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勝天王般若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法界。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釋曰。同在一處自性清淨者。一切凡聖。皆以無所住。而住自性清淨心祕密藏之一處。若一若異不可思議者。以報身妙土之相。相入相資。故云若異。以法身自體之性。相遍相即。故云若一。如芥瓶燈室。同異難量。故云不可思議。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者。諸佛以般若方便。常相輔翌。何者。以般若觀空。不住生死。以方便涉有。不住涅槃。以不住生死故。智眼常明。以不住涅槃故。悲心恒續。悲智體同。故云平等。
根据《胜天王般若经》所说,三世如来同在一处,他们自性清净,处于无漏的法界之中。无论是同一还是差异,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拥有的智慧和神力,都源自同一法界。般若和方便,这两种相是平等的。经文解释说,所谓同在一处自性清净,意味着所有凡夫和圣者都以无所住的心态,安住在自性清净心的秘密藏中。所谓若一若异不可思议,是因为报身和妙土的相相互融合,相互资生,所以说是差异;而法身的自性则是相互遍及、相互即合,所以说是同一。就像芥子、瓶子、灯光和房间,它们的同一和差异难以衡量,所以说是不可思议。般若和方便这两种相平等,是因为诸佛通过般若和方便相互辅助。具体来说,通过般若观察空性,不执著于生死;通过方便涉入有为法,不执著于涅槃。因为不执著于生死,智慧之眼常明亮;因为不执著于涅槃,慈悲心持续不断。慈悲和智慧的本质相同,因此说它们是平等的。
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釋曰。一切境界。皆是意言分別。則無境唯識。若了識空。但一真心。成無分別智。此乃無等之智。第一之說。豈有餘智更能過者。此真如一心之性。為萬法之所依故。離此之外。何處別有纖塵能為標指。若離此一心境智。或有所見。皆是瞖眼狂心。不見真實。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如眾瞖者。同於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皆由眼瞖不見正色。眾生亦爾。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於正見。不了真實。
《金光明最勝王經》中提到,除了无分别的智慧,没有更胜的智慧;除了法的如如,没有更胜的境界。解释说,所有境界都是由心意和言语的分别构成的,实际上没有独立的境界,只有心识。如果认识到心识的空性,只剩下一个纯净的心,就能成就无分别的智慧。这是无与伦比的智慧,是至高无上的教法。没有其他智慧能够超越它。这种真如和纯净心的本性,是所有法的依据。离开这个,哪里还有微小的尘埃可以作为指示呢?如果离开这种心境和智慧,或者有所见识,都是由于眼睛的翳障和狂乱的心,不能看到真实。因此,《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中说,就像许多眼睛有翳障的人,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但看到的各不相同,彼此之间没有妨碍。都是因为眼睛的翳障,看不到正确的颜色。众生也是如此,色性本身没有障碍,但由于心的攀缘不同,被正见所遮蔽,不能认识到真实。
禪要經云。棄諸蓋菩薩白佛言。世尊。禪門祕要。為有一門。為是多門。若有多者。法則有二。若是一者。云何容受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迫迮。佛言。善男子。此禪要門。亦非是一。亦非多數。一切眾生。性同虛空。雖同虛空。各於身心自有禪門。實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言。冥合於理。口為禪門。攝眼分別。混合無異。眼為禪門。耳所聞聲。了知虛妄。畢竟寂滅。猶如聾人。耳為禪門。乃至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攝諸塵勞。入不二門。曠徹清虛。湛然凝定。釋曰。心是禪門。身為慧聚。禪能洞寂。慧能起照。寂照無差。方入平等。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
《禪要經》中说,棄諸蓋菩薩对佛陀说,世尊,禪定的要义,是只有一个门径,还是有许多门径?如果有许多,法则就变成了二元的;如果是一,又怎能容纳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不显得拥挤?佛陀说,善男子,这个禪定的要义,既不是一,也不是多。所有众生的本性都像虚空一样。虽然像虚空,但每个众生在身心上都有自己的禪定门径,实际上并不共同修行。为什么呢?因为止息言语,不言说,与真理相合。言语是禪定的门径。控制眼睛的分别,使它们混合无异,眼睛是禪定的门径。耳朵听到的声音,了知其虚妄,最终归于寂灭,就像聋人一样,耳朵是禪定的门径。甚至身体和意识也是如此。善男子,控制所有的烦恼,进入不二的门径,达到空旷、清澈、宁静的状态。解释说,心是禪定的门径,身体是智慧的聚集。禪定能够洞察寂静,智慧能够启发照亮。寂静和照亮没有差别,才能进入平等。就像《永嘉集》中所说,因为奢摩他(止)的缘故。
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耶。故知若了念本不起。常在等持。不察境因念生。翻悟真心亦動。所以圓覺經云。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雲自飛。真月何動。豈悟攀緣之舟常泛。覺岸靡移。如圓覺疏序云。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騖驟。
虽然达到了涅槃的寂静,但智慧之光却恒常照耀。这是因为通过毘婆舍那的修行。虽然智慧之光恒常照耀,但内心却始终保持寂静。这是因为通过優畢叉的修行。既不是照耀也不是寂静,因为照耀的同时内心恒常寂静。在世俗的表述中即刻显现真谛,因为寂静中智慧之光恒常照耀。在真谛的表述中即刻显现世俗,因为寂静而智慧之光恒常照耀。既不是寂静也不是照耀,因为照耀的同时内心恒常寂静。在毘耶的场合中,佛陀选择沉默。因此,如果能够理解念头本无生起,恒常保持在平等维持的状态,不观察因念头而产生的境界,反而能够领悟到真心也是在变动之中。所以《圆觉经》中说,云彩移动而月亮运行,船只行驶而河岸移动,却不知道妄想的云彩自己飘动,真正的月亮哪里会动?怎能领悟到攀缘的船只恒常漂浮,觉悟的河岸哪里会移动?正如《圆觉疏序》中所说,心本来就是佛,因为念头的生起而漂泊沉沦,河岸实际上并未移动,因为船只的行驶而显得匆忙。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云。爾時天冠菩薩。問於大樹緊那羅王。如是琴中妙偈。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從諸眾生音聲中出。又問。諸眾生音。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眾生音聲。從虛空出。乃至當知是聲。即虛空性。聞已便滅。若其滅已同空性住。是故諸法。若說不說。同虛空性。是故應當不捨空際。如音聲分。諸法亦爾。乃至又以音聲。名為言說。然是音聲。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則無堅實。則名為實。若其是實。則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無有起。若無有起。則無有滅。若無有滅。是名清淨。若是清淨。是則白淨。若是白淨。是則無垢。若是無垢。則是光明。若是光明。則是心性。若是心性。則是出過。若是出過。則出過諸相。若出過諸相。則是正位。若菩薩在正位。是則名得無生法忍。釋曰。入一心正位。是究竟指歸。最後垂示。言窮理極。更無過矣。
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中,天冠菩萨向大树紧那罗王提问:如此美妙的琴声中的偈语,是从哪里产生的?回答说,善男子,这些偈语是从所有众生的声音中产生的。又问,所有众生的声音,是从哪里产生的?回答说,善男子,众生的声音是从虚空中产生的。应当知道,这些声音,即是虚空的本性。听到之后就会消失,如果消失后与虚空的本性同在,因此所有事物,无论被说与否,都与虚空的本性相同。因此,应当不放弃虚空的境界。就像声音一样,所有事物也是如此。甚至用声音来命名言语,然而这些声音,没有固定的所在。如果没有固定的所在,就没有坚固的实体,这样就称之为真实。如果它是真实的,就不可破坏。如果不可破坏,就没有产生。如果没有产生,就没有消失。如果没有消失,就称之为清净。如果是清净的,就是纯净无瑕的。如果是纯净无瑕的,就是无垢的。如果是无垢的,就是光明的。如果是光明的,就是心的本性。如果是心的本性,就是超越了。如果是超越了,就是超越了所有形相。如果超越了所有形相,就是达到了正确的位置。如果菩萨达到了正确的位置,就称之为获得了无生法忍。解释说,进入一心的正确位置,是最终的归宿。最后的教导,言语达到了极致,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的了。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云。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行識滅已。初識次生。或生天中。或生人中。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餓鬼。大王。以初識不斷。自心相續。應受報處。而生其中。大王。觀諸生滅。頗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未來世。大王。如是行識終時。名之為滅。初識起時。名之為生。大王。行識滅時。去無所至。初識生時。無所從來。何以故。識性離故。大王。行識行識空。滅時滅業空。初識初識空。生時生業空。觀諸業果。亦不失壞。大王當知。以初識心相續不斷。而受果報。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中提到,那时,世尊对頻婆娑羅王说:当行识消失后,初识随即产生,可能投生到天界、人间、地狱、畜生道或饿鬼道。大王,因为初识不断,自心相续,所以应受报应的地方,便在那里投生。大王,观察所有生灭现象,是否有一法能从现在世延续到未来世?大王,行识结束时,称之为灭;初识产生时,称之为生。大王,行识消失时,它没有去向;初识产生时,它没有来源。为什么呢?因为识性是分离的。大王,行识和行识的空性,在灭时是灭业的空性;初识和初识的空性,在生时是生业的空性。观察所有业果,它们也不会丧失或破坏。大王应当知道,由于初识心相续不断,因此承受果报。
華手經云。佛言。復次堅意。菩薩以善修習一佛相故。隨意自在。欲見諸佛。皆能現前。堅意。譬如比丘。心得自在。觀一切入取青色相。能得信解。一切世界。皆一青相。是人所緣。唯一青色。觀內外法。皆一青色。於是緣中。得自在力故。堅意。菩薩亦復如是。隨其所聞諸佛名字。在何世界。即取是佛。及世界相。皆緣現前。菩薩善修習此念佛緣故。觀諸世界。盡皆作佛。常善修習是觀力故。便能了達一切諸緣。皆為一緣。謂現在佛緣。是名得一相三昧門。
《佛説華手經》中佛说:再次,堅意,菩萨通过善巧地修習一佛相,能够随心自在,想见诸佛,都能立即显现。堅意,比如比丘,心得到自在,观察一切入定,取青色相,能够获得信解,认为所有世界都是青色的,这个人所攀缘的,只有青色。观察内外法,都是青色。在这种攀缘中,因为得到自在力,堅意,菩萨也是这样。根据所听闻的诸佛名字,无论在哪个世界,就取那个佛和世界相,都作为现前的攀缘。菩萨善于修習这种念佛的因缘,观察所有世界,都看作是佛。经常善巧地修習这种观察力,就能深刻理解所有因缘,都归为一缘,即现在的佛缘,这被称为获得一相三昧的法门。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經云。佛告月氏天子。何謂菩薩曉了一切猶如虛空。其三界者。心之所為。不計斯心。無有色像。亦不可覩。無有處所。無有教令。猶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諸法。則不可得。若以於心不求于心。則無所獲。心不可逮。以不得心。一切諸法亦不可得。諸法則無有法。無形類想。亦無有影。而無所有。及與實諦。亦無所覩。無所覩者。於一切法。心無所入。知一切法。無所成就。亦無所生。譬如虛空。
佛陀升到忉利天为母亲讲经时说。佛陀告诉月氏天子,什么是菩萨深刻理解一切事物,就像虚空一样。这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不执着于这个心,没有形态和相貌,也看不见,没有具体的地方,没有教法的命令,就像幻化一样。因为心的本质,去寻求所有法则,是找不到的。如果不用这个心去寻求心,就什么也得不到。心是无法捕捉的,因为得不到心,所有法则也得不到。所有法则就没有法则,没有形状和类别的想法,也没有影子,什么都没有。以及真实的真理,也看不见。看不见的,在所有法则中,心没有进入的地方。了解所有法则,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什么产生。就像虚空一样。
菩薩念佛三昧經云。心如金剛。善根穿徹一切法故。心如迦隣提衣。柔軟。善根。能作業故。心如大海。善根攝諸戒聚故。心如平石。善根住持一切事業故。心如山王。善根發生一切善法故。心如大地。善根負持眾生事業故。
《菩萨念佛三昧经》中说,心如金刚,因为善根能穿透一切法;心如迦邻提衣,因为善根柔软,能进行各种行为;心如大海,因为善根能包含所有戒律;心如平石,因为善根能维持所有事业;心如山王,因为善根能产生所有善法;心如大地,因为善根能承载众生的事业。
演道俗業經云。佛告長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現。是為四。佛於是頌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滅無處所。從心而得生。五陰本無根。所著以為名。十二緣無端。了此至大安。
《佛説演道俗業經》中提到,佛陀告诉一位长者,智慧包含四个方面:第一,理解身体是空的,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最终会分散消亡,原本就没有固定的主人。第二,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由心所创造,心如同幻化,依赖它而形成各种形态。第三,了解五陰(五藴)本质上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执着而产生相应的情感。第四,明白十二因缘原本没有根源,因为相对的条件而显现。佛陀于是颂唱道:完全理解身体是空的,由四大元素组成,分散消亡后没有固定的地方,从心而生。五陰没有根本,因为执着而有名称。十二因缘没有起点,理解这些就能达到极大的安宁。
善夜經云。佛言。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至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釋曰。此緣三世之境。是相續識。若初心人。未得一念不生。或前念忽起。但後念莫續。亦漸相應。若欲頓消。直觀一念。生時。不得起處。自然前後際斷。當處虛寂。如金剛般若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無得故。自不相續。
《善夜經》中说,佛陀讲道:对于过去的事物,我们不应追忆;对于未来的事物,我们不应渴望;对于现在的事物,我们不应执着。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实现解脱。解释说,这是关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境界,是相续的意识。如果初学佛法的人还没有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或者突然产生了前念,只要后念不继续,也能逐渐相应。如果想要立刻消除,直接观察一念的产生,找不到它的起点,自然前后的界限就会断开,当下就会变得虚无寂静。正如《金剛般若經》所说,过去、未来、现在的心态都是不可得的。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不会相续。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佛言。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無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以覺一切法空故。乃至文殊師利言。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文殊師利。正念行者。彼處。無行無利。無果無證。何以故。文殊師利。心自性清淨故。彼心客塵煩惱染。而自性清淨心不染。而彼自性清淨心。即體無染。不染者。彼處無對治法故。以何法對治。能滅此煩惱。何以故。彼清淨非淨。即是本淨。若本淨者。即是不生。若不生者。彼即不染。若不染者彼不離染法。若不離染法者。彼滅一切染。
《入一切佛境界经》中说,佛陀讲道:如果有人能够修行正念的法门,那么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法门不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觉悟到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文殊师利菩萨说:修行正念的人,不执着也不放弃,这就是所谓的正念。不分别也不对立,这就是所谓的修行。不迷恋也不束缚,不解脱也不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修行。不离开也不接近,这就是所谓的修行。文殊师利,对于修行正念的人来说,那里没有修行的痕迹,没有利益的追求,没有果位的期待,也没有证悟的执着。为什么呢?文殊师利,因为心的本性是清净的。虽然心中有烦恼的尘埃,但心的本性是不被污染的。而这个不被污染的本性,其本质就是无染的。无染的,意味着那里没有需要对治的法门。用什么法门去对治,能够消除这些烦恼呢?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清净的本性,它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果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那么它就不会被污染。如果它不会被污染,那么它就不会离开污染的法门。如果它不离开污染的法门,那么它就能消除一切的污染。
以何等法滅一切染。彼不生。若不生者是菩提。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者。名為不異。不異者。名為如實。住一切有為無為法。釋曰。但了無生。即入平等。言平等者。即一切有為無為如實之性。見此性故。以無住義住一切法中。若不達一切法。是一心真如平等無生之性。在染離染。俱為煩惱所染。若了諸法無生。則一切有為無為。皆是菩提之道。何所染耶。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消除一切不洁净的状态?那就是不生。如果达到了不生的状态,那就是菩提。所谓的菩提,就是指平等。平等,就是指真如。真如,就是指不异。不异,就是指如实。安住在一切有为和无为的法则中。解释说,只要理解了不生,就能进入平等。所谓的平等,就是指一切有为和无为法则的真实本性。认识到这个本性,就能以无住的立场安住在所有法则中。如果不能理解所有法则,那么无论是在不洁净的状态还是离开不洁净的状态,都会被烦恼所污染。如果理解了所有法则的不生,那么一切有为和无为的法则,都是菩提的道路。还有什么可以被污染的呢?
海龍王經云。佛告龍王。是無盡藏。總持。說德無量。入無極慧。集菩薩行。乃至嚴淨道場。逮諸佛法。是謂無盡之藏總持。其有文字名號之數。及法諸數。遊于正法。皆來歸斯無盡之藏。為總持也。菩薩入斯。於諸文字無所分別。諸法清白。不壞本淨故。乃至由是總持。後當來世。是離垢總持所流布處。皆是如來之所建立。八萬四千法藏。是總持門為首也。八萬四千行。皆來歸於總持。八萬四千三昧。皆從總持。八萬四千總持無盡之藏。總持為本原。釋曰。以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是諸法總持之門。從心所生。用不失體。故云不壞本淨故。末不離本。故云皆是如來之所建立。萬法出生。故云無盡之藏。凡聖之地。故號本原。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云。是時大德阿難白言。世尊。是無量志莊嚴王菩薩。自以其身供養如來。當以何身覺菩提道。時華室中諸菩薩等。問阿難言。於意云何。可以身覺於菩提耶。阿難勿作斯觀。當以身心覺於菩提。阿難報言。諸善丈夫。若非身心覺於菩提。當用何等而覺菩提。諸菩薩言。大德阿難。身之實性。是菩提實性。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覺是一切諸法實性。故名覺菩提。
堅固女經云。堅固女言。復次舍利弗。所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不見彼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若不見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汝云何發菩提心欲覺菩提。女言。欲令行邪道眾生住正道故。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言。善哉善哉。能如是知。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得菩提者。是故我今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妹。汝未來世教化。眾生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教化者。是故我今必定當能教化眾生。佛言。汝於來世作大導師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作導師。是故我今必定當得作大導師。釋曰。故知若有見如是唯心一法。入宗鏡中。法爾常為一切教化之主。十方大導之師。以自得本故。能普攝一切枝末之法。悉還歸於一心本地。故決定無疑矣。如攝波歸水。會色歸空。有何疑哉。
大莊嚴法門經云。佛言。復次長者子。清淨攀緣方便行菩薩。於一切眾生心法中。悉有菩提。何以故。若彼心無。色離色分別。體性如。幻彼此內外。不相續者。是名菩提。復次。長者子。菩薩。不應覺於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心故。若自心。清淨。即是一切眾生心。清淨故。如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如自。心離垢即是一切眾生心離垢。如自心。離貪即是一切眾生心離。貪如自心離瞋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瞋如自心離癡。即是一切。眾生心難癡。如。自心離煩惱。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煩惱。作此覺者。名。一切智知覺。釋曰。若。了一心。遍知一切。夫一切者。是。一之一切故。名一切智知。覺若各隨相。解則不得名一切智知。覺以不覺諸法自性故。所以。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乃至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
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釋曰。凡夫二心者。一根境同緣心。此則和合而生。無有自體。凡夫執實。故說為空。二離根境心。即是真心。不從緣生。若了此心。即真發菩提之道。賢聖二心者。一理智心。即第一義諦。空有兩亡。性相俱寂。二境智心。即隨緣俗諦。真俗雙照。理事相含。若入宗鏡之中。總前凡聖四心。或入相資門。若聖若凡。交徹無礙。或入相泯門。若一若多。冥同性海。
成具光明定意經云。何謂廣一心。曰。孝事父母則一其心。尊敬師友而一其心。斷愛遠俗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閑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亂而一其心。多欲多諍多作多惱。於是之處而一其心。褒訕利失善惡之事。於是不搖而一其心。數息入禪。捨六就淨而一其心。身自能行。復教他人。此謂廣一心也。
文殊師利問經偈云。若見有一法。餘法悉應見。以一法空故。一切法亦空。釋曰。心有法則有。心空法則空。萬法一心宗。空有皆無寄。舉一例諸。悉歸宗鏡。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對世尊大眾菩薩前告言。若有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志求無上菩提。修持真實佛金剛聖性三摩地一切法者。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是也。為有情眾生心地法藏。有煩惱種性。煩惱種性。則是菩提性者。有情心處。本性真淨。空無所得。是故有情心。是大圓鏡智心處是也。
摩訶衍寶嚴經云。譬如畫師。作鬼神像。即自恐懼。如是迦葉。諸凡愚人。自造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輪轉生死。不知此法。亦復如是。
文殊悔過經云。文殊師利言。人民所行眾德本者。志性各異。使入總持光明之慧。其有諸天一切人民。愁憂苦惱。為除眾患。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論文字本際。入於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行諸想所應。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使致普門諸根轉輪。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一切莊嚴清淨眾飾。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乃至住於一事普見眾事。住於眾事。悉見一事。則以一事。入一切事。以一切事。入於一事。則以一義告誨。開化一切諸義。以一切義。興發一義。以無因緣。入於諸緣。化于諸緣。令入無緣。以無事法。入于眾生。性行各異。從其相行。而教誨之。釋曰。夫能泯異性。永拔苦輪。融諸行門清淨嚴飾者。悉令入一心總持之門。被宗鏡光明之耀故。能住一事而見眾事。以一成多。用諸義而發一義。以多成一。一成多而用遍。多成一而體融。體用交羅。一多自在。
觀佛三昧海經云。復次阿難。譬如有人。貧窮薄福。依諸豪貴。以存性命。時有王子。遇行出遊。執大寶瓶。於寶瓶內。藏王印綬。是時貧者。詐來親附。得王寶瓶。擎持逃走。王子覺已。遣六大兵。乘六黑象。手執利劍。疾走追之。時持瓶人。走入深草。空野澤中。見曠野澤。滿中毒蛇。四面吐毒。吸持瓶者。時貧窮人。慞惶恐怖。馳走東西。蛇亦隨之。無藏避處。於空澤中。見一大樹。蓊欝扶疎。甚適其意。頭戴寶瓶。攀樹而上。既上樹已。六兵乘象。馳疾如風。尋復來至。貧人見已吞王寶印。持瓶冠頭。以手覆面。生貪惜故。不忍見之。時六黑象。
以鼻絞樹。令樹倒躄。貧人落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現光。諸蛇見光。四散馳走。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釋曰。夫觀佛三昧者。則諦了自心。名為觀佛。既識心已。不為境亂。湛然常定。名為三昧。有人貧窮薄福者。有人者。有即二十五有。人即一切眾生。以無法財。名為貧窮。不悟心佛。故稱薄福。依諸豪貴者。即是諸佛菩薩。以存性命者。即是依觀佛三昧門。得見自性。以成慧命。乃至貧人落地者。即是於凡夫身。達人法二空。證會一心。住真如地。身體散壞者。既洞唯識之性。身見自亡。唯金印在者。即是悟心常住。
所以一鉢和尚云。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寶瓶現光者。即般若智照。諸蛇見光四散馳走者。即四大之身蛇。三毒之煩惱。智了即空。名為馳走。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者。以無念智。見真覺性。故云住念佛者。諸塵不動。一體不移。名為心印。恒住法位。究竟寂滅。名為不壞。況如唯金印在。故稱亦復如是。所以起信論云。得見心性。名究竟覺。即斯旨矣。
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佛告現意天子。汝可示現首楞嚴三昧本事少分。現意天子語堅意言。仁者。欲見首楞嚴三昧少勢力不。答言。天子。願樂欲見。現意天子。善得首楞嚴三昧力故。即現變。令眾會者。皆作轉輪聖王。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及諸眷屬七寶侍從。乃至復現神力。普令眾會。皆如釋迦牟尼佛身。相好威儀。各有比丘眷屬圍遶。釋曰。天子名現意者。以一切法。從意生。形因心所現。故名現意。是知自心如幻。無有定儀。所見差殊。隨心生滅。若能知幻無實。即見真性。以得真性故。方能周遍法界。示如幻法門。普現色身。引幻眾生。同歸實地。
轉有經偈云。若為真實說。眼則不見色。意不知識法。此是最祕密。釋曰。入此一心祕密之藏。則能所俱亡。不與六塵作對。故云眼。不見色等。
大法鼓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釋曰。故知一切眾生。悉有正因佛性。以萬行莊嚴為引出性。乃至因圓。為。至得果性。畢竟成就一心常樂涅槃之道。
寶頂經云。佛言。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搥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云何。此空為可除不。迦葉言。不可。世尊。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諸法。若惜諸法。云何不惜此空。
佛性論問云。此經為顯何義。答。為示一切諸法本性非有。故說法空。非關法滅。然後得空。故於空性。不應生怖。釋曰。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者。夫有所說。皆為顯空。所以空則一切法。法則一切空。非先有而後無。寧歸斷滅。豈先無而後有。不墮無常。是以性本常空。空無間斷。體應諸有。有自繁興。能入斯宗。聞諸法空。心大歡喜。不了此義。聞諸法空。心大怖畏。以不了法空。違現量境。執為外解。聞說唯心之旨。恐墮空見之門。心境俱迷。遂生怖畏。
度一切諸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菩提者。無相無緣。云何無相。云何無緣。不得眼識是無相。不見色是無緣。不得耳識是無相。不聞聲是無緣。乃至意法亦如是。釋曰。無相則無能緣之心。無緣則無所緣之境。能所俱亡。真心自現。
文殊師利行經偈云。過現未來法。唯語無真實。彼若於實處。一相無差別。釋曰。若說三世所有之法。皆是世諦語言。若了一心真實之處。一道自無差別。何言之所議。意之所緣耶。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