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六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覺王隨順世法曲徇機宜。欲顯無相之門。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開真實。假有作而證無生。非稱本懷。但施密意。於四俗諦中。立第二隨事差別諦。說三科法門。謂蘊處界等。今欲會有歸空。應當先立後破。須知窟穴。方可傾巢。只如五蘊初科。四大元始。以何為義。
佛陀顺应世间法则,顺应众生根机,为了显现无相的法门,首先阐明有相的道理。通过方便的方法开启真实之门,借助有为的修行来证实无生的境界。这并非完全符合佛陀的本意,只是隐秘地传达深意。在四种世俗真理中,他建立了第二种随事差别真理,讲述三科法门,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现在如果想要将有相归于空性,应该先建立后破除。必须了解其根本,才能彻底清除。就像五蕴的初步分类,四大的原始状态,其意义是什么?
答。蘊者。藏也。亦云五陰。陰者。覆也。即蘊藏妄種。覆蔽真心。雜集論云。蘊者。積聚義。又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此約俗諦所釋。若論真諦。無一法可聚。以各無自體。亦無作用。故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學。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釋云。堪能妄想者。
回答:蕴,意味着藏,也称为五阴。阴,表示覆盖,即蕴藏了虚妄的种子,覆盖了真实的心性。《杂集论》中说,蕴是积聚的意思,也因为承担了杂染的重担,所以称为蕴,就像肩上扛着重担。这是根据世俗真理的解释。如果讨论真谛,没有任何法可以积聚,因为它们各自没有自体,也没有作用。因此,《楞伽经》中佛陀告诉大慧菩萨,应当善于观察四大元素构成的颜色。大慧,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学习,那些真谛中,四大元素是不生的。在那些不生的四大元素中,应当这样观察。观察结束后,名为名相妄想的分别,自心显现的分别,甚至大慧,那些四大元素,如何生出构成颜色的元素?所谓滋润妄想的大元素,产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的大元素,产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的大元素,产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的大元素,产生内外地界。解释说,堪能妄想的,是指...
即計火大堪能成熟萬物之性。斷截色妄想者。即計可斷截性為地大。四大既空。五蘊無主。是以先觀色陰。從四大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大中既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以此觀之。色陰即空。色陰既空。四陰何有。善學真諦。第一淨心。不住一相。則無四大可生。故知一切莫非真覺。則一覺一切覺。統括一心無不覺故。外法本無名相。所見分劑。皆唯心量。以般若照五蘊皆空。聚沫之色既虛。水泡之受何有。陽焰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識倏爾無依。空大湛然不動。窮四大根本。性相尚無。則六根枝條。影響奚有。身見既不立。妄識又無從。唯一真心。
认为火大具有成熟万物的能力。那些断除色相妄想的人,认为可以断除的色相是地大。既然四大皆空,五蕴也就没有主宰。因此,首先观察色蕴,它是从四大元素中产生的,相互依存而形成。既然四大中没有主宰,那么谁能将它们组合成色相呢?通过这种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色蕴即是空。既然色蕴是空,那么其他四蕴又怎能存在呢?善于学习真谛,保持最纯净的心,不执着于任何一种相,那么就不会有四大元素的产生。因此,我们知道一切都是真正的觉悟,一旦觉悟,一切都会觉悟,因为统摄一心,没有不觉悟的。外在的法则本没有名相,所见的分别都是心的度量。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色如聚沫般虚无,受如水泡般不实,想如阳焰般不真,行如芭蕉般空无,识如幻化般无依。空大湛然不动,探究四大的根本,连性相都不存在,那么六根的分支和影响又从何而来呢?既然对身体的执着不成立,妄念也就无从生起。唯有真心存在。
神性獨立。恒沙海藏。無量義門。該括指歸。理窮於此。不出一念。人法俱空。如持地經云。佛言。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持世。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
神性独立,恒河沙数的海藏,无量的义门,都归结于一个指向。真理在此穷尽,不超出一个念头。人和法都是空的。如《持地经》所说,佛说,所有凡夫在见闻觉知的法中,执着于识阴,贪恋并认为有实体,这样的人被识阴所束缚。他们重视自己所知的,用心意识去结合和束缚,因此不断奔波往来。这就是说,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从那个世界到这个世界,都是因为被识阴所束缚,不能如实了解识阴。识阴是虚妄不实的,与颠倒的认知相应,因见闻觉知的法而产生。这里没有真实的识。如果不能这样如实观察,可能会产生善的识,或不善的识,或既善又不善的识。这样的人总是随着识而行动,不了解识的来源,不了解识的真实相。持世,所有的菩萨摩诃萨,在这里这样正确观察,了解识阴是从虚妄的识中产生的,即在见闻觉知的法中,众多因缘所生。
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故知諸陰。不出一念法空之心。所以永嘉集云。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故最勝王經云。佛告善天女。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
因为无法生起法想,所以贪着于识阴。因此明白所有阴都不出一念法空的心。正如《永嘉集》所说,明了一念之中包含五阴,即清晰分明的就是识阴,领纳于心的就是受阴,心缘此理的就是想阴,行用此理的就是行阴,污秽真性的就是色阴。这五阴,整体就是一念,一念,整体全是五阴。在这一念头中清晰地看到没有主宰,就是人空慧,看到如幻化,就是法空慧。因此《最胜王经》中佛告诉善天女,五蕴能显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
問。處以何為義。
问。处的意义是什么。
答。論云。識生長門義。當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
答。论中说,识生长门的意义,应当知道种子的意义,包含一切法的差异意义,也是处的意义。
問。界以何為義。
问,界的意义是什么?
答。是界分建立義。以內外中間。各對待立故。雜集論云。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為界。界是因義。又能持自相義。又能持因果性義。又攝持一切法差別義。
回答说,界的意义在于它区分了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它们各自独立,相互对立。《雜集論》中提到,一切法的种子意义,是指依赖于阿賴耶識中的各种法的种子,称之为界。界是因的意义,它能够保持自身的特性,也能够保持因果关系的特性,同时它也包含了一切法的差异性。
問。何因五蘊說唯有五。
问。为什么五蕴只说有五个。
答。雜集論云。為顯五種我事故。一身具我事。謂內外色蘊所攝。二受用我事。即受蘊。三言說我事。即想蘊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謂行蘊。五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謂識蘊。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義。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於餘蘊計執我所。
回答说,《雜集論》中提到,为了显示五种与“我”相关的事,一是身体包含“我事”,指的是内外色蕴所包含的;二是享受“我事”,即受蕴;三是言语表达“我事”,即想蕴;四是行为“我事”,涉及所有法和非法,指的是行蕴;五是它们所依赖的“我自体事”,即识蕴。这些身体等所依赖的“我相事义”,在世间的有情众生中,多数人将识蕴错误地认为是“我”,而将其余的蕴错误地认为是“我所”。
問。色蘊何相。
问,色蕴有何特征?
答。變現相是色相。此有三。觸對變壞。謂由手足。乃至蚊蛇所觸對時。即便變壞。二方所示現。謂由方所可相示現。
回答说,变化的显现是色相,这有三种:一是接触变化,比如当身体部位如手和脚,甚至被蚊子和蛇等触碰时,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二是方位所示的显现,指的是通过方位可以展示的各种形态。
問。受蘊何相。
答。領納相是受相。由此受故。領納種種淨不淨業。所得異熟。若清淨業。受樂異熟。不清淨業。受苦異熟。淨不淨業。受不苦不樂異熟。所以者何。由淨不淨業。感得異熟阿賴耶識。恒與捨受相應。唯此捨受。是實異熟體。苦樂兩受。從異熟生。故假說名異熟。
問。想蘊何相。
答。構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構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諸言說者。謂詮辯義。
問。行蘊何相。
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念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
問。識蘊何相。
答。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
問。何因處唯十二。
答。雜集論云。唯由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謂如過現六行受用相。為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為生長門。亦爾。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用相識。
問。處以何為相。
答。如界應知。隨其所應。謂眼當見色。及此種子等。隨義應說。
問。何因界唯十八。
答。雜集論云。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問。眼界何相。
答。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了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界相。眼曾見色者。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以顯界性。現見色者。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以顯界性。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者。謂眼種子。或唯積集。為。引當來眼根故。或已成熟。為。生現在眼根故。此二種名眼界者。眼生因故。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爾。
問。色界何相。
答。諸色眼曾現見。及眼界。於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此增上者。謂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聲香味觸法界相。亦爾。
問。眼識界何相。
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是以真諦不有。世諦非無。迷之則一二情生。悟之則性相無礙。故先德云。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如瑜伽論云。思正法者。乃至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觀察。何等為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云何名為觀待道理。謂略說有二種觀待。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
句身。文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即此生起觀待。施設觀待。生起施設諸蘊。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說為觀待道理。云何名為作用道理。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為作用道理。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
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故知法性自爾。一切如然。未有一法而為障礙。了之無過。執之患生。但依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觀察。則二諦雙通。一心無礙。
問。萬法唯識。正量可知。又云。境滅識亡。心境俱遣。今觀陰入界等。如上分析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時俱拂。
答。上約世諦分別。似有非真。但立空名。終無實體。所以首楞嚴經。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非因。即是不自生。非緣。即是不他生。既無自他二法。無法和合。即是不共生。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四句無生。陰從何有。又當觀此一念心。不從根塵離合而生。若言合生者。譬如鏡面。各有像故。合生應有兩像。若各無像。合不應生。若鏡面合為一而生像者。今實不合。合則無像。若鏡面離故生像者。各在一方。則應有像。今實不爾。根塵離合。亦復如是。當知即念無念。自他起處俱空。即生無生。離合推之無體。破五陰文云。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識陰也。瓶喻於身。空喻於識。若執有識隨身往來者。此處識陰滅。往彼處生時。如將此方虛空遠餉他國。若此陰實滅。如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彼陰復生。如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故知虛空不動。識無去來。一陰既虛。四陰皆爾。大涅槃經云。若人捨命之時。
然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又佛告阿闍世王。如汝所言。先王無辜。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陰是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眾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乃至阿闍世王。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不作罪。持世經云。佛言。是諸菩薩如實觀時。
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而有。幻人豈有心識。木像誰稱覺知。比妄識而況同。從幻緣而似有。大智度論云。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乾闥婆城。有人初不見乾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疾走趣之。轉近轉滅。
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故知色陰如勞目睛。忽現空華之相。受陰如手摩觸。妄生冷熱之緣。想陰如人說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陰如水上波浪。觀之似有奔流。識陰如瓶貯虛空。持之用餉他國。斯則非內非外。不即不離。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況是實。則五陰不虛。既並世相而非真。審知陰入而無體。唯是性空法界。如來藏心。
無始無終。平等顯現。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酸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酸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澁。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
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想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細微精想。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承悟併消。事非頓除非次第盡。是以若見五陰有。即眾生世間。若了五陰空。即真諦世間。若達五陰實相。即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間。難此五陰三世間外。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為。俗為真。一代時教所詮。除此別無方便。悟此成佛。迷此為凡。唯是一心。開合無異。何者。
以一陰名色。四陰名心。從心所生。故稱為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攝能歸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體用常合。宗鏡大旨。於此絕言。破六入文云。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
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入也。疏云。覽塵斯憶者。憶即是生。失憶為忘者。忘即是滅。失憶不離自心。妄謂為境。故云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者。吸習生住異滅。歸識心內。故云中歸。前念滅。後念生。無雜亂失。故云不相逾越。故經云。心性生滅。猶如猿猴。當知見境生滅者。即是自心生滅相故。故云心生種種法生。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
名覺知性者。謂眼耳取外塵境。剎那流入意地。從外入內。名為逆流。眼耳唯緣現境。至第二念緣不及故。故云流不及地。唯意根獨取。名覺知性。此覺知性。因前塵起。畢竟無體。以妄知強覺。成內眾生。因滅想凝空。為外國土。經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迷湛寂一心。作內六入。更無別體。唯是真空。意入既虛。前眼等五入亦爾。破十二處文云。佛告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
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知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法二處也。夫分能標所構畫成持。立境立心。皆是意法。先破其分別惑本。則前五根十處自傾。法處是所緣。意處是能緣。只如法處。為復即心不即心。若即心者。法則全心。心不見心。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之自性。為有知無知。若有知。則名心。不成於法。若無知。
則不屬自心。同他心量。以知二處。俱無自體。則善惡無記三性等法。四種意根等心。皆同一性。無有能緣所緣之異。心境皆空。故論云。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則無相理現。有作情亡。因緣自然。名義俱絕。例十處色心。亦復如是。破十八界文云。佛告阿難。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
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識界也。如十八界中。皆因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尚空。所生枝末何有。
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分可憑。事誑理。虛情危執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之巢穴齊傾。獨朗真心。圓周法界。安國云。謂色等五塵界。是限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焰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清。含輕雲而俱綠。非實綠也。若了藏性。則知塵境而為妄也。故知諸法但從分別而生。分別既空。名相何有。夫人空易了。法我難除。不達法逐緣生。執有自體。如攝論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如二乘人。依麁分別事識修行。
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聞諸法空。生大怖畏。是知法空是本。人空是末。夜繩未曉。蛇想寧除。瞖目猶存。空華豈滅。破七大性文云。佛告阿難。識性無原。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
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麁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
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或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釋曰。此破識大性也。諦詳佛旨。本契無生。但以有情。唯迷妄識。以昏擾之性。起遍計於覺原。逐雜染之緣。沈圓成於識海。眠三界之夢宅。一覺而塵劫不惺。造四大之幻身。生滅而恒沙莫算。今推此識。決定無體。從緣所起。悉順無生。四句檢之。自含妙理。此識了知為生於見者。如無明暗色空。元無見性。見性尚無。
從何發識。此破自生也。為生於相者。不從見生。則不見暗明。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此破他生也。既不得自見之性。又不得他相之觀。自他既虛。即無和合。所以推云。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以動靜相乖。事非和合。此破共生也。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者。若生於空。非相非見。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日屬朝陽。月含陰魄。時候晷刻。今古不移。各有所因。無因非有。此破無因生也。四句纔空。
百非俱殄。則妄計所執。內因外緣。心和境合。無因自然等。妄想情塵。皆無實義。狂華之影跡俱虛。不真何待。戲論之名言頓息。意解全消。虛空之性既融。六大之體何有。以地大無性。四輪所成。水大無性。凝流不定。火大無性。寄於諸緣。風大無性。附物彰動。空大無性。對色得名。見性從緣。和合而有。識性無體。如幻即虛。且如火大無性者。如首楞嚴經云。性火真空者。古釋云。性是本覺性。火。是本覺火。皆是眾生心變。如第六識心熱。遍身即狹。若第八識中變起。即遍同法界。悟法界性。皆是我心中所變之火。如西京崇慧法師。於大曆四年。
在京與道士鬪。能入火不燒。是求觀音之力。何況自證。證。得已後。入地獄。中皆不被燒。今世間火。隨。處發現。應眾生業力。多少隨意。如龍鬪。亦起火燒林藪。乃至雲中霹靂火。如人欲心熾盛。火燒天祠。皆從心火起。由心動搖。故有火起。但心不動。即不被燒。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來得性火。三界火燒不得。如來自起智火。焚得舍利。其火猛盛。諸大弟子將水求不得。乃至龍王求亦不得。唯天帝釋云。我本願力始求得。雖有性火而不自燒。如刀能割。不自割。如眼能看。不自看。如火大性唯心。七大性亦如是。隨心俱遍法界。法界本遍。
由執心故不能遍。如三界中。三乘天眼。俱不能遍。唯如來無執。性合真空。故能周遍。如般若經中。佛自言。我以無執故。得真金身。圓光常現。火燒天祠者。昔有漁師。河上見公主過。因生染心。思求不得。身漸羸疾。其母遂問病因。與作方便。日送鯉魚一頭。公主怪問。母直陳其事。遂許云。我因拜天祠。即潛相見。子知便喜。公主後來。正見漁人睡熟。撼之不覺。便繫帛子在手上。公主去後。漁人睡覺。見手上帛子。知公主來。心生恨憶。心中欲火內燒。自身爛壞。并燒天祠。房室淨盡。所以三界有法。識外無文。皆從四大內外成。盡是一心虛妄變。
何者。最初因不覺。故有業識。從業識因動。故有轉識。從轉識起見。故有現識。因見分。成相分。能所纔分。心境頓現。古鈔釋首楞嚴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為咎者。六識取塵。由業識發起。後有第七識執第八識中明。變起外四大。四大引起六根塵。六根塵引起六識。六識依六根塵。因外有色。內引眼根等。明妄非他者。其妄最初。因自心動有風。因執有金。因愛有水。因求有火。皆是自心變起四大。還自分別結業受生。故非他累。覺明為咎者。由強覺了本體明為咎。則無知覺明。有知明覺。如人見不淨。便生厭心。由分別故。以猪狗見。便生淨想。
皆由強覺無明。但無分別妄見。唯見法性淨土。是知內外四大。地水火風。念念發現。所以經云。或各各發明。若俱發明。各各發明者。汝見圓明。知心欲取。失却本明性空。思想搖動。心生風輪。情愛相續。性感水輪。執心熾盛。金輪則現。求心若欲火輪方興。若俱發明。初起強覺。四大俱現。如人恨憶。瞋則火生。身心動轉。以況於風。目中淚盈。而表於水。面發赤相。則表於地。是以內外四大。元是我心之性。以為自性。又自第八識。變起根身器內外四大之相分。為自相。又因妄念而起強覺而知。所以萬像森蘿欝然顯現。若能窮因體本。皆是自心之性。
自心之相。於中妍醜憎愛。全是意識計度分別而成。既識根由。須存正智。但除強覺。一念不生。自然心境俱空。前後際斷。故知七大之性。性真圓融。一一大俱遍法界。皆是一體。如七顆氷。將火鎔為一水。亦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如水與氷。異而不異。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滿法界。一一微塵。亦滿法界。一一毛孔。亦遍法界。一一身心亦遍。皆如來藏。如香水海中。常說一切法。為諸菩薩。不見菩薩相。不見邪師相。不見生住異滅相。所以盡合真空。俱遍實際。如說龜毛兔角焰水乾城。但有言說之名。且無實事。例凡夫界。
中所有見聞陰入之根。名色之境。亦但有其名。都無實事。今將世間共知龜毛易解之虛。破如今現執名色難解之虛。還同龜毛無所執著。即知從來所執一切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離識無塵。識寂則諸塵並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皆空。因緣自然。俱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言。都無真實。如此明達。頓悟前非。終不更待空裏之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杌見思空。繩消蛇想。渴鹿罷馳於陽焰。癡猿息弄於月輪。遂乃靜慮虛襟。若陵空之逸翮。隨緣養性。猶縱浪之虛舟。畢故不造新。任真而合道。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七大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合因緣所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今破此識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尋流得源。捕賊獲將。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應念俱消。如湯沃雪。唯如來藏。妙湛明心。性真圓融。遍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雲朗晴空逈無所有。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是以先令照徹心境分明。後乃頓融。須亡心境。如華嚴演義云。謂此華嚴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如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又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教觀佛境也。次空心境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又頌云。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即空心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境。觀照例知。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又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宗鏡錄卷第六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