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所度之機無量。能度之法無邊。立五行門。廣闢賢愚之路。張八教網。遍摝人天之魚。何乃以心標宗。能治一切。
所要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能度化的方法也无边无际。设立五行之门,广泛开启贤者与愚者的道路。张开八教之网,普遍捕捉人天的众生。为何要以心为宗,能治愈一切。
答。方便有多門。則遐張八教之網。歸源性無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聲聞於化城。兒行。誘凡夫於天界。兼但對帶。俯為差別之機。開示悟入。唯證一乘之道。如千方共治一病。萬義俱顯一心。令不執見徇文。失真法之味。所冀研心究理。得正覺之原。如法華玄義云。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
回答说,方便法门众多,因此广泛张开八教之网。归根结底,本性无二,于是高高树立一心的宗旨。因此,病行能使声闻在化城中休息,婴儿行能引导凡夫至天界。同时,针对不同的根机,俯就众生的差异,开启、展示、领悟并融入佛的知见,唯有证实一乘的道路。就像千方百计共同治疗一种疾病,万种意义共同显现一心。让众生不因固执己见而迷失文字,失去真法的深意。期望大家深入研究心性,探究真理,获得正觉的本源。如《法华玄义》所说,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是真諦三昧,梵行、婴儿行、病行即是俗諦三昧,天行即是中道王三昧。又圆融三三昧,圆破二十五有,因为空的缘故。破除二十五种恶业、见思等,因为假的缘故。破除二十五种无知,因为中的缘故。破除二十五种无明,因为一而三,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
故名如來行。又如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真際。和光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如啞。說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婆啝啝木牛楊葉。有入空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狀有所畏。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如是事。踞師子床。寶机承足。商估賈人。乃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天行慈悲應之。如駃馬見鞭影。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說無分別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眾機。如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說。若頓引入圓。如今所說。
因此称之为如来行。又如如来室,暗中熏染法界,以慈善为根本,以根力不动真际,和光同尘,以病行慈悲相应。示现种种身相,如聋如哑,说种种法,如狂如痴。有生善根的机缘,以婴儿行慈悲相应。婆婆啝啝,木牛杨叶,有入空的机缘,以圣行慈悲相应。执持粪器,状有所畏,有入假的机缘,以梵行慈悲相应。以慈善根力,见如此事,坐于师子床,宝机承足。商估贾人,遍及他国,出入息利,无处不在。有入中的机缘,以天行慈悲相应。如快马见鞭影,行大直道,无留难。因此无前无后,不并也不别,说无分别法。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圆应众机。如阿修罗琴,若渐引入圆,如前所说。若顿引入圆,如今所说。
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為顯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說此一心法門。橫通竪徹。攝盡恒沙之義。故號總持。能為萬法之宗。遂稱無上。若但論事行。失佛本宗。如金光明經疏云。如王子飼虎。尸毘貸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己身者。法性實相是也。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為他說戒。能遮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羅蜜者。是施己皮也。說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檀忍等。應是肉也。說甚深法相。諸佛行處。
进入圆满的觉悟,没有差别。为了显示别圆初入的门径,以慈善的根基和力量,让渐进和顿悟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讲述这一个心法,横穿竖彻,包含无尽的意义,因此被称为总持。它能成为万法的宗要,因此被称为无上。如果只讨论事行,就会失去佛的根本宗旨。正如《金光明经疏》所说,就像王子喂养老虎,尸毗王借出鸽子,都是舍弃父母的遗体,而不是舍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就是法性实相。《释论》说,持戒是皮,禅定是血,智慧是骨,微妙的善心是髓。为他人讲述戒律,能够遮蔽罪过,修行福德,无相是最上的,不持不犯尸波罗蜜,这是施舍自己的皮。讲述各种禅定,神通变化,不起灭定,展现各种威仪,这是施舍自己的血。讲述法理,都能达到一切智慧的境界,这是施舍自己的骨。檀波罗蜜、忍波罗蜜等,应该是肉。讲述深奥的法相,诸佛的行处。
不一不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將此充足飢餓眾生。況餘飲食。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耳。法華經云。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義也。是以能說此法門者。是徹佛真心施於己髓矣。又此一心宗。若全揀門。則心非一切。神性獨立。若全收門。一切即心。妙體周遍。若非收非揀則遮照兩亡。境智俱空。名義雙絕。可謂難思妙術。點瓦礫以成金。無作神通。攪江河而為酪。轉變自在。隱顯隨時。或卷或舒。能同能別。實乃能治之妙。何病而不痊。巧度之門。何機而不湊。洗除心垢。拔出疑根。
不同也不相同的境界,超越了言语的表达。心行的消失,是微妙的中道。这是将自己骨髓般的精华施舍出去。用这样的充足来满足饥饿的众生,更何况是其他的食物。其他的食物,指的是人天和二乘的境界,戒律的皮,定力的血,智慧的骨,真谛的骨髓。《法华经》说,在其他深奥的法门中,展示教导和利益众生的喜悦,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能够讲述这个法门的人,是彻底地将佛的真心,像骨髓一样施舍出去。此外,这个一心宗,如果完全排除,那么心就不是一切,神性独立;如果完全包含,那么一切就是心,妙体遍布。如果不是收也不是排,那么遮照两者都消失,境界和智慧都空无,名和义都断绝,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妙术。将瓦砾点化成金,无需造作的神通,搅动江河成为奶酪,自在地转变,随时隐现,或卷或舒,既能相同也能不同,确实是能够治疗的妙法。有什么病不能治愈,有什么机缘不能契合。洗净心灵的污垢,拔除疑根。
言言盡契本心。一一皆含真性。法法是金剛之句。塵塵具祕密之門。如入法界體性經云。文殊言。諸法性不壞。是故名金剛句。華嚴經頌云。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如是智波羅蜜。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至入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界。一切境界即是一法。何以故。如如一故。不見我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通達智般若波羅蜜。思益經云。網明謂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座起者。
每一句话都完全符合我们最原始的心灵。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真实的本性。每一条法则都是坚不可摧的金剛句。每一粒微尘都拥有神秘的门户。正如《入法界体性经》中所说,文殊说:所有法的本性都是不可破坏的,因此称之为金剛句。《华严经》中的颂歌说:如果对佛和法的理解达到了平等,心中没有其他念头出现,那么就能踏上难以想象的境界。《胜天王般若经》中说:大菩萨对于所有境界,没有一条法则是不能透彻理解的。修行这样的智慧波罗蜜,即使是二乘和外道也无法掩盖。通过智慧的观察,从最初的发心到最终的涅槃,一切都能清晰明了。能够通过一个法则来理解所有境界,所有境界也就是一个法则。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我与我所修行的法则之分,它们都是不二的,因为自性是超越的。这就是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达到智慧波罗蜜的境界。《思益经》中说,网明对梵天说:这五百比丘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汝當為作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諸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是知一切不信眾生。邪見外道。徒生厭離。
你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的心灵,进入这个法门,使他们获得深刻的理解,远离所有错误的观点。梵天说,善男子,即使经过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数,也无法超越这个法门。就像一个愚蠢的人,害怕虚空,离开虚空而逃跑,无论他逃到哪里,都无法离开虚空。这些比丘也是如此,虽然他们远离,但无法离开空性,无法离开无相,无法离开无作。又比如一个人寻找虚空,四处奔跑,说他想要得到虚空,他只是说出了虚空的名字,但并没有得到虚空。在虚空中行走,却看不见虚空。这些比丘也是如此,他们想要寻求涅槃,行走在涅槃之中,却得不到涅槃。为什么呢?因为涅槃只是一个名字,就像虚空一样,只是一个名字,无法获得。因此,所有不相信的众生,持有错误观点的外道,只是徒劳地产生厌倦和远离。
枉自妄求究竟。一心位中。未曾暫出。故密嚴經偈云。如飯一粒熟。餘粒即可知。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譬如鑽酪者。嘗之以指端。如是諸法性。可以一觀察。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於妄想鏡中。愚夫見有二。法集經云。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願見涅槃。應觀虛妄分別寂滅之心。如是之處得於涅槃。是名勝妙法集。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
人们徒劳地追求事物的终极真理。在一心的境界中,从未有过片刻的偏离。因此,《密严经》中的偈语说:就像一粒饭熟了,其他的饭粒也就知道了。一切事物也是如此,了解了一个,就能了解其他的。比如用指尖尝试奶酪的味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观察到所有事物的本性。《楞伽经》中的偈语说:就像镜子中的影像,虽然看见了,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在妄想的镜子中,愚痴的人看到了两个。《法集经》记载,当时海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菩萨想要见到涅槃,应该观察那些虚妄分别和寂静的心。在这样的地方,可以获得涅槃,这被称为胜妙的法门。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观心品中,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对佛陀说:世尊,正如您所说,您告诉妙德等五百长者,我将为你们展开心地微妙的法门。现在,我向如来提问,什么是心?什么是地?直到薄伽梵告诉所有佛母无垢大圣。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说:伟大的善男子,这个法门被称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的心地法门。这个法门被称为所有凡夫进入如来地的顿悟法门。这个法门被称为所有菩萨走向大菩提的真实正路。这个法门被称为三世诸佛享受法乐的微妙宝宫。这个法门被称为所有利益有情众生的无尽宝藏。这个法门能够引导所有菩萨到达色究竟自在智的境界。这个法门能够引导至菩提树下,成为真实导师的菩萨。这个法门能够像摩尼宝一样满足众生的愿望,带来世间和出世间的财富。这个法门能够产生十方三世所有佛陀的功德之源。这个法门能够消除所有众生的恶业果报。这个法门能够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予他们愿望的印证。这个法门能够带领所有众生度过生死的险难。这个法门能够平息所有众生在苦海中的波浪。这个法门能够拯救苦恼中的众生。
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旍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法。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
面对急难,此法能枯竭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此法善于培养诸佛因缘的种子。此法能在生死的长夜中,成为大智慧的火炬。此法能破除四魔的军队,成为坚固的盔甲。此法即是勇猛的军队,战胜的旗帜。此法即是所有佛陀的无上法轮。此法即是最胜的法幢。此法即是击打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响大法螺。此法即是伟大的狮子王。此法即是伟大的狮子吼。此法如同国家的圣王,善于维护正法。如果顺从王的教化,就能获得大安乐。如果违背王的教化,很快就会被消灭。善男子,三界之中,心是主导。能观察心的人,最终能得到解脱。不能观察心的人,最终会沉沦。众生的心,如同大地,五谷五果都从大地生长。同样,心法生出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包括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的修行者,独觉菩萨,以及如来。
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是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
因为这样的因缘,三界都是由心所变现的。心被称为地,所有凡夫若能亲近善友,听闻心地法门,合理地观察,如法修行,自利利他,互相鼓励和庆祝,这样的人能够断除两种障碍,迅速圆满各种行为,快速达到无上正等正觉。那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世尊,正如您所说,心法是三界的主宰,心法本质上是清净的,不被污染。那么,心法如何会被贪嗔痴所染污呢?在三世法中,谁被认为是心?过去的心已经消失,未来的心尚未到来,现在的心无法停留。在所有法的内在本质中找不到心,在外在表相中也找不到心,心在所有法的中间也同样不可得。心法本来就没有形状,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所在。即使是所有如来佛,也看不见心,更不用说其他人能看见心法了。所有法都是从妄想中产生的。因此,现在,世尊,您为大众讲述三界唯心的道理。
願佛哀愍。如實解說。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遍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乃至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
愿佛慈悲,真实地解释。那时,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正是这样,善男子。正如你所问的,心和心所法,其本性是空寂的。我将用许多比喻来阐明其意义。善男子,心如幻法,因普遍的估量而产生,种种心想,因感受苦乐而存在。心如水流,连续不断地生灭,不会在前世或后世稍作停留。心如大风,一瞬间遍及各个方位。心如灯火的火焰,因众多因缘和合而产生。心如电光,短暂存在,不会长久停留。心如虚空,被客尘烦恼所覆盖和障碍。心如猿猴,在五欲之树上跳跃,不会稍作停留。心如画师,能描绘世间种种色彩。心如仆人,被各种烦恼所驱使。心如独行者,没有伴侣。心如国王,能引发种种事物,自由自在。甚至,善男子,如上所述,心和心所法,没有内在,没有外在,也没有中间。
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心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本空。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聖賢。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小大。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
在所有事物中寻求,却无法找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无法获得。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心中若有所执着,便是由虚妄的因缘所显现。因缘本身没有自性,心性本质上是空的。这样的空性,不生也不灭,无来也无去,不单一也不多样,不是断绝也不是永恒。本来就没有生起的地方,也没有消失的地方,也不是远离,也不是不远离。这样的心,与无为的状态没有区别。无为的本质,与心等同。心法的本质,本质上是无法言说的。不是心法的,也无法言说。为什么?如果无为等同于心,那就是断见;如果离开心法,那就是常见。永远离开这两种极端,不执着于任何一边。能够这样领悟的人,就见到了真理。见到真理的人,被称为贤圣。所有贤圣,本性都是空寂的。在无为法中,没有持戒也没有犯戒,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心王也没有心所法,没有苦也没有乐。这样的法界,自性是无垢的,没有上下高低的差别。
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遠離於我。及離我所。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樂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智度論。問云。般若波羅蜜。是菩薩第一道。一相。所謂無相。何以故。說是種種道。
答曰。是道皆入一道中。所謂諸法實相。初學有種種別。後皆同一無有差別。譬如劫盡燒時。一切所有。皆同虛空。故知越此弘修。絕進步之地。離斯方便。無成佛之期。乃至從初得道。畢至涅槃。於中能化所化。師弟始終。本末同時。機應一際。俱不出自心矣。如台教云。心王即如來。心數即弟子。但眾生剎那相續。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心王十數邪。一切法邪。魔眷屬也。心王十數正。則一切法正。今時學道行人。須善得此意。若修智慧。但當內起慧數思惟分別。因此發半滿智慧。自行化他。即同舍利弗。莊嚴雙樹也。如是一一約心數行成。化十弟子。
一一之行。顯由心也。若能諦觀心性。即是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同如來。具足莊嚴娑羅雙樹也。若觀行心明者。見心王。即是法王。心數即大弟子。莊嚴雙樹之義。猶如眼見。問。台宗觀心語密。疏豈盡心。還原集云。法華經云。受持行誰經。稱揚何佛道。華嚴經云。色經論。受想行識經論。若隨自意語。亦得云。眼經論。耳鼻舌身意。貪嗔癡經論。所以然者。經云。知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六根同此經。經只是法。知眼空法。即眼經論。耳。空法。即是耳。經論。諸界亦爾。道理必須實照。不可虛談為自欺也。行住坐臥。受持陰界入。為行誰經。
於色上發智。即是受行色經。乃至隨一切處。悟即是受持一切處經。是乘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以不動故。即是其義。若堅信深思。則如法住。經云。如法住者。如彼六根性空法。而假言住也。稱揚何佛道者。瓔珞經云。實智性為法身。若見實性。即是稱揚法身佛。聞身有實性。即於陰界入。得空三昧。六度七覺。三賢十地妙覺等。以報前功。即是稱揚報身佛。得前諸法。應眾生身。即是稱揚應身佛。此則於身內。一念見三佛。眾生不觀察。雖近而不見。大集經云。無出之出。是名佛出。無禪之禪。是名正禪。無脫之脫。是名正脫。魔逆經云。
魔請文殊解縛。文殊云。無人縛汝。汝自想為縛也。魔即語云。我畢竟永不解脫。經云。本自無縛。其誰求解。若使法界有繫縛者。我即解脫。此真實不生不滅也。當於心行中求。無智人中。莫說此經。恐生邪見。藥反成病。知離名為法。覺法名為佛。知離者。色性離。受想行識亦自離。從一性空法。而假出三寶之名。黃蘗和尚云。爾若擬著一法。印早成也。印著有。四生文出來。印著空即空界無想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與虛空不一不異。虛空不空。本印不有。見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電一種。觀一切蠢動。如響一種。千經萬論。
只說汝之一心。一切法不生不滅。即是大涅槃果。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故知菩提果滿。結自心華。世界緣興。始於識浪。如昔有東國元曉法師。義相法師。二人同來唐國尋師。遇夜宿荒。止於塚內。其元曉法師。因渴思漿。遂於坐側。見一泓水。掬飲甚美。及至來日觀見。元是死屍之汁。當時心惡。吐之。豁然大悟。乃曰。我聞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知美惡在我。實非水乎。遂却返故園廣弘至教。故知無有不達此者。頓息遊心。任負笈携囊。廣歷三乘之學肆。縱尋師訪友。遍參法界之禪扃。若欲絕學栖神。究竟應須歸於宗鏡。
如大涅槃經云。佛言。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釋曰。大乘者。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性。能包能遍。至小無內。無一塵而能入。至大無外。無一法而不含。所言乘者。以運載為義。能運行人。直至薩婆若海。是知此海不遙。心寶常現。則趙璧非貴。隋珠未珍。善友徒泛滄波。卞和虛傳荊岫。若入宗鏡。不動神情。剎那之間。其寶自現。何須遍參法界。廣歷叢林。當親悟時。實非他得。如寒山子詩云。昔年曾入大海中。為探摩尼誓懇求。直到龍宮深密藏。金關鎖斷鬼神愁。龍王守護安身裏。寶劍星寒勿處搜。賈客却歸門內去。明珠元在我心頭。杜順和尚偈云。遊子謾波波。巡山禮土坡。文殊只者是。何處覓彌陀。石鞏和尚弄珠吟云。如意珠。大圓鏡。亦有中人喚作性。分身百億我珠分。無始本淨如今淨。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勞逐物浪波波。隱顯即今無二相。對面看珠識得麼。
問。一切萬法皆唯識性者。云何有虛有實。立色立空。真俗二諦之門。性相雙通之道。
答。森羅影現。皆唯心之本宗。差別跡分。盡唯識之妙性。唯識之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即遍計所執。二者真實。即圓成實。於前唯識性。所遣清淨。於後唯識性。所證清淨。又有二種。一者世俗。即依他起。二者勝義。即圓成實。於前所斷清淨。於後所得清淨。又相即依他起。該有為之門。性即圓成實。通無漏之道。又色。即依他起之相。空。即圓成實之性。斯則虛實真俗。性相有空。徹本窮原。皆唯識性矣。慈恩云。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是以佛心如海。無一流而不入。佛心如鏡。無一像而不生。佛心如珠。無一寶而不雨。佛心如地。無一種而不成。萬像現於法身。諸義生於般若。則一文一字。一念一塵。皆入不二之法門。盡住不思議解脫矣。如金剛三昧經云。若住大海。則括眾流。住於一味。則攝諸味。無行經偈云。菩提非菩提。佛陀非佛陀。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故知能了此一際無相之宗。可為明為導。為師為匠。普救群迷。不憩化城。直至寶所。故經云。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又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
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釋曰。大千經卷者。即如來智慧。在一微塵中。即是全在一眾生心中。一切微塵。皆亦如是。即一切法界眾生皆含佛智。以情塵自隔。不能內照。空埋金藏抂蔽靈臺。如鬪沒額珠。醉迷衣寶。不因指示。何以發明。故先德云。破塵出卷者。恒沙佛法。一心中曉。是知水未入海則不醎。薪未入火則不燒。境未歸心則不等。
但以宗鏡收之。萬法皆同一照。是非俱泯。逆順同歸。無一心而非佛心。無一事而非佛事。未見剎那頃。不是如來得菩提時。無有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故先德云。心非境外故無得。境非心外故無相。即心是境故甚深。即境是心故難入。如肇法師云。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台教云。如地無差別。草木若干。若干無若干。無若干若干。又如約心論法。約法論心。心有諸數。法無諸數。心不離法。法不離心。無數而數。數而無數耳。所以起信論云。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
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真如者。古釋云。遣妄曰真。顯理曰如。觀和尚拂此義云。無法非真。
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釋甚妙。故信心銘云。良由取捨。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捨。今無遣無立。道自玄會矣。豈有真妄當情乎。如百論序云。儻然靡據。而事不失真。蕭焉無寄。而理自玄會。反本之道。著于茲矣。可謂無心合道。理事俱通。又真如自相。唯離念境界。則不可以有無思。故云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何者。若有二。可得名俱。今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故。則無無外有可與無俱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有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寂。故知言亡四句。無句可亡。了此無句。即真亡矣。
問。一心平等。理絕偏圓。云何教中。又說諸法異。
答。隨情說異。雖異而同。對執說同。雖同而異。將同破異。將異破同。雖同雖異。非異非同。如云捉子之矛。刺子之楯。亦如騎賊馬逐賊。以聲止聲。所以云。朝四暮三。令眾狙而喜悅。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皆是俯順機宜。善權方便。如莊子云。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曰是也。注云。夫四之與三。眾狙妄生喜怒。非之與是。世人競起愛憎。聖人還以是非。止世人之是非。狙公又將四三以息眾狙之三四。達人於一。
豈一勞神明於其間哉。大涅槃經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乳母。聞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已。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
皆為適機。如彼塗洗。如義海云。謂塵事相是異。剋體唯法是無異。只由法體不異。即異義方成。以不失體故。只由塵事差別。即。不異義方成。以不壞緣。方言理也。故經云。奇哉世尊。於無異法中。能說諸法異。如森羅雖異。不能自異。虛妄雖同。不能自同。以無體故。法法常生。以無用故。塵塵恒寂。皆是世間分別。眾生妄情。於平等法中。自生差別。向無二相處強立多端。猶若畫師邈成高下之相狀。或如金匠。鍛出大小之器形。萬法體常虛。但唯自心變。大莊嚴論偈云。譬如工畫師。畫平起凹凸。如是虛分別。於無見能所。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云何不須怖畏。以自心變故。如畫凹凸。由自手畫故。
宗鏡錄卷第十一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