乃至唯觀自身骨瑣。一切皆名初習業位。從復於中略去足骨。展轉乃至後觀髑髏。
凭借坚定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之相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保持心神宁静。然后,将这种念头转移到对身体的观察,逐渐扩展到对法的观察。所有这些都被称为超越作意的阶段。只有那些喜欢广泛观察的人,从观察墓地中的尸体、青紫色瘀斑等相开始,详细说明直到逐渐简化,直到只观察自己骨骼的关节,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初步修行的阶段。然后,从中省略脚骨,逐渐观察到头骨。在这个过程中,先排除一半,再观察剩下的一半,再排除一部分,只观察一部分,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已经熟练修行的阶段。凭借坚定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之相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保持心神宁静,详细说明直到简化,所有这些都被称为超越作意的阶段。喜欢广泛和简要观察的人,从观察墓地中的尸体、青紫色瘀斑等相开始,详细说明直到多次广泛和简要的观察,如前所述,在最后逐渐简化,直到只观察自己骨骼的关节,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初步修行的阶段。然后,从中省略脚骨,逐渐观察到头骨。
復於此中除半觀半。復除一分唯觀一分。一切皆名已熟修位。至純熟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乃至廣說。一切皆名超作意位。有作是說唯樂略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以勝解力移屬自身。始從青瘀乃至骨瑣。如是皆名初習業位。從於骨瑣先觀足骨。廣說乃至後觀髑髏。如是皆名已熟修位。以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乃至廣說。如是皆名超作意位。唯樂廣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繫念眉間少時止息。如是皆名初習業位。少止息已。復轉此念先觀髑髏。廣說乃至後觀髑髏。如是皆名已熟修位。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一半的观察和一半的思考之外,还除去了一部分,只留下一部分进行观察。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已经熟练的修炼阶段。当修炼达到纯熟时,集中注意力在眉心,平静地安住。甚至更广泛地讨论,所有这些都被称为超越了作意的阶段。有些人说,只有那些喜欢简略的人,从去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紫色瘀斑等特征,更广泛地讨论,直到用坚定的理解力将这些特征转移到自己身上。从青紫色瘀斑一直到骨骼,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刚开始修炼的阶段。从骨骼开始,先观察脚骨,更广泛地讨论,直到最后观察头骨。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已经熟练的修炼阶段。用坚定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的特征后,集中注意力在眉心,平静地安住。甚至更广泛地讨论,所有这些都被称为超越了作意的阶段。只有那些喜欢广泛观察的人,从去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紫色瘀斑等特征,更广泛地讨论,直到集中注意力在眉心,短暂地安住。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刚开始修炼的阶段。短暂安住后,再将注意力转移到头骨上,更广泛地讨论,直到最后观察头骨。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已经熟练的修炼阶段。
以勝解力觀察如是不淨相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乃至廣說。如是皆名超作意位。樂廣略者。從往塚間觀察死屍青瘀等相廣說乃至繫念眉間少時止息。如是皆名初習業位少止息已數復廣略。如前觀察。乃至純熟。如是皆名已熟修位。至熟修已繫念眉間湛然而住。乃至廣說。如是皆名超作意位。有餘師說。前說三種修此觀者。從往塚間廣說乃至繫念眉間湛然而住。皆通初習業及已熟修位。有差別者。初習業位於其中間心有散亂。已熟修位於其中間心無散亂。若轉此念復觀髑髏。或左或右或後或前。起不淨想入身念住。展轉乃至入法念住。齊此名為超作意位。
凭借坚定的理解力,观察这些不净之相后,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平静地安住。乃至详细说明,这些都属于超越作意的阶段。喜欢广泛简要的人,从前往墓地观察尸体的青瘀等相,详细说明乃至集中注意力于眉心,短时间的休息。这些都属于初学修行的阶段。休息后再次进行广泛或简要的观察,如前所述,直至熟练。这些都属于已经熟练修行的阶段。熟练修行后,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平静地安住,乃至详细说明,这些都属于超越作意的阶段。有其他论师说,前面提到的三种修行者,从前往墓地详细说明乃至集中注意力于眉心平静地安住,都适用于初学修行和已经熟练修行的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在初学修行阶段,心中会有散乱;而在已经熟练修行的阶段,心中没有散乱。如果转变这种念想,再次观察头骨,或左或右或后或前,生起不净之想,进入身念住,连续不断直至进入法念住。到此为止,都被称为超越作意的阶段。
復有說者。樂略等三從往塚間廣說乃至繫念眉間湛然而住。皆通三位。有差別者。初習業位心有散亂亦不明了。已熟修位雖不散亂而未明了。超作意位心不散亂亦得明了。復次初習業位是下品故。觀行遲鈍多有留難。已熟修位是中品故。觀行少利猶有留難。超作意位是上品故。觀行迅速全無留難。是謂差別。
还有观点认为,乐略等人去墓地广泛讲解,直到集中注意力于眉间,平静地安住,这些修行都适用于三个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在初学阶段,心有散乱,也不清晰明了;在熟练阶段,虽然不再散乱,但还未完全清晰明了;在超越阶段,心既不散乱,也变得清晰明了。进一步来说,初学阶段属于下品,修行缓慢,困难重重;熟练阶段属于中品,修行稍快,但仍有困难;超越阶段属于上品,修行迅速,毫无障碍。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差异。
問不淨觀以何為自性。答以無貪善根為自性。修定者說。以慧為自性。所以者何。經為量故。如契經說。眼見色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乃至廣說。觀是慧故。有餘師說。以厭為自性。所以者何。厭所緣故。評曰。此不淨觀。無貪善根以為自性。非慧非厭。所以者何。對治貪故。問前契經說當云何通。答與慧相應故說為觀。而此體是無貪善根。是緣色貪近對治故。若并眷屬四蘊五蘊為其自性。此不淨觀。界者唯欲色界。以無色界無緣色法不淨觀故。地者十地。謂在欲界靜慮中間及四靜慮四近分故。所依者唯依欲界身。以色無色界身不起此觀故。
行相者非十六行相所緣者唯緣欲界色處為境。問此不淨觀為緣欲界一切色處。為少分耶。答此緣欲界一切色處。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尊者無滅在一林中宴坐樹下。過初夜分有四天女。皆名悅意。端嚴殊妙。來至尊者無滅座前。合掌恭敬頂禮雙足。退住一面。白尊者言。我四天女。能於四處變化自在。一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色身諸相愛者。我等皆能歡娛承事。二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衣服。三者隨欲化作種種妙莊嚴具。四者隨欲化作種種上妙花香飲食珍翫諸欲樂具。尊者頗能相納受不。時彼尊者作是思惟。此四故來見相嬈惱。我當於彼起不淨觀。
既思惟已入初靜慮不能起之。展轉遂入第四靜慮亦不能起。便作是念。此四天女有種種色。故我不能觀為不淨。彼若純作一種色者。我必能觀。遂告彼曰。諸姊。頗能皆為我現青色身不。時諸天女現青色身。尊者不能觀為不淨。令現黃赤猶故不能。復起念言。若作白色順骸骨想。彼若更能為現白色。我定於彼能觀不淨。即告之言姊更為我變身為白。即為變之。亦復不能觀為不淨。以諸天女形色鮮潔如妙光明難起厭故。問尊者無滅何故令天轉作青黃赤白四色。答欲觀諸色變壞相故。復次色相移轉易起厭故。復次青色隨順青瘀想故。
黃色隨順膿[月*闌]想故。赤色隨順異赤想故。白色隨順骸骨想故。復次青黃赤白是眾色本。又無諍論故令轉變。歷試自心能起厭不。尊者無滅知彼色妙。不能觀之起不淨想。遂便閉目默然而坐。彼知尊者都無染心。慚愧禮足忽爾不現。如二力士相扠撲時知力既齊解手而退。天女無滅應知亦然。既爾云何說不淨觀能緣欲界一切色耶。答無滅不能普於欲界一切色處起不淨想。餘有能者故不相違。
如佛獨覺舍利子等利根聲聞皆能觀故。問有緣佛色身起不淨觀不。有作是說。無有能者。佛色微妙最極鮮潔如淨光明不可厭故。有餘師說。佛能自緣起不淨觀。餘無能者。或有說者。不淨觀有二種。一色緣起。二色過患。色緣起者。能緣佛身。色過患者。不能緣佛。復有說者。不淨觀有二種。一共相境。二自相境。共相境者能緣佛身。自相境者不能緣佛。此不淨觀念住者。身念住俱。有說。此非根本念住。但可是身念住加行。智者。世俗智俱。三摩地者。非三摩地俱。根相應者。總說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過去未來現在者。是三世。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
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是善緣三種。繫不繫者。是欲色界繫緣欲界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是非學非無學緣非學非無學。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是修所斷。緣修所斷緣名緣義者。唯緣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緣自他相續。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有加行得有離染得。非生得。離染得者。謂離染時而修得故。加行得者。謂作加行現在前故。佛無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加行。或上加行。異生上加行現在前。曾得未曾得者。通曾得未曾得。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得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在意地五識身者。
唯在意地。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眼見色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乃至廣說。答五識為門引生意識起不淨觀。故作是說然不淨觀唯在意識。如意近行唯在意地亦由五識所引發故。契經亦說眼見色已。廣說乃至意知法已。起喜憂捨六意近行。此亦如是。問此不淨觀亦緣聲香味觸法不。答此唯緣色不緣餘五。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眼見色已。廣說乃至意知法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答由六識門引不淨觀。故作是說。然不淨觀緣色非餘。復次依通對治。故作是說。謂不淨觀雖但緣色。而能對治緣六境貪。如為色貪所覆蔽者。修不淨觀而伏除彼。
為聲等貪所覆蔽者。亦修此觀而伏除之。故作是說。復次先於色處起不淨觀。厭患諸色。後於依色聲等五境亦能厭患。厭患聲等雖是餘觀非不淨觀而不淨觀所引生故名不淨觀。復次先緣色處修不淨觀得純熟已。後於餘境亦欲厭患。若能者善。若不能者還緣色處起不淨觀。如欲戰時先安營壘然後出戰。若勝者善。若不勝者還投營壘。此亦如是故作是說。然不淨觀緣色非餘。復次先於色處起不淨觀。後於聲等起餘厭觀。彼與此觀厭行相同。故亦說彼名不淨觀。復次不淨觀有二種一者根本。二者等流。若根本者。唯緣色處。若等流者。通緣聲等乃至有漏心心所法。
阿毘達磨唯說根本不淨觀故說緣色處。契經通說根本等流不淨觀故。說見色已廣說乃至意知法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問誰能起此不淨觀耶。答聖者異生俱能現起。聖通一切學無學位。問何處起此不淨觀耶。答唯人三洲能初現起。天中無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後起。有說。初後皆唯人趣。六欲天中無青瘀等不淨相故都不現起。問觀房等中骨等充滿。此不淨觀為何所緣。有作是說。彼緣自身骨等為境有餘師說。緣曾塚間所見骨等。或有說者。緣房等中諸空界色評曰。應作是說。此是假想勝解作意相應無貪。隨所樂緣皆無有失。問此觀一切非骨瑣等。
為骨瑣等寧非顛倒。答此是善故。如理作意所引生故。無貪善根為自性故。引生聖道勝加行故。伏煩惱故。感愛果故。雖不如實而非顛倒。有作是說。此不淨觀亦名顛倒。於非不淨觀不淨故。問若爾。何故非不善耶。答由二緣故名為不善。一所緣倒。二自性倒。此不淨觀雖所緣倒非自性倒故非不善。復次由二緣故名為不善。一所緣倒。二意樂倒。此不淨觀雖所緣倒非意樂倒故非不善復次契經中說。有五現見等至。云何為五。謂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骨髓筋脈。肝肺脾腎大小腸胃膽生熟藏澹熱心肚。
屎尿涕唾汗淚膿血脂膏腦膜。譬如有人觀見倉內麻米豆等種種雜物充滿其中。此亦如是。是名第一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等如前廣說。復觀除去皮肉血等。唯觀骸骨識於中行。是名第二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等如前廣說。復觀除去皮肉血等。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亦住今世。亦住後世。是名第三現見等至。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等如前廣說。復觀除去皮肉血等。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但住後世。是名第四現見等至。
復有苾芻如實觀察自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謂髮毛等如前廣說。復觀除去皮肉血等。唯觀骸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不住後世。是名第五現見等至。問如是五種現見等至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以慧為自性。說如實觀察故。有餘師說。以三摩地為自性。說等至故。評曰。應作是說。以無貪為自性。觀察不淨對治貪故。而說觀察及等至者。此從彼生及生彼故。又與定慧共相應故。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為現見等至。答現見謂眼。由眼見色引生此故立現見名。依等至生能生等至。或復此與等至。相應故名等至。問五中後四亦觀於識。
如何可說現見謂眼。答由眼現見諸不淨物。展轉引生如是五種現見等至。五中後四亦能緣識於理無違。問誰有此五現見等至。答第一第二異生聖者皆得有。第三是預流者及一來者所有。第四是不還者所有。第五是阿羅漢所有。如契經說。舍利子言。世尊所起現見等至。無餘通達所知境故。說為無上。諸餘沙門婆羅門等不能及故問何故世尊所得如是五不淨觀名無上耶。答能伏一切所緣境故說為無上。有作是說如實觀故說為無上。謂觀髮是髮觀毛是毛。乃至廣說。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便顯世尊觀多境不淨觀。唯觀少境實髮毛等但攝欲界少分色故。應作是說。
前說為善。能伏一切故名無上。聲聞獨覺不能總伏一切色處皆為不淨。無滅不能觀天女色為不淨故。除佛無能觀佛身色為不淨故又世尊說。大目乾連底沙梵天不說第六無相住者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世尊一時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過初夜分有三梵天。光明照曜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時一梵天前白佛曰。大仙當知。娑計多國多苾芻尼今夜命過作是語已退住一面。第二梵天復前白佛。大仙當知。彼多尼眾有有餘依而滅度者。作是語已退住一面。第三梵天又前白佛。大仙當知。
彼多尼眾有無餘依般涅槃者。作是語已退住一面。時三梵天合掌恭敬繞佛三匝禮雙足已忽然不現。至明清旦世尊來詣苾芻眾中敷座而坐。告苾芻眾曰。昨過初夜分有三梵天光明照曜來詣我所。廣說乃至忽然不現。爾時具壽大目乾連在彼眾中作如是念。何等梵天有此智見。知住有餘無餘依者。作是念已入三摩地。如壯士夫屈伸臂頃。誓多林沒至於梵世。去底沙梵不遠而出。從三摩地起整理衣服詣底沙梵所。作是問言。何等梵天有此智見。知住有餘無餘依者。問大目乾連有勝智見。過底沙梵多俱胝倍。何故往問底沙梵耶。答大目乾連知而故問。如佛有時知而故問。
問有餘梵天勝底沙梵者。何故但問底沙梵耶。答此梵本是大目乾連共住弟子相委故問復次彼底沙梵住不還果。餘梵眾天有未知者。欲顯彼德令餘梵天恭敬尊重。是故偏問。時底沙梵答尊者言。即梵眾天有此智見。知住有餘無餘依者。大目乾連復問彼曰。諸梵眾天皆有如是勝智見不。底沙答曰。非彼皆有此勝智見。若梵眾天於天長壽妙色名譽不生喜足。不如實知勝出離者無此智見。若梵眾天於天長壽妙色名譽能生喜足。亦如實知勝出離者有此智見。尊者復問。彼天如何知住有餘無餘依者。底沙答曰。若有苾芻得阿羅漢是俱解脫。彼梵眾天作如是念。
今此大德是俱解脫。乃至有身人天皆見。身壞命終都無見者。若有苾芻得阿羅漢非俱解脫是慧解脫。彼梵眾天作如是念。今此大德是慧解脫。乃至有身人天皆見。身壞命終都無見者。若有苾芻非阿羅漢。非俱解脫。非慧解脫。然是身證。彼梵眾天作如是念。今此大德是身證者。當修勝根親近善友。若得隨順房舍資具。必當漏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能自通達證具足住。又自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若有苾芻雖非身證而是見至。彼梵眾天作如是念。今此大德是見至者。當修勝根親近善友。廣說乃至不受後有。若有苾芻雖非見至。
是信勝解。彼梵眾天作如是念。今此大德是信勝解當修勝根。廣說乃至不受後有。底沙梵天說是語已默然而住。問底沙何故不說隨信隨法行耶。答若補特伽羅是彼境界者。彼便說之。隨信隨法行非底沙境界是故不說所以者何。若他心智知見道者。決定先起無漏法智。生上界者。無漏法智必不現前。故隨信法行非底沙境界。復次若補特伽羅在梵天處有種類者彼便說之。隨信隨法行在梵天處無其種類。故彼不說。爾時尊者大目乾連聞底沙梵說法語已。歡喜踊躍示現教導讚勵慶喜。慇懃取別入三摩地。如壯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至誓多林苾芻眾中欻然出現。
從三摩地起前詣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具以上事而白世尊。佛便問曰。大目乾連底沙梵天不說第六無相住者耶。目連答曰。如是世尊。作是語已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正是時。唯願為眾宣說第六無相住者。令苾芻眾聞已受持。佛告目連。諦聽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若有苾芻。於一切相不復思惟證無相心三摩地具足住。是名第六無相住者。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復次有於彼經不了其義。便執緣滅諦入正性離生。見道名為無相住故。唯滅諦中無諸相故。為遮彼執欲顯見道非但緣滅。
故作斯論云何名第六無相住者耶。答隨信行隨法行。名為第六無相住者。問云何得知隨信法行名為第六無相住者。答一切聖者總有七種。底沙梵天已說五種。未說隨信隨法行者。故知此二合為第六無相住者。所以者何。此二無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設。在此在彼。若苦法智忍。若苦法智。廣說乃至若道類智忍。以此無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設。在此在彼。故名第六無相住者。問何故此二合立一耶。答即此文說此二俱無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設故。復次此二俱不起不相似心故。此二俱有十五心故。此二心品現行等故。此二俱是速疾道故。此二意樂俱不起故。
此二俱是微細道故。此二俱是不可安立施設法故。此二俱是難覺道故。此二俱是不現見故。問此二於一切皆不現見耶。答不爾。於聲聞獨覺雖不現見。於佛世尊是現見故。復次此二。地等道等品等離染等故。合立為一。問前五既非無相住攝。何故說此名為第六無相住耶。答無相住者。是聖者中第六聖者。故名第六無相住者。非無相住總有六種。此名第六。如餘處說害第五虎非前四亦名虎。然所害法總有五種。第五名虎。此中亦然。又如餘處說第六增上王。非前五亦名王。然增上法總有六種。增上王是第六。此亦如是。無相住者是第六。非六皆名無相住。
然無相聲說多種義。謂或說空。或說無相。或說不動心解脫。或說非想非非想處。廣釋所以如智蘊說。此中無相正說見道義如前釋。又極迅速難了知故。謂聲聞他心智極設加行但知二心。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相應心。若欲知第三乃知第十六。若獨覺他心智極設加行但知四心。謂初二心及滅類智忍滅類智相應心。有說。獨覺但知三心。謂初二心及集類智相應心。唯佛他心智能次第遍知。是故見道名為無相。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