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五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此第八識。為定是真。是假。
这个第八识,是确定的真实,还是虚假的?
答。是真。是假。不可定執。首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釋曰。梵語阿陀那者。此云執持識。此識體淨。被無明熏習。水乳難分。唯佛能了。以不覺妄染故。則為習氣。變起前之七識瀑流波浪。鼓成生死海。若大覺頓了故。則為無漏淨識。執持不斷。盡未來際。作大佛事。能成智慧海。真非真恐迷者。佛意。我若一向說真。則眾生不復進修。墮增上慢。以不染而染。非無客塵垢故。又外道執此識為我。若言即是佛性真我。則扶其邪執。有濫真修。我若一向說不真。則眾生又於自身撥無。生斷見。故無成佛之期。是以對凡夫二乘前。不定開演。恐生迷倒。不達如來密旨。以此根本識。微細難知故。
回答是,它既是真实的,也是虚假的,不能固执地认定。《首楞严经》中说:“陀那微细的识,习气形成瀑流。真实与非真实恐怕会迷惑我,所以我通常不展开讲解。”解释说,梵语中的“阿陀那”指的是“执持识”,这个识体本身是清净的,但被无明熏染,就像水和乳难以分离一样。只有佛才能完全理解。因为不觉而妄染,所以成为习气,变化引起前七识的瀑流和波浪,鼓动起生死的大海。如果大觉者立刻理解了,那么它就是无漏的清净识,持续不断地执持,直到未来的尽头,进行伟大的佛事,能够成就智慧的海洋。真实与非真实恐怕会迷惑,佛的意思是,如果我一味地说它是真实的,众生就不会再进一步修行,陷入增上慢。因为不染而染,并非没有外来的尘垢。另外,外道执着这个识为我,如果说它就是佛性真我,就会支持他们的邪执,有滥真修。如果我一味地说它不是真实的,众生又会对自己否定,产生断见。因此,没有成佛的希望。所以,在对凡夫和二乘之前,不明确地展开讲解,恐怕会产生迷惑,不能理解如来的秘密旨意。因为这个根本识非常微妙,难以知晓。
問。此第八識於真俗二諦中。俱建立不。
问:这第八识在真谛和俗谛中,是否都存在?
答。染淨之本。真俗俱存。不達真異熟正唯識人。多執俗有真無。強生異見。不知諸佛密意。執遣相空理。以為究竟。此乃破遍計情執。是護過遮詮。便撥依他圓成。悉作空華之相。若無依圓。本識及一切。法皆則無體。既非實有。成大邪見。論云。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不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謂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
答:作为染净的根本,真谛和俗谛都存在。不了解真异熟的真正唯识学者,往往执着于俗谛的存在和真谛的虚无,从而产生错误的见解。他们不知道佛陀深奥的教义,执着于遣除相的空性,认为这是最终的真理。这实际上是破除普遍的计度和执着,是保护过时的解释。如果否定依他起和圆成实性,那么本识和一切法都将失去实体。既然不是真实存在,就会形成严重的邪见。经论中说,外道诋毁染净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完全否定它们的存在,只是执着于它们不是真实存在。如果一切法都不是真实存在,菩萨就不应该为了不舍弃生死而勤奋地修行和积累菩提的资粮。有智慧的人,为了消除幻象的敌人,不会去寻找不存在的石女儿来作为军队。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有能够保持种子的心,并依靠它来建立染净的因果关系。那颗心就是这第八识。另外,契经中说,有异熟的心,是由善恶业力所感召的。如果没有这第八识,那么异熟的心就不应该存在。因为眼等识有间断,不是在所有时间都是业果。
如電光等。非異熟心。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彼離命根等。無斯事故。眼等六識業所感者。猶如聲等非恒續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不相應法。無實體故。諸轉識等。非恒有故。若無此識。誰變身器。復依何法恒立有情。釋云。外道亦不謂染淨等皆無。現所見故。但執非實。染因不能感惡果。善因不能感善果。以非實故。如空華等。因果不無。可信此識總立三性。若於二諦中分別有無者。我真諦中。亦非無法。但不可說為因為果。言語道斷故。俗諦之中。依他圓成有故。
就像闪电一样短暂。这不是异熟心。异熟心不应该在中断后再次延续。它离开了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没有这样的事故。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是由业力所感,就像声音一样,不是持续不断的,因此是异熟生,不是真正的异熟。必须承认存在真正的异熟心,它回应牵引业力,普遍存在且不会中断,变化为身体,成为有情众生的依托。身体离开了心,从道理上讲是不存在的。不相应的法,没有实体。各种转识等,不是恒常存在的。如果没有这种识,那么是谁在变化身体?又依据什么法则使有情众生恒常存在呢?解释说,外道也不认为染污和清净等都不存在,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所见到的。但他们坚持认为这些不是真实的。染污的原因不能导致恶果,善的原因不能导致善果,因为它们不是真实的,就像空中的花一样。因果并非不存在,可以相信这种识是总体上建立的三性。如果在二谛中分别有无,那么在我的真谛中,也不是无法,只是不能说它是因或果,因为言语道断。在俗谛中,依他而圆满成就是有的。
遍計所執是無。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者。真異熟心。一切時相續酬牽引業。非餘滿業者。有間斷者。是滿業故。餘轉識不能引業。但來滿善惡之業果。引果之識。遍三界有。六識不遍無色界。無心定等。五識及意無故。無斷者。言恒續故。所以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但真諦中。以一切法不可得故。言語道斷故。心智路絕故。或言一切法空。此是第一義空。不可得空。非是外道斷空。小乘但空等。不可起龜毛兔角之心。執蛇足鹽香之見。
遍计所执是虚妄的。真异熟心是业力牵引的结果。它持续不断,是因为真异熟心在任何时候都在连续不断地回应牵引业力。它不是其他满业的作用。有间断的,是满业的缘故。其他的转识不能牵引业力,只是来满足善恶业力的果报。牵引果报的识在三界中普遍存在。六识不普遍存在于无色界。无心定等状态下,五识和意识不存在。不断绝的,意味着永恒持续。因此经文说,深信大乘的人,不会诽谤因果。但在真谛中,因为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言语无法表达,心智无法达到。或者可以说一切法都是空的,这是第一义空,不可得空,不是外道的断灭空,也不是小乘的但空。不应该产生龟毛兔角那样虚妄的想法,也不应该有蛇足盐香那样的见解。
問。受生命終。既依本識。生時死時。復住何心。
问:当生命终结时,既然依赖于本识,那么在生时和死时,又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呢?
答。夫論生滅之事。必住散動之心。經云。有念即魔網。不動即法印。魔網立生死之道。法印成涅槃之門。故知散亂寂靜二途。皆依本識而有。論云。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轉識心不現起。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不現行。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恒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不違正理。又說。五識此位定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
回答说,讨论生灭的现象,必然涉及到散乱和动荡的心。经文上说,有念即是魔网,不动即是法印。魔网是生死之道,法印则是涅槃之门。因此,散乱和寂静这两条道路,都是依赖于根本意识而存在的。论中提到,契经说,所有有情众生在生命终结时,必然处于散乱心的状态,而不是无心定。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在生死时刻,心就不应该存在。也就是说,在生死时刻,身心是昏昧的,就像无梦的睡眠,极度闷绝的时候,明了的转识心不会显现。在这个状态下,六种转识的行为和所缘的对象,都是不可知的。就像在无心的状态下,六种转识的行为和所缘的对象,必然不会显现。六种转识的行为和所缘的对象,如果存在,必然是可知的,就像在其他时候一样。真正的异熟识是非常微细的,行为和所缘的对象,都是不可了知的。这是引导业果,一期相续,永远没有转变。这是散乱有心的状态,称为生死心,不违反正理。又说,五识在这个状态下一定没有,意识取境,或者因为五识。
或因他教。或定為因。生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乃至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眼等五識各別依故。或不行故。第六意識不住身故。境不定故。遍寄身中恒相續故。不應冷觸由彼漸生。唯異熟心。由先業力恒遍相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處。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知定有此第八識。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一一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謂彼經中自作是釋。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束蘆。更互為緣。恒俱時轉不相捨離。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亦不可說名中識蘊為五識身。識。為第六。羯邏藍時無五識故。又諸轉識有間轉故。無力恒時執持名色。意說恒與名色為緣故。彼識言。顯第八識。
或许是因为他人的教导,或者定力作为原因,导致感受生命的各种因素都变得无法获得。因此,感受生命的意识也就不存在了。甚至在死亡的时刻,由于善恶业力的作用,身体上部和下部的冷触感逐渐产生。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些事情就无法实现。因为转识不能持续地感受身体,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各自依赖特定的根基,或者因为它们不运作,或者因为第六意识不在身体中停留,或者因为所感知的环境不固定,或者因为它们在身体中持续不断地存在,所以不应该由它们逐渐产生冷触感。只有异熟心,由于先前的业力,持续不断地存在,并且持续地感受身体,当放弃感受的地方,冷触感就会产生。寿命、体温和意识三者不可分离,所以冷触感产生的地方,就是非情识的所在。虽然有变化,也是因为缘分,但不持续地感受。因此可以知道,一定存在这第八识。另外,契经中说,意识依赖于名色,名色依赖于意识,这样的一个个法,相互依赖,就像捆绑在一起的芦苇,同时转动。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意识的本体就不应该存在。也就是说,那个经文中自己解释说,名,指的是非色四蕴,色,指的是羯邏藍等。这两者与意识相互依赖而存在,就像两捆芦苇,相互作为缘分,持续不断地同时转动,从不分离。眼等转识包含在名中。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谁是意识呢?也不能说名中的意识蕴是五种感官的身体。意识,指的是第六意识。在羯邏藍的时期没有五种感官的意识。另外,所有的转识都是断断续续地转变,没有力量持续地保持名色。意思是说,这种意识恒常与名色作为缘分,所以那个识,指的是第八识。
問。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即是第八識。食約有幾種。行相如何。
问:所有有情生命都依赖食物而生存,这指的是第八识。食物的种类有多少?它们的行为特征是怎样的?
答。識論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為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色無用故。二者觸食。觸境為相。為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麁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三者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意識於境希望勝故。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此四能持有情身命。
答:根据《识论》的记载,经文提到食物有四种。第一种是段食,其特征是变化和破坏,主要与欲界相关,包括香、味、触三者。在变化和破坏时,它们能够作为食物。由于色处不是段食所包含的,因为在变化和破坏时,色的作用是无效的。第二种是触食,其特征是接触境界,与有漏触相关,当接触境界时,能够摄取喜悦等,从而作为食物。这种触虽然与各种识相应,但与六识相关时,食物的意义更为显著。触是粗糙且明显的境界,能够摄取喜悦和快乐,以及顺益和舍弃,因此滋养更为优越。第三种是意思食,其特征是希望,指的是有漏思与欲望一起转动,希望可爱的境界能够作为食物。这种思虽然与各种识相应,但与意识相关时,食物的意义更为显著。意识对境界的希望更为强烈。第四种是识食,其特征是执持,指的是有漏识,由于段、触、思的力量增长,能够作为食物。这种识虽然涉及各种识的自体,但第八识的食物意义更为显著,因为它们连续不断,执持更为优越。这四种食物能够维持有情的身体和生命。
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眼等轉識有間有轉。非遍恒時能持身命。謂無心定。熟眠。悶絕。無想天中。有間斷故。設有心位。隨所依。緣性界地等有轉易故。於持身命非遍非恒。乃至由此定知。異諸轉識。有異熟識。一類恒遍。執持身命令不斷壞。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釋云。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者。此觸食體。皆通八識。雖通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以所觸之境相麁顯故。別能攝受喜樂受故。能生順益身之捨故。是偏勝義。七八俱觸境微細故。
它使得生命不会中断,因此被称为食。段食只在欲界中起作用。触食和意思食虽然遍布三界,但它们依赖于识的变化,随着识的有无而变化。眼等转识有间断和转变,不是始终如一地维持生命。例如在无心定、熟睡、昏迷或无想天中,它们有间断,因此不能持续不断地维持生命。即使在有心的状态下,它们也会随着所依赖的境界、性质和界地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们在维持生命方面既不普遍也不恒常。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除了这些转识之外,还有一类恒常普遍的异熟识,它持续不断地维持生命,使其不会中断和衰败。因此,世尊说,所有有情众生都依赖食物而生存。解释说,虽然这种触与所有识相应,但与六识相应的触食在食物的意义上更为突出,因为它所接触的境界较为粗糙明显,能够特别地接受愉悦和快乐的感受,能够产生对身体有益的舍受,这是它特别突出的意义。而第七识和第八识所接触的境界则更为微妙。
全不能生喜樂受故。雖生捨受。但不為損。而非益故。由此義顯觸生憂苦。非順益捨。即非食體。不資養故。增一經云。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細滑為食。意以法為食。涅槃以無放逸為食。爾時佛告諸比丘。如此妙法。夫飲食有九事。人間有四食。一段食。二更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復有五種。是出世間食。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脫食。五喜食。是出世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辦出世之食。所以維摩經云。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斯皆是破五陰法。成涅槃食。
完全不能产生愉悦的感受。虽然产生了平等的感受,但不会造成伤害,也不是增益。因此,这个意义表明,由接触产生忧虑和痛苦,不是顺应增益或平等的感受,也就不是滋养的本质。《增一阿含经》中,世尊告诉阿那律说:所有事物都依赖食物而存在。眼睛以睡眠为食,耳朵以声音为食,鼻子以香气为食,舌头以味道为食,身体以细腻的触感为食,意识以法则为食,涅槃以不放逸为食。那时,佛告诉众比丘:这些精妙的法门,饮食有九种情况。人间有四种食物:一是物质食粮,二是感官享受,三是思维食物,四是意识食物。还有五种,是超越世俗的食物:一是禅悦食,二是愿食,三是念食,四是八解脱食,五是喜食。这些都是超越世俗的象征。应当专注于舍弃四种世俗食物,寻求超越世俗的食物。因此,《维摩诘经》中说,迦叶安住在平等法中,应当依次乞食,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破坏和合相,应当接受食物,不是为了接受,而是为了不受。这些都是破除五蕴法,成就涅槃食。
問。住滅定者。於八識中滅何等識。
答。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故。論云。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謂眼等識行相麁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遍執持壽等識在。依何而說識不離身。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瘧。名不離身。是則不應說心行滅。識與想等起滅同故。壽煖諸根應亦如識。便成大過。故應許識如壽煖等。實不離身。又此位中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豈得說為住滅定者。
又異熟識。此位若無。誰能執持諸根壽煖。無執持故。皆應壞滅。猶如死屍。便無壽等。既爾。後識必不還生。說不離身。彼何所屬。諸異熟識。捨此身已。離託餘身。無重生故。又若此位持種識。後識無種。如何得生。過去未來不相應法。非實有體。已極成故。諸色等法。離識皆無。受熏持種。亦已遮故。乃至無想等位。類此。應知。又滅定等位稱無心者。未必全無。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名無心。如一足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
問。小乘入滅盡定。云何不能現其威儀。
答。小乘是事滅。大乘是理滅。如清涼疏云。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者。謂五聚之法。皆當體寂滅故。斯即理滅。不同餘宗滅定。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等。但事滅故。不能即定而用。證理滅故。定散無礙。由即事而理。故不礙滅。即理而事。故不礙用。是以經云。雖念念入。而不廢菩薩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亦不獨明定散雙絕。但是事理無礙故。十地中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能念念入。亦念念起。及淨名經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皆斯義也。又古師云。若大乘滅定。由具五蘊。有第八識。及第七淨分末那平等性智在。而能引起種種威儀。小乘唯有色行二蘊。前六識已滅。以小乘所現威儀事。須意識始能引起。既無意識。則無運用之功。與大乘有異。
問。大小等乘。皆從意識能起威儀。以第六意識是滅定所厭。即第六意識已無。縱有第七平等性智。且非起威儀之識。第八識雖許持緣。亦非能起威儀。如何說能引起威儀耶。
答。古釋云。正入滅定之時。雖無意識。然未滅之前。加行心中。願。我入滅之後。若有眾生合聞我說法。見我威儀。我當教化。以此願故。入定之後。擊發本識化相種子。生起現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現起威儀。然平等性智。雖與第六願樂所現威儀而不相應。若欲起於平等之化。須平等性智也。已上猶是約行相分別。若就理而論。威儀即定。定即威儀。以色心其已久如故。
問。百法數中。雖名義差別。窮原究本。但唯一識。經中。云何於命根中。說為三法壽煖識等。
答。雖是一識。義別說三。論云。義別說三。如四正勤等。釋云。謂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是識。故言三法。義別說之。非謂別有體性。是則身捨煖時。有餘二不必捨。如無色界生。如餘二捨時。煖必隨捨。然今此三約義別說。但是一體。如四正勤已生未生善惡二法義別。說為四體。但是一體。如四正勤已生未生善惡二法。義別說為四體。但是一精進數。
問。識種即是命根者。以何義為根。
答。論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釋云。言此者。簡親生餘識種子。言識者。簡相應法種。唯取識故。言種者。簡現行。不取第八現。行為命根故。彼所簡者。非皆命根。今取親生之名言種上。由先世業所引持身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為命根。非取生現行識義。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阿賴耶識現行。由此種故。能緣。及任持於眼等法。亦名能持。此種正能持於現行之識。若不爾者。現行之識應不得有。及無能持餘根等法。由此功能故。
識持於身。現行內種力故。生。及緣持法。不名命根。非根本故。由種生故。此種不由現行有故。種為諸法之根本故。又現行識是所持故。從所持說。能持種識。名命根。命根之法持體。非命根。今六處住時決定故。故種子為命根。餘現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恒續故。非業所引故。然業正牽時。唯牽此種子。種子方能造生現行。非謂現行名命根故。唯種是根。又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生法師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攬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問。諸心法等。為有差別。為無差別。
答。法性無差。約相有異。雖然有異。互不相違。瑜伽論云。如諸心法。雖心法性無有差別。然相異故。於一身中一時俱轉。如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身中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如一瀑流。有多波浪。又如於一清淨鏡面。有多影像。一時而轉。互不相違。如是於一阿賴耶識。有多轉識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又如一眼識。於一時間。於一事境。唯取一類無異色相。或於一時。頓取非一種種色相。及耳鼻舌身識。乃至分別意識。於一時間。或取一境相。或取非一種種境相。當知道理。亦不相違。並末那亦恒與阿賴耶識俱轉。常與俱生任運我慢等四種煩惱。一時相應。
問。淨名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本。即阿賴耶識。云何說此識為一切法本。
答。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迴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可謂凡聖之本。身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可謂絕學之門。栖神之地矣。瑜伽論云。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乃至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及眼識等。十八界。經云。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不。
答。應作四句分別。瑜伽論云。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謂餘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
問。至聖垂慈。覺王應跡。以廣長之舌相。出誠實之微言。於無名相中。布難思之教海。以假名相說。演無盡之義宗。且如第八識心。本無名相。隨位立號。因執得名。至何位次之中。而捨虛假之稱。
答。唯識論云。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習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而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法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識。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偈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阿賴耶識名。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無垢識體。無有捨時。利樂有情無盡時故。心等通故。隨義應說。釋云。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熏種於此識中。既能積集。復起諸法。故說此識名為心義。阿陀那者。此云執持。執持諸種有色根故。此通凡聖。所知依者。即三性與彼為依。名所知依。又古德云。
阿賴耶識。名為藏義。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真。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又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即失賴耶名。又云。第八識名者。八地已上無阿賴耶名。唯有異熟識。第七但執異熟識為法。又第八識本無阿賴耶名。由第七執第八見分為我。令第八得阿賴耶名。若不執時。但名異熟識。第八或名為心者。由種種法積集種子。故名為心。雖受熏持種。積集集起義得名心者。唯自證分也。喻如倉庫能藏諸物。能持一切種子故。後令種子生起現行。與種子為依持生起二因也。
即知第八受熏持種。得名心也。因中持新舊種子。故名為心。果位持舊種一切無漏種子。故名心也。此亦名持種心。或名質多。此名有為心。或名牟呼栗多。此云貞實心。即是真如。此是無為心。或名阿陀那。此云。執持識。能執持種子根身。生相續義。即是界趣生義。此通一切位。執持有三。一執持根身令不爛壞。二。執持種子令不散失。三執取結生相續者。即有情於中有身臨末位。第八識初一念受生時。有執取結生相續義。結者。繫也。屬也。於母腹中一念受生。便繫屬彼故。亦如磁毛石吸鐵。鐵如父母精血二點。第八識如磁毛石。一剎那間。便攬而住。
同時根塵等種。從自識中亦生現行。名為執取結生故。在胎五位者。初七日內名雜穢。狀如薄酪。父精母血相和名雜。自體不淨名穢。二七日內名靤。猶如豌豆瘡。靤之形表裏如酪。未生肉故。三七日內名凝結。謂稍凝結形。如就了血。四七日內名凝厚。漸次堅硬。五七日內名形位。內風所吹。生諸根形。一身四支。生差別故。用此三十五日。盡其五根皆足。六七日內名髮毛爪齒位。七七日內名具根位。以五根圓滿。漸次生識。即未具空明等緣。或名種子識。
問。此識與心義何別。
答。種子與心義別。即取第八識現行。亦名種子故。但是種。能生現行故。名種子識。此識現行。能起前七識。即有能生法種。功能義邊。第八識名種子識。前言心者。但是積集集起義名心。又第八識。而隨義別立種種名。或名根本識。流轉因。還滅因。界趣生體。引果總報主。阿賴耶者。此云我愛執藏。異熟識者。此是善惡業果位。以善惡業果為因。即招感得此引果故。前世業為因。因是善惡。今世感第八識。是無記異熟。即果異於因。故名異熟。又具四義。一實。二常。三遍。四無雜。是名真異熟識。
問。第八真異熟識。如何名引果。
答。為善惡業為能引。第八為所引。是能引家之果故。名引果。故是總報主。前六識名為滿果。有一分善惡別報來滿故。此滿業所招。名異熟生。非真異熟也。不具四義。唯第八是引果。真異熟識。具四義故。此通異生至十地。皆有異熟識名。至金剛心末。一剎那間永捨也。解脫道中。即成無垢識。名阿摩羅。即果中第八識。一純無漏。不攝一切染法種子故。不與雜染種現為所依故。唯與鏡智相應。名無垢識。又心之別名有六。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初集起屬前七轉識。現行共集熏起種故。
後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此上二解雖各有能集所集之義。今唯取能集名心。如理應思。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六或名心。又廣釋。一集起名心者。即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言集諸種子者。即色心人天三界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種子。皆是他第八識能集。猶如世間人庫藏。言起現行故者。為三界五趣有漏無漏一切色心等現行。皆從第八識生起。即第八識是能集起。一切色心等種子。是所集起。今但取能集起名心。今正取第八心王自證分。名集起心。相分是色。見分是用。
證自證分落後邊故。為自證分。能集諸法種子。令不散失。復能起諸種現行功能。從無始來更不間斷故。獨有集起義。即知第八自證分。與識中種子為二因。便是此中集起二義。一為依持因。即是集義。二與力令生起因。即是起義。二積集名心者。亦第八識中持諸三界五趣種子故。第八得名含藏。積集。即第八自證分。能持舊種。故名積。又能集新熏。故名集。即知積集集起以解心。第八識獨名心。為正義故。唯識論云。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法種故。是藏識義。即自證分。是能任持。能積集。一切種子是所任持。所積集。前七名轉識者。轉為改轉。是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方名轉識。今第八唯是一類無記。又唯性境唯現量故。名不轉識。又集起名心。亦屬第七轉識。集者為集前七現行。言起者。即前七現行。各自有力。能熏生新種名起。且如眼識緣色時。必假同時意識。共集熏種。餘四識亦爾。
問。若明了意識。與五同緣所名共集。且如獨頭意識緣十八界時。不與餘識同緣。亦熏起種。何有共集之義。
答。由第七為所依。第六方轉熏種。亦名共集。三緣慮名心者。謂能緣慮自分境故。即八箇識。各能緣慮自分之境。緣謂緣持。慮即思慮。若緣慮以解心。是通名。前五識唯緣五塵。是自分境。除諸根互用。及佛果位。第六識緣十八界及三世法。并一切有漏無漏世出世間法。為自分境。第七識緣第八見分。為自分境。第八識緣三境。為自分境。是頓常緣三境。以第八是常識。境常有故。不同前六識有間斷。所緣境又非常有。其第八正義。若欲界繫者。即緣欲界根身器界為自分境。若種子。即通緣三界為自分境。上二界亦爾。只除無漏種不能緣。以有漏無漏種。
不相順故。由是但能持而不能緣。以持義通。緣義狹。喻如赤眼人把火。亦如頂上戴物。但持而不緣。只持令不散。不離識故。第四名了別識。即八箇識見分。皆能了別自所緣境。即眼識能了別色。乃至第八識能了別根身器界種子。即了別以解識。八識通名識。若了別麁境以解識。即於六轉名識。第五或名為意者。等無間故。即前念八識。與後念八識為依止。今取前念八識名意。若前念心不滅者。後念無因得生。依前滅處後方得生。於等無間。自類心不間隔。名等無間。大乘有二種。一思量意。即七識。二無間意。通八識。意者。是依止義。
即如第七與第六為依止。故名意。若為等無間以解意。八識通名意。若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第六名心者。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第六名識。此第六義。是約勝彰名。謂積集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了別麁境以解識。前六獨名識。即於八識。各具通別二名。為第八具二義名心。一積集集起義。二緣慮義。第七亦二。一思量義。二等無間義。前六名識亦二。一了別義。二了別麁境義。具四義名麁。一易可了知。乃至兒童亦知。二共許有。即三乘共許。三行相麁。為了別行相顯故。四所緣麁。即五塵是麁境。又九識中總分四段。
每識別立十名。一第六識十名者。一對根得名。名為六識。二能籌量是非。名為意識。三能應涉塵境。名攀緣識。四能遍緣五塵。名巡舊識。五念念流散。名波浪識。六能辯前境。名分別事識。七所在壞他。名人我識。八愛業牽生。名四住識。九令正解不生。名煩惱障識。十感報終盡。心境兩別。名分段死識。二第七識十名者。一六後得稱。名為七識。二根塵不會。名為轉識。三不覺習氣。忽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煩惱。名為解識。七與涉玄途。順理生善。名為行識。八解三界生死。盡是我心。
更無外法。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如鏡顯像。名為現識。十法既妄起。恃智為懷。令真性不顯。名智障識。三第八識十名者。一七後得稱。名為八識。二真偽雜間。名為和合識。三蘊積諸法。名為藏識。四住持起發。名熏變識。五凡成聖。名為出生識。六藏體無斷。名金剛智識。七體非靜亂。名寂滅識。八中實非假。名為體識。九藏體非迷。名本覺識。十功德圓滿。名一切種智識。四第九識十名者。一自體非偽。名為真識。二體非有無。名無相識。三軌用不改。名法性識。四真覺常存。體非隱顯。名佛性真識。五性絕虛假。名實際識。六大用無方。名法身識。
七隨流不染。名自性清淨識。八阿摩羅識。此翻名無垢識。九體非一異。名真如識。十勝妙絕待。號不可名目識。解節經云。佛告廣慧菩薩。此識或說名阿陀那。何以故。由此本識。能執持身故。或說名阿梨耶識。何以故。此本識於身常藏隱。同成壞故。或說名質多。何以故。此識色聲香味觸等。諸塵所生長故。廣慧。此本識。是識聚得生。謂眼識。乃至意識。依有識。眼根。緣外色塵。眼識得生。與眼識同一時共境。有分別意識起。若一眼識生。是時一分別意識生。與眼識共境。此眼識。若共二識。或三四五共起。是時一有分別意識。與五識共緣境生。
如大水流。若有一能起浪因至。則一浪起。若二若多能起浪因至。則多浪起。是水常流。不廢不斷。復次於清淨圓鏡面中。若有一能起影因至。則一影起。若二若多能起影因至。則多影起。是圓鏡面不轉成影。亦無損滅。此本識猶如流水。及鏡面等。又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名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天台淨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
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以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尸迦。供養憍尸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弘法者亦爾。或信賴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信畢竟空無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
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又諸經內逗緣稱機。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為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詺之曰母。但是無義之真義。多亦不多。無心之真心。一亦不一。故華嚴私記云。取決斷義。以智言之。取能生長。以地言之。取其高顯。以山言之。取其深廣。以海言之。取其圓淨。以珠言之。此上約有名。尚乃無數。更有無名。豈可測量。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諸菩薩。汝等勿謂。天定天也。人定人也。餓鬼定餓鬼也。乃至如一事有種種名。如一人有種種名。
如一天。乃至餓鬼畜生。有種種名。亦復如是。亦有多餓鬼全無名字。於一彈指頃。轉變身體作種種形。如是眾生。於一時間現無量色身。云何可得呼其名也。若餓鬼等。有生處名字。受食名字。及壽命名字。若地獄眾生無有名字生處者。則其形亦無定。彼中惡業因緣未盡故。於一念中種種變身。釋曰。如地獄中。一日一夜之中。萬生萬死。又無間獄中。一一身無間。各各盡遍八萬四千由旬地獄之量。不相障礙。如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今時人。將謂諸佛法身。能分能遍。不信眾生。亦一身無量身。以眾生業果不可思議故。是以經云。佛界不可思議。眾生界亦不可思議。
宗鏡錄卷第五十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