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對登地大士。天鼓演無依印之法門。破外道邪倫。教主述有因緣之正道。既立因依之處。須憑開析之門。未審依處當有幾種。
面对达到菩萨十地的修行者,天鼓自然响起,演奏着无依无靠的佛法,破除外道的邪说,教主阐述了因缘而生的正道。既然已经建立了因缘的依据,就需要通过开示和分析的途径来理解。不知道这些依据有多少种。
答。廣有十五依處。略有三依。旦十五依處者。一語依處。二領受依處。三習氣依處。四有潤依處。五無間滅依處。六境界依處。七根依處。八作用依處。九士用依處。十真實見依處。十一隨順依處。十二善功能依處。十三和合依處。十四障礙依處。十五不障礙依處。百法鈔。與十五依處配十因。一語依處者。即以法名想三為語因。所言法者。即一切法。為有此所詮諸法故。便能令諸有情內心起想。想像此等所詮諸法已。次方安立其名。內心安立名。後方能發語。即法名想三為先。是能起。方起得所起之語。即語依處。立隨說因。二領受依處者。領謂頌納。
回答说,依据广泛来说有十五种,简要来说有三种。这十五种依据分别是:一、語依處;二、領受依處;三、習氣依處;四、有潤依處;五、無間滅依處;六、境界依處;七、根依處;八、作用依處;九、士用依處;十、真實見依處;十一、隨順依處;十二、善功能依處;十三、和合依處;十四、障礙依處;十五、不障礙依處。《百法鈔》中,将这十五种依据与十种因缘相匹配。所谓語依處,就是以法名想作为語言的起因。所说的法,指的是一切法,因为这些法被解释,便能在有情众生的內心中引起想象。想象了这些被解释的法之后,接着才能确定它们的名称。在內心确定了名称之后,才能发出言语。因此,法名想是先决条件,是能够引发言语的因素,这就是語依處,它建立了随说因。所谓領受依處,是指接受和容纳。
受通五受。五受皆以領納為性。即領受依處。立觀待因。觀者。對義。待者。藉義。即能所相對藉以立其因。三習氣依處者。所謂內外一種子。未來熟位。未經被潤已前。此名習氣依處。即依此未潤種上。立。為牽引因。且內種者。如第八識中有無量種子。若有漏種子。未被愛取水潤已前。雖未便生現行。然此種上。且有能牽引生當起現行果子功能。即以此種子。名牽引因。四有潤依處。為前習氣依處種子。若曾被潤已去。雖未便生現行。然且潤了。即此有潤種子。能與後近現行果為依處。前習氣依處。約內外種未被潤者。今有潤依處。即約內外種曾被潤已去說。
感受通常指的是五种感受,这五种感受的本质是接受和吸收,也就是所谓的接受依赖的基础。它们构成了观察和期待的原因,观察是指对立的意义,期待是指依赖的意义。这种能动和被动的相互依赖关系,就是它们存在的原因。第三种是习气依赖的基础,指的是内在和外在的一种种子,在它们成熟之前,还未被润泽之前,这被称为习气依赖的基础。正是依赖这些未被润泽的种子,我们建立了牵引原因。内部的种子,比如在第八识中,有无数的种子。如果有漏的种子在未被爱和取的水分润泽之前,虽然不会立即产生现行,但这些种子上,仍然有能够牵引产生未来现行果的功能。因此,这些种子被称为牵引原因。第四种是润泽依赖的基础,这是针对之前习气依赖的种子,如果它们已经被润泽过,虽然还未立即产生现行,但已经被润泽了。这些被润泽的种子,能够成为未来接近现行果的依赖基础。之前的习气依赖基础,是针对未被润泽的内外种子而言的,而现在的润泽依赖基础,是针对已经被润泽过的内外种子来说的。
即有潤依處。立生起因。五無間滅依處者。即心心所法等無間緣。謂前滅心心所為緣。緣者。是開避導引功能。即前滅為緣。能與後念一聚心心所為依處。其後念心心所。依他前念為緣處生。故名無間滅依處。即無間滅依處。立攝受因。此一因寬。自下六種依處。皆是攝受因攝。六境界依處者。即是一切所緣緣境。為此一切所緣。緣境。能與一切能緣。心心所為依憑起。處故。以心不孤起。託境方生。亦一攝受因。七根依處者。即內六處。謂五色根及意根。成六。即此六根。是八識心所心所依之處。前無間滅依處。即取八識前念功能為依處。引後念令生。今此根依處。即取現在五色根及第七意。名根依處。亦立攝受因。八作用依處者。
即有润依处,立生起因。五无间灭依处者,即心心所法等无间缘。谓前灭心心所为缘,缘者,是开避导引功能。即前灭为缘,能与后念一聚心心所为依处。其后念心心所,依他前念为缘处生,故名无间灭依处。即无间灭依处,立摄受因。此一因宽,自下六种依处,皆是摄受因摄。六境界依处者,即是一切所缘缘境。为此一切所缘,缘境,能与一切能缘,心心所为依凭起。处故。以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亦一摄受因。七根依处者,即内六处,谓五色根及意根。成六,即此六根,是八识心所心所依之处。前无间灭依处,即取八识前念功能为依处,引后念令生。今此根依处,即取现在五色根及第七意,名根依处。亦立摄受因。八作用依处者。
問。何名作用依處。
问:什么是作用依处?
答。此通作業。并作具之作用。且作業者。即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或造立種種器具等物。是言作具者。即世間種種作具。如斤斧車船等所受用之具。是但知一切疎助現緣。能成辦種種事業者。皆是此作用依處。即除却識中種子。及外法種子。及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引種子。及親助現緣。非作用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九士用依處者。即於前作用依處中。唯取作者士夫之用。此處亦立攝受因。十真實見依處者。謂一切無漏見不虛妄。故名真實。能與餘一切無漏有為法及無為法而所依。名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此前六攝受因者。
答:这指的是作业和工具的作用。所谓作业,就是有情众生通过工巧智慧,能够建造殿堂或制造各种器具等物品。而所谓工具,就是世间各种工具,如斧头、车辆、船只等,这些是被使用的工具。只知道所有辅助现缘,能够完成各种事业的,都是这种作用依处。除了识中的种子,以及外在法的种子,还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引种子,以及亲助现缘,这些都不是作用依处。这里也设立了攝受因。九是士用依处,即在前面的作用依处中,只取作者士夫的作用。这里也设立了攝受因。十是真实见依处,指的是所有无漏见不虚妄,因此称为真实,能够作为其余所有无漏有为法和无为法的依据,称为依处。这里也设立了攝受因。这前六种攝受因。
攝受即是因果相關涉義。但除却親因緣。外取餘一切疎助成因緣者。名為攝受因。故對法論云。如日水糞。望穀麥芽等。雖有自種所生。然增彼力。名攝受因。十一隨順依處者。即一切色心等種現。皆有隨順自性。及勝同類品。諸法。故名隨順依處。言隨順自性者。即簡他法不得為此依因。如第八識中三性種子。各各自望三性現行。為依為因。言勝同類品諸法者。如無漏法。即唯與自無漏有為及無為勝品法為因處。不與下品劣有漏法為因。就有漏位中。亦自有勝劣。為因果亦爾。此處立引發因。引謂引起。發謂發生。為因能引起發生果故。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者。
攝受即是因果相關涉義。但除却親因緣。外取餘一切疎助成因緣者。名為攝受因。故對法論云。如日水糞。望穀麥芽等。雖有自種所生。然增彼力。名攝受因。十一隨順依處者。即一切色心等種現。皆有隨順自性。及勝同類品。諸法。故名隨順依處。言隨順自性者。即簡他法不得為此依因。如第八識中三性種子。各各自望三性現行。為依為因。言勝同類品諸法者。如無漏法。即唯與自無漏有為及無為勝品法為因處。不與下品劣有漏法為因。就有漏位中。亦自有勝劣。為因果亦爾。此處立引發因。引謂引起。發謂發生。為因能引起發生果故。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者。即有為法各自在其果位上。展現不同功能和勢力。依此不同。確立各自的因果關係。
謂一切法不簡自性他性。各各自有因果。相稱。名為差別功能。如五八戒善業。定引人天。第八。非引三塗。第八以不相稱故。若十不善業。定引三塗。第八非引人天。第八性不相稱為因故。若自界法。即與自界為因。如是等三界一切有漏法。各各自有差別功能為因。如長安一百二十司官職。各各自有公事為因。與所綰相稱。若淨因者。即自三乘種子。各望自三乘有為無為果為因。此處立定異因。定者。是因果自相稱義。不共他故。名異。如僧人以持齋戒相稱。名定。不共他俗人四業同故。名異。即一切諸法各各相望。皆有定異因。十三和合依處者。立同事因。
所有事物不区分自性或他性,各自拥有因果关系,相互适宜,称为差异功能。例如,五戒和八戒的善行,通过定力引导至人天境界,而第八戒则不引导至三恶道,因为它们的性质不相称。如果作十不善业,必定导致三恶道,第八戒不引导至人天,因为其性质不相称。如果是自界的法则,就与自界成为因果关系。像这样,三界中所有有漏法,各自拥有差异功能作为原因。就像长安城的一百二十个官员,各自有公事作为原因,与他们所负责的事务相称。如果是纯净的因,就是三乘的种子,各自针对自己的三乘有为或无为的果作为原因。这里设立了定异因,定是指因果关系相互适宜的意义,不与其他因素共享,因此称为异。比如僧人持守斋戒,与他们的身份相称,称为定,不与俗人的四种业力相同,因此称为异。所有事物相互之间,都存在定异因。十三和合依处,设立了同事因。
從前第二領受依處。乃至第十二差別功能依處。即總攝前六因十一依。為此和合處體。謂前十一依。各各於自所獲生住成得果中。皆有和合力故。名和合依處。即依此處立同事因。為觀待乃至定異。如是六因各共成一事。故說六因為同事。略舉一法以辯者。且如眼識生時。待空明等緣。立此為觀待因。由有新本二類種故。如其次第。得有牽引及生起因。次取等無間緣及根境等。立為攝受因。望前引於後。是引發因。由名言種故。有定異因。餘法亦爾。十四障礙依處。立相違因者。惑能障智。明能障暗等。即明為因。暗立為果。即依此處。立相違因。
从第二领受依处开始,一直到第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这些总体上涵盖了前六因和十一依,构成了和合依处的实体。也就是说,前十一依在各自获得生、住、成、得果的过程中,都具有协同作用,因此称之为和合依处。正是依据这个基础,我们建立了同事因,用以观察从观待因到定异因的各个阶段。这样,六因共同促成了一件事,所以说六因是同事因。以眼识的生起为例来说明:眼识依赖空间、光明等条件而产生,这被称为观待因。由于存在新的本性和两类种子,按照它们的次序,分别具有牵引和生起因。接着,取等无间缘和根境等,作为攝受因。对于前面的牵引作用于后面的,这是引发因。由于名言种子的作用,存在定异因。其他法也是如此。十四个障碍依处,建立相违因,例如迷惑能够阻碍智慧,光明能够阻碍黑暗等。以光明为因,黑暗则作为果。正是依据这个基础,我们建立了相违因。
十五不障礙依處。立不相違因者。唯識論云。十五不障礙依處。謂於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礙法。即依此處。立不相違因。略說三依者。一因緣依。即是俱有依。亦種子依。二增上緣依。即增上緣。三等無間緣依。即開導依。一因緣依者。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此因緣依者。對果得名。因即是緣。即不取因由之義。此因是果之所依故。即現行名果。能生種子名因緣。又因者。是現行果之因。緣者。即此因。有親生現行果之用。名緣。
十五种不阻碍的法则,建立不冲突的原因。《唯识论》中提到,十五种不阻碍的法则,指的是在生、住、成、得等事务中,不阻碍的法则。正是依据这些法则,建立了不冲突的原因。简要来说,有三种依赖:第一是因缘依,也就是俱有依,也是种子依;第二是增上缘依,即增上缘;第三是等无间缘依,即开导依。所谓的因缘依,是指自身的种子,所有有为法都依赖这个基础。没有自身的因缘,就一定不会产生。这个因缘依,是针对结果来命名的。因即是缘,并不是指因由的意思。这个因是结果所依赖的,也就是现行的果。能生种子的称为因缘。另外,因是现行果的原因,缘则是这个因,有直接产生现行果的作用,称为缘。
問。因緣依。與因緣何別。
问:因缘依与因缘有何不同?
答。依狹。緣寬。若因緣即有三義。一種引種。二種生現。三現熏種。若因緣依。即唯取種生現一義。是真因緣依。若種生種。但名因緣。不得名依。以異念因果故。即前念無體非依。定須同時。
答:因缘依的范围较窄,而因缘的范围较宽。如果从因缘的角度来看,它包含三种意义:一是种子引发种子,二是种子生起现行,三是现行熏习种子。但如果从因缘依的角度来看,它只取种子生起现行这一种意义,这是真正的因缘依。如果种子生种子,只能称为因缘,不能称为依,因为它们是不同时刻的因果关系,即前念没有实体,不能作为依,必须是同时发生的。
問。且如現熏種。亦是同念因果。何不為依。
问:那么,现行熏习种子,也是同一时刻的因果关系,为什么不称为依呢?
答。現熏種。雖同念。然又闕因沈隱。果顯現義。亦非因緣依。故知唯取真因緣義名依。都具三義。方名因緣依。一是主。即種是主。二因沈隱。果顯現。即簡現熏種。三因果同時。即簡種生種。
問。此種子為因緣依體者。取何法為能依。
答。諸有為法。皆託此依。即一切有為緣生法。色之與心。皆須託自種為依。有此種故。一切色心現行。方始得生。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意云。心現若親自心種。必不生。色法亦爾。二增上緣依者。若增上緣即寬。謂通有無及疎。增上。若為依即狹。唯取有力及親增上。以五色根并意根處。唯此內六處為增上依體。即簡外六處望心心所法。但為增上。即不得為依體。又唯取同時八識心王為意根處。以意根處。緣得八箇識故。若是等無間意。即自為一依。故不取。即此增上依。須具三義。一有力。二親。三內。其外六處。以不具三義。但為緣非依。若能依法。即諸心心所。皆託此依。言諸心心所者。即簡色不相應行無為後三位。皆無增上依。
問。其一切心心所法。若無內六處時。亦得轉不。
答。離俱有根。必不轉故。意云。若無所依根時。其心心所定不得轉。三等無間緣依者。等無間依即狹。唯取心王。心王有主義故。若四緣中等無間緣即寬。雙通心心所。為前念心王有力。能引生後念一聚心心所法。名等。以力用齊等故。無自類為間隔。名無間。
問。此依以何為體。
答。以前念八識心王。總名等無間。此是依體。即前念心王與後念心心所為依。
問。前念心法。已滅無體。何得為依。
答。彼先滅時。已於今識為開導故。意云。彼前念心王臨欲滅時。有其力用。能引後念令生。作此功能了。便滅。即現在一念有行後功能。以為法體。非取過去已滅無體法為依。
問。其前念心王有引後力用。名為依者。未審將何法為能依。
答。諸心心所皆託此依。即一切心心所法起。定能須託此前滅意為依。方起。
問。諸心心所。若不依前滅心王。亦得起不。
答。離開導根。必不轉故。意云。心心所。若不得前念心王為開避引導。即無因得起。
問。心法四緣生。何故三緣別立為依。所緣緣不爾。
答。三緣有常義主義故。亦緣亦依。所緣緣皆有常義。闕主義故。但為緣不為依。又種子依具六義。六義者。一剎那滅。二果俱有。三恒隨轉。四性決定。五待眾緣。六引自果。一剎那滅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能。方成種子。二果俱有者。謂與所生現行果。俱現。和合方成種子。三恒隨轉者。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四性決定者。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名種子。五待眾緣者。謂此要待自眾緣和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六引自果者。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又具有依者。即所依與能依俱時而有。依者。
但是一切有為生滅法。仗因託緣而生住者。皆名為依。依具四義。一決定。二有境。三為主。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方名所依。此四依各有所簡。且第一義者。若法決定。此正簡將前五識與第六識作不定依。夫為所依者。且須決定有方得。今有第六時。不決定有前五故。亦簡將五色根與第八為依。亦是不定有。如生無色界第八即無色根為依。又簡將能熏七現與所熏種子為生長依等。即此能熏現識。有間斷故。無決定義。
問。若有決定義。便是所依者。即如四大種及命根。五塵等及種子。皆有決定義。應是所依。有現行識時。必決定有種子故。
答。將第二義簡云。有境。言有境者。即有照境緣境功能。除心心所及五色根識。餘法皆非有境。今四大五塵命根等。雖有決定義。而闕有境義。故非所依。
問。若具二義。即名所依者。且如遍行五數。亦具決定有境二義。應與心心所為所依。
答。將第三義簡云。為主。今遍行五數。雖有二義。闕主義故。亦非所依。
問。若具三義。便成所依者。且如第八識現行。望識中種子。亦有決定有境為主三義。即此等八識現行。應與種子為俱有依。
答。將第四義簡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令能依心心所。緣取自所依家境。方成所依。今第八現行識。不能令種子取自所緣。故非所依。今第八識中種子。無緣慮。不能取自所緣故。第八非種子所依。但為依義。
問。未審何法具此四義。足得名所依。
答。為五色根及意處。即此六處。具前四義。足獨名所依。
問。內六處為俱有依。與六根體義何別。
答。俱有依。唯取六處現行。不取種子。闕有境義故。若但言六根。即通種現。又俱有依。取所依義。若言六根。即取生長義。各據勝以論。又若心心所法生時住時。即具俱有依。若色法生時住時。但有因緣依即得。定無俱有依。以色法無所緣故。自體不。是能緣法故。又瑜伽論云。於五識有三依。一種子依。二俱有依。三開導依。
問。所依有幾重。
答。有四重。謂五色根六七八識。即五識各依自根。若後三識。即通與五識為依。
問。五色根六七八識。四重所依。各有何用。而言隨闕一種。即便不轉。
答。謂一同境。二分別。三染淨。四根本等。所依別故。言同境者。即自五色根是。如眼根照青色境時。眼識亦緣青色境。以青色境同。故名同境。乃至身根識亦爾。言分別者。即第六識能與前五為分別依。同緣境時。起分別故。此是第六自體與五識為分別依。瑜伽論云。有分別無分別。同緣現在境故。即第六名有分別。前五名無分別。解深密經云。五識起時。定有意識同緣境。言染淨者。即第七識。第七識。能與五識為染淨依。第七若在有漏位中。即與五識為染依。若成無漏時。即與前五為淨依。有此染淨依。前五方轉。若無。即不得生。言根本者。即第八識。
第八識。與前五識為根本依。前五識是枝條。又第八能持前五識種。種方生現。推功歸本。皆從第八識中成故。此第八不唯與前五識為根本依。亦與萬法為根本。以能持萬法種故。於因果位中。第八皆為根本。此四重依。各各不同。即八識俱有所依。四種名義不同者。如眼等五識。即同境等四種所依。各有決定義。且如眼識。以眼根為決定同境依。以決定共取一境故。餘四境與四根。各決定取自境亦爾。以第六識為決定分別依。以第七識為決定染淨依。以第八識為決定根本依。又能所依。四句分別。一唯能依非所依。即心所法。二唯所依非能依。即五色根。
三俱句。即八識心王。四俱非。即外色法。又開導依者。開者避也。即開避處所。導謂導引。導引令生。即前念心王臨滅時。開避處所。引後念心心所。令彼生起。即後念心心所。託前念開導心王所依而生。名開導依。夫因依之處。則染淨出生之始。果報之境。乃苦樂成熟之時。則十因五果以無差。三依四緣而非濫。皆為最初一念。背覺合塵。轉作能心。現為諸境。三細識全因不覺。六麁相永為所緣。入生死。旋火之輪。未曾暫歇。處塵勞。無間之獄。曷有出期。若能明萬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際。方知自我心起。起處無蹤。唯我心亡。滅時無跡。則永枯苦本。六趣為之氷消。頓竭愛原。二死因茲雲散。二十八祖之正意。從此皎然。三世諸佛之本懷。於斯釋矣。
問。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故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若執不從緣生者。皆非正法。悉屬外道自然邪見。且心之一法。若無第一因緣者。無有親生現行果之義。則諸法不成立。若無第二等無間緣者。則無開導引後生義。無有相續。全成間斷。若無第三所緣緣者。則心無所慮處。不能牽心用。心無所託。乃心境俱成斷滅。若無第四增上緣者。雖具前三緣。若無增上。即成障礙。法亦不生。四緣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間因緣所生之法。方乃見無生之旨。以即生法達無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無生妙理。所以華嚴鈔云。緣起深義。佛教所宗。
自古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虛無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虛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雖有因緣。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無善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
亦因緣顯。淨名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又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經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
不應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緣起法門。以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本末相收。皆歸宗鏡。何者。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託境生心。則末亦收內。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大身。毛容剎土。故合為一大緣起也。故知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又經云。若欲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以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經云。若欲了達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者。應當學般若。智論釋云。不破四緣之義。唯破四緣之執。如水中之月。
不破所見。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執情。則非幻而成幻法。若成無所得慧。則非幻尚自不生。執喪情虛。萬法無咎。般若真性。何所滯乎。如大涅槃經云。菩薩善知諸緣。菩薩摩訶薩。不見色相。不見色緣。不見色體。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一相。不見異相。不見見者。不見相貌。不見受者。何以故。了因緣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又前十因四緣等義。是約法相宗說。略明行相。今依法性宗自在無礙法門。說明其體性。據華嚴法界緣起無盡宗。亦有因門六義。緣起十義。今且釋因門六義者。一空。有力。不待緣。是剎那滅義。由剎那滅故。即無自體。
是空也。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此謝滅。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是俱有義。由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空義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散。是待緣也。三空。無力。待緣。是待緣義。由無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緣生故。是無力也。四有。有力。不待緣。是決定義。由自類不改故。是有義。然自不改而生果故。果有力義。然此不改。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由引現自果。是有義。雖得緣方生。然不生緣果。是有力義。即由此故。是待緣義。六有。無力。待緣。恒隨轉義。由隨他。故無力。是故待緣。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能生故。不雜緣力故。二因。有力。侍緣。相資發故。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用緣故。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空有二義。二門各三。唯有六故。不增減也。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緣義者。以彼非因義。故不立。
問。果中有六義不。
答。果中唯空有二義。謂從他生無體。故是空義。酬因故。是有義。若約互為因果說。即為他因時。具斯六義。與他作果時。即唯有二義。是故六義唯在因中。待緣者。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也。若緣起祕密義。皆具此六義。六義。約體用各有四句。一約體。有無四句。一是有。謂決定義故。二是無。謂剎那滅義故。三亦有亦無。謂合彼引自果及俱有。無二是也。四非有非無。謂合彼恒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是也。二就用四句。一由合彼恒隨及待眾緣無二故。是不自生。二由合彼剎那滅及決定義無二故。是不他生。三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無二故。不共生也。
四由具三句合其六義因義方成故。非無因生也。中觀八不。據遮詮。六義。約表詮。八不約反。情理自現。六義據現。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六義開合者。或約體唯一。以因無二體故。或約義分二。謂空有。以無自性故。緣起現前故。或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初即全有力。後即全無力。中即亦有力亦無力。第四句。無力。不待緣。非因。故不論。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六義。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由有力無力義。故相入門。由有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由諸義門。故得有毛容剎海等事也。
若論相入相持。皆因有力無力。即此二義。不得同時。若俱有力。無無力者。即成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俱無力。無有力者。即成無果過。俱不生故。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以一有力能持多。以多無力即入一中。以多有力能持一。以一無力即入多中。是以一塵有力。能含剎海。剎海無力。潛入一中。
問。有力無力。其義如何。
答。若以一有力者。是空無性義。無性故。能成諸法。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是一有力為主。多無力為伴。若以多有力者。則無一法而有自體能獨立者。皆假眾緣相待而成。則多有力為主。一無力為伴。所以立伴相成。自他互立。無伴則主不立。闕自則他不成。又約用。由相待故。具有力無力義。是相收及相入。二約體。由相作故。具有體無體義。是故相即及相是。經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以他而為自。故無體性。以相待而成。故無作用。此是無力義。又因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若一法有體。則不假相依。若無相依。
則無諸法。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此是有力義。次緣起十門者。即緣起相由之力。謂一與多互為緣起。相由成立。故有相即相入等。此有二種。一約緣用。有有力無力。相待相依。全體相收。故有相入。二約緣體。有空不空。能作所作。全體相是。故有相即。此即入二門。復有二義。一異體相望。故有微細隱顯。謂異體相容。是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二同體內具德。故有一多廣狹。謂同體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以異攝同。故有帝網義。於時中。故有十世義。緣起無性。故有性相無礙義。相關互攝。故有主伴義。
十緣義者。一。諸緣各異義。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自守一位。經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互遍相資義。要互相遍。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即是多箇一也。此即一一各具一切。經頌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三俱存無礙義。凡是一緣。要具前二。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緣。多。緣方是一故。以一不自作一。以多作一。以多不自多。以一作多。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或舉體全住。是唯一也。或舉體遍應。是多一也。或俱存。
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經頌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三門。總明緣起本法竟。四異體相入義。謂法門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由一有力。必不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持多也。由多無力。必不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多持一依亦然。五異體相即義。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是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體。由一有體。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六。體用雙融義。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有相入。無相即義。
二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即唯有相即。無相入義。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無礙雙存。亦即亦入。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雙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門。於初異體門中顯義理竟。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
由本一有體。能持多一。全一攝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九。俱融無礙義。同前六句體用雙融。此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中辯義理竟。十同異圓滿義。以前九門。總合為一大緣起。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由就體。有相即。就用。有相入。由異體相容。具微細門。由異體相即。具隱顯門。就用相入為顯。就體相即為隱。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由此大緣起。即無礙法界。有託事門。顯於時中。有十世門。相關互攝。有主伴門。此圓滿門。就第三門中以辯義理竟。經頌云。菩薩善觀緣起法。
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如是理事開合緣性融通。方達一心無盡之用。華嚴演義釋云。夫緣起者。初有三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三同異合明門。所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門。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無力故。二互相形奪。有體無體故。三體用雙融。無前後故。此即緣起大意。
次。第一異體門者。然由相成。方各有體。二互遍相資義者。即同體門。則具多箇一。如十錢為緣。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三俱存無礙義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者。總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一或舉體遍應。二或舉體全住。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應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雙泯者。
即由俱存。則相即奪故。住一即遍應。非住一也。遍應即住一非遍應也。五或總合者。合前四句為解境故。六或全離者。全離前五成行境故。四異門相入義者。遞相依持者。以是緣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謂一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今由一無定性。假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緣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於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於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此多則無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則無力。無力隨有力。一多互相收故。
隨一佛會。即一切佛會。一切法會。即是一法會。故此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成。如何不信。又謂前一望多中。一為持邊。一能攝多。一為依邊。一能入多。如一望多。有依有持者。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持。言無力者。成上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為持。能攝多故。言潛入已在多中者。一無力為依。便入多故。俱存雙泯者。謂一攝多。是第一句。多攝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謂即一攝一入時。即多攝多入故。雙泯者。即第四句。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故。
便一攝一入泯。多攝多入故。即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泯。故云雙泯。對前別明二句。則有四句。亦可成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頓絕前五。成行境故。五異體相即義者。為能起邊。即有體。為所起邊。即無體。如云法從緣生。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無體義。若形奪者。以能起之緣。形對所起。奪彼所起。令無體也。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者。謂有難言。一之與多。俱有有體無體二義。云何獨言一有體耶。故今通云。由有無義不得並故。今一為能起邊。多。必是所起故。若不爾者。能所不成。緣起亦壞。是故無有不多之一者。此一是多故。無有不一之多者。此多是一故。
問。一不即多有何過。
答。有二過故。一不成多過。謂既不成多。餘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無十過。二不成一過。謂若一不成十。此即不成一。由十不成故。一義亦不成。以無於十是誰一故。一不即多。成過既爾。多。不即一成過亦然。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故。俱存雙泯者。俱。謂正一。攝他同己。廢己同他時。即是多攝一同己。廢己同一也。雙泯者。以一望於他二義。即是多望於一二義故。則一望於他。二義泯矣。多望於一。二義。即是一望於多二義故。即多望於一。二義泯也。旨不異前。思之。六體用雙融義者。
一以體就用。二以用就體。三體用雙存。四體用雙泯。以體用交徹。形奪兩亡。即入同原。故圓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七同體相入義者。此門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八同體相即義者。一有多空既爾者。例多一有體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多一有體。本一無體也。多一有體故。能攝本一。本一無體。潛入多一。九俱融無礙者。同前異體門也。
即前第六門。謂同體緣起法中。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十同異圓滿義者。謂前來異體四門。同體四門。及第三同異俱存。並不出同異。合居一處。不偏一門。故云圓滿。若具足皆具十玄。有多種義門。有本有末。有同有異。有即有入。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門。為同時門也。且如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更入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鏡已含多影。更入異體。如含影之鏡。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之義。餘九玄如文。今結屬者。由第一本門之中融同異故。今則融前六門。則異體中三門。
與同體三門相成。無異體。同體不成。無同體。異體不成。故六門相成。後之七門。從前三生。前三融故。後七必融。故十門一際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舉體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異。雙現。無二體故。四或雙非同異。以相奪俱盡故。謂同即異。故非同。異即同。故非異。五或具前四。為解境故。六或絕前五。成行境故。故約智顯理。諸門不同。廢智忘筌。一切叵說。說與不說。無礙難思。沒同果海。唯亡言遺照。庶幾玄取耳。如上緣起總因云。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外諸器界。內識頓變。增上之果。亦因自業。故云內變。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以末攝本。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一身。毛容剎土。故合為大大緣起。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