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智蘊第三中他心智納息第三之四
何緣時心解脫名愛耶。答時解脫阿羅漢。恒於此法。殷勤守護寶愛執藏。勿我遇緣退失此法。如一目人自及親友慇懃守護寶愛執藏勿遇寒熱塵翳等緣。令此一目更當失壞。彼亦如是故名為愛。謂鈍根者於自功德為性寶愛過利根者。如諸女人於自男女。稟性慈愛過諸丈夫。復次時解脫阿羅漢於自解脫未得自在。多用功力乃能現前。既得現前歡喜寶重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於自解脫已得自在。少用功力即能現前雖得現前而不極重故不名愛。復次時解脫阿羅漢功德容退。彼畏退故數起現前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功德無退。不畏退故不數現前故不名愛。
为什么有时心解脱被称为爱呢?回答说,这是因为解脱的阿罗汉,总是对这些法则殷勤守护,珍视并执着于这些法则,以免因遇到某些因缘而失去它们。就像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人,会非常小心地保护自己和亲友的这只眼睛,以免因为寒冷、炎热、尘埃或翳等外在因素而失去它。阿罗汉也是如此,因此被称为爱。对于根性较钝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功德有着过于珍视的爱,这超过了根性较利的人。就像许多女性对自己孩子的慈爱,超过了男性。再者,有时解脱的阿罗汉在未获得自在之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使功德显现在眼前。一旦功德显现,他们会非常珍视它,因此被称为爱。而那些不时解脱的阿罗汉,已经获得了自在,只需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使功德显现,虽然功德显现了,但他们并不极度重视,所以不被称为爱。再者,有时解脱的阿罗汉的功德可能会退失,他们害怕退失,所以经常使功德显现,因此被称为爱。而不时解脱的阿罗汉的功德不会退失,他们不害怕退失,所以不会经常使功德显现,因此不被称为爱。
復次時解脫阿羅漢。由信增道證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由慧增道證故不名愛。復次時解脫阿羅漢。性多調善人多愛樂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性多剛強人不愛樂故不名愛。如今世人。性不利者多分軟善人好親附。性不鈍者多分剛猛人不親附。復次時解脫阿羅漢。無厭背聖道善根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有厭背聖道善根故不名愛。厭背聖道善根者。謂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相應善根。此本論文雖不問答。而義有故今應說之。問何緣不時解脫名不動耶。答以體殊勝故名不動。如今世間殊勝飲食衣服嚴具說名不動。不為劣物格量轉故。
再者,时解脱阿罗汉由于信仰的增长而得到道证,因此被称为有爱。而不动解脱阿罗汉由于智慧的增长而得到道证,因此不被称为有爱。再者,时解脱阿罗汉,由于天性温和,人们多喜爱,因此被称为有爱。而不动解脱阿罗汉,由于天性刚强,人们不喜爱,因此不被称为有爱。就像现在的世人,性格不激烈的人往往温和善良,容易得到他人的亲近;性格不迟钝的人往往刚猛,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亲近。再者,时解脱阿罗汉没有对圣道和善根的厌恶和背离,因此被称为有爱。而不动解脱阿罗汉有对圣道和善根的厌恶和背离,因此不被称为有爱。所谓厌恶和背离圣道的善根,指的是与空性、无愿、无相无相三摩地相应的善根。虽然本文没有直接的问答,但由于意义上有所涉及,现在应该进行说明。问:为什么不动解脱被称为不动呢?答:因为它的本质是殊胜的,所以被称为不动。就像世间的优质饮食、衣服和装饰,被称为不动,不会被低劣的物品所替代或改变。
復次貪等煩惱令諸有情身心輕躁。令諸善根生[革*卬] 離散故名為動。不時解脫阿羅漢不為如是煩惱所動故名不動。復次貪等煩惱。能令有情於諸分位勝劣不定故名為動。不時解脫阿羅漢不為如是煩惱所動故名不動如勇健人無敵能動名不動者。復次不時解脫阿羅漢。於諸功德定不退失故名不動。如善射人射必中的名不動者。如契經說。佛告舍利子。若有苾芻苾芻尼等。
再次,贪婪等烦恼使众生身心轻浮不安。它们使众生的善根变得脆弱、分散,因此被称为动。而那些时常解脱的阿罗汉不会被这样的烦恼所动摇,因此被称为不动。再次,贪婪等烦恼能够使众生在各种地位上,优劣不定,因此被称为动。而时常解脱的阿罗汉不会被这样的烦恼所动摇,因此被称为不动,就像勇猛的人无敌能动,被称为不动。再次,时常解脱的阿罗汉在各种功德上,定力不会退失,因此被称为不动。就像射箭高手射箭总能命中目标,被称为不动者。正如契经所说,佛告诉舍利子,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等。
成就不動心解脫末尼寶者。能斷不善法。能修習善法問何故不動心解脫。說名末尼寶耶。答以不動心解脫。堅牢故。勝妙故。無過故明徹故。無垢故。清淨故。難得故。可愛樂故。名末尼寶。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破無明闇故名末尼寶。如以光明末尼置闇室中。能破彼闇作顯照事。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破無明闇作顯照事。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煩惱塵垢故。名末尼寶。如清水末尼置濁水中水便澄淨。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除一切煩惱塵垢。復次以不動心解脫善安住故名末尼寶。如方等末尼隨所置處即善安住。
那些成就了不动心解脱的人,能够断除不善的法则,能够修习善法。问为什么不动心解脱被称为末尼宝?回答说,因为不动心解脱坚固、胜妙、无过失、明亮、无垢、清净、难得、可爱乐,所以被称为末尼宝。再次,因为不动心解脱能够破除无明的黑暗,所以被称为末尼宝。就像将光明的末尼放在黑暗的房间里,能够破除黑暗,提供照明,同样,将不动心解脱的末尼宝放在相续中,能够破除无明的黑暗,提供照明。再次,因为不动心解脱能够除去烦恼的污垢,所以被称为末尼宝。就像将清水末尼放在浊水中,水就会变得清澈,同样,将不动心解脱的末尼宝放在相续中,能够除去所有的烦恼污垢。再次,因为不动心解脱能够良好地安住,所以被称为末尼宝。就像方等末尼无论放在哪里都能良好地安住。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即善安住定無退失。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貧乏聖財故名末尼寶。如無價末尼置室宅內能引財寶除諸貧匱。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引聖財除乏功德。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饒益諸有情故名末尼寶。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隨意所樂雨諸寶物充濟百千貧匱有情。如是世尊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不放逸無量幢上。隨諸有情所樂差別雨。正法寶。能令無量無邊有情離生死苦善根滿足。由如是等種種因緣。說不動心解脫。名末尼寶。問若不動心解脫有如是勝事。何故世尊說不動心解脫名無減無增法耶。答依修行者平等說故。
謂若東方有無量剎帝利子。南方有無量婆羅門子。西方有無量吠舍子。北方有無量戍達羅子。皆來歸我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正信捨家趣於非家。於不動心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或不爾者。此不動心解脫亦無減無增故。復次依聖教功德無邊說故。謂聖教中有無邊功德。非唯有不動心解脫。假使此不動心解脫去亦不減來亦不增故復次依佛功德無邊說故。謂佛身中有無邊功德。非唯有不動心解脫假使不動心解脫去亦不減來亦不增故。復次為除眾疑故作是說。謂大目連。於布灑他夜。擯瞻波苾芻。令出眾外。時有苾芻心生疑念。勿苾芻僧令致減少。故世尊說。假使殊勝功德叢林眾中。擯出不動心解脫者。我苾芻僧亦無有減。彼若來者眾亦不增。況彼苾芻破戒犯禁。壞諸威儀遠離白法。豈令清眾有減有增。復次以不動心解脫不可退故說名無減。不勝進故說名無增。故不動心解脫雖有勝事。而佛說為無減無增。
諸時愛心解脫皆盡智相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有聞說時解脫阿羅漢唯修盡智無學正見。便疑不時解脫阿羅漢亦唯修二。復有聞說不時解脫阿羅漢修盡無生智無學正見。便疑時解脫阿羅漢亦修三種。欲除彼疑顯時解脫唯修二種不時解脫具修三種。復次前雖說二解脫自性。而未說彼雜不雜相。今欲說之故作斯論。此中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不動心解脫對無生智相應。作順後句皆如本文應知。
問何等阿羅漢唯修盡智無學正見二無漏慧。何等阿羅漢。具修盡無生智無學正見三無漏慧耶。答有阿羅漢心善解脫非慧善解脫。有阿羅漢心慧俱善解脫。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復次有阿羅漢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狹小。有阿羅漢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廣大。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復次有阿羅漢是奢摩他行。有阿羅漢是毘鉢舍那行。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如二行二樂二欲二愛亦爾。復次有阿羅漢修止為先而入聖道。有阿羅漢修觀為先而入聖道。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復次有阿羅漢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有阿羅漢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前唯修二。後具修三。
復次有阿羅漢得內心奢摩他。不得增上慧法觀。有阿羅漢得內心奢摩他。亦得增上慧法觀。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復次如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音。二內正作意。若外聞他音增上者唯修二。若內正作意增上者具修三。復次如契經說。有四法者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前二增者唯修二。後二增者具修三。復次鈍根者唯修二。利根者具修三。如鈍根利根緣力因力。外分力內分力。說智聞智。應知亦爾復次若無貪善根增者唯修二。若無癡善根增者具修三。復次若以滅道智盡三界結者唯修二。
若以苦集智盡三界結者具修三。復次若以無相道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唯修二若以空苦集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具修三。此中時愛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
問盡智無生智有何差別答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盡智此名無生智。復次因是盡智。果是無生智。復次已作是盡智。因長養是無生智。復次未得而得。或已得而得是盡智。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復次或解脫道或勝進道攝是盡智。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復次依之建立五阿羅漢是盡智。依之建立一阿羅漢是無生智。復次通利鈍根者得是盡智。唯利根者得是無生智。是謂差別。問最初盡智是何智耶。有作是說。是苦類智。所以者何。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果聖道滿故。如以毒箭射諸禽獸。其毒最初從瘡門入。漸次遍身作毒事已。死時還從瘡門而出。聖道亦爾。
復有說者。是集類智所以者何。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因聖道滿故。一切生死皆果因攝。先遍知果。後遍知因。則生死道斷不復相續名為苦邊。評曰。應作是說。最初盡智亦是苦類智亦是集類智。若起苦類智爾時不起集類智。若起集類智爾時不起苦類智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中我生已盡者。然諸生名顯多種義。謂或有生名顯入母胎。或有生名顯出母胎。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或有生名顯入母胎者。如說云何生。謂彼彼有情。
於彼彼眾同分中生等。生入起出現。或有生名顯出母胎者。如說菩薩初生即行七步。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者。如說有緣生。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者。如說云何生。謂諸蘊起。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四蘊者。如此中說我生已盡。問此盡何生。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盡過去生。過去生已滅何復盡。若盡未來生。未來生未至何所盡。若盡現在生。現在生不住何須盡。答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諸瑜伽師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蘊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大德說曰。我生已盡言。如世尊說牟尼觀生盡。
彼亦如此應別徵問。而應答言盡未來生。以修行者受持戒禁勤修梵行。皆為遮止未來世生令不起故。譬如有人有三厄難。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當受。諸已受者彼已受故不復遮止。諸正受者彼正受故不可遮止。諸當受者應以財貨。或親友力。或餘方便。而遮止之。行者亦爾。諸過去生已滅故不須遮止。諸現在生正受故不可遮止。諸未來生修正加行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說為盡。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已立。問為學梵行已立。為無學梵行已立耶。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辦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
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復次諸界趣生生老病死皆畢竟盡。故名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問非一切阿羅漢皆得無生智。何故諸契經初。皆說阿羅漢不受後有耶。有作是說。佛於經中隨有者說。而結集者通冠經初復有說者。結集法者皆得願智無礙解等殊勝功德。觀察世尊說諸經時。阿羅漢眾若有無生智者。即亦說彼不受後有若無無生智者。即不說彼不受後有。後誦持者不善簡別。故通誦在一切經初。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不說無生智為不受後有。故不相違。脇尊者曰。若諸煩惱未斷未遍知者。皆不說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若諸煩惱已斷已遍知者。皆總說為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
問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有作是說。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或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盡智。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問不時解脫阿羅漢。初起盡智唯一剎那無間。必起無生智。尚無二剎那盡智無間起無生智義。況有三剎那盡智後方起無生智者。如何今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耶。答於一剎那盡智自性。義說為三非三剎那故不違理。脇尊者曰。此中四句不說盡智無生智。亦不說無學正見。
但總讚說諸阿羅漢一切生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四種無別自性。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辦是遍知滅。不受後有是遍知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觀集。梵行已立是觀道。所作已辦是觀滅。不受後有是觀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證集。梵行已立是證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證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斷集梵行已立是修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知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捨因。梵行已立是得道。所作已辦是證果。不受後有是知事。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無願。梵行已立是道無願。所作已辦是滅無相。不受後有是苦無願及空。
問何故名盡智。為緣盡故名為盡智。為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耶。設爾何失。若緣盡故名盡智者。盡智唯應緣滅聖諦。不應說此緣四聖諦。若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者。則無生智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彼亦煩惱盡身中起故。答應作是說。唯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為盡智。問若爾。無生智及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答若煩惱盡身中初起及遍有者乃名盡智。無學正見雖皆遍有而非初起。無生智非遍有。時解脫者不成就故。亦非初起。必盡智後方現前故。有作是說。此緣盡故名為盡智。問此緣四諦豈獨緣盡。答以盡勝故獨摽智名。謂四諦中滅諦最勝。涅槃性故是善常故。依之建立能緣智名故名盡智。
問有無漏慧離十六種聖行相不。設爾何失。若有者。識身論中何故不說。若無者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彼十六中何行相攝。復說云何無生智。謂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彼十六中何行相攝。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盡智。彼不復當起是無生智。彼十六中何行相攝。此論見蘊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此十六中何行相攝。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彼十六中何行相攝。答應作是說。離十六行相無別無漏慧。問若爾。善通識身足論。
品類足論當云何通。答我已知苦不復知者。是苦四行相。已斷集不復斷者。是集四行相。我已證滅不復證者。是滅四行相。我已修道不復修者。是道四行相。問集異門論復云何通。答知三漏盡及不復起是六行相。謂苦非常及緣集四。問此論見蘊復云何通。答彼意不說知受樂受。但說知道即道等四行相。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答由五種緣故作是說。一加行故。二對治故。三作事故。四相續故。五補特伽羅故。加行故者。謂瑜伽師先加行時作如是念。我當盡一切生。乃至我當不受後有。對治故者。謂瑜伽師修如是對治。令一切生盡。乃至令不受後有。作事故者。
謂瑜伽師作如是事。謂盡一切生乃至不受後有。相續故者。謂瑜伽師得如是相續令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補特伽羅故者。謂如是補特伽羅易見易施設。謂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由此五緣經作是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非無漏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有作是說。亦有無漏慧離十六行相。問若爾。善通品類足等。識身論中何故不說。答若諸行相現在有用能作勝事。彼論說之。若不爾者彼論不說。復次若諸行相能入聖道。得果離染盡諸漏者彼論說之。若不爾者彼論不說。復次若諸行相。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皆有。彼論說之。餘無漏慧行相。唯在遠加行道及遠勝進道可得故。彼論不說。評曰。應作是說。無無漏慧離十六聖行相。
云何學明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佛告居士。如汝先以學智學見學明觀四聖諦。今此耶舍童子亦以無學智無學見無學明觀四聖諦。故此童子決定不復樂住居家。畜諸資產受五欲樂。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復次世間妄執種種呪論以為真明。謂支明事明獸明禽明瞿臘毘明剎尼迦明健馱梨明星明烏明孔雀明象鉤明呪龍蛇明火明水明迷亂明等。及諸外論。世間於此起真明想。為遮彼意欲顯別有勝義真明故作斯論。云何學明。答學慧。謂學位無漏慧。云何學智。答學八智。
謂學位四法智四類智。云何無學明。答無學慧。謂無學位諸無漏慧。云何無學智。答無學八智。謂無學位四法智四類智。問何故名明。答通達解了故名為明。問若爾。諸善有漏慧亦通達解了應亦名明。答若能通達解了亦於四聖諦決擇現觀者乃名為明。諸善有漏慧雖能通達解了而於四聖諦不能決擇現觀故不名明。如順決擇分所攝慧。雖極猛利。而於四聖諦。未能決擇現觀。未能畢竟真實決擇現觀諦故。復次若能通達解了不為無知猶豫。邪見之所雜亂斷見疑已不復令起。不增諸有生老病死。非身見事。非墮苦集。不增無明。永離煩惱魑魅魍魎者乃名為明。
諸善有漏慧雖能通達解了。而無餘德故不名明。復次諸善有漏慧。俱涉二品。故不名明。謂與明無明俱作三緣故。如人與己怨親交涉非定名親。復次諸善有漏慧與謗明者俱。是苦集世間品攝故不名明。問若善有漏慧不名明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三明。一宿住隨念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後一可爾前二云何。答前二亦有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謂違煩惱故。不雜煩惱故。順勝義明故。引無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三明中唯漏盡智是勝義明。餘二能引勝義明故假立明名。復次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死生智證明。
通達解了後際法故。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皆說為明。復次初明知前際流轉法故。第二明知後際流轉法故。第三明知還滅法故。皆說為明。復次初明除前際無知故。第二明除後際無知故。第三明除涅槃無知故。皆說為明。復次初明除蘊愚故。第二明除有情愚故。第三明除法愚故。皆說為明。復次初明知諸有情前際。由如是業死彼生此因果相續。第二明知諸有情後際。由如是業死此生彼因果相續。第三明知諸有情由如是道能盡諸漏隔斷因果。唯此一種是勝義明。前之二種是世俗明。復次如是三明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
故名為明。而實明者唯無漏慧。問何故六通中三立為明。三不立為明耶。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問云何後三通皆有此勝用。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第五死生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能隨順厭捨生死。乃至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復次第四通見前際自衰損事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他衰損事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
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見前際種種相續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種種散壞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能除常見。第五通能除斷見。第六通既離二邊安住中道。由此皆有前三勝用。復次第四通能引空解脫門。第五通能引無願解脫門。第六通能引無相解脫門。由此皆有前三勝用。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六通內偏立為明。集異門論作如是說。有三種無學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行有相續無學智。二無學死生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自業勝劣無學智。三無學漏盡智證明。
謂知漏盡無學智。問漏盡智證明。是無學法故可說為無學智。前二明是非學非無學法。如何可說為無學智耶。答彼論應作是說。有三種無學明。又應說為無學者智。而不作是說者。應知無學身中起故。前二亦名無學。略去中間如牛車等。如施設論說。有二種三摩地。一聖二非聖。聖復有三一善有漏。二無漏。三無覆無記。此中善有漏定以善故名聖。非以無漏故名聖。若無漏定以善故及無漏故名聖。無覆無記定雖非善故無漏故名聖。而以聖者身中起故亦名為聖。此亦如是無學者身中起故亦名無學。及無學智。問前二種明學者亦有。何故唯立在無學位。
答在無學位明義勝故。謂若說法勝則無學法勝非學。若說補特伽羅勝。則無學補特伽羅勝非學。復次無學者明勝不雜無明故。學者明劣雜無明故。不立為明。有四種殊勝功德。一通二明三力四示導。如來身中漏盡智具四種義。謂漏盡智證通。漏盡智證明。漏盡智力。教誡示導。獨覺無學聲聞。漏盡智有三種義。謂除力義餘三如前。如來身中宿住隨念智及死生智有三種義。謂除示導有通明力。獨覺無學聲聞即前二智有二種義。謂是通明非力示導。學者及異生身中。即前二智唯有通義無餘三種。有作是說。時解脫阿羅漢身中漏盡智唯有二義。謂通示導。非力非明。
餘二智唯有一義。謂通非餘。神境智他心智一切身中皆唯有二義。謂通示導。天耳智一切身中唯有一義謂通非餘。問何故如來身中有智立為力。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皆不立為力耶。答不可屈伏無障礙義是力義。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猶為無知屈伏。及有障礙故不名力。曾聞佛與尊者舍利子一處經行。有一有情來詣彼所。佛告舍利子。汝可觀此有情過去曾於何處為汝親友。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定力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於過去爾所劫前為汝親友。彼時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佛又一時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時有一人遇緣而死。佛告舍利子。汝應觀彼當生何處。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天眼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天眼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此人命終生某世界。彼處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問三乘漏盡既無差別。何故漏盡智二乘非力耶。答佛漏盡智勝妙猛利。非諸聲聞獨覺所及。雖俱盡漏而有遲速。如有二人各伐一樹。一人勇健加用利斧。一人力劣又用鈍斧。雖俱伐樹而有遲速。故佛漏盡智立力非二乘。又二乘智雖能盡漏。有餘習故不名為力。又漏盡智立為力者。不依能盡自身漏故。但依能令他身漏盡。謂佛善達如是有情。應依苦遲通行當得漏盡。乃至如是有情。應依樂速通行當得漏盡。由此方便為說正法。皆令漏盡故立力名。二乘不爾故不名力。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