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八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有情納息第三之六
問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既捨三無色無漏對治道於三地斷為亦捨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捨彼斷云何不成就彼三地煩惱。若不捨者云何捨彼道而不捨斷耶。答應作是說。不捨彼斷。問既捨彼道如何不捨三地斷耶。答下三無色地有二對治道。一者世俗。二者無漏。學轉根時雖捨彼無漏而不捨世俗。由世俗得持彼斷故。學轉根時不失彼斷。問若世俗道有作用處學轉根時可不捨斷。若世俗道無作用處學轉根時寧不捨斷。如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乃至八品染。已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彼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法斷為捨為不捨。
问已经离开了无所有处的污染,并且具备了信胜解转根作见至的能力时,是否已经舍弃了三无色界的无漏对治道,并在三地断除烦恼?如果这样,会有什么过失?两种情况都有过失。为什么呢?如果舍弃了对治道,如何不成就那三地的烦恼?如果不舍弃,又如何舍弃了对治道而不断除烦恼呢?回答应该是这样的:不舍弃那断除烦恼的能力。问既然舍弃了对治道,为何不舍弃三地的断除烦恼呢?回答说,在下三无色界中存在两种对治道,一是世俗的,二是无漏的。在学转根的时候,虽然舍弃了无漏的对治道,但没有舍弃世俗的。因为世俗的对治道能够保持那断除烦恼的能力,所以在学转根的时候不会失去那断除烦恼的能力。问如果世俗的对治道在有作用的地方,学转根时可以不舍弃断除烦恼的能力。但如果世俗的对治道在没有作用的地方,学转根时难道不会舍弃断除烦恼的能力吗?比如离开非想非非想处的一品乃至八品污染,已经具备信胜解转根作见至的能力时,那非想非非想处通过修行能够断除的法,是舍弃还是不舍弃?
若捨彼斷云何不成就彼地煩惱。若不捨者云何捨彼對治而不捨斷。有作是說。必無分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而轉根者。彼若轉根或全離染或復全退。復有說者。亦有分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而轉根者。雖捨彼道而不捨斷。評曰應作是說。彼雖捨道亦捨彼斷而不成就彼地煩惱。如諸異生已離無所有處染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彼於欲界乃至識無邊處若道若斷。雖皆捨之而不成就彼地煩惱。此亦如是故不應難。問下地煩惱不依上身可捨道斷。而不成就下地煩惱。上地煩惱亦依下身學轉根時既捨道斷。云何不成就已所斷煩惱。答分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乃至八品染已。而轉根者離彼染後起如見道無間解脫持彼相續不令復退。如異生位已離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得不還果已必不退起先所斷結。此亦如是故不應難。
如果放弃了对烦恼的断除,为何不成就那一地的烦恼?如果不舍,为何放弃对治而不断除烦恼。有的说,必定没有从非想非非想处的烦恼中分离出来而转根的。如果转根,可能完全离开烦恼,或者完全退失。还有的说,也有从非想非非想处的烦恼中分离出来而转根的。虽然放弃了那一道,但不断除烦恼。评说应该这样认为,他们虽然放弃了道,但也放弃了断除,而不成就那一地的烦恼。就像所有凡夫已经离开了无所有处的烦恼,命终后生于非想非非想处。他们对于欲界乃至识无边处的道和断除,虽然都放弃了,但不成就那一地的烦恼。这情况也是如此,所以不应质疑。问下地的烦恼不依赖上身体可以舍道断,而不成就下地的烦恼。上地的烦恼也依赖下身体,学转根时既舍道断,为何不成就已所断的烦恼?答说,分离非想非非想处一品乃至八品烦恼后转根的人,离开那烦恼后起如见道无间解脱,持那相续不令再退。就像凡夫位已离开无所有处的烦恼,入正性离生,得不还果后必不退起先所断结。这情况也是如此,所以不应质疑。
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用幾加行道幾無間道幾解脫道而轉根耶。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轉根。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學無漏根非久修習易可轉故。應作是說。彼但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轉根如見道故。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用幾加行道幾無間道幾解脫道而轉根耶。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轉根。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無學根是久修習難可捨故。又捨重果更得重果多用功故。如人壞舍復造舍時。多用功力非如創造。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轉根如修道故。
问:当信仰坚定、理解深刻、根性转变、达到见道时,需要多少加行道、无间道和解脱道来实现根性的转变?有一种观点认为,需要一个加行道、九个无间道和九个解脱道来转变根性。但这种观点被批评为不正确,因为学习无漏根并非长时间修习就能轻易转变的。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只需要一个加行道、一个无间道和一个解脱道来转变根性,就像见道一样。又问:当阿罗汉从时解脱状态转变根性为不动时,需要多少加行道、无间道和解脱道来实现根性的转变?有一种观点认为,需要一个加行道、一个无间道和一个解脱道来转变根性。但这种观点同样被批评为不正确,因为无学根是长时间修习难以舍弃的,而且舍弃重要的果位再获得重要的果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像人们拆毁旧屋再建新屋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像初次建造那样。正确的观点应该是,需要一个加行道、九个无间道和九个解脱道来转变根性,就像修道一样。
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道等為有漏為無漏耶。答彼加行道或有漏或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彼無間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亦唯無漏彼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有作是說。亦唯無漏。復有說者。爾時通修有漏無漏。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等為有漏為無漏耶。答彼加行道或有漏或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亦唯無漏。第九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彼於爾時隨其所應兼修三界諸善根故。
问:在信胜解转根作见至的时候,加行道等是有漏还是无漏呢?答:那些加行道可能是有漏的,也可能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既包括有漏也包括无漏。那些无间道一律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也只限于无漏。解脱道一律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是有作的,也只说是无漏的。还有另一种说法,那时可以修习有漏和无漏。问:当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时,加行道等是有漏还是无漏呢?答:那些加行道可能是有漏的,也可能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既包括有漏也包括无漏。九无间道和八解脱道一律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也只限于无漏。第九解脱道一律是无漏的,未来所修的法既包括有漏也包括无漏。那时,根据需要,他们也会修习三界中所有的善根。
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道等為是曾得為未曾得耶。答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無間解脫道俱唯未曾得。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等為是曾得為未曾得耶。答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唯未曾得。
问:在信胜解转根作见至的时候,加行道等是已经得到还是未曾得到呢?答:那些加行道可能是已经得到的,也可能是未曾得到的。无间解脱道都是只有未曾得到的。问:当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时,加行道等是已经得到还是未曾得到呢?答:那些加行道可能是已经得到的,也可能是未曾得到的。九无间道和九解脱道都是只有未曾得到的。
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無間道是信勝解道攝。解脫道是見至道攝。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是時解脫道攝。第九解脫道是不時解脫道攝。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若住果而轉根者。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攝。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彼加行無間道是勝果道攝。解脫道是果道攝。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攝。彼無勝果道故。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若住果而轉根者。彼捨果道得果道。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彼捨果道及勝果道唯得果道。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唯捨果道得果道。無學位無勝果道故。
当通过坚定的信仰获得超越的智慧并转变根性,达到某种见解或理解的状态时,加倍努力的修行和无间断的修行属于信仰超越智慧的范畴。解脱的修行则属于达到见解或理解的状态的范畴。对于在特定时刻解脱的阿罗汉,当他们从信仰超越智慧的根性转变为不动明王时,加倍努力的修行、九种无间断的修行和八种解脱的修行都属于特定时刻解脱的范畴。第九种解脱的修行则属于非特定时刻解脱的范畴。当通过坚定的信仰获得超越的智慧并转变根性,达到某种见解或理解的状态时,如果他们安住在果位并转变根性,那么加倍努力的修行、无间断的修行和解脱的修行都属于果位的范畴。如果他们安住在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上并转变根性,那么加倍努力的修行和无间断的修行属于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的范畴,解脱的修行则属于果位的范畴。对于在特定时刻解脱的阿罗汉,当他们从信仰超越智慧的根性转变为不动明王时,加倍努力的修行、无间断的修行和解脱的修行都属于果位的范畴,因为他们没有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当通过坚定的信仰获得超越的智慧并转变根性,达到某种见解或理解的状态时,如果他们安住在果位并转变根性,他们将放弃果位的道路并获得果位。如果他们安住在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上并转变根性,他们将放弃果位的道路和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只获得果位。对于在特定时刻解脱的阿罗汉,当他们从信仰超越智慧的根性转变为不动明王时,他们将只放弃果位的道路并获得果位,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没有追求更高层次佛教果位的道路。
阿羅漢有六種。謂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退法阿羅漢轉根作思法時。彼捨退法根得思法根。思法阿羅漢轉根作護法時。彼捨思法根得護法根。護法阿羅漢轉根作安住法時。彼捨護法根得安住法根。安住法阿羅漢轉根作堪達法時。彼捨安住法根得堪達法根。堪達法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法時。彼捨堪達法根得不動法根。如是五位一一皆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得轉根。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起時有得無捨。第九解脫道起時有得有捨。謂捨退法等根得思法等根。前四位加行無間解脫道。及第五位加行無間八解脫道。皆是時解脫道攝。
阿罗汉有六种不同的境界,分别是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和不动法。当退法阿罗汉转变根性成为思法阿罗汉时,他放弃了退法的根性而获得了思法的根性。当思法阿罗汉转变根性成为護法阿罗汉时,他放弃了思法的根性而获得了護法的根性。当護法阿罗汉转变根性成为安住法阿罗汉时,他放弃了護法的根性而获得了安住法的根性。当安住法阿罗汉转变根性成为堪達法阿罗汉时,他放弃了安住法的根性而获得了堪達法的根性。当堪達法阿罗汉转变根性成为不动法阿罗汉时,他放弃了堪達法的根性而获得了不动法的根性。这五种境界的转变都是通过一种加行道、九种无间道和九种解脱道来实现的。在加行道、九种无间道和八种解脱道生起时,只有获得而没有放弃。而在第九解脱道生起时,既有获得也有放弃,即放弃了退法等根性而获得了思法等根性。前四个境界的加行、无间和解脱道,以及第五个境界的加行、无间和八种解脱道,都属于时解脱道的范畴。
第九解脫道是不時解脫道攝。如無學道有六種性。修道亦有此六種性。謂學退法種性乃至學不動法種性。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若住退法種性者。為轉退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為轉退法種性根但得思法種性根。漸次勝進最後方得不動法種性根。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為轉安住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為轉安住法種性根但得堪達法種性根。復轉堪達法種性根方得不動法種性根耶。有作是說。若住退法種性者。轉退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不由漸次勝進方得。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轉安住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不由漸次勝進方得。
第九解脱道是否包含不时解脱道。比如无学道有六种性,修道也有这六种性。指的是有学退法种性到有学不动法种性。问:当信胜解转根作见至时,如果处于退法种性的人,是转变退法种性根即刻获得不动法种性根,还是转变退法种性根只获得思法种性根,逐步向上最终才获得不动法种性根。甚至如果处于安住法种性的人,是转变安住法种性根即刻获得不动法种性根,还是转变安住法种性根只获得堪达法种性根,再转变堪达法种性根才获得不动法种性根呢?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处于退法种性的人,转变退法种性根即刻获得不动法种性根,不是通过逐步向上才获得。甚至如果处于安住法种性的人,转变安住法种性根即刻获得不动法种性根,不是通过逐步向上才获得。
所以者何。學位轉根異無學位。謂無學位難捨難得要多功用漸次乃成。學位不爾故頓轉得。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捨得難易但由無間解脫多少。不由漸頓而有差別。應作是說。若住退法種性者。轉退法種性根但得思法種性根。漸次勝進方至不動。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轉安住法種性根但得堪達法種性根。復轉堪達法種性根方得不動法種性根如是五位一一皆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彼加行無間道起時有得無捨。解脫道起時有得有捨。謂捨退法等種性根得思法等種性根。前四位加行無間解脫道。及第五位加行無間道皆是信勝解道攝。
为什么这样问呢?有学阶段的根性转变与无学阶段的根性转变是不同的。在无学阶段,要放弃和获得都很难,需要大量的努力和逐步的修行才能实现。而有学阶段则不是这样,可以快速地转变和获得。评论说:他们不应该这样说。放弃和获得的难易程度只取决于无间解脱的多少,而不是因为逐步或顿悟而有所区别。应该这样说:如果某人处于退法的种性,他只能从退法的种性根转变为思法的种性根,然后逐步提升,最终达到不动的境界。甚至如果某人处于安住法的种性,他只能从安住法的种性根转变为堪达法的种性根,然后再转变为不动法的种性根。这五种状态每一种都是通过一种加行道、一种无间道和一种解脱道来实现根性的转变。在加行和无间道生起时,有获得而无放弃;在解脱道生起时,既有获得也有放弃,即放弃退法等种性根,获得思法等种性根。前四个状态的加行、无间和解脱道,以及第五个状态的加行和无间道,都属于信胜解道的范畴。
第五位解脫道是見至道攝。如修道位有六種性。見道位亦有此六種性。謂學退法種性乃至學不動法種性。然見道位無轉根者。所以者何。見道速疾不起意樂一起相續要至修道方有更起餘加行故。如見道位有六種性。相應行地亦有此六種性。謂相應行退法種性。乃至相應行不動法種性。此地中有六種性者。謂暖 頂忍世第一法。此是聖道近加行故。緣諦行相似聖道故。依身及定同見道故。
第五位解脱道属于见至道的范畴。就像修道位有六种性一样,见道位也具有这六种性。指的是有学退法种性一直到有学不动法种性。然而,在见道位没有转根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呢?见道迅速,不产生意乐,一旦连续起来,必须达到修道位才能再次产生其他的加行。就像见道位有六种性一样,相应的行地也有这六种性。指的是相应行退法种性,一直到相应行不动法种性。这个地界中有六种性,指的是暖、顶、忍、世第一法。这是因为它们接近圣道的加行,与谛行相似的圣道,依赖身体和定力与见道相同。
前位不爾故不立六種性。此相應行地亦有轉根義。謂轉退法暖 種性根起思法暖 種性根。
前面的阶段不是这样,因此不建立六种性。这个相应的修行阶段也有转变根的意义。也就是说,从退法暖种性根转变为思法暖种性根。
轉思法暖 種性根起護法暖 種性根轉護法暖 種性根起安住法暖 種性根。
轉安住法暖 種性根起堪達法暖 種性根。
轉堪達法暖 種性根起不動法暖 種性根。
轉聲聞暖 種性根起獨覺暖 種性根。
轉聲聞獨覺暖 種性根起佛暖 種性根。
如說暖 位頂位亦爾。忍位有異。謂轉退法忍種性根起思法忍種性根。漸次乃至轉堪達法忍種性根起不動法忍種性根。轉聲聞忍種性根。起獨覺忍種性根。無轉聲聞獨覺忍種性根起佛忍種性根義。所以者何。忍違惡趣諸得忍性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菩薩有時乘大願力生諸惡趣饒益有情故。二乘忍位無趣佛乘理。有餘師說。
聲聞暖 頂位有轉趣獨覺及佛義。獨覺暖 頂位無轉趣佛義。所以者何。如佛無師自然覺悟獨覺亦爾。如佛期心一結跏坐引發一切善功德聚。從不淨觀乃至發起盡無生智中間相續不起異心獨覺亦爾。評曰彼不應作是說。
麟角喻獨覺暖 頂位中可無趣佛義。部行喻者暖 頂位中轉趣佛乘不違理故。由此前說於理為善。問相應行地諸轉根者。為有無間解脫道不。有說亦有。謂轉退法等種性起思法等種性時。一一別有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
以久修習有漏種性難捨得故。如無學位轉無漏根。有餘師說。一一但有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修習暖 等。非久遠故易捨易得。如有學位轉無漏根。復有說者。相應地中諸轉根者。但起加行數數修習厭劣欣勝。乃至轉得勝位種性。無無間道及解脫道。以得勝時不捨劣故非如聖位。諸轉根者無成就二品無漏種性故。得勝品時必捨劣品故。須無間及解脫道。評曰相應地中諸轉根者。
雖不捨劣得勝品根而得勝時劣品種性不現行故亦名為捨。故轉退法種性等起思法種性等時。用多加行引一無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亦不違理。修習暖 等非久遠故有漏加行難成辦故。若轉趣餘乘無無間解脫時經久遠乃成辦故。世第一法位雖有六種性然不轉根一剎那故。前預流果位亦有六種性。既有轉根亦有退者。故有於彼作問答言。頗有退預流果而不成就見所斷結耶。答有。謂退勝種性時。
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三界死生皆無中有。為止彼宗顯欲色界定有中有無色界無。或復有說。無色界中亦有色故亦有中有如欲色界。為止彼宗顯無色界無諸色故亦無中有。或復有執。欲色界中業猛利者即無中有。業遲鈍者即有中有。為止彼宗顯欲色界皆有中有故作斯論。所說有聲顯多種義。一行納息已廣說之。此中有聲顯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在欲界死生與受欲有互有寬狹故。有在欲界死生非受欲有。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所以者何。法應如是。若於是處死有蘊滅。即於此處中有蘊生。如種滅處即有芽生法應爾故。此中在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有受欲有非在欲界死生。謂色界歿起欲界中有。此唯異生。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所以者何。法應如是。廣說如前。此中受欲有者。謂受欲界中有諸蘊。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有在欲界死生亦受欲有。謂欲界歿起欲界中有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於五趣皆得受生。
聖者唯於人天有受生義。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在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在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受欲有者。謂受欲界中有諸蘊。若從中有趣生有時。在欲界死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滅故。在欲界生者。謂欲界生有在欲界起故。受欲有者。謂受欲界生有諸蘊。有非在欲界死生亦非受欲有。謂色界歿生色無色界。無色界歿生無色色界。色界歿生色界者。謂生中有及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
若從中有趣生有時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生有在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生有諸蘊。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以無色界無中有故。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無色界歿生色界者。
謂生中有此唯異生。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諸在色界死生者皆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在色界死生與受色有互有寬狹故。有在色界死生非受色有。謂色界歿起欲界中有此唯異生。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此中在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有受色有非在色界死生。謂欲界歿起色界中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此中受色有者。謂受色界中有諸蘊。
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有在色界死生亦受色有。謂色界歿起色界中有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容受多生。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受一生。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在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在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受色有者謂受色界中有諸蘊。若從中有趣生有時在色界死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滅故。在色界生者。謂色界生有在色界起故。受色有者。謂受色界生有諸蘊。有非在色界死生亦非受色有。謂欲界歿生欲界無色界。無色界歿生無色界欲界。
欲界歿生欲界者。謂生中有及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者有在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若從中有趣生有時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生有在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生有諸蘊。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
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無色界歿生欲界者。謂生中有此唯異生。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耶。答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謂無色界無諸色故。無下中有在彼起義。故不可說在彼死生不受彼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容受多生。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受一生有。受無色有非在無色界死而在無色界生。謂欲色界歿生無色界唯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此中受無色有者謂受無色界生有諸蘊。非在無色界死者。謂欲色界死有在欲色界滅故。而在無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諸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此中欲界異生聖者通中有生有。色界異生聖者唯中有。生有不在欲界起故。欲界歿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在欲界死處。是故此唯有四。不得說六。無色界生不依色處。故不可言在欲界起。諸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此中欲界異生唯中有。色界異生聖者通中有生有。色界歿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依色故不可說彼在色界起。故此唯三。不得說五。諸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二。謂無色界異生聖者中有必依色處起故。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中有不在無色界起。故此唯二不得說四。
諸非在欲界死生者皆非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乃至廣說。謂前欲界四句中初句作此第二句。第二句作此初句。第三句作此第四句。第四句作此第三句。此中諸義如前應知。諸非在色界死生者皆非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乃至廣說。謂前色界四句中初句作此第二句。第二句作此初句。第三句作此第四句。第四句作此第三句。此中諸義如前應知。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耶。答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謂受無色有者必在無色界生故。有非受無色有非不在無色界死而非在無色界生。謂無色界歿生欲色界。此唯異生。無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諸蘊。此中非受無色有者。謂受欲色有故。非不在無色界死者。謂在無色界死故。而非在無色界生者。謂在欲色界生故。
諸非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五。謂欲界異生色無色界異生聖者。問此應有八云何說五。謂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如是有八寧說五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五。謂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無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無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異生色界聖者各為一故足前為五諸非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問此應有九云何說六。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九寧說六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六。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無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無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聖者色界異生及聖者各為一故足前為六。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問此應有七云何說四。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七寧說四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
頗有欲界死不生欲界耶乃至廣說。此中所說與前異者。謂遮生有故說不生。設起中有亦說不生。頗有欲界死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起欲色界中有者。謂欲界歿起欲色界中有。雖在欲界起非生有故說不生欲界。生無色界者。謂欲界歿生無色界生有。彼不在欲界故說不生欲界。般涅槃者。謂欲界歿諸漏盡者便般涅槃。永不生故說不生欲界。餘文廣釋准前應知。問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彼二中有何處現在前。有作是說。在第四靜慮。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無色界有方處者可作是說。然無色界無有方處。何緣遠至第四靜慮。有餘師說。若從彼歿生無色界即在彼方處中有現在前。彼亦不應作如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從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云何可爾。應作是說。若欲色界歿生無色界。及無色歿生無色界者。彼無色界歿生欲色界時。彼二中有即當生處而現在前。
諸欲界死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乃至廣說。問何故不說般涅槃者。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說死更受生者。般涅槃者死已不生故此不說。復次此納息內依諸有情補特伽羅而興問答。般涅槃者捨有情數墮於法數不可施設補特伽羅故此不說。後准應知。
頗有欲界死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乃至廣說。此中亦遮生有作論故。起中有及般涅槃者皆名不生。諸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即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諸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即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諸無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色界異生。即無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聖者不生下界地故唯說異生。
頗有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唯伏煩惱亦得上生。如譬喻者為遮彼意。顯伏煩惱不得上生。要斷下地諸煩惱盡方得上生故作斯論。分別論者撥無中有於此等問極生迷惑。謂未離此地染命終不生此及下地。若信中有於此等問不生迷惑遮生有故。問如何得知未離下染不得生上。答下地煩惱障礙上地諸功德故。未得上地根本功德不生彼故。若執唯伏下地煩惱即得上生。諸以欲界聞思慧力伏煩惱者彼應不生三界九地。聞思慧力能伏三界九地煩惱令不起故。非修慧力伏諸煩惱令不現行。勝聞思慧以聞思慧分別諸法伏諸煩惱勝修慧故。
諸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界異生聖者未離欲染不上生故。但有欲界住中有中異生聖者。諸未離色染命終不生欲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問此應有七云何說四。謂欲界沒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七寧說四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
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諸未離無色染命終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問此應有九云何說四。謂欲界沒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沒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九寧說四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無色歿生欲界異生。此三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無色歿生色界異生。此三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前來生言皆說中有依遮生有而作論故。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