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二
問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自體是何。答慧為自體。如自體我物相分。自性亦爾。已說自體。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為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答此慧行一切法起非我相故。名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界者此行相。唯欲色界無色界中。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後當廣說。地者此行相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根本四靜慮。此則總說。若別說者。聞所成慧。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思所成慧唯在欲界。修所成慧唯在六地。謂前說七地中除欲界。四無色地。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謂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四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四無色非擇滅。
问及与所有法非我相关的行相,其自身本质是什么?回答说,慧是其自身本质。就像自身、我、物相、自性的划分一样。已经说明了自身本质,现在应当说明其原因。问为什么称之为与所有法非我相关的行相?回答说,这种慧在所有法中产生非我之相,因此得名与所有法非我相关的行相。说到界,这种行相只存在于欲界和色界中,无色界也有这种行相,但不能涉及所有法,这将在后文详细说明。谈到地,这种行相存在于七个地,即欲界、未至定、静慮中间,以及根本的四静慮。这是总体的说法。如果分别来说,依靠听闻所形成的慧只存在于五个地,即欲界和四静慮。依靠思考所形成的慧只存在于欲界。依靠修行所形成的慧只存在于六个地,即前面提到的七个地中除去欲界。四无色地也有这种行相,但不能涉及所有法,比如空无边处的非我行相,涉及四无色,它们因它们而灭。所有类智品道和四无色的非择灭。
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識無邊處非我行相。緣上三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三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無所有處非我行相。緣上二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二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及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非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緣非想非非想處。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非想非非想處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
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非选择灭以及所有的虚空无为,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事物,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多个事物。这些行为相完全能够缘起,识无边处的非我行为相,缘起上三无色界。它们因各自的原因而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以及上三无色界的非选择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非选择灭以及所有的虚空无为,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事物,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多个事物。这些行为相完全能够缘起,无所有处的非我行为相,缘起上二无色界。它们因各自的原因而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以及上二无色界的非选择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非选择灭以及所有的虚空无为,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事物,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多个事物。这些行为相完全能够缘起,非想非非想处的非我行为相,缘起非想非非想处。它们因各自的原因而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以及非想非非想处的非选择灭,所有关于类智的品级和道路。
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有餘師說。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五地非擇滅。謂四無色第四靜慮。餘如前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緣二地非擇滅。謂彼自地無所有處。餘如前說。評曰。應知此中前說者好。問何故無色地。無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耶。答若地中有順決擇分。及彼加行相似善根。彼地可有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無色不爾故彼地無。有說。若地中有行諦善根。彼地可有如是行相。無色不爾。有說。若地中有現觀邊世俗智。彼地可有如是行相。無色不爾。有說。若地中有見道及見道加行。彼地中有如是行相。
非擇滅和所有的虛空無為,或者被认为是一个事物,或者被认为是多个事物。这些行为的表现都能被心識所缘。有餘師说,空无边处的非我行相,缘于五地的非擇滅,即四无色和第四靜慮。其余的如前所述。甚至在非想非非想处,非我行相缘于二地的非擇滅,即它们自己的地和无所有处。其余的如前所述。评述说,应当知道这里前面的说法是正确的。问为什么无色地没有缘于一切法的非我行相呢?回答说,如果某地中有順決擇分和它的加行相似善根,那么那地可以有缘于一切法的非我行相。无色地不是这样,所以那里没有。有的说,如果某地中有行諦善根,那么那地可以有这样的行相。无色地不是这样。有的说,如果某地中有現觀邊世俗智,那么那地可以有这样的行相。无色地不是这样。有的说,如果某地中有見道和見道的加行,那么那地中有这样的行相。
無色不爾。有說。若地觀勝有此行相無色止勝故彼地無。所依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依欲界身。行相者。作非我行相。所緣者。緣一切法。念住者。是雜緣法念住。智者是世俗智。三摩地俱者非三摩地俱。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樂喜捨。問亦有善憂根能緣一切法。何故此行相非彼相應。答互相違故。謂此歡行相轉。彼慼行相轉。故不相應。世者此行相墮三世。緣三世及離世。善不善無記者。是善緣三種三界。繫不繫者。欲色界繫。緣三界繫及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是非學非無學。緣三種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是修所斷緣三種。緣名緣義者。
名義俱緣。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三種俱緣。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可言通三種。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色界修所成非我行相。是加行得及離染得。亦可言是生得。問若欲界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
名称和实际都依赖于相续,包括自身的相续和他人的相续。不涉及相续的,有三种依赖。通过听闻、思考和修习所成就的,适用于这三种。通过加行修炼得到的,通过摆脱烦恼得到的,以及生来就有的,可以说都适用于这三种。这是总体上的说法。如果分别来说,欲界中通过听闻和思考所成就的非我行相,只有通过加行修炼得到。色界中通过听闻所成就的非我行相,可以说通过加行修炼得到,也可以说是生来就有。为什么可以说是通过加行修炼得到?比如在这里对于自身和共有的善法,如果有人修习,那么他生到那里就能得到。如果不是这样,他生到那里也得不到。为什么可以说是生来就有?比如虽然在这里已经很好地修习了善法,但如果他没有生到那里,终究不能得到,只有生到那里才能得到。那里通过听闻所成就的非我行相,必须依靠这里所修的加行,生到那里才能得到。色界中通过修习所成就的非我行相,既是通过加行修炼得到的,也是通过摆脱烦恼得到的,也可以说是生来就有的。问:如果从欲界消逝,生到第二静虑,再从第二静虑消逝,生到初静虑,他得到初静虑的非我行相吗?
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問若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有說。不得。以極遠故。如是說者。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問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生餘地亦爾。問何等補特伽羅得此行相。為但聖者。為通異生。有作是說。唯聖者得。非諸異生。如是說者。異生亦得。問異生有二種。謂內法外法。何等異生得此行相。有作是說。內法者得。非外法者。彼著我故。不能修習空無我見。
如果先前已经很好地修習,那么可以获得。否则不能获得。即使生到第四靜慮也是如此。问:如果从欲界消逝,生到无色界,再从无色界消逝,生到初靜慮,他获得的初靜慮是否具有非我行相?有观点认为不能获得,因为距离太远。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先前已经很好地修習,那么可以获得。否则不能获得。即使生到第四靜慮也是如此。问:如果从初靜慮消逝,生到第二靜慮,再从第二靜慮消逝,生到初靜慮,他获得的初靜慮是否具有非我行相?回答是:如果先前已经很好地修習,那么可以获得。否则不能获得。生到其他地也是如此。问:哪些補特伽羅能获得这种行相?是只有聖者,还是也包括異生?有观点认为只有聖者能获得,異生不能。另一种观点认为異生也能获得。问:異生有两种,即内法和外法的異生,哪些異生能获得这种行相?有观点认为,只有内法的異生能获得,外法的異生因为执着于我,不能修習空和无我见。
如是說者。外法異生亦得此行相。然與內別。謂內法者。亦加行得亦生得。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外法異生。唯生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以著我故。問云何起非我行相耶。答若生欲界。起欲色界非我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二靜慮。起第二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起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理應說。
这样的说法是,外法的凡夫也能获得这种行相。然而与内法不同。所谓内法,既可以通过加行修炼获得,也可以随生而自然获得。既可以存在于身体中,也可以成就,也可以在当前显现。而外法的凡夫,只有随生而自然获得的行相,不在身体中成就,不在当前显现,因为他们执着于自我。问如何生起非我行相呢?回答说,如果生在欲界,生起欲界和色界的非我行相,都能缘一切法。如果生在初禅,生起初禅的非我行相,不定者也能缘一切法,而定者只缘从初禅到有顶。生起上三禅的非我行相,也只能缘从初禅到有顶。如果生在第二禅,生起第二禅的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缘一切法,而定者只缘从第二禅到有顶。生起第三、第四禅的非我行相,也只能缘从第二禅到有顶。如果生在第三、第四禅,应如理而说。
若生欲界色無色界。起無色界非我行相。緣法分齊如前已說。問欲色二界非我行相。何者緣法多耶。答色界非我行相。若不定者。所緣法與欲界等。若定者則所緣法少於欲界。謂不能緣自隨轉色。欲界非我行相。無隨轉色故。能緣一切色故。有說。言有身念住。緣一切色無有受心。法念住緣一切受心法。問此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為有漏為無漏耶。答是有漏非無漏。所以者何。有世俗非我行相。尚不能緣一切法。如順決擇分。何況無漏非我行相。能緣一切法耶。以此行相別諦緣故。如諸邪見尚無一時緣二諦者。況緣多耶。如所對治能對治亦爾。問有漏非我行相。
如果生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发起无色界的非我行相,緣法的分齊如前所述。问欲色二界的非我行相,哪个緣法更多?答:色界的非我行相,如果不定,所緣法与欲界相同;如果定,则所緣法少于欲界,因为不能緣随自身转化的色。欲界的非我行相没有随转色,所以能緣一切色。有人说,有身念住緣一切色,不受心的影响;法念住緣一切受心法。问:这个緣一切法的非我行相,是有漏还是无漏?答:是有漏,不是无漏。为什么?因为有世俗的非我行相,尚不能緣一切法,如顺决择分,何况无漏的非我行相,能緣一切法吗?因为这种行相是分别緣諦的,如各种邪见尚无一时緣二諦的,何况緣更多呢。如所对治和能对治也是一样。问:有漏的非我行相。
能斷煩惱不。答不能斷。問若爾聖者何故起耶。答令根轉利入聖道故。復次由四緣故聖者起之。一為現法樂住故。二為觀本所作故。三為遊戲功德故。四為受用聖財故。問此非我行相。為欣作意俱。為厭作意俱耶。設爾何失。若欣作意俱者。云何緣可厭法。若厭作意俱者。云何緣可欣法。答應作是說。欣作意俱。問若爾云何緣可厭法。答彼瑜伽師。於可欣法生欣尚故。設於無量可厭聚中。有一可欣則生欣樂。何況多耶。如銅錢聚上置一金錢。便於此聚總生欣樂。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能否断除烦恼?回答是不能断除。问:如果是这样,那么圣人为何会生起烦恼呢?回答:为了让根性变得更为锐利,进而进入圣道。还有,由于四个原因,圣人会生起烦恼。第一是为了在现世中安住于快乐,第二是为了观察过去的行为,第三是为了游戏于功德之中,第四是为了享受圣人的精神财富。问:这些不是我的行为表现,是与欣慕相应的,还是与厌弃相应的呢?假设有错误,会如何?如果与欣慕相应,那么如何能关联到可厌弃的法?如果与厌弃相应,那么如何能关联到可欣慕的法?回答:应当这样说,是与欣慕相应的。问:如果是这样,那么如何能关联到可厌弃的法?回答:那些瑜伽师,对于可欣慕的法生起欣慕,即使在无数可厌弃的事物中,只要有一个可欣慕的,就会生起欣悦,更何况有更多的呢。就像在一堆铜钱上放一个金币,就会对这堆钱整体生起欣悦,这情况也是一样的。因此,没有错误。
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因緣無體。為止彼宗欲明因緣實有體性。或復有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如大眾部。為止彼宗明一補特伽羅無二心俱生。或有外道。引世現喻執後為前因。彼作是說。現見泉涌。後逼於前。令其涌流。此中後水為前水因。如是諸法行三世時。未來世逼令入現在。現在世逼令入過去。故未來世為現在因。現在復與過去為因。為止彼宗欲明後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違內外緣起諸法。違內法緣起者。謂應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父母因子。眼色因眼識。乃至意法因意識。
是否存在两种心态相互依存而连续产生?等等,详细论述。问为何要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说,为了反驳他宗并彰显自己的教义。有人认为因缘没有实体,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我们想要阐明因缘确实具有实体性。也有人认为一个有情众生同时具有两种心态,如大众部所主张。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我们明确一个有情众生不会同时具有两种心态。还有一些外道,引用世间现象作为比喻,坚持后来者是前因。他们这样说:现在看到泉水涌出,后面的水逼迫前面的水流动,这里后面的水成为前面水的原因。同样,所有事物在三世中运行时,未来世逼迫现在世,现在世逼迫过去世,因此未来世成为现在世的原因,现在世又成为过去世的原因。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我们想要阐明后来的法不是前法的原因。如果它是原因,就会违背内外缘起的法则。违背内法缘起,意味着应该行为缘无明,直到老死缘生,父母缘子,眼色缘眼识,乃至意法缘意识。
又應羯邏藍因頞部曇。乃至壯因於老。如是等違外法緣起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如是等復有大過。謂應未造業而受果。受果已方造業。其事云何。應先受苦樂異熟。後造善惡業。先得律儀不律儀果。後受律儀不律儀戒。先墮地獄後造無間。先作輪王後造彼業。先得無上正等菩提。然後乃修六到彼岸。若未作業先受果者。應已作業而便失壞。是則應無解脫出離。是故不可後為前因。由此因緣故作斯論。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答無。所以者何。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又非後心為前心因。此中無者。即止撥無因緣實體。謂無二心展轉相因。
还应该认为羯邏藍是頞部曇的原因,乃至壮年是老的原因。像这样违背外法緣起的,比如应该认为种子是芽的原因,乃至花是果的原因。像这样还有更大的错误,比如应该认为未造业就受果,受果后才造业。这是怎么回事?应该先受苦乐異熟,后造善恶业。先得律儀不律儀果,后受律儀不律儀戒。先堕地狱后造无间,先作輪王后造彼业。先得无上正等菩提,然后才修六到彼岸。如果未作业先受果,应该已经作业就失坏。这样应该没有解脱出离。因此不可后为前因。由此因缘故作斯论。有没有二心展转相因?答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補特伽羅非前非后,二心俱生。也不是后心为前心因。这里没有的,就是止拨无因缘实体,即没有二心展转相因。
然有餘法互為因義。無一補特伽羅等者。即止大眾部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一補特伽羅者。遮多補特伽羅。非前者遮過去。非後者遮未來。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現在一剎那頃無有二心。有別誦言。非曾非當非現一補特伽羅二心俱生。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三世。一剎那頃皆無二心。又非後心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執後為前因。顯示後法非前因義。此中但依五因作論故答言無。若依六因應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無一補特伽羅等者。遮相應俱有因義。又非後心為前心因者。遮同類遍行異熟因義。皆不遮者。謂能作因。如說二心無互為因義。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觸。二作意二勝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諸心所法二眼。乃至二身等諸色法。二命根二眾同分等。心不相應行法同類。皆無互為因義。
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乃至廣說。問此中不應先作此論。應先作此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所以者何。先說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雖作是說。而未說其因緣。故次應說。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而不先作是說者。有何意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阿毘達磨為顯諸法性相故說。不應求其次第。但不違法相。若先若後。俱不應責。有說。論有二種。一根本論。二傍生論。此中頗有二心。展轉相因相緣等者。是根本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等者。是傍生論。二根本論。理應先說。一傍生論理應後說。故此先說。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前說無二心展轉相因。勿謂亦無二心展轉相緣。為除此疑。顯有二心展轉相緣。復有說者。為止撥無所緣緣體者。意顯所緣緣體性實有。故作斯論。
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答有。如有心起無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乃至廣說。問此中但應總答言。有不應更說。如有等言。所以者何。如說若法與彼法為所緣。此法與彼法。有時非所緣耶。答無。時非所緣故。答雖總言有於義已足。而為饒益諸弟子等。令得明了故復重說。如有等言。如有心起無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者。謂先起一剎那邪見。或唯謗未來邪見聚。或總謗未來有漏諸蘊。後起第二剎那邪見。或唯謗過去邪見聚。或總謗過去諸蘊。彼二邪見。相應心展轉相緣。如邪見後生邪見於彼謗無。如是邪見後生有身見。於彼執我我所。邊執見計。
斷常見取執。第一戒禁取執能淨疑猶豫貪染。恚憎慢自舉無明不了。又邪見後或生正見。於彼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是有是實是性是分。有因有起。有處有事行相。或生無覆無記心。於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邪見。相應心與諸有漏心。展轉相緣。如邪見心餘染污心應知亦爾。此中且說邪見為門。同染污故。如有心起有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說邪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正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故作此論。謂先起一剎那正見或唯於未來正見聚。或總於未來有漏諸蘊。起有行相。後起第二剎那正見。
或唯於過去正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蘊。起非常等行相。如正見後生正見。於彼起非常等行相。如是正見後或生邪見。於彼謗無有身見。執我我所。廣說乃至無明不了。又正見後或生無覆無記心。於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正見。相應心與諸有漏心。展轉相緣。如正見心。無覆無記心應知亦爾。同不染故。如有心起無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說邪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邪見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故作此論。謂先起一剎那邪見謗未來道。後入正性離生。起苦忍苦智。或集忍集智。於彼過去邪見聚。
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行相。如是二心展轉相緣。應知此中遮剎那遮流注。不遮時分。不遮眾同分。不遮無始以來。遮剎那者。謂必無有前剎那起邪見謗聖道。第二剎那即能入正性離生故。遮流注者。謂必無有一流注中。先起邪見謗聖道。後即能入正性離生。不遮時分者。謂初日分時。起邪見謗聖道。中日分時。即能入正性離生。中日分時。起邪見謗聖道。後日分時。即能入正性離生。夜三分亦爾。如是晝夜半月月時年諸位皆悉不遮。況眾同分。無始已來。如邪見疑無明應知亦爾。同緣道故。如有心起有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問何故復造此論。
答前說正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正見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故造斯論。謂先起一剎那正見。或唯於未來無漏心。或總於未來無漏諸蘊。起有行相。後起聖道。或惟於過去正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蘊。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行相。如是二心展轉相緣。應知此中諸有欲令唯共相作意無間起聖道者。彼遮剎那。不遮流注等。遮剎那者。此有未來道心行相。是自相作意故。諸有欲令二種作意無間皆起聖道者。彼亦不遮剎那。如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緣。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說自相續心。與自相續心展轉相緣。今欲說自相續心。
與他相續心展轉相緣。故作斯論。問此中說何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互相緣耶。答此中說根等地等道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緣。根等者。謂同利根中根軟根。地等者。謂同依初靜慮。乃至同依第四靜慮。道等者。謂同有漏。同無漏。同法智品。同類智品。同學同無學。問彼二心云何相緣。答但緣彼心。非彼心所緣及能緣行相。若緣彼心所緣及能緣行相者。則有自緣之過。問亦有餘智俱心展轉相緣。何故但說他心智俱。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但說明了不雜易可知者。餘智不爾。問有多種他心智。
此中為說何者。答說加行得離染得者。問何故不說餘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但說名義勝者。謂加行得。離染得者。是修所成。通慧所攝四支五支。勝靜慮果。有說。此智於境無有謬失。餘則不爾。是以不說。今因此文動爾焰海。如說。二心展轉相緣。應知受等諸心所法相緣亦爾。又亦應說部界善等諸心相緣。部者。謂見苦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心展轉相緣。見集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心。展轉相緣。見滅所斷。有漏緣心展轉相緣。見道所斷。有漏緣心展轉相緣。見道所斷。無漏緣心與無漏心。
展轉相緣。應知無漏心亦展轉相緣。修所斷心展轉相緣。修所斷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應知修所斷心。與見苦集所斷心展轉相緣者。謂善無覆無記。與無漏心。展轉相緣者唯善。界者欲界心。與欲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色界心與色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無色界心。與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應知無色界心。與色界心展轉相緣者。謂空無邊處近分。善等者。謂善不善無記心。各與三種心。展轉相緣。唯除不善異熟。以彼唯在五識身故。餘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緣義。又此中所說。邪見謗因謗果者。有四句差別。謂或依因謗果。或依果謗因。或不依因謗果。或不依果謗因。依因謗果者。如說。妙行惡行無果異熟。依果謗因者。如說。一切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苦樂無因無緣。不依因謗果者。如說。無有化生有情。不依果謗因者。如說。無有妙行惡行。
問緣有四種。此中何故但說因及所緣。非餘二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彼二亦在此所說中。謂若說因緣。應知已說等無間緣。如無二心展轉為因。亦無二心展轉為等無間故。若說所緣緣。當知已說增上緣。如有二心展轉為所緣。亦有二心展轉為增上故。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等無間緣。體非實有。為遮彼意。欲顯實有等無間緣。或有執。一補特伽羅二心俱生為重遮彼顯唯一心。有說。此文是傍生論。前說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未說所以。今欲說之。故作斯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答無第二等無間緣故。謂心心所法生必依止等無間緣。既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此復應問。何故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復答言。有情一一心相續轉故。謂有情心。法爾一一相續而轉。無二無多。此是展轉更相答義。有說。此文重答前問謂先問言。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今重答言。有情一一心相續轉。謂一一有情由法爾力。但有一心相續而轉。所以者何。未來心聚。必由現在和合故生。不和合則不生。現在但有一和合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
猶如多人經於狹路。一一而過尚無二並。何況有多。又如牛羊圈門狹小一一而出。無二無多。如是有情未來心聚。依現和合一一而生。設現在世有多和合。為開次者。則應一時有多心起。但無此事故一一生。又由和合有先後故。假使先有修道和合。後見道者則應修道。先見道生但無此事故。先起見道。由此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於此義中復有分別。謂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尊者世友說曰。於一剎那身。唯有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復次於一剎那命根唯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復次於一剎那。唯有一類眾同分心。依彼轉故無有二。
大德說曰。法生時和合唯一無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故。一剎那心唯有一。復有說者。若有二心俱生。則應不可調伏。如今一心剛強[怡-台+龍]悷。猶難調伏況二心耶。若心不可調伏。則無得解脫義。故一相續無二心俱。或有說者。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俱時起過。謂一心雜染。一心清淨。如是則無得解脫理。又應一時生善惡趣。復次若一相續二心俱生。何妨有三。
若有三者。應一時受三界異熟。是則界壞亦無解脫。復次若一相續三心俱生。何妨有四。若有四者。應一時受四生異熟。是則生壞亦無解脫。復次若一相續四心俱生。何妨有五。若有五者。應一時受五趣異熟。是則趣壞亦無解脫。復次若一相續五心俱生。何妨有六。則應一時六識俱起應一時取一切境界。復次若一相續六心俱生。何妨有百。若有百者何妨有千。乃至何妨無數俱起。若爾諸法從未來世。應一時生。於現在世一時而滅。是則應無未來現在。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無三世則無有為。若無有為則無無為。如是則一切法皆無。
是為大過。是故無有二心俱生。有餘師說。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應受等諸心所法亦二俱生。則一剎那應有十蘊。則有情壞。有情壞故所依身壞。所依壞故則五部壞。五部壞故則對治壞。對治壞故則遍知壞。遍知壞故沙門果等一切皆壞。勿有此過。故一相續無二心俱。問如一剎那有多心所。而無前過心亦應爾。尊者世友說曰。心所雖多而與心同一。等無間緣之所引起。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有過。大德說曰。心與受等一和合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有過。復有說者。心與受等一作意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雖皆名心所而體類各異。故無有失。
問如前所說。等無間緣自體是何。答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法。是謂等無間緣自體。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非等無間緣耶。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無間緣者。彼後應有心心所法生。若爾便無究竟解脫。有餘師說。彼亦是等無間緣。彼後心心所法不生者。有餘緣故。非彼為礙。設當生者亦與作緣。猶如意根意界意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等無間緣依作用立。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緣。無法無有情。無呪術無藥物等。能為障礙令彼不生。意根界處。依根相故立。雖後識不生。而有根等相故。
得名根等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有意根等相而無等無間緣相耶。答意根界處。不必觀於後法。故立觀心所等。亦得名故。等無間緣。觀後法立後不生故。不說為緣。復次不生法中。有意識相。故最後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無等無間相。以雜亂住故。是以最後心等。不立等無間緣。問等無間緣。以何為相。答體即是相。相即是體。不應離體別求其相。尊者世友說曰。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緣相。復次與次第義。是等無間緣相。復次與作用義。是等無間緣相。復次能生心義。是等無間緣相。復次能引發心義。是等無間緣相。復次能警覺心義。是等無間緣相。
復次能令心相續義。是等無間緣相。大德說曰。能引生無間心義。是等無間緣相。尊者婆末羅說曰。能令未已生心續已生心義。是等無間緣相。阿毘達磨者說曰。能令各別自相法無間生義。是等無間緣相。各別自相法者。謂受想等心所。及心自相各別。俱時而生無容有二。有餘師說。令相似法無間生義。是等無間緣相。已說體相。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曰等無間緣。答此緣能引等無間法。是故名曰。等無間緣。
問前後剎那。諸心所法。或多或少。云何名等。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無色界。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無記。有漏心所多非無漏。如何可說此緣能引等無間法耶。答。依事等說。不依數等。故無有過。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可不名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隨所應生。各唯有一。是故名等。問為心但與心。受等但與受等。作等無間緣。為不爾耶。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
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又諸心所。或少或多。少生多時。便應緣闕。多生少時。便應果減。如是則一心聚中。有從緣生。有不從緣生。有作緣者。有不作緣者。又無漏心聚。應無緣而生。應作是說。心與心亦與受等。受與受亦與心等。作等無間緣。餘心所亦爾。
問為心與心。作近等無間緣非受等。受等與受等。作近等無間緣非心等。為不爾耶。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與心作近等無間緣非受等。受等與受等。作近等無間緣非心等。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前已說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緣相。開避義中。無遠近故。應作是說。前生心聚與後生心聚。作等無間緣。無有差別。如豆等聚。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