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五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思納息第八之四
云何異生性。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是異生性。如犢子部。彼說異生性是欲界繫。是染污性是見所斷。是相應行蘊攝。為遮彼執顯異生性是三界繫。是修所斷。是不染污。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或復有執。異生性無實體。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異生性自體實有。為遮此等諸部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此本論中說異生性。品類足論說異生法。如說。云何異生法。謂地獄傍生鬼界比俱盧洲無想天。彼業彼生是謂異生法。問何故此本論中。說異生性非異生法。品類足論。說異生法非異生性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
什么是异生性?等等,详细讨论。问为什么提出这个论题?回答是为了制止其他宗派的观点,展示正确的道理。有人认为欲界中见苦所断的十随眠是异生性,如犊子部。他们认为异生性是欲界系,是染污性,是见所断,是相应的行蕴所包含。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展示异生性是三界系,是修所断,是不染污,是不相应的行蕴所包含。也有人认为异生性没有实体,如譬喻者。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展示异生性自身确实存在。为了反驳这些宗派的不同观点,展示正确的道理,所以提出这个论题。这个论本中提到异生性,而品类足论中提到异生法。如说:什么是异生法?指的是地狱、傍生、鬼界、比俱卢洲、无想天。那些业、那些生就是异生法。问为什么这个论本中提到异生性,而不是异生法;品类足论中提到异生法,而不是异生性呢?回答是论作者的意图如此。
復次此彼皆是有餘說故。復次此彼二論各說一種互相顯故。復次異生性勝。非異生法。此本論中且就勝說。此論已說異生性。故品類足論不重說之。此論未說異生法故。品類足論說異生法。此顯彼論在此後造。有作是說。彼論已說異生法故此不重說。彼論未說異生性。故此論說之。此顯彼論在此先造。問何故名異生性。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果異類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墮異界故。往異趣故。受異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信異師故。作異相故。受異法故。行異行故。求異果故。名異生性。大德說曰。
再次,这些讨论都是关于未达究竟的状态。另外,这两种论述各自只讨论了一种情况,以相互补充。再者,異生性是针对勝者而言的,而不是異生法。在这部根本论中,我们主要讨论勝者的情况。这部论已经讨论了異生性,所以《品類足論》不再重复讨论。这部论没有讨论異生法,所以《品類足論》补充讨论了異生法。这表明《品類足論》是在这部论之后编写的。有人提出,因为《品類足論》已经讨论了異生法,所以这里不再重复;而《品類足論》没有讨论異生性,所以这部论补充讨论。这表明《品類足論》是在这部论之前编写的。问为什么称之为異生性,尊者世友这样解释:它能让有情众生产生不同类别的见解、烦恼、行为,承受不同类别的果报和生命,因此称为異生性。再者,它能让有情众生堕入不同的界,走向不同的趣向,承受不同的生命,因此称为異生性。再者,它能让有情众生信仰不同的导师,持有不同的观点,接受不同的法则,进行不同的修行,追求不同的果报,因此称为異生性。大德说:
能令有情依止異類界趣生有。發起種種顛倒煩惱。造作增長感後有業。輪轉生死無分限故。名異生性。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異生分故異生體故名異生性。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異生類故名異生性。脇尊者言。異生依故障聖性故。名異生性。問何故名異生法。答諸異生者有此法故。名異生法。譬如世間王法臣法。問諸異生法。聖者亦有。何故但立異生法名。答諸異生法聖者多無。設有少者不名聖法。以聖者於彼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故。唯異生於彼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前故名異生法。復次異生成就彼法。能令彼法取果與果故。名異生法。聖者雖成就彼法。
能使众生依赖不同的界趣生有。发起种种颠倒烦恼。造作增长感后有业。轮回生死无限制故。称为异生性。阿毗达磨诸论师说。异生分故异生体故称为异生性。尊者妙音这样说。异生类故称为异生性。脇尊者说。异生依故障圣性故。称为异生性。问何故名异生法。答诸异生者有此法故。称为异生法。譬如世间王法臣法。问诸异生法。圣者亦有。何故但立异生法名。答诸异生法圣者多无。设有少者不名圣法。以圣者于彼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故。唯异生于彼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现前故称为异生法。复次异生成就彼法。能令彼法取果与果故。称为异生法。圣者虽成就彼法。
而不爾故不名聖法。復次異生成就彼法。能令彼法往異趣異界異處異生受異果故。名異生法。聖者雖成就彼法。而不爾故不名聖法。復次異生性是有漏。彼法亦有漏故名異生法。聖性是無漏彼法非無漏故不名聖法。復次異生為彼所覆蔽故。所纏縛故。所誑惑故。名異生法。聖不爾故不名聖法。復次諸異生類隨順彼法生長彼法故。名異生法。聖不爾故不名聖法。問異生性異生法。何差別。答異生性唯非色。異生法通色非色。異生性唯無見。異生法通有見無見。異生性唯無對。異生法通有對無對。異生性唯不相應。異生法通相應不相應。
并不是因为这样才不被称为圣法。再者,凡夫成就了那些法,能使那些法导致不同的趣向、不同的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命状态和不同的果报,因此称为凡夫法。圣者虽然也成就了那些法,但并不是这样,所以不被称为圣法。再者,凡夫性是有漏的,那些法也是有漏的,因此称为凡夫法。圣性是无漏的,那些法不是无漏的,所以不被称为圣法。再者,凡夫被那些法所覆盖、束缚和迷惑,因此称为凡夫法。圣者不是这样,所以不被称为圣法。再者,所有凡夫类顺应那些法,增长那些法,因此称为凡夫法。圣者不是这样,所以不被称为圣法。问:凡夫性和凡夫法有什么差别?答:凡夫性只是非色法,凡夫法包括色法和非色法。凡夫性只是无见,凡夫法包括有见和无见。凡夫性只是无对,凡夫法包括有对和无对。凡夫性只是不相应,凡夫法包括相应和不相应。
異生性唯無所依無所緣無行相異生法皆通二種。異生性唯不染污。無罪無異熟。異生法皆通二種。復次異生性唯無記。異生法通善不善無記。異生性通三界繫。異生法唯欲色界繫。異生性唯修所斷。異生法通見修所斷。復次異生性是因。異生法是果。如因果能作所作亦爾。復次異生性法界法處行蘊所攝。異生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復次異生性苦法智忍時捨。異生法餘時捨。如是等門是謂差別。如世尊說。隨信隨法行超異生地。未得預流果定不命終。問何故名異生地。答一切聖者皆名同生。此異於彼故名異生。容受異生名異生地。問若爾。
凡夫的本性仅是不依赖外物、不涉及境界、没有特定行为表现的普通众生之法,这些法包括两种类型。凡夫的本性仅是无污染的,无罪过且不招感异熟果报。普通众生之法则包括两种类型。再次,凡夫的本性仅是无记的,而普通众生之法包括善、不善和无记。凡夫的本性涉及三界的束缚,而普通众生之法仅被欲界和色界的束缚所系。凡夫的本性仅通过修行可以断除,而普通众生之法则包括通过见解和修行可以断除的。再次,凡夫的本性是因,普通众生之法是果,如同因和果、能作和所作的关系一样。再次,凡夫的本性属于法界、法处、行蕴所包含的范畴,而普通众生之法则被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包含。再次,凡夫的本性在苦法智忍时被舍弃,而普通众生之法在其他时候被舍弃。诸如此类的分类即是差异。正如世尊所说,随信行和随法行的人超越了凡夫的境界,未获得预流果之前,他们不会命终。问为何称为凡夫的境界?答所有圣者都称为同生,这些与他们不同,因此称为凡夫,能够容纳凡夫的名称,因此称为凡夫的境界。问如果这样的话。
聖者異異生故應名異生。答一切聖者同會真理。同見同欲故名同生。異生不爾。可厭賤故立異生名。不應為難。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容起異見異類煩惱。容造異業。容墮異界。往異趣等。而受生故。名異生地。復次容信異師。廣說乃至求異果故。名異生地。大德說曰。異於正法及毘奈耶。而受生故。名為異生。是諸異生生長依處名異生地云何異生性。答若於聖法聖暖聖見聖忍聖欲聖慧。諸非得已非得當非得。是謂異生性。問為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為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耶。設爾何失。若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者。道類智已生捨苦法智忍。爾時苦法智忍非得。
聖者与異生不同,因此應該稱為異生。回答說,所有聖者都共同體會真理,有相同的見解和欲望,所以稱為同生。異生則不是這樣,因為他們令人厭惡和輕視,因此被稱為異生,這不應該成為困難。尊者世友這樣說,可能產生不同見解、不同類型的煩惱,可能造作不同的業,可能墮入不同的界,前往不同的趣等,因此稱為異生地。再者,可能信仰不同的導師,廣泛說來,甚至追求不同的果報,因此稱為異生地。大德說,與正法和毘奈耶不同,因此稱為異生。這些異生所依賴的生長之地,稱為異生地。什麼是異生性?回答說,如果對於聖法、聖暖、聖見、聖忍、聖欲、聖慧等,都沒有得到、未來也不會得到,這就是異生性。問:是沒有得到苦法智忍屬於異生性,還是沒有得到所有聖法屬於異生性?如果這樣假設會有什麼錯誤?如果沒有得到苦法智忍是異生性,那麼當道類智已經產生並放棄苦法智忍時,苦法智忍就不再是得到的狀態。
應是異生性。是則住修道無學道者。亦應名異生。若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者。則應一切有情皆名異生。無聖者成就一切聖法故。謂乃至佛亦不成就二乘聖法。及自乘學法。亦應名異生。有作是說。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問若爾道類智已生捨苦法智忍。爾時苦法智忍非得。應是異生性。是則住修道無學道者亦應名異生。答苦法智忍生時。害彼非得。令於自相續永不復生故。住修道無學道者。於苦法智忍雖不成就。而不名不得。亦不名得。如眼根生時害彼非得。令於自相續永不復生。眼根滅已雖不成就。而不名不得。亦不名得此亦如是。故無前過。
这应该是凡夫的本性。如果是这样,那么修行正道和无学道的人也应该被称为凡夫。如果未获得所有圣法就是凡夫的本性,那么所有有情众生都应该被称为凡夫,因为没有圣者能成就所有圣法。比如,即使是佛也没有成就二乘的圣法以及自己乘的学法,也应该被称为凡夫。有的学派说,未获得苦法智忍就是凡夫的本性。问:如果是这样,当道类智已经产生并舍弃苦法智忍时,那时苦法智忍的非得状态应该是凡夫的本性。那么,修行正道和无学道的人也应该被称为凡夫。答:苦法智忍产生时,消除了对它的非得状态,使其在自己的相续中永远不再产生。所以,修行正道和无学道的人虽然未成就苦法智忍,但并不称为未获得,也不称为已获得。就像眼根产生时消除了对它的非得状态,使其在自己的相续中永远不再产生。眼根灭后虽然未成就,但并不称为未获得,也不称为已获得。这与前面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前面提到的问题。
復次道類智已生。苦法智忍雖不成就。而成就彼等流果故。不名異生。復有說者。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問若爾。則應一切有情皆名異生。無聖者成就一切聖法故。答雖無聖者具足成就一切聖法。而非異生。以彼非得雜聖得故。謂若身中聖法非得不雜得者。是異生性。聖者身中聖法非得雜聖得故非異生性。彼得非得恒俱生故。復次彼非得有二種。一共。二不共。不共者是異生性。共者非異生性。聖者身中聖法非得。一向是共故無前失。復次彼非得有二種。一未被害二已被害。未被害者是異生性。已被害者非異生性。聖者身中聖法非得。皆已被害故無前失。
再次,当道類智已经产生时,虽然苦法智忍尚未实现,但由于已经成就了与之相似的等流果,因此不被称为凡夫。还有观点认为,未能获得所有聖法是凡夫的本性。问: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有情众生都应被称为凡夫,因为没有聖者能完全实现所有聖法。答:虽然没有聖者能完全实现所有聖法,但他们不是凡夫,因为他们的非得与聖得并不混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上的聖法非得与得不混杂,那么这就是凡夫的本性。聖者身上的聖法非得与聖得不混杂,因此不是凡夫的本性。他们的非得与聖得总是同时存在。再次,非得有两种,一种共享的,一种不共享的。不共享的是凡夫的本性,共享的不是凡夫的本性。聖者身上的聖法非得总是共享的,因此没有前面提到的问题。再次,非得有两种,一种是未被破坏的,一种是已被破坏的。未被破坏的是凡夫的本性,已被破坏的不是凡夫的本性。聖者身上的聖法非得都已被破坏,因此没有前面提到的问题。
復次一切聖法非得有二。一依異生相續現起。二依聖者相續現起。前是異生性。後非異生性。故無聖者名異生失。問聖法聖暖聖見聖忍聖欲聖慧有何差別。有作是說。此中六句皆共顯示苦法智忍。初一是總。後五是別。初一是略。後五是廣。初一是不分別。後五是分別。謂苦法智忍令蘊種子皆悉萎悴故名聖暖。推求諦理故名聖見。忍可諦理故名聖忍。愛樂諦理故名聖欲。決擇諦理故名聖慧。復次苦法智忍令有種子皆悉萎悴故名聖暖。推求行轉故名聖見。忍可行轉故名聖忍。愛樂解脫故名聖欲。覺了諦理故名聖慧。有說。六地苦法智忍。即是此中六句所顯。有說。
再次,所有的圣法并非只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基于凡夫的连续性而产生,另一种是基于圣者的连续性而产生。前者属于凡夫性,后者不属于凡夫性。因此,不会有圣者被称为凡夫的情况。问:圣法、圣暖、圣见、圣忍、圣欲、圣慧之间有何区别?有人这样解释:这里的六个短语共同展示了苦法智忍。第一个是总体,后五个是具体。第一个是简略的,后五个是详细的。第一个是不分别的,后五个是分别的。也就是说,苦法智忍使五蕴的种子都枯萎,因此称为圣暖。寻求真理称为圣见。接受真理称为圣忍。喜爱真理称为圣欲。决断真理称为圣慧。另外,苦法智忍使有为的种子都枯萎,因此称为圣暖。寻求行为的转变称为圣见。接受行为的转变称为圣忍。喜爱解脱称为圣欲。深刻理解真理称为圣慧。也有人说,六地的苦法智忍,就是这里六个短语所展示的。还有人说。
六姓苦法智忍。即是此中六句所顯。復有說者。此中六句皆共顯示一切聖法。謂諸聖法義有總別。初一是總。後五是別。五中二釋如前應知。有說。六姓一切聖法。即是此中六句所顯。有說。三乘學無學法。即是此中六句所顯。有餘師說。此中顯示真實相似二種聖法。相似聖法。即暖等四順決擇分。聖法者。謂真實聖法即無漏道。聖暖者謂暖法。聖見者謂頂法。聖忍者謂下中忍法。聖欲者謂增上忍法聖慧者謂世第一法。若未修得暖法等四。當知彼是全分異生。若得暖等亦名聖者。如世尊說。若有成就暖等善根。我說彼名相似聖者。
六种苦法智忍即是这里六句话所显示的。还有说法认为,这六句话共同展示了所有圣法,即圣法的义理有总体和个别之分。第一句是总体,后五句是个别。五句中的两种解释如前所述应知。有的说,六种圣法即是这里六句话所显示的。有的说,三乘学无学法即是这里六句话所显示的。另有师说,这里显示了真实和相似两种圣法。相似圣法即暖等四顺决择分,圣法者,即真实的圣法就是无漏道。圣暖者即暖法,圣见者即顶法,圣忍者即下中忍法,圣欲者即增上忍法,圣慧者即世第一法。如果未修得暖法等四,应知他是完全的凡夫。如果得到暖等,也称为圣者。如世尊所说,如果有人成就了暖等善根,我说他是相似的圣者。
然異生性唯是真實聖法非得非不得餘故彼不應言暖等。謂暖等此異生性當言善耶不善耶無記耶。答應言無記。謂無覆無記非得性故。一切非得皆是無覆無記性攝。問異熟生等四無記中此何所攝。答非四所攝。但是等流無覆無記。問此何故非有覆無記。答非離染時捨此性故。何故異生性非善耶。答善法或由加行故得。或由餘緣故得。無設加行求作異生。又斷善時善法皆捨。得諸善法不成就性。若異生性是善性者。斷善根者。應非異生。非直語言其義便立。故復問答顯非善等。此中有說。善法或由加行故得者。顯由加行所起諸善。或由餘緣故得者。顯彼所修未來諸善。
然而凡夫的本性只是真实的佛法所不能得到的,不是未得到的,因此不应说它是暖等。那么,暖等这些凡夫的本性,应当说是善的吗?不善的吗?还是无记的?应当说是无记的。这是因为它们没有被烦恼所覆盖,是无覆无记的,所有不得的都是无覆无记的范畴。问:在异熟生等四无记中,这属于哪一种?答:不属于四无记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等流无覆无记。问:为什么这不是有覆无记?答:因为在远离贪欲时,不会舍弃这种本性。为什么凡夫的本性不是善的?答:善法有的通过加行获得,有的通过其他因缘获得。没有人通过加行去追求成为凡夫,而且在断绝善根时,所有的善法都被舍弃,获得的善法不再成就。如果凡夫的本性是善的,那么断善根的人就不应是凡夫。这并不是直接用语言就能轻易建立的意义,因此再次通过问答来显示它不是善等。这里有人说,善法有的通过加行获得,显示了通过加行所起的各种善;有的通过其他因缘获得,显示了他们所修的未来各种善。
復次善法或由加行故得者。顯加行得善。或由餘緣故得者。顯離染得善。復次善法或由加行故得者。顯加行得善中順勝進分順決擇分。或由餘緣故得者。顯加行得善中順退分順住分。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生得善耶。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但說難得勝善。諸生得善易得下劣故不說之。復次諸異生性皆是生得。若此中說生得善者。便不異彼。故不說之。復有說者。善法或由加行。故得者。顯加行得善。或由餘緣故得者。顯生得善。復次善法或由加行故得者。顯勝進時所得諸善。或由餘緣故得者。顯退等時所得諸善。此中應作四句分別。
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非由餘緣。如暖頂忍世第一法。見道現觀邊世俗智。道類智不動心解脫。無諍願智邊際定等。或有善法由餘緣故得非由加行。如生得善。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亦由餘緣。如四沙門果。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或有善法非由加行故得。亦非由餘緣者無也。無設加行求作異生者。顯異生性非加行得善。謂必無有先非異生。後求證得彼下賤故。無始時來是異生故。又斷善時善法皆捨等者。顯異生性非生得善。謂斷善時正斷生得非加行故。若斷善根非異生者。甚違正理。彼極惡故。勿有如斯所說過失。故異生性決定非善。何故異生性非不善耶。
答離欲染時不善皆捨。得不善法不成就性。若異生性是不善者。諸異生離欲染應非異生。若非異生彼後不應還生欲界。聖離欲染必不更受欲界生故。又若爾者。色無色界應無異生。便有大失。故異生性定非不善。故彼唯是無覆無記。此異生性當言欲界繫耶。色界繫耶。無色界繫耶。答應言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非直語言其義便立。故應問答重顯斯義。何故異生性非唯欲界繫耶。答欲界沒生無色界時欲界法皆捨。得欲界法不成就性。若異生性唯欲界繫者。諸異生欲界沒生無色界。應非異生。若非異生。則應生彼無退墮者。聖者生上必無退受下地生故。
雖欲界沒生色界者。亦捨欲界法。而非全捨。彼猶成欲界變化心等故。由此但說生無色界。何故異生性非唯色界繫耶。答色界沒生無色界時色界法皆捨。得色界法不成就性。若異生性唯色界繫者諸異生色界沒生無色界應非異生。若非異生猛憙子等不應生下。聖不爾故。雖色界沒生欲界者。亦捨色界法。而非全捨。彼猶成色界煩惱等法故。由此但說生無色界。何故異生性非唯無色界繫耶。答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合辦色無色界事。是故異生性非唯無色界繫。法應如是。若成就此地異生性。必先現觀此地苦諦。
又聖道起先為對治異生性故作如是說。問若爾。異生性應唯欲界繫。答唯欲界繫有前過失。故此應言通三界繫。此異生性當言見所斷耶。修所斷耶。答應言修所斷。非直語言其義便立。故應問答重顯斯義。何故異生性非見所斷耶。答見所斷法皆染污異生性不染污故。諸染污法隨部隨品漸漸斷之得不成就。諸異生性苦法智忍一時頓捨。隨地第九無間道力一時頓斷故非染污。又世第一法正滅。苦法智忍正生。爾時捨三界異生性。得彼不成就性。非於爾時見所斷法而有捨故。若異生性是見所斷。應此位中未捨彼性。則具縛者住苦法智忍時。應成就異生性。
見所斷法具成就故。住此位者應名為聖亦名異生。便成雜亂。故異生性非見所斷。問爾時唯應捨欲界異生性。上二界異生性先不成就故。如何乃說捨三界耶。答應說爾時捨三界中隨一異生性。得彼不成就性。而言捨三界異生性者。為滿三數故作是說。謂上二界異生性先不成就。今復捨欲界異生性。三數便滿故作是說。有說。上二界異生性雖先不成就。今復不成就。故亦說捨。云何先不成就今復不成就耶。謂轉遠故。有說。欲界異生性能資能引上二界異生性與彼為門為加行故。若捨欲界異生性時亦說捨彼。有說。成就欲界異生性時。色無色界諸異生性。
容當現起與彼為依安足處故。若捨欲界異生性時。斷彼生路故亦說捨。有說。爾時三界諸異生性得非擇滅故作是說。爾時頓得三界九地諸異生性非擇滅故以是義故有問言。頗有法一時捨九時斷耶。答有。謂異生性一時捨者謂苦法智忍生時。九時斷者。謂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各於第九無間道時。頗有於異生性已得擇滅未得非擇滅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於異生性。已得擇滅未得非擇滅。謂諸異生已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或有於異生性已得非擇滅未得擇滅。謂諸聖者未離欲界染。或有於異生性已得擇滅及非擇滅。謂諸聖者已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
或有於異生性未得擇滅及非擇滅。謂諸異生未離欲界染。頗有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謂諸異生生欲界未離初靜慮染。彼上八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彼上七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彼上一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若生初靜慮。未離第二靜慮染。彼上七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彼上六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彼上一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乃至若生無所有處。彼上一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
若諸聖者未離欲界染。彼九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彼上八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彼上一地異生性未斷而不成就。或有異生性成就而非未斷。謂諸異生生欲界已離欲界染。彼欲界異生性成就而非未斷。乃至生無所有處已離無所有處染。彼無所有處異生性成就而非未斷。或有異生性未斷亦成就。謂諸異生未離欲界染。彼欲界異生性未斷亦成就。乃至生無所有處未離無所有處染。彼無所有處異生性未斷亦成就。若生非想非非想處。彼非想非非想處異生性未斷亦成就。
或有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謂諸異生生欲界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彼初靜慮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彼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若生初靜慮。未離第二靜慮染。彼欲界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彼欲界第二靜慮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彼欲界第二靜慮乃至無所有處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乃至若生非想非非想處。彼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若諸聖者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彼欲界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已離初靜慮染。
未離第二靜慮染。彼欲界初靜慮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乃至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彼三界九地異生性非未斷亦非成就。頗有異生性已斷而成就耶。答應作四句。謂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准前所說應知其相。異生性名何法。答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前說不得聖法名異生性。或有生疑。不得聖法非實有體。如未得財。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異生性是實有法行蘊所攝。故作斯論。有作是說。前雖已顯異生性相而未辨體。今欲說之故作斯論。有餘師說。
前雖已顯異生性體。未辨其相。今欲說之故作斯論。或有說者。前顯異生性對治。今欲說異生性體故作斯論。言三界者遮異生性唯欲界繫。不染污者。遮異生性是染污法及見所斷。心不相應者。遮異生性是心所法。行者遮異生性非實有法。假法理非行蘊攝故。此即遮異執顯異生性體。尊者妙音說。異生性即眾同分。如牛羊等諸眾同分。即說名為牛羊等性。如是異生眾同分體名異生性。有餘師言。別有一法是不染污。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如命根等名異生性。為遮彼執前說異生性名不得聖法。不得即是不成就性。問何緣不許即異生眾同分。及有別法名異生性。
而許聖法不成就性名異生性耶。答異生眾同分。非親違聖法故。別有一法不可知故。非如聖法不成就性。親違聖法。有相可知名異生性。理善成立諸法邪見相應。彼法邪思惟相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異生性後說邪支耶。答此二展轉相扶持故。謂異生性扶持邪支。此邪支復能扶持異生性。復次行者厭異生性及八邪支。而修聖道故。異生性後復分別邪支。諸法邪見相應。彼法邪思惟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邪見一切地有。非一切染污心。有身見等聚中無故。邪思惟一切染污心有。非一切地。靜慮中間以上無故。由此相望作大四句。有法邪見相應非邪思惟。
謂邪見相應邪思惟。及餘邪思惟不相應邪見相應法。此中邪見相應邪思惟者。謂欲界未至定初靜慮邪見俱尋。彼唯與邪見相應非邪思惟。自性與自性由三因緣不相應故。一無二思惟俱時起故。二前後思惟不和合故。三諸法自性不自觀故。謂待他生不待自性。及餘邪思惟不相應邪見相應法者。謂靜慮中間乃至有頂邪見相應法。即九大地法。九大煩惱地法。惛沈伺心。有法邪思惟相應非邪見。謂邪思惟相應邪見。及餘邪見不相應邪思惟相應法。此中邪思惟相應邪見者。謂欲界未至定初靜慮邪見。彼唯與邪思惟相應非邪見。自性與自性由前所說三種因緣不相應故。
及餘邪見不相應邪思惟相應法者。謂欲界未至定初靜慮除邪見聚。取餘染污聚中邪思惟相應法。即有身見邊執見戒禁取見取疑貪瞋慢不共無明。相應聚中邪思惟相應法。謂十大地法等如理應知。有法邪見相應亦邪思惟。謂除邪見相應邪思惟。及除邪思惟相應邪見。諸餘邪見邪思惟相應法。謂欲界未至定初靜慮邪見聚中邪見邪思惟相應法。即九大地法。九大煩惱地法。無慚無愧惛沈睡眠伺心。有法非邪見相應亦非邪思惟。謂邪見不相應邪思惟。邪思惟不相應邪見。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中邪見不相應邪思惟者。謂欲界未至定初靜慮除邪見聚。
取餘染污聚中邪思惟。彼俱不相應彼聚無邪見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邪思惟不相應邪見者。謂靜慮中間乃至有頂邪見。彼俱不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彼地無思惟故。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靜慮中間乃至有頂。除邪見聚。取餘染污心心所法并一切善無覆無記。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如是諸法俱不相應。彼聚無邪見故。彼地無思惟故。不染污故。非相應法故。
諸法邪見相應。彼法邪精進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邪見一切地有。非一切染污心邪精進一切地及一切染污心俱有。由此相望作中四句。有法邪見相應非邪精進。謂邪見相應邪精進。此中邪見相應邪精進者。謂邪見聚中懈怠但與邪見相應非邪精進。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有法邪精進相應非邪見。謂邪見及餘邪見不相應。邪精進相應法。此中邪見者。謂諸邪見皆與邪精進相應非邪見。彼聚定有邪精進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餘邪見不相應邪精進相應法者。謂一切地。除邪見聚。取餘染污聚中邪精進相應法。有法邪見相應亦邪精進。謂除邪見相應邪精進。
諸餘邪見相應法。此中除邪見相應邪精進者。以邪精進體數極多。此中但除與邪見相應者。餘無濫故非此所除。諸餘邪見相應法者。謂邪見聚中除邪精進及邪見體。取餘心心所法彼俱相應。即九大地法。八大煩惱地法。無慚無愧惛沈睡眠尋伺及心。有法非邪見相應亦非邪精進。謂邪見不相應邪精進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中邪見不相應邪精進者。謂有身見等相應邪精進。彼俱不相應。以彼聚中無邪見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一切善無覆無記心心所法非有染污。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如是諸法俱不相應不染污故。非相應法故。如以邪見對邪精進。以邪見對邪念邪定亦爾。此中應作二中四句邪念邪定如邪精進。遍一切地一切染污心皆得有故。如以邪見對邪精進邪念邪定。以邪思惟對邪精進邪念邪定亦爾。此中應作三中四句。以邪思惟不遍一切地。如邪見不遍一切染污心故。諸法邪精進相應。彼法邪念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二法俱遍一切地。一切染污心有。由此相望作小四句。有法邪精進相應非邪念。謂邪念。此中邪念必與邪精進相應非邪念恒俱有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有法邪念相應非邪精進。謂邪精進。此中邪精進必與邪念相應。
非邪精進恒俱有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有法邪精進相應亦邪念。謂邪精進邪念相應法。此中除邪精進及邪念體。取餘染污心心所法。即九大地法。八大煩惱地。法十小煩惱地法。無慚無愧。貪瞋慢疑惛沈睡眠惡作怖尋伺及心。如是諸法是染污者。二俱相應恒俱有故。有法非邪精進相應亦非邪念。謂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中諸餘心心所法者。謂一切善無覆無記心心所法。非有染污。餘如前說。如以邪精進對邪念。以邪精進對邪定亦爾。如以邪精進對邪念邪定。以邪念對邪定亦爾。此中應作二小四句。皆遍一切地。一切染污心有故。此中不說邪語等三。非相應法故。
問此八邪支。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耶。答邪見邪精進邪念邪定通三界繫。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唯欲色界繫。色界中唯初靜慮。上地無故。有說。色界亦無邪命。彼不為活命起身語業故。評曰。此中前說為善。彼貪所起身語二業名邪命故。問此八邪支。幾見所斷幾修所斷耶。答一見所斷。謂邪見。三修所斷。謂邪語邪業邪命。餘四通見修所斷。問此雜蘊中何故先說清淨法。後說雜染法耶。答為欲顯示世第一法士用果故。謂世第一法能引見道。永斷邪見。是彼士用果。清淨即是世第一法等。雜染即是邪見等八支。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