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四
如是擇滅亦名涅槃。亦名不同類。亦名非聚。亦名非顯。亦名最勝。亦名通達。亦名阿羅漢。亦名不親近。亦名不修習。亦名可愛樂。亦名近。亦名妙。亦名出離。問何故擇滅亦名涅槃。答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餘如前說。問何故擇滅亦名不同類。答無同類因故。亦非同類因故。餘如前說。問何故擇滅亦名非聚。答離諸聚故。謂說有為無住相者。
这样的擇滅也被称为涅槃。也被称为不同類。也被称为非聚。也被称为非顯。也被称为最勝。也被称为通達。也被称为阿羅漢。也被称为不親近。也被称为不修習。也被称为可愛樂。也被称为近。也被称为妙。也被称为出離。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涅槃。答:槃意味着趣向,涅意味着出离,永远出离所有生命状态,因此称为涅槃。再次,槃意味着臭穢,涅意味着无,永远没有臭穢的烦恼和业力,因此称为涅槃。再次,槃意味着稠林,涅意味着永远离开,永远离开所有三火三相的五蕴稠林,因此称为涅槃。再次,槃意味着编织,涅意味着不,这里永远没有烦恼和业力的线,不编织生死的異熟果绢,因此称为涅槃。其余如前所述。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不同類。答:因为没有相同类型的因,也不是相同类型的因,其余如前所述。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非聚。答:因为离开了所有聚集,即说有为法没有住相。
彼說有為法必四類共聚。謂自體及三相。若說有為有住相者。彼說有為法必五類共聚。謂自體及四相。復次諸界諸趣諸生諸蘊諸世諸苦皆名為聚。擇滅異彼故名非聚。問何故擇滅亦名非顯。答顯謂稱讚涅槃功德智者極成。不待稱讚故名非顯。復次涅槃功德無邊際故不可稱讚。如說。此人技術無邊不可稱讚故名非顯。復次顯名毀呰涅槃功德究竟圓滿。如末尼珠周圓光淨不可毀呰故名非顯。復次涅槃功德究竟安住。如末尼珠體無增減。隨所置處即便安住不可毀呰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說涅槃是聖現量所證不可顯說故名非顯。復次諸有為法有因有果。可得以因顯說其果。
他们认为所有有为法必然由四类因素共同构成,即自身的实体和三相。如果认为有为法有住相,那么他们认为有为法必然由五类因素共同构成,即自身的实体和四相。另外,各种界、趣、生、蕴、世、苦都被称为聚。擇滅与它们不同,因此被称为非聚。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非顯。答:顯指的是对涅槃功德的称赞和智者的共同认可,因为涅槃功德不需要称赞,所以被称为非顯。再者,涅槃的功德无边无际,无法称赞,正如所说,这个人的技术无边无际,无法称赞,因此被称为非顯。再者,顯名指的是毁谤涅槃的功德,涅槃功德是究竟圆满的,就像末尼珠一样,周圆光净,无法毁谤,因此被称为非顯。再者,涅槃的功德是究竟安住的,就像末尼珠一样,其体无增无减,无论放置何处都能安住,无法毁谤,因此被称为非顯。再者,顯指的是明显地说明涅槃是圣者现量所证,无法明显地说明,因此被称为非顯。再者,所有有为法都有因有果,可以通过因明显地说明其果。
亦得以果顯說其因。涅槃無為無因無果不可顯說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示。涅槃寂靜無婆羅門剎帝利等種姓差別可以顯示。亦無青黃赤白等相可以顯示。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現。諸有為法或體是色其相顯現或雖非色而依色轉亦可顯現。涅槃不然故名非顯。問何故擇滅亦名最勝。答以上妙故。如世上妙衣服飲食莊嚴具等名為最勝。涅槃亦爾。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擇滅涅槃於諸法中是最勝法。於諸義中是最勝義。於諸事中是最勝事。於諸理中是最勝理。於諸果中是最勝果。故名最勝。問何故擇滅亦名通達。答通達謂慧涅槃是慧果故亦名通達。
也可以通过结果来说明其原因。涅槃是无为的,没有因也没有果,因此无法明确展示,所以称为非显。再者,显指的是明确展示。涅槃寂静,没有婆罗门、剎帝利等种姓的差异可以展示,也没有青、黄、赤、白等颜色可以展示,因此称为非显。再者,显指的是显现。所有有为法,有的本身是色,其相显现;有的虽非色,但依赖色而转,也可以显现。涅槃则不是这样,所以称为非显。问为什么擇滅也称为最胜。答因为其无比微妙。就像世上精妙的衣服、饮食、庄严具等被称为最胜一样,涅槃也是如此。尊者妙音这样说:擇滅涅槃在所有法中是最胜法,在所有义中是最胜义,在所有事中是最胜事,在所有理中是最胜理,在所有果中是最胜果,因此称为最胜。问为什么擇滅也称为通达。答通达指的是智慧,涅槃是智慧的成果,所以也称为通达。
如九遍知是智果故亦名遍知。亦如六處是業果故說名故業。復次擇滅涅槃是通達果故名通達。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問何故擇滅亦名阿羅漢。答應受供養故。謂阿羅漢總目應義無有世間上妙供具擇滅涅槃不應受者。復次羅漢名應。阿之言不。擇滅涅槃於諸界趣不應流轉故名不應。復次羅漢名賊。亦名為怨。阿之言無。涅槃中無煩惱怨賊。是故擇滅名阿羅漢。問何故擇滅亦名不親近。答離親近本故。謂有親近有為法者以貪其果。如貪蔭涼花葉果等親近於樹。涅槃無果可令彼貪名不親近。問何故說涅槃智者應親近。答智者。謂佛及佛弟子。彼應解了及起得證故名親近。非貪其果故亦名不親近。問何故擇滅亦名不修習。答不在相續故。若在相續數數現前漸漸增進。名可修習。涅槃不爾故亦名不修習。問若爾頌說當云何通。
就像九遍知是智慧的成果,因此也被称为遍知。同样,六处是业力的成果,因此被称为业果。再次,擇滅涅槃是通達的成果,所以称为通達。就像天眼耳是神通的成果,因此也被称为神通。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阿羅漢?回答是因为应当接受供养。阿羅漢总体上是指应当接受世间上妙供具的擇滅涅槃,没有不应接受的。再次,羅漢意味着应当,阿意味着不。擇滅涅槃在所有界趣中不应流转,因此被称为不应当。再次,羅漢也被称为贼,也被称为怨。阿意味着无。涅槃中没有煩惱和怨賊,因此擇滅被称为阿羅漢。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不亲近?回答是因为离开了亲近的根本。那些亲近有为法的人因为贪恋其果,比如贪恋树荫、花、叶、果等而亲近树。涅槃没有果可以让人贪恋,因此被称为不亲近。问为什么说涅槃智者应当亲近?回答是智者,指的是佛及其弟子。他们应当理解并实现证悟,因此被称为亲近。不是贪恋其果,因此也被称为不亲近。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不修習?回答是因为不在相续中。如果在相续中,会频繁出现并逐渐增进,被称为可修習。涅槃不是这样,因此也被称为不修習。问如果这样,颂说应当如何解释。
喬答摩樹下 靜慮不放逸
在喬答摩树下,他静坐深思,心无杂念。
不久履道迹 涅槃在心中
不久之后,他踏上了修行之道,心中领悟了涅槃。
答以涅槃得依心起故名在心中。非謂涅槃有修習義。問何故擇滅亦名可愛樂。答聖所愛樂故。謂諸聖者怖畏眾苦。涅槃離苦聖者愛樂。復次聖厭生死。彼無生死故聖愛樂。謂涅槃中永離一切流轉事故。復次聖厭破戒。彼無破戒故聖愛樂。謂涅槃中永離一切破戒事故。由涅槃故佛說無漏戒。名聖所愛戒。此戒能證得離破戒滅故。由此亦名時愛解脫待時愛樂得涅槃故問何故擇滅亦名為近答得聖道者現證得故如契經說。精進成就十五法者。名履學迹及近涅槃。復次不選相續而證得故。擇滅名近。謂剎帝利婆羅門等能修道者皆證涅槃。復次不選處所而證得故擇滅名近。
回答说,因为涅槃依赖于心的生起,所以称之为存在于心中。并不是说涅槃有修習的含义。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可愛樂。回答说,因为这是聖者所愛樂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聖者都害怕各种苦难,涅槃能够使他们远离苦难,因此聖者愛樂。再者,聖者厌倦生死轮回,而涅槃中没有生死,所以聖者愛樂,因为涅槃中永远离开了一切流转的事务。还有,聖者厌倦破戒,而涅槃中没有破戒,所以聖者愛樂,因为涅槃中永远离开了一切破戒的事务。由于涅槃的缘故,佛说无漏戒,称之为聖所愛戒。这种戒律能够证得远离破戒的滅,因此也被称为时愛解脫,待时愛樂得到涅槃。问为什么擇滅也被称为近。回答说,得到聖道的人能够现证得到,如契经所说。精进成就十五法的人,被称为履行學迹并且接近涅槃。再者,不选择相续而证得,所以擇滅被称为近。也就是说,剎帝利、婆羅門等能够修道的人都能够证得涅槃。再者,不选择处所而证得,所以擇滅被称为近。
謂在城邑或阿練若修習聖道皆得涅槃。復次由勝解故擇滅名近。謂諸聖者滅忍滅智現在前時。由勝解力如對目前明了觀故。復次如近事故擇滅名近。謂隨在處皆可證得。如品類足說。云何遠法。謂過去未來法。云何近法。謂現在法及諸無為。復次依近得故擇滅名近。謂現在世說名為近。依現在世起離繫得證得擇滅故名為近。復次捨近入故擇滅名近。謂現在世說名近法。捨此近法而入涅槃。是故涅槃亦名為近。脇尊者曰。勤修道者直趣涅槃。故名為近。復次聖道所依各有差別。涅槃無定故名為近。能修道者皆證得故。問聖道亦妙。如品類足說。云何妙法。謂學無學法及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為妙。答以涅槃是妙中妙故復次聖道雖妙而雜無常。涅槃不爾故獨名妙。復次聖道雖妙有能對治。厭患善法謂空空等。涅槃不爾故獨名妙。問聖道亦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說。
指的是在城市或阿練若(阿蘭若)修行聖道(聖者所行之道)都能达到涅槃。再者,由于勝解(坚定的认识和理解)的作用,擇滅(涅槃的别称)被称为近。即当聖者滅忍(忍耐)和滅智(对涅槃的彻底理解)现在前时,由于勝解的力量,如同在眼前一样清晰地观察。再者,如同接近事物一样,擇滅被称为近。即无论在何处都可以证得,如《品類足》所说。什么是遠法?指的是过去和未来的法。什么是近法?指的是现在的法和所有无为法。再者,依靠近得,擇滅被称为近。即现在世被称为近,依靠现在世起離繫(束缚)得证得擇滅,因此被称为近。再者,捨弃近入,擇滅被称为近。即现在世被称为近法,捨弃这个近法而入涅槃,因此涅槃也被称为近。脇尊者说,勤修道者直接趋向涅槃,因此被称为近。再者,聖道所依各有差别,涅槃没有固定,因此被称为近。能修道者都能证得。问:聖道也是妙法,如《品類足》所说。什么是妙法?指的是有学、无学法和擇滅无为。为什么唯独涅槃被称为妙?答:因为涅槃是妙中之妙。再者,聖道虽然妙,但混杂着无常。涅槃不是这样,因此独被称为妙。再者,聖道虽然妙,但有能对治,厌患善法指的是空空等。涅槃不是这样,因此独被称为妙。问:聖道也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所说。
云何出離法。謂欲界善戒。及色無色界離生善定。并學無學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出離。答涅槃是出離非有出離故。聖道是出離亦是有出離。般涅槃時出離彼故。復次涅槃是真出離法故。謂有漏法有二種捨。一斷捨。二棄捨。無漏有為雖無斷捨而有棄捨。唯有擇滅二捨俱無。名真出離。復次涅槃是究竟出離功德故。如契經說。以色出離欲以無色出離色。以聖道出離無色。以涅槃出離一切有為法。
什么是出離法?指的是欲界的善戒,以及色界和无色界的出离善定,还有学与无学的擇滅无为。为什么涅槃特别被称为出離?回答是,涅槃是出離,但不是有出離,因为通过聖道达到般涅槃时,就出離了它。再者,涅槃是真正的出離法,因为有漏法有两种捨,一是断捨,二是弃捨。无漏有为法虽然没有断捨,但有弃捨。只有擇滅既无断捨也无弃捨,因此称为真正的出離。再者,涅槃是究竟的出離功德,如契经所说,通过色出離欲,通过无色出離色,通过聖道出離无色,通过涅槃出離一切有为法。
問已知非擇滅體非離繫。應說何故名非擇滅耶。答不由擇慧得此滅故名非擇滅。非擇果故。復次此滅不由一向劬勞一向加行一向功用簡擇諸法得故。名非擇滅。復次。此滅不要由數數決擇苦等得故。名非擇滅。問若爾此滅由何而得。答由緣闕故。如對一方。餘方所有色聲香味觸等境滅。於彼能緣心心所法。由緣闕故畢竟不生。由此不生得非擇滅。問於何世諸法得非擇滅耶。有作是說。於三世諸法皆得非擇滅。是有為故。問若爾於何不得此滅。得與不得復有何異有餘師說。但於過去未來諸法得非擇滅非於現在。以現在法在身行故。
问:已知非擇滅的本质不是離繫,应该解释为什么称之为非擇滅。答:因为不是通过擇慧获得这种滅,所以称之为非擇滅,它不是擇的结果。再者,这种滅不是通过持续的努力、持续的加行、持续的功用和簡擇諸法获得的,因此称为非擇滅。还有,这种滅不需要通过反复的決擇苦等来获得,所以称为非擇滅。问:如果是这样,这种滅是如何获得的?答:由于緣闕的原因。就像对于一个方向,其他方向所有的色、声、香、味、触等境界滅,对于能緣的心和心所法,由于緣闕的原因,终究不生,由此不生获得非擇滅。问:在哪个时间,諸法获得非擇滅?有的说,在三世諸法都获得非擇滅,因为它是有为的。问: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哪个时间不能获得这种滅?获得与不获得又有什么不同?有其他的師说,只在過去和未來的諸法中获得非擇滅,而不是在現在,因为現在的法处于身行中。
問若爾此滅應一一念得已還捨捨已復得。謂未來法入現在時。彼非擇滅得已還捨現在諸法入過去時。彼非擇滅捨已復得。然非擇滅無如是義。或有說者。唯於未來法得非擇滅。非過去現在。所以者何。過去諸法已在身行。現在諸法在身行故。問若爾此滅得已應捨。謂未來法入現在時。彼非擇滅得已捨故。然非擇滅無如是義。評曰。此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所以者何。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如與欲法繫屬有情。現在正行過去已行未來當行皆有生義。故於彼法不得此滅問擇滅與非擇滅何者為多。有作是說。擇滅多。非擇滅少。所以者何。
如果这样,这种灭应该在每一个念头中得到后还会放弃,放弃后再得到。比如,未来法进入现在时,它得到了非选择灭后还会放弃;现在法进入过去时,它放弃了非选择灭后又得到。然而,非选择灭并没有这样的意义。也有人说,只有在未来的法中得到非选择灭,而不是在过去或现在。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法已经在身行中,现在的法也在身行中。问:如果这样,这种灭得到后应该放弃,比如,未来法进入现在时,它得到了非选择灭后放弃。然而,非选择灭并没有这样的意义。评说:这种非选择灭只在未来的不生法中得到。为什么呢?这种灭的根本目的是阻止有为法永远不再生起。如果法不再生起,这种得到就会发生。比如,与欲法相关联的有情,现在正在正行,过去已经行过,未来应当行的都有生的意义。因此,对于这些法不能得到这种灭。问:选择灭与非选择灭,哪一种更多?有人这样说:选择灭多,非选择灭少。为什么呢?
擇滅通於三世法得。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故。有餘師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通於有漏無漏法得。擇滅唯於有漏法得。評曰。應作是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若不爾者諸可生法若得不生應不得非擇滅。二滅自性多少雖爾而依得者。應作四句。有法於彼得擇滅不得非擇滅。謂過去現在及未來可生有漏法。有法於彼得非擇滅不得擇滅。謂未來不生無漏法。有法於彼得擇滅亦得非擇滅謂未來不生有漏法。有法於彼不得擇滅亦不得非擇滅謂過去現在及未來可生無漏法。
問諸有情類。於非擇滅為皆共得不共得耶。答此不決定。於共有法非擇滅則共得。於不共法非擇滅則各別得。諸異生類若住一趣。於餘趣法。剎那剎那得非擇滅。以色等境念念滅時。緣彼眼識等畢竟不生故。如住一趣。一界一地一處亦爾。
問由何善法諸修行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答或由布施。或由持戒。或由聞慧。或由思慧或由修慧。諸修行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由布施者。有雖十二年開門大施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吠邏摩屈路羅等由彼不能厭生死故。有雖於一施一團食而於惡趣得非擇滅。由彼深能厭生死故。由持戒者有雖盡壽持別解脫戒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有雖能持一晝夜戒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由聞慧者。有雖具解了三藏文義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有雖解了一四句頌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由思慧者。有雖具思惟外內書論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
如前說故。有雖思惟少分觀法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不淨觀持息念等及諸念住。由修慧者。有雖具得八地世俗定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是外道猛憙子等。有雖修習少分觀門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煖頂忍極鈍根者。得下品忍時。於諸惡趣皆得非擇滅。大德說曰要無漏慧覺知緣起方於惡趣得非擇滅。離聖道不能越諸惡趣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豈由以無漏慧覺知緣起。應作是說。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於惡趣得非擇滅。問三惡趣非擇滅為一時得。為別得耶。有作是說。必一時得。
問若爾天授如何已得二惡趣非擇滅非地獄耶。答彼於地獄唯除一生。餘一切生與二惡趣皆頓得非擇滅。問既除一生。豈非別得。有餘師說。施戒聞等。若於惡趣得非擇滅。或別或總。順決擇分得必總得。問天授豈不得順決擇分耶。評曰。應作是說忍位總得。前位不定。已說惡趣得非擇滅。當說善趣得非擇滅。增上忍時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一一處各一生。於餘一切生皆得非擇滅。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一來者趣不還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
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爾時得欲界一切生擇滅。不退法者離初靜慮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初靜慮二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初靜慮二生得非擇滅爾時於初靜慮一切生皆得擇滅。若退法者離初靜慮染時。若起定。若不起定。俱至第九無間道時。得初靜慮一切生擇滅。不得非擇滅。可退生故。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應知亦爾。不退法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爾時於一切生皆得擇滅。若退法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八地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八地生得非擇滅。爾時於一切生皆得擇滅。
已說生處得非擇滅。當說煩惱得非擇滅。增上忍時。於三界見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至見道中隨無間道得彼擇滅。聖於修道不退法者。離欲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界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若起定者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非擇滅。爾時得彼煩惱擇滅。若退法者離欲染時。若起定。若不起定。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彼煩惱擇滅。不得彼非擇滅。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染。隨所應當說。問諸退法者。何時於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有作是說。信勝解練根得見至時。時解脫練根得不動時。於修所斷已斷煩惱得非擇滅。評曰。應作是說。若得決定不復退。起彼煩惱時。於彼煩惱得非擇滅。問若時於彼得非擇滅。亦得彼擇滅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先得非擇滅後得擇滅。謂三界見所斷煩惱。及不退法者不起定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有法先得擇滅後得非擇滅。謂退法者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有法俱時得非擇滅及擇滅。謂不退法者若起定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若退法者離欲界前八品染。隨無間道現在前時。彼品染污眼等五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欲界第九品染無間道時。彼品染污及善無記眼等五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初靜慮前八品染。隨無間道現在前時。彼品染污眼等三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初靜慮第九品染無間道時。彼品染污及善無記眼等三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有法或時於二滅俱不得。謂除前相。
已說煩惱得非擇滅。當說聖道得非擇滅。隨信行者於隨法行道得非擇滅。隨法行者於隨信行信勝解時解脫道得非擇滅。信勝解者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見至者於信勝解時解脫道得非擇滅。時解脫者若決定依時解脫道得究竟者。於不時解脫道得非擇滅。不時解脫者於時解脫道得非擇滅。聲聞種性於聲聞道得決定時。於佛獨覺道得非擇滅。獨覺種性於獨覺道得決定時。於佛聲聞道得非擇滅。佛種性於佛道得決定時。於獨覺聲聞道得非擇滅。阿羅漢果有六種性退法種性若依退道至究竟者。於上五道得非擇滅。思法種性若依思道至究竟者。
於上四道及下一道得非擇滅。乃至堪達種性若依堪達道至究竟者。於上一道於下四道得非擇滅。不動種性於下五道得非擇滅。問若勝進時得非擇滅。此滅何故非道果耶。答不為此滅而修道故。謂為涅槃及為離染勤修於道。以修道故於惡趣等得非擇滅。若為此滅而修道者。於惡趣等不得此滅。非於生死不深厭患可於惡趣得非擇滅。故非擇滅不名道果。如品類足論說。云何果法。謂一切有為法及擇滅。云何非果法。謂虛空非擇滅。問非擇滅得是何心果。有作是說。此滅得是引眾同分心果。有餘師說。此滅得是續生心果。評曰。應作是說。隨住何心得非擇滅。
即說此得是彼心果。問於何法得非擇滅耶。答於三界繫不繫法得。生欲界者於四法得。生色無色應知亦然。非擇滅得隨生何地即彼地繫。唯是無覆無記性攝。唯是等流。隨所依力起此得故。問非擇滅得於何法中漸漸增長。答若生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非擇滅得漸漸增長。亦有意識定緣現在。於此等法非擇滅得亦漸增長。然難知故不別顯示。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若生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非擇滅得漸漸增長。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
生無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問聖者生色界。於欲色界何法得非擇滅耶。答若欲界沒生初靜慮。除欲界依上地起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欲界法。及依欲界起色界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二靜慮除欲界初靜慮。依上地起上三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靜慮法。及依欲界初靜慮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除初靜慮。依上地起上三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
於餘初靜慮法及依初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三靜慮。除欲界初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二靜慮法。及依欲界初二靜慮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三靜慮。除初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初二靜慮法。及依初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第三靜慮。除第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二靜慮法及依第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四靜慮。
除欲界初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第四靜慮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三靜慮法。及依欲界初三靜慮起第四靜慮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初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第四靜慮起四識身等。於餘初三靜慮法。及依初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第二第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二第三靜慮法及依第二第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三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第三靜慮。
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三靜慮法。及依第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問聖者生無色界。於欲色無色界何法得非擇滅耶。答若欲界沒生空無邊處。於欲色界法及依欲色界起無色界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四靜慮法及依四靜慮起上下界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後三靜慮法。及依上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三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後二靜慮法。及依上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四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第四靜慮法。及依第四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
若欲界沒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於欲色界下三無色法。及依欲色界下三無色起有頂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於色界下三無色法。及依色界下三無色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乃至若無所有處沒生非想非非想處。於無所有處法。及依無所有處起有頂法。皆得非擇滅。問聖者生無色界已得欲色界法非擇滅不。答不得。先已得故。問聖者生無色上地已得下地法非擇滅不。答不得。先已得故。問為先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為後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耶。答前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後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如飲光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
能寂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能寂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慈氏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問何等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成就非擇滅最多。欲界耶。色界耶。無色界耶。答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成就非擇滅最多。一切色法不現行故。爾時雖無先未得。今始得非擇滅者。而有無量非擇滅得猶現在前名多成就。有餘於此作問答言。頗有蘊界處不相續永滅。於彼不得非擇滅耶。答有。謂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雖有無量蘊界處不相續永滅。而於彼畢竟不得非擇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無有蘊界處不相續永滅於彼不得非擇滅者。問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於不相續永滅蘊界處。豈非不得非擇滅耶。答雖非今得而名成就。先已得故。謂無色界阿羅漢若決定般涅槃時。除未來世正起剎那。於餘蘊界處皆得非擇滅。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一有餘依涅槃界。二無餘依涅槃界。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皆應分別之。復次前說。云何擇滅。謂諸滅是離繫。此離繫是涅槃。然涅槃有二種。一有餘依。二無餘依。今欲分別此二差別。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有自性。無餘依涅槃界無自性。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有自性。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漏。
無餘依涅槃界是無漏。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漏。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為。無餘依涅槃界是無為。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為。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善。無餘依涅槃界是無記。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善性。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非道果。無餘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道果。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果。無餘依涅槃界非道果。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俱是道果。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諦攝。無餘依涅槃界非諦攝。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諦攝。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無學。
無餘依涅槃界非學非無學。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非學非無學。由此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者。謂命根。問何故不說眾同分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命根一向是異熟故。此中偏說。依此有餘色心等轉。於中大種是所依故。最初說之。依此大種所造色生。依所造色心心所起。心是主故。
此中偏說大種造色者總顯色身依五根身心相續者顯心心所。亦有生等不相應行。難了知故屬前法故。不別顯說。如是諸法相續未斷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有作是說。大種造色是身五根。是根心相續是覺此身根覺相續未斷。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如契經說。身根覺未斷名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故者。依有二種。一煩惱依。二生身依。此阿羅漢雖無煩惱依而有生身依。復次依有二種。一染污依。二不染污依。此阿羅漢雖無染污依而有不染污依故。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
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已滅者顯命根及眾同分已滅。俱是牽引業果故。且舉命根。當知亦即說眾同分大種造色相續。已斷者總顯色身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者。顯心心所不復相續。不說生等義如前說。有作是說。大種造色者顯身。五根身者顯根。心相續者顯覺。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覺相續已斷。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謂阿羅漢將般涅槃。身中風起令不調適。不調適故內火羸劣。火羸劣故所食不消。食不消故不起食欲。無食欲故不復飲食。不飲食故大種損減。
大損減故造色諸根亦隨損減根損減故心心所法無所依止不復相續。心心所法不相續故。命根等斷。命等斷故名入涅槃。無餘依故者無二種依。一無煩惱依。二無生身依復次一無染污依。二無不染污依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問此中何故不說得獲觸證言耶。答依現在得說得等言。現在得斷是故不說。復次依補特伽羅故施設得獲觸證。此中無有補特伽羅唯有法性。是故不說。頗有阿羅漢不住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耶。答理雖無有而依此中所說亦有。謂此中說具有三事者名有餘依涅槃界。三事皆無者名無餘依涅槃界。生無色界阿羅漢。
無色身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心轉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生有色界阿羅漢入滅盡定。已無心轉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色身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生欲界不具根阿羅漢。不具五根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色身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有說。此文應作是說。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壽命猶存諸結永盡得獲觸證。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壽命已滅諸結永盡。若作是說則生三界阿羅漢。若有色身。若無色身。若有心轉。若無心轉。若具五根。若不具五根。但有壽命皆名住有餘依涅槃界。壽命滅已皆名住無餘依涅槃界。應作是說。
而不爾者是本論師為欲饒益諸弟子眾令易解故作如是說。問異生有學所得離繫。彼是何等涅槃界攝。答彼非二種涅槃界攝。謂諸異生所得離繫。但應名斷名離名滅名諦。不名遍知。不名沙門果。不名有餘依涅槃界。不名無餘依涅槃界。若諸有學所得離繫。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有位名遍知。有位不名遍知。有位名沙門果。有位不名沙門果。不名有餘依涅槃界。不名無餘依涅槃界。若諸無學所得離繫。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名沙門果。有時名有餘依涅槃界。有時名無餘依涅槃界。
此卷宋本第七幅已下有三處文。文斷義絕。一者第七幅初三行有餘師說但(之一便云) 答此不決定(等) 。
二者第八幅十四五行或忍或戒乃至不(之下便云) 於過去未來諸法得非擇滅(等) 。
三者第十幅初四行不共得耶(之下便云) 忍皆於惡趣得非擇滅(等) 。今撿國丹二本則宋本錯將不共得耶。
忍(字之上) 又錯下字為不字又錯重寫其忍字致使如是三處文斷。今依二本進退而正之。
又國本中第九幅十七行乃至下忍(之下) 於過去未來得非擇滅(乃至) 為皆共得不共得耶(等) 。凡十二行者亦錯重寫耳故今不取。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