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論一期真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不。
讨论人的一生中真实与虚妄的生死问题,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是否还存在始终呢?
答。第一義中。尚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隨眾生見。而妄說生死。如古德云。真妄相循。難窮初後者。釋云。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則妄亦無始。為破始起。立無始言。始既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中間。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真妄兩亡。方說真妄。真妄交徹。何定始終。
回答说,在至高无上的真理中,连生死的概念都不存在,更谈不上有开始和结束。在顺应世俗的道理中,根据众生的妄见,错误地谈论生死。正如古时的高僧所说,真实与虚妄相互依存,难以探究其先后。解释说,如果说先有虚妄,后有真实,那么真实就有了开始;如果说先有真实,后有虚妄,那么虚妄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虚妄依赖真实而起,那么真实也就不再是真实;如果虚妄的本质就是真实,那么虚妄也没有开始。为了破除对开始的执着,提出无始的概念。既然开始不存在,结束又怎能成立?没有结束和开始,哪里还有中间?因此,《中論》中说,佛陀所说的,根本究竟的边际是无法得到的,生死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如果没有开始和结束,中间又怎能存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先后的概念都不存在,真实与虚妄都消失了,才能谈论真实与虚妄。真实与虚妄相互渗透,哪里还有固定的开始和结束。
問。如上所說。生死惡業。無量無邊。纔了此心。得一切同時解脫不。
问,如上所述,生死和恶业是无量无边的,一旦明了这颗心,是否就能同时获得一切解脱?
答。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網稠林。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氷膠漆。若非大力。曷能解分。如持地論云。妄想有八種。一自性妄想。即執色等法。各有自體。二差別妄想。即執色等。有可見不可見。對無對色差別。三攝受積聚妄想。即於陰中。執我眾生。於軍林等中。起定執實。此一分別。即前。執人。後執於法。四我見妄想。無我計我也。五我所妄想。即執我用。六有念妄想。即緣可愛淨境分別。七不念妄想。
回答是,确实存在这样的道理,它完全取决于个人。如果障碍较少,遮蔽较轻,就能直接而迅速地达到悟性,如果因缘深厚,根机成熟,就能立即领悟并修行。就像镜子被擦净后变得明亮,云层散去后月亮变得清晰。但如果烦恼浓厚,习气沉重,心性低劣,心神不宁,即使理解了一心的教义,修行的路径也难以建立。存在八种重大的妄想之垢,就像被稠密的网和森林所困,具备六种束缚之门。如果像坚固的冰、胶或漆一样,除非有巨大的力量,否则怎能解开这些束缚。正如《持地论》所说,妄想有八种:一是自性妄想,即执着于色等法各自有其固有实体;二是差别妄想,即执着于色等法有可见与不可见,有对立与无对立的差别;三是攝受积聚妄想,即在五阴中执着于我、众生,在军队、森林等中,形成固定的执着;这种分别,即是之前提到的执着于人,之后执着于法;四是我见妄想,即使没有我,也错误地想象有我;五是我所妄想,即执着于我所拥有的;六是有念妄想,即对可爱的清净境界进行分别;七是不念妄想。
即緣可增不淨境分別。八俱相違妄想。即緣中容境分別。約經論有六種縛。先論心境二種縛者。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煩惱是心心所。起。必託於心王。心所染心。名相應縛。心心所法。俱能緣境。境不離繫。名所緣縛。次三界中四種縛者。一貪。二嗔。三見取。四戒取。貪嗔二縛。不令眾生出於欲界。論家舉喻。如守獄卒。見取戒取二縛。不令有情出色無色界。何者。見取。執劣為勝。執非想非非想處。及無想天。執為解脫涅槃。名為見取。戒取者。非因計因。執非想定。及無想定。并鷄戒。為生天因。解脫因。名戒禁取。由此二縛。令諸有情。
不得出色無色界。如上妄想繫縛。除上根頓修外。即須約地位現觀之力。如經所明。現觀有六現。謂現前。觀。謂觀察。即真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不令間斷。任運相應。瑜伽論云。一思現觀。謂上品思慧。引生煖等。四加行道中。觀察諸法。名為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間出世間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道共無漏戒。能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智諦現觀。謂正體後得二智緣真俗。真俗。二諦也。五邊現觀。謂智諦觀後。觀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無生等究竟位智。古釋。前思現觀。資糧加行。
无法超越有形与无形的界限。就像之前提到的,被虚妄的思想所束缚。除了那些具有敏锐根性的人能够迅速修行之外,其他人则需要依据修行的阶段,借助现观的力量。正如经文所阐明的,现观有六种,分别是:现前、观察、真理恒常显现在眼前,妙智始终能够进行观察,不让观察中断,自然而然地与修行相呼应。《瑜伽论》中提到,第一种是思现观,指的是上品的思慧,能够引发温暖等四加行道中的修行,观察诸法,称为现观。第二种是信现观,指的是对三宝(佛、法、僧)在世间和出世间的清净信仰,这种信仰有助于现观,使其不致退转,因此称之为现观。第三种是戒现观,指的是与道共存的无漏戒,能够清除破戒的污垢,使观察更加明亮,也称为现观。第四种是智谛现观,指的是在正体之后获得的二种智慧,涉及真俗,即二谛。第五种是边现观,指的是在智谛观察之后,观察诸缘如何安立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第六种是究竟现观,指的是彻底的无生等最终阶段的智慧。古代的解释是,前面的思现观是资粮加行。
所有智慧。但能伏。未能斷也。初地已上。信戒智諦。及邊現觀。當地。即斷。後地即伏。究竟一觀。非伏非斷。此斷有二。一共相斷。二自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空行相。及無我行相。即名共相。為空無我。該通四諦故。名共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真如寂滅行相。不通諸諦。唯在滅諦。名自相斷。又有三種斷。一自性斷。如燈破闇。智慧起時。煩惱闇障自性應斷。二不生斷。謂得初地法空之時。能令三塗惡道苦果。永更不生。人中無根。二形。北州無想天等種子。不生後果。名不生斷也。三緣縛斷者。但斷心中之惑。於外塵境不起貪嗔。
所有的智慧只能暂时压制烦恼,而不能彻底断除。从初地菩萨开始,通过信仰、戒律、智慧和真理的实践,以及对无边真理的直接观察,可以在相应的阶段断除烦恼。在初地时,烦恼被断除;在后续的阶段,烦恼被压制。最终的观察超越了压制和断除的范畴。这种断除有两种:共相断和自相断。当断除烦恼并证实真理时,如果采取空行相和无我行相,这被称为共相断,因为它涵盖了四圣谛,所以称为共相断。如果断除烦恼并证实真理时,采取真如寂灭行相,不涉及其他圣谛,只在灭谛中,这被称为自相断。还有三种断除:自性断,就像灯光驱散黑暗一样,当智慧生起时,烦恼的黑暗障碍自然会被断除;不生断,指在达到初地和法空的境界时,能够确保三恶道的苦果不再产生,如人间的无根之人,北州的无想天等,其种子不再产生后续的果报,这被称为不生断;緣縛断,仅断除心中的烦恼,对外界的六尘境界不再产生贪嗔。
於境雖緣而不染著。名緣縛斷也。於三斷之中。自性。不生。此二任運能斷。皆由緣縛一斷。能令三界因果不生。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己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
虽然与各种境界有所联系,但不被它们所染污和执着,这称为断除缘分的束缚。在三种断除中,自性不生,这两种情况都能自然地断除,都是因为断除了缘分的束缚,能使三界的因果不再产生。另外,古代的解释认为,智慧的障碍有三种:第一种是智慧的障碍,即分别有无之心;第二种是体障,即认为自己能观照非有非无的见解,因此称为体障;第三种是治想,即在妄识中寻求与正慧相合。根据这个解释,有三种断除:第一种是四地到七地的断除,四五六地断除分别取有之心,即理解法慢和身净慢等;进入七地时,断除分别取无之心。八地以上,断除体障。在第七地之前,虽然已经断除了分别有无之心,但仍然认为自己的心是能观照的,如同被观照的对象,所观照的对象与心不同,能观照的心与所观照的对象也不同,因此心外求法,所以有功用。法外立心,所以有体障。
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行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纔生取著。便成魔業。如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
当修行者从第七地进入第八地时,他们破除并放下了障碍。他们观察到,心与法界是无二无别的,心外无法界,法界外无心。心与法界不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因此,心与法界是一体的。由于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能够将心与法界融合,达到广大而不动的境界。因为认识到心与法界不二,他们不再追求外在的成就,放下了对功用的追求。他们不再在心外寻求智慧,因此消除了对实体的执着,这种执着的消除被称为无障想。第三阶段是对想的治理,直到成佛才能完全消除。因此,当修行者进入第八地,虽然他们已经没有了障碍的想法,但仍然需要治理想。在第八地以上的修行中,他们通过无生忍的实践,逐渐进入更深层次的寂灭状态,使得治理想逐渐自行消失,直到成佛。因此,我们知道,尽管所有境界本质上是空的,但必须与无心相契合,不能只是口头上说空,而行为上却执着于有。只有当境界与智慧相契合,主体与客体在冥冥之中合一,才能解开束缚,顺应无生的法则。一旦产生执着,就会成为魔业。正如《华严经》所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其中第一种是蕴魔,因为它导致了对各种事物的执着。
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恒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云。一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
烦恼魔,因为它们总是伴随着杂染。业魔,因为它们能够造成障碍。心魔,因为它们引发傲慢。死魔,因为它们放弃生命。天魔,因为它们自大放纵。善根魔,因为它们总是执着。三昧魔,因为它们沉溺于禅味。善知识魔,因为它们产生执着的心态。菩提法智魔,因为它们不愿意放弃。这些是十魔。菩萨摩诃萨应该采取方便,迅速寻求远离。疏释说,五蕴魔,身体是修行的工具,本质与佛相同,怎能是魔呢?五蕴魔的名称,特别因为执着而得。以下九种情况也是如此,都是通过下一句来解释魔的意义。因此,如果用心分别,万法都是魔,不仅仅是这十种。所以举出菩提和法智,以胜况劣,不以心分别,一切都是佛,怎能舍弃魔界而寻求佛界呢?然而,四魔直接就其本质来说明,十魔多是关于执着。十代表无尽,菩提法就是所证悟的,智慧是能证悟的,能所冥合,因此称为菩提。
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既無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又華嚴經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群疑網。斯乃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雖修智慧。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增我慢。以未達一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如經云。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此名為道。此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俱成。我慢山崩。貪癡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如弄珠吟云。消六賊兮 爍四魔。摧我山兮竭愛河。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枉蹉跎。
如果不放弃分别心,那么对菩提的见解就会变成魔障。如果进入宗镜的境界,分别心自然消失。既没有能证悟的心,也没有所证悟的理。正如《华严经》所说,没有一丝一毫的法是智慧可以进入的,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智慧可以进入法中。因此,用一支智慧之箭破除众多魔障,用一把慧剑斩断种种疑惑。这就是宗镜的力量,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如果未能悟透自心,未能达到这个宗旨,即使修行智慧,也不能进入圆满常住的境界。即使勤修各种行门,也只是增长了我慢。因为未能达到一际法门的缘故,只会生出分别心,滋养无明。正如经文所说,如果分别是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诸佛法,这叫做清净,这叫做不清净,这叫做道,这叫做非道,这就是菩萨的憍慢。如果进入宗镜,智慧和修行都能成就,我慢如山崩,贪痴如水枯竭,胜负的情绪消失,差别的业力消散。正如弄珠吟所说,消除六贼,照亮四魔,摧毁我慢之山,枯竭爱欲之河。龙女在灵山亲自向佛献供,而贫穷的孩子在衣里白白浪费时间。
問。五陰一法。即妄即真。既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云。此陰纔滅。彼陰便生。既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如何得生。
问:五阴与一法,既是虚妄也是真实。它们既是世俗烦恼和生死的根源,又成为超脱世俗、达到菩提的道路。现在我们暂且探讨虚妄,如果生死没有起点,那么经文说:“这五阴刚消失,那五阴就生起。”既然只有心识而无实体,前五阴消失后,后五阴又如何能生起呢?
答。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常不斷。即是正因。如華嚴疏云。五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又依台教。略有九種五陰。皆無自體。唯逐心生。是以華嚴經頌云。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
答:五阴本质上是空无自性的,它们不断变化,既非恒常也非断灭。这种状态正是正因的体现。正如《华严疏》中所说,五蕴的连续性就是正因,也称为生因。所谓正因,是指中道的义理,中道即是佛性。比如现在的五阴消失,中阴的五阴随即生起。现在的五阴不会转变为中阴的五阴。因此,现在的五阴是无常的,就像种子生出芽苗,种子不会直接变成芽苗,但能生出芽苗。现在的五阴虽不会直接变成后来的五阴,却能生出后来的五阴。这说明现在的五阴不是断灭的。而中阴的五阴也不是自己生出的,不从其他地方来,而是因现在的五阴生出中阴的五阴。因此,后来的五阴并非无因而生。所以,后来的五阴也是无常的,因为它能延续前一个五阴。后来的五阴不是断灭的,不是断灭也不是无常,这就是中道义的正因性。另外,根据天台宗的教义,有九种不同的五阴,它们都没有自己的实体,只是随着心念而生。因此,《华严经》中说:“所有众生的世界,都在三世之中。三世中的所有众生……”
悉住五蘊中。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九種五陰者。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無記五陰。起見起愛者。二種穢污五陰。動身口業。善惡兩種五陰。變化示現。工巧五陰。五善根人。方便五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原從心出。正法念經云。如畫師手。畫出五綵。黑。青。赤。黃。白。白白。畫手譬心。黑色譬地獄。青譬鬼。赤譬畜。黃譬脩羅。白譬人。白白譬天。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世間色心。尚叵窮盡。況復出世寧可凡心知。
凡眼瞖尚不見近。那得見遠。彌生曠劫。不覩界內一隅。況復界外邊表。如渴鹿逐焰狂狗齩雷。何有得理。所以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皆如焰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輔行記云。若示不思議境體。觀心即足。以心遍。故攝餘法。又非但心攝一切。亦乃一切攝心。故四念處觀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等。今從廣之狹。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為境。以寬縵難示故。從指的。
略二界入。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陰從識陰。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攝寬多。陰唯有為。有為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心所。則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陰如尺。唯在識心如寸。若達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無非是寸。及一一丈。無非是尺。是故丈尺。全體是寸。故知若真諦。若俗諦。若有為。若無為。一剎一塵。無非心矣。今宗鏡撮其樞要。蓋為斯焉。今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既從心生。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無住無依。於生死業果之門。不可思議。以因緣和合。相。
似相續。如有主宰。諸趣往來。至理窮之。畢竟無體。如磁石吸鐵。明鏡現像。此皆法爾。豈有情乎。般若假名論云。諸蘊循環。受諸異趣。名為取者。是中無人。能取諸趣。捨於現蘊而受後蘊。如去故衣而著新衣。然依俗諦。譬如因質而現於像。質不至像。而有像現。由前蘊故。後蘊續生。前不至後。而後相續。是故菩薩。無取者想。大涅槃經云。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成是文。經合喻云。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譬合云。如印印泥。
印滅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釋曰。現陰如印。中陰生處義之如泥。現在陰滅。名為印壞。中陰陰起。名為文成。於此復以中陰為印。業逼受胎。名為印泥。中陰陰滅。名為印壞。未來陰起。名為文成。業種未斷。文復為印。印復為文。文印相成。不可窮已。生死不斷。法喻可知。又如燈焰。前焰引後焰。後焰續前焰。相續不斷。似常似一。凡夫不達。或執生死為常。不知前焰無體。因後焰續起。後焰無體。仗前焰引生。焰焰皆虛。自性寂滅。此一念心。亦復如是。新新生滅。續續輪迴。乃至一念不住。
猶如燈焰。不細觀察。執此生滅。為一為常。又不了前焰纔滅。後焰續生。念念相續。未曾間滅。或執生死為斷。若深達因緣之理。自然不落斷常。何者。以因緣無性。不可得。故非常。以無性因緣能相續。故非斷。又此五陰。只是一法。若執成斷常。是凡夫見。若破析成空。是藏教人。若了陰無性。體此成空。是通教人。若悟此五陰不空。具足佛法。修智斷惑次第生起。是別教菩薩。若了此即真。更無別法。念念圓滿具十法界。即圓教菩薩。如薄運者。覩金成蛇。厚福人。捉石為寶。法無高下。人自昇沈耳。但不造貧富業。終無勝劣報。如大智度論偈云。先世業自作。轉為種種形。虛空不受害。無業亦如是。
問。生死相續。由諸習氣。有幾習氣。能成輪轉。
答。古釋。習氣自體。總有三義。習氣者。與種子名異體同。習氣。即約熏習時而論。種子。即對現行立號。都有三義。一種子名習氣。氣者氣分。習謂熏習。由彼現行熏習。得此氣分故。二現行亦名習氣。謂都由種子能生現行。是種子家之氣分。三習氣名習氣。如裹香紙。而有氣分。唯識論云。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功能者。是習氣義。體。即種子。略有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
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今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前云生死因業習氣者。應知即是有支習氣。二取習氣。應知即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釋云。表義名言者。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
餘皆不緣。亦不能發。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彼非名言故。名唯無記。然名是聲上屈曲差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等種。因名起種。號名言種。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者。不依外者。名顯境名言。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言。分二別。然名自體。不能熏種。顯境名言者。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不能顯境故。是以分段生死。從正使有。即是凡夫。若變易生死。從習氣生。即是二乘。雖斷正使。不斷習氣。於中有二。一煩惱習氣。
二業習氣。一煩惱習氣者。如難陀有欲習。往昔數生。身為國王。習近五欲故。舍利弗有嗔習。往昔數生。曾受蝎身。畢陵伽婆蹉有慢習。往昔數生。身是大婆羅門。博學多才。我慢輕物。乃至槃特比丘。有癡餘習等。二業習氣者。如牛呞比丘。往昔是牛身。林間奔走。觸著遺棄故破袈裟。以是因緣。雖獲道果。以業習故。使之然也。又如迦葉聞琴起舞。阿難常好歌吟。俱以往昔曾為樂人。以業習之餘故。若煩惱餘習。是變易緣。有業餘習。是變易因。感變易生死。即是果報。此二乘人。未得如來一心三點涅槃。於無學位。雖見修惑盡。所有無知。
皆是無明之餘習。亦名無明住地。亦名所知之障。亦名塵沙無知。又菩薩約化門有十種習氣。華嚴經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習氣。善根習氣。教化眾生習氣。見佛習氣。於清淨世界受生習氣。行習氣。願習氣。波羅蜜習氣。思惟平等法習氣。種種境界差別習氣。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永離一切煩惱習氣。得如來大智習氣。非習氣智。故知染淨二業。昇沈兩門。皆從熏習而生。不是無因而得。應須勤修白業。淨法時熏。念念功夫。自成妙果。所以一一眾生八識藏中。各具十法界種子。本自具足。非從新生。
雖常內熏。須假外緣熏發。若聞十惡。熏發三塗種子。若聞戒善。熏發人天種子。若聞諦緣。熏發二乘種子。若聞六度。熏發菩薩種子。若聞一乘。熏發諸佛種子。各隨習熟濃厚處先發。如今多習三塗種子。人天尚少。豈況佛乘。然地獄界現行時。佛種子亦不沒。只是轉更賒遠。如今既在人天。直須努力。常親知識。樂聽一乘。內外資熏。一生取辦。故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無量諸眾生。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問。生死涅槃。苦樂報應。以何為因。
答。如來藏為因。
問。如來藏是無漏常住。非剎那生滅之法。云何與生滅為因。
答。一切異生。因覺故迷。迷無自體。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古釋云。七識念念生滅。不能往來六道。故名不流轉。以念念滅故。不知苦樂。不與涅槃為因。又七識從緣。本無自性。尚不能為生死苦樂之本。豈復與涅槃作因。明如來藏。常令諸識知苦樂。七識若無如來藏。自體念念滅。不知苦樂。依如來藏。故知苦樂。名如來藏受苦樂。如來藏體。不受苦樂也。言與因俱者。如來藏與七識。生死苦樂因俱。念念生滅也。又云。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即謝。如何流轉。自體無成。
故不受苦樂。既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俱。名與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故受苦樂等。又釋云。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唯如來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淨之體。隨緣成有。若相順。則如水乳之和。常恒共器。若相背。則如父母之讎。不與同天。又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如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無礙。唯是一心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
問。唯識第九亦說其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
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種。以真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心。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所以楞嚴經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如今世人。只信有生滅。不信有如來藏。不知生死有名無體。如來藏有名有體。只可從實。不可憑虛。憑虛則妄執所宜。從實則佛。所印可。
問。夫論心含教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門。
答。四諦法門。橫該竪徹。法無不備。教無不窮。今約台教。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為苦諦。具十界惑。名為集諦。苦即涅槃。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此唯論一心四諦。又四教四種四諦。藏教生滅四諦。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無作四諦。今但論圓教無作四諦。止觀云。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即無作四諦。又玄義云。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
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法華經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云。唯此一事實。即是無作一實諦也。以真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可安然。拱手傚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強為。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
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又文殊道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起。即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即能證滅。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無自體。即是修道。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