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無義納息第七之四
云何難滿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難滿有難養。契經雖作此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云何難滿。答諸重食重噉多食多噉大食大噉。非少能濟是謂難滿。諸重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難滿義故。云何難養。答諸饕極饕餮極餮。耽極耽嗜極嗜。好咀嚼。好甞啜。選擇而食。選擇而噉。非趣能濟是謂難養。饕極饕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難養義故。難滿難養有何差別。答即前所說是謂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
什么是难以满足,乃至详细论述。问为何要作此论。答为了详细解释佛经的意义。佛经中提到有难以满足和难以养育的情况,虽然佛经这样说,但没有详细解释其含义。佛经是本论的基础和根本,那些未解释的现在应该解释。所以作此论。什么是难以满足?答所有重食、重吃、多吃、多吃、大食、大吃,不是少量能满足的,这称为难以满足。所有重食等名称虽有不同,但实质无别,都是为了显示难以满足的意义。什么是难以养育?答所有极度贪婪、极度饕餮、极度耽溺、极度嗜好、喜欢咀嚼、喜欢品尝、选择食物、选择吃,不是简单能满足的,这称为难以养育。极度贪婪等名称虽有不同,但实质无别,都是为了显示难以养育的意义。难以满足和难以养育有什么差别?答就是前面所说的,这称为差别。问为何还要作此论。答为了让疑惑者得到决定,因为这两种法相互相似。
見難滿者世人共言此是難養。見難養者世人共言此是難滿。或有生疑此二是一。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義各別故作斯論。謂即前說重食噉等非少能濟是難滿饕極饕等。非趣能濟是難養。復次多欲是難滿希多食故。不喜足是難養。選擇而食故。此中文略但依食說。應知衣等亦有二義。有本無此差別問答。問何故此中不問差別。答應問而不問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答不異前故不復問。非如多欲不喜足。答異前故。
见到难以满足的人,世人通常会说这是难以养育的。见到难以养育的人,世人通常会说这是难以满足的。有人可能会怀疑这两者是相同的。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明确这两种情况各自不同的含义,因此提出了这个论点。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重食、噉等,不是少量食物就能满足的,这被称为难以满足;不是追求少量食物就能满足的,这被称为难以养育。再者,欲望多是难以满足的,因为希望得到更多食物。不满足于已有的是难以养育的,因为挑食。这里的文字简略,但依据食物来说,应当知道衣服等也有这两种含义。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里不问及差异。回答是,应该问而没有问,应当知道这个含义有其他部分。再者,因为回答与前面相同,所以不再问。不像欲望多和不满足,回答与前面不同,所以会问。
云何易滿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易滿有易養。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前說難滿難養今欲說彼近對治法故作斯論。云何易滿。答諸不重食。不重噉。不多食。不多噉。不大食。不大噉。少便能濟是謂易滿。不重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易滿義故。云何易養。答諸不饕不極饕。不餮不極餮。不耽不極耽。不嗜不極嗜。不好咀嚼。不好嘗啜。不選擇而食。不選擇而噉。趣得便濟是謂易養。諸不饕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易養義故。易滿易養有何差別。
什么是易满足,乃至详细解说。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论点。回答是为了想要分别阐释契经的含义。也就是说,契经提到有易满足和易养育,契经虽然这样说,但没有分别其含义。经文是这个论点所依据的根本,那里没有说的,现在应该来说。再者,前面提到难以满足和难以养育,现在想要说它们的对治法,因此提出了这个论点。什么是易满足?回答是那些不重食、不重噉、不多食、不多噉、不大食、不大噉,少量食物就能满足的,这被称为易满足。不重食等名称虽然不同,但实质没有区别,都是为了显示易满足的含义。什么是易养育?回答是那些不贪食、不极度贪食、不餮食、不极度餮食、不耽食、不极度耽食、不嗜食、不极度嗜食、不好咀嚼、不好尝啜、不选择食物、不选择噉食,容易得到满足的就是易养育。各种不贪食等名称虽然不同,但实质没有区别,都是为了显示易养育的含义。易满足和易养育有什么差别?
答即前所說是謂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易滿者世人共言此是易養。見易養者世人共言此是易滿。或有生疑此二是一。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義各別故作斯論。謂即前說不重食等少便能濟是易滿。諸不饕等趣得便濟是易養。復次少欲是易滿。不希食故喜足。是易養。不選擇而食故。此中文略但依食說。應知衣等亦有二義。有本無此差別問答。問何故此中不問差別。答應問而不問者應知此義有餘。復次答不異前故不復問。非如少欲喜足答異前故應知此中有少食者而名難滿。如食一團即得充濟而食二團等。
回答即是之前所说的差异。问为何还要再次讨论这个问题。答曰:为了让那些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决定。因为这两种法相互之间看起来相似,看到容易满足的人,世人通常会说这是容易养育的;看到容易养育的人,世人通常会说这是容易满足的。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两者是相同的。为了让这种疑惑得到明确的解决,明确这两种法各自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提出了这个讨论。也就是说,之前提到的不需要重复食物等少量就能满足的是容易满足的;那些不贪心等,容易得到满足的是容易养育的。再次,少欲是容易满足的,因为不渴望食物而感到满足。不挑食是容易养育的,因为不选择食物。这里的文字简略,但依据食物来说,应当知道衣服等也有这两种含义。有人问这里为何不问差异。回答是应该问而没有问,应当知道这个含义还有更多。再次,回答与之前相同,所以不再问。不像少欲和满足,回答与之前不同,所以应当知道这里有少量食物的人却被称为难以满足的,比如吃一团食物就能满足,而吃两团等。
有多食者而名易滿。如食一斛方得充濟。但食爾所更不多食。昔有牝象名曰磨荼。從外方載佛馱都來入迦濕彌羅國。乘斯福力命終生此得丈夫身。出家修道成阿羅漢。宿習力故日食一斛乃得充濟。將般涅槃集曾供覲苾芻尼曰。當為汝等說我勝法。尼眾誚言。尊既易滿。誠有勝法。阿羅漢曰。汝勿相輕吾實易滿。苾芻尼言。日食一斛如何易滿。阿羅漢曰。汝等不知我此生前曾為牝象載佛馱都來入此國。由斯善業今得為人出家修道成阿羅漢。餘習力故日應食飯一斛五斗。恒自節量。但食一斛如斯易滿非我而誰。時苾芻尼頂禮悔謝。
有些人虽然食量很大,却被称为易满。比如有人吃一斛食物才能感到满足,但他不会多吃。从前有一头母象,名叫磨荼,从远方驮着佛的舍利来到迦濕彌羅國。凭借这份福德,它死后转生为人,成为男子身,出家修行,最终成为阿羅漢。由于过去的习惯,他每天需要吃一斛食物才能感到满足。在他即将入涅槃时,他召集曾经供养他的比丘尼们,告诉她们他将讲述自己的胜法。比丘尼们嘲笑说,既然尊者自称易满,怎么可能有胜法。阿羅漢回答说,你们不要轻视我,我确实是易满。比丘尼们问,每天吃一斛食物怎么能叫易满。阿羅漢说,你们不知道,我前世曾是一头母象,驮着佛的舍利来到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善业,我今生得以为人,出家修行,成为阿羅漢。由于过去的习惯,我本应每天吃一斛五斗饭。但我常常节制自己,只吃一斛。这样容易满足的,除了我还有谁呢?当时比丘尼们向他顶礼,表示悔过。
又勝軍王福德力故日能食飯飲甘蔗漿各兩大斛。此漿及飯因一莖蔗一枝稻生。然自節量各食一斛。此等多食而名易滿。有選擇食名為難養。如食麁食足得充濟而饕餮故選擇食之。有選擇食而名易養。如食麁食不得支身。選擇食之方可充濟。而於美食心不耽嗜。或有貪多而食少。如烏鵄等。或有食多而貪少。如象馬等。或有貪食俱多。如猫犬等。或有貪食俱少。如龜蟹等。難滿難養俱是欲界。通於六識。貪不善根。易滿易養俱是三界繫及不繫。通於六識。無貪善根。如契經說。有四聖種皆以喜足為其自性。此四廣如定蘊不還納息中說。
勝軍王因为福德的力量,每天能够吃下两大斛的飯和甘蔗漿。这些漿和飯分别由一根甘蔗和一枝稻谷产生,但他自己节制,各吃一斛。像这样虽然吃得多,但被称为易滿。有选择性地吃东西被称为難養。比如吃粗糙的食物已经足够充饥,却因为贪婪而选择性地吃。有选择性地吃但被称为易養。比如吃粗糙的食物不足以维持身体,选择性地吃才能充饥,但对于美食并不沉溺。有些动物贪吃但吃得少,如烏鵄等。有些动物吃得多但贪吃少,如象馬等。有些动物贪吃和食量都多,如猫犬等。有些动物贪吃和食量都少,如龜蟹等。難滿和難養都属于欲界,涉及六識。它们是貪的不善根。易滿和易養则既涉及三界的繫缚也涉及不繫缚,也涉及六識。它们是无貪的善根。正如契经所说,有四种聖種,它们都以喜足为自性。这四种聖種的详细内容在定蘊不還納息中有讲述。
雜蘊第一中思納息第八之一
云何思。云何慮。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思慮是心。如譬喻者彼說思慮是心差別。無別有體。為遮彼執顯思與慮是心所法別有自體。或復有執。思之與慮聲雖有異而體無別。如聲論者彼說思慮音韻雖別而無異體。為遮彼執。顯此二種自體亦別故作斯論。云何思。答謂思等思增思思性思類心行意業是謂思。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思體。文雖有異而體無別。問此中思者說何等思。有作是說。此說牽引眾同分思。有餘師說。此說圓滿眾同分思。評曰。應作是說。此中總說一切意業。
什么是思?什么是慮?对于这些章节和解释章节的意义理解之后,接下来应该详细解释。问为何要作此论?答曰:为了制止他宗的见解,展示正义。有人认为思慮是心,如譬喻者他们认为思慮是心的差异,没有独立的实体。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展示思与慮是心所法,各自有独立的实体。也有人认为,思与慮的声音虽然不同,但实体没有区别,如声论者他们认为思慮的音韵虽然不同,但没有不同的实体。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展示这两种各自也有独立的实体,因此作此论。什么是思?回答说:所谓思,包括等思、增思、思性、思类、心行、意业,这就是思。这位本论师在不同名义上得善巧,用各种名称展示思的实体。虽然文字有异,但实体无别。问这里说的思是指哪种思?有的说是牵引眾同分的思,有的说是圆满眾同分的思。评曰:应该说,这里总说一切意业。
若能牽引眾同分者。若能圓滿眾同分者。若有漏者。若無漏者。若在意地。若在五識。皆說名思。一切皆有造作相故。云何慮答諸慮等慮增慮稱量籌度觀察是謂慮。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慮體。文雖有異而體無別。問此中慮者說何等慮。有作是說。此說通達四聖諦慮。謂見道等如實觀察四聖諦故。有餘師說。此中正說修所成慮。謂燸頂忍世第一法。或有說者。此中正說思所成慮。謂不淨觀持息念等。乃至念住。復有說者。此中正說聞所成慮。謂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安立諸法自相共相。除物體愚及所緣愚。於諸法中不增不減。或復有說。
如果能够引导众生获得相似果报的因素,如果能够使众生获得相似果报的因素全面充足,无论是存在烦恼的状态,还是心境清净不受烦恼影响的状态,无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在前五种感官认知中,都被称为“思”。所有这些都具有行为的特征。如何理解考虑、回答、各种考虑、增加考虑、衡量、计算和观察分析,这些都是“虑”。这位论师在不同名称和意义上表现出巧妙,用各种名称来展示“虑”的本质。虽然文字表达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问这里所说的“虑”是指哪种“虑”?有的说是通达四圣谛的“虑”,即通过无漏智如实观察四圣谛。有的论师说,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修行成就的“虑”,如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也有人说,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思考成就的“虑”,如不净观、持息念等,直到念住。还有的说,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听闻成就的“虑”,即对所有事物的独特和共通属性进行思考和识别,建立所有事物的独特和共通属性,消除对事物本质和所缘的愚昧,在所有事物中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或许还有别的解释。
此中正說生所得慮。謂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轉讀究竟流布。評曰。應作是說。此中總說一切般若。若生所得。若聞所成。若思所成。若修所成。若通達諦。若有漏者。若無漏者。若在意地若在五識。皆說名慮。一切皆有觀察相故思慮何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多思者世人共言。此人多慮。見多慮者世人共言。此人多思。或有生疑此二是一。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體各別故作斯論。思慮何差別。答思者業。慮者慧。是謂差別。復次思是造作相。慮是觀察相。復次能分別愛非愛果令無雜亂是思相。
这里主要讨论了生来就具有的思虑能力。指的是对佛教三藏和十二分教的接受、诵读、彻底理解和广泛传播。评论说,应该这样表述:这里总体上讲述了所有的般若智慧,无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通过听闻、思考、修行而成就的,无论是通达真理的,还是有漏或无漏的,无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在前五识中,都被称为思虑。因为它们全都具有观察事物本质的特征,所以思考和思虑有何不同呢?有人问为何要再作此论,回答是为了让那些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结论。因为思考和思虑在表现上很相似,人们常将多思和多虑的人混为一谈,所以有人怀疑这两者是否相同。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明确这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作了此论。思考和思虑有何区别?回答是,思考属于行为,思虑属于智慧,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再者,思考是行动的表现,而思虑是观察的表现。还有,能够区分爱与非爱的结果,使心无杂念,这是思考的特征。
能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令無疑惑是慮相。問一切不善善有漏法皆能感愛非愛異熟果。何故但說思能分別愛非愛果非餘法耶。答思最勝故作如是說。謂思能感愛非愛果勢力最勝。是故偏說。如偈書染雖有餘緣以人勝故人得其名此亦如是。問分別諸法自相共相餘心心所亦有此能。何故說此是慧非餘。答慧最勝故作如是說。謂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最勝。是故偏說。引喻如前問何等慧能分別諸法自相。何等慧能分別諸法共相耶。答分別一物相者。是分別自相。分別多物相者。是分別共相。復次分別一一蘊等者。是分別自相。分別二蘊三蘊等者。是分別共相。
能够识别各种事物的独特属性和共通属性,消除疑惑,这是思考的特征。问:所有不善、善和有漏的法都能引发爱和非爱的异熟果。为什么只说思能识别爱和非爱的果,而不是其他法呢?回答:因为思是最为卓越的,所以特别提到它。也就是说,思在引发爱和非爱的果方面的力量最为强大,因此特别强调。就像偈语中提到的,虽然有其他因素,但因为人最为重要,所以人得到了这个名字,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问:识别各种事物的独特属性和共通属性的能力,其他心和心所也有,为什么说这是慧而不是其他呢?回答:因为慧是最卓越的,所以特别提到它。也就是说,慧在识别各种事物的独特属性和共通属性方面最为卓越,因此特别强调。举例来说,识别单一事物的特征,是识别独特属性;识别多个事物的特征,是识别共通属性。再进一步说,识别每一个蕴等的特征,是识别独特属性;识别两个蕴、三个蕴等的特征,是识别共通属性。
復次聞思所成慧多分別自相。修所成慧多分別共相。復次十六行相所不攝慧多分別自相。十六行相所攝慧唯分別共相。復次行諦時慧多分別自相。現觀時慧唯分別共相。復次別觀諸諦慧名分別自相。總觀諸諦慧名分別共相。問此二種慧如何應知。答如種種物近帝青寶。自相不現皆同彼色。分別共相慧應知亦爾。如種種物遠帝青寶。青黃等色各別顯現。分別自相慧應知亦爾。復次如日出時光明遍照眾闇頓遣。分別共相慧應知亦爾。如日出已漸照眾物。牆壁竅隙山巖幽藪。皆悉顯現。分別自相慧應知亦爾。復次如人持燈初入闇室頓破諸闇。分別共相慧應知亦爾。
如燈入已漸照瓶衣器篋諸物。分別自相慧應知亦爾。復次如鏡遠照別相不顯。分別共相慧應知亦爾如鏡近照別相明了。分別自相慧應知亦爾。復次如人遠觀山林等物。分別共相慧應知亦爾。如人近觀山林等物。分別自相慧應知亦爾。問此中所說聞思修所成慧其相云何。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轉讀究竟流布名。聞所成慧。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依此發生修所成慧。此斷煩惱證得涅槃。如依金鑛生金依金生金剛。此能摧壞山石等物。評曰。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轉讀究竟流布。是生得慧。依此發生聞所成慧。依此發生思所成慧。
依此發生修所成慧。此斷煩惱證得涅槃。如依種生芽。依芽生莖。依莖轉生枝葉花果。復次依聞生者名聞所成慧。依思生者名思所成慧。依修生者名修所成慧。復次聞所引者名聞所成慧。思所引者名思所成慧。修所引者名修所成慧。復次緣力起者。名聞所成慧。因力起者。名思所成慧。俱力起者。名修所成慧。復次他力起者。名聞所成慧。自力起者。名思所成慧。俱力起者。名修所成慧。復次資糧力起者。名聞所成慧。自性力起者。名思所成慧。俱力起者。名修所成慧。復次外力起者。名聞所成慧。內力起者。名思所成慧。俱力起者。名修所成慧。復次教力起者。
名聞所成慧。義力起者。名思所成慧。定力起者。名修所成慧問如是三慧有何差別。答聞所成慧。於一切時依名了義。彼作是念。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所說有何義耶。親教軌範同梵行者所說有何義耶。諸餘論等所說有何義耶。隨其所念皆能解了。思所成慧。有時依名了義。有時不依名而了義。修所成慧。於一切時不依名而了義。如有三人入池洗浴。一未學浮。二學未善。三學已善。未學浮者。於一切時攀岸草等然後洗浴。聞所成慧應知亦爾。學未善者或攀不攀而能洗浴。思所成慧應知亦爾。學已善者於一切時無所攀附自在洗浴。修所成慧應知亦爾。
復次聞所成慧為三慧因。思所成慧唯思慧因。非聞慧因彼是劣故。非修慧因彼異界故。修所成慧唯修慧因非聞慧因。彼是劣故非思慧因。彼亦劣故。及異界故。復次聞所成慧唯聞慧果非餘二果彼是勝故。思所成慧是二慧果非修慧果。彼是勝故。及異界故。修所成慧是二慧果非思慧果。彼異界故。復次聞所成慧現在前時唯修聞慧思所成慧現在前時唯修思慧。修所成慧現在前時能修三慧。問何故二慧現在前時唯修自類。修所成慧能修三種。答聞思二慧不依定生。勢力下劣現在前時唯修自類。即習修故說名為修。不修未來自類他類。修所成慧依定而生。
勢力增勝現在前時能修自類及修他類。修自類者。現在習修未來得修。修他類者唯未來修復次聞思所成慧初剎那現在前時唯成就現在。第二剎那已後現在前時成就過去現在。後不起時唯成就過去。修所成慧未曾得者。初剎那現在前時成就未來。現在第二剎那以後成就三世。後不起時唯成就過去未來。有餘師說。聞思二慧串習勝者現在前時。亦修未來自類善法。彼說成就非如前說。
如是三慧。界者。欲界有二。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色界有二。謂聞所成慧。修所成慧。無色界唯有修所成慧。問何故欲界無修所成慧耶。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若欲修時墮思中故。問何故色無色界無思所成慧耶。答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若欲思時墮修中故。問何故無色界無聞所成慧耶。答彼無耳根聽聞法故。聞所成慧要因耳根聽聞法已展轉能引現在前故。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色無色界如前說。欲界修所成慧者。如現觀邊世俗智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俱。及盡智時所修欲界善根相應。然極少故諸處不說。有餘師說。
欲色二界皆具三慧。無色界唯有修所成慧。或有說者。欲色二界皆具三慧。無色界有二種。謂思修所成慧。復有說者。三界皆具有三慧。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地者。聞所成慧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有說。在七地。謂前六及未至地。思所成慧唯在一地謂欲界。修所成慧有漏者在十七地。謂四靜慮四近分靜慮中間四無色四近分。無漏者在九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下三無色。所依者。聞所成慧依欲色界身。思所成慧依欲界身。修所成慧依三界身。行相者。有作是說。聞思所成慧非十六行相有漏故。修所成慧十六行相。
或餘行相。評曰。應作是說。三慧皆通十六行相及餘行相。以十六行相通有漏無漏故。問若三慧皆通十六行相及餘行相者。如是三慧有何差別。答如前已說種種差別。然聞思所成慧自力故無未來修。他力故有未來修。修所成慧自力故有未來修。是謂差別。所緣者三慧皆緣一切法。念住者。三慧皆通四念住。智者聞思所成慧。唯世俗智。修所成慧通十智。根相應者。聞修所成慧三根相應。謂樂喜捨。思所成慧二根相應。謂喜及捨。三摩地俱者聞思所成慧。非三摩地俱有漏故。修所成慧三三摩地俱及不俱。過去未來現在者。此三慧皆墮三世。緣三世及離世。
善不善無記者。此三慧皆是善。緣三種繫不繫者。聞所成慧欲色界繫。思所成慧唯欲界繫。修所成慧色無色界繫及不繫。三慧皆緣三界繫及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聞思所成慧唯非學非無學。修所成慧通三種。三慧皆緣三種。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聞思所成慧唯修所斷。修所成慧通修所斷及不斷。三慧皆緣三種。緣名緣義者。此三慧皆緣名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此三慧皆緣三種。在意地在五識身者。唯在意地。以五識中無加行善故。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此三慧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聞思所成慧離染得者。離有頂染時得故。有說。
三慧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從上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有餘師說。聞所成慧。在欲界者唯加行得。在色界者可言是加行得。可言是生得。可言是加行得者。謂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慧。觀察諸法自相共相。極純熟者從欲界沒生色界時乃可得故。可言是生得者。雖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慧。觀察諸法自相共相。若未生彼猶未能得。要生色界方得彼故。思所成慧唯加行得。修所成慧通三得。加行離染生時得故。問如是三慧聲聞獨覺如來具幾。答如來雖具三慧。然是修所成慧所顯。所以者何。自然覺悟具力無畏及大悲等修功德故。獨覺雖具三慧。而是思所成慧所顯。
所以者何。彼雖自然覺悟。而無力無畏等諸修功德。由多思慮而入道故。聲聞雖具三慧。而是聞所成慧所顯。所以者何。彼聞法音而入道故。復次如是三慧皆可名為聞所成慧。如說。多聞能知法等。皆可名為思所成慧。如此中說慮即是慧慮。似思故亦名為思。皆可名修所成慧如說。云何應修法。謂善有為法。又契經說。有三種慧。一言說究竟慧。即是此中聞所成慧。二思慮究竟慧。即是此中思所成慧。三出離究竟慧。即是此中修所成慧。一切加行善心心所皆入如是三慧品攝。云何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尋伺即心。
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尋與伺是心所法。或復有執。尋伺是假。為遮彼執顯此二種是實有法。故作斯論。云何尋。答諸心尋求辨了顯示推度搆畫分別性分別類是謂尋。諸心尋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尋自性故。云何伺。答諸心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是謂伺。諸心伺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伺自性故。尋伺何差別。答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是謂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多尋者世人共言。此是多伺。見多伺者世人共言。此是多尋。或有生疑此二體一。欲令彼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自體各別故作斯論。
問此中所說心麁細性顯何義耶。有作是說。此則顯心麁性細性若作是說。尋伺應以心為自性。亦不相應一物麁細不俱有故。有餘師說。此顯心麁時有尋性。心細時有伺性。若作是說。應顯尋伺非一心俱。心麁細時剎那別故。評曰。應作是說。此中顯示即一心中麁性名尋。細性名伺若作是說。顯一心中有尋有伺。尋令心麁伺令心細。問云何一心麁細二法互不相違。答所作異故。尋性猛利。伺性遲鈍。共助一心故。雖麁細而不相違。問尋伺麁細其相如何。
答如針鳥翮和束[打-丁+族]。身生受利鈍。尋伺亦爾。又如酢水等分相和置於口中。生識利鈍。尋伺亦爾。又如鹽[麩-夫+少]等分相和置於口中。生識利鈍。尋伺亦爾。施設論說。如叩鍾鈴銅鐵器等。其聲發運。
前麁後細。尋伺亦爾。法蘊論說。如天震雷人吹貝等。初大後微。尋伺亦爾。又作是說。如鳥飛空鼓翼翔翥。前麁後細尋伺亦爾。彼說皆顯尋伺不俱作用增時有前後故。有作是說。如以熟酥置冷水上。日光照觸由水日故非釋非凝。如是一心有尋有伺。二力任持非麁非細。是故尋伺互得相應。尋令心麁伺令心細此中略有三種分別。一自性分別。謂尋伺。二隨念分別。謂意識相應念。三推度分別。謂意地不定。慧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雖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別不能推度故。欲界意地具三分別初靜慮三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
雖有念慧非二分別。義如前說。初靜慮意地。若不定者具三分別。若在定者有二分別。謂自性及隨念。雖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心。若不定者有二分別。謂隨念及推度。除自性彼無尋伺故。若在定者唯有一種隨念分別。無色界心。若不定者有二分別。除自性。若在定者唯有一種隨念分別。諸無漏心隨地不定有。但有二分別者。謂除推度有。唯有一分別者。謂隨念。無具三者無不定故。云何掉舉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掉舉心亂無有別體。為遮彼執欲顯此二其體各別故作斯論。云何掉舉。
答諸心不寂靜。不止息躁動掉舉。心躁動性是謂掉舉。不寂靜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掉舉自性故。云何心亂。答諸心散亂流蕩不住非一境性。是謂心亂。心散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心亂自性故。掉舉心亂有何差別。答不寂靜相名掉舉。非一境相名心亂。是謂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掉舉者世人共言。此是心亂。見心亂者世人共言。此是掉舉。或有生疑此二是一。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體各別故作斯論。不寂靜相者。謂令心躁動障礙五支四支定故。非一境相者。
謂令心流蕩於外色聲香味觸故。問掉舉心亂其相如何。答如人坐床一挽令起掉舉亦爾。發動心故。一策令行心亂亦爾。令心於境數移轉故。又如令水從泉眼出。掉舉亦爾。令心躁動故。令水出已流滿諸池。心亂亦爾。令心流散故。問心亂以何為自性。答以染污三摩地為自性。有作是說。有別心所名為心亂。非三摩地。評曰。應作是說。前說為善。即三摩地煩惱相應。令心於境數數移轉名心亂故掉舉心亂雖恒相應然約用增。應作四句。有心名有掉舉非有心亂。謂於一境三摩地極躁動時。有心名有心亂非有掉舉。謂於多境三摩地不極躁動時。有心名有掉舉亦有心亂。謂於多境三摩地極躁動時。有心不名有掉舉亦非有心亂。謂於一境三摩地不極躁動時。大德說曰。若心名有心亂亦名有掉舉。有心名有掉舉非有心亂。謂於一境三摩地極躁動時。如行一路馳走不息。
復次此中因說心所。應說大地等法。謂大地法有十種。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作意。七勝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慧。大煩惱地法亦有十種。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掉舉。五無明。六忘念。七不正知。八心亂。九非理作意。十邪勝解。此二種大地法。名雖二十體唯十五。謂大地法中受想思觸欲。名五體亦五。大煩惱地法中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亦名五體亦五。所餘十法名雖有十體唯有五。謂大煩惱地法中忘念即大地法中念。不正知即彼慧。心亂即彼三摩地。非理作意即彼作意。邪勝解即彼勝解。然大地法通染污不染污。大煩惱地法唯染污。
念等五法順善品勝。多建立在諸善品中。或有生疑唯不染污故。復說在煩惱地中。有說。此五順染亦勝。是故重說。惛沈順定餘不遍染。故不立在此地法中。然於此中應作四句。有是大地法非大煩惱地法。謂受想思觸欲。有是大煩惱地法非大地法。謂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有是大地法亦大煩惱地法。謂忘念不正知心亂非理作意邪勝解。有非大地法亦非大煩惱地法。謂除前相。諸有欲令心亂非三摩地者。彼說此二種大地法。名有二十體有十六。所作四句與前有異。謂第一句有六法。即前五種及三摩地。第二句亦有六法。謂前五及心亂。第三句有四法。
謂前五中除心亂。第四句如前說。評曰。此中前說為善。小煩惱地法有十種。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諂。六誑。七憍。八慳。九嫉。十害。大善地法有十種。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輕安。八捨。九不放逸。十不害。大不善地法有五種。一無明。二惛沈。三掉舉。四無慚。五無愧。大有覆無記地法有三種。一無明。二惛沈。三掉舉。大無覆無記地法有十種。即前大地受等十法。問大地法等有何義耶。答若法一切心中可得名大地法。謂若染污不染污。若有漏無漏。若善不善無記。若三界繫不繫。若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若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若在意地。若五識身。一切心中皆可得故名大地法。若法一切染污心中可得。名大煩惱地法。謂若不善。若無記。若欲界繫。若色界繫。若無色界繫。若見所斷。若修所斷。若在意地。若五識身。煩惱起時皆可得故。名大煩惱地法。應知此中不信等五。唯與一切染污心俱故。立大煩惱地法。忘念等五如前已說。若法少分染污心中可得名小煩惱地法。謂忿等七。唯不善諂誑憍。或不善。或無記。又忿等七。唯欲界繫。諂誑欲界初靜慮繫。憍三界繫。又此十種唯修所斷。唯在意地。若一起時必無第二互相違故。名小煩惱地法。
若法唯在一切善心中可得名大善地法。謂若有漏。若無漏。若生得善。若加行善。若三界繫。若不繫。若學若無學。若非學非無學。若在意地。若五識身。一切善心皆可得故。名大善地法。若法一切不善心中可得。名大不善地法。謂若見苦所斷。若見集所斷。若見滅所斷。若見道所斷。若修所斷。若在意地。若五識身。一切不善心中皆可得故。名大不善地法。應知此中無慚無愧。唯在一切不善心中可得故。名大不善地法。惛沈掉舉煩惱纏攝。通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又障止觀勢用強故。復建立在不善地中。無明一種隨眠所攝。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故。
復立在不善地中。所餘隨眠及隨煩惱無如是義。若法一切有覆無記心中可得名大有覆無記地法。謂若欲界薩迦耶見邊執見相應心。若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相應心。若在意地。若五識身。一切有覆無記心中皆可得故。名大有覆無記地法。應知此中無別心所。唯是有覆無記性攝。唯有無明惛沈掉舉是煩惱纏。障止觀勝。或是隨眠遍在一切有覆無記心中可得故。立有覆無記地中。若法一切無覆無記心中可得。名大無覆無記地法。謂若欲界繫。若色界繫。若無色界繫。若在意地。若五識身。若異熟生。若威儀路。若工巧處。若通果心。皆可得故。名大無覆無記地法。應知此中無別心所。唯是無覆無記性攝。即受等十遍在一切無覆無記心中可得故。立無覆無記地中。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