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道之門。觸途咸是。簡要。分別。無出四門。今約天台四教。藏通別圓。各有四門入道。前三教四門。廣在彼說。今引圓教四門。堪當入道。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止觀云。圓教四門。妙理頓說。異前藏通二教。圓融無礙。異於別教歷別。若有門即假。寄於有以為言端。而此有門亦即三門。一門無量門。無量門一門。非一非四而言一四。此即圓門相也。若有為門。即生死之有。是實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法可論。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二無別。舉有。為門端耳。實具一切法。圓通無礙。是名有門。
进入佛道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若要简明扼要地分辨,主要不出四种途径。现在依据天台宗的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每一教都有四种途径可以进入佛道。前三教的四种途径已在其他地方广泛讲述,现在引用圆教的四种途径,它们是适合进入佛道的。第一种是“有门”,第二种是“空门”,第三种是“亦有亦空门”,第四种是“非有非空门”。《止观》中说,圆教的四种途径,是深奥道理的直接阐述,与藏教和通教不同,它体现了圆融无碍的特点,也与别教的分别不同。如果以“有门”为起点,即是假借“有”的概念作为讨论的开端,而这个“有门”实际上也包含了其他三门。一门包含无量门,无量门又归于一门,既非一也非四,却可以说成是一或四,这就是圆教的门相。如果以“有为门”为起点,即是指生死的存在,这正是实相的存在。所有法都趋向于“有”,“有”即是法界。超出法界之外,就无法再讨论其他法了。生死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生死,两者没有区别。提出“有”,只是作为入门的起点。实际上,它包含了一切法,圆通无碍,这就是所谓的“有门”。
三門亦如是。此門微妙不可思議。豈同藏通拙度而但空。別教不融而隔別。又圓四門皆妙無麁。若有門為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餘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劣。若爾。無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緣四說。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又如藏通別圓四教。如空中四點。雖四點似別。不出一空。雖四指不同。唯指一月。一有門者。觀見思假。即是法界。具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性因緣。乃至第一義亦是因緣。大經云。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是名有門。二空門者。觀幻化見思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
三门也是如此。这个门非常微妙,不可思议。它不同于藏通的初级阶段,只是空的概念。别教也不融合,而是相互隔离。然而,圆教的四门都是精妙的,没有粗糙之分。如果有门代表法界,包含一切法,更何况三门。空门就是法界,包含一切法,更何况三门。其余两门也是如此。法相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如果是这样,就没有四门的差异,只是顺应根机,根据四种因缘进行四种说法。就像四根手指指向同一个月亮,月亮只有一个,但手指有四根。又如藏通别圆四教,就像空中的四个点,虽然四个点看似不同,但都在同一个空间中。虽然四根手指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月亮。有门是指观察到的假象,就是法界,具备了完整的佛法。所有法都是法性的因缘,甚至最高真理也是因缘。大经说,因为消除了无明,就得到了明亮的三菩提之灯,这就是有门。二空门是指观察幻化现象和思考,以及一切法,它们不依赖于因,也不属于缘。
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即三諦皆空也。三亦空亦有門。幻化見思。雖無真實。分別假名。則不可盡。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乃至佛亦但有名字。是為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觀幻化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空。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中一切中。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豈有見思而非實法。是名非空非有門。云何一門即是三門。一門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者何。觀因緣所生法。是初門。一切皆初門。初門即空。
我和涅槃,这两者都是空的。只有空的概念也是一种病,而这种空的病也是空的。这就是说,空、假、中三谛都是空的。三谛既空也有,幻化和见思虽然不是真实的,但分别假名却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粒微尘中可以包含无数的经卷,它们在最根本的真理面前是不变的。善于分辨各种法的相,就像大地一样,能够生长出各种各样的芽。在没有名相的情况下,假名相的讲述,甚至佛也只是一个名字。这就是既空也有的门。第四个门,既非空也非有,观察幻化和见思,就是法性。法性是不可思议的,不是世俗的,所以不是有;不是超脱世俗的,所以不是空。每一种颜色,每一种香气,都是中道。在一切中,一切都是中,毘盧遮那无处不在。怎么会有见思而不是真实的法呢?这就是既非空也非有的门。为什么一个门就是三个门?一个门已经是所有法,何止三个呢。为什么呢?观察因缘所生之法,这是第一个门。一切都是第一个门,第一个门就是空。
一空一切空。即是第二門。此初門即假。一假一切假。即是第三門。此初門即中。一中一切中。即是第四門。初門即是三門。三門即是一門。但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即是圓教四門。正是今之所用也。若爾。何用前來種種分別。但凡情闇鈍。不說不知。先誘開之。後入正道。法華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得此意。終日分別。無所分別。涅槃名為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法華名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大品名為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淨名稱為瞻蔔林。不嗅。餘香。華嚴稱為法界。即是此四門意也。故知若了一心。修行。因果圓備。猶如地。
一切皆空,这就是第二门。这最初的门是假象,一切假象都是假象,这就是第三门。这最初的门是中道,一切中道都是中道,这就是第四门。最初的门就是三门,三门也就是一门。虽然提到了四个名字,但道理上没有区别,这就是圆教的四门,正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如果这样,为什么还要用前面的种种分别呢?因为凡夫的心智昏暗迟钝,不通过讲解就无法理解,所以先引导他们开启智慧,然后再进入正道。《法华经》说,虽然讲述了种种道路,但其实都是为了一乘。如果理解了这个意义,整天分别,实际上并没有分别。涅槃被称为还有一行,这是如来的行。《法华经》称之为正直舍方便,只讲述无上道。《大品般若经》称之为一切种智,了解一切法。《净名经》称之为瞻蔔林,不嗅余香。《华严经》称之为法界,这就是这四门的意义。因此,如果理解了一心,修行因果完备,就像大地一样。
萬物出生故。猶如海。眾寶所聚故。猶如車。能運載故。猶如城。善防護故。是以大涅槃經云。佛言。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又華嚴入法界品中。寶眼主城神。眷屬圍遶。於虛空中而現其身。種種妙物以為嚴飾。手持無量眾色寶華。以散善財。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謂專意趣求如來十力。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清涼心城。謂思惟一切諸法實性。應增長心城。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應嚴飾心城。謂造立諸禪解脫宮殿。應照耀心城。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
万物的生起,如同大海汇聚众宝,如同车辆能够承载,如同城池善于防护。因此,在《大涅槃经》中,佛陀对须达说:长者,心是城的主宰。长者,如果不守护心,也就无法守护身口。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宝眼主城神被眷属围绕,在虚空中显现其身,用各种奇妙之物来装饰自己,手持无量色彩的宝花,散布给善财童子,并说:善男子,应当守护心城,即不贪恋一切生死的境界。应当装饰心城,即专注于追求如来的十力。应当净化心城,即彻底断除悭贪、嫉妒、谄媚和欺诈。应当清凉心城,即思考一切法的真实本性。应当增长心城,即完成所有助道的法门。应当装饰心城,即建立各种禅定解脱的宫殿。应当照亮心城,即普遍进入所有佛陀的道场。
聽受般若波羅蜜法。應增益心城。謂普攝一切佛方便道。應堅固心城。謂恒勤修習普賢行願。應防護心城。謂常專禦扞惡友魔軍。應廓徹心城。謂開引一切佛智光明。應善補心城。謂聽受一切佛所說法。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德海。應廣大心城。謂大慈普及一切世間。應善覆心城。謂集眾善法以覆其上。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愍一切眾生。應開豁心城。謂悉捨所有隨應給施。應密護心城。謂防諸惡欲不令得入。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住。應決定心城。謂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無退轉。應安立心城。謂正念三世一切如來。所有境界。應瑩徹心城。
聆听般若波罗蜜法,应当增强心城,即普遍地吸收所有佛陀的方便道。应当坚固心城,即恒常勤奋地修习普贤的行愿。应当防护心城,即经常专注地抵御恶友和魔军。应当开阔心城,即开启引导所有佛陀的智慧光明。应当善于修补心城,即聆听接受所有佛陀所说的法。应当扶助心城,即深信所有佛陀的功德海。应当扩大心城,即以大慈心普及一切世间。应当善于覆盖心城,即聚集众多善法以覆盖其上。应当拓宽心城,即以大悲心哀悯一切众生。应当开启心城,即完全舍弃所有,随顺给予布施。应当严密守护心城,即防止各种恶欲进入。应当严肃心城,即驱逐各种恶法,不让其停留。应当坚定心城,即聚集一切智慧助道之法,恒常不退转。应当安立心城,即正念三世所有如来的所有境界。应当使心城晶莹透彻。
謂明達一切佛正法輪脩多羅中所有法門。種種緣起。應部分心城。謂普曉示一切眾生。皆令得見薩婆若道。應住持心城。謂發一切三世如來。諸大願海。應富貴心城。謂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應令心城明了。謂普知眾生根欲等法。應令心城自在。謂普攝一切十方法界。應令心城清淨。謂正念一切諸佛如來。應知心城自性。謂知一切法皆無有性。應知心城如幻。謂以一切智了諸法性。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釋曰。夫城者。能防外寇。護國安人。堅密牢強。即無眾患。況心城須護。密守關津。無令外緣六塵魔賊所侵。
所谓明达一切佛的正法轮,修行多羅法门中所有法门。种种因缘生起,应分别守护心城。所谓普遍晓示一切众生,都让他们得见薩婆若道。应保持心城。所谓发起一切三世如来,诸大愿海。应富贵心城。所谓集聚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应使心城明了。所谓普遍知晓众生根欲等法,应使心城自在。所谓普遍摄取一切十方法界,应使心城清净。所谓正念一切诸佛如来,应知心城自性。所谓知一切法皆无有性,应知心城如幻。所谓以一切智了诸法性。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此清净修心城,则能集聚一切善法。释曰。城能防外敌,护国安民,坚固牢强,即无众患。何况心城须守护,密守关津,不让外缘六尘魔贼所侵。
內結煩惱姦臣所亂。防非禁惡。常加瑩淨之功。立德運慈。廣備莊嚴之事。遂得四門無滯。一道常通。力敵大千。威臨法界。可以撫提弱喪。攝化無遺。伏外降魔。永固真基矣。華嚴疏云。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眾。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多義。淨名疏云。佛法如城。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護佛法。即是護城。又陰界入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眾生是王。而種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立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之所欲壞。內為通別見思之所侵。菩薩為護眾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見也。
内在的煩惱和奸臣一样扰乱人心。防止非分之想,禁止恶行,持续地进行净化和提升的修行。建立德行,运用慈悲,广泛准备庄严的事务。于是,四门无阻碍,一实之道永远畅通。力量足以匹敌大千世界,威严覆盖法界。可以安抚和提升弱小的众生,教化无遗漏,降伏外在的魔障,永远巩固真理的基础。《华严疏》说,城有三层含义:一是防御外敌,二是养育人民,三是开启城门吸引和教化。现在所说的法城,涵盖了教理行果,行为与教理相契合,因此无不庄严。各有三层含义:了解心城的性空,众多迷惑就不会侵入;看到恒河沙数的性德,那么各种行为就会增长;道路无不通,就能吸引和教化自己和他人,从而契合果位,断绝各种错误观念以实现解脱,培养众多德行以完善法身,开启般若智慧而无不通。《净名疏》说,佛法就像城池,能为修行者防御非分之想和敌人,因此称为城。如果保护佛法,就是保护城池。阴界入法即是空,空的真理称为涅槃。众生是王,而种性具备恒河沙数的佛法,就像城中的人物。确立所有众生即是大涅槃,即是菩提相。但这种深奥的道理,外在被天魔外道所破坏,内在被通别见思所侵犯。菩萨为了保护众生本有的涅槃之城,不让他们产生各种贪爱和错误见解。
問。聖人大寶曰位。若無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鍊磨。於初心方便門中。證解唯識。約教所分。有幾位次。
问:圣人的大宝称为位,如果没有位次,那就是天魔外道。既然有信仰的进入,就需要通过锻炼和磨练。在初心的方便法门中,证实了唯识学说。按照教义所分,有几个位次?
答。有五位門。準識論云。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乃至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性相。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性相。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
答:有五个位次的法门。根据《识论》所说,具备大乘两种性质的人,大致在五个位次中逐渐悟入。一是本性住种性,指从无始以来依附于本识,自然获得的无漏法因。二是习所成种性,指听闻法界等流法后,通过听闻所成的熏习所成。必须具备大乘这两种性质,才能逐渐悟入唯识。至于如何逐渐悟入唯识,即菩萨在识性相的资粮位中,能够深刻信解。在加行位,能够逐渐降伏,除去所取和能取,引发真正的见解。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在修习位中,根据所见之理,反复修习,降伏并断除其余的障碍。到达究竟位,出离障碍,圆满明了,能够穷尽未来教化有情众生,再让他们悟入唯识的性相。什么是悟入唯识的五位?一是资粮位。颂曰:甚至在识未起之前,寻求安住在唯识性中。对于二取随眠,还不能降伏和灭除。论说。
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分。求住唯識真勝義性。劑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念彼不起二取現行。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邪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
从发起坚定的大菩提心开始,直到还未生起顺抉择分,追求安住在唯识的真正胜义性中。在这个阶段,都是为了追求无上正等菩提,修习各种殊胜的资粮。为了有情众生,勤奋地寻求解脱之道,因此也被称为顺解脱分。在这个阶段的菩萨,依靠因缘、善友、作意、资粮这四种殊胜力量,虽然对唯识的教义有深刻的信解,但还不能彻底了解能取和所取的空性。他们大多在世俗的法门中修行菩萨行,因此对于由二取所引起的随眠烦恼,还没有能力去降伏和消灭。他们不去引发二取的现行,这里的“二取”指的是对能取和所取的执着。二取的习气,被称为随眠,它伴随着有情众生,潜伏在阿赖耶识中,或者随着增长的过错,因此被称为随眠。这正是所知的烦恼障的种子,烦恼障指的是执着于遍计所执的实我和萨迦邪见等为首的一百二十八种根本烦恼,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随烦恼。
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邪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乃至所修勝行。謂福及智等。釋云。本性住種姓者。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成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姓。菩薩地說。無始法爾六處殊勝。
这些都是扰乱有情众生的身心,能够阻碍涅槃,称为烦恼障。所谓的所知障,是指执着于错误的认知,将虚妄的法视为实有,以邪见为首,包括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盖了所知的境界,没有颠倒性,能够阻碍菩提,称为所知障。甚至菩萨在资粮位中,虽然能够压制粗重的烦恼,但对于细微的烦恼和随眠,以及止观的力量还比较微弱,未能完全压制和消除。这个位置还未证得唯识真如,依靠坚定的理解力来修行各种胜行,应当知道这也是解行地的范畴。甚至所修行的胜行,包括福德和智慧等。解释说,本性住种姓的人,未曾听闻正法,但无漏种从无始以来自然成就,没有通过熏习使其增长,称为本种姓。性指的是实体,姓指的是类别,意味着本性成就并安住于这位菩萨,种子的类别差别,不是现在才有的,称为本性住种姓。菩萨地说,从无始以来,六处自然具有殊胜的特性。
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此聞正法已去。令無漏舊種增長數習種姓。菩薩地說。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者。此上四力。攝論云。能悟入中。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已得奉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即善友力。已得一向決定勝解。非諸惡友所能動搖。名作意力。已善積習諸善根等。名資糧力。隨眠義者。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名隨眠。或隨增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故。名隨眠。何。故眠者乃是增義。如。人睡眠眠。
名为固有本性种姓。通过习惯所形成的种姓,是指在听闻正法之后,使得无漏的旧有种子得以增长,通过持续的修行来培养种姓。在《菩萨地》中提到,听闻十二分教法,法界等流,平等无差别地流转。法界的本性是善的,顺应恶行则违背。具备各种功德,这也是如此,因此称为等流。依靠善友,通过作意、积累资粮和四种胜力,这些在《摄论》中提到,能够悟入其中。大乘的多闻熏习相续,这是因力。已经得到奉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这就是善友的力量。已经得到坚定的胜解,不是恶友所能动摇的,称为作意力。已经很好地积累了各种善根,称为资粮力。随眠的意义是,跟随有情众生,常在生死轮回中,潜伏在藏识中,不在其他地方显现,因此称为随眠。或者随着烦恼的增长,因此称为随眠。随,追逐有情众生,烦恼多多增长,因此称为随眠。为什么称为眠呢?因为眠即是增长的意思,就像人睡眠时的眠。
即滋多。故過失增。是隨眠義。即二障種也。二加行位。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乃至菩薩此四加行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自心。知所取非有。以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乃至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釋云。四總名順決擇分者。則名真實決擇分。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簡疑品。彼猶預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分者。是支因義。即擇法覺支。現前立少物者。心上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真時。此相便滅。相者。即是空所執相。三通達位。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論曰。
若時菩薩於所餘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乃至此智。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乃至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
後相見道。後得智攝。諸後得智。有二分耶。乃至此智現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有現身說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勝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釋曰。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者。既無相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離自己體之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緣緣。直親照彼。不變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體故。
問。若爾。真如應非所緣緣。無似境相故。
答。不然。帶如之相起故。離自體法既無影像。不可言帶彼相起。如何說有所緣緣。彼皆離自體故。既亦帶相起名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者。不變為無相。為見所緣故。以無相分。直照於無。無非有體。所緣緣義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親緣於無。此文理證也。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忍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此故。捨二麁重。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能捨彼二麁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
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雜染時假說新淨。即此新淨說為轉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云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五究竟位。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前。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者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莊嚴經論。說四加行位。偈曰。爾時此菩薩。次第得定心。唯見意言故。不見一切義。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說。明此明名見法忍。偈曰。為長法明故。堅固精進故。法明增長已。
通達唯心住。釋曰。此中菩薩。為增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偈曰。諸義悉是光。由見唯心故。得斷所執亂。是則住於忍。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薩忍位。偈曰。所執亂雖斷。尚餘能執故。斷此復速證。無間三摩提。釋曰。此中菩薩。為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三摩提。
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
答。由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乃至五位。第一資糧位。初學唯識。為發心之始。第一發心分。依止大菩提而發心故。菩薩善生。有四義。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第二通達位頌曰。已知義類性。善住唯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論曰。此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第三見道位頌曰。
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論曰。此位如彼現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有所取物。所取物無故。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知善住法界自性。第四修道位頌曰。無分別智力。恒平等遍行。為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論曰。此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等作。及遍處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此智力。譬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眾毒。第五究竟位頌曰。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速窮功德海。論曰。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緣故。
問。云何總聚緣。
答。心根安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如此知已。速窮功德海。即佛果功德海。能速窮彼岸。故攝論偈云。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義趣唯言類。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釋曰。復有現觀伽他。如經。莊嚴論說。
其中難解。於此顯示。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者。資糧有二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施等三波羅蜜多。是福德資糧。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多。二資糧攝。何以故。若為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德而行精進。是福德資糧。如是靜慮波羅蜜多。亦通二種。若緣無量而修靜慮。是福德資糧。餘是智慧資糧。如是資糧。是誰所有。謂諸菩薩。長遠難度。名無邊際。如無邊語。非無有邊。但以多故。得無邊稱。此亦如是。於法思量善決已者。要由定後思惟諸法。方善決定。非餘所能。故了義趣唯言類者。謂了知諸義。
唯意言為因。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者。謂若了知似義顯現。唯是意言。即住似義唯心正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謂從此後現證真如。永離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現證。次當顯示。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者。體知離心無所緣義。彼無有故。即會能緣心亦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者。謂諸菩薩了達此二悉皆是無。等住二無真法界者。謂平等住離義離心真實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者。謂諸菩薩無分別智。所有勢力。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性平等故。內外諸法皆如是觀。故名周遍常恒。
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者。滅謂除滅。依謂所依。即所依中雜染法因。極難了故。如谿谷林榛梗難入。過失聚者。是雜染法熏習自性。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者。謂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真如中。及能緣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謂緣如來所有正教。總為一相。應知即是無分別心。了知念趣唯分別者。謂彼安住根本心已。為說正教。由後得智念諸義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者。謂諸菩薩。由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德海岸。如是五頌總略義者。謂第一頌顯資糧道。第二頌初半顯加行道。後半第三顯於見道。
第四一頌顯於修道。第五一頌顯究竟道。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
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淨。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
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降。如慤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眾像。眾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