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一
云何世第一法。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中佛世尊說。若有一類於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離生。無有是處。若不能入正性離生。能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無有是處。若有一類於諸行中。能如理思惟起世第一法。斯有是處。乃至廣說。契經雖說世第一法名。而不廣辯世第一法義。契經既是此論依處。彼所不顯示者。今應廣分別之。由是因緣故作斯論。問何故作論依契經耶。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性何煩徵詰。
什么是世第一法?诸如此类的章节和解释章节的意义已经领会之后,接下来应该进行广泛的解释。问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讨论。回答是为了详细区分佛经的意义。在佛经中,佛世尊说,如果有人不能正确地思考所有行为,那么他能够引发世第一法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不能引发世第一法,那么他们能够进入正性离生的状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不能进入正性离生的状态,那么他们能够获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能够正确地思考所有行为并引发世第一法,那么这是可能的,等等。佛经虽然提到了世第一法的名字,但没有广泛地解释世第一法的意义。佛经是这个讨论的基础,那些没有明确展示的,现在应该进行广泛的区分。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进行了这个讨论。问为什么要根据佛经进行讨论。回答是讨论者有这样的意图。根据他们的意愿进行这个讨论,不违反法性,没有必要质疑。
復次一切阿毘達磨。皆為解釋契經中義。以廣分別諸經義故。乃得名為阿毘達磨。故彼尊者於諸經中纂集種種不相似義。分別解釋立為雜蘊。乃至纂集種種見趣。分別解釋立為見蘊。然於所立八種蘊中。皆具分別一切法相。問何故尊者論初先說世第一法。為順次第說諸功德。為逆次第說諸功德。為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耶。設爾何失。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次說頂次說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若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再次,所有的阿毘达磨都是为了解释契经中的义理。由于广泛地分析和阐述各种经文的义理,因此被称为阿毘达磨。因此,那位尊者在各种经文中汇集了各种不同的义理,分别解释并立为杂蕴。甚至汇集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分别解释并立为见蕴。然而,在所立的八种蕴中,都全面地分析了所有法的相。问为什么尊者在论著的开头先说世第一法,是为了按照顺序讲述各种功德,还是逆序讲述各种功德,或者是依据顺决择分的先后次序而说呢?如果有任何错误,如果按照顺序讲述各种功德,应该先说不净观或持息念等,然后说念住,接着说三义观,再说七处善,然后说暖,说顶,说忍,最后才说世第一法。如果逆序讲述各种功德,应该先说阿罗汉果,然后说不还,说一来,说预流,说见道,最后才说世第一法。
若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者。應先說煖次頂次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如尊者妙音生智論說。云何煖。云何頂。云何忍。云何世第一法。若不依此三種次第即所造論有雜亂失。如佛在世尊者大迦多衍那。成就無邊希有功德。於無量法自相共相。無障礙智隨欲現前。勇猛精進恒無斷絕。已能善入阿毘達磨文義大海無邊覺慧。不可傾動如妙高山。為大論王能伏他論。自所立論無能當者。今尊者迦多衍尼子亦復如是。何故造論。先說世第一法耶。答諸師於此種種異說。謂或有說。今於此中非順次第說諸功德。非逆次第說諸功德。亦不依彼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
如果依照順決擇分的顺序来讲述,应该先讲述煖、顶、忍,然后才讲述世第一法。正如尊者妙音在其《生智论》中所问:什么是煖?什么是顶?什么是忍?什么是世第一法?如果不按照这三种顺序来撰写论文,那么论文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就像佛陀在世时,尊者大迦多衍那拥有无边的稀有功德,对无量法的自相和共相有着无障碍的智慧,能够随心所欲地显现出来。他勇猛精进,恒常不懈,已经能够深入理解阿毘达磨的文义,拥有无边的觉悟智慧,坚不可摧,如同妙高山一般。他作为大论的王者,能够平息他人的论点,自己所立的论点无人能敌。现在尊者迦多衍尼子也是如此。为什么要撰写论文,并且先讲述世第一法呢?回答是,各位老师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在这里并不是按照顺序讲述各种功德,也不是逆序讲述,也不是依照順決擇分的先后顺序来讲述。
但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何煩徵詰。有作是說。阿毘達磨性相所顯非如契經寧求次第。阿毘達磨以廣論道決擇諸法真實性相。此既繁雜。不應於中求其次第。若求次第文但增繁於義無益。復有說者。不應詰問作論者意。以經先說世第一法。廣說如前。今此論師依經造論。故亦先說世第一法。問置作論者。何故經中世尊先說世第一法。答觀所化者分齊說故。謂佛觀所化者。已得下中品忍。未得上品忍。及世第一法。欲令得故說如是言。若有一類於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乃至廣說。此中如理思惟顯上品忍。
编写论著的人是出于某种意图。根据他们的意愿来撰写这部论著。既然不违背佛法的本质,何必去追问呢。有人说,阿毘达磨所揭示的性相,并不遵循契经的次序。阿毘达磨通过广泛的论述来决择诸法的真实性相,这本身就很复杂,不应该在其中寻求次序。如果寻求次序,文字只会增加复杂性,对理解义理没有帮助。还有另一种说法,不应该去追问论著者的意图,因为经文首先提到了世第一法,详细情况如前所述。现在这位论师依据经文撰写论著,所以也首先提到世第一法。问到为什么经文中佛陀首先提到世第一法,答案是观察所化众生的分齐来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观察所化众生,已经得到了下品和中品的忍,但还没有得到上品忍和世第一法,为了让他们得到,所以说了这样的话。如果有人说,在所有行为中不能正确思考,能够引发世第一法,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更详细地说,这里正确的思考显示了上品忍。
世第一法正說自名。故佛世尊觀所化者修行分齊作如是說。或有說者。為止於此多誹謗故。謂他於此世第一法起多誹謗。是故先說。多誹謗者。謂於自性及於名界現前退中皆起誹謗。於自性起誹謗者。謂或有說。信等五根以為自性。於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名種性地法。不應名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正确地表达了它自己的名字。因此,佛世尊观察那些接受教化的人的修行程度,如此说道。有人说,为了阻止在此产生许多诽谤,即他人对这世第一法产生许多诽谤,所以先说明。所谓多诽谤者,是指在自性、名界以及当前退步中都产生诽谤。在自性上产生诽谤的人,有人说,将信等五根视为自性。在名上产生诽谤的人,有人说,这个名称应该被称为种性地法,不应该称为世第一法。
於界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是欲色界繫。或復有說。此色無色界繫。或復有說。此是三界繫。或復有說。此是三界繫及不繫。或復有說。此非三界繫亦非不繫。於現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多念相續現前。於退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可退。為止如是種種誹謗。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餘師說。諸有漏法皆不牢固。如糞掃淤泥。誰於此中牢固最勝。譬如醍醐。謂世第一法。是故先說。有說。此法隨順無我。是故先說。謂此論中讚歎出離解脫涅槃隨順無我。非如外典讚歎受用諸欲樂具隨順我執。世第一法有法聲故。既順無我與此論同。
对界产生诽谤的人,有人说,这是欲界或色界所束缚的。或者有人说,这是无色界所束缚的。或者有人说,这是三界所束缚的。或者有人说,这是三界所束缚且不束缚的。或者有人说,这既不是三界所束缚也不是不束缚的。对当前产生诽谤的人,有人说,这个法则是多念相续直接呈现的。对退步产生诽谤的人,有人说,这个法则是可能退化的。为了阻止这样的各种诽谤,所以先说明世第一法。有餘師说,所有有漏的法则都是不牢固的,就像丢弃的污秽物或淤泥。谁能在这之中找到最胜的牢固,就像醍醐一样,指的是世第一法,所以先说明。有人说,这个法则顺应无我,所以先说明。在这个论中,赞美超脱、解脱、涅槃,顺应无我,不像外典赞美享受各种欲望、乐趣和工具,顺应我執。世第一法有法声,既然顺应无我,与这个论点是一致的。
非如煖等無有法聲不同此論隨順無我。故此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世法中勝。是故先說。謂諸論中此論最勝。世第一法世法中勝與此論同。是故先說。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名佛出世真實利益。彼於爾時得無障礙受用勝義聖法財故。謂佛出世眾生入法。凡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世俗者。謂剃除鬚髮被以法服正信出家。勝義者。謂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世俗入法有二種過。一者破戒。二者歸俗。勝義入法無如是過。隨其種性自在證得自乘功德。無退失故。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無始時來聖道門閉。今創能開。捨未曾捨諸異生性。得未曾得所有聖道。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異生名得聖者名。捨異生數得聖者數。捨異生分齊得聖者分齊。捨異生種性得聖者種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餘心所亦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并非像温暖等没有法声与此论相违,因此此论顺应无我。所以先讲述世第一法。有人说,此法在世间法中最为优越,因此先讲述。在所有论著中,此论最为卓越,世第一法在世间法中最为优越,与此论相同,因此先讲述。有人说,如果有人安住于这个法,就称为佛出世,真实地利益众生。在那时,他们能够无障碍地享受胜义的圣法财富。也就是说,佛出世时,众生得以进入法中。凡夫有两种,一是世俗,二是胜义。世俗是指剃除须发,披上法服,以正信出家。胜义是指从世第一法无间断地引生苦法智忍。世俗入法有两种过失,一是破戒,二是还俗。胜义入法则没有这样的过失,根据其种性,自由地证得自己乘的功德,不会退失。有人说,如果有人安住于这个法,从无始时以来圣道之门一直关闭,现在才首次开启。舍弃了从未舍弃的凡夫本性,获得了从未获得的所有圣道。因此先讲述世第一法。有人说,如果有人安住于这个法,舍弃了凡夫的名字,得到了圣者的名字;舍弃了凡夫的数目,得到了圣者的数目;舍弃了凡夫的界限,得到了圣者的界限;舍弃了凡夫的种性,得到了圣者的种性。因此先讲述世第一法。有人说,如果有人安住于这个法,得到了心所不得到的因素,得到了明智所不得到的因素,得到了感受所不得到的因素,其他心所也是如此。因此先讲述世第一法。
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曾習緣得未曾習緣。捨共得不共。捨世間得出世間。捨有愛味得無愛味。捨耽嗜依得出離依。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為斷疑異生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謂或有疑此異生性既無有始應亦無終。今顯其有終即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過患。異生變異。異生虛誑。異生剛強。悉不復起。煖頂忍位或有起者。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異生起此法已。要至非異生位。方得命終。如異生非異生如是。未見諦已見諦。未得果已得果。未入正性離生。已入正性離生。未起現觀已起現觀。住不定聚。住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安住在这个法中,他将放弃曾经熟悉的因缘,获得未曾熟悉的因缘;放弃共有的,获得不共有的;放弃世俗的,获得出世间的;放弃带有执着的,获得无执着的;放弃沉迷依赖的,获得出离依赖的。因此,先前提到的是世间第一法。有人说,为了断除对凡夫本性的疑惑,所以先前提到的是世间第一法。也就是说,有人可能会怀疑凡夫本性既然没有开始,也应该没有结束。现在要表明它有结束,那就是世间第一法。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安住在这个法中,凡夫的过失、变化、虚假、固执和强硬都不会再出现。在温暖的顶部和忍耐的位置,或者有人可能会产生这些状态。因此,先前提到的是世间第一法。有人说,一旦凡夫开始实践这个法,他必须达到非凡夫的位置才能结束生命。就像凡夫和非凡夫一样,未看到真理的人已经看到真理,未得到果位的人已经得到果位,未进入正性离生状态的人已经进入正性离生状态,未开始现观的人已经开始现观。住在不确定的群体中,住在正定的群体中,没有圣道的人有了圣道。
無證淨有證淨應知亦爾。煖頂忍等即不決定。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起此善根。唯一剎那必無停滯。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身中念住等行修至究竟。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說名最初有漏。心斷無漏心續。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能令異生可傾動。身而不傾動。是故先說。如妙高山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異生安住此法。四倒惡見不能傾動。餘異生位即不如是。有說。此法猶如明相能表始終。是故先說。謂如明相表晝分始及夜分終。世第一法亦復如是。
无证净有证净的情况也应知道是如此。暖顶忍等并不决定。因此先提到世第一法。有说,如果有人发起这种善根,只在一瞬间必然不会停滞。暖等不是这样。因此先提到世第一法。有说,如果有人安住在这个法中,凡夫身中念住等行修至究竟。暖等不是这样。因此先提到世第一法。有说,如果有人安住在这个法中,被称为最初有漏,心断无漏心续,其他位置不是这样。因此先提到世第一法。有说,这个法能使凡夫可能动摇,身体而不动摇。因此先提到。如妙高山位于金轮之上,四方猛风不能动摇。如是凡夫安住此法,四颠倒恶见不能动摇。其他凡夫的位置则不是这样。有说,这个法就像明相能表示始终,因此先提到。比如明相表示白天的开始和夜晚的结束,世第一法也是如此。
顯聖道始及異生終。如表始終。如是能表正度已度。趣入已出加行究竟。應知亦爾。餘位不然。有說。顯此住同法中能有異相。是故先說。謂世第一法雖苦諦攝。而無間引生初滅苦道。雖有世間流轉老死薩迦耶攝。而能引生初滅彼道。煖等不然。有說。顯此雖是世間緣。而能無間引初出世緣。餘位不爾。是故先說。如世間出世間緣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事無身見事。有顛倒事無顛倒事。有愛事無愛事。有隨眠事無隨眠事緣。應知亦爾。是故先說。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謂於爾時無間引起聖初止觀。
揭示圣道的起始和凡夫的终结。如同表征的开始和结束,能够表达正度已经度过,进入已经离开的加行究竟,应当知道也是如此。其他位置则不是这样。有人说,这表明在相同的法则中存在不同的特征,因此先前提到。比如,世间第一法虽然属于苦谛,但能无间断地引发初灭苦道。虽然有世间流转、老死、萨迦耶所包含的,但能引发初灭那些道。煖等则不是这样。有人说,这表明虽然是世间的因缘,但能无间断地引发初出世间的因缘。其他位置则不是这样。因此先前提到。如同世间和出世间的因缘一样,有垢和无垢,有过和无过,有毒和无毒,有浊和无浊,有身见和无身见,有颠倒和无颠倒,有爱和无爱,有随眠和无随眠的因缘,也应当知道是这样。因此先前提到。有人说,如果有人住在这个法中,有力量和能力能够有所作为,就像一个强壮的人。在那个时候,无间断地引起圣道的初步止观。
及起聖見慧首創冠餘覺支鬘。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其用最勝。能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無間能入正性離生。餘法不然。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能捨輕動過妬羅綿柳疊絮等諸異生性。能於聖教安住不動如天帝幢。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無始來令心心所成不質直煩惱惡見。得未曾得令心心所成質直性無漏聖道。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五補特伽羅同分。謂五無間者。得八補特伽羅同分。謂四向四果。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作是言。世第一法。由三事故論先說之。一順經說。二止多謗。三此剎那得初聖果。順經止謗如前廣說。即此剎那得初聖果者。謂彼與世第一法為無間士用果。以如是等諸因緣故。此論先說世第一法。
它首先激发了圣者的见慧,成为其他觉支的首领,如同花鬘一般。其他阶段则不是这样。因此,首先提到了世第一法。有人说,这个法的作用最为优越,能够舍弃凡夫的本性,获得圣者的本性,舍弃邪恶的本性,获得正直的本性,并且能够不间断地进入正直的本性,脱离生死轮回。其他法则不是这样。因此,首先提到了世第一法。有人说,当修行者安住在这个法中时,能够舍弃那些轻浮、动摇、嫉妒、罗绵、柳絮等所有凡夫的本性,能够在圣教中安住,不动如天帝的幢幡。因此,首先提到了世第一法。有人说,当修行者安住在这个法中时,舍弃了从无始以来使心和心所不正直的烦恼和恶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使心和心所正直的无漏圣道。有人说,当修行者安住在这个法中时,舍弃了五种补特伽罗的同分,即五种无间罪,获得了八种补特伽罗的同分,即四向四果。因此,首先提到了世第一法。有人这样说,世第一法之所以被首先讨论,有三个原因:一是遵循经文的讲述;二是制止众多的诽谤;三是在这一瞬间获得了初圣果。遵循经文和制止诽谤如前所述。在这一瞬间获得初圣果,意味着他与世第一法是无间断的士用果。由于这些因缘,这篇论首先讨论了世第一法。
有餘師言。尊者於此依逆次第宣說諸法。問若爾此論即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何故先說世第一法耶。答此中逆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初說。云何世第一法。廣說乃至。云何為煖。此則逆說異生身中清淨品法。次作是說。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廣說乃至。若無有見此則宣說異生身中雜染品法。此二品法誰能了知。謂無我智。是故第二智納息中作如是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乃至廣說。此無我智何由而生。謂覺緣起。是故第三納息作如是說。一補特伽羅此生十二支緣起。乃至廣說。此緣起覺何由而起。
謂愛及敬。是故第四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愛。云何敬。乃至廣說。如是愛敬何因而生。謂慚及愧。是故第五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慚。云何愧。乃至廣說。如是慚愧何由而有。為解法相。是故第六納息作如是說。色法生老無常。乃至廣說。此解法相何由而得。謂捨無義修習有義。是故第七納息作如是說。諸修劣苦行當知無義俱。乃至廣說。誰捨無義修習有義。謂能正思正思惟者。是故第八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思。云何思惟。乃至廣說。雜蘊法覺由何明淨。謂由結斷。是故次說第二結蘊。如是結斷由何而證。謂由諸智。是故次說第三智蘊。誰能生起斷結諸智。
謂無業障補特伽羅。是故次說第四業蘊。諸業多分依誰而生。謂四大種。故次第五說大種蘊。大種所造勝者是何。謂眼等根。是故次說第六根蘊。諸根清淨由何勢力。謂得諸定。是故次說第七定蘊。有得定已起邪推求。便復引生諸惡見趣。為令識相能速斷除。故最後說第八見蘊。雖於如是一一蘊中具攝諸法。而隨增勝制立蘊名。故作是說。由逆次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問誰作此說。答是舊阿毘達磨者說。問彼何故作此說。答為遮餘部故作是說。不必唯說五根為性。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問若執五根體唯無漏。有何過失。答便違契經。
如契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是味是過患是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至廣說。非無漏法可作如是品類觀察。分別論者作如是言。世尊此中說自相觀。謂我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集等自相。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廣說。云何觀無漏是集自相耶。謂此必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集起故。云何觀此是沒自相。謂要未知當知根沒已知根起。已知根沒具知根起故。云何觀此是味自相。謂此亦是愛所緣故。若爾無漏愛所繫耶。不爾。如仁許無漏法是煩惱境而非所繫。我宗亦然。
愛緣無漏而不能繫。斯有何失。云何觀無漏是過患自相。謂觀無漏是無常故。云何觀無漏是出離自相。謂涅槃時必棄捨故。如契經說。般涅槃時一切有為皆悉棄捨。彼言非理。所以者何。謂此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證得諸漏永盡無上菩提。非自相觀能盡諸漏。故彼所說決定非理。由此五根非唯無漏。又執五根唯無漏者。復違經說。如契經說。唯願世尊演說法要。所以者何。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軟根者。乃至廣說。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我昔未轉正法輪時。曾以佛眼觀諸有情處在世間。
或生或長有利中軟諸根差別。善容貌善調伏薄塵垢。若不聞法。退失勝利信等五根。若唯無漏應利根者是阿羅漢。中根者是不還。軟根即是一來預流。若爾世尊未轉法輪應已名轉。一切聖者於諸世間已充滿故。復轉法輪應成無用。分別論者作如是言。此中根名說所依處不說根體。於我何違。彼如是言亦不應理。違餘經故。謂餘經說。
生聞梵志往世尊所而白佛言。喬答摩尊說根有幾。佛言。我說二十二根。所謂眼根。乃至廣說。彼經豈亦說根所依。彼此二經根聲不異。一謂根體。一謂所依。非所極成。是自妄執。故定應許信等五根亦通有漏。問若通有漏。彼所引經當云何釋。答信等五根實通有漏。彼經一向說無漏者。所以者何。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有說。彼經唯說聖道。所以者何。聖者差別依聖道說非世俗故。問彼經又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復云何通。答斷善根者名外異生。謂諸異生總有二種。一內二外。不斷善根。說名為內。斷善根者。說名為外。彼經意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名為斷善根者。故所引經於我無失。或說。此是經部所說。謂經部師。亦為遮遣分別論者。如前所執故作是言。世第一法五根為性。非唯爾所。
有說。此是犢子部宗。彼部師執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餘雜此故。亦得善名。由此五根建立一切賢聖差別不由餘根。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俱解脫。從此減下成慧解脫。次復減下成身證。次復減下成見至。次復減下成信解。次復減下成隨法行。次復減下成隨信行。問今此論宗與犢子部。何相關預而敘彼說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彼與此所立義宗。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謂彼部執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諸異生性一向染污。謂欲界繫。見苦所斷。十種隨眠為自性故。隨眠體是不相應行。涅槃有三種。
謂學無學非學無學。立阿素洛為第六趣補特伽羅。體是實有。彼如是等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勿有疑。彼與此皆同故。敘彼宗遮顯有異。今應問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勿有此過。故應說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
尊者法救作如是言。諸心心所是思差別。故世第一法以思為自性。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心心所體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為自性。彼二尊者作如是言。信等思心前後各異無一並用。信等五根為等無間。入見道者。約容有義故作是言。信等五根能入見道。謂或有用信思信心為等無間入於見道。乃至或用慧思慧心為等無間入於見道若爾應用不相應法為等無間入於見道。彼作是言。許亦何失。如仁宗說心體前後。雖不相應而有所緣能為無間入於見道。我宗亦爾。信等思心雖復自體無相應義。而有所緣。能為無間入於見道。斯有何失。有大過失。所以者何。若信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既無精進及念定慧。應有懈怠忘念散亂惡慧能入見道。如是乃至若慧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既無有信精進念定。應有不信懈怠忘念散亂能入見道。如是豈不成大過失。
為遮如是種種異執故復說言。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於此義中者。謂於此不顛倒。此宗此論。此蘊此納息此品類。此順契經。我及諸餘。同梵行者。所許義中如是。尊者迦多衍尼子。欲顯自宗世第一法以根非根相應俱有心心所法為其自性。
問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為等無間緣名入見道。為此滅已方名為入。為此住位即名入耶。若此滅已方名入者。何故此中不言已入。若此住位即名入者。異生聖者應成雜亂。有作是言。滅已名入。問若爾此文應說已入。爾時見道名已生故。答應言已入而說入者。此於究竟說加行聲。如今來聲說已來事。如世間說。大王今者從何處來。彼雖已來而說今來。此亦如是。又如已斷而說今斷。如契經說斷樂斷苦。乃至廣說。離欲染時。苦根已斷。今離第三靜慮。染樂根斷時。乃說為斷。豈非已斷而說今斷。又如已解脫而說今解脫。如契經說。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
離欲染時心於欲漏已得解脫。今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心於有漏無明漏得解脫時。乃說為解脫。亦於已解脫而說今解脫。又如已受而說今受。如契經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彼亦已受而說今受。非於受時可了知故。此亦如是。雖是已入而說今入。有餘師說。此文應言無間而入正性離生。彼言無理。等無間入無間。而入義有何異。如是說者。世第一法。住時名入。問若爾異生應即聖者。入聖道故。答無如是過。世第一法至住位時。苦法智忍在正生位。未成就故不名聖者。苦法智忍雖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無間。世第一法爾時為彼等無間緣。故名為入。
由此故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問若心心所法。已入正性離生。或當得入。亦是世第一法不。答亦是。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答若說正入。當知則說已入當入。若說現在。當知則說過去未來。其相一故。思心差別論者作如是言。若信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唯信思心但為同類等無間緣。如是乃至。若慧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唯慧思心但為同類等無間緣。相似相續論者作如是言。心心所法但為同類等無間緣。謂心與心非心所。心所與心所非心。諸心所中。受與受非餘。想等亦爾。然諸心所非恒相應。遇別緣起。謂若欣前境起樂受。
若厭前境起苦受。若於境中庸。起不苦不樂受。若欲有所領納生受。若欲取像生想。若欲有所作生思。乃至若欲有所決擇生慧。故諸心所非恒相應。若爾已起心心所法。應不皆作等無間緣。彼作是言。一切能作等無間緣。然非無間。如仁宗許。出無想時。雖五百劫無心心所。而用入位心心所法。為今出位等無間緣。我宗亦爾。雖同類法多時間斷而前為後等無間緣。斯有何失。彼言無理。所以者何。有心無心義各別故。又相應法。有即與果有未與果。不應理故。未生心等。非等無間。預作彼緣不應理故。又彼違害品類足說如說云何心等無間法。謂心無間餘心心所法。
或已生或正生。及無想定滅盡定。或已生或正生。又若爾者復有別過。謂若從有尋有伺地心心所法無間。無尋唯伺地。或無尋無伺地。心心所法現在前。前地已起心心所法。應非後地等無間緣。不相似故。乃至若從無尋無伺地。心心所法無間。無尋唯伺地。或有尋有伺地。心心所法現在前。說亦如是。善不善無記等心心所法展轉無間。其過亦爾。前若非後等無間緣。後既無緣。應不得起。若謂後起由前隔越。同類諸法等無間緣。此亦不然。在有心位隔越為緣。不應理故。又初無漏。及無始來曾所未起殊勝有漏。彼既無有前起。同類等無間緣應不得起。又彼所言有大過失。謂貪無間應常起貪。無時伏貪起不淨觀。若瞋無間應常起瞋。無時伏瞋起慈悲觀。若癡無間應常起癡。無時伏癡起因緣觀。起我見等如理應知。執異類起無近緣故。又此勝善曾未起故。是則善心無由得起。若爾則無得解脫義。勿有如是種種過失。
是故應許前生心聚為後生聚等無間緣。若等不等。前於後生開避力同。如穀豆聚。問世第一法。現在前時。所修未來心心所法。彼法亦是世第一法不。有說。彼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以此中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彼未來者。既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彼非世第一法。又彼若是世第一法。則世第一法應有多心。便違後文。世第一法。應言一心非眾多心。如是說者。彼法亦是世第一法若彼法非世第一法。便與智蘊所說相違。如說若有未曾得道現在前時。修餘未來彼種類道。若執彼非世第一法。云何名為彼種類道。問彼不能作等無間緣。
如何可名世第一法。答彼雖不作等無間緣。而能隨順由起得故。譬如苾芻與僧欲法。謂如僧眾布灑他時。有諸苾芻雖不在眾。由與欲故得布灑他。諸餘僧事亦得成立。如是未來所修種類。雖不能作等無間緣。而起自得顯相隨順。設彼不起顯相順得。此不能作等無間緣。此能為緣由彼順力。彼於聖道起不礙力強故。問若彼亦是世第一法。此中本論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若有能作等無間緣。此中即說。彼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不說。復次若行世者此中說之。彼不行世是故不說。復次若能取果與果此中說之。彼不能取果與果。是故不說。
復次若因長養得而亦在身者。此中說之。彼雖因長養得而不在身。是故不說。復次若有勢力能修未來。此中即說。彼無修力故不說之。復次若心彼因彼心此果。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復次若法酬因。亦能取果在身緣境。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復次若具二修此中即說。彼唯得修無行修義。故不說之。復次若有作用此中說之。彼無作用。是故不說。問若爾何故此後文說世第一法非多心耶。答彼說現世有作用者。唯有一心非說一切。若說一切實有多心。未來世中有多品類種類同故。雖非所修尚得名為世第一法。況所修者而非是耶。故有問言。
頗有相應世第一法而不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耶答有。謂即未來所修種類。問世第一法。隨轉色心不相應行。為是世第一法不。有作是說。彼非世第一法。由此中言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彼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不名世第一法。如是說者。彼法亦是世第一法。問彼既不作等無間緣。云何得名世第一法。答彼雖不作等無間緣而能隨順。由彼與此心心所法。一起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極親近故。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若法能作等無間緣。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復次若法因長養得而有所緣。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復次若法相應。有所依有行相。有所緣有警覺。此中說之。彼法不爾。是故不說。故有問言。頗有現在世第一法非苦法智忍等無間緣耶答有。謂此隨轉色。心不相應行。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