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二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妙旨難聞。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
如上所述,那些深奥的教义难以听闻,如何能立即消除疑惑,产生坚定的信仰。
答。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如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將藕孔中絲。懸須彌之山。不思議中不思議。絕玄妙中絕玄妙。所以法華會上。身子三請。四眾驚疑。只如五千退席之人。皆有得聖果之者。聞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開權顯實。直指自心。尚乃懷疑拂席而起。何況末法機劣之人。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情塵尚壅。欲火猶燒。而能荷檐斯大事者歟。是以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
回答是,之所以说难以置信,就像一粒极小的灰尘中包含着无数的经卷,那些缺乏信仰的人,其实真理就存在于他们心中,无需远求。近在咫尺却未能认识,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因此说难以置信。所以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才能消除微小的疑惑。这是难以理解、难以进入的领域,难以觉察、难以知晓的法门。就像在针尖上站立着无边身菩萨,用藕孔中的丝线悬挂着须弥山,这是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绝妙中的绝妙。所以在法华会上,舍利弗三次请求,四众感到惊讶和疑惑。就像那些退席的五千人,他们本已获得圣果,听到说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开权显实,直接指向自心,尚且怀疑而离开。更何况在末法时期,根机低劣的人,障碍深重,迷惑重重,情感的尘埃仍然堵塞,欲望之火还在燃烧,他们怎能承担这样的大事呢?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法门,成佛才在当下一念之间。如果失去了这个宗旨,就无法达到目标。
修因徒困於多生。唯在信心。別無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所以古聖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此宗鏡錄。不揀內道外道。利根鈍根。但見聞信入者。皆頓了一心。理事圓足。如圓覺經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脩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如華嚴經頌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古釋云。與理相應。方曰深心。若昔染今淨。淨則有始。始即必終。非常淨也。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心故。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慨眾生迷此。起同體大悲。悼昔不知。
修行的原因往往使人陷入多生的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坚定的信心,没有其他捷径。因此,信心是进入佛道的根本,是功德的母亲。所以古代的圣人说,明智的人在当下就能积累德行,而愚昧的人则在多生中失去希望。理解宗旨的人可以轻易改变,而背离宗旨的人则难以进入。这部《宗镜录》不区分内道和外道,也不区分利根和钝根,只要听闻并深信,就能立刻领悟到一心,使事理圆满。正如《圆觉经》所说,就像大海不拒绝小溪,甚至蚊子和阿修罗喝水,都能得到满足。《华严经》的颂歌说,深信并理解的人总是清净的。古代的解释说,只有与真理相一致,才能称为深心。如果过去是污染的,现在是干净的,那么干净就有开始,开始就必然有结束,这不是真正的干净。只有相信烦恼就是菩提,才能称之为永恒的清净。这是因为根据本性而发起心,本来就是佛,没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就像在虚空中,退到哪里呢?感叹众生对此的迷惑,产生了同体大悲,哀悼过去不知道。
誓期當證。有悲。故不為無邊所寂。有智。故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謂真正發菩提心。又云。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則一切因果理事。皆眾生性有。如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約智海以為源。故須開示。所以般若文殊分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如是開示。如是信入。則是真實句。亦是金剛句。以無虛假及可破壞。故云爾。如大集經云。
立志要证悟,心怀慈悲,因此不会被无边的寂静所迷惑。拥有智慧,因此不会被有边的纷扰所动摇。既不动摇也不寂静,直接进入中道,这才是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又说,相信佛身与众生平等,就知道我的名字,如同佛的名字一样。相信佛法门是随宜而立的,就知道我的妄念和苦集,也是全部的法门。相信佛的意业光明普照,就知道自己的心无所不知,无所不觉。因此,所有的因果和事理,都是众生本性中所具有的。就像金玉的本性不是金玉,即使雕琢也成不了宝器。实在是因为众生,包含了本性,以德为体,以智慧之海为源头,所以需要开示。因此,般若文殊分说,如果知道我的本性,就知道没有法。如果知道没有法,就没有境界。如果没有境界,就没有所依。如果没有所依,就没有所住。这样的开示,这样的信仰,就是真实的句,也是金刚句。因为没有虚假和可以破坏的,所以这样说。如《大集经》所说。
真實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又云。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是知無有一法可得。名深信。堅固。如金剛不可沮壞。無信心中能見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見。一切不信。方成其信。如般若經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羅蜜。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如是解者。可謂深達實相。善說法要矣。所以云。無一法。可得。名深達實相。如法華經偈云。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
真实的教义就像一个事物,所有事物也是如此。就像所有事物一样,一个事物也是如此。又说,一个众生的心,所有众生的心都是平等的,这被称为金刚句。因此,没有一法可以得到,这叫做深信,坚固,就像金刚一样不可破坏。在没有信心的心中能见到佛。如果有一个法可以相信,那就是邪见。只有一切都不信,才能成就真正的信仰。就像《般若经》所说,如果思考一切法,不思考般若波罗蜜,不思考一切法,那就是思考般若波罗蜜。这样理解的人,可以说是深刻理解了实相,善于讲述法要。所以说,没有一法可以得到,叫做深刻理解实相。就像《法华经》的偈语所说,对于所有过去的佛,在世或涅槃后,如果有听到法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佛。所有佛的根本誓愿,我所修行的佛道,普遍希望所有众生,也能同样得到这条道路。未来世的诸佛,虽然讲述成千上万的无数法门。
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釋曰。本師以出至梵天之舌相。演真實言。放一萬八千之毫光。現希奇瑞。乃至地搖六動。天雨四華。謦欬彈指之聲。周聞十剎。百千諸佛世界。一道融通。引三世之覺王。同詮此旨。付十方之大士。共顯斯宗。故十方諦求更無餘法。論位是最實之位。言詮乃第一之詮。可謂究竟指歸。真實行處。
实际上这是唯一的教法。所有佛陀都是两足尊,他们知道法无自性,佛种从因缘而生。因此,他们讲述一乘的教法。这个教法是恒定不变的,世间的表象也是恒常的。在道场中,导师们运用方便的方法来讲述。天人供养他们,现在十方的佛陀,数量多如恒河沙。他们出现在世间,为了使众生得到安宁,也讲述这样的教法。他们知道最高的涅槃,凭借方便的力量,虽然展示了各种道路,但实际上都是为了引导至佛乘。导师以梵天的舌相出现,说出真实的话语,放射出一万八千道光芒,展现出稀有的奇迹,甚至使大地震动六次,天空降下四种莲花,咳嗽和弹指的声音传遍十方世界。所有佛陀的世界都融为一体,引导三世的觉王共同解释这个宗旨,传授给十方的大士,共同显现这个教义。因此,在十方寻求真理的人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教法。这个教义的位置是最真实、最核心的,它的解释是第一等的,可以说是最终的归宿,真正的修行之地。
若但志心讀誦。靈感難思。毛孔孕紫檀之香。舌表變紅蓮之色。何況信解悟入。如說修行。供養則福過正遍知。行處則可起如來塔。有斯大事。孰不歸依。除不肖人。實難信受。又如神力品偈云。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故知證此一毫之靈智。量逾無盡之太虛。如觀牖隙之中。遠見十方之際。現神力以囑累。恐墜斯文。發歡喜以讚揚。唯精斯旨。今者與諸有緣信士。
如果只是专心致志地阅读和背诵,就能获得难以想象的灵感。身体的每一处毛孔都散发出紫檀的香气,舌头上显现出红莲的颜色。更何况那些通过信仰和理解,进而开悟并实践教义的人,他们的福报甚至超过了正遍知。他们的行为足以建造如来塔。面对这样的大事,谁不会归依呢?只有那些不肖之人,才难以接受和相信。就像《神力品》中的偈语所说,佛陀涅槃后,能够持守这部经文的人,会得到所有佛陀的欢喜,展现出无量的神力。因为这部经文被托付给了他们,所以受到赞美。在无量的劫数中,他们的功德仍然无法穷尽,就像十方的虚空一样,没有边界。能够持守这部经文的人,就等于已经见到了我,也见到了多宝佛,以及所有的分身佛。因此,即使是最微小的智慧,也能超越无尽的太虚。就像通过窗户的缝隙,远远地看到十方的边际。展现神力是为了托付这部经文,以免它被遗忘。激发欢喜来赞美和宣扬,只有那些精通这一宗旨的人,现在与所有有缘的信士们。
遇茲正教之人。自緬曩生。障深垢重。諸佛出世。不覩毫光。得廁嘉筵。親聞正法。復思夙願。微有良因。於末法中。偶斯遺教。既欣遭遇。傍愍未聞。遂乃略出要詮。遍示後學。可謂醍醐之正味。不覺不知。甘露之妙門。不問不信。如斯大失。實可驚心。是以安樂行品云。佛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
遇到正教的人,自己回顾过去,障碍深重,烦恼众多。即使佛陀出现于世,也无法见到丝毫的光明。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法会,亲自听闻正法,又想起往昔的心愿,感到有些许良好的因缘。在末法时期,偶然遇到这些遗留的教诲。既然欣喜地遇到了,就同情那些还未听闻的人。于是,我简要地阐述了要点,普遍地展示给后来的学习者。这可以说是醍醐的纯正味道,不觉悟的人不知道,甘露的精妙法门,不询问、不信仰。像这样巨大的损失,实在令人震惊。因此,《安乐行品》中说,佛陀告诉文殊师利大菩萨,在后来的末法时期,当佛法将要消失时,那些持诵《法华经》的人,对于在家和出家的人,应生起大慈心;对于不是菩萨的人,应生起大悲心。应该这样想:这样的人,就是巨大的损失。如来以方便的方法,根据情况适宜地说法,他们没有听到、不知道、不觉悟、不询问、不信仰、不理解这部经。即使这些人不询问、不信仰、不理解这部经,当我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无论在何处,我都会用神通力。
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釋曰。於在家出家四眾之中。生大慈心者。即是示如來一心方便門。慈能與樂。俱令信入。同證大般涅槃四德之樂。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者。即是外道邪見。不生正信之人。悲能拔苦。即是示如來一心解脫門。皆令悟解。永拔分段變易二死之苦。此宗鏡錄。於後若遇有緣信心。或曉夜忘疲。精勤披覽。以悟為限。莫告劬勞。是以諸大菩薩。皆思過去波流苦海。作不利益之事。喪無數身。都無利益。又今猶處生死惡業之中。皆是過去世中。妙行不勤故。今者偶斯正典。可謂坐參。但仗三寶威神。諸佛加備。無諸難事。早得心開。
智慧的力量能够引导人们安住在佛法之中。经文解释说,在无论在家还是出家的四众之中,那些生起大慈心的人,正是展示了如来一心的方便法门。慈心能够给予他人快乐,使他们产生信仰,共同证得大般涅槃的四种德性之乐。对于那些不是菩萨的人,如果他们能生起大悲心,这表明他们虽然持有外道的邪见,但也能不产生正信。悲心能够拔除苦难,这正是展示了如来一心的解脱法门。这使得所有人都能悟解,永远拔除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痛苦。这部《宗镜录》告诉我们,如果将来遇到有缘且有信心的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不应感到疲倦,要勤奋地阅读和理解,以开悟为目标,不要抱怨辛苦。因此,所有的大菩萨都思考过去在苦海中漂泊,做了无益的事情,失去了无数的生命,却没有任何益处。即使现在仍然处于生死和恶业之中,也都是因为过去世中没有勤于修行妙行。现在,偶然遇到这部正典,可以说是坐禅参悟。只要依靠三宝的威神和诸佛的加持,就不会有任何困难,早日打开心扉。
普及一切法界含生。皆同此悟。即斯願矣。須知圓宗罕遇。若芥子投於針鋒。正法難聞。猶盲龜值於木孔。若非夙熏乘種。久積善根。焉偶斯文。親得傳受。應須慶幸。荷佛慈恩。所以古人或重。教輕財。則輸金若市。或忘身為法。則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是故因聞般若深經以為乘種。遂得乘急。常聆妙音。可以身座肉燈。歸命供養。皮紙骨筆。繕寫受持。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本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
普遍存在于所有法界中的生物,都应有相同的觉悟。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要知道,圆满的教义是罕见的,就像芥子投向针尖一样难得。正确的教法难以听闻,就像盲龟遇到浮木的孔洞一样稀少。如果不是因为过去生中培养了佛乘的种子,积累了长久的善根,怎能偶然遇到这些教义,亲自得到传授呢?应当感到庆幸,感激佛陀的慈悲。因此,古人有的重视教义而轻视财物,就像在市场上买卖黄金一样;有的为了教法而忘记身体,就像在幽静的庭院中立于雪中。黄金是身外之物,怎能与至高无上的教义相比?生命是一期的业报,怎能与真理相提并论?因此,通过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的深奥经典,作为佛乘的种子,从而能够迅速修行,常常聆听美妙的法音。可以以身体为座,以肉为灯,奉献生命来供养。用皮纸和骨笔,抄写并持守这些教义。正如《大涅槃经》所说,佛陀说:善男子,对于修行缓慢的人,才称之为缓慢。对于戒律缓慢的人,不称之为缓慢。大菩萨对于大乘教法,心中不懈怠,不怠慢,这才是真正的戒律。为了保护正法,用大乘的法水来洗净自己。
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止觀云。戒急乘緩者。事戒嚴急。纖毫不犯。三種觀心。了不開解。以戒急故。人天受生。或隨禪梵世。耽湎定樂。世雖有佛說法度人。而於其等全無利益。設得值遇。不能開解。震旦一國。不覺不知。舍衛三億。不聞不見。著樂諸天。及生難處。不來聽受。是此意也。譬如繫人。或以財物求諸大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天中。亦復如是。冀善知識化導修乘。即能得脫。若於人天不修乘者。果報若盡。還墮三途。百千佛出。終不得道。若理事俱緩者。永墜泥犁。失人天果報。神明惛塞。無得道期。迴轉沈淪。不可度脫。
因此,菩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破戒,但并不算是真正的懈怠。《止观》中说,那些戒律急迫而修行缓慢的人,他们对戒律的遵守非常严格,一丝不苟,但在三种观心的修行上,却未能深刻理解。正因为对戒律的过分执着,他们可能在人天中享受福报,或者沉迷于禅定和梵世的喜乐之中。即使世间有佛说法度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却没有任何益处。即使他们有机会遇到佛法,也无法真正理解。在中国,有许多人对此毫无知觉,不知不晓。在舍卫国,有三亿人没有听闻佛法,看不见也听不到。他们沉溺于诸天的喜乐,或者生于难以接触佛法的地方,不愿意来学习接受。这就是其中的含义。就像被囚禁的人,可能用财物去寻求有力量的人帮助,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希望遇到恩赦。在人天之中,也是如此,希望有善知识来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获得解脱。如果他们在人天之中不修行,当福报耗尽时,还会堕入三途。即使千佛出现,他们终究无法得道。如果对理和事都懈怠,将永远陷入地狱,失去人天的福报,神明昏暗,没有得道的希望,永远沉沦,无法解脱。
故知處世俗家。拘三界獄。不求一念出離。猶如散禁之人。應須生如來家。遇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事戒理乘。雙行雙照。身律心慧。俱習俱持。以戒急故。受人天之身。以乘急故。紹祖佛之位。如是則方諧本願。不負初心。可以上合慈風。下同悲仰。難逢良便。恐慮緣差。深勸諸賢。莫成後悔。又我此宗鏡所錄之文。但為最上根人。不入餘眾生手。唯令佛種不斷。聞於未聞。誓報慈恩。不孤本願。若涉名利。非被此機。如古德釋華嚴教所被機。五簡非器。一違真非器。謂不發菩提心。不求出離。依傍此經求名求利。莊飾我人。經非彼緣。故非其器。
因此,生活在世俗之中,就如同被囚禁在三界的牢狱里,如果不追求超脱,就像被释放的囚犯一样,应该要生在如来的家中,遇到善知识,听闻正法,合理地思考。在戒律和智慧上,要同时修行和实践,身体要守戒,心要追求智慧,两者都要修习和保持。因为特别重视戒律,所以能获得人天之身;因为特别重视智慧,所以能继承佛祖的位置。这样,才能符合最初的本愿,不辜负初心。可以与慈悲之风相合,与悲悯之心相一致。难得的良机,恐怕会因为缘分的错失而后悔,因此深切地劝告各位贤者,不要留下遗憾。我这部《宗镜录》所记录的文字,只适合最上等的根器之人,不适合其他众生。只为了让佛的种子不断绝,让未曾听闻的人得以了解,以此报答慈悲的恩情,不辜负最初的本愿。如果涉及名利,就不适合这个机缘。就像古德解释《华严经》时所说的,五种不适合的根基,第一种是违背真理的根基,即不发起菩提心,不求出离,依靠这部经典来追求名誉和利益,装饰自我,这不是经典所要结缘的对象,因此不适合。
經云。為名利說法。是為魔業。又云。不淨說法墮惡道等。二背正非器。謂詐現大心。偽飾邪善。近滅人天。遠違成佛。墮阿鼻獄。多劫受苦。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實非器。謂雖不邪偽。然隨自執見。以取經文。遂令超情至教。逈不入心。故成非器。地論云。聞作聞解。不得不聞。又如隨聲取義五過失等。此上三位。俱是凡愚眾生境界。經云。此經不入一切餘眾生之手。唯除菩薩。良以此經。非是眾生流轉之緣。故不入手。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無廣大心。亦非此器。經云。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自宗中修行。未滿初阿僧祇。此亦非器。經云。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若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
经文说,为了追求名誉和利益而讲法,这属于魔的行径。又说,以不纯净的心态讲法,会堕入恶道。这两种情况都是背离正道,不是合适的法器。比如假装有大乘心,伪装成善良,这样会破坏人天的善根,远离成佛之道,最终堕入无间地狱,长时间受苦。经文还提到,如果忘记了菩提心,即使修行善根,也属于魔的行径。第三种情况是虽然不虚伪,但固执己见,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经文,导致超越常情的至高教义不能真正入心,因此也不是合适的法器。《地论》中说,听到的只是表面的听闻,并没有真正理解,就像只是随声附和,这样会有五种过失。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普通众生的境界。经文说,这部经不会落入其他众生手中,只有菩萨除外。因为这部经不是众生流转的因缘,所以不会落入他们手中。第四种情况是狭隘和低劣,比如所有只追求小乘的修行者,没有广大的心,也不是合适的法器。经文说,所有声闻和缘觉修行者,不会听到这部经,更不用说接受和保持了。第五种情况是固守权宜之计,比如三乘共教的菩萨们,只在自己宗派中修行,还没有达到初阿僧祇的境界,这些也不是合适的法器。经文说,菩萨摩诃萨,虽然经过无量亿那由他劫,修行六波罗蜜,修习道品,但如果没有听到这部经,或者听到了但不相信、不接受、不保持、不顺从,这些人仍然只是名义上的菩萨。
問。瓔珞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時。不信此經。
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故知不偶斯文。虛功累劫。纔聞此旨。便入圓通。但不涉前五非器之中。則永固一乘之佛種。可以手得。可以心傳。深囑後賢。無失法利。又若過去。曾聞此法。未得信入。以法力所熏。方起疑心。若未曾聞。疑終不起。如入大乘論云。薄福之人。不生於疑。能生疑者。必破諸有。是以著有眾生。皆因染習。如輕毛之不定。垢淨隨緣。猶素絲之攬色。青黃任受。悉是聞熏之力。各入三乘之門。況聞宗鏡之中。速發一乘之種。但有心者。熏皆得成。華嚴論云。如世間一切井泉。以海為體。
若人飲者。皆得海味。一體無異。但隨業力而得鹹味。此經亦爾。若有大心眾生。聞持信入。便得如來法身佛性。大悲智味。闡提之人。無所堪任。然如來智性。常作生因。故知具大信根者。聞之成佛。如不信者。即是闡提。然雖不信。亦熏其種。故云如來智性。常作生因。所以法華經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昔泥蛤聞法而生天。厩象聽經而悛惡。比丘戲笑而獲果。女人思惟而悟空。何況聞宗鏡中純圓頓教。如善見律論云。昔佛在世時。到瞻婆羅國迦羅池邊。為眾說法。時彼池中。有其一蛤。聞佛池邊說法之聲。即從池出。入草根下。聽佛說法。
時有一人。持杖放牛。見佛在坐。為眾說法。即往佛所。欲聞法故。以杖刺地。誤著蛤頭。即便命終。生忉利天。以福報故。宮殿縱廣十二由旬。與諸天女。娛樂受樂。即乘宮殿。往至佛所。頭頂禮足。佛知故問。汝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蛤天即以偈而答曰。往昔為蛤身。於水中覓食。聞佛說法聲。出至草根下。有一牧牛人。持杖來聽法。杖劖刺我頭。命終生天上。佛以蛤人所說偈。為四眾說法。是時眾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跡。蛤天人得須陀洹果。含笑而去。大智度論云。昔王不立厩於寺者。謂此王有象。可以敵國。每有怨敵。
莊嚴器仗。無不剋勝。後敵國皆懼。久而無敵。遂於寺中。立厩養之。久聞僧眾禮念。熏心。馴善成性。後有隣國兵眾相侵。嚴象敵之。都不肯戰。其王憂愁。慮國衰敗。智臣白王。此象久久處之精舍。見聞善事。與之化矣。可處屠坊。令常見殺。後未經久。惡心還起。畜生尚爾。況復於人。近善不善。近惡不惡。故儒典中。亦令君子慎所習也。今若聞宗鏡。熏起一乘。廣大難量。善利無盡。雜寶藏經云。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如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
心生羨尚。語少比丘言。汝等聰慧。願以四果以用與我。諸少比丘。嗤而語言。我有四果。須得好食。然後相與。時老比丘。聞其此語。歡喜。即設種種餚饍。請少比丘食。共食已。更相指揮。弄老比丘。語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汝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如語而坐。諸少比丘。即以皮毱打其頭上。而語之言。此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聞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雖與汝須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當與汝斯陀含果。時老比丘。獲初果故。心轉增進。即復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頭。而語之言。與汝二果。
時老比丘。益加專念。即證二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斯陀含果。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我當與汝阿那含果。時老比丘。如言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而語之言。我今與汝第三之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倍加至心。即時復證阿那含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不還之果。然故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壞。念念是苦。汝更移坐。次當與汝阿羅漢果。時老比丘。如語移坐。諸少比丘。復以皮毱撩打其頭。而語之言。我今與汝彼第四果。時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阿羅漢果。得四果已。甚大歡喜。設諸餚饍種種香華。獻諸比丘。
報其恩德。與少比丘。共論道品無漏功德。諸少比丘。發言滯塞。時老比丘。方語之言。我已證得阿羅漢果已。諸少比丘。聞其此音。咸皆謝悔先戲弄罪。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又雜寶藏經云。昔有一女。聰明智慧。深信三寶。常於僧次。請一比丘就舍供養。後時便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老根鈍。素無知曉。齋食訖已。女人至心求請說法。敷坐頭前。閉目靜坐。比丘自知不解說法。趣其泯眼。棄走還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有為之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觀察。即時獲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向寺求覓。欲報其恩。
然此比丘。自審知棄他逃走。倍生慚恥。轉復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現。女人見已。具說蒙得道果因緣。齎供報恩。老比丘聞。甚大慚愧。深自剋責。亦復獲得須陀洹果。是故行者。應當至心精誠求法。若至心者。所求必證。如上所獲聖果。豈有前人為說深妙法耶。皆是自悟。從心所證。可驗宗鏡。達者無疑。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佛言。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乃至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
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嚴十地品云。金剛藏菩薩云。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典。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金剛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習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故知若不聞此不思議廣大威德圓頓法門。何由修行。速證究竟一乘。常樂我淨大涅槃果。以眾生處不定聚中。聞小修小。
遇權習權。不偶斯文。俱成大失。今所集者。所益弘多。設聞而不修。亦成其種。何況聞思修者。如先德云。如今若要直會。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佛是自心義。亦名為道。亦云覺義。覺是靈覺之性。只今自鑒照語言。應機接物。揚眉動目。運手動足。皆是自靈覺之性。亦是心。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所測。若知諸法從心生。即不應執。執即不知。若不見本性。十二分教則為虛設。故知因教明心。何執文義。又教從心生。心由教立。離心無教。離教無心。豈心外別有教而可執乎。所以唯識疏云。若頓教門。大不由小起。
即無三時前後次第。即華嚴經中。說唯一心。是初成道竟最初一說。又云。諸愚夫類從無始來。虛妄分別因緣力故。執離心外。定有真實能取所取。如來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斷妄狂心。棄執空有。證真了義。華嚴等中。說一切法皆唯有識。所以佛證唯識。說一心經。令依修學。釋云。天親造頌。成立佛經。令諸學者。了知萬法皆不離心。即大乘中道義理顯矣。是知圓中之信。此信難成。
如起信鈔。問云。此信若言本有。眾生何故沈迷。如其本無。憑何發起。
答。此信本來非有非無。以非有故。眾生沈迷。以非無故。遇緣即起。若言定無。發起何物。若言定有。何假因緣。然上所述。是約迷悟因緣說。若論此信。須不信一切法。乃能成信。亦不是非有非無。何者。以眾生不覺。似迷非迷。真性不沈故。即不是非有。以一念復本。似悟非悟。不從新得故。不是非無。故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又何故此心難信。以如來本覺體。即眾生心。諸佛菩薩不能見。如來本覺體。離見相故。當知眾生心綿密。亦不可見。大品經云。佛觀眾生心。五眼不能見。無自他能所相故。昔人詩云。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又云。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是以宗鏡深旨。一心妙門。非大智而不能觀。匪大根而不能信。觀之即齊佛智。信之即入圓通。但懇志無疑。決取成辦。如管子云。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不遠。利在前也。漁人入海。海水百仞。衝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間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堅求至道。曉夕忘疲。不向外求虛襟澄慮。密室靜坐。端拱寧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無不獲。況道之在心。信無不得矣。故知訓格之言。不得暫捨。可以鏤於骨。書於紳。染于神。熏于識。所以楚莊。輕千乘之國。而重申叔一言。范獻賤萬畝之田。以貴舟人片說。此乃成家立國。尚輕珍重言。況宗鏡中。言下契無生。聞之成大道。寧容輕慢乎。
問。一心具實性。凡聖是虛名者。云何作凡之時。熾然繫縛諸有。證聖之日。豁爾解脫真空。乃知不唯但名。的有其事。
答。雖有其事。如同夢中之事。設有其名。皆非得物之名。故知夢覺俱虛。名體雙寂。如淨名私記云。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若說。則言有一法可得。存法作解。還是生死業。今時只欲令眾生除一切見。此中見無別義。亦無巧釋。如人夜夢。種種所見。比至覺時。總無一物。今亦爾。虛妄夢中。言有萬法。若悟其性。畢竟無一物可得。此中亦無能說能示。亦無能聞能得。是以異生非墮凡夫地。迷處全空。諸佛不證真如門。悟時無得。則不見有一法可斷。無生死所出之門。不見有一法可成。無菩提能入之路。思益經云。諸佛出世。不為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
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耳。現寶藏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迦葉。如人熱病。是人種種妄有所說。是中寧有天鬼持耶。有大明醫。飲彼人酥。熱病即愈。止不妄說。是中頗有天鬼去不。答言。不也。乃至世間如是顛倒熱病。無我我想。住我想已。流轉生死。是故如來出現於世。隨彼形色應解法門。知解我想。斷於顛倒。為彼眾生而演說法。既聞法已。除一切想。無所執著。知解想已。越度諸流。到於彼岸。名為涅槃。是中頗有我及眾生。壽命養育。人及丈夫。可涅槃者不。答言。無也。文殊言。為是利故。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故。不為生。不為滅。
但為解知煩惱不實。釋曰。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者。夫執妄苦而求離。望聖量而欲修。皆是妄我施為。情識分別。是以大雄垂跡。但示正宗。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識。而歸淨識之道。真我淨識。即平等相。以淨識絕分別。真我無執情。絕分別故。差別自亡。無執情故。平等自現。首楞嚴經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一切法皆以無起無作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
無起無作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大集經云。佛言。若有菩薩。成就自然慧。方便。而求菩提。於此五陰中。為如實覺。故求於菩提。是菩薩知色無常。而行布施。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知識無常。應行布施。知識苦。知識無我。知識鈍。知識無智。知識如幻。知識如野馬。知識如水中月。知識如夢。知識如影。知識如響。知識如旋火輪。知識無我。知識無眾生。知識無命。知識無人。知識無主。知識無養。知識如空。知識無相。知識無願。知識無作。知識無生。知識無起。知識無出。知識無形。知識寂靜。知識離。知識無終。知識無成。知識與虛空等。
乃至知識如涅槃性。而行布施。菩薩如是行施時。以施離故知識亦離。以識離故。知施亦離。以識施離故。知願亦離。以願離故。知識施願亦離。以識施願離故。知菩提亦離。以菩提離故。知識施願離。而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檀波羅蜜。是知識空故。一切凡聖萬法皆空。以了此空故。方能行無上菩提。具足十波羅蜜。則悲智圓滿。二利無虧。具此悲智。何所為耶。佛種不斷故。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是以入此宗鏡。動止唯心。更無一法而能破壞。如大虛空藏所問經云。譬如有情。於空中行。而彼虛空無有破壞。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菩薩如是。由以智故。於色於法。以真如印之。不於真如間斷破壞。是為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故。
問。歸命三寶。是仗他勝緣。四諦法門。依真俗二境。乃至三乘三藏。六度六通。三十七品助道之門。十八不共果位之法。云何總歸一心正義。而悉圓通。
答。諸聖以無為而得名。圓修以無作而成行。不分別諸境。是真調伏心。了一切法空。則常在三昧。超日三昧經云。知色心空。得佛何難。斯之謂矣。故知一切諸法頗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無不具足。且論三寶。義廣恒沙。今依古德。約五教門。略論同別二種三寶。一約觀別論三寶者。一小乘。以妄心即空為佛寶。寂滅為法寶。無諍為僧寶。二大乘初教。妄心不可得為佛寶。離思惟為法寶。無我為僧寶。三終教。妄心無自性。無礙自在為佛寶。以是寥廓名法寶。以無所求為僧寶。四頓教。以妄心本無生為佛寶。絕念為法寶。無分別為僧寶。
五一乘圓教。以妄心起無初相不動為佛寶。以無非是為法寶。以無非是為僧寶。二同體三寶者。一小乘。約立事就義門。以末歸本故。佛體上覺照義邊為佛寶。軌則義邊為法寶。違諍過盡為僧寶。二初教。約會事從理門。以能見三寶差別相即平等故。以真空為佛寶。此空離自他為法寶。此離無二為僧寶。三終教。約理事融顯門。以即事中有理。理中有事故。以本覺為佛寶。恒沙性德為法寶。性德不二為僧寶。四頓教。約絕相理實門。以三寶無為相與虛空等故為佛。佛即是法。法即是僧。五圓教。約融通無礙門。以法界諸法。無不是寶故。以覺故。約義而論皆佛寶。
軌則而言。無非是法。和合而言。無不是僧。是以不動真心。成一體三寶。雖約機開五教。隨智各不同。然不離一心門。而分同別理。所以教中。但云自歸依佛等。終不云歸依於他。故云自性不歸。無所歸處。夫歸者。是還原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既背自原。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一心。即具三寶。夫一體三寶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名法寶。心體無二即僧寶。思益經云。知法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為名僧。是菩薩遍行。知法名為佛者。即是真佛法身如來。佛即是法故。法即是佛。
亦猶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次應問言。法即是佛。於義已解。何者是法故。次句云。離即是法。以一切法本性離故。心體離念。即是覺故。次應問言。法本自離。則無所修。何得有僧。次解云。知無為名僧。無為即法。法本自離。由知無為。故得成僧。故大品經云。由知諸法空。分別須菩提等。故大般若經云。般若甚深。知一切法本性離故。又文殊云。如佛世尊。堪受供養。以於一切法覺實性故。是故經云。如實覺一切法。名為大捨。釋曰。於一切法見心自性。即是如實究竟之覺。即是頓成佛義。三寶常現世間義。真實慈義。同體悲義。大喜捨義。具足檀波羅蜜義。一切願行成就義。
又璨大師問可大師曰。但見和尚。即知是僧。未審何者是佛。云何為法。
答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汝知之乎。若有不信如上所引祖佛誠言。一體三寶歸依自心之旨。不唯後果永墮泥犁。亦乃現受人間華報。如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又云。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燋。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鹹淡六味差別。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是故名為脣口乾燋。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知如來是常住者。
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又若決定直心信伏。入宗鏡中。於剎那間念念見一心三寶。常現世間。或障重遮深。任經塵劫。終不省信。尚不聞三寶之名。豈遇一真之道。如法華經偈云。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乃至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故知親見佛親聞法人難得。阿難二十年為佛侍者。尚不見佛面。唯觀救世者。輪迴六趣中。又但與緣心聽法。此法亦緣。
非得法性。如大寶積經云。實行沙門。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語。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眾。又舍利弗。問諸比丘。汝等從何聞法。答。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從是聞法。又問。汝等為誰弟子。答。無得無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言所示。又心為苦實際。名苦諦。心性無和合。名集諦。心本寂滅。名滅諦。心本圓通。名道諦。觀心空。出聲聞乘。觀心假。出菩薩乘。觀心中。出諸佛乘。觀實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頑礙。故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別。故非心。非色非心。以為戒體。
出律藏。廣博嚴淨經云。若能持此經。具足一切戒。金剛三昧經。明悟本覺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雖不具戒。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毘尼。又云。若不得心。則不念戒。若不念戒。則不思慧。若不思慧。則無復起一切疑惑。既無疑惑。則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則名為真持戒也。文殊師利所問經云。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菩薩瓔珞本業經云。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一者如來一切心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畢竟寂滅。菩薩若於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覺心真淨。了見心性無染無著。是故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是則名為不壞毘尼。又一切善惡等法。可軌可持。出經藏。觀心能研妙義。出論藏。是以檀因心捨。圓清淨之施門。戒因心持。成自性之淨律。辱因心受。具無生之大忍。進因心作。備牢強之進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則禪因心發。般若靈鑒。窮幽洞微。則智從心起。即六度門。故經云。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經云。無可與者。名為布施。豈心外有法。可住相耶。經偈云。
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寧執事法分持犯耶。經云。忍者。於一剎那盡一切相。及諸所緣。又云。何謂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豈可伏捺自心。對治前境。而為忍受耶。經偈云。若能心不起。精進無有涯。又云。何謂菩薩能行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經云。不見心相。名為正定。豈避喧雜。而守靜塵耶。經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強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見法。盡名外道。故經云。外道樂諸見。若直了自心。則不為諸見所動。如經云。菩薩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夫言無所見者。非是離一切法。云無所見。即見一切法。而無所見。以無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無所有故。首楞嚴經云。法法何狀。所以經頌云。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大足法師。臨終題壁偈云。實相言思取。真如絕見聞。此是安安處。異學但云云。
宗鏡錄卷第二十六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