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四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所谓正确的唯识学说,它包括了几种识呢?
答。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正文出護法菩薩唯識論十卷。此論釋天親菩薩唯識三十頌文。慈恩大師。製疏釋論。此頌文。初為居士所掌。後有樂觀者。輸金一兩。慈恩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云。世親菩薩。樂博綜於三乘。乃遍遊於諸部。知小教而非極。遂迴趣於大乘。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大乘品。遂悔謝前非。謗法先見。持刀截舌。用表深衷。其兄無著菩薩。止其自割。說以利害。汝雖以舌謗法。豈截舌而罪除。應讚釋大乘。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諾。因歸妙理。
回答说,根据佛教经论的普遍论述,共有八种识:一是眼识,二是耳识,三是鼻识,四是舌识,五是身识,六是意识,七是末那识,八是阿赖耶识。这些内容出自护法菩萨的《唯识论》十卷,该论解释了天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慈恩大师为此论作了注疏。最初,这些颂文由在家居士所掌握。后来,乐观者为了得到这些教义,支付了一两黄金。慈恩大师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提到,世亲菩萨广泛学习了三乘教法,游历了各个佛教部派,认识到小乘教法的局限性,于是转向大乘。他听闻了《华严经》的《十地品》和《阿毗达磨摄大乘品》,因此对自己先前的错误见解表示悔恨,曾试图割舌以示忏悔。他的兄长无著菩萨阻止了他,并告诉他,仅仅割舌并不能消除罪过,而应该通过赞扬和解释大乘教法来表达悔意。菩萨听从了兄长的建议,因此回归到深奥的佛理之中。
遂製十地論.攝大乘論。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作。既而久蘊玄宗。情恢奧旨。更為宏論。用暢深極。採撮幽機。提控精邃。著唯識三十頌。以暢大乘之妙趣也。萬像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道超群典。譽光眾聖。略誦既畢。廣釋方陳。機感未符。杳從冥往。復有護法等菩薩。賞翫頌文。各為義釋。雖分峯崐岫。竦幹瓊枝。而獨擅光輝。頴標芬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菩薩果成先劫。位克今賢。撫物潛資隨機利見。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禪習。誓不離於菩提樹。以終三載。禪禮之暇。注裁斯釋。文邁旨遠。智贍名高。執破畢於一言。
于是撰写了《十地论》和《摄大乘论》,这两部论著是菩萨创立并归向大乘佛教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深植于玄奥的教义之中,情感恢弘而宗旨深奥,进而发展成更宏大的论述,用以阐述深邃的真理。他们采集并提炼了深奥的教义,撰写了《唯识三十颂》,以此来展现大乘佛教的精妙之处。万物包含在一个字中,千种教诲蕴含在一句话里。这些教义超越了众多经典,受到众多圣者的赞誉。简要的诵读结束后,更广泛的解释即将展开。然而,由于机缘尚未成熟,这些教义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还有像护法这样的菩萨,他们欣赏并玩味这些颂文,各自进行解释。虽然他们的观点各有千秋,如同山峰和树枝各自耸立,但只有护法一人的解释最为独特,散发着光辉。菩萨在前世已经成就了果位,现在的地位也非常高。他默默地培养弟子,根据时机和条件来利益众生。他在二十九岁的时候,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因此通过禅修来厌离无常,发誓永远不离开菩提树。在三年的时间里,他在禅修和礼拜之余,撰写了这些解释。他的文字超越了原有的意图,智慧丰富,名声远播。他用一句话就彻底打破了所有的执着。
紛解窮於半頌。文殊水火。則會符膠漆。義等江湖。乃疎成清濁。平郊弭弭。聳層峯而接漢。堆阜峨峨。夷穹窿以坦蕩。俯鑽邃而無底。仰尋高而靡際。疎文淺義。派演不窮。浩句宏宗。陶甄有極。功逾千聖。道合百王。時有玄鑒居士。識鳳鵷之歛 羽。委麟龍之潛跡。每罄所資。恒為供養。深誠固志。物竭積年。菩薩誘接多端。答遺茲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有來觀。即取金一兩。
纷繁的解释在半颂中得以穷尽。文殊的智慧如同水火,能够使教义紧密结合,如同胶漆一般。其意义深远,如同江湖般广阔。它能够清晰地区分清浊,使郊外的平地变得宁静,山峰耸立,直入云霄。山丘巍峨,使天空变得平坦开阔。向下探索深不见底,向上寻找高无边际。浅显的文字中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如同无尽的河流。宏大的句子展现了博大的宗派,陶冶着众生,其功绩超越了千位圣人,其道义符合了百位君王。当时有一位玄鉴居士,他识别了凤凰收敛翅膀,放弃了麒麟潜藏的踪迹。他总是倾尽所有,长期供养。他以坚定的诚意和决心,物尽其用,年复一年。菩萨以多种方式引导和接纳众生,回答并解释这个问题。他警告说,我涅槃之后,凡是来参观的人,就取一两金子。
脫逢神頴。當可傳通。終期既漸。奄絕玄遵。菩薩名振此州。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歡。朝聞夕殞。豈悋金璧。若市趍賢。如丘疊貨。五天鶴望。未輒流行。大師叡發天資。識假循謁。無神迹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殷俯諦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囑。乃奉茲草本。并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復廣演微筌。賞之。以為祕決。及乎神栖別館。景阻炎輝。清耳目以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云。我有美玉蘊匵藏之。誰為善價。我今沽諸。基。
倘若遇到神灵的启示,应当可以传承和传播。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将逐渐消失,遵循着玄妙的法则。菩萨的名声在此地震动,他的教诲之声超越了那片土地。所有有生命的存在,谁不心怀喜悦。早晨听闻,晚上就可能逝去,何必吝啬金玉。如果像市场上追求贤者一样,像山丘上堆积货物一样。五天的鹤望,尚未广泛流传。大师凭借天赋的智慧,识别虚假,遵循教诲。没有神迹不瞻仰,没有圣教不诵读。听闻这深奥的道理,他谦卑而认真地寻求。居士记住了先圣的遗言,必定是当今贤者的嘱托。于是他奉上了这份草稿,以及五蕴的解释。大师欣赏它,就像看到了圣容。他总是把它放在手中,就像真正的教诲一样。自从西方的玉牒飘散,东方的素象奔驰,虽然广泛地演绎了微妙的策略,但他欣赏它,认为它是秘密的决断。等到神灵栖息在别馆,景色阻挡了炎热的光芒。清净耳目以征思,荡涤心灵以演绎妙理。于是他说,现在正是使我心旷神怡的时候。宣尼说,我有美玉藏在柜子里,谁愿意出好价钱,我现在就卖。
夙運單舛。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詔。得為門侍。自參預三千。即欣規七十。必諧善願。福果函丈。不以散才之質。遂得隨伍譯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迹。大師固問。基慇懃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趍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藏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東土榮賚。並目擊玄宗。幸復擢秀萬方。頴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
早年命运多舛,九岁时遭遇家庭变故。自此立志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对世俗的名利和情感逐渐疏远。到了十七岁,便加入了僧团,被明君特别召见,成为门下侍从。参与了三千法门的修行,心怀对七十岁高龄的向往,必定能实现美好的愿望。福报如同函丈般深厚,不因自己平凡的资质而放弃,得以跟随翻译团队,参与翻译工作。在翻译初期,十位译者分别翻译,昉、尚、光、基四人共同润色文稿,负责执笔、校对、编纂。他们成为典范,各司其职。数日后,基请求退隐,大师坚决询问原因。基诚恳地回答说,自己曾在梦中见到金色的容颜,清晨前往白马寺,与英才们交流,智慧相随。听闻五分法,心中祈愿,掌握八藏,远望未来。虽然得到了法门的皮毛,但失去了玄宗的精髓。如今东方的荣光,亲眼目睹了玄宗的深奥,有幸在万方中脱颖而出,超越千古。不在翻译工作中建立功绩。
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指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括眾經之祕。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搜揚八藏。幽關每擁。玄路未通。囑猶毫毳丘盈。投之以炎爍。
这可以说是错失了时机。更何况众多圣人的创作,各自在五天竺享有盛誉。虽然文字记录在贝叶之上,但意义并不完全包含在一本书中。由于主观见解的差异,学习者无所依凭。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变得浮躁,生命短暂而智慧错乱。探讨零散的知识而难以深入,追求不同的见解而难以领悟。请综合各种言论,汇集成一本书,确定真伪,权衡其重要性,这样经过长时间,最终会被认可。因此,这部论著得以流传。大师,您摒弃了三贤的偏见,独自传授给愚笨的我。这部论著,包含了众多经文的秘密,包含了群圣的旨意。没有什么是不被融合的,没有什么是不被照亮的。仰望它,没有尽头;俯视它,深不可测。远离它,没有智慧;接近它,有知识。它隐含了五明,搜集了八藏。每个幽深的关口都被包围,玄妙的道路尚未畅通。托付给像毫毛一样微小的丘壑,投入火焰中燃烧。
霜氷澗 積。沃之以畏景。信巨夜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雖復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霜和冰在深谷中积聚,被畏惧的景象所滋润。信仰在漫长的夜晚闪耀如银光,在黎明和黄昏时如同金色的镜子。虽然它原本来自五天竺,但那里并没有这种混合的解释。即使是十位大师分别创作,集合起来也相当困难,更不用说挑选这些深奥的文句了。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这部论著的起因。
問。此八種識。行相如何。
问。这八种识,其行为状态如何。
答。經論成立。自有明文。此八種識。具三能變。一異熟能變。即第八識。二思量能變。即第七識。三了別能變。即前六識。唯識論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恒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麁相故。論頌曰。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想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初能變識。大乘教名阿賴耶。此識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古釋云。一能藏者。即能含藏義。
答。经论中已有明确的记载。这八种识具备三种变化能力。第一种是异熟能变,即第八识。第二种是思量能变,即第七识。第三种是了别能变,即前六识。《唯识论》中说,识所变化的相虽然有无数种,但能变化的识只有三种。第一种称为异熟,即第八识,因为它具有多种异熟的性质。第二种称为思量,即第七识,因为它持续地进行深思熟虑。第三种称为了境,即前六识,因为它们对境界的粗略相有清晰的认识。论中的颂文说:最初的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的执受,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想应只有捨受,这是无覆无记的状态。触等也是如此,恒常转变如瀑流。在阿罗汉的境界中,这种识被舍弃。最初的能变识,在大乘教中被称为阿赖耶。这种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因为它与杂染相互为缘,有情众生执着它为内在的自我。古代的解释说,能藏就是能够包含和储藏的意思。
猶如庫藏。能含藏寶貝。得藏名。此能含藏雜染種。故名為藏。亦即持義。二所藏者。即是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等所依故。此識是雜染法所依處故。三執藏者。堅守不捨義。猶如金銀等藏。為人堅守執為自內我。故名為藏。此識為染末那。堅執為我。故名為藏。起信鈔釋云。第八能藏所藏義者。且所藏義。謂此識體藏也。是根身種子器世間所藏處也。以根身等。是此識相分故。如藏中物像。如身在室內。欲覓賴耶識。只在色心中。欲覓摩尼珠。只在青黃內。次能藏義。謂根身等法。皆藏。在識身之中。如像在珠內。欲覓一切法。總在賴耶中。欲覓一切像。
就像一个仓库,能够包含各种珍宝,因此得名为“藏”。这个仓库能够包含各种杂染的种子,因此也称为“藏”,同时也有保持的意思。第二,所谓的“所藏”,就是依赖的意思,就像仓库是珍宝等物品的依赖之地,这个识是杂染法的依赖之处。第三,“执藏”,是指坚守不舍的意思,就像金银等宝藏被人坚守,认为是自己内在的我,因此称为“藏”。这个识被末那识所执,认为是我,因此也称为“藏”。《起信钞》解释说,第八识的“能藏”和“所藏”的意义是,这个识体本身就像一个仓库,是根身、种子、器世间的所藏之处。因为根身等,是这个识的相分,就像仓库中的物品,就像身体在室内一样。如果想要寻找阿赖耶识,只需在色心中寻找。如果想要寻找摩尼珠,只需在青黄之中寻找。其次,“能藏”的意义是,根身等法都藏在识身之中,就像物品藏在仓库中一样。如果想要寻找一切法,只需在阿赖耶中寻找。如果想要寻找一切像,只需在珠内寻找。
總在摩尼內。與前義互為能所。瑜伽論云。以八種義。證本識有。一依止執受相。二最初生起相。三有明了性相。四有種子性相。五業用差別相。六。身受差別相。七處無心定相。八命終時分相。又古德依論解釋證有第八識者。論云。此第八識。非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唯憑聖言量。及以真正道理。而知有之。引七本經證之。阿毘達磨經有二頌。初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始時來界者。言界者。是因義。為第八識。從無始至今。能持一切漏無漏色心等諸法種子。又能與漏無漏種子力。令生現行。即第八與一切種子。
总体上存在于摩尼宝珠之内。与前面的意义相互作为能与所。《瑜伽论》中说,通过八种意义来证明本识的存在。一是依赖并停留的执着感受相,二是最初的生起相,三是具有明了性的性相,四是具有种子性的性相,五是业力作用的差异相,六是身体感受的差异相,七是处于无心定的状态相,八是生命终结时的分别相。另外,古时的高僧依据论著解释,证明存在第八识。论中说,这第八识,不是世间直接感知的境界,只能依靠圣言和真正的道理来了解它的存在。引用七部根本经文来证明。《阿毗达磨经》中有两首颂,第一首颂说:“从无始以来的界限,一切法都依赖于此。由此产生了各种生存状态,以及涅槃的证得。”“从无始以来的界限”这句话,所说的“界限”是指因,因为第八识从无始至今,能够保持所有有漏无漏的色心等诸法的种子,并且能够给予有漏无漏种子力量,使它们生出现行。也就是说,第八识与所有种子相互依存。
為依持生起二因。一切法等依者。依是緣義。為第八識。能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與一切漏無漏現行法而為所依。以能執受五色根身。與前七識現為俱有依故。即第八識能與一切現行色心等法。為增上緣依也。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者。此第八識。不唯獨與有漏流轉法為依持用。兼能與一切無漏順還滅法。為依持用。第二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演者。即第八識自證分。能持種故。名種子識。解深密經頌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者。此云執持。為此識能執持諸法種子。
作为一切法生起的依托,第八识是所有法的依持。它作为缘起的义理,能够变化为身体和世界,成为有情众生的依托。它支持着所有有漏和无漏的现行法,因为它能够执受五色根身,与前七识共同作为俱有依。因此,第八识能够为所有现行的色心等法提供增上缘的依托。由此,众生得以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以及证得涅槃。这第八识不仅单独支持有漏的流转法,还能支持所有无漏的顺还灭法。第二颂说:“由于它包含所有法的种子,被称为阿赖耶识。”胜者我开演,指的是第八识的自证分,因为它能够保持各种种子,所以被称为种子识。《解深密经》中的颂说:“阿陀那识非常深奥微妙,所有种子如瀑流般不断。我不对凡愚之人开演,担心他们分别执着,将其视为自我。”阿陀那,意为执持,因为这种识能够执持所有法的种子。
及能執受色根。及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一切種子如瀑流者。謂第八識中一切種子。若遇緣鼓擊。便生轉識現行。或種子有生住異滅。不停。如似瀑流。楞伽經頌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又小乘增一阿含經云。有根本識。是諸識所依。此根本識。即是第八識。以第八識。能發起前六轉識故。二上座部。說有有分識。便是第八識。此有分識體。常不間斷。遍三界有。有謂三有。分者因義。即三有之因。皆由此識。三化地部中說有窮生死蘊。
緣此第八遍三界九地。恒常有故。但有生死處。即常遍為依。直至大乘金剛心末。煩惱盡時方捨故。名窮生死蘊。若諸轉識。即無此功能。以第六識體多間斷故。入五位無心時。六識皆間斷不行。此時應不名有情。以無識任持故。即應爛壞。四。一切有部。說此識名阿賴耶。有愛樂欣喜四種阿賴耶。愛是總句。總緣三世為境。餘三是別句。別緣三世。樂是現在。欣是過去。喜是未來。即此第八識。是諸有情常執為自內我。是真愛著處。故名阿賴耶。真正理有十。一者。持種心。唯識論云。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
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皆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故。二異熟心。唯識論云。如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者。即第八識。謂前世中。以善不善業為因。招感得今生第八異熟心是果。論云。定應許有真異熟識。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三界趣生體。唯識論云。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須信有第八識為三界九地五趣四生之體。若無此識。即一切有情不應得有。
四有執受。唯識論云。又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其有色界中有情。有五色根。及內五塵。是第八親相分。唯第八識能執受。若是餘識。即無此能。五壽煖識。三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六生死時有心。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心住散位作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上下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第七引緣起依。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識緣名色。
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小乘云。我將六識。為名色依。何要第八。論破云。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論主云。眼等六識。已攝在名中。為識蘊故。須得第八為名外識支。與名色為依。又如此界人生時。中有初念心執取。結生時。由未有前六識。為名中識蘊。名色唯具三蘊。此三蘊名色。一念間。依何而住。故知信有第八識。是名外識支。與名色為依。八引識食。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所以佛告外道言。
所為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此是正覺正說。餘不能知。汝外道自餓己身。終無有益。食是資益義。任持義。九。引滅定有心。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識不離身。不應有故。論主云。入滅定聖人。身語心行無不皆滅。即出入息。是身加行。受想。是心加行。尋伺。是語加行。此三加行與第六識相應。在滅定中皆悉滅故。而壽不滅者。即第八識種上。有連持一報色心不斷功能。名壽。言亦不離識者。煖觸是第八識相分。即此二法。皆不離第八識。
既在滅定中。六識身語心加行皆悉不行。而有壽煖在者。明知即是第八識與壽煖為依。十引染淨心。證有第八。唯識論云。又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而住。受彼熏。持彼種故。以心為本者。即一切染淨有為無為法。皆以第八識為根本。依心而住者。即前七現行。皆依第八識而住。言受彼熏者。即第八識受彼前七識熏。言持彼種者。即第八能持前七三性染淨種子。所以密嚴經云。是身如起屍。亦如熱時焰。隨行因緣轉。非妄亦非實。為受之所牽。性空無有我。
意等識所識。與心而共生。五識復更依。意識而因起。如是一切時。大地而俱轉。賴耶為於愛。所熏而增長。既自增長已。復增於餘識。展轉不斷絕。猶如於井輪。以有諸識故。眾趣而生起。於是諸趣中。識復得增長。識與世間法。更互以為因。譬如河水流。前後而不斷。亦如芽與種。相續而轉生。各各相差別。分別而顯現。識行亦如是。既三和合已。而復更和合。差別相而生。如是而流轉。常無有斷絕。內外一切法。皆因此而起。愚不了唯心。汝等勤觀察。華嚴經云。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知覺。
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見外五塵。執為實有。猶如牛羊。不能知覺。生死輪中。無由出離。善男子。佛說諸法無生無滅。亦無三世。何以故。如自心現。五塵境界。本無有故。有無諸法。本不生故。聖者自悟。境界如是。善男子。愚癡凡夫。妄起分別。無中執有。有中執無。取阿賴耶種種行相。墮於生滅二種見中。不了自心。
而起分別。善男子。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則能淨一切剎。入一切劫。是以藏識頓變根身器世間故。為甚深之義。現量比量。俱不能量。又過量無量故。如經偈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無量。故知識性。淺智難明。究竟窮通。唯佛能了。是以宗鏡廣引斯文。為微密難知故。
問。唯識正義。為破我法二執。顯二空理。證一真心。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
答。但是假說。唯依識變。如唯識頌云。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乃至云何應知實無外境。唯有內識似外境生。實我實法。不可得故。如何實我不可得耶。諸所執我。略有三種。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初且非理。所以者何。執我常遍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又常遍故。應無動轉如何隨身能造諸業。
乃至中亦非理。所以者何。執我體常住。不應隨身而有舒卷。既有舒卷。如槖籥風。應非常住。乃至後亦非理。所以者何。我量至小。如何速巡身。如旋火輪。以轉動故。則所執我非一非常。諸有往來。非常一故。又所執我。復有三種。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非即非離。初即蘊我。理且不然。我應如蘊非常一故。又內諸色。定非實我。如外諸色。有質礙故。心心所法。亦非實我。不恒相續。待眾緣故。餘行餘色。亦非實我。如虛空等。非覺性故。中離蘊我。理亦不然。應如虛空。無作受故。後具非我。理亦不然。許依蘊立。非即離蘊。應如瓶等。
非實我故。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故。彼所執實我不成。乃至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故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
問。若離心外。無實我及實法者。則假法亦無。以假法依真而建立故。
答。夫假法者。但是虛假。似有而轉。必不依真。如。唯識論云。有作是難。若無離識實我法者。假亦應無。謂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乃至答云。又假必依真事立者。亦不應理。真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亦非離此有別方便。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然假智詮。必依聲起。聲不及處。此便不轉。能詮所詮。俱非自相。故知假說不依真事。由此但依似事而轉。似謂增益。非實有相。聲依增益似相而轉。故不可說假必依真。
問。此第八識。有幾能變。令諸識生長顯現。
答。有二能變。一因能變。二果能變。唯識論云。能變有二種。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等流習氣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
問。第八識廣容周遍。為萬法根原。經論同推。故稱第一。微細體性。如何指陳。
答。此體不可說。微妙最難知。周遍法界而無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現相。如空中飛鳥。雖往來騫翥而跡不可尋。似眼裏童人。任照矚森羅而眼終不見。若月含一色。遍分萬像之形。等日耀千光。普照四天之下。類摩尼無思而雨寶。廣濟群生。猶磁石無覺而轉移。周迴六趣。密嚴經偈云。藏識持於世。猶如線穿珠。亦如車有輪。隨於業風轉。陶師運輪杖。器成隨所用。藏識與諸界。共力無不成。內外諸世間。彌綸悉周遍。譬如眾星象。布列在虛空。風力之所持。運行常不息。如空中鳥跡。求之不可見。然鳥不離空。頡頏而進退。藏識亦如是。不離自他身。
如海起波濤。如空含萬像。藏識亦如是。蘊藏諸習氣。譬如水中月。及以諸蓮華。與水不相離。不為水所著。藏識亦復然。習氣莫能染。如目有童子。眼終不自見。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又云。諸仁者。一切眾色。皆阿賴耶與色習相應。變似其相。非別有體。同於愚夫妄所分別。諸仁者。一切眾生。若坐若臥。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賴耶識。乃至如磁石力令鐵轉移。雖無有心。似有心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為生死法之所攝持。往來諸趣。非我似我。如水中有物。雖無思覺。而隨於水。流動不住。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雖無分別。依身運行。乃至若有於此能正觀察。知諸世間。皆是自心。是分別見。即皆轉滅。又頌云。能持世間因。所謂阿賴耶。第八丈夫識。運動於一切。如輪轉眾瓶。如油遍在麻。鹽中有鹹味。亦如無常性。普遍於諸色。
問。此識周遍。凡聖境。通為當離此。別有真性。為復即是。
答。非一非異。得此識名。不合而合。成其藏義。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義。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
問。第八識變義如何。
答。變謂識體轉似二分。釋云。論明諸識體。即自證分。轉似相見二分而生。此說識體。是依他性。轉似相見二外。非無。亦依他起。依此二分。執實二取。聖說為無。非無依他中無此二分。論說唯二依他性故。此緣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餘皆有相。不爾。如何名他心智。後得智等。不外取故。許有相見二體性故。說相見種。或同或異。若同種者。即一識體。轉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蝸牛。變生二角。此說影像相見。離體。更無別性。是識用故。若言相見各別種者。見是自體。義用分之故。離識更無別種。即一識體。轉似見分別用而生。識為所依。
轉相分種似相而起。以作用別。性各不同故。相別種生。於理為勝。故言識體轉似二分。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實非二分。似計所執二分見相。故立似名。相別有種。何名識變。不離識故。內識變時。相方生故。此顯能變相見二分。用體別有。何故。又說識似二分生。論說相見俱依自證起故。若無自證。二定不生。如無頭時。角定非有。及無鏡時。面影不起。皆於識上現相貌故。故說二分依識體生。又非唯相見二分。依識體生。乃至凡聖之身。淨穢之土。皆從識現。如彌勒菩薩云。日月燈明如來。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
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是以十方法界淨穢國土。皆是我心中變出。總是我屋宅。真妄隨心。巧拙由智。對大菩薩。闡彼淨方。逗劣眾生。現斯穢土。十方如來。皆是我心中流出者。古釋云。如海上漚。各各不同時。由差別心觀。即有彼此。但水體是一。即知一佛出現時。即一切佛土現。離自他相故。但眾生有處。十方如來為種種身而助化之。非但如來含於一義。一切眾生亦是我流出。
問。轉變。變現。其義同別。
答。古釋云。有唯轉變。非變現者。轉變之言。通於種現。現能熏種。種能生種。種生現行。皆名轉變。變現之言。唯現心等。能起見相。名之為變。不通於種相分色等。
問。第八本識與所生果。為復是一是異。
答。非一非異。論云。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釋云。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之二法。理應如是不一不異。本識望種。於出體中。攝相歸性。故皆無記。種從現行。望於本識。相用別論。故通三性。若即是一。不可說為有因果法。有體有法。若一向異。應穀麥等能生豆等。以許因果一向異故。不爾。法滅應方有用。以許體用一向異故。用體相似。氣勢必同。因果相似。功能狀貌可相隨順。非一向異。
問。阿賴耶識。與幾心所相應。
答。識論云。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遍行心所攝故。一觸者。論云。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釋云。以此五種。體是遍行心所攝故。決定相應。雖復不增。亦不可減。定俱生滅。名遍行故。觸。謂三和者。即根境識。體異名三。不相乖返更相交涉。名為隨順。根。可為依。境。可為取。識三所生。可依於根而取於境。此三之上。皆有順生一切心所功能作用。名為變異。分別之用。是觸功能。謂觸之上。有似前三順生心所變異功能。說名分別。分別。即是領似異名。如子似父。名分別父。
問。何故三和。唯根獨勝。
答。一由主故。有殊勝能。名之為主。二由近故。能近生心。及心所故。三由遍故。不唯心所。亦能生心故。四由續故。常相續有。境識不爾故。境體雖能生心。心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闕二義。不名為勝。心雖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不自在故。非遍也。偏闕一義。故非勝。境識皆不續。識。有境生故。俱闕續義。非得勝名。唯根獨勝。
問。觸自性。是實是假。
答。此觸數。定是實有。四食性故。二作意者。論云。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別心為業。釋云。作意警心。有二功力。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令心起已趣境。故言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三受者。論云。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四想者。論云。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劑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釋云。此中安立。取像異名。謂此是青非青等。作分劑而取其相。名為安立。由此取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類眾多。故名種種。五思者。論云。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
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此五段是遍行所攝。故與藏識決定相應。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此識行相。極不明了。不能分別逆順境相。微細一類。唯與捨受相應。又此相應受。唯是異熟。隨先引業轉。不待現緣。任善惡業勢力轉故。唯是捨受。苦樂二受。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待現緣故。非此相應。又由此識常無轉變。有情恒執為自內我。若與苦樂二受相應。便有轉變。寧執為我。故此但與捨受相應。釋曰。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者。由四等故。說名相應。謂事等。
處等。時等。所依等。今約見分為行相。影像相分為所緣。自體。名事。等者。相似義。體各唯一。境相相似。故所緣事。皆名為等。以觸等五相。託本識相生。所緣既相似。故名為等。唯識為宗。不約本質名為所緣。亦非影像名為行相。時謂剎那定同一世。依謂根俱無有間。唯與捨受相應者。此有五義。一極不明了。是捨受相。若苦樂受。必明了故。受。總有五。一憂。二喜。三苦。四樂。五捨。此中憂喜入苦樂中。依三受門分別。不言憂喜。二不能分別順違境相。取中容境。是捨受相。若是餘受。取違順境故。三由微細。若是餘受。行相必麁。四由一類。
若是餘受。必是易脫。此行相定。故成一類。五相續而轉。若是餘受。必有間斷。此恒相續。故唯捨受。若能分別違順境相。非真異熟。異熟者。取境定故。若麁動者。如餘心。非異熟主。顯行相難知。異餘識也。由此五義。必其有故。便能受熏持種相續。又解。此識極不明了。曾無慧念。慧念行相。極明了故。不能分別違順境相。顯唯捨受。非苦樂俱。及簡不與善染等。並相續而轉。顯無有欲。今有希望。方有欲起。此相續故。無有欲也。由此五義。第二義正顯唯捨受所由。所餘四義。因簡別境等故。唯與捨受俱。
問。此識既與捨受相應。如何亦是惡業異熟。
答。論云。捨受不違善惡品故。如無記法。善惡俱招。釋云。無記既寂靜。何為惡業果。捨雖寂靜。不違二故。得為惡果。不同禪定寂靜。此無所能為。故通惡業感。餘七轉識設起苦樂。此識皆俱。以捨不違苦樂品故。若或苦樂不俱。於人天中。應不受苦果。以相違故。三惡趣中。應不受樂果。亦相違故。此中苦樂。皆是別招。故捨不違。
問。本識云何不與別境等五心所相應。
答。論云。互相違故。為欲。希望所樂事轉。此識任業無所希望。勝解。印持決定事轉。此識懵昧無所印持。念。唯明記曾習事轉。此識昧劣不能明記。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慧。唯簡擇得等事轉。此識微昧不能簡擇故。此不與別境相應。此識唯是異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應。惡作等四。無記性者。有間斷故。定非異熟。釋云。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者。定雖影像相分剎那新起。至加行時所觀本質。前後相續恒專注境。此識任運。不作加行專注本質。恒緣現在影像。所緣。但新新起。且定行相。一一剎那。深取專注。
趣向所緣。此識浮疎。行相不爾。故非定位。言任運者。是隨業轉。惡作等。定非異熟者。非真異熟。不遮異熟。生。亦有惡作等。非一切時常相續故。非此相應。故知第八真識。常如捨相。以任運之緣。合恒常之道。不為垢法之所染。寧為淨法之所治。非生死之所羈。豈涅槃之能寂。是以稱為識主。故號心王。邇後因一念無明。起七識波浪。遂生心所。失本心王。皆因強覺覺明。分能立所。起明了之解。心境歷然。運分別之情。自他宛爾。因茲有情心內。逐憎愛而結怨親。無情境中。隨想念而標形礙。遂使外則桑田變海。海變桑田。內則親作怨由。怨為親種。
互為高下。反覆相酬。從茲業果恒新。苦緣不斷。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乃至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是故若欲還原反本。旋妄冥真。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分別心滅。輪迴業亡。根盡枝枯。因空果喪。無始之情塵識垢。應念全消。本來之佛眼常身。隨真頓現。
宗鏡錄卷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