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念無明心。鼓動真如海。成十二緣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
一个念头的无明心,搅动了真如法性的海洋,形成了十二因缘的循环,成为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明了这一点,就能成为佛智的波澜;如果迷惑于此,就会成为生死河流中的漩涡。如何成就佛智?如何陷入生死轮回?
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取。是煩惱道。二行有。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三支。是了因佛性。三行有二支。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差別不同。唯是一心。迷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
回答是:天然的佛智是本来就存在的,而由虚妄因缘所生的生死,其实质是空无的。虽然它们有两个不同的名称,但实际上是同一个道理。只是由于不了解第一义谛,所以称之为无明。因为不了解而变得盲目,从而形成了由烦恼和业力所引起的众多苦难。如果能够了解无明的真实本性,就能成就涅槃的妙心。如果迷惑于此,就会形成三道:一是无明和爱取,这是烦恼道;二是行和有,这是业道;三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是苦道。如果觉悟了,这三道就成为三因佛性:一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是正因佛性;二是无明和爱取这三支,是了因佛性;三是行和有这两支,是緣因佛性。这些道理虽然有差别,但实际上都是一心所成。虽然表现为多种形态,但都不离一心。《华严经》中说:佛子,这三界中的一切,都是一心所现。如来在这里详细地阐述了十二因缘。
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
所有现象都依据一心而建立。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随着对事物的贪欲,与心共同产生。心是意识,事物是行为。在行为中迷失就是无明。与无明和心共同产生,就称为名色。名色的增长是六根。六根三分合起来成为触觉。触觉共同产生就是感受。感受没有满足就是爱。爱持续不放弃就是取。那些有支的产生就是存在。存在有所依赖就称为生。生成熟就是老。老坏就是死。《大集经》说,十二因缘,一个人一个念头,都完全具备。只是随着一个境界,一个念头的产生,没有不完全具备的。比如眼睛看到色相,不了解就称为无明。产生爱恶就称为行为。这时心中的意识称为识。色相与识共同作用就称为名色。六根产生贪欲称为六入。色相与眼睛相对称为触觉。接受称为感受。对色相的依恋称为爱。想象色相称为取。心中的念头称为存在。心的产生称为生。心的消失称为死。甚至意识对法的思考,也是如此。在一天一夜中,会有多少念头产生。
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華嚴大集等經。皆云。一念心具。凡諸大乘云一念者。意皆如是。若不爾者。云何遍收一切諸法。止觀亦云。緣生正一念心。十二門論問云。為在一心。為在異心。論問意者。為在一人多人一念心耶。如是一念異念。並得。多人一人。於今一念。悉皆具足。多人一人所起之心。不出百界。百界為多。一念為一。一多相即。非一非多。大品明。一切諸法。皆趣因緣。百界因緣。不出一念。是故名為是趣不過。故得名為一念具足。遠法師云。
每一个念头都编织着十二因缘,形成了六趣无尽的生死轮回。因此,生死本身没有固定的本质,完全包含在如来藏中。在最根本的义理心中,迷惑与觉悟、上升与下沉都是无法获得的。《辅行记》中说,十二因缘在《华严经》、《大集经》等经文中都提到,每一个念头都具备了。所有大乘经典中提到的“一念”,都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这样,又怎能全面包含所有法呢?《止观》也说,缘生正是这一个念头。《十二门论》中问道,是在同一个心还是在不同的心中?论中提问的意思是,是在一个人还是多个人的一个念头中呢?无论是一个念头还是多个念头,都是可以的。一个人或多个人在当前这一个念头中,都完全具备了。一个人或多个人所生起的心,不超出百界。百界是多,一个念头是一,一多相即,既不是一也不是多。《大品般若经》明确指出,所有法都趋向因缘,百界的因缘不超出一个念头,因此称之为“是趣不过”,所以得名为“一念具足”。远法师说。
無明緣行者。有四無明。一迷理無明。義通始終。二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與識同時。或在識後。望過去種子心識。在於識後。望結生識。與識同時。又內外諸法。皆具因緣。如稻稈經云。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乃至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復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
无明引发行为,有四种无明。第一种是迷理无明,它贯穿始终。第二种是发业无明,它存在于行为之前。第三种是覆业无明,它在行为之后、意识之前。第四种是受生无明,它与意识同时发生,或者在意识之后。如果从过去种子心识的角度来看,它在意识之后。如果从结生识的角度来看,它与意识同时发生。此外,内在和外在的一切法都具备因缘。如《稻稈经》中所说,弥勒对舍利弗说:世尊常说,见到十二因缘,就是见到法,见到法就是见到佛。只要存在因和缘,就称为因缘法。这是佛陀简略讲述的因缘相。因为这些因,能够产生这样的果。无论佛陀是否出现于世,因缘生法都是如此。法的本质和相状是恒常不变的,没有各种烦恼,是究竟的真实,不是不真实的,是真实的法,远离颠倒的法。再次,十二因缘法从两种情况中产生,哪两种呢?一是因,二是果。因缘生法。
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子。能生於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故無芽。乃至無有華實。有種子故芽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子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子能生於芽。如是名為外因生法。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
还有两种因缘,一种是内在的因缘,一种是外在的因缘。外在的因缘法则是如何产生的呢?就像种子一样,能够生长出芽来。从芽生出叶子,从叶子生出枝节,从枝节生出茎,从茎生出穗,从穗生出花,从花生出果实。如果没有种子,就不会有芽,甚至不会有花和果实。有了种子,芽就会生长,甚至因为有花,果实就会生长。然而种子不会思考,我能生出芽来。芽也不会思考,我是从种子生长出来的。甚至花也不会思考,我能生出果实。果实也不会思考,我是从花生长出来的。但实际的种子能够生出芽来,这样的法则就被称为外在因缘生法。那么什么是外在因缘生法呢?就是指地、水、火、风、空、时间这六种元素。地元素保持坚固,水元素保持湿润,火元素带来成熟,风元素促进生长,空元素不构成障碍。再加上时间的适宜,季节的变化,这六种因缘齐全,事物就会生长。如果这六种因缘不齐全,事物就不会生长。地、水、火、风、空、时间,这六种因缘协调适宜,不增不减,事物就会自然生长。
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從爾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芽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芽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芽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芽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
万物得以生长。大地不会说“我能承载”。水不会说“我能滋润”。火不会说“我能烹饪”。风不会说“我能激发”。空间不会说“我能不构成障碍”。时间不会说“我能促使生长”。种子不会说“我从六种因缘中生出芽来”。芽也不会说“我从这些因缘中生长”。虽然它们不思考自己从这些因缘中生长,但实际上它们是从众多因缘的结合中生长出来的。芽不是从自身生长出来的,也不是从他物生长出来的,不是从自身和他物的结合中生长出来的,不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不是从时间或空间中生长出来的,也不是从无因而生长出来的。这就是生法的次序。像这样,外在的因缘生法,因为五个原因,应当知道它既不是持续不断的,也不是无常的,也不是从这里到那里。比如,种子很少,果实却很多。相似的事物连续不断,不会生长出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说它不是持续不断的?从种子到芽,再到根、茎,依次连续不断,所以不是持续不断的。为什么说它不是无常的?芽、茎、花、果各自不同,所以是无常的。
亦不種滅而後芽生。亦非不滅而芽便生。而因緣法。芽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芽各各相異。故不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死。亦不言我從無明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云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
并不是种子消失之后芽才生长,也不是种子不消失芽就能生长。而是依据因缘法则,芽随种子的消逝而生长,依次序发生,因此不是永恒不变的。种子和芽各自不同,所以不能说从这里到那里。种子虽小,果实却多,因此要知道它们不是同一事物。种子不会产生不同的果实,因此称之为相似的连续。依靠这五种外在的因缘,一切法得以生起。内在的因缘法则从两种因素生起。什么是因?从无明到老死,无明消失则行为消失,直到生消失,老死也随之消失。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为,直到因为有生,所以有老死。无明不会说它能生起行为,行为也不会说它从无明生起,甚至老死也不会说它从无明生起。但实际上,有无明就会有行为,有生就会有老死,这就是内在因缘依次生起的法则。什么是内在的因缘生起的法则?就是所说的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什么是地界?
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爾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
能够保持坚固的称为地界。什么是水?能够润泽和渗透的称为水界。什么是火?能够使事物成熟的称为火界。什么是风?能够进行呼吸的称为风界。什么是空?能够无障碍的称为空界。什么是识?四阴和五识,也称为名,也称为识。像这样,众多的法和合称为身。有漏的心称为识。这四阴为五情。根称为色。像这样等六缘称为身。如果六缘都具备且没有减少,那么就能形成身。如果这些缘减少了,身就不能形成。地也不会想我能保持坚固,水也不会想我能润泽,火也不会想我能成熟,风也不会想我能呼吸,空也不会想我能无障碍,识也不会想我能生长。身也不会想我是从这些众多的缘中生出的。如果没有这六缘,身也不会生出。地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命、不是男也不是女。
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如是五情中。生貪欲瞋恚想。行亦如是。隨著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五情違害。名為身苦。
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也不是非男非女。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水、火、风乃至意识等,也都无我、无众生、无寿命。甚至也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那么,什么是无明呢?所谓无明,就是在六界中产生一种想法,聚集的想法、永恒的想法、不动的想法、不坏的想法、内在的快乐想法、众生的想法、寿命的想法、人的想法、我的想法、我所拥有的想法,产生如此种种的多种想法,这就是无明。在这样的五情中,产生贪欲和愤怒的想法,行为也是如此。随着所有假名法,称之为识。四阴为名,色阴为色,这就是名色。名色增长生六入,六入增长生触,触增长生受,受增长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因为有增长,所以能生后阴为生,生增长变,称为老。受阴败坏,称为死。能生嫉妒和热恼,因此称为忧悲苦恼。五情违背伤害,称为身苦。
意不和適。名為心苦。乃至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耀於上。玄像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是以如月不動。影現眾流。類識不行。身分六趣。雖無作者。業果宛然。但逐緣生。不乖法爾。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云。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耶。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以不。佛言。不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
心意不协调,称为心苦。就像月亮悬挂在天空,距离地面四万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方,月亮照耀在上方。虽然月亮的影像出现在众多水面上,但月亮本身并未下降,水也未上升。舍利弗,众生不是从这个世界直接去到后世,也不是从后世再回到这个世界。然而,业果因缘的报应是不可减少的。就像月亮不动,影像却出现在众多水流中,意识不行动,身体却经历六趣。虽然没有造作者,业果却自然存在。只是随着因缘而生,不违背自然法则。另外,《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中记载,有德婆罗门女问佛说:“世尊,所说的无明,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佛说:“不是的。”有德女说:“世尊,如果在内外都没有无明,怎么会有无明引发的行动呢?还有,世尊,有没有从其他世界来到这个世界的法则呢?”佛说:“不是的。”有德女又对佛说:“世尊,无明的行为表现。”
是實有耶。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
这是真实存在的吗?佛陀说:不是的。无明的本质,是由虚妄的分别而产生,不是真实地产生。它源于颠倒的认识,不是基于真理的认识。有德女又对佛陀说:世尊,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没有无明,又怎能有行为的产生,以及在生死轮回中承受各种苦难的报应呢?世尊,就像树没有根,就不会有枝叶、花朵和果实等。同样,如果无明没有自性,那么行为等的产生,肯定是不可能的。佛陀说:有德女,所有事物最终都是空无自性的。凡夫因为迷惑而颠倒,没有听说过空性的道理。即使听说过,也因为缺乏智慧而不能了解。因此,他们不断地制造各种业力。有了众多的业力,各种存在形式就会随之产生。在这些存在形式中,他们将经历各种苦难。在最高的真理中,没有业力,也没有从业力中产生的存在形式,以及各种苦难。有德女,如来应正等觉,顺应世间,广泛地为众生讲解法理,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最高的真理。
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是以但了唯心之旨。自然萬法常虛。隨有見聞。悉順無生之道。凡關動作。皆歸無得之門。
至高无上的真理,也随着世间的需要而设立了名字。为什么呢?因为在真实的意义中,能觉察的和所觉察的,一切都完全无法获得。有德女,比如所有的佛陀,化作人的形象。这些化作的人,又进一步化作各种事物。这些化作的人,虚假不真实,化作的事物,也没有实际的存在。这就像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虚假不真实。从行为中产生的结果,也没有实际的存在。因此,只要理解了唯心的宗旨,自然就会明白万法始终是空的。随着所见所闻,都顺应不生不灭的道路。所有的行动,都归于无法获得的境界。
問。此十二有支。云何名緣生。復何名緣起。
答。無有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能潤所潤。墮相續法。名為緣生。論云。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死。故名緣起。又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問。一念無明心。起十二有支。為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緣起甚深。非四句。能測。了則一心冥寂。迷則六道輪迴。非妄非真。不常不斷。若云是妄。妄不可得。若云是真。復能流轉。若云是斷。相續恒生。若云是常。念念起滅。所以從心生故。生無能生。無有定性。佛性論云。復次一切諸法。無有自性。何以故。依因緣生故。譬如火。依他而生。離樵即不可見。亦如螢火。若火有自性。則應離樵。空中自然。雜集論云。諸緣起法。雖剎那則成滅。而住可得。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得。雖無作者。而諸業果不壞可得。是故甚深。業果不壞者。雖內無作者。而有作業受果異熟。
又諸緣起法有差別。謂待眾緣生。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作。如上所說。是約世俗緣起之門。若如實說。尚不見一法是緣非緣。何況十二。湛然尊者云。不見色相。是行支滅。不見色緣是無明滅。不見色體。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滅。不見色生。是愛取有生滅。不見色滅。是老死滅。不見一相。是不見十二因緣空。不見見者。是不見因緣假。真俗雙亡。二諦俱泯。亦不見中。如是通達。了知因緣。若為此例。見萬法亦復如然。
問。萬境無明。與一心法性。為是一。為是二。若是一。不合分染淨二名。若是二。云何教中說無明即法性。
答。體一是真。名。二是假法。因情立。真。以智明。情。智自分。真。原不動。不可定同。不壞世諦故。不可定異。不失真諦故。涅槃經云。明與無明。愚人為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古德約十法界釋云。愚人者。九界之愚也。愚人取相。見一切法。法性隨其取相心。悉無明也。如寒谷千年堅氷。未曾作水也。智者。佛界之智也。圓觀行人開佛眼者。見同古佛也。圓眼所見。無明本元是清淨法性。如太陽常照海水。未曾作氷也。氷水性一隨緣成二。一不守性。恒自隨緣。雖復隨緣。不壞自性。況法性無明。亦何定一。亦何定異。則不隨事而失體。非共非分。不守性而任緣。亦同亦別。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渾沌。最初起處。如何指南。
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緣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心。肇論鈔云。老子云。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若佛教意。則以如來藏性轉變為識藏。從識藏變出。根身器世間一切種子。推其化本。即以如來藏性為物始也。無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動於性。即法性也。南齊沈約均聖論云。然則有此天地以來。猶一念也。
融大師問云。三界四生。以何為道本。以何為法用。
答。虛空為道本。森羅為法用。
問。於中誰為造作者。
答。此中實無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金剛三昧經云。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可謂總持之門。萬法之都矣。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似分其影。初因強覺。漸起了知。見相纔分。心境頓現。首楞嚴經云。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釋曰。此皆最初因迷一法界故。不覺念起。念起即是動相。動相即是第一業識。未分能所。乃覺明之咎也。從此變作能緣。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為第二見分轉識。後因見分而生相分。即因了發相。為第三相分。現識。能所纔分。盡成虛妄。何者。
見分生於瞖眼。相分現於幻形。於是密對根塵。堅生情執。從此隔開真性。分出湛圓。於內執受知覺。作有識之身。於外離執想澄。成無情之土。遂使鏡中之形影。滅而又生。夢裏之山河。終而復始。但以本源性海。不從能所而生。湛爾圓明。照而常寂。只為眾生違性不了。背本圓明。執有所明。成於妄見。因明立所觀之境。因所起能觀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對待。隨緣失性。莫反初原。不覺不知。以歷塵劫。所以經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
以是因緣。世界相續。古釋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者。由初妄覺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闇。二相相形。覺明即是動相。空昧即是靜相。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相生。如風激浪。相待不息。於內初起。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世界。空昧。即是虛空。既無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者。地相也。因空異明。相待成搖。搖能堅明以成於礙。如胎遇風。即成堅礙。亦是執明生礙義。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寶。故云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有光明。小乘但知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堅覺寶成。搖明風出。
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者。堅執覺性。即成於寶。搖動所明。即出於風。動靜不息。即是風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萬物。故言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者。寶明之體。性有光潤。為火熱蒸。水便流出。又覺明生愛。愛即是潤。於內即是愛明。於外即成寶潤。火性上蒸。融愛成水。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世間。非水不攝。故四大性。互相因藉。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知虛空華。不離心故。又妄性不恒。前後變異。所感外相。優劣不同。愛心多者。即成巨海。執心多者。即成洲潬。風性生慢。火性生瞋。
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瞋。海中火起。慢增愛劣。結為高山。愛增慢輕。抽為草木。瞋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先從妄想。結成四大。從四大性。愛慢滋生。離有情心。更無別體。故云交妄發生。遞相為種。又云。富樓那而白佛言。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疑云。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甞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皂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又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又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又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四種。名隨義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只具性覺。清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等。如金出礦。終不染於塵泥。以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
已豁疑情。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性覺。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以此文證。即知凡聖。本同。此妙明之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等。從無分別智。
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得本覺名。論云。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起。本自妙而常明。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真如之性。性自了故。則性覺妙明。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又摩訶衍論。有四種覺。一清淨本覺。二染淨本覺。三清淨始覺。四染淨始覺。若論本始明昧之事。皆依染淨之覺得名。若清淨覺原。愚智俱絕。非迷悟之所得。豈文義之能詮。經中佛常說。真如為迷悟依。
故如萬像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所以滿慈領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此二覺義。亦同起信論所立一心。分真如生滅二門。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說覺。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緣。有而無用。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諸佛重為凡夫。無有是處。佛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富樓那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佛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
遍照法界義等。只緣迷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成於妄。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不可將斷滅之心。以為本來真覺故。若以無體之法為究竟者。故經云。法身則同龜毛兔角。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因明起照。故般若無知論云。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故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涅槃經云。不可見。了了見。華嚴經頌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又云。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
非是都無知見矣。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三諦理圓。一心具足。若不見空與不空。非空非不空。方與實相相應耳。故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者。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諸佛所知。唯實相矣。離此立見。皆成諸過。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圓明之覺。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顯妄覺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
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只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斯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動水。
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從此迷妄。生虛空之性。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沈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