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 玄奘譯200卷CBETA T1545大于一万字 2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五
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欲色界有色故心相續依色轉。無色界既無有色心相續應無依轉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無色界心等相續亦有依轉故作斯論。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無色有情心相續依何轉耶。答依命根眾同分。及餘如是類心不相應行。何者是餘不相應行。謂得生老住無常等。問欲色二界心相續轉亦依命根眾同分等。此中何故但說依身答亦應說依彼轉而不說者。是有餘說。有作是說。依義多故。謂欲色界心相續轉依身義多。非命根等為依義多。謂眼根等無量色法與眼識等為所依故。
就像有形有情众生的心相续依赖身体而转变。详细论述了这个问题。问为何要提出这个论点。答曰:为了让那些有疑惑的人得到确定的信念。有人可能会怀疑,因为欲界和色界有形,所以心相续依赖色而转变。无色界既然没有形,心相续应该没有依托而转变。为了让这种疑惑得到解决,表明无色界心等相续也有依托而转变,因此提出这个论点。有形有情众生的心相续依赖身体而转变,那么无色有情众生的心相续依赖什么而转变呢?答曰:依赖命根、众同分以及其它类似的心不相应行。哪些是其它不相应的行?比如得、生、老、住、无常等。问:欲界和色界心相续转变也依赖命根、众同分等,这里为何只说依赖身体?答曰:也应该说依赖它们而转变,但不说是因为有所省略。有人说,依赖身体的意涵更多。也就是说,欲界和色界心相续转变依赖身体的意涵更多,并非命根等依赖的意涵更多。比如眼根等无量色法与眼识等作为依托。
有餘師說以身麁故但說依身。命根等細難示現故。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眼根所依大種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眼識耳鼻舌識應知亦爾。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若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命根眾同分。
有馀师认为,由于身体较为粗糙,所以只提到了依身。命根等细微难以示现。如果生在欲界,眼识现在前,这个识以眼和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眼根所依的大种、身根及身根所依的大种、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耳、鼻、舌识的情况也应如此理解。如果身识现在前,这个识以身和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身根所依的大种、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如果意识现在前,这个识以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身根所依的大种、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就像生在欲界,生在色界也是如此。不同的是,那里没有鼻识和舌识。如果生在无色界,意识现在前,这个识以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命根、眾同分为依。
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有作是說。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眼識耳鼻舌識應知亦爾。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及香味。生無色界如前說。有餘師說。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
获得生、老、住、无常等状态时,它们是依存的对象,而不是所依的对象。有的学派主张,如果生在欲界,眼识出现在当前,这个识以眼和紧接着消失的意识为依存和所依。以身根和色、香、味、触、命根、眾同分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获得生、老、住、无常等状态作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耳、鼻、舌识的情况也应如此理解。如果身识出现在当前,这个识以身和紧接着消失的意识为依存和所依,以色、香、味、触、命根、眾同分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获得生、老、住、无常等状态作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如果意识出现在当前,这个识以紧接着消失的意识为依存和所依,以身根和色、香、味、触、命根、眾同分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获得生、老、住、无常等状态作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就像生在欲界一样,生在色界也是如此,不同的是,那里没有鼻识和舌识,也没有香和味。生在无色界的情况如前所述。另有一些学派认为,如果生在欲界,眼识出现在当前,这个识以眼和紧接着消失的意识为依存和所依,以俱生的四蕴为依存对象,而不是所依对象。
如眼識耳鼻舌身識應知亦爾。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如生欲界。生色界應知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三蘊為依非所依。問命根體為是一物為多物耶。設爾何失。若一物者何故斷手等而不死。斷頭腰便死耶。若多物者何故手等被斷離身而無有命。答應說命根體是一物。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而不死耶。答命根有二種。一依具足身。二依不具足身。斷手足等令離身時依具足身命根滅。依不具足身命根起。命所依身亦有二種。未斷手等名具足身。
就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一样,应当知道它们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意识现在存在,这个意识以无间灭的意识为依止和所依,以同时生的四蕴为依止而不是所依。比如生在欲界,生在色界的情况也应当知道是这样。不同的是,那里没有鼻识和舌识。生在无色界,意识现在存在,这个意识以无间灭的意识为依止和所依,以同时生的三蕴为依止而不是所依。问:命根的实体是一个还是多个?假设是一物或多物,有什么过失?如果是一个,为什么断手等不会死,断头或腰就会死?如果是多个,为什么手等被断离身后没有生命?回答应当说命根的实体是一个。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断手脚等不会死?回答:命根有两种。一是依具足身,二是依不具足身。断手脚等使它们离身时,依具足身的命根灭,依不具足身的命根起。命所依的身体也有两种。未断手等时称为具足身。
斷手等時名不具足。斷手等已具足者滅。不具者生。故命與身相依而轉。問何故斷頭及腰便死。斷手足等而不死耶。答頭腰二處是大死節故斷便死。手等不然。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為食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復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斷之便壞眼等諸根。腹是息風所依止處。斷腰腹壞息無所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手等不爾不可為難。有說。命根體是多物手足等中命根各別所依。能依數量等故。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令離身時而無有命。答以手足等繫屬身故彼若離身命便不起。如手足等未離身時是身根依名有情數離身不爾。命根亦然。故彼離身命便不起。評曰。應說命根體是一物。有一命故名有命者。如有一心名有心者。有一心滅名無心者。一受一想一思亦然。如是有情有一命故名有命者。而此命根唯是異熟不相應行。如心受等一有情身一剎那頃有一無二。
当手被切断时,称为不完整。手被切断后,原本的完整性消失,不完整的状态出现。因此,生命与身体相互依存而变化。问:为何断头和腰会导致死亡,而断手和脚却不会?答:头和腰是重要的生命节点,一旦断裂便会导致死亡。手等部位则不是这样。再者,欲界的有情众生依赖段食而生存,咽喉是段食的通道,腹部是食物的依托,因此一旦这两处被切断,命根也会随之断裂。另外,头部是眼睛等众多感官的依托,一旦断裂,眼睛等感官也会随之损坏。腹部是呼吸风的依托之处,一旦腰腹被切断,呼吸便失去了依托。因此,这两处一旦被切断,命根便会断裂,手等部位则不是这样,不能作为反驳的理由。有观点认为,命根是由多种物质构成,手和脚等部位的命根各自依托,依托的数量相等。问:如果这样,为何断手和脚等部位并使其离开身体时,却没有生命?答:因为手和脚等部位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如果它们离开身体,生命便不会继续。就像手和脚等部位未离开身体时,它们是身根的依托,被称为有情数,离开身体则不是。命根也是如此,一旦离开身体,生命便不会继续。评述说:应该说命根是一个物质,因为有一个生命,所以称为有生命者。就像有一个心被称为有心者,有一个心消失被称为无心者。一个感受、一个想法、一个思考也是如此。因此,有情众生有一个生命,所以被称为有生命者。而这个命根只是异熟不相應行,就像心受等一样,一个有情众生的身体在一瞬间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云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猶如命根體是一物遍與一切身分為依。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唯無覆無記性唯有漏通三界。問此眾同分。為長養為等流。為異熟。答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然。等流者。謂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至無色界等有情亦然。有說異熟者。謂初生時得。如與父母等展轉相似。等流者。謂後時方得。如與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等有情同分。如理應知。有餘師說。有情同分通善不善無記性攝。謂四向四果有情同分是善性攝。
什么是众同分?它指的是有情同分,就像命根一样,其本质是单一的,却普遍存在于所有身体部分,并作为它们的依托。它属于不相應行蘊,只有无覆无记性,且只有漏,遍及三界。问:这个众同分是长养、等流还是异熟?答:它是异熟和等流,不是长养,因为它不是色法。异熟指的是趣同分等,例如地狱趣的有情相互之间相似,乃至天趣的有情也是如此。等流指的是界同分等,例如欲界的有情相互之间相似,乃至无色界的有情也是如此。有的说异熟是在初生时获得的,如与父母等相互之间相似。等流是在后来才获得的,如与沙门、婆罗门等相互之间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等有情同分,应当如理了解。另有一些师说,有情同分包括善、不善、无记性,四向四果的有情同分属于善性。
造五無間業有情同分不善性攝。諸餘同分無記性攝。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法雖有三種而有情同分唯無記攝。由此應知前說為善問若得眾同分彼捨眾同分耶。答應作順前句。謂若得眾同分彼定捨眾同分。有捨眾同分而不得眾同分。謂阿羅漢般涅槃時。問若死此生彼時定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耶。答應作四句。有死此生彼而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天死還生天等。有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而非死此生彼。謂入正性離生等位。有死此生彼亦捨眾同分亦得眾同分。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有不死此生彼亦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謂除前相。
造作五无间业的有情同分属于不善性。其他同分则属于无记性。评述说:他们不应该这样说。虽然法有三种,但有情同分只属于无记性。由此应知,前述的问题是恰当的。如果得到众同分,那么他是否舍弃众同分呢?回答应顺应前句,即如果得到众同分,那么他必定会舍弃众同分。也有舍弃众同分而没有得到众同分的情况,比如阿罗汉般涅槃时。问:如果死亡后转生到另一个世界,那时他是否一定舍弃众同分并得到众同分呢?回答应分为四句。有死亡后转生而不舍弃众同分也不得众同分的情况,比如地狱死后还生地狱,乃至天死后还生天等。有舍弃众同分而得到众同分,但不是死亡后转生的情况,比如入正性离生等位。有死亡后转生也舍弃众同分也得到众同分的情况,比如地狱等死后生到其他趣。有不死亡后转生也不舍弃众同分不得众同分的情况,即除了前面提到的情况。
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愛有三種。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亦不說無有愛是見所斷是修所斷。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復次為止異執顯經義故。謂或有說。契經所言無有愛者。通見修所斷。如分別論者。為止彼執顯經所說。無有愛者唯修所斷。故作斯論。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答應言修所斷。無有者。眾同分無常。緣此愛說名無有愛。是故此愛唯修所斷。以眾同分修所斷故。有作是說。無有愛或見所斷或修所斷。云何見所斷。
无有爱应当说是见所断还是修所断呢?等等广泛的讨论。问为何要作这样的论述。回答说,为了详细解释佛经的意义。比如佛经中说,爱有三种:一为欲爱,二为有爱,三为无有爱。佛经虽然这样说,但并没有详细分别,也没有说明无有爱是见所断还是修所断。佛经是本论的基础,那些没有说明的现在应该说明。再者,为了停止错误的执着,明确佛经的意义。比如有人说,佛经所说的无有爱,既包括见所断也包括修所断,如分别论者所说。为了停止他们的执着,明确佛经所说的,无有爱只是修所断。因此作此论述。无有爱应当说是见所断还是修所断呢?回答说,应当说是修所断。无有,指的是众同分无常,因此对这种爱称为无有爱。所以这种爱只是修所断。因为众同分是修所断的缘故。也有人说,无有爱或是见所断或是修所断。为何说是见所断呢?
謂於見所斷法無有而貪。云何修所斷。謂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問誰作此說。答分別論者。彼說意言。三界無常說名無有。能緣彼貪名無有愛。無常既通見修所斷。能緣彼愛亦通二種。於此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謂於此論隨順契經無倒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此中有說。若隨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若隨實義說無有愛通二所斷。所以者何。謂契經說。如有一類恐怖苦受所逼切故作如是念。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樂哉。此經中說彼眾同分後時無常。名為無有。如是無有唯修所斷。故無有愛非見所斷。此中論主說隨經義。與分別論者競釋經義。
指的是对见所断法的不存在而产生的贪欲。如何理解修所断呢?指的是对修所断法的不存在而产生的贪欲。问谁提出了这个观点?答案是分别论者。他们认为,三界的无常被称为“无有”,对无常的贪恋被称为“无有爱”。无常既包括见所断也包括修所断,因此对无常的贪恋也包括两种。在这个意义上,无有爱只应该被称为修所断。也就是说,在遵循契经的无倒义中,无有爱只应该被称为修所断。这里有一种说法,如果按照经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无有爱只属于修所断;如果按照实际的意义来说,无有爱包括两种所断。为什么呢?因为契经中说,比如有一类人被恐怖和苦受所逼迫,他们这样想:如果我死后彻底消失,那岂不是很快乐吗?这段经文中提到,他们对死亡之后的无常状态,称为“无有”。这样的无有只属于修所断,因此无有爱不属于见所断。这里的论主是按照经文的字面意义来说的,与分别论者竞争解释经文的意义。
故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若隨實義如後當說。三界無常說名無有。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無有愛亦通二種。有作是說。此無有愛若隨實義若隨經義。俱應說言唯修所斷。三界無常雖通二種。而起愛者唯修所斷。以無有愛依厭苦生。但愛當來苦器無有。唯修所斷。是眾苦器。故無有愛唯修所斷。斷見雖緣五部無有。而無有愛不能通緣。但緣當來眾同分斷。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起無有愛補特伽羅。唯緣執受蘊界處起。為彼逼切緣彼當來斷壞起愛。無見所斷逼切有情令愛彼斷。故無有愛唯修所斷。前來略說無有愛唯修所斷。
因此说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如果按照真实的意义,如后文将要说的,三界的无常被称为无有。三界的无常既属于见断也属于修断,所以无有爱也通于两种。有的论师说,这个无有爱无论是按照真实的意义还是经典的解释,都应该说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三界的无常虽然通于两种,但产生爱著的只有修断。因为无有爱依赖于对苦的厌离而生,只是爱著未来苦的终结,只有修断。这是所有苦的终结,所以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断见虽然涉及五部无有,但无有爱不能通涉,只涉及未来眾同分的断除。因此,尊者妙音说,产生无有爱的有情,只涉及对执受蕴、界、处的起念。因为他们被逼迫,所以对那个未来终结产生爱著。没有见断的逼迫有情使他们爱著那个断除,所以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之前简略说明了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
此後應理論者與分別論者相對問答難通。廣顯無有愛唯修所斷。汝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是分別論者問。重定前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答如是者。是應理論者答。謂順契經無顛倒義所立決定故言如是。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耶者。是分別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答不爾者。是應理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答見法性故。謂預流者見諸法性因果相續故不愛斷。復次信業果故。謂預流者深信業果前後相續故不愛斷。復次了達空故。謂預流者得空解脫門知無我我所。
接下来,理论家与分别论者之间进行了一场关于相对问题的问答和辩论。他们广泛地展示了“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的观点。分别论者问道:“你说‘无有爱’只能通过修行来断除,那么初入流的修行者是否还未断除这种爱呢?”这是分别论者对理论家观点的质疑,并且强调如果不确定对方的观点就指责对方的错误是不合理的。理论家回答说:“是的。”这是合理的,因为这样的回答符合佛经中无颠倒的真理,并且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观点。分别论者想要通过提出难题来反驳理论家的立场,问道:“初入流的修行者是否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死后一切都将毁灭,那岂不是很安乐吗?’”这是分别论者试图通过反问来证明理论家的观点与正义相违背。理论家回答说:“不是这样的。”这是理论家拒绝分别论者的质疑,并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正义并无冲突。有人问:“为什么初入流的修行者不会生起这种爱呢?”理论家回答说:“因为他们见到了法性。”也就是说,初入流的修行者由于见到了诸法的真实本性,理解了因果相续的道理,所以不会贪爱于断灭。再者,他们深信业果的道理,因为初入流的修行者深刻地信仰业果的前后相续,所以不会贪爱于断灭。还有,他们深刻理解空性,因为初入流的修行者通过空解脱门,认识到无我我所的真理。
今有後斷故不起愛貪後斷滅。復次此無有愛斷見所長養。要斷見後方現在前。諸預流者已斷斷見故不起此愛。復次諸預流者得無有愛非擇滅故必不復起。聽我所說若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則不應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是分別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應理論者後通意言。我宗不說諸未斷者皆必現前。或有未斷而不現前。
或有已斷可現前故。若未斷者皆必現前。是則應無解脫出離。以未斷法無邊際故。設起何時起之可盡。此後反破分別論者以通前難。因明論中說破他義有三種路。一猶預破。二說過破。三除遣破。佛契經中明破他說亦有三路。一勝彼破。二等彼破。三違宗破。勝彼破者。如長爪梵志白佛言。我一切不忍。佛告彼曰。汝亦不忍此自見耶彼便自伏。等彼破者。如波吒梨外道白佛言。喬答摩知幻不。若不知者非一切智。若知者應是幻惑。佛告彼言。俱茶邑有惡人名藍婆鑄茶破戒行惡汝知之不。彼言我知。佛告彼曰。汝亦應是破戒惡人。彼便自伏。違宗破者。
如鄔波離長者白佛言。身業罪大非意業。佛告彼曰。彈宅迦林羯凌伽林等誰之所作。豈非仙人惡意所作。彼答言爾。佛言。身業能作此耶。彼言不能。佛告彼曰。汝今豈不違前所言。彼便自伏。於此三中。應理論者依等彼破以通前難。此有三種如後廣說。汝等亦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是應理論者問。審定他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所問理定故言如是。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善住龍王琰魔鬼王統攝鬼界諸有情耶者。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答不爾者。
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答彼趣是愚聖有智故。彼趣是異生。聖非異生故。彼趣惡意樂。聖意樂善故。彼趣多有破戒惡業。聖者成就清淨戒故。復次一切聖者得諸趣非擇滅故不愛生彼。問聖者於惡趣皆不起愛耶。答雖無生彼愛而有資具愛如天帝釋亦愛設支青衣藥叉哀羅筏拏善住龍等。諸預流等聞父母等墮惡趣中亦生愛念。今遮生愛故答不爾。聽我所說若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
則不應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應理論者此初意言如惡趣愛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順正理。汝等亦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耶者。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耶者。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答不爾者。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纏耶。
答若有上品惡意樂者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意樂善故。復次若有上品無慚無愧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有慚愧故。復次此纏邪見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邪見斷故不起此纏。復次諸預流者已得此纏非擇滅故及得此業不作戒故畢竟不起。聽我所說若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若預流者不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則不應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應理論者此中意言。如此殺纏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
彼所難不應正理。汝等亦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耶者。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答如是者。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此中修所斷法者。謂有漏善法無有者。謂彼善根斷。若於此起貪名無有貪。此善根斷。修所斷故緣此起貪亦修所斷。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緣此起愛耶者。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答不爾者。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答聖於善法恒樂成就不欲遠離。此善根斷不成善法令遠離善。是故聖者不緣起愛。復次聖於善法恒樂增進。
此善根斷能令善法損減衰退是故聖者不緣起愛。復次此善法無有愛是邪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已斷邪見故無此愛。復次聖者於此得非擇滅故必不起。聽我所說若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則應說預流者緣此起愛。若預流者不緣此起愛。則不應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應理論者此後意言。如善法無有愛聖雖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應正理。彼既應理此亦應然者。是應理論者總舉彼三結成己義。謂彼所說初中後三既應正理。我前所說理亦應然不可為難。
無有名何法。答三界無常。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造此論者唯解隨經義。不解隨實義。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論者前來成立隨契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今隨實義顯無有愛通二所斷。三界無常通二斷故。復次分別論者問應理論者言。汝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我而於實理猶未審定。今應定說無有是何而言此愛唯修所斷。應理論者答分別論者言。我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汝成隨經義。今隨實義此無有愛通二所斷。以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有作是說。前來說愛今說無有。欲顯此二俱修所斷。此中所說三界無常。但說三界眾同分滅不說一切。評曰。
如前所說為善。三界無常言無簡故。緣善法斷尚有起愛緣見所斷諸法無常寧不起愛。以斷見者總計五部為我我所當來斷滅後隨起愛。雖不總緣而緣一一別別起愛。於理何咎。問諸無漏法亦有無常。何故此中唯說三界。答若無常相是愛所緣。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所緣。故此不說。復次若無常相愛所隨增。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隨增。是故不說。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心解脫貪瞋癡。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何等心解脫。為有貪瞋癡心解脫。為離貪瞋癡心解脫。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分別者。
今應說之。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為止彼執顯示心性非本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若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者。何不客塵煩惱本性染污與本性清淨心相應故其相清淨。若客塵煩惱本性染污雖與本性清淨心相應而相不清淨。亦應心本性清淨不由客塵煩惱相不清淨。義相似故。又此本性淨心為在客塵煩惱先生。為俱時生。若在先生。應心生已住待煩惱。若爾應經二剎那住。有違宗失。若俱時生。云何可說心性本淨。汝宗不說有未來心可言本淨。
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顯自宗無顛倒理故作斯論。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何等心得解脫。有貪瞋癡心耶。離貪瞋癡心耶。答離貪瞋癡心得解脫。問離貪瞋癡心本來解脫。何故復說得解脫耶答雖約煩惱本來解脫而依行世及在相續今得解脫。謂若身中煩惱未斷心未行世不在相續。以心不能自在行世在相續故不名解脫。若自身中諸煩惱斷。爾時此心自在行世在相續故。名得解脫。有作是說。貪瞋癡相應心得解脫。問誰作是說。答分別論者。彼說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相應煩惱已斷名不染心。如銅器等。未除垢時名有垢器等。
若除垢已名無垢器等。心亦如是。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理應違拒。所以者何。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此中意說心與煩惱若相應者無解脫義。同對治故。若未斷時。以未斷故不名解脫。若被斷已俱不成就不名解脫相應諸法不可令其遠離伴性尚不名斷。況名解脫。故解脫心必無煩惱。本相應義。為證此義復引契經。世尊亦說苾芻當知。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何等為五。一雲。二烟。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此中雲者。如盛夏時有少雲起須臾增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烟者如林野中焚燒草木率爾烟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塵者。如亢旱時大風旋擊囂塵卒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霧者。如秋冬時山河霧起。又聞外國雨初晴時。日照川原地氣騰湧。雰霏布散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曷邏呼阿素洛手者。謂阿素洛與天鬪時。天用日月以為旗幟。由日月威天常勝彼。時曷邏呼阿素洛常心忿日月欲摧滅之。由諸有情業增上力。盡其智術不能摧壞。遂以手障令暫隱沒。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無大身形端嚴殊妙如曷邏呼阿素洛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如日月輪非與五翳相合相應相雜。
彼翳未離此日月輪不明不照不廣不淨。彼翳若離此日月輪。明照廣淨。如是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此中意說。如日月輪非與五翳從本已來相應相雜。後時離彼明照廣淨。心亦如是。非從無始與貪瞋癡相應相雜。後時離彼名得解脫。是故要離貪瞋癡心後彼斷時名得解脫。其理決定。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於三世不了別者。撥無過去未來諸法。為遮彼執欲顯實有過去未來。或復有執。無正生時及正滅時如譬喻者。彼說時分但有二種。一者已生。
二者未生。復有二種。一者已滅。二者未滅。除此更無正生正滅。為遮彼執欲顯實有正生滅位。復次前說離貪瞋癡心得解脫。未說何心為在何世於何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言未來者。即遮撥無過去未來實有法執。無學心者。顯無學心名得解脫。生時者。顯有正生正滅時遮譬喻者執解脫一切障者顯於一切障皆得解脫。謂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下下品煩惱時。於三界五部障皆得解脫。集遍知故。爾時總得諸無為故。問爾時未來心一切得解脫。何故但說未來生時。答且舉未來生時為門。
類現一切皆得解脫。爾時皆於在身行世得自在故復次以生時心是解脫道。此為上首離一切障。由此未來皆得解脫。故偏說之。復次解脫有二種。一行世解脫。二相續解脫。正生時心具二解脫。故偏說之。餘未來心雖有相續解脫而無行世解脫。故不說之。問爾時五蘊皆得解脫。何故但說心解脫耶。答舉心為門。類顯一切未來五蘊皆得解脫。復次就勝說故。謂五蘊中心最為勝。說心解脫即說一切。如說王來。即說臣妾。復次爾時雖有心所法等皆依心故但說其心。以心大故心所名為大地所有。由心所故起隨轉色不相應行。依心等生故偏說心不說餘蘊。復次心是主故。
若心清淨餘蘊亦然。是故偏說。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時但緣心故。此中偏說。此如初品已廣說之。問學及非學非無學心亦得解脫。何故但說無學心耶。答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無學法勝非學法等。若說勝有情。無學有情勝非學有情等。是故此中但說無學。復次以無學心解脫多故。有勝德故。無諸過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多故勝故無諸過故。唯無學心說名解脫。復次以無學心具二解脫。謂自性解脫及相續解脫。故偏說之。餘心不爾。是故此中應作四句。有心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謂學無漏心。有心相續解脫非自性解脫。
謂無學有漏心有心自性解脫亦相續解脫。謂無學無漏心。有心非自性解脫亦非相續解脫。謂學有漏心及異生心。復次若心全分解脫。此中說之。學心唯有一分解脫。非學非無學心或全分不解脫。或一分不解脫。故不說之。復次若心唯解脫唯無縛唯有智無無智。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復次若心解脫五部煩惱及五部法。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復次若心解脫五部障礙及五部所緣。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復次若心有正解脫無邪解脫。有正智無邪智無怨敵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復次若心不為八邪所伏。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學心雖復遠離八邪而猶被障。故亦名伏。復次若心畢竟能斷後有得一切有非擇滅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復次若心解脫究竟圓滿。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復次若心已得解脫王位以解脫絹而繫頂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復次若心唯在解脫猶如摩魯多愛相續中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復次若心究竟剪拔三界猶如鬚髮諸煩惱者。此中說之。復次若心已斷依第一有煩惱頂者。此中說之。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廣大微妙。此中說之。學心雖復有輕安樂。而彼猶有煩惱怨敵未永盡故。不得名為廣大微妙。譬如國王怨敵未盡。或雖已盡而諸邊國未來朝貢爾時未為受大快樂。
學心猶未盡煩惱故。三界善根未總修故。彼輕安樂不得名為廣大微妙。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已捨重擔不為煩惱。意言所伏名牟尼者。此中說之。復次若心捨熱惱處得清涼處。捨煩惱依得善根依。捨雜染蘊得清淨蘊。捨染有情聚得淨有情聚。永寂意言牟尼圓滿。此中說之。復次若入勝義福田數者。此中說之。學有煩惱未入勝義福田數中。如伽他說。
貪欲壞眾生 如田有穢草
施無貪欲者 獲勝果無疑
復次若害彼命得無間罪。此中說之。復次若功德過失不相雜行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斷諸著破諸堤塘除諸障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斷四食破四魔怨離四識住究竟超度九有情居。絕諸生路盡界趣生老病死者。此中說之。復次此中不應責造論者。以造論者依經作論。經說無學心得解脫非有學等。故偏說之。問盡智時修三界善根亦解脫不。答亦得解脫。永離障故。問阿羅漢果退已還得。爾時何心名得解脫。為過去者未來者耶。答唯未來者名得解脫。非過去者。更不在身及行世故。已解脫故。今雖重得不名解脫。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