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四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初祖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二祖求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圓成周遍。當下言思道斷。達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義學三乘。自有階等。
初祖从西方来,只传授了一心的法门。二祖寻求心神不宁的原因,却找不到,于是明白只有一颗真心是圆满无缺、无所不在的。在那一刻,言语和思考都停止了,达摩认可了这一点,于是他继承了祖师的衣钵,继续弘扬大乘佛法。直到今天,怎能执着于言语的表达,违背自己的宗派,学习三乘的教义,自然有其层次和等级。
答。前標宗門中。已唯提大旨。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今所錄者。為成前義。終無別旨妄有披陳。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然後十因四緣。辯染淨之生處。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遂乃護法菩薩。正義圓明。西天大行。教傳此土。佛日沈而再朗。
回答:在之前提到的宗门中,我们已经只提出了主要的宗旨。如果坚定地信仰并正确理解,那么举一个例子就能涵盖所有。言语和思考的道路被切断了。我私下观察到现在的学者,只关注表面的意思,过于依赖言语的表达。他们只是说心外无法,每个念头都随着环境产生。只知道口头上谈论空性,却总是沉浸在有形的世界中。只是笼统地提到心的名字,却不了解微妙的行为表现。如果讨论无量的法门,广泛地讲述,即使穷尽劫数也说不完。现在所记录的,是为了完成前面的意义,并没有其他的目的。这一心法门是凡夫和圣者的根本。如果不先明确行为的表现,怎么能深入探究根源呢?因此,需要用三量来确定是非,真正的修行才不会泛滥。四分法来区分其体和用,正理才能完整。然后通过十因四缘来讨论染净的起源,三报五果来鉴别真俗的归宿。这样就能排斥小乘和邪见,清除情感和执着。最终,护法菩萨将正义圆满地显现,西天的大行教法传到这片土地上,佛日再次明亮。
慧雲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故知浪說心之名字。微細行相懵然不知。終不免心境緣。拘自他見縛。目下狐疑不斷。臨終津濟何憑。所以般若是送神符。臨終能令生死無滯。只為盲無智眼。教觀不明。從無始已來。不能洞曉。違現量而失自心體。逐比非而妄認外塵。終日將心取心。以幻緣幻。似狗齩枯骨。自嚥其津。如象鼻取水。還沐己體。必無前境。而作對治。自從受身。含識已來。居三界塵勞之內。猶熱病見鬼。於非怨處認怨。若瞖眼生華。向無愛中起愛。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覺知。莫能暫省。今更不信。復待何時。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塵勞網密。非智刃而莫揮。其四分三量。諸多義門。下當廣辯。
智慧如云散去又重新聚集,心境因此而融通无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既非一也非异。在接触各种境界时,深奥的宗义显得既非实有也非空无,随缘而自然符合道的法则。如果不能理解三量,就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妄;如果不了解四分,就无法把握本体与功能。因此,只是空谈心的名称,对微妙的行为表现却一无所知,终究无法摆脱心境的束缚,自我与他人的见解成为枷锁。眼前的疑惑不断,临终时又怎能得到真正的帮助?般若智慧如同护身符,能在临终时让生死流转无阻。只因为缺乏智慧之眼,教义与观照不明确,从无始以来就无法洞察真相。违背直接感知而迷失了自心的本体,追逐错误的认知而错误地认同外界的尘埃。整天用心灵去捕捉心灵,以幻象去追求幻象,就像狗咬着枯骨,自己吞下自己的唾液。如同象鼻吸水,最终只滋润了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前面的境界,就无法进行对治。自从有了生命,含识以来,就居住在三界的尘埃与烦恼之中,就像热病中的人看到鬼魂,在没有敌人的地方寻找敌人。如果眼睛有翳,就会在没有爱的地方产生爱,错误地生出错误,空即是空,非空即是非空,对此毫无所知,无法暂时反省。现在如果还不相信,还要等到何时?生死的海洋深邃,没有智慧的舟船就无法渡过。烦恼的网密集,没有智慧的利刃就无法斩断。关于四分、三量以及众多的义理之门,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問。祖佛大意。貴在心行。採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爭如一念還原。深諧遺旨。
问:祖师和佛陀的教义,其核心在于内心的实践。如果只是追求文字和理论,只会增加无意义的讨论。因此,文殊菩萨曾批评阿难说:“你总是想通过听闻来掌握佛法,为何不尝试去内省自心呢?”不如回归到最初的一念,深刻理解教义的真正意图。
答。此為未知者說。不為已知者言。為未行者言。不為已行者說。若已知已行之者。則心迹尚亡。何待言說。今只為初學未知者。己眼不開。圓機未發。須假聞慧。以助初心。為未行者。但執依通。學大乘語。如蟲食木。猶奴數錢。乃至塵沙教門。皆為此之二等。因茲見諦。如說而行。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聞之力。猶膏助明。以劣解眾生。從無始來。受無量劫洞然之苦。只為迷正信路。失妙慧門。狂亂用心。顛倒行事。何乃盲無智照。翻嫌真實慧光。貧闕法財。更祛多聞寶藏。如華嚴經云。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
答:这是对那些尚未了解的人说的,不是对已经了解的人说的。这是对那些尚未实践的人说的,不是对已经实践的人说的。对于那些已经了解并实践的人,他们的内心已经超越了文字和形象,不需要依赖言语来表达。现在,我们只是为那些刚开始学习、尚未开启智慧之眼、尚未激发内在潜力的初学者提供指导。他们需要通过听闻佛法来培养初心。对于那些尚未实践的人,他们只是依赖外在的教条,学习大乘佛教的言辞,就像虫子无意中在木头上啃食形成文字一样,或者像奴隶数着别人的钱财。甚至那些深陷于无数法门的人,都是因为这两种情况而无法真正理解。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真正理解佛法,就像他们所说的去做。智慧的光芒就像太阳普照大地,广泛学习的力量就像油脂助长光明。用这种有限的理解去帮助众生,从无始的过去到现在,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只是因为迷失了正确的信仰之路,失去了通向智慧的大门,疯狂地使用心灵,错误地行动。为什么在盲目无知的情况下,反而嫌弃真正的智慧之光呢?缺乏佛法的财富,却排斥广泛学习带来的宝藏。正如《华严经》所说,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安住在涅槃之中,就不能离开无障碍的解脱智慧。
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是以因聞顯心。能辯決定觀察之禪。因禪發起無行無生之慧。因慧了達諸法如實之覺。因覺圓滿無礙解脫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聞之力。成就菩提。若離此宗鏡。別無成佛之門。設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大智度論偈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無多聞者。況如大暗中。
始终不离开所有事物的真实觉悟。所有事物的真实觉悟,始终不离开无行无生的行为和慧光。无行无生的行为和慧光,始终不离开禅定的善巧、坚定的决策和明智的观察。禅定的善巧、坚定的决策和明智的观察,始终不离开善巧的多闻。因此,通过听闻来显现心性,能够明确坚定地进行禅定的观察。通过禅定激发无行无生的慧根。通过智慧达到对所有事物真实本质的觉悟。通过觉悟,完善无碍的解脱智慧。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最初广泛学习佛法的力量,成就了菩提。如果离开这个核心的教义,就没有成佛的道路。即使有所修行,也会变成魔障之外的法门。《大智度论》中的偈语说:有智慧但没有广泛学习,就无法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就像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却看不见。广泛学习但没有智慧,同样无法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就像在光明中虽然有灯却看不见。广泛学习能增强智慧,这是应当接受的教诲。没有学习也没有智慧,这就是所谓的人类中的牛。就像有智慧但没有广泛学习的人,更何况在黑暗中。
有目而無所見。雖有智眼。而不能遍知萬法。法界緣起諸識熏習等。如處大暗之中。一無所見。是以實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實相。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則何由深達實相。故云亦不知實相。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覩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如是之人。故是不知實相。聞慧具足。方達實相之原。聞慧俱無。如牛羊之眼。
有眼睛却看不见。虽然拥有智慧之眼,却不能全面理解宇宙间一切事物。法界缘起、各种识的熏习等,就像处在极度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因此,实相贯穿于一切法中,一切法即是实相。从未有过任何一法能脱离法性。如果不全面理解一切法,又怎能深刻领悟实相呢?所以说,也不知道实相。那些只听闻而缺乏智慧的人,就像在大光明中只有灯却没有眼睛。虽然他们广泛听闻、记住名相,却没有亲自证悟的智慧,圆满的理解无法开启,只会陷入无明。大信不成就,空有邪见。就像在大光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没有眼睛怎能看见?虽然听闻了如来的宝藏,一生传唱,听受不疲倦,但自己的眼睛不开,只是数着他人的宝物。智慧之眼不开启,怎能辨别教义的宗派?这样的人,因此不了解实相。只有听闻和智慧都具备,才能达到实相的本源。如果听闻和智慧都没有,就像牛羊的眼睛一样。
豈辯萬法性相總別之方隅耶。夫學般若菩薩。不可受人牛之誚。紹佛乘大士。寧甘墮蟲木之譏。若乃智人。應須三省。是以未知心佛之寶。甘處塵勞。纔聞性覺之宗。便登聖地。如賢劫定意經云。喜王菩薩。宴坐七日。過七日已。詣佛啟請。行何三昧。能悉通達八萬四千諸度法門。佛告喜王。有三昧門。名了諸法本。菩薩行時。便能通達諸度法門。諸度法門者。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為因。釋曰。諸法本者。即眾生心。若隨善心。成六度門。若隨惡心。作三塗道。當樂土而為苦境。皆是心成。處地獄而變天堂。悉由心轉。或即剎那成佛。
难道要辩论万法的性相和总体与个别的细微之处吗?学习般若的菩萨,不能接受被人嘲笑为牛;继承佛乘的大士,宁愿忍受被讥讽为虫木。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要自我反省三次。因此,如果不了解心佛的宝贵,甘愿处于尘世的劳苦之中;一旦听闻性觉的宗旨,便能立刻登上圣者的境界。正如贤劫定意经所说,喜王菩萨静坐了七天,过了七天后,前往佛陀那里请教,修行哪种三昧,能够完全通达八万四千种度法门。佛陀告诉喜王,有一种三昧门,名为了解万法的根本,菩萨在修行时,便能通达各种度法门。所谓各种度法门,是说诸佛有三百五十种功德,每一种功德都以六度为因。解释说,万法的根本,即是众生的心。如果随着善心,就能成就六度门;如果随着恶心,就会造作三恶道。在乐土中却成为苦境,都是由心所成。在地狱中却能转变为天堂,都是由心所转。或者在一瞬间就能成佛。
或即永劫沈淪。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法無定相。但隨人心。如天意樹。隨天意轉。可謂變通立驗。因果現前。不動絲毫遍窮法界。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見金為蛇。誤執寶成礫。故密嚴經偈云。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於此賴耶識。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頭。隨樂而同往。賴耶亦如是。與諸色相俱。一切諸世間。取之以為色。惡覺者迷惑。計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
有时人会永远沉沦,这全在于最初那一念的力量。所以说,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它随着人的心念而变化,就像天意树随着天意而转动,可以立刻显现变化和验证。因果关系就在眼前,丝毫不差,遍及整个法界。就像从窗户的缝隙中,观察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又如在一尺见方的镜子里,看到千里之外的影像。这种奇特的现象,那些愚昧的人是不知道的。他们就像把金子误认为是蛇,把宝贝当作瓦砾一样。因此,《密严经》中的偈语说:就像珍贵的宝物,被粗野的人轻视;如果用来装饰王冠,就会成为国王头顶上的宝物。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它是清净的佛性。在凡夫的境界中,它总是被杂染所覆盖,而在佛的境界中,它始终保持清净。就像美玉在水中,被苔藓所缠绕和覆盖。阿赖耶识处于生死之中,被习气所纠缠而不显现。在阿赖耶识中,有两种执着的生相,就像蛇有两个头,随着快乐而一同前往。阿赖耶识也是这样,与各种色相在一起。所有世间的一切,都被执着为色相。那些有恶觉的人,由于迷惑,把它当作自我和我所。他们认为它有时存在,有时又不存在。
自在作世間。賴耶雖變現。體性恒甚深。於諸無智人。悉不能覺了。是以若能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若心不動。諸事寂然。入如實門。住。無分別。如入楞伽經偈云。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如實知去來。不復生分別。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如抱沈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餚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見與不見。全在心知。
自在地在世间中行动。阿赖耶虽然显现变化,但其本体和本性始终深奥难测。对于所有缺乏智慧的人来说,他们都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点。因此,如果能够真正理解,就能观察到心的动态,无数的境界和因缘都是从心的动态中产生的。如果心保持不动,所有事物都将归于寂静。进入真实的法门,安住其中,没有分别心。正如《入楞伽经》中的偈语所说:只要心还在转动,就都是世俗的法则。不再产生转动和转生,看到世界就是自己的心。来的是事物的产生,去的是事物的消亡。真正理解来去,就不再产生分别心。另外,如果执着于经文和论著而没有实际益处,反而会成为圣贤们的虚劳。那么,西方的高僧们白白地集结经文,而这里的大权菩萨又何必翻译佛经呢?就像一个不需要良药的人,或者一个迷失在险道上的人不需要导师一样。优秀的医生不会去治疗没有病的人,导师也不会引导那些已经认识道路的人。美味佳肴怎么能劝一个已经吃饱的人再吃呢?奇异珍宝未必能打动一个廉洁的人的心。无论看见还是不看见,关键在于心的了解。
行之不行。唯關意密。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依教略而纂錄。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今遵慈勅。教有明文。法爾沙門。須具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此八識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極聖。下至凡夫。本末推窮。悉皆具足。只於明昧。得失似分。諸聖了之。成真如妙用。盡未來際建佛事門。眾生昧之。為煩惱塵勞。從無始來造生死事。於日用中。以不識故。莫辯心王與心所。寧知內塵與外塵。如有目之人。處闇室之內。猶生盲之者。居寶藏之中。無般若之光。何由辯真識偽。闕智眼之鑒。焉能別寶探珠。
修行而不执着于形式,关键在于内心的专注与秘密修行。我不敢因自己的行为而妨碍那些具有最上乘根机的人。我一心一意地想要报答佛陀的恩情,根据教义简要地编纂记录。我的理解就像从漏管中窥见的景象,无法完全洞察深奥的佛法,就像从墙壁缝隙中偷得的一丝光芒,怎能补益佛法的光辉。现在遵循慈悲的命令,教义中有明确的教导,出家人应当具备三种布施,其中法布施最为重要。这八种识心王,无论是其性质还是相状,从至高无上的圣者到普通凡夫,从根本上到细节,都是完整无缺的。只是在明了与愚昧之间,得失似乎有所区分。各位圣者理解了这一点,成就了真如的妙用,在未来无尽的时间中建立佛教的事业。众生因愚昧而陷入烦恼与尘世的劳苦,从无始以来就在制造生死的业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认识,无法分辨心王与心所。怎能知道内在的尘垢与外在的尘垢?就像有眼睛的人处在黑暗的房间里,就像盲人一样,居住在宝藏之中,没有智慧之光,怎能辨别真实的认识与虚假的认识?缺乏智慧之眼的鉴别,怎能探索珍宝,寻找珍珠?
遂乃以妄為真。執常為斷。不應作而作。投虛妄之苦輪。不應思而思。集顛倒之惡業。只為不遇出世道友。未聞無上圓詮。任自胸襟。縱我情性。取一期之暫樂。積萬劫之餘殃。以日繼時。罔知罔覺。從生至老。不省不思。以無明俱時而生。以無明俱時而死。從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輪。入一苦輪。歷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幾是脫時。宗鏡本懷。正為於此。是以照之如鏡。何法而不明。歸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燈。無始塵勞。照之唯一觀。此具足詮旨。信入而不動神情。成現法門。諦了而匪勞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
于是人们将虚假当作真实,把持久当作终结,做了不该做的事,陷入虚妄的痛苦轮回。不该思考却思考,积累了颠倒的恶业。只是因为没有遇到超脱世俗的道友,没有听闻至高无上的圆满教义。任由自己的心胸,放纵自己的性情,追求短暂的快乐,却积累了无数劫难的余殃。日复一日,不知不觉,从生到老,不反省不思考。与无明同时诞生,与无明同时死去。从一个黑暗的房间跳入另一个黑暗的房间,从一个苦难的轮回跳入另一个苦难的轮回,历经无数劫数,没有休息的日子。这具身体,那个世界,何时才能解脱?宗镜的本意正是为此。就像用镜子照见,什么法门不清晰?像回归大海,哪条河流不汇入?如果千年的黑暗房间,只需一盏灯就能照亮。无始的烦恼,只需一次观照就能照亮。这完全符合教义,信仰它而不动摇心神。成就现在的法门,彻底理解而无需劳心费力。如果还不相信,只是徒劳地抱着迷茫。
深囑後賢。無失法利。故法華經偈云。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為不依正覺廣大威勢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於心外取法。成諸邪見。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眾苦之本。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裏之微燈。草頭之懸露。臨崖之朽樹。爍目之電光。若不遇正法廣大修行。則萬劫沈淪。虛生浪死。如大涅槃經云。復次菩薩修於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繞。念念損減。
深切地嘱咐后来的贤者们,不要失去佛法的利益。因此,《法华经》中的偈语说:不要追求大势佛的境界,也不要寻求断除痛苦的方法。深入各种邪见之中,用痛苦来舍弃痛苦。为了众生,发起大悲心。不依靠正觉的广大威势之力,以及正念和一心法的威德之力,从心外寻求法则,形成各种邪见。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本想超越生死,却反而更加陷入生死。因此,为了这些众生,发起大悲心,拔除他们的错误和痛苦。因为生死是所有苦难的根本。即使活到百岁,也如同瞬间。就像东流的长河,西落的残阳,击石迸发的火星,缝隙中飞驰的快马,风中摇曳的微光,草尖悬挂的露珠,悬崖上朽烂的树木,眼前闪烁的电光。如果不遇到正法,不进行广大的修行,就会永远沉沦,虚度一生,徒劳地死去。正如《大涅槃经》所说,菩萨修行死想,观察这生命,总是被无数的敌人所围绕,每时每刻都在减少。
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天王。堅疾天。復疾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
是名能觀念念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愍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集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
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請百大德試有道者。請至朝門。嚴備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驚走。唯有一大德而無驚怖。王問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姟童之時。剎那剎那。念念已死。故知諸佛苦心。菩薩誓志。為救眾生。如是悲切。應須遞相警策。不可倏爾因循。且三界受身。未脫死地。新新生滅。念念輪迴。直饒天帝五欲之榮。輪王七寶之富。泰來運合。賞悅暫時。報盡緣終。悲憂長久。物極則返。因果相酬。處業繫中。誰能免者。故法界箴云。莫言無畏。其禍鼎沸。
勿言無傷。其禍猶長。爭如一念還原。紹隆佛種。念念不忘利物。步步與道相應。究竟同歸。莫先宗鏡。所以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作是念言。眾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鬪諍瞋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
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闇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蔭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
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洑。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
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住無上涅槃。所以如上經云。我當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云。令彼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云。令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云。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云。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云。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故知句句。悉皆指歸宗鏡。何者。若悟自心。即是正見。離顛倒故。楞伽經云。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離生死故。論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若了一心。生死永絕。若悟自心。即是實相。離虛妄故。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
餘二即非真。若悟自心。即是智城。離愚癡故。思益經云。愚於陰界入。而欲求菩提。陰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若悟自心。即是寶洲。具法財故。華嚴論云。寶洲在何處。即眾生心是。若悟自心。即是最勝無所著處。離住相故。若心外立法。則隨處生著。法華經云。拔出眾生。處處貪著。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知心目開明。智日普照。光吞萬像。法界洞然。豈更有一纖塵而作障翳乎。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塵。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故經云。
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如一鉢和尚歌云。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故云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
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閻浮提。以音聲為佛事。乃至山海亭臺。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但隨緣體妙。遇境知心。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華飛釧動。盡可栖神。如論云。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釧動者。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釧。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亦如獼猴。見辟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加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諸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辟支佛。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如昔人云。人之無道。猶車之無軸。車無軸不可駕。人無道不可行。又云。君子無親。非道不同。何得一向略虛。不勤求至道。此宗鏡錄。是珍寶聚。能得諸佛無上大菩提法寶。一切不可思議功德。故是清淨聚。無六十二之邪見垢。八萬四千之煩惱濁故。能滿一切眾生願。能淨一切眾生心。如大智度論云。是般若波羅蜜。乃至畢竟空亦不著。
不可思議亦不著。是故名清淨聚。爾時須菩提。應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是珍寶聚。能滿一切眾生願。所謂今世樂。涅槃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愚癡之人而復欲破壞。是般若波羅蜜清淨聚。如如意寶珠。無有瑕穢。加虛空無有塵垢。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聚。而人自起邪見因緣。欲作留難破壞。譬如人眼瞖見妙珍寶。謂為不淨。故知空華生病眼。空本無華。邪見起妄心。法本無見。又若以不信惡心。欲毀壞宗鏡般若正義。但自招謗罪。妙旨何虧。如人以手障矛。但自傷其手。矛無所損。夫般若說則福大。謗亦罪深。若隨情謬解。乃至不信等。皆成謗。
如大涅槃經云。我今為諸聲聞弟子等。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若有說言。如來無常。云何是人舌不落地。若能正信。圓解無差。遍境遍空。皆同妙證。楞嚴會上。佛告阿難。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是以憍陳那因聲悟道。優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嚴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蜹之愚。翻恃鷦鷯之量。且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
各任輕重。是以文殊菩薩頌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此宗鏡錄中。並是十方諸佛大威德不思議法門。猶赫赫日輪。豈嬰孩之所視。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昇。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如華嚴論云。大光王。入菩薩大慈為首三昧。顯所行慈心業用饒益自在。令後學者倣之。以明無依之智。入一切眾生心。與之同體無有別性。有情無情。皆悉同體。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林涌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夜叉羅剎。悉皆息惡。以明智隨一切眾生。
皆與同其業用一性無二。如世間帝王。有慈悲於人。龍神順伏。鳳集麟翔。何況人焉。而不歸仰。況此大光王。智徹真原。行齊法界。慈心為首。神會含靈。與眾物而同光。為萬有之根末。如摩尼寶。與物同色。而本色不違。如聖智無心。以物心為心。而物無違也。明同體大慈悲心。與物同用。對現色身。而令發明。故山原及諸草樹。無不迴轉向王禮敬。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騰溢注王前者。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若眾生情識所變之境。即眾生不能為之。如蓮華藏世界中境界。盡作佛事。以是智境。非情所為。故聖者以智歸情。
令有情眾生報得無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隨智迴轉。以末為本。故如世間有志孝於心。氷池涌魚。冬竹抽筍。尚自如斯。況真智從慈者歟。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盡。從真性中緣起。起無不妙。則理無不事。佛法即世法。豈可揀是除非耶。事無不理。世法即佛法。寧須斥俗崇真耶。但是未入宗鏡。境智未亡。興夢念而異法現前。發焰想而殊途交應。致茲取捨。違背圓常。所以不能喧靜同觀。善惡俱化者。未聞宗鏡故耳。
問。何不依自禪宗。躡玄學正路。但一切處無著。放曠任緣。無作無修。自然合道。何必拘懷局志。徇義迷文。可謂棄靜求喧厭同好異。
答。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闇證。所以後學訛謬。不稟師承。先聖教中。已一一推破。如云一切處無著者。是以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於楞嚴會中。示疑起執。無上覺王。以親訶破。首楞嚴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
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又所言放曠任緣者。於圓覺中。猶是四病之數。圓覺經云。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上所說。不唯作無著任緣之解。墮於邪觀。乃至起寂然冥合之心。皆存意地。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云。不作意時。得寂然不。
答。若見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故知並是執見修禪。說病為法。如蒸砂作飯。緣木求魚。費力勞功。抂經塵劫。且經中佛語幽玄。則義語非文。不同眾生情見麁浮乃文語非義。又若執任緣無著之事。盡落邪觀。得悉檀方便之門。皆成正教。是以藥病難辯。取捨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向眾生三業之中。開佛知見。就生死五陰之內。顯大菩提。則了義金文。可為繩墨。實地知識。堪作真歸。故得智炬增輝。照耀十方之際。心華發艶。榮敷法界之中。又若深達此宗。不收不攝。即想念而成智。
當語默而冥真。出入之定難親。忻厭之懷莫及。故云。忻寂不當。放逸還非。如華嚴論云。普眼等諸菩薩。以出入三昧。不得見普賢三業。及座境界故。舉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無所住處喻。明幻術文字之體。了無處所。如何所求。不可將出入三昧處所求之。去彼沈寂生滅。却令想念。明想念動用。體自遍周。用而常寂。非更滅也。以是普賢。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此明任物自真。稱之為神。不為不思。不定。不亂。不來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應現。名之為通。
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方稱普賢所行三業作用及座。如十地菩薩座體。但言滿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此普賢座量。量等虛空。一切法界大蓮華藏故。明知十地菩薩。智量猶隔。以此來昇此位。如許乖宜。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後普賢菩薩大自在故。故三求普賢。三重昇進。却生想念。方始現身。及說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得等於十方任用自在。以此如來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淨心故。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餘習氣惑故。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
寂亂二習未盡。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眾生及以境界。以之為體。普賢之智。猶如虛空。一切眾生。以為生體。有諸眾生。自迷智者。名為無明。普賢菩薩。隨彼迷事。十方世界。對現色身。以智無體。猶如虛空。非造作性。無有去來。非生非滅。但以等虛空之智海。於一切眾生處啟迷。智無體相。能隨等法界虛空界之大用故。豈將十地之位。諸菩薩。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見。是故如來為諸菩薩。說。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是故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了無可得。是故教諸菩薩。却生想念。殷勤三禮。普賢菩薩。方以神通力。如應現身。明智身不可以三昧處所求。為智體無所住。無所依故。若想念願樂。即如應。現化。無有處所依止。故猶如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有求即無有處所可得。佛言。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者。明以根本智。性自無依。名為現在此道場故。為能治有所得諸見蘊故。以無礙總別同異普光明智。與十方一切諸佛大用體同。名為眾會故。無邊差別智海。一時等用。不移根本智體。無依住智。名為親近我住。初無移故。
宗鏡錄卷第四十三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