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無義納息第七之三
如契經說。佛轉法輪憍陳那等苾芻見法。地神藥叉舉聲遍告。世尊今在婆羅痆斯仙人鹿苑。三轉法輪具十二相。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佛轉法輪。地神藥叉舉聲遍告。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不說地神為自有智見。為因他故知舉聲遍告。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欲令疑者得決定故。經說。地神舉聲遍告。佛在鹿苑三轉法輪。或有生疑。地神自有現量智見知如是事。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彼但有比量智見生處得智。於轉法輪非現境故。由是因緣故作斯論。為彼地神有正智見知佛轉法輪苾芻見法不。
如同佛经所说,佛陀转动法轮时,憍陳那等比丘见到了法的真相。地神和夜叉高声宣告,遍及各处,宣称世尊现在在婆羅痆斯的仙人鹿苑,三次转动法轮,具备十二相,等等,详细叙述。问为何要作此论。答曰:为了详细解释佛经的意义。佛经提到佛陀转动法轮,地神和夜叉高声宣告,虽然佛经如此说,但并未详细解释其含义,也没有说明地神是自己有智慧看见,还是因他人而知道并宣告。佛经是本论的基础,对于佛经未说明的部分,现在应当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让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结论。佛经说地神宣告,佛陀在鹿苑三次转动法轮,或许有人怀疑地神自己有直接的智慧看见这些事。为了让这种疑惑得到明确的结论,表明地神只有通过推理和比较得到的智慧,对于转动法轮并非直接所见。因此,由于这些因缘,作此论。是否地神有正确的智慧看见佛陀转动法轮,比丘见到法的真相?
答無。此事甚深非彼境故。彼云何知。答由五緣故。一者信世尊故。謂佛起世俗心我轉法輪苾芻見法。由是彼知。謂佛若起無漏心或未曾得世俗心。一切有情無能知者。若起曾得世俗心時。諸有情類有能知者。謂佛起此世俗心時。若欲令鈍根者亦知。則蛇奴等亦能了知。若欲令利根者亦不知。則舍利子等入邊際第四靜慮。起妙願智亦不能知若欲令惡趣亦知。則猨猴等亦能了知。若欲令善趣亦不知。則諸人天無能知者。今佛欲令地神知故。起曾得世俗心我轉法輪苾芻見法。地神知已舉聲遍告。問佛何故起此世俗心。答三無數劫修集種種難行苦行。為益有情。
回答是“不”。这件事非常深奥,不是他们所能理解和感知的。他们怎么知道的呢?回答是因为五个条件。第一是信任世尊,即佛以世俗心宣说佛法,比丘见到法。因此他们知道,如果佛以无漏心或者未曾得到的世俗心,所有有情众生都无法知晓。如果佛以曾经得到的世俗心,那么有情众生中就有能知晓的。比如佛以这种世俗心时,如果想使迟钝根器的人也知道,那么蛇奴等人也能了知。如果想使利根的人也不知道,那么舍利子等人即使进入边际第四静虑,发起妙愿智也不能知道。如果想使恶趣也知道,那么猕猴等也能了知。如果想使善趣也不知道,那么所有人天都无法知晓。现在佛想让地神知道,所以以曾经得到的世俗心宣说佛法,比丘见到法。地神知道后,发出声音遍告四方。问佛为何以这种世俗心,回答是经过三个无数劫修集种种难行苦行,为了利益有情众生。
今轉法輪苾芻見法。即昔加行今初得果。深生歡喜故起此心。復次昔發弘誓。為饒益他今始得果。故起此心。復次昔發大願。為拔濟他今始得果。故起此心。復次所期勝義。利樂有情今創果遂。故起此心。二者或佛告他我轉法輪苾芻見法。故彼得聞。謂若於心得善巧者佛起心已即能了知。若但於言得善巧者。佛告他已方能了知。問世尊何故告他令知。答世尊欲顯善說法中所言誠諦一見一樂。眾皆同許故告他知。復次三無數劫修多苦行。為益有情今初得果。深生歡喜故告他知。復次世尊自顯於九十六諸道法中最尊最勝無能及者。故告他知。
復次欲顯佛法實能出離有大神變。故告他知。復次佛欲顯示憍陳那等真實功德。亦示世間良福田。故告他令知。復次欲令天人於佛聖教深敬信故。告他令知。復次世尊自顯遠離法慳。於希有法無師拳故告他令知復次佛欲顯己有大士法非餘道故告他令知。復次世尊自顯有聰明相非餘道故告他令知。如契經說。諸聰明者有三種相。一善思所思。二善作所作。三善說所說。三者或從大德天仙所聞。謂佛轉法輪五苾芻見法。問何等名曰大德天仙。有作是說。是淨居天。有餘師說是欲界天已見諦者。復有說者。有長壽天曾見過去諸佛世尊轉法輪相。今見世尊有如是相。
歡喜踊躍告他令知。地神既聞舉聲遍告。四者或彼尊者憍陳那等起世俗心。佛轉法輪我等見法。由是彼知。問何故尊者起世俗心。答已害二十種薩迦耶見故。已斷一切惡趣因故。無邊生死今有邊故。無際苦海今有際故。已見聖諦故。入正定聚故。深生歡喜。故起此心。復次昔所發起弘誓大願及諸苦行今果遂故。深生歡喜。故起此心。五者或彼告他地神得聞。問何故尊者告他令知。答尊者欲顯善說法中所言誠諦一見一樂。眾皆同許故告他知。復次欲顯世尊三無數劫修多苦行。今初得果故告他知。復次欲顯佛法於九十六諸道法中最尊最勝。故告他知。
欢喜雀跃地告诉他人,让他们知道。地神听到后,也高声四处宣告。第四,或许是那些尊者憍陈那等人起了世俗心。佛陀转动法轮,我们见到了法。因此他们得以知晓。问为何尊者起了世俗心?答曰:因为他们已经消除了二十种我见,已经断除了一切恶趣的因,无边的生死现在有了边际,无际的苦海现在有了界限,已经见到了圣谛,进入了正定聚,因此深深生起欢喜,所以起了这样的心。再者,过去所发起的宏大誓愿和各种苦行,现在都已实现,因此深深生起欢喜,所以起了这样的心。第五,或许是那些尊者告诉他人,地神得以听闻。问为何尊者告诉他人,让他们知道?答曰:尊者想要显示善说法中的真诚和一致,一见一乐,众人都共同认可,所以告诉他人。再者,想要显示世尊在无数劫中修习众多苦行,现在初次得到果位,所以告诉他人。再者,想要显示佛法在九十六种外道法中最为尊贵和殊胜,所以告诉他人。
復次欲顯佛法實能出離有大神變。故告他知。復次欲令天人於佛聖教深敬信故告他令知。復次為欲引發無量有情樂法心。故告他令知。復次欲令無量懈怠有情勤精進。故告他令知。復次欲顯如來捨極苦行有大果故。告他令知。復次欲顯自身歸依佛法不唐捐故。告他令知。轉法輪義如後定蘊不還納息當廣顯示。又契經說。有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三十三天數數雲集善法堂中。稱說某處有某尊者。或彼弟子。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正信出家勤修聖道。諸漏已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能自通達。證具足住。又自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再次,为了显示佛法确实能够超脱生死,具有巨大的神变,所以告诉他人。再次,为了让天人对佛陀的教法产生深深的敬信,所以告诉他们。再次,为了激发无量有情众生对佛法的喜爱之心,所以告诉他们。再次,为了让无量懈怠的有情众生勤奋精进,所以告诉他们。再次,为了显示如来放弃极端苦行后有大果报,告诉他们。再次,为了显示自己归依佛法不是徒劳无功,告诉他们。转法轮的意义将在后面的定蕴中详细展示。另外,契经中说,有些比丘得到了阿罗汉果,所有烦恼已尽。三十三天的天人经常聚集在善法堂中,称赞某处有某位尊者,或者他的弟子,剃除须发,穿着袈裟,以正信出家,勤奋修行圣道。所有烦恼已尽,证得无漏心慧解脱。在当前法中能够自我通达,证得具足住。又自己了知,我的生命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受后有。
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圓生樹契經中說。有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三十三天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不說三十三天為自有智見為因他故知集善法堂稱說其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有生疑。彼天自有現量智見知如是事。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彼但有比量智見生處得智於漏盡德非現境故。由是因緣故作斯論。為彼諸天有正智見知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盡不。答無。此事甚深非彼境故。彼云何知。答由五緣故。一者信世尊故。謂佛起世俗心是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
甚至详细论述。问为何要作此论。答为了详细解释佛经的意义。比如在圓生樹的契经中提到,有些比丘得到了阿羅漢的境界,所有的烦恼都已消除。三十三天的天神们也广泛地讨论此事。虽然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但并没有详细解释其含义,也没有说明三十三天的天神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了解此事,还是因为别人的缘故而知道。在善法堂中,他们赞扬并讲述这些事情。佛经是本论的基础,佛经中未说明的,现在应该说明。还有,为了让有疑惑的人得到明确的结论。有些人怀疑,那些天神是否依靠自己的现量智慧了解这些事情。为了让这种疑惑得到解决,表明他们只有依靠比量智慧,通过推理得知,而不是直接看到漏盡的境界。因此,由于这些因缘,作了这个论。那些天神是否真正了解比丘得到阿羅漢,烦恼都已消除?答:不,这件事非常深奥,不是他们的境界。他们怎么知道?答:通过五个因缘。第一,是因为信任世尊。认为佛陀以世俗心认为这些比丘得到了阿羅漢,所有的烦恼都已消除。
由是彼知。謂佛若起無漏心或未曾得世俗心。一切有情無能知者。若起曾得世俗心時。諸有情類有能知者。謂佛起此世俗心時。如前廣說。乃至今佛欲令彼天知故。起曾得世俗心是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彼天知已集善法堂稱說其事。問佛何故起此世俗心。答以彼真實適佛意故。謂若苾芻永斷後有。乃為真實適可佛意。是諸苾芻諸漏已盡永斷後有。皆能真實適佛意故。起世俗心令諸天知雲集稱說。二者或佛告他。是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故彼得聞。謂若於心得善巧者。佛起心已即能了知。若但於言得善巧者。佛告他已方能了知。問世尊何故告他令知。
因此,他们知道,如果佛陀产生无烦恼的心或者未曾获得的世俗心,那么所有有感知的生物都无法知晓。但如果佛陀产生已经获得的世俗心,那么一些有感知的生物就能知晓。当佛陀产生这种世俗心时,如前所述,直到现在,佛陀为了让那些天人知道,特意产生已经获得的世俗心。这些比丘已经达到阿罗汉的境界,所有烦恼已经消除。那些天人知道后,聚集在善法堂,赞扬并讲述这件事。问佛陀为何产生这种世俗心,回答说因为那些真实的情况符合佛陀的意愿。也就是说,如果比丘永远断绝了未来的果报,这才真正符合佛陀的意愿。这些比丘所有烦恼已经消除,永远断绝了未来的果报,都能真正符合佛陀的意愿,因此佛陀产生世俗心,让天人们知道并聚集赞扬。另一种情况是佛陀告诉他人,这些比丘已经达到阿罗汉的境界,所有烦恼已经消除,因此他们得以听闻。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心性上已经善巧,佛陀一旦产生心念他们就能立刻知晓;如果只是在言语上善巧,佛陀告诉他们之后,他们才能知晓。问佛陀为何要告诉他人让他们知道。
答世尊欲顯善說法中所言誠諦一見一樂。眾皆同許故告他知。復次世尊自顯於九十六諸道法中最尊最勝無能及者故告他知。復次欲顯佛法實能出離有大神變故告他知。復次佛欲顯示彼諸苾芻真實功德。亦示世間良福田故告他令知。復次欲令天人於佛聖教深敬信故告他令知。復次佛欲勉勵餘修行者勇進心故告他令知。三者或從大德天仙所聞。謂彼苾芻諸漏已盡。問何等名曰大德天仙。答天中證得阿羅漢者。問彼一切阿羅漢。皆知是事而告他耶。答不爾。根等勝者能知。非餘四者。或彼尊者起世俗心我已漏盡得阿羅漢。由是彼知。問何故尊者起世俗心。
回答说,世尊想要表明在善说法中所说的真诚、真实、一致的见解、愉悦。大家都同意这一点,所以告诉他人。再者,世尊自己表明在九十六种道法中最为尊贵、最为优越,无人能及,所以告诉他人。再者,世尊想要表明佛法确实能够超脱,具有大神通,所以告诉他人。再者,佛陀想要展示那些比丘的真实功德,也向世人展示良好的福田,所以告诉他人。再者,为了让天人对佛陀的圣教深怀敬信,所以告诉他人。再者,佛陀想要激励其他修行者勇猛精进,所以告诉他人。第三,或许是从具有大德的天仙那里听闻的,即那些比丘已经消除了所有烦恼。问什么叫做具有大德的天仙?回答说,在天界中证得阿罗汉果的。问他们所有阿罗汉都知道这件事而告诉他人吗?回答说不是,只有根等胜者能够知道,其他人则不能。第四,或许是那位尊者生起了世俗心,认为自己已经消除烦恼,得到了阿罗汉果。因此他知道这件事。问为什么尊者会生起世俗心?
答以彼尊者無始時來煩惱熾盛身心熱惱今得清涼。無始時來生死相續今得永斷。既捨欝蒸而得清涼。捨有愛味得無愛味。捨耽嗜得出離。捨染污得清淨。深生歡喜故起此心。五者或彼告他諸天得聞。問何故尊者告他令知。答尊者欲顯善說法中所言誠諦一見一樂。眾皆同許故告他知。餘隨所應如佛告他及憍陳那告他中說。復次欲令先來供給尊者衣服飲食敷具醫藥。諸施主等聞生歡喜。功德更增。故告他知。復次欲令先來不敬信者。生敬信故告他令知。復次欲顯出家勤修苦行有勝果故告他令知。問諸餘天神亦有稱說漏盡者不。答應說亦有。問何故唯說三十三天。
回答是,那位尊者从无始以来,煩惱炽盛,身心备受热恼,现在得到了清涼。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不断,现在得到了永久的断绝。他舍弃了郁蒸之苦,得到了清涼;舍弃了有愛味,得到了无愛味;舍弃了耽嗜,得到了出离;舍弃了染污,得到了清淨。因此,他内心深感欢喜,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心态。第五,或许是那位尊者告诉其他天神,使他们得知。问为什么尊者要告诉他们,使他们知道呢?回答是,尊者想要显示善说法中所说的诚諦、一见、一樂,大家都共同认可,所以告诉他们。其他的应随情况而定,如佛告诉他人以及憍陳那告诉他人中所说的。再者,尊者想让先前供养尊者衣服、飲食、敷具、医药的施主们听到后心生欢喜,功德更加增长,所以告诉他们。再者,尊者想让先前不敬信的人产生敬信,所以告诉他们。再者,尊者想要显示出家勤修苦行有勝果,所以告诉他们。问其他的天神也有称赞漏盡的吗?回答应该是有的。问为什么只说三十三天呢?
答以彼諸天數數雲集論善惡事故偏說之。謂彼諸天於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堂稱量世間善惡多少。復次三十三天常共伺察造善惡者。見造善者便擁護之。見造惡者即共嫌毀。是故偏說。復次三十三天見人造善歡喜讚歎故偏說之。復次三十三天有圓生樹喻阿羅漢故偏說之。問三十三天亦共稱說有學者不。答亦共稱說。諸有學者若諸有情。孝養父母彼尚稱說。況有學者。問若爾。何故契經說彼但共稱說阿羅漢耶。答依勝說故。謂無學法補特伽羅俱勝有學。是故偏說。復次以圓生樹與漏盡者多分相似。可以為喻。是故偏說。復次以漏盡者極可樂故。
回答说,那些天神们经常聚集讨论善恶之事,因此特别提到他们。据说那些天神们在白月和黑月的每八日、十四日或十五日,都会聚集在善法堂,衡量世间的善恶多少。再者,三十三天的天神们常常观察那些行善或作恶的人,见到行善的人就会保护他们,见到作恶的人则共同鄙视和诋毁。因此特别提到他们。再者,三十三天的天神们见到人造善业时会心生欢喜并加以赞叹,所以特别提到他们。再者,三十三天有圆生树,用以比喻阿罗汉,因此特别提到他们。问:三十三天的天神们是否也共同称赞有学者?回答:他们也共同称赞有学者。所有有学者和有情众生,如果孝养父母,他们尚且会称赞,更何况是有学者。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佛经中说他们只共同称赞阿罗汉呢?回答:这是依据更胜者来说的。也就是说,无学法的修行者和补特伽罗都胜过有学者,因此特别提到他们。再者,因为圆生树与漏尽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用作比喻,所以特别提到他们。再者,因为漏尽者极其令人欢喜,所以特别提到他们。
離眾過故。極清淨故。無罪咎故。極難得故。無可嫌故。應供養故。偏稱說之。復次以阿羅漢解脫圓滿功德具足。永盡一切生老病死故偏稱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天人充滿惡趣減少。如有德王出現於世。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諸天眾增。非天眾減。如月滿時大海盈滿。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則諸天軍勝。阿素洛。如戰時見善勇天子。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後生天子壽色名譽勝前生者。如貧賤人以飯汁施勝餘施主。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以少物施便獲大果。如迦葉波尊者無滅施一麁食。人天多返受勝妙果。
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能令見者生少淨心生天受樂。如狗蝦蟇氣噓執惡。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生死牢獄多得解脫。如王生子大赦天下。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善惡趣道明了顯現。如日出時照燭安險。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能令諸天不失天位。如天帝釋衰相蠲除。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令天宮中天仙充滿。如為善友之所攝持功德充滿。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能令諸天厭五欲樂。如天帝釋琰摩輪王。妙欲現前能生厭捨。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能令世間聽聞正法。
菩提分寶悉皆豐饒。如海寶船隨所至處。是故偏說。復次若阿羅漢出現世間。一切有情悉皆受樂。如降甘雨稼穡豐稔。是故偏說。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是故諸天唯說無學。問三十三天為稱說一切阿羅漢。為少分耶。有作是說。稱說一切。以彼諸天好讚他德。諸阿羅漢所作已辦甚為希有。故皆稱說。復有說者。不稱說一切。所以者何。有阿羅漢若百若千。依山谷中而入寂滅。諸共住者尚不了知。況餘天人遠共稱說。問稱說何等阿羅漢耶。答如此經中所稱說者。謂阿羅漢造作增長名譽業者。彼稱說之。若不造作名譽業者。設復造作而不增長。彼不稱說。
復次若有豪貴而出家者。彼稱說之。如釋王等。復次若有巨富大功德者。彼稱說之。如無滅等。復次若有大智利他無惓者。彼稱說之。如舍利子等。復次若能護持佛法眾所共歸依者。彼稱說之。如飲光等。復次若有生時震動天地現光明者。彼稱說之。復次若有出家精勤苦行。能作難作護持佛法。利天人者彼稱說之。餘阿羅漢彼不稱說。問增上慢者。諸天知不。有作是說。有知不知。謂依殊勝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不知若依下劣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則知。復次若依微妙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不知。若依麁淺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則知。
復次若依上界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不知。若依欲界功德起增上慢者。諸天則知。有餘師說。增上慢者。諸天不知。如天帝釋世無佛時若見外道獨處閑居。便往其所觀察禮敬謂是如來。帝釋尚然。況餘天眾。問諸犯戒者。諸天知不。答有知不知。謂犯麁重戒。諸天則知。若犯微細戒。諸天不知。
如契經說。摩揭陀國諸輔佐臣。或是化法調伏。或是法隨法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勝威經作如是說。一時佛在那地迦邑郡氏迦林。時摩揭陀國有八萬四千諸輔佐臣。一時命過。有說。疾疫故彼命終。有說。彼為未生怨殺。謂未生怨殺父王已。亦殺輔佐八萬四千。彼諸眷屬詣阿難所作如是言。彼彼國邑有信佛者。身壞命終如來皆記生彼彼處。摩揭陀國先王侍臣八萬四千亦皆信佛。今已命過。未蒙世尊記所生處。唯願為請。阿難許之。於日初分往如來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恭敬合掌現親愛相方便請言。彼彼國邑有信佛者。
身壞命終佛記生處。摩揭陀國影堅王臣八萬四千亦皆信佛。今已命終如來不記。彼諸眷屬心生愁惱。若佛不記彼生處者。恐彼眷屬起嫌恨心。唯願世尊哀愍為記。又佛在此摩揭陀國。成等正覺。其地有恩。又影堅王。深信三寶供養恭敬未甞暫闕。是故世尊必應為記。佛愍彼故默然許之。即持衣鉢入那地迦。如法乞食。食訖還至郡氏迦林。收衣鉢洗足已入所止房。敷座而坐。安身定意繫念思惟。觀摩揭陀諸臣生處。問佛於諸法纔舉心時。無礙智見自然而轉何故入房專精思察。答欲顯業果極深邃故。最微細故。難覺知故。難顯了故。難現見故。
由是一切三藏教中毘奈耶藏最為甚深。多明業果差別相故。諸契經中說業果處最為甚深。十二支中行有二種最為甚深。佛十力中自業智力最為甚深。此八蘊中第四業蘊最為甚深。四難思中有情業果最為甚深。故佛入房專精思察。復次佛欲顯示摩揭陀臣身心因果。障礙對治命終受生。一一皆有種種差別。是故入房專精思察。復次應受化者猶未集故。謂佛說法非為一人。如大龍王雨必普潤。為待無量應化有情。故且入房思惟繫念。復次勝威天子猶未至故。謂影堅王被子殺已生多聞室。名曰勝威。彼聞如來說其輔佐生處差別。必來聽受。為待彼故且復入房。
復次欲令阿難敬重法故。謂若為彼輕爾說法。即彼於法不深敬重。欲令渴仰聞必受持如理思惟廣為他說。故且入室繫念思惟。復次為斷愚人憍慢心故。謂無智者實無所知。懷聰明慢。若他請問不觀淺深率爾便答。佛欲斷彼憍慢心故。自顯智見於一切法任運而轉。若得他問尚審思惟安詳而答。況無智者問便酬對。復次佛欲自顯善士法故。謂諸善士有三種相。即善思所思等。故不問已輕易而答。復次佛欲自顯智者相故。謂諸智者審思方說。故佛得問繫念思惟。有作是說。佛欲入房遊戲靜慮。阿難請問故未酬答。爾時世尊於日後分從定而起出詣眾中。敷如常座安詳而坐。
尊者阿難前至佛所。頂禮雙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來今者。面目清淨進止從容。諸根寂靜必遊靜慮受現法樂。先所請者。唯願說之。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摩揭陀國八萬四千諸輔佐臣已命終者。或是化法調伏。或是法隨法行。皆斷三結。得預流果。不復退墮。定趣菩提極七返有。七返人天往來流轉作苦邊際。一類生在四大王眾天。如是乃至一類生在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乃至廣說。問輔佐臣者義何謂耶。答彼恒護持佛法僧寶令無損減。故名輔佐。復次以彼皆是頻毘娑羅內供奉者。故名輔佐。
復次彼皆翼助頻毘娑羅攝養國人。故名輔佐。復次彼是先世曾所立名。謂昔有王。七寶具足王四洲渚。將領輔佐八萬四千。乘空遊戲。時輪寶等忽止不行。王遂驚怖謂諸臣曰。將非失位。或命盡耶。菩提樹神仰白王曰。此下不遠有菩提樹。諸佛依之成等正覺。不應在上乘空而行。王聞疾下頂禮悔謝。與諸輔佐恭敬右遶。設供養已從餘道去時。轉輪王者今影堅王是八萬四千輔佐臣者今未生怨所誅者。是故知輔佐是先世名。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云何彼名化法調伏。云何彼名法隨法行。
答若在天中而見法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而見法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不受持戒而見法者名化法調伏。若受持戒而見法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種諸善根亦令成熟。後生天中得解脫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種諸善根亦令成熟。即於人中得解脫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順決擇分善根。後生天中得通達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修順決擇分善根。即於人中得通達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加行道。後生天中入正性離生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修加行道。即於人中入正性離生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行諦善根。後生天中得諦現觀者名化法調伏。
若在人中修行諦善根。即於人中得諦現觀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治善根。後生天中見清淨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修治善根。即於人中見清淨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受假名戒。後生天中得聖所愛戒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受假名戒。即於人中得聖所愛戒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得別解脫靜慮律儀。後生天中得無漏律儀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得別解脫靜慮律儀。即於人中得無漏律儀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受作意戒。後生天中得法爾戒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受作意戒。即於人中得法爾戒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得增上戒增上心學。
後生天中得增上慧學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得增上戒增上心學。即於人中得增上慧學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預流支。後生天中得預流果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修預流支。即於人中得預流果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得世俗信。後生天中得證淨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得世俗信。即於人中得證淨者名法隨法行。復次若在人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後生天中得具足者名化法調伏。若在人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於人中得具足者名法隨法行。問何故天中得見法者名化法調伏。即於人中得見法者名法隨法行耶。答若於天中得見法者修加行少。
若於人中得見法者修加行多故。謂在人中得見法者。先勤恭敬供養師友。誦素怛覽學毘奈耶。聽受決擇阿毘達磨。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思惟觀察。得純熟已往詣山林居閑靜處。初夜後夜除去睡眠漸復受持小大七法。始從日沒至日出時。結跏趺坐頂安靜鎮。行毱法杖精進熾然。繫念思惟方入聖道。彼由如是多加行法。是故名為法隨法行。若於天中得見法者。由昔人中聞思修故今時任運聖道現前。彼受化生見法調伏故立化法調伏別名。
云何多欲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多欲有不喜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云何多欲。答諸欲已欲當欲是謂多欲。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多欲。文雖有異而體無別云何不喜足。答諸不喜不等喜不遍喜不已喜不當喜。是謂不喜足。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不喜足。文雖有異而體無別。多欲不喜足何差別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多欲者世人共言是不喜足。見不喜足者世人共言是多欲。
或有生疑此二是一。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義各別故作斯論。多欲不喜足何差別。答於未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希求尋索思慕方便是謂多欲。此中於未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者。依在家者說。彼於未得可愛色等四方追求。謂務農者追求田園牛羊等畜衣宅穀等諸資生具。若富貴者追求勝位國土城邑象馬珍玩諸欲樂具。於未得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者依出家者說。彼於未得衣鉢房舍資具及弟子等種種追求。諸希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多欲義故。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
諸復希復欲復樂復求是謂不喜足。此中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者依在家者說。彼於已得可愛色等不生喜足。復更希求。謂務農者於田園等得一希二。乃至廣說。若富貴者於勝位等得一希二。乃至廣說。於已得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者。依出家者說。彼於已得衣等不生喜足。復更希求。謂於衣鉢房舍資具及弟子等得一希二。乃至廣說。諸復希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不喜足故。如是差別者。顯多欲故。希求尋索思慕方便。即多欲是希求等因。若心無愛者無希求等故。及顯不喜足故。復希復欲復樂復求即不喜足。是復希等因。若心無貪者無復希等故。
此即顯示多欲不喜足。雖俱以貪不善根為自性。而依未得已得境起故有差別。有作是說。不喜足是因多欲是果。此中因果互相顯示。或有說者。希欲是多欲追求是不喜足。復有說者。難滿是多欲多希求故。難養是不喜足喜選擇故。有餘師說。多欲唯在意地緣未來故。不喜足通六識身緣現在故。評曰。應作是說。此二俱是欲界一切貪不善根俱通六識。謂彼一切令於已得色等境界不喜足義名不喜足。令於未得色等境界多希求義名為多欲。是故此二皆通欲界。六識俱起貪不善根。云何少欲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少欲有知足。
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前說多欲及不喜足。今欲說彼近對治法故作斯論。云何少欲。答諸不欲。不已欲。不當欲。是謂少欲。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少欲。文雖有異而體無別。云何喜足。答諸喜等喜遍喜已喜當喜是謂喜足。此本論師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以種種名顯示喜足。文雖有異而體無別。少欲喜足何差別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二法展轉相似。見少欲者世人共言是喜足。見喜足者世人共言是少欲。或有生疑此二是一。為令彼疑得決定故。
顯此二種其義各別故作斯論。少欲喜足何差別。答於未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不希不求不尋不索不思慕不方便。是謂少欲。此中於未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者。依在家者說。彼於未得可愛色等不生希求。謂務農者於田園等不生希求。若富貴者於勝位等不生希求。於未得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者。依出家者說彼於未得衣鉢房舍資具及弟子等不生希求。諸不希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少欲義故。問何故此中問少欲而答不欲耶。答未得可愛色等資具。總有二種。謂如法不如法。於如法者有欲。於不如法者不生欲故。復次於應受者有欲。
於不應受者不生欲故。復次於能止苦者有欲。於增煩惱者不生欲故。復次於梵行求有欲。於欲求有求邪梵行求不生欲故。復次於饒益他事有欲。於損害他事不生欲故。應知此中不生欲者。謂不善欲。有欲者。謂善欲。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不復希。不復欲。不復樂。不復求。是謂喜足。此中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者依在家者說。彼於已得可愛色等生喜足故不復希求。謂務農者於田園等隨得充濟便生喜足。不復希求。若富貴者於勝位等隨所已得便生喜足。不復希求。於已得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者依出家者說。
彼於已得衣等生喜足故。不復希求。謂於衣鉢房舍資具及弟子等隨所已得。便生喜足不復希求。不復希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為顯示喜足義故如是差別者顯少欲故。不希不求乃至廣說。即少欲是不希不求等因若心有愛者有希求等故。及顯喜足故不復希等即喜足。是不復希等因若心有貪者有復希等故。此即顯示少欲喜足。雖俱以無貪善根為自性。而依未得已得境起故有差別。有作是說。喜足是因少欲是果。此中因果互相顯示。或有說者。不希欲是少欲。不追求是喜足。復有說者。易滿是少欲少希求故。易養是喜足不選擇故。有餘師說。少欲唯在意地緣未來故。喜足通六識身緣現在故。評曰。應作是說。此二俱是三界繫及不繫。無貪善根俱通六識。謂彼一切令於已得色等境界生喜足義名為喜足。令於未得色等境界少希求義名為少欲。是故此二皆通三界繫及不繫。六識俱起無貪善根。
應知此中有少欲者而名多欲。如但須一兩藥即得充濟而希二兩等。有多欲者而名少欲。如須百千資生眾具方得充濟。但欲爾所不復多希。有少求者而名不喜足。如得少物已得充濟。而復少求有多求者而名喜足。如得少物全未充濟。更須百千供身方足。但求爾所不復多求。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