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觀。
那么,如何通过一心来实现止观的修行呢?
答。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但是一法。若台教總論二種止觀。一相待止觀。二絕待止觀。前是拙度。後是巧度。相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止息義。二停止義。三不止止義。三觀者。一觀穿義。二觀達義。三不觀觀義。絕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一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三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
回答是:法性本身寂静,这就是止;寂静中持续的洞察,这就是观。这并非是能观与所观的对立,而是一种统一的法门。如果按照天台宗的总体论述,止观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待止观,另一种是绝待止观。前者是初级阶段的修行,后者是高级阶段的修行。相待止观包括三种止和三种观:止息义、停止义、不止止义;观穿义、观达义、不观观义。绝待止观也包括三种止和三种观: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从假入空称为二谛观,从空入假称为平等观,二观作为方便道,进而达到中道,同时洞察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一切种智的海洋,这就是中道第一义谛观。现在《宗镜录》所阐述的,是一心圆顿的宗旨。圆顿止观的相,是将止与谛相结合,一谛即三谛。
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則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剛般若經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境喻於色。如是三法。
以真理来维系定静,那么一个定静就包含三个定静。就像在一瞬间的心中存在三种状态,虽然只是一瞬间的心,却有三种状态。定静的真理也是如此,所要定静的法则,虽然是一个,却包含三个;能够定静的心,虽然有三个,却是一个。以观察来观察境界,那么一个境界就包含三个境界。以境界来引发观察,那么一个观察就包含三种观察。就像摩醯首羅的脸上有三只眼睛,虽然是三只眼睛,却只是一张脸。观察境界也是如此,观察三即是一,引发一即是三,不可思议。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绝对真实。不是优越,也不是低劣。不是在前,也不是在后。不是并列,也不是分离。不是大,也不是小。因此《中论》说,因缘所生之法,即是空,即是假,即是中。又如《金刚般若经》所说,比如人有眼睛,日光照耀,能看见各种颜色。如果眼睛单独能看见,就不需要日光。如果没有颜色,即使有日光和眼睛,也看不见什么。如此三法不异时,不相离。眼睛比喻定静,日光比喻观察,境界比喻颜色。如此三法。
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體真之時。五住盤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
不早不晚,恰好在此时,讨论三论中的一论。在三论中,每一论都如此。如果理解了这层含义,就能领悟圆顿教的止观相。不仅仅是三一一三,所有之前的意义都包含在一心之中。这是怎样的相呢?认识到无明和颠倒就是实相的真,称之为体真止。这样的实相,遍布一切地方,随着各种因缘条件而自然行事,内心保持平静,称之为随缘方便止。生死涅槃,动静休息,称之为息二边止。认识到所有假象都是空,空即是实相,称之为入空观。达到这种空的境界时,观察到中道,能够了解世间生灭的法相,如实看到,称之为入假观。这样的空慧,就是中道,无二无别,称之为中道观。在体真的时候,五住的磐石砂砾在一念之间得到休息,称之为止息义。心缘中道,进入实相慧,称之为停止义。实相的本性,既非止也非不止,称之为非止非不止义。这一瞬间,能够穿透五住,达到实相。
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絕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又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眼者。慧眼。法眼。佛眼。若一心眼智者。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
真实的本性既不是观察,也不是不观察。这些道理都存在于一瞬间的心中。在不动摇真实极限的同时,却有着种种差异。经文说,善于分辨各种法的相状,而在至高无上的真理中保持不动。虽然有许多名字,但它们都是智慧的一种表现。佛陀用各种名字来描述,所有的名字都是圆满的,各种意义也都是圆满的。它们相互依存,也相互独立,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不可思议,所以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没有障碍,所以是完整无缺的。这就是圆满顿悟的教义,显现了止观的实质。还有,三种止和三种观是原因,得到的三种智慧和三只眼是结果。三种智慧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只眼是:慧眼、法眼、佛眼。如果以一种心眼来理解智慧,那么眼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眼。因为眼而讨论所见,因为智慧而讨论所知。知就是见,见就是知。佛眼包含了五眼,佛智包含了三种智慧。王三昧包含了所有三昧,首楞严定包含了所有定。
如來雖具五眼。實不分張。只約一眼。備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麁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麁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照達假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而獨稱佛眼者。而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無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
佛陀虽然具备五眼,但实际上并不分别使用。只通过一种眼,就能具备五种功能,能够洞察五种境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佛眼也能观察到粗糙的物质,就像普通人所见的那样,但又能超越普通人所见,这称为肉眼。也能观察到细微的物质,就像天人所见的那样,但又能超越天人所见,这称为天眼。能够洞察粗糙和细微的物质都是空无的,就像声闻和缘觉所见到的,这称为慧眼。能够正确理解假名,就像菩萨所见到的,这称为法眼。在所有法中,都能看到事物的真相,这称为佛眼。应当知道,佛眼能够全面洞察,无所遗漏。因此经文说,具备五眼就能成就菩提,永远成为三界的父母。而单独称佛眼,是因为众多的法流归入大海,失去了本来的名字,并不是说没有其他四种功能。佛的智慧能够洞察空性,就像声闻和缘觉所见到的,这称为一切智。佛的智慧能够洞察假象,就像菩萨所见到的,这称为道种智。佛的智慧能够洞察空性和假象,都能看到事物的真相,这称为一切种智。所以说,三种智慧在一种心中获得。因此,一心三止,所成就的是三种眼。
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眼目殊稱。不應別說。雖作三止三觀之三說。實是不思議一法耳。又云。善巧安心者。以觀止安於法性。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原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觀者。
能够洞察不可思议的三諦,这种洞察力是从定静中获得的,因此被称为“眼”。通过一心三觀,成就了三种智慧,理解了不可思议的三境,这种智慧是从观察中获得的,因此被称为“智”。境与諦,左右不同;见与知,眼与目,虽然称呼不同,但不应分别解释。虽然有三止三观的三种说法,实际上都是不可思议的一法。又说,善巧安心的人,通过观察和定静安住在法性中。无明和迷惑,本质上就是法性。因为迷惑,法性变成了无明,就像睡眠中变化的心会产生各种梦境。虽然有颠倒和生灭,如旋转的火轮,但不相信颠倒和生灭,只相信这个心,它就是法性。生是法性的生,灭是法性的灭。实际上并没有生灭,只是妄认为有生灭。用法性来束缚法性,用法性来思考法性,始终是法性,没有不是法性的时候。当体达成就后,既没有妄想,也没有法性。回归本源,法界都归于寂静,这就是所谓的“止”。“观”则是……
觀察無明之心。等。於法性。本來皆空。譬如劫盡。下等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又如劫盡。從地上至初禪炎炎無非是火。如虛空藏菩薩所現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如來所現。一切皆水。介爾念起。所念念者。無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火木能使薪燃亦復自燃。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上所言止者。尚不得法性。何況妄想。所言觀者。尚不得空。何況有法。則有無俱寂。染淨雙融。方成究竟一心止觀耳。又絕待止觀者。絕橫竪諸待。絕諸思議。絕諸教觀。悉皆不生。故名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
观察无明之心,与法性相同,本来都是空的。就像世界末日时,一切妄想、善恶都如同虚空,没有区别。又如世界末日,从地面到初禅天,到处都是火焰,这就像虚空藏菩萨所显现的相,一切都是空的。就像海慧如来所显现的,一切都是水。即使是极微弱的心念,所念的每一个念头,无一不是空的。空也是不可得的。就像火能点燃木头,也能自我燃烧。法界洞彻明亮,一切都是大光明,这被称为观。上面所说的止,尚且不能得到法性,更何况是妄想。所说的观,尚且不能得到空,更何况是有法。只有有无都寂静,染净双融,才能成就究竟的一心止观。还有绝待止观,超越了所有相对的概念,超越了所有思议,超越了所有教观,一切都不生,因此称为止。止也是不可得的。观冥如境,境既然寂灭清净,连清净都没有,哪里还有观。
世人約種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斷。隨智妙悟。無復分別。緣理分別。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輔行記云。若無生門。千萬重疊。唯是一心者。為欲修觀人措心難當故。撮示其正意。名為一心。此即正明一心無生之門。乃至既於念念止觀現前。約此心念名為眾生。何者。總撮前來若橫若竪。既入一心。凡一念起。不離於我。我即眾生。達念念心而寂而照。寂故名止。照故。名觀。一心既爾。諸心例然。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如上三一。若有三可三。
世间的普通人试图用各种语言来解释超越对立的真理,但终究无法达到真正的超越。如果能够领悟到语言之外的真意,那么心中的执着和行为也会随之断绝。随着智慧的开启和深刻的领悟,不再有分别心。一切基于对事物因缘条件的分析和区分,都被称为“待”。当真正的智慧被激发,就能超越这些“待”。超越之后,一切法不再相互对立,甚至在极短的一念之间也不停留。这就是所说的意义。《辅行记》中说,如果没有无生之门,即使有千万重的叠加,也不过是一心。这是为了让修行者在修观时能够正确地安置自己的心,因此指出其正确的意图,称之为“一心”。这就是直接阐明一心无生的法门。既然在每一个念头中,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已经融入了一心,那么任何念头的产生都离不开“我”,“我”即是众生。理解每一个念头的心,使其既静止又明亮。静止称为“止”,明亮称为“观”。一心既然如此,其他心也是如此。止观是因,智慧是果。在每一个念头中,无一不是止观和智慧。如上所述的三一,如果有三,就可以有三。
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云。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非無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者。即是不動。眾生之性。能成諸佛之性。亦是從實開權會權歸實。亦是因果同時。迷悟一際。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一切眾生。即涅槃相。又說一心三觀。三觀一心。若三觀一心。即約縱說。一心三觀。即約橫說。今非縱故不一。非橫故不三。三一一三。但是真心上義。不可定執為一為三非三非一之解。以宗非數量。道絕名言故。
这样就形成了差异。如果有一个可以有一个,就形成了无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就失去了无差异;如果无差异,就失去了差异。将一分为三,就失去了一;将三合为一,就失去了三。现在要说明的不是这样。过去的三仍然是现在的一,现在的一仍然是过去的三。分开三并不失去一,合为一并不失去三。这就是差异即无差异,无差异即差异。如果理解了这个意义,那么本来就有的现在没有,三世中存在的法则,没有这样的地方。同样地,本来就没有的现在有,三世中存在的法则,有这样的地方。无常不是无常,境智不是境智,因果不是因果,都是这样的例子。过去的三仍然是现在的一,现在的一仍然是过去的三,这就是不动。众生的本性,能够成就佛性。这也是从真实中开启方便,将方便归于真实。也是因果同时发生,迷与悟没有区别。所以说你们所行的,是菩萨道。所有众生,即是涅槃的相。又说一心三觀,三觀一心。如果三觀一心,就是从纵向来说;一心三觀,就是从横向来说。现在不是纵向,所以不是一;不是横向,所以不是三。三和一,一和三,都是真心上的意义,不能固执地认为是一或三,或非三非一的解释。因为宗旨不是数量,道路超越了名言。
問。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云何立多種觀門。行相差別。
问:经文说,所有无碍人通过一条道路从生死中解脱,为何要建立多种观门,进行不同的修行和区别?
答。所觀是一。能觀自殊。諸佛徇機。密施善巧。又法是心體。觀是心用。自心起用。還照自體。如炷生焰明還照炷。似珠吐光。反照珠體。如華嚴經。善財參見彌伽長者。徹見十方佛海。顯此定者。唯心之觀。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現。故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以唯心觀。遍該萬有。是以湛然尊者云。上根唯觀一法。謂觀不思議境。境為所觀。觀為能觀。所觀者。謂陰界入。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此之能造。具足諸法。眾生理具。諸佛已成。成之與理。莫不性等。頌云。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
答:所观的真理是一致的,但能观的个体各有不同。诸佛根据众生的根机,巧妙地施教。法是心的本体,观是心的作用。从自心发起作用,再反观自心本体,就像灯芯生出火焰,光明还照着灯芯,又如宝珠吐出光芒,反照珠体。《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弥伽长者,彻底见到十方佛海,显示了定者唯心的观法。知道众生界无量无边,都是心所显现。因此,明确随心念佛,诸佛就会显现。以唯心观,遍及万有。所以湛然尊者说,上根之人只观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境是所观,观是能观。所观的,是指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不超出色心。色由心造,全体是心。这能造的,具备了所有法。众生的理具,诸佛已经成就。成就与理,无不是性等。颂说:每一心中包含所有心,每一尘中包含所有尘,每一心中包含所有尘,每一尘中包含所有心。
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諸法諸塵諸剎身。其體悉然無自性。無性本來隨物變。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剎塵遍。諸佛眾生亦復然。一一身土體恒同。何妨心佛眾生異。異故分別染淨緣。緣體本空空不空。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是觀時。名觀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性。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故此妙境。為諸法本。故此妙觀。為諸行原。上根一觀。橫竪該攝。便識無相。眾相宛然。若中下根。不逗此門。則隨機差別。教分多種。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不動。種種隨心。猶玻瓈珠。隨前塵而變眾色。若金剛寶。置日中而無定形。
在每一粒微尘中都包含着无数的国土,每一个国土中的微尘也是如此。所有的法、所有的微尘、所有的国土和身体,它们的本质都是没有固定自性的。没有自性的本质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可以相互融合,事物的区分总是存在的。因此,我的身心遍布于微尘和国土之中,所有的佛和众生也是如此。每一个身体和国土的本质始终是相同的,心、佛和众生的差异又有何妨呢?因为差异,我们区分了染污和清净的因缘。因缘的本质本来就是空,空而不空。三谛、三观、三非、三一、三无所寄,谛观的名称虽然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因此,能观和所观在本质上不是两个。这样观察的时候,就称之为观照心性。随着因缘而不变,因此称之为性。不变而随着因缘,因此称之为心。因此,这个奇妙的境界是所有法的根本。因此,这个奇妙的观察是所有行为的源头。具有上等根性的人,一旦观察,就能横竖包含一切,立刻认识到无相,而各种相依然存在。如果是中等或下等根性的人,不进入这个门,就会根据机缘的不同而有差别,教法也分为多种。虽然讲述了种种道,但实际上都是为了佛乘。佛乘是不动的,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就像玻璃珠随着前面的微尘而变化出各种颜色,就像金刚宝放在日光中而没有固定的形状。
問。自性清淨心。本無垢染。云何說斷惑之義。
答。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以自性心雖本清淨。以客塵不染而染。修諸對治。得成離垢。未必有垢可離。以自性離故。此即不斷而斷。雖有能斷而無所斷。此是圓斷惑義。如古師云。斷惑相者。要性相無礙。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斷。失聖智故。中論偈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巧度為善滅也。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又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
謂妄識中合如正慧。若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
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又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即與不即。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依何教法。發菩提心。文殊言。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若華嚴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是故煩惱亦一即一切即也。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矣。故知但了真心。無惑可斷。設有餘習。還以一心佛知見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權漸。以此懺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發行。何行不成。徹十地源。似窮海底。遊行奮迅。猶師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鳥。
問。唯一真心。入平等際。云何學者證有差殊。
答。此於能證智見有淺深。向無為法自生差別。涅槃疏云。佛性如世間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雖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爾。有未見。欲見。正見。已見。雖見不同。理無有二。諸佛同一法界。則理無二。是一塵無非法界。則事弗毫差。此即是所證一。若能證殊者。如藏通二教。只見空而不見不空。如尋夢得眠。若別圓二教。見不空中道之理。如尋夢得心。又別門猶執教道次第生起。若圓乘直了心性即今具足。又藏通以滅心為極果。頓皆圓乘。台教云。六識是緣因種。善惡並是六識起。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
八識是正因種。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若此三種非佛種類。此外何處更有圓頓之法。二乘斷結。結盡便無佛慧之因。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也。若除惡有善。惡盡則不能生一切善。豈有緣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涅槃。滅身不受生者。豈有正因種。所以圓覺經云。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乃至佛言。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
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脩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堂。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
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釋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念雖即空。不可故起。或串習而生。或接續而起。或覺前念非。別生後念改悔。總皆是病。但一坐之時。內外心不生。即是真如定。設有異境牽生。唯明正念。正念者。即一心本法。心境俱虛。了無所得。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即推初念不見起處。何須斷滅。不見起處。是名真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想內外諸境皆空。何須強生分別。則不取不捨。妙定相應。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亦不住無分別。非實非虛。心無所寄。則得本之正宗。還原之妙性矣。
問。一切眾生。皆同法性。故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云何眾住不具性起功德。
答。性有二種。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性故。若是法性。凡聖皆同。若是種性。須萬善熏修。以淨奪染。性方起故。妄雖即性。不順性故。清涼記云。如來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八相覽緣出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故。即無不從此法界流。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緣起能成性起。即是相成門也。
以淨奪染。性即起故者。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若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乃至萬法出興。皆是真性中緣起。所以菩薩凡有施為。皆順法性。眾生以無明根本未盡。我執情見不亡。所有施為。皆違法性。但成有為生滅之行。不成性起功德之門。如起信論云。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
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蜜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故知菩薩所修一度一行。皆順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於自性外別有所修。以隨順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無盡無為。不取不捨。凡夫所造慳貪。乃至癡闇。皆是違真背性。起我見心。所以不隨性起。成無漏功德。設有妄修。皆於自心外。別有所得。盡成外道天魔。有為生滅。以不順真如。違法性故。又以修顯性。
以性成修。若無性。修亦不成。若無修。性亦不顯。如古德云。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由嚴具方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喻顯二德者。如修生在因漸顯於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遍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忘懷思之。若不能如是思之。而失大利。猶如窮子。於己庫藏以為他物。
或持衣珠而乞匃。或守金藏以貧窮。皆為不知自心之寶。致茲況矣。又如首楞嚴經云。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夫云轉物者。物虛非轉。唯轉自心。以一切法皆從分別生。因想而成。隨念而至。所以金剛三昧經頌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故知一切諸法。皆從分別識生。若能悟了分別識空。則知諸法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亦如法華經。三變土田唯是變心。非變土耳。
首楞嚴經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者。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國土。水鳥樹林悉皆說法。說法之處。即如如心。所以如來一一根門。遍塵剎土。乃至毛端。而說妙法。如今但得離念。便同如來真實知見。昔有禪師。在蜀地綿竹縣。無為山修道。時有三百餘家設齋。俱請和尚。皆由心離分別。即應機無礙。
問。法界群機。以何智證。悉入平等一心。究竟如來之藏。
答。約佛性論。有五種如來藏。釋摩訶衍論。列十種如來藏。且佛性論云。藏有五種。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三法身藏。果位為功德所依。四出世間上上藏。出纏超過二乘菩薩。五法界藏。通因徹果。外持一切染淨。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藏。次釋摩訶衍論云。如來藏有十種。於契經中別別說故。一者大總持如來藏。盡攝一切如來故。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有如來藏。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盡攝諸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圓滿圓滿。平等平等。一切所有諸如來藏。無有以此非為根本。
何以故。此如來藏。如來藏王。如來藏主。如來藏天。如來藏地。以此義故。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如來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陀羅尼藏。所依總相。餘契經中諸如來藏。能。依別相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二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一清一滿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一心。無有惑因。無有覺因。無有惑果。無有覺果。一真一如。唯有淨妙如來體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諸無雜故。三者與行與相如來藏。
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一心。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令覆故。四者真如真如如來藏。唯有如故。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如理如理如來藏。非建立。非誹謗。非常非無常。非正體智之所證得。亦非意意識之所緣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無彼彼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義故明如來藏。
謂無他故。五者生滅真如如來藏。不生不滅。被生滅之染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復次大慧。金剛如來藏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性真如理。遠離無常之相。不生不滅之法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被染故。六者空如來藏。一切謂空。覆藏如來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一切染法。隱覆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
以何義故。一切染法總名為空。所謂一切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為空。而能隱覆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故名為如來之藏。從能藏染立其名故。七者不空如來藏。一切不空。被空染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自相本覺。備過恒沙一切功德。被過恒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義故。一切淨法總名不空。所謂一切淨法自體中實。作用勝妙。遠離虛假。超越巧偽。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故從所淨立其名故。
八者能攝如來藏。無明藏中自性淨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淨立其名故。九者所攝如來藏。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始覺滿佛。斷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為外。障闇為內。一切染法。智所攝持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十者隱覆如來藏。法身如來。煩惱所覆隱沒藏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多一心體。等於法界。遍於三際。具足圓滿。染淨諸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至故。復次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沈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是名為十。今取佛性論中。第五法界藏。及釋摩訶衍論中。第一大總持如來藏。
此義弘通。總攝一切。以實相智。當能證入。如星拱北。似海會川。猶太虛空。無一塵而不入。若宗鏡內。無一法而不歸。眾聖之所乘。諸佛之同證。其餘諸藏。隨染淨緣。成真如生滅二門。功德過患。隱顯對治故。以不差而差。不守自性故。以差而不差。不失自性故。則總別同原。本末一際。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問。能證智與所證藏。為同為異。
答。約分別門。亦同亦異。若冥合一味。則無境智之殊。若言用。即同而異。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即異而同。境智無異味故。同故無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異故不失於照功。智異木石故。是以境智之原。非離非合。合則境智俱壞。離則境智相乖。無境而不成智。以離法無有人故。無智而不成境。以離人無有法故。是以智心常寂。雖照境而無緣。寂不失照。雖空寂而恒用。斯則智照境亦照。境寂智亦寂。寂照雙分而一味。境智融即而歷然。若一二情生。則違真理。或作有情無情之見。自分彼我之懷。或執有用無用之心。唯墮斷常之網。都為不了萬法之實性。一道之真宗。若洞斯文。諸情頓破。
問。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聖昇降。
答。只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聖。因迷作凡。凡聖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動。但於一真心上。妄執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古德云。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如闇中迷杌為鬼。至明杌有鬼無。迷杌為鬼。見杌非新有。了鬼本無。悟鬼非始無。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無。杌非新有。無取捨也。既二念不生。即為實觀。何以故。念盡心澄。無生現故。如說水澄得真寶等。又凡有所見一切。或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為西。方實不轉。以迷人西。不離悟人東。但為迷人迷故。
不見悟人東也。若至悟時。西全是東也。故知迷常在悟。生不離佛。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眾生界。但為迷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故知依方故迷。方位不動。因覺故味覺體靡移。則迷無所迷。悟無所悟。迷則以真為妄。悟則以妄為真。如夜見杌為人。晝見人為杌。一物未甞異。二見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問。若無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斷惑證果。遲速不等。
答。雖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習眾生界中差別種子。不熏而熏。無始堅牢。卒難除遣。至十地位猶有色心二習。若不勇猛精進。念念常與佛知見治之。無由得淨。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覩。懈怠者亦然。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乾竭。懈怠者亦然。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躡。懈怠者亦然。釋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者。當以智慧鑽注於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心智無住。四儀無間。則聖道可生。瞥爾起心。暫時忘照。皆名息也。所以寶積經云。譬如繫綵帛在頭上。火來燒綵帛。無暇救火。救實理急故。外書勸學。尚云輕尺璧而重寸陰。況學般若求出生死法。豈可暫忘乎。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