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四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大乘圓頓。識智俱亡。云何却述緣生。反論因果。
大乘圆顿教法中,认识和智慧都消失了,为什么还要讨论缘生,反而讨论因果呢?
答。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又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夫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正果相者。由種識故。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只為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世間業繫。無聞。凡夫。五欲火燒。執著因果。盡成狂解。不體圓常。皆背法界緣起之門。悉昧般若無生之旨。今所論因果者。唯以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但了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
回答说,经文上说,深信大乘教法,不诽谤因果。又说,深入理解缘起,断除所有邪见。唯识的宗旨,不脱离因果。正因相,是因为意识的变化,所有法得以产生。以意识为因,正果相,是因为种子识,产生各种分别法体的果,以及异熟等分位的果。因此,从诸佛到众生,都被因果所包含。怎能否认它,陷入邪见之网。只是因为所有外道,不理解缘生,只坚持自然,否认因果。二乘的短视,只证得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世间的业力束缚,未受教诫的凡夫,五欲之火燃烧,执着于因果,都变成了狂乱的理解。不体会圆满恒常的真理,都背离了法界缘起的门径。完全不理解般若无生的宗旨。现在讨论的因果,只以实相为因,还用实相为果。只是理解了平等一心,终究不会有前后同时的看法。
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圓因妙果。如賢劫定意經云。指長吉祥。見者悅然。無不吉利。此者皆是一心之報。又云。其演光明。無所不照。多所安隱。是一心報。又云。威光巍巍。無見頂相。是一心報。華手經偈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能得大報。又偈云。是心不在緣。亦不離眾緣。非有亦非無。而能起大果。顯揚論頌云。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滅。後變異可得。念念滅應知。論曰。彼一切行。是心果故。其性纔生。離滅。因緣。自然滅壞。又復後時變異可得。當知諸。行皆剎那滅。云何應知諸行是心果耶。頌曰。心熏習增上。定轉變自在。
如果能够这样深信并投入于一心,那么所有的修行都会成为圆满的因缘和妙果。正如《贤劫定意经》所说,指向长久的吉祥,见到的人都会心生喜悦,没有不吉利的,这些都是一心修行的果报。又说,其光明照耀,无所不照,给予众多生命以安宁,这也是一心修行的果报。还有,威光巍巍,无见顶相,这也是一心修行的果报。《华手经》中的偈语说,你们观察这个心,念念都在生灭之中,如幻象一样,看似存在却无实质,但能够获得巨大的果报。另一偈语说,这个心不依赖于任何因缘,也不离开众多因缘,它既非有也非无,却能够引发巨大的果报。《显扬论》中的颂说,因为那个心的果报,一旦产生就会自然消亡,随后的变化是可能的,应当知道念念都在消亡。论中说,所有的行为都是心的果报,它们的性质才刚刚产生,就离开了消亡,因为因缘而自然消亡。还要知道,所有行为都是瞬间消亡的。如何知道所有行为都是心的果报呢?颂说,心的熏习增强了,定力转变,自在地变化。
影像生道理。及三種聖教。論曰。由道理及聖教。證知諸行是心果性。道理者。謂善不善法。熏習於心。由習氣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脫定障心清淨者。一切諸行。隨心轉變。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種種轉變。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聖教者。謂三種聖言。如經中偈云。心將引世間。心力所防護。隨心生起已。自在皆隨轉。又說。是故苾蒭。應善專精。如正道理。觀察於心。乃至廣說。又說。苾芻當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識蘊。是名聖教。是知福隨心至。患逐心生。如響應聲。似影隨質。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
影像产生于道理,以及三种圣教。论中说:由于道理和圣教,我们得知所有行为都是心的果性。所谓道理,是指善与不善的法则,它们熏染于心,由于习气增强的力量,行为得以产生。又如,当心摆脱了定障而变得清净时,所有行为随心而转变,这是因为心的意解自在力,能够产生各种变化。同时,由于定心的自在力,心所欲的境界,影像随之产生。这就是道理。所谓圣教,是指三种圣言,如经中偈语所说:心引导世间,心力所保护,随心的生起,自在随之转变。又说:因此,比丘应当善加专精,如正确的道理,观察心性,乃至更广泛的讲述。又说:比丘应当知道,所谓城主,即是所有有取识蕴,这就是圣教。由此可知,福随心而至,患由心生,如回声应声,似影随形,如阿那律供养辟支佛的一餐。
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盡還生。阿那律者。此翻無貧。賢愚經云。弗沙佛末世時飢饉。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更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暗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脚還出。惡人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屍。而其金寶。九十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其生已後。家業豐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試之。蓋空器皿往送。發看。百味具足。而其門下。日日常有一萬二千人。六千取債。六千還直。出家已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
甘露总是充盈着空器。金人用尽后还能再生。阿那律,意为无贫。《贤愚经》记载,在弗沙佛的末法时期,饥荒严重,有一位辟支佛利吒行乞,但空钵而归。一位穷人见到后,心生悲悯,问道:“圣者,您能接受这粗糙的食物吗?”随即将自己所吃的稗子献给了他。辟支佛食用后,展示了十八种神通变化。后来,穷人再次采集稗子时,一只兔子跳上他的背,突然变成了死人,无人帮助他逃脱。等到天黑,他才得以回家,将死尸扔在地上,立刻变成了金人。金人拔下手指,随即便能生出新的手指,用脚触碰地面,金子就会涌出。恶人和暴君想要抢夺金人,但只看到一具死尸,而金宝却源源不断,持续了九十劫,因此得名无贫。此后,他的家族财富日益增长,父母为了考验他,将空器皿送给他,他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各种美味。他的门前每天都有一万二千人,其中六千人来讨债,六千人来还债。出家后,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见到他都心生欢喜,他想要的任何东西都能得到满足。
如己家無異。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當知此七寶。不從。餘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見為金寶。惡人觀是死屍。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又如未開空器。甘露本無。隨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惡之境。皆是自心。故唯識論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則無有一法不歸宗鏡。已上是世間因果。次論諸佛因果者。如華嚴論云。顯佛果有三種不同。一亡言絕行。獨明法身無作果。二從行積修。行滿功成多劫始成果。三創發心時。
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没有区别。又如金色王,他供养了辟支佛一顿饭,之后在閻浮提,七天之内,只下起了七宝雨,所有的人民,贫穷永远断绝。要知道这七宝,不是从其他地方来的,都是从那位王供养心中生出的。因为从自己心中生起,果不会在别处生出。就像阿那律金人,自己造作自己承受。所以有福的人,看到的是金宝;恶人看到的是死尸。因此知道变化从心而起,前尘没有固定。又如未开启的空器,甘露本来没有,随着福分而生,百味俱全。善恶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所以《唯识论》说,境界随着业识转变,因此说唯心。那么没有一法不归宗镜。以上是世间因果。接下来讨论诸佛因果,如《华严论》说,显示佛果有三种不同:一是超越言语和行为,单独阐明法身无作的果;二是从行为积累修行,修行圆满,经过多劫才成果;三是在初发心时。
十住初位體用隨緣所成果。初。亡言絕行。所明法身無作果者。即涅槃無行等經。是隱身不現。萬事休息。又云。羅剎為雪山童子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無作果。不具行故。二從行積修。行滿多劫方明果者。即權教之中。說。從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滿所成佛果是也。此以不了無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壓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忻別淨門。三從凡十信初心。創證隨緣運用所成果者。即華嚴經是也。十信終心。即以方便三昧。達無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賢。體用法界法門。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經三僧祇中。
十住菩萨修行的初级阶段,体用随缘所成就的果位。首先,超越言语和行为,所显现的法身无作果,即涅槃无行等经文所述,是隐匿身形不现,万事休止。又如,羅剎向雪山童子讲述,一切行为都是无常的,这是生灭的法则。当生灭停止,达到寂静的涅槃,便是无作的果报。这是因为不具备行为的缘故。其次,从行为的积累和修行,经过多劫的修行才能明了果位,这在方便教法中有所说明,即从行为的修行成就,经过三僧祇劫的修行而成佛果。这是因为未能理解无明和十二因缘,原本就是法身的智慧,通过空观来压制和折服现行的烦恼,追求别的清净法门。第三,从凡夫的十信初心,开始证悟随缘运用所成就的果位,即《华严经》所讲述的。十信的终极阶段,通过方便的三昧,理解无明和十二因缘,成就理智和大悲,具备文殊和普贤的体用,运用法界法门。又如化佛所施设的因果教法和修行,必定要经历三僧祇劫的时间。
所有功德。總是修生。百劫修相好業。燃燈得光明。不殺得長壽。布施得資財。忍辱得端正。一一因果屬對。相似具足。仍對治種種法門。始得見性成佛。如華嚴經。即不然。一念頓證法界法門。身心性相。本唯法體。施為運用。動寂皆平。任無作智。即是佛也。為一切佛法。應如是無長無短。始終畢竟法皆如是。於一真法界。任法施為。悉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門法界。理智諸障自無。無別對治。別修別斷。不見變化。變與不變。無異性相故。普觀一切。無非法門。無非解脫。但為自心強生繫著。為多事故。沈潛苦流故。勞聖說。種種差別。
所有的功德都是通过修行而获得的。经过无数劫的修行,我们能够培养出美好的相好,如同燃灯佛通过点燃灯烛获得光明,不杀生能够获得长寿,布施能够获得财富,忍辱能够获得端正的容貌。每一个因果都是相互对应的,相似且完整。通过这些修行,我们能够逐渐对治各种法门,最终达到见性成佛的境界。正如《华严经》所说,一念之间即可顿悟法界法门,身心和性相本质上都是法体,无论是行动还是静止,都是平等的。任由无作的智慧自然发挥,这就是佛。所有佛法都应当如此,没有长短之分,从始至终,法都是这样。在一真法界中,任由法的施为,都具备恒河沙数的德用。因果同时存在,通过这个普门法界,理智的障碍自然消失,无需特别的对治,无需特别的修行和断除。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没有不同的性相。普遍观察一切,没有不是法门的,没有不是解脱的。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执着于某些事物,因为许多事情,沉溺于苦海之中。因此,圣人为了教化我们,讲述了各种不同的法门。
於所說處。復生繫著。以此義故。聖說不同。或漸或圓。應諸根器。如此經教頓示。圓乘人所應堪受。設不堪受者。當須樂修。究竟流歸。畢居此海。是故餘教。先因後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時。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為不可得中。因果同時無有障礙也。可得因果。即有前後。有所得者。皆是無常。非究竟說也。若先因後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壞也。緣生之法。不相續故。即斷滅故。自他不成故。如數一錢。不數後錢。無後二者。一亦不成。為剎那不相續。剎那因果壞。多劫不相續。多劫因果壞。待數後錢時。前一始成。因果亦爾。要待一時。
在所讲述的地方,又会产生固守。因此,圣人的教诲有所不同,有的逐步引导,有的圆满直接,以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像这样的经教直接显示,适合圆满修行的人去接受。如果有人不能接受,应当乐于修行,最终汇入法流,安住在智慧的海洋中。因此,其他的教法先讲因后讲果,不同于这部教法,因果同时发生。因为在法性智慧的海洋中,因果是不可得的。在不可得的境界中,因果同时发生,没有任何障碍。如果认为因果可以被获得,就会有前后之分,所有有所得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最终的教法。如果先有因后有果,那么因也不能成立,果也会随之破坏。因为缘生之法不相续,就会断灭,自他都无法成立。就像数一枚硬币,不数后面的硬币,没有后面的两枚,第一枚也无法成立。因为瞬间不相续,瞬间的因果就会破坏。多劫不相续,多劫的因果也会破坏。只有数后面的硬币时,前面的第一枚才成立。因果也是如此,必须等待一个特定的时刻。
中無間者。因果始成。若爾者。如數兩錢同數。無前無後。誰為一二。如竪二指。誰為因果。如二指等。隨心數處為因。後數為果。若是有前有後。即有中間者。還有剎那間斷。有間斷者。不成因果。若同時者。如竪二指。無先無後。誰為因果。亦皆不成。如此華嚴經因果同時者。俱無如是前後因果。及同時情量繫著。妄想有無。俱不俱。常無常等。繫著因果。但了法體非所施設。非因果繫。名為因果。非情所立。同時前後之妄想也。如是者。何異楞伽漸教之說。此則不然。乃至楞伽中。唯論破相。但救顯理。無繫著。故不論緣起。如緣起法界者。法界不成不破。
中无间断的状态,指的是因果关系刚刚形成。如果这样,就像同时数两枚硬币,没有先后之分,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呢?就像竖起两根手指,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如果两根手指一样长,随着心中的计数作为因,随后的计数作为果。如果存在先后,那么就会有瞬间的中断,有中断就无法形成因果关系。如果同时发生,就像竖起两根手指,没有先后之分,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也都无法形成。正如《华严经》中所说的因果同时发生,既没有这样的前后因果关系,也没有同时发生的执着妄想,无论是有是无,是常是无常等,都是执着于因果关系。只有理解法的本体,不是人为设立的,不是因果的束缚,才称之为因果。不是由情感所建立的,不是对前后同时的妄想。这样的说法,与《楞伽经》中渐进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这是不正确的。甚至在《楞伽经》中,只讨论破除表象,只为了显现真理,没有执着,因此不讨论因缘生起。就像因缘生起的法界,法界既不成立也不破灭。
但知了法如是故。是故楞伽經云。先示相似物。後當與真實。又云。得相者是識。不得相者智。如此經中。無有假法。諸法總真。純真無假。更無相似。存真存假。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也。如文殊。以理會行。普賢以行會理。二人體用相徹。以成一真法界。前後相收。品品之中。互相該括。前後相徹。文義更收。一法門中。具多法也。是故經偈云。於多法中為一法。於一法中為眾多。然此心是法界之都。無法不攝。非但凡聖因果。乃至逆順善惡同歸。若一一悟是自心。則事事無非正理。如經云。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修行業。皆同如來。六群比丘。實非弊惡。
只需理解法的本质如此。因此,《楞伽经》中说,先展示相似之物,然后给予真实。又说,能识别相的是识,不能识别相的是智慧。在这部经文中,没有虚假的法,所有法都是真实的,纯粹真实,没有虚假,也没有相似。无论是保留真实还是虚假,经文说,众生界即是佛界。就像文殊,以理性来指导行为,普贤以行为来体现理性,两者的体用相互透彻,共同构成一个真实的法界。前后相互包含,每个部分都相互包含,前后相互透彻,文义更加全面。在一个法门中,包含多个法。因此,经偈说,在众多法中为一法,在一法中为众多。然而,这个心是法界的中心,没有法不包含。不仅是凡夫和圣者的因果,甚至逆顺善恶都归于此。如果每个人都能悟到这是自己的心,那么每件事都是正理。正如经文所说,提婆达多不可思议,他所修行的业,都与如来相同。六群比丘,实际上并非恶行。
所行之法。皆同佛行。有修善者。地獄受果。惡行之人。天上受報。如不達斯文。則逆順分岐。焉能美惡同化。然初章之內。已述正宗。若上上機人。則一聞千悟。斯皆宿習見解生知。若是中下之根。須憑開導。因他助發。方悟圓成。為此因緣。微細纂集。所以云。若有一微塵處未了。此猶有無明在。以不了處為障翳故。何況自身根門之內。日用之中。有無量應急法門。全未明一。如生盲人。每日喫一百味飯。雖然得喫。品饌何分。若言無分。又每日得喫。若言有分。設問總不知。若欲為未了之人。憑何剖析。只成自誑。反墮無知。自眼未開。焉治他目。
所有修行的法门都与佛的修行相同。那些修善的人,会在地狱中承受果报;而那些作恶的人,则会在天上得到报应。如果不理解这些教义,就无法分辨逆顺,怎能将善恶同化呢?然而在最初的章节中,已经阐述了正宗的教法。如果是上等根器的人,一听就能领悟千种道理,这都是因为他们过去世的习气和见解所积累的智慧。如果是中等或下等根器的人,则需要依靠开导,借助他人的帮助来启发,才能领悟到圆满的成就。因此,由于这样的因缘,我精心编纂了这些微细的教义。所以说,如果还有一丝一毫的不明了,就意味着还有无明存在。因为那些不明了的地方会成为障碍。更何况在自己的六根之门内,日常生活中,有无数应对紧急情况的法门,却完全没有明白。就像一个天生的盲人,每天吃一百种不同味道的食物,虽然他能吃到,但怎么能分辨出各种味道呢?如果说他不能分辨,但他每天都能吃到。如果说他能分辨,但如果被问到,他完全不知道。如果想要为那些还未明了的人剖析,凭借什么来分析呢?这只是自欺欺人,反而会陷入无知。自己的眼睛还没有睁开,怎么能治疗他人的眼病呢?
是以善財首見文殊。已。明根本智。入聖智流中。然後遍參道友。為求差別智道。習菩薩行門。遇無厭足國王。如幻法門。見勝熱婆羅門。無盡輪解脫。尚乃迷宗失旨。對境茫然。故知佛法玄微。非淺智所及。何乃將蚊子足。擬窮滄溟之底。用蜘蛛絲。欲懸妙高之中。益抱慚顏。須申懺悔。是以般若海闊。入之者方悟無邊。法性山高。昇之者乃知彌峻。伏自大雄應世。諸聖發揚。至像法初。則有馬鳴龍樹等五百論師。大弘至教。及像法中。復有護法陳那等十大菩薩。廣解深經。辯空有之宗。立唯識之理。悉是賢劫千佛。十剎能仁。同酬本願之懷。共助無緣之化。
因此,善财童子首先见到文殊菩萨,已经明了根本智慧,进入圣者智慧的洪流之中。然后,他广泛参访道友,寻求不同的智慧之道,修习菩萨行门。他遇到了无厌足国王,学习了如幻的法门,见到了胜热婆罗门,理解了无尽的轮回解脱,但仍然迷失了宗旨,面对境界感到茫然。因此,我们知道佛法的深奥微妙,不是浅薄智慧所能企及的。怎能用蚊子的脚去探索大海的底部,用蜘蛛丝去悬挂须弥山的高峰呢?这只能增加羞愧,必须表达忏悔。因此,般若智慧如海洋般广阔,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能领悟到它的无边无际。法性如高山般崇高,只有攀登它的人才能知道它的峻峭。自从伟大的佛陀应世以来,各位圣者发扬光大,直到像法初期,出现了马鸣、龙树等五百位论师,大力弘扬至高无上的教义。在像法时期,又有护法、陈那等十大菩萨,广泛解释深奥的经文,辩论空有的宗派,建立唯识的理论。这些都是贤劫千佛,十方世界的能仁,共同实现本愿,共同帮助无缘的众生。
何乃持螢光而干日馭。捧布鼓而近雷門。不揆寡聞。退慚劣解。牛跡豈將大海齊量。腐草焉與靈椿等榮。今此持論。為成法器。深心好樂大乘之者。如大寶積經云。佛言。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後滓濁世。極覆藏時。善人難得。時聞如是等甚深法已。應為如理者說。不為不如理者。為信者說。非不信者。我今亦為如理者說。非不如理者。為信者說。非不信者。又識者愛者。貴若珠珍。不識不愛。賤同泥土。仰惟參玄之士。願稟佛言。深囑。慕道之賢。同遵祖意。
問。依上標宗。甚諧正脈。何用更引言詮。廣開諸道。
答。馬鳴祖師雖標唯心一法。開出真如生滅二門。達磨直指一心。建立隨緣無礙四行。詳夫宗本無異。因人得名。故云祖師頓悟直入名禪宗。諸佛果德根本名佛性。菩薩萬行原穴名心地。眾生輪迴起處名識藏。萬法所依名法性。能生般若名智海。不可定一執多。生諸情見。是以金光明經云。法性甚深無量。無量者。非別有一法名為無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甚深者。亦非別有一法名為甚深。即事而真。無非實相。可謂一中之多。當存而正泯。多中之一。在卷而亦舒。如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
是為無等住。又先德云。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甞言也。以終日言故。不絕漚和之心。而未嘗言故。靡失般若之性。以漚和故。不違大化之門。以般若故。不見言象之迹。又經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世諦。不得第一義。以了俗無性。即是真門。何乃逐物隨情。橫生異見。局方隅之遠近。定器量之淺深。如尺蠖尋條。安前足而進後足。似癡猴得樹。放高枝而捉低枝。若能除器觀空。自亡方圓長短。知心是境。豈有高下是非。且如世諦門中。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於諸凡夫妄想中。唯生死一法最大。以有生死心境並生。若無生死。
人法俱寂。故知了存今日。不可因循。夫業繫四生。身居九有。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失人身者。猶大地之土。處三塗地。而永埋塵劫。居四空天。而恒沒禪支。設暫生人中。千般障難。或機鈍而難省。或根利而信邪。或身器不完。或遮障俱重。皆不可化。無由證真。如大智度論云。當知人身難得。佛世難值。好時易過。一墮諸難。永不可治。若墮地獄。燒炙屠割。何可教化。若墮畜生。共相殘害。亦不可化。若墮餓鬼。飢渴熱惱。亦不可化。若生長壽天。千萬佛過。著禪定味。故皆不覺知。如安息國。諸邊地生者。皆是人身愚。不可教化。雖生中國。
或六情不具。或四支不完。或盲聾瘖瘂。或不識義理。或時六情具足。諸根通利。而深著邪見。言無罪福。不可教化。故為說好時易過。墮諸難中。設無諸難。煩惱業深。仍為八苦火燒。五濁所亂。夫言苦者無量。或三苦。五苦。八苦。乃至瑜伽一百一十苦。及八萬四千塵勞之苦。皆不出流轉之苦。及行苦等。而凡夫甘處。曾不覺知。如俱舍論頌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苦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緣。智者如眼睛。睫極生厭怖。故知生老病死之苦。誰能免乎。四山常來切人。如先德云。故賢與不肖。豪強羸弱。同為四遷。一無脫者。
梵王帝釋。貧窮下賤。堯舜桀紂。三皇四凶。併歸灰壤皆為苦依。夫八苦者。生苦。則眾苦積聚之因。六趣受身之本。如食糞中之果。猶飡毒樹之根。取甘露而墮坑。買上食而致死。功德黑闇。二女相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對法論云。生苦者。眾苦所依故。眾苦逼迫故。九月十月處胎藏間。如在糞穢坑中。長受寒熱等種種眾苦。生熟藏間。如兩山迫逼。趣產門時。其苦難堪。乍出風飄。如刀割錐刺。不覺失聲。廢忘已前所有事業。名為生苦。老苦者。時分變異故苦。身分沈重。諸根熟昧。皮膚緩皺。行步傴曲。寢膳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氣逆。所為縵緩。
為人所輕。世情彌篤。世事皆息。名為老苦。又老者。忘若嬰兒。狂猶鬼著。以危脆衰熟之質。當易破爛壞之時。落日西垂。萎華欲謝。如甘蔗之滓。無三種出家禪誦之味。劫勇力而全因老賊。擒壯色而將付死王。猶蓮遭雹而摧殘。似車折軸而無用。若枯河乏水。不利於人。如殘炷無油。勢寧得久。病苦者。四大變易乖違故苦。百節酸疼。四支苦楚。能壞一切安隱樂事。由此經言。如人壯美。王妃竊愛。遣信私通。王便捉獲。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頓改。為人惡賤。病苦所逼。以是難堪。為人所惡。亦復如是。為苦惱愁憂之本。作死亡怖畏之由。
如雹壞苗。似怨所逼。劫奪正命。摧滅壯容。減福力而退大菩提。增放逸而失真善本。此名病苦。死苦者。壽命變壞故苦。風刀解支節。無處不苦痛。張口歎息。手足紛亂。翻睛沮沫。捫摸虛空。汗液交流。便洟零落。昔雖假以沐浴。必歸不淨。昔雖假以塗熏。必歸臭穢。昔時王位。財寶榮盛。親族婦妾萬億。于時頓捨。獨往後世。無一相隨。臥置床枕。橫尸偃仰。父母妻子槌胸哽咽。眾人號慕披髮拍頭。雖生戀仰之悲。終致永分之痛。或埋殯墳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以施身肉。禽獸螻蟻。交橫樝掣。或以火焚。
臭煙蓬[土*孛] 。四面充塞。人所傷嗟。悲慟絕聲咸歸故里。唯餘灰糞。獨從風土。平生意氣。觸處陵雲。一旦長辭。困沾霜月。是知祿命盡處。臨死之時。如劫風吹散。猶瀑布漂流。往無所遮。到不能脫。向深遠處。怖境常驚。於幽闇中。孤魂獨逝。怨臣恒遂曾不覺知。死王所追。無能免者。大涅槃經云。夫死者。於嶮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
深邃幽闇。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脫。無所破壞。見者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敷在身邊。不可覺知。釋云。於嶮難處者。二十五有恐畏之世。無有資糧者。無善法以自資。去處懸遠者。生死無窮也。而無伴侶者。魂靈自逝也。晝夜常行不知邊際者。隨業漂流。循環無際。深邃幽闇無有燈明者。死是後相。一入死分。昏沈難出生死長夜。故名深邃。死已。多入三塗大黑闇處。故云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者。死入身內。不因門戶。即身辯死。名有處所。雖無痛處者。臨欲死時。雖有五根。無有知覺也。
不可療治者。報終必死。世醫拱手也。往無遮止到不得脫者。業盡報終。時至必遷。自業所追。無人繫縛。無所破壞見者愁毒者。報色雖滅。膚體不毀。而見悲痠莫不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者。無恐人相貌。而見者惶懼。敷在身邊不可覺知者。此明人死。在身最後邊。然不能知死之時節也。又諸識昏昧。六腑空虛。餘息淹淹。心魂愀愀。無常經偈云。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眾苦與死俱。此時徒歎恨。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所以先德云。人命無常。一息不追。千載長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攸深。船筏安寄。聖賢訶棄。
無所恃怙。年事稍去。風刀不賒。豈可晏然。坐待痠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詐眠望脫。忽聞斷頭。心大驚怖。遭生老病。尚不為急。死事不賒。那得不怖。怖心起時。如履湯火。六塵五欲。不暇貪染。如阿輸柯王弟。大帝王。聞栴陀羅。朝朝振鈴。一日已盡。六日當死。雖有五欲。無一念受。行者怖畏。苦到懺悔。不惜身命。如野干決絕。無所思念。如彼怖王。是知萬禍之因。眾苦之本。皆從一念結構而生。應須密護根門。常防意地。無令妄起。暫逐前塵。如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
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猨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勿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故知生死。難出。應須兢慎。且如二乘聖人。及自在菩薩。俱出三界之外。尚有變易之身。四種生死。何況三界之內。現行煩惱。業繫凡夫分段死乎。四種生死者。則是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由四種障。不得如來四德。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無上依經云。佛告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難。
二者。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應如是知。阿難。四種生死未除滅故。三種意生身。無有常樂我淨波羅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樂是我是淨波羅蜜。汝等應知。愛別離苦者。大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法華經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淨名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怨憎會苦者。大涅槃經云。觀於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會大苦。若未了無生。
於所生之處。無非是怨。無非是苦。何者。為境所縛。不得自在故。求不得苦者。有其二種。一者。所希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五陰盛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故名為五陰盛苦。以執陰是有。為陰所籠。便成陰魔。眾苦所集。五濁者。一劫濁。四濁增劇聚在此時。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飢餓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麁弊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眾濁交湊。如水奔昏。風波鼓怒。魚龍攪擾。無一聊賴。時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
如忉利天入麁澁園。園生鬪心。是名劫濁相。煩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足。瞋虺吸毒。燒諸世間。癡闇頑嚚。過於漆墨。慢高下視陵忽無度。疑網無信。不可告實。是為煩惱濁相。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六知見。六十三見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眾生濁者。攬於色心。立一宰主。譬如黐膠。無物不著。流浪六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痤。名長名富。是為眾生濁相。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波轉烟迴。眴息不住。是命濁相。居此濁亂之時。遮障增劇。境飄識焰燒盡善根。業動心風。吹殘白法。
著瞋魑魅之鬼趣。墮癡羅剎之網中。為貪愛王之拘留。被魔怨主之驅役。孰能頓省俲此圓修。既得在中華。又難逢佛世。今須慶幸。得遇遺文。況收宗鏡之中。前後無非真實。言言可以悟道。字字唯是標宗。直須曉夜忘疲。兢兢研究。忽從聞省。悟我真心。頓為得道之人。永紹菩提之種。若未見道。念念緣差。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所以古教云。一息有四百生滅。性命在呼吸之間。若未得道之人。只有輪迴生死。命若懸絲。若得朝聞。夕死可矣。故提謂經云。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下之。一人在下。持針迎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得。
甚過於是。又菩薩處胎經偈云。盲龜浮木孔。時時猶可值。人一失命根。億劫復難是。海水深廣大。三百三十六。一針投海底。求之尚可得。又偈云。吾從無數劫。往來生死道。捨身復受身。不離胞胎法。計我所經歷。記一不記餘。純作白狗形。積骨億須彌。以利針地種。無不值我體。何況雜色狗。其數不可量。吾故攝其心。不貪著放逸。伏自祖教西至。賢聖交馳。皆為明心。決擇生死。生死所起。不出根塵。因不覺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潛現。從此執人執法。立自立他。隨對待而逆順牽情。逐分別而愛憎關念。遂乃竛竮五趣。匍匐四生。今欲反究妄原。
須明起處。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故知心為群妄之原。目是諸見之本。是以生死之始。起惑之初。因迷自心而作外塵。為執妄識而為內我。由我而強為主宰。從想而建立自他。抱幻憑虛。遂成顛倒。顛倒之法。略說有三。一心顛倒。二見顛倒。三想顛倒。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如賊脚。根塵是賊媒。內外搆連。劫盡家寶。是以見劫眼根。善聲劫耳根。善香劫鼻根。善味劫舌根。善觸劫身根。善法劫意根。
善法財傾竭。智藏空虛。如怨詐親。誰有知者。如或識賊。賊無能為。若了境識心。終不更為外塵所侵。內結能縛。且如心王八法。乃至六種無為。撮要一百法門。並是眾生日用。無一時而不具。無一念而不生。以此校量。故非閑事。若不能深濟生死。危苦急難。則往聖古賢。虛煩製作。為有深益。方可施為。聖不誑凡。真焉惑偽。今所錄者。略證此宗。尋萬丈而未得毫釐。指百分而纔言一二。請不厭繁。息志。子細披尋。覽之如登寶山。信之似遊海藏。又此雖假文言。一一示其真實。不可隨語生著。昧我正宗。如經云。刀輪害閻浮人頭。其失猶少。
有所得心說大乘者。其罪過彼也。大智度論云。執有與無諍。乃至非有非無與有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中觀論云。諸佛說空法。本為化於有。若有著於空。諸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愚癡論。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也。又論云。佛法中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則不容難。譬如以刀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故般若燈論序云。觀明中道。而存中失觀。空顯第一。而得一乖空。然則司南之車。本示迷者。照膽之鏡。
為鑒邪人。無邪則鏡無所施。不迷則車不為用。斯論破申。其由此矣。若如斯者。寧容執教隨言語之所轉乎。是以若未遇宗鏡大錄。祖佛微細正意。內得見性。但外學多聞者。則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故大涅槃經云。佛言。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其心猶未得染大乘清淨之法。汝諸比丘。雖行乞食經歷多處。初未曾乞大乘法食。故云。雖有勝意之通。善星之辯。若不知實相之理者。不免沒魂於裂地之患。如首楞嚴經云。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又云。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故知若未入宗鏡。先悟。實相真心。假饒大辯神通。長劫禪誦。終不免斯咎。若達此旨。凡所施為。舉足下足。自然不離一心涅槃之道。如月上女經云。舍利弗告月上女言。汝於今者。欲何所去。月上女報言。汝問今欲向何所去者。我今亦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耳。舍利弗報月上女言。我今欲入毘耶離城。汝於今者乃從彼出。云何報言。我今乃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爾時月上女復報舍利弗言。然舍利弗。舉足下足。凡依何處。舍利弗言。我舉足下足並依虛空。女報言。我亦如是。舉足下足悉依虛空。而虛空界不作分別。是故我言亦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耳。
女言。舍利弗。此事且然。今舍利弗行何行。舍利弗言。我向涅槃如是行也。月上女言。舍利弗。一切諸法豈不向涅槃行也。我今者亦向行也。舍利弗問月上。若一切法向涅槃者。汝今云何不滅度。月上女言。舍利弗。若向涅槃。即不滅度。何以故。其涅槃行。不生不滅。不可得見。體無分別。無可滅度者。釋曰。其涅槃行不生不滅者。即自心無生之義。縱千途出沒。靡離涅槃之門。任萬法縱橫。豈越無生之道。故法華經偈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如上所述。似如逆耳。本之正意。皆是擊發之心。猶石中之火。若無人扣擊。
千年萬年。只成頑石。終不成火用。如孔子家語云。孔子曰。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諍臣。父無諍子。兄無諍弟。士無諍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今宗鏡內。雖廣引苦切之言。皆為後學成器。普令悛惡從善。慕道進修。使法國土無背道之臣。令大乘家。絕邪見之子。是以菩薩雖能自利。又乃譏他。常為眾生不請之友。故勝鬘經云。
以攝受折伏故令佛法久住。是以溈山有警策之文。無非苦口。淨名垂訶責之力。盡破執心。若佛法中有諍友。則學般若道侶。保無過失。故書云。道吾惡者。是吾師。道吾好者。是吾賊。又云。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況佛法內學。出世良因。寧不依師匠乎。今若於初機助道門中。此宗鏡文。深資觀力。言下現證。修慧頓成。如云為道日損。為學日益。損者損於情欲。益者益於知見。不同外道邪師。及學大乘語者。口雖說空。不損煩惱。此非善達正法。皆是惡取邪空。唯法器圓機。方能信受。堪嗟邪見垢重之人。聞亦不信。如慤疏云。歷千佛而不驚。
炷萬燈而莫曙。釋云。十方無量世界眾生。佛。向身中出家成道說法度生。眾生皆不覺知。都由無明。迷本覺性。不知如來藏中出現。如來藏。即眾生第八識。故云歷千佛而不驚。以不知即心是佛故。又如一室中有一醉客。有百千盞燈。照而不醒。喻聞法不識其理。不能染神。都無省悟。故云。炷萬燈而莫曙。曙者。明也。何者為燈。即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
宗鏡錄卷第四十二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