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靡易。妙性無生。凡聖同倫。云何說妄。
真正的心灵是恒定不变的,奇妙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都具有相同的本性,那么为什么还要谈论虚妄呢?
答。本心湛寂。絕相離言。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說無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競起。空迷演若之頭。一法纔生。唯現闥婆之影。以含生不窮實際。但徇狂情。則諸聖俯順機宜。
回答是:本心清澈而寂静,超越了形象和言语。虽然本性自然如此,但因为不固守本性,所以会随着各种因缘条件而变得染污或纯净。比如一池水,如果投入珍珠,水就会变得清澈;如果混入尘土,水就会变得浑浊。又比如天空,如果被云层遮蔽,就会显得昏暗;如果月亮出现,就会显得明亮。因此,《大智度论》中说,就像一池清水,如果狂乱的大象进入其中,水就会变得浑浊;如果投入清水珠,水就会再次变得清澈。不能说水之外没有大象或珍珠。心灵也是如此,烦恼的进入会使心灵变得浑浊,而慈悲等善法的进入则会使心灵变得清净。然而,污垢和清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真实与虚妄都来源于因缘。如果迷失了本性,就会在每一个念头中不断轮回,失去真实的本性;如果洞察了本性,那么每一个念头都会归于寂静,完全证悟涅槃。因此,要知道真实与虚妄没有固定的原因,空无自性,只是言语上的表述。从真实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可说的;从言语的角度来看,没有真实存在。这些都是由于迷惑和妄想而建立的,千变万化,如同迷失方向的演若达多的头,一旦产生了一个法,就只显现出闥婆的影子。因为众生没有穷尽真实的境界,只是追随狂乱的情感,所以各位圣人顺应众生的根机和适宜的时机。
悉同其事。以楔出楔。說妄而從妄旋真。將麁接麁。舉相而因相通性。若不執妄。尚不說真。幻影纔消。智光息焰。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肇法師窮起妄之由。立本際品云。夫本際者。即一切眾生。無礙涅槃之性。
所有事物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就像用楔子拔出楔子一样,通过谈论虚妄来引导人们从虚妄回归真实。将粗俗与粗俗相接,通过舉相来实现因相通性。如果不执着于虚妄,甚至不会谈论真实。当幻影消失,智慧的光芒就会熄灭。首楞嚴經中,佛陀告诉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不是停留在生死轮回和各种污染之中,甚至虛空也是由妄想产生的。这原本是本覺的妙明真精,由于妄想而产生。所有器世间的事物,就像演若多一样,迷失了方向,追逐着影子,虚妄原本没有原因。在妄想中,建立了因緣性。迷失于因緣的人,称之为自然。那虛空的性质,仍然是实幻生。因緣和自然,都是众生妄心的计度。阿難,了解虚妄的起源,谈论虚妄的因緣。如果虚妄原本不存在,谈论虚妄的因緣也原本不存在。更不用说不了解,推究自然的人。肇法师深入探讨虚妄的起源,确立了本際品,说:本際,就是所有众生无碍涅槃的本性。
何為忽有如是妄心。及種種顛倒者。但為一念迷心。此一念者。從一而起。又此一者。從不思議起。不思議者。即無所起。故經云。道始生一。一者。謂無為。一生二。二謂妄心。乃至三生萬法也。既緣無為而有心。復緣有心而有色。故經云。種種心色。是以心生萬慮。色起萬端。和合業緣。遂成三界種子。所以有三界者。為執本迷真一故。即有濁辱生其妄氣者。澄清微為無色界。所謂心也。澄濁辱為色界。所謂身也。散滓穢為欲界。所謂塵境也。故經云。三界虛妄。唯一妄心變化。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有有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
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妄心以及种种颠倒现象呢?这仅仅是因为一念迷心。这一念,是从一开始的。而这个一,又是从不可思议中产生的。不可思议,即是没有起点。因此经文说,道从一开始,一指的是无为。一生出二,二指的是妄心。一直到三生出万法。既然因为无为而有心,又因为心而有色,所以经文说,种种心色。因此心生出万种思虑,色引起万种变化。和合业缘,最终形成了三界的种子。所以有三界,是因为执着于本初的迷真一。就有了浑浊的辱气,生出其妄气,澄清微细成为无色界,即所谓的心。澄清浑浊的辱气成为色界,即所谓的身。分散的渣滓和污秽成为欲界,即所谓的尘境。因此经文说,三界是虚妄的,只是妄心的变化。如果内在有一生,那么外在就有无为。内在有二生,那么外在就有有为。内在有三生,那么外在就有三界。
既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恒沙煩惱也。故知三界內。無有一法不從自心生。因心想念。分別造作。如幻術力。變化萬物。於外似有發現。現無現性。唯自心生。迷倒之人。執為外境。隨境了別。妍醜自分。纔生忻厭之情。便起塵勞之迹。故遠法師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成此頹山勢。但內一不生。則無諸有。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烟。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矣。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
既然内外相应,便产生了种种诸法以及恒河沙数的煩惱。因此可以知道,在三界之内,没有一法不是从自己的心中生起。因为心的想念和分别造作,如同幻术的力量,变化出万物。在外界看似有所发现,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现的实质,一切都是从自己的心中生起。那些迷惑颠倒的人,执着于外界的境界,随着境界的变化而分别,自己区分美丑,一旦产生了喜好或厌恶的情绪,就会留下烦恼的痕迹。因此,遠法師说,一切事物的本源究竟从何而来?事物的生起和消滅没有边际。一旦微小的动念触及了境界,就会形成如山崩之势。只要内心不生起任何事物,就不会有各种存在。如果想要堵塞煩惱的根源,斩断生死的根本,只要能够内观到一念之中的无生,那么三界的空花就会像风卷走烟雾一样消散,六塵的幻影就像热水融化雪一样消失,顿时无边无际,只剩下唯一的真心。《進趣大乘方便經》中佛说,所谓一實境界,就是指众生的心体,从本以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乃至于所有众生的心。
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恒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
所有二乘的心,所有菩萨的心,以及所有佛陀的心,都是不生不灭的,因为它们都是真如的相。甚至在十方的虚空中,所有世界中寻找心的形状,都找不到任何区别。但是,由于众生的无明和愚痴,以及熏习的因缘,显现出虚妄的境界,使他们产生执着。这就是说,这个心不能自知,错误地认为自己存在,产生觉知和想法,计算我和我所。但实际上,并没有觉知的相。因为这个妄心最终没有实体,是不可见的。如果没有觉知,能够分别的,那么就不会有十方三世所有境界的区别。因为所有法都不能自己存在,总是依赖妄心的分别而存在。所谓的所有境界,各自不认为自己有。知道这个是自己,知道那个是他人。因此,所有法不能自己存在,就没有差异。只依赖妄心,不了解,不知道,内在没有,认为有前面的外在所知境界,错误地产生各种法的想法,认为有或没有。
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
认为好或坏,认为对或错,认为得到或失去,甚至产生无量无边的法想。应当这样理解:一切诸法都是从妄想中生起,以妄心为根本。然而这个妄心没有自相,也依赖于境界而存在,即所谓的攀附于外境事物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心。此外,这个妄心和前面的境界虽然相互依存,同时产生,没有先后之分,但这个妄心能够成为一切境界的主宰。为什么呢?因为依赖于妄心,不能了解法界一相,所以说心有无明。依靠无明的力量,所以显现出妄境界。也因为依靠无明的消灭,所以一切境界消失。并不是因为一切境界自身不能了解,所以说境界有无明。也不是因为依赖境界而产生无明。因为所有佛陀在所有境界中,不产生无明。同样,也不是因为境界的消灭,无明心才消失。因为所有境界从本质上来说,自性本就消失,从未存在过。因此,根据这个意义。
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如上廣引佛言。委曲周細。只為成後學之信。明我自心。寶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當知一心遍一切心。無塵可異。一切性含一性。有法皆同。無形而廓徹虛空。誰分彼此。搜迹而任窮法界。莫得纖毫。何故眾生界中。即今顯現。斯則皆因妄念積集熏成。如鏡上之塵。似遮光影。若空中之霧。暫混清虛。但有一法現前。
因此,我们只需谈论所有事物和现象,它们都以心为根本。应当明白,所有事物和现象都被称为心,因为它们的本质和心是一致的,被心所包含。此外,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心产生的,与心的活动相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存在和消失,没有固定的停留。因为所有的境界都随着心的攀缘而变化,心念连续不断,因此能够暂时保持。正如佛经广泛而详细地引述的,只是为了增强后来学习者的信心,明白我们自己的心。《寶藏論》中说,古镜能照见精微之物,其精微自然显现;古教能照见心,心自然明了。应当知道,一个心能包含所有心,没有尘埃可以区分;所有性质都包含一种性质,所有法则都是相同的。没有形状却能透彻虚空,谁又能区分彼此?探索踪迹而尽力理解法界,却无法得到丝毫。为什么在众生的世界中,现在显现出来?这是因为虚妄的念头积累和熏习而成,就像镜子上的尘埃,似乎遮挡了光影;如果像空中的雾,暂时混浊了清澈的虚空。但只要有一件事物直接呈现,
皆是自心分別。設當一念纔起。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前後。若知能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境寂心寂。又乃心生非是因彼。境未曾生。心滅亦不因他。境未曾滅。當知境因心起。還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滅非境滅。似魚母念魚子。如蜂王攝眾蜂。若魚母不念。則魚子亡。蜂王不攝。而眾蜂散。是以有心緣想。萬境縱然。無念憶持。纖塵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是以楞伽經云。不覺自心所現分劑。不覺內識轉變外現為色。但是自心所現。不通達如此分劑。名惡見論。以不知心現。起差別見故云分劑。是知若不於宗鏡正義之中。所有知解。皆是邪道宗黨。設形言說。悉墮惡見論議。此宗鏡法義。可以憑准。正理無差。可以依行。現前得力。萬邪莫迴。其致。千聖不改其儀。遂能洗惑塵。消滯慮。湛幽抱。豁神襟。獨妙絕倫。故無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分别作用。假设在一瞬间念头刚刚升起,那都是因为幻象的境界所牵引而生。念头的生起和消失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之分。如果能够认识到主体和客体都没有实质,就能立即领悟到人空和法空的真理。突然明白到物我和外界的依赖关系是不存在的,才开始相信境界的寂静和心的寂静。另外,心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外界境界,境界从未真正生起;心的消失也不是因为外界境界,境界从未真正消失。应当知道,境界是因为心而产生的,也会随着心的消失而消失。但是心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境界的产生,心的消失也不是因为境界的消失。这就像鱼母对鱼子的思念,如同蜂王统领着众多的蜜蜂。如果鱼母不再思念,那么鱼子就会消失;如果蜂王不再统领,那么众多的蜜蜂就会散去。因此,只要有心去攀缘和想象,无数的境界就会出现;如果没有念头去记忆和保持,那么最微小的尘埃也不会显现。最终,没有心外的法能够与心成为因缘,一切都是心自己产生的,又与心成为相应的相。因此,《楞伽经》说,不觉悟自己心所显现的分别,不觉悟内在心识的转变而外在显现为色,只是自己心所显现的,不通达这样的分别,被称为恶见论。因为不知道心所显现的,而产生差别的见解,所以说分别。所以知道,如果不在宗镜正义之中,所有的知识和理解都是邪道的宗派。即使有形象的言说,都会陷入恶见的议论。这个宗镜法义可以作为依据,正理没有差错,可以依此而行。当前就能得到力量,无数的邪见不能回转。其意义深远,即使是千圣也不能改变其仪式。于是能够洗净迷惑的尘埃,消除停滞的忧虑,清澈幽深的怀抱,开阔神明的胸襟。独自妙绝无与伦比,因此无等等。
問。若言有真有妄。是法相宗。若言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論法性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說非真非妄。
问:如果说存在真实与虚妄,这是法相宗的观点。如果说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这是破相宗的观点。现在讨论法性宗,如何确立真实与虚妄,又如何解释非真实非虚妄?
答。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圓宗。前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今假設文義對治。只為破其邪執。若情虛則智絕。病差則藥消。能窮始末之由。方洞圓常之旨。故復禮法師問天下學士真妄偈云。真法性本淨。
答: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法相宗主张存在真实与虚妄,也不是破相宗主张空无一切。而是依据法性宗的圆满教义,来阐明正确的道理。即真如法性本身不变,但不影响其随缘变化,这是圆满教义的含义。如果法相宗,总是说存在真实与虚妄;如果破相宗,总是说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只强调了一方面,都是可以思议的。而这个圆满的宗派,既包含空与有的两方面,又不相互妨碍,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一定要说存在或不存在的两方面,都是可以思议的。现在,不染而染,就是不变而随缘;染而不染,就是随缘而不变。实际上,我们不能用有或无的思维去理解,也不能被真实或虚妄所迷惑。这是不可思议的宗派宗旨,不是情感和认识所能了解的。现在假设用文字和意义来对治,只是为了破除错误的执着。如果情感空虚,智慧就会断绝;疾病痊愈,药物就会消失。能够彻底理解始终的原因,才能完全理解圆满永恒的意义。因此,复礼法师问天下的学者关于真实与虚妄的偈语说:真实的法性本来清净。
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長懷懵茲理。願為開玄妙。析之出生死。澄觀和尚答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則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常理。分別心未亡。何由出生死。宗密禪師釋云。大乘經教。統唯三宗。一法相宗。二破相宗。三法性宗。今此問。是法性宗中。齧鏃關節。不問二宗。若法相宗。所說一切。有漏妄法。無漏淨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熏習。即各從自性起。都不關真如。誰言從真生妄也。彼說真如。一向無為寂滅。
虚妄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源于真实的存在。这些虚妄的念头怎么可能停止呢?如果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如果有结束,就应该有开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这个道理感到困惑,希望揭示其深奥之处。分析它,以超越生死。澄观和尚回答说:迷失在真实中,妄念就会生起;认识到真实,妄念就会停止。能够迷失的不是被迷失的,怎么能完全相似呢?从未真正觉悟过,所以说妄念没有开始。了解妄念本质上是真实的,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分别心没有消失,怎么能超越生死呢?宗密禅师解释说:大乘佛教的教义,总体上分为三个宗派。一是法相宗,二是破相宗,三是法性宗。现在这个问题,是法性宗中的一个关键点,不涉及其他两个宗派。如果按照法相宗的说法,所有有漏的虚妄法和无漏的清净法,从无始以来,各自都有种子,存在于阿赖耶识中。遇到适当的条件,就会根据它们自己的性质产生,这与真如无关。谁说虚妄是从真实中产生的呢?他们认为真如是永远无为和寂静的。
無起無止。不可難他。從真有妄生也。若破相宗一向說凡聖。染淨。一切皆空。本無所有。設見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夢。彼且本不立真。何況於妄。故不難云從。真有妄也。唯疑法性宗。以此宗經論。言依真起妄者。如云法身流轉五道。如來藏受苦樂等。言悟妄即真者。如云初發心時。即成阿耨菩提。知妄本自真。見佛即清淨等。又言凡聖混融者。如云一切眾生。本來成正覺。般涅槃。毘盧遮那身中。具足六道眾生等。真妄相即。雖說煩惱菩提。無有始終。又說煩惱終盡。方名妙覺。華嚴起信等經論。首末之文。義宗有礙。自語相違。擬欲揀之。不可取一捨一。
无起无止,不可难他。从真有妄生也。若破相宗一向说凡圣、染净、一切皆空、本无所有。设见一法过涅槃者,亦如幻梦。彼且本不立真,何况于妄。故不难云从,真有妄也。唯疑法性宗,以此宗经论,言依真起妄者,如云法身流转五道,如来藏受苦乐等。言悟妄即真者,如云初发心时,即成阿耨菩提。知妄本自真,见佛即清净等。又言凡圣混融者,如云一切众生,本来成正觉,般涅槃,毘卢遮那身中,具足六道众生等。真妄相即,虽说法烦恼菩提,无有始终。又说烦恼终尽,方名妙觉。华严起信等经论,首末之文,义宗有碍。自语相违,拟欲拣之,不可取一舍一。
欲合之。又難會。俱用之。又相違。試問天下學士。有達者即知真入道。若諸師所答悉迷問意。皆約泯相歸理而說。都不識他所問。從真起妄之由。修妄證真之理。然迷真起妄。蓋有因由。息妄歸真。非無所以。復禮法師。豈不知真妄俱寂。理事皆如。如寂之中。何有問答。然有二門。義理易辯。即無違妨。一者。一向說有妄可斷。有真可證。二者。一向說非真非妄。無凡無聖。此二門。皆可思議。故勝鬘經云。眾生自性清淨心。無煩惱所染。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皆云難可了知。復禮正問此義。諸師所答但說無垢染耳。唯觀和尚所答。約真如不變。不礙隨緣。
方為契當。今宗密試答曰。本淨本不覺。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止處名有終。迷時號無始。因緣如幻夢。何終復何始。此是眾生原。窮之出生死。又人多謂真能生妄。故疑妄不窮盡。為決此理。重答前偈。不是真生妄。妄迷真而起。知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似終末。悟來似初始。迷悟性皆空。性空無終始。生死由此迷。達此出生死。又約始終。有四句分別。一。有始無終。即是始覺。二有終無始。即是無明。三無終無始。謂實際。四有始有終。是一期生死。又釋云。無始而有終。長懷懵斯理者。即法相事。而例難之。今云。有妄即真。
則同無終始。若分別說。應有四句。真理則無終無始。妄念則無始有終。真智則無終有始。瞥 起妄念。有終有始。若約圓融。同無終始。既無終始。亦復無有無終無始。唯亡言絕想。可會斯玄。詳上答意。深合圓宗。於隨緣門。初即迷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前後。真俗無性。凡聖但名。譬如迷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世諦非無。
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恒徹有。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切不立。拂迹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
問。法相法性二宗。如何辯別。
答。法相多說事相。法性唯談理性。如法相宗。離第八識。無眼等諸識。若法性宗。離如來藏。無有八識。若真如不守自性。變識之時。此八識。即是真性上隨緣之義。或分宗辯相。事則兩分。若性相相成。理歸一義。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如全波之水。全水之波。動靜似分濕性無異。清涼記引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即賴耶體。是如來藏。與妄染合。名阿賴耶。更無別體。又金色如指鐶金體即金。然此上異。總有四句。一以本成末。本隱末存。此即存隱不異。故云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也。
二攝末歸本。末盡本顯。此即顯滅明不異故。故云以真體實。妄無不盡。唯真現也。三攝本從末末存。攝末歸本本顯。此則兩法俱存。但真妄有異。即有真有妄。明不異故。故云是即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四攝本從末本隱。是不無義。攝末歸本末盡。是不有義。此則不有不無明不異。亦是末後二句。又非異故非邊。不一故非中。非中非邊。是無寄法界。妙智所證。湛然常住。無所寄也。又非一即非異故。恒居邊而即中等。又非一即生死。非異即涅槃。非一即非異故。恒住生死。即處涅槃等。亦可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
如金隨工匠緣成時。展作指鐶。如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却復為金。成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別。如來藏心。亦復如是。但隨染緣之時。迷作阿賴耶。隨淨緣之時。悟成如來藏。本末展轉。唯是一心。畢竟無別。如無生義云。眾生身中有涅槃。即是末中含有本。眾生是涅槃家用。即是本中含有末。貪欲即是道。即是末中含有本。貪欲即是道家用。即是本中含有末。故經言。一切凡夫。常在於定。
問言。常在何定。
答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此是末中含有本。法性中含有眾生。即是本中含有末。大品經言。不可離有為說無為。不離無為說有為。又末即是本。本即是末。義。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如經言。生死是涅槃。無滅無生故。又楞伽經云。真識現識。如泥團微塵等。乃至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耳。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轉識。藏識。是賴耶。又云。諸識有三種相。
謂轉相.業相.真相。此三種相。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故經云。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約不與妄合。如來藏心。以為真識。現即第八。經云。譬如明鏡。持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餘七皆名分別事識。經云。若異者。藏識非因者。謂三。若異藏識。則應不用真相及轉識為因。既以轉識熏故。真識隨緣而成藏識。則知不異。非以藏識為二識因。故經云。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斯則三事備矣。
經喻中有三。一塵。二水。三泥。以水和塵。泥團方成。以業熏真相。業識便生。經云。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者。反顯藏識。以真妄和合而成。但其妄滅。而真體不無。又自真相者。曉法師釋云。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約不一義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亦名自真相。是依不異義說。又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一切趣生。譬如技兒。變現諸趣。是以諸教。皆如來藏為識體。故知心性即如來藏。此外無法。唯識論偈云。又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則過歸後人。以要言之。總上諸義。皆是真妄和合。非一非異。能成一心二諦之門。不墮斷常處中妙旨。事理交徹。性相融通。無法不收。盡歸宗鏡。
問。真妄二心。行相各異。如何融會得人法性之圓宗。
答。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氂法可得。如經云。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如是諸聖人。皆依心妄有。大般若經云。復次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分析諸法。過極微量。竟不見有少實可得。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又真妄無體。俱有名字。名字無體。皆依言說。言說性空。俱無起處。則一切言語。悉皆平等。一切諸法。悉皆真實。所以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梵天謂文殊言。仁者所說。皆是真實。文殊曰。善男子。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問曰。虛妄言說。亦真實耶。答曰。如是。何以故。善男子。是諸言說。皆為虛妄。無處無方。
若法虛妄。無處無方。即是真實。以是義故。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善男子。提婆達多所有言說。與如來語無異無別。何以故。諸有言說。皆是如來言說。不出如故。諸有言語所說之事。一切皆以無所說故。得有所說。又輔行記。釋一念心以成觀境。此有二義。一者。以禪為境。不同世心。二者。即此境心。復須離著。向辯禪心。既言一念。一多相即。為是何等一心能具。故簡示云。不得同於妄計一念。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此據初心習觀之人。恐濫於妄情境觀。是故應須簡示入門。若據理論。無非法界。
亦何隔於取著妄情。以念本自空。妄不可得故。為執有者。令觀空耳。又先德云。未念之時。念則未生。未生則是不有。不有之法。亦無自相。現在之念。從緣而生。念若自有。不應待緣。待緣生故。即無自體。故知心無自性。緣起即空。如欲斷其流。但塞其源。欲免其生。但斷其根。不用多功。最為省要。故通心論云。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處。出要之術。唯有觀心。觀心得悟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當觀心。觀心得淨。返觀自心。欺誑不實。如幻如化。躁擾不住。又如猿猴。騰躍奔擲猶如野馬。無始無明。歷劫流浪。不知何由得出。
若能如是觀心過患。又推諸境。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又推見處。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又推動心。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又推不覺。無有根本。直是無始虛習。念念自迷。無念真心。一無所有。論云。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心實不動。若能觀心。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當知所有。皆是虛妄心念而生。心有即有。心無即無。有無從心。彌須自覺。勿不自覺。為心自欺。既知心誑。更勿留心。好惡是非一時都放。則心無住處。心無住處。則無有心。既無有心。亦無無心。
有無總無。身心俱盡。身心盡故。泯齊萬境。萬境無相。合本一冥。冥然玄照。照無不寂。以寂為體。體無不虛。虛寂無窮。通同法界。法界緣起。無不自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又法無定相。真妄由心。起盡同原。更無別旨。所以古師廣釋真妄交徹之義云。夫真妄者。若約三性。圓成是真。遍計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淨分同真。染分為妄。約遍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依他為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成。真徹妄也。若約隨俗說真妄者。真妄本虛。則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來一味。
故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如水該波而非水濕性。凝停。波徹水而非波。洪濤洶涌。則不存不泯。性相歷然。一一融通。重重交徹。無障無礙體相用收。入宗鏡中。自然法爾。故先德云。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禪原集云。謂一切凡聖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秖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凡聖之事。又雖隨緣。而不失自性。常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二門。未曾暫闕。
秖隨緣門中。凡聖無定。謂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煩惱無始。若修證即煩惱斷盡。故說有終。然實無別始覺。亦無不覺。畢竟平等。故此一心。常具真如生滅二門。又真妄各有二義。一真有不變隨緣二義。二妄有體空成事二義。謂由真不變。故妄體空。為真如門。由真隨緣。故妄識成事。為生滅門。以生滅即真如故。諸經說。無佛無眾生。本來涅槃。常寂滅相。又以真如即生滅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既知迷悟凡聖。在生滅門。今於此門。具彰凡聖二相。即真妄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在凡。本來常有覺與不覺二義。覺是三乘賢聖之本。
不覺是六道凡夫之本。今推此不覺之心。無體。則真覺之性現前。寶積經云。佛言。菩薩如是求心。何者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滅盡。若心未來。未來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識無知。無住無處。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所不見。云何當有。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乃至如是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則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無性。若無性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即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無去。無退無生。則無行業。若無行業。則是無為。若無為者。則是一切諸聖根本。持世經云。菩薩爾時作是念。世間甚為狂癡。所謂從憶想分別識。起於世間。與心意識合。三界唯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故。於識陰中貪著於我。若我所。金剛三昧經云。知諸名色。唯是癡心分別。癡心分別諸法。
更無異事出於名色。知法如是。不隨文語。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論釋云。此明方便觀。於中有二。一明唯識尋思。更無異事出於名色者。名謂四蘊。色是色蘊。諸不相應。皆假建立。離此名色。更無別體。故諸有為之事。皆為名色所攝。如是諸法。唯心所作。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如是名為唯識尋思。二顯如實智。知法如是。不隨文語者。是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故。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者。是義尋思所引。如實智故。人法二我。皆無有義。所以於中。不分別故。此真妄二心。情分二種。智了唯一。一二俱亡。方入宗鏡。所以維摩經云。妙臂菩薩曰。
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故知既以無心現心。則無法現法。何者。以一切境界。隨念而生。念既本空。法復何有。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憍尸迦。若人來問。今此大眾。食調眾具。須功幾何。彼問如是。汝云何答。天帝釋言。世尊。我無所報。何以故。世尊。今我此處。三十三天。凡是所須衣食眾具。隨念現前。非造作故。佛言。憍尸迦。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皆住心中。隨所念時。即得成就。憍尸迦。猶如卵生諸眾生等。但以心念。即便受生。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皆由心念。法即現前。憍尸迦。
又如一切濕生之類。所謂魚鼈黿虬坻彌宜羅。此等皆是卵生所攝。此等或唯行一由旬。或二由旬。或至三四。或復過七。達彼地已。安處己卵。不令疲乏。故能成熟。憍尸迦。此三藏教。亦復如是。隨憶念時。彼業現前。次第不亂。相續不斷。與彼句義。和合相應。又佛地論云。三十三天。有一雜林。諸天和合福力所感。令諸天眾。不在此林。宮殿等事。共樂等受。勝劣有異。有我我所。差別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無勝劣。皆同上妙。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和合受用。故名雜林。此由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業。增上力故。
令彼諸天阿賴耶識變現此林。同處同時。同一相狀。由此雜林。增上力故。令彼轉識亦同變現。雖各受用。而謂無別。是以若達諸法。皆心想生。即從世俗門。人聖行處。如無盡意菩薩經云。爾時舍利弗。問無盡意。唯善男子。從何處來。佛號何等。世界何名。去此近遠。無盡意言。唯舍利弗。有來想耶。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我知想已。無盡意言。若知想者。應無二相。何緣問言。從何處來。唯舍利弗。有來去者。為和合義。如和合相。是無合不合。無合不合。即不去來。不去來者。是聖行處。佛藏經云。佛言。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
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海龍王經云。佛言。大王。一切諸法。皆從念興。隨其所作。各各悉成。諸法無住。亦無有處。大智度論云。菩薩云何觀心念處。菩薩觀內外心。是內心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想生滅相續。故強名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相。客煩惱相著故。
名為不淨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淨。以是心清淨故。不為客塵煩惱所染。如是等。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故知法本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別而無塵可現。又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從三際求。求之不見。向十方覓。覓之無蹤。既無能起之心。
亦無所滅之跡。起滅俱離。所離亦空。心境豁然。名為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真妄自融。對治之能所皆絕。能所盡處。自然成佛。如華嚴論云。此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不同權教菩薩。同有為故。立能證所證也。一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為正覺。亦不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此乃任法性故。動寂皆平。為本智非動寂故。妄謂為動。愚夫不了。棄動而求寂。為大苦也。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為苦義。為小乘有忻厭故。即苦生。
問。此說真妄二心。為是法相宗。為是法性宗。
答。准華嚴演義云。論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虛妄。即是所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為第一義。論釋唯是能作。今經云。三界唯心轉者。則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唯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義一名異故。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為能作。言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息心空。真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士。應化萬端。而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又信心銘云。前際如空。知處悉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萬法不通。去來自爾。不用推窮。
如學人問黃蘗和尚。秖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答。甚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秖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秖是影像。何關汝事。
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甚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師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道人。
宗鏡錄卷第五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