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教明一切萬法。至理虛玄。非有無之詮絕自他之性。若無一法自體。云何立宗。
教义阐明了所有存在的事物与现象,至高无上的道理深奥而难以捉摸,它超越了有与无的界限,不依赖于自身或他物的特性。如果没有一个事物固有的本质,又怎能建立教义呢?
答。若不立宗。學何歸趣。若論自他有無。皆是眾生識心分別。是對治門。從相待有。法身自體。中實理心。豈同幻有。不隨幻無。楞伽經云。佛言。大慧。譬如非牛馬性。牛馬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相。古釋云。馬體上不得說牛性是有是無。然非無馬自體。以譬法身上不得說陰界入性是有是無。然非無法身自相。此法空之理。超過有無。即法身之性。然有趣有向。智背天真。無得無歸情生斷滅。但有之不用求真規宛爾。無之自然足。妙旨煥然。則寂爾有歸。恬然無間。頓超能所。不在有無。可謂真歸。能通至道矣。
回答说,如果不建立教义,修行者将如何找到归宿和方向?如果讨论自身与他物的存在与否,这些都是众生心中的分别作用,是治疗心灵烦恼的方法。从相对存在的角度来看,法身的本质是中道实相的理心,不同于虚幻的存在,也不随虚幻而消失。《楞伽经》中佛说,大慧,就像牛马的本性,实际上既非有也非无。它们并非没有自身的特性。古代的解释说,不能在马身上说牛的本性是有或无,但并非没有马的自身特性。这就像在法身上不能说五阴十八界的特性是有或无,但并非没有法身的自身特性。这种法空的道理超越了有与无,即是法身的本性。然而,追求有趣和有向的智慧背离了自然真理,没有得到也没有归宿,情感上产生了断灭。但有的存在不需要寻求真实的规范,无的存在自然充足。妙旨清晰可见,那么寂静就有了归宿,平静而无间断,顿时超越了能知与所知,不在有与无之中,这才是真正的归宿,能够通达至高无上的道理。
問。以心為宗。如何是宗通之相。
问:以心为宗,如何体现宗通之相?
答。內證自心第一義理。住自覺地。入聖智門。以此相應。名宗通相。此是行時。非是解時。因解成行。行成解絕。則言說道斷。心行處滅。如楞伽經云。佛告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所以悟心成祖。先聖相傳。故達磨大師云。明佛心宗。寸無差悟。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偈云。亦不覩惡而生慊。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愚而近賢。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答:内证自心的第一义理,安住于自觉之地,进入圣智之门。以此相应,称为宗通之相。这是实践之时,而非仅是理解之时。因为理解促成实践,实践成就则理解终结。于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楞伽经》所说,佛告诉大慧,宗通是指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向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向光明辉发,这称为宗通之相。因此,悟心成祖,先圣相传。所以达磨大师说,明佛心宗,寸无差悟,行解相应,称之为祖。又有偈语说,也不因见恶而生厌,也不因观善而勤措,也不因舍愚而近贤,也不因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称之为祖。
問。悟道明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云何說其行相。
问:悟道明宗,就像人喝水,冷暖自知,如何描述其行为表现?
答。前已云。諸佛方便。不斷今時。密布深慈。不令孤棄。已明達者。終不發言。只為因疑故。問因問故答。此是本師。於楞伽會上。為十方諸大菩薩。來求法者。親說此二通。一宗通。二說通。宗通為菩薩。說通為童蒙。祖佛俯為初機童蒙。少垂開示。此約說通。只為從他覓法。隨語生解。恐執方便為真實。迷於宗通。是以分開二通之義。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乃至緣自覺趣光明輝發。若親到自覺地。光明發時。得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群盲眼開。分明照境。驗象真體。終不摸其尾牙。見乳正色。豈在談其鵠雪。當此具眼人前。
答:之前已经提到,所有佛陀运用方便法门,持续不断地在当下,秘密地布下深厚的慈悲,不让众生感到孤独和被遗弃。已经明达的人,最终不会发表言论,只是因为有疑惑,才会提出问题和回答。这是我们的本师,在楞伽会上,为来自十方的各位大菩萨,那些来求法的人,亲自讲述这两种通达。一种是宗旨通达,另一种是说法通达。宗旨通达是为菩萨,说法通达是为初学者。祖佛为了初学者,稍微给予开示。这是关于说法通达的,只因为从他人那里寻求法门,随着语言产生理解,恐怕会将方便法门当作真实,迷失在宗旨通达中。因此,区分了两种通达的意义。宗旨通达,是指依靠自己获得的胜进相,远离言语、文字和妄想,甚至依靠自己觉悟,趋向光明,光辉四射。如果亲自达到自觉的境界,光明出现时,可以说就像人喝水,冷暖自知。就像一群盲人睁开眼睛,清晰地看到景象,验证象的真实形态,最终不会触摸它的尾巴和牙齿。看到牛奶的真正颜色,怎么会在谈论它的鹄雪。在这些具有洞察力的人面前。
若更說示。則不得稱知時名為大法師。實見月人。終不觀指。親到家者。自息問程。唯證相應。不俟言說。終不執指為月。亦不離指見月。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勅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
如果再进一步解释,那么不能称赞那些真正理解时机的人为大法师。真正见过月亮的人,不会只盯着手指看。那些亲自到达目的地的人,自然会停止询问路线。只有亲自体验和相应的人,不需要言语的解释。他们不会固执地将手指当作月亮,也不会离开手指去找寻月亮。就像《大涅槃经》中所说,比如有一个国王,告诉一个大臣,你牵一头象来给盲人们看。那时大臣接受了国王的命令,聚集了许多盲人,把象展示给他们。这时,那些盲人各自用手触摸。大臣随后回来,对国王说,我已经展示完毕。那时国王召集了盲人们,分别问他们,你们看到象了吗?盲人们都说,我已经看到了。国王问,象是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象的形状像萝卜根。摸到象耳的人说,象像簸箕。摸到象头的人说,象像石头。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像杵。摸到象脚的人说,象像木臼。摸到象背的人说,象像床。摸到象肚子的人说,象像瓮。
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應正遍知。臣喻方等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是諸眾生聞佛說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雖滅。次第相續。是故獲得無上如來三十二相如來常色。如來色者。常不斷故。是說色名為佛性。譬如真金。質雖遷變。色常不異。或時作釧作盤。然其黃色初無改易。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質雖無常。而色是常。以是故。說色為佛性。乃至說受想行識等為佛性。又有說言。離陰有我。我是佛性。如彼盲人。各各說象。
那些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就像一根绳子。善男子,就像那些盲人,他们不描述象的整体,也不是完全不描述。如果这些个别的特征都不是象,那么除了这些特征之外,就没有别的象了。善男子,国王就像如来应正遍知,大臣就像方等大涅槃经,象就像佛性,盲人就像所有无明的众生。这些众生听到佛陀的教导后,有的说,色即是佛性。为什么呢?因为色虽然会消失,但会连续不断地出现,因此能够获得无上的如来三十二相,如来的色是恒常不变的。所以,他们说色就是佛性。就像真金,虽然形状会改变,但颜色始终不变。有时被做成镯子,有时被做成盘子,但它的黄色始终没有改变。众生的佛性也是如此,虽然本质是无常的,但色是恒常的。因此,他们说色是佛性。甚至有人说,受、想、行、识等也是佛性。还有人说,五阴之外有我,我即是佛性。就像那些盲人,每个人都在描述象。
雖不得實。非不說象。說佛性者。亦復如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而實無我。眾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無別我。善男子。譬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離是之外。更無別華。又佛言。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與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
虽然不能得到实质,但并非不谈论象。谈论佛性也是如此。它不等同于六法,也不脱离六法。善男子,因此我讲众生的佛性,不是色也不脱离色,乃至不是自我也不脱离自我。善男子,有些外道虽然谈论有我,但实际上没有我。众生的我,就是五阴。除了五阴之外,没有别的我。善男子,就像茎、叶、须、台合起来成为莲花,除了这些之外,没有别的莲花。佛又说,善男子,这些外道愚痴如小孩,没有智慧和方便,不能深刻理解常与无常、苦与乐、净与不净、我与无我、寿命与非寿命、众生与非众生、实与非实、有与非有。在佛法中,他们只取一小部分,错误地认为有常乐我净,但实际上并不知道常乐我净。就像天生的盲人,无法识别乳色,于是问别人,乳色是怎样的。别人回答说,颜色白如螺贝。盲人又问。
是乳色者。如貝[革*卬]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粖。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粖耶。稻米粖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粖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鵠。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夫真實諦者。宗鏡所歸。
所谓乳色,就像螺貝的颜色。回答说不是。又问,螺貝的颜色像什么?回答说,就像稻米碎粒。盲人又问,乳色柔软,像稻米碎粒吗?稻米碎粒又像什么?回答说,就像雨和雪。盲人又说,那稻米碎粒冷得像雪吗?雪又像什么?回答说,就像白鹄。这个天生的盲人,虽然听到了这四种比喻,终究不能真正认识乳的本色。那些外道也是如此,终究不能认识常乐我净的真理。善男子,因此,在佛法中,有真实的真理,而不是在那些外道中。所谓真实的真理,是所有教义的最终归宿。
未聞悟時。不信解者。所有說法。及自修行。皆成生滅折伏之門。不入無生究竟之道。如菴提遮女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又問曰。頗有明知生而不生相。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又問曰。頗有無知不識生性。而畢竟不為生所留者不。答曰無。所以者何。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之處。而安相常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今不能見諸法者。
在未听闻和开悟之前,那些不信解的人,他们所说的法和自己的修行,都只是生灭和降伏的途径,不能进入无生究竟的道。就像《庵提遮女经》中所说,那时文殊师利又问:有没有明知生而不被生相所留的人?回答说有,虽然自己明白看见,但力量还不够,仍被生相所留。又问:有没有无知不识生性,却终究不被生相所留的人?回答说没有。为什么呢?如果不见生性,即使通过调伏得到少许安宁,不安的状态总是需要对治。如果能够看见生性,即使在不安的境地,安宁的状态也会常常显现。如果不是这样理解,即使有种种高深的辩论和讲述,深奥的经文,也仍然是生灭的心。讲述那些实相的密要之言,就像盲人辩论颜色,因为别人的话,能说出青黄赤白黑,却不能自己看见颜色的真实面貌。现在不能看见诸法的人。
亦復如是。但今為生所生。為死所死者。而有所說者。乃於其人。即無生死之義耶。若為常無常所繫者。亦復如是。當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說有空義耶。故知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為得道。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以一切法空無所有。皆不自在。虛誑不堅。故一切法。無生無起。無知無見。復次善現。一切法性。無所依止。無所繫屬。由此因緣。無生無起。無知無見。華嚴經云。如實法印。印諸業門。得法無生。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印諸境界。諸佛護念。發心迴向。與諸法性。相應迴向。入無作法。成就所作方便。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鏡之人。
同样地,现在因为生而有生,因为死而有死,有所说法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并没有生死的意义。如果被常无常所束缚,也是如此。应当知道,真正领悟空性的人,也不会自我执着于空。因此,才说有空性的意义。所以,能够深刻理解万法无生本质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大般若经》中佛说:善现,因为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实质,不真实,不坚固,所以一切法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再次,善现,一切法的本性,不依赖任何东西,不隶属于任何事物。由于这个因缘,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华严经》说:如实的法印,印证了所有业力之门,得到法的无生,安住在佛所安住的地方,观察无生的本质,印证了所有境界。所有佛都护念,发起心愿,回向,与所有法性相应地回向,进入无作法,成就所作的方便。因此,不了解唯心的宗旨,没有进入宗镜的人。
向無生中。起貪癡之垢。於真空內。著境界之緣。以為對治。成其輪轉。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諸法無行經云。若菩薩見貪欲際。即是真際。見瞋恚際。即是真際。見愚癡際。即是真際。則能畢滅業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諸法畢竟滅相故。自見其身。亦見他人。以是見故。便起身口意業。乃至不見佛。不見法。不見僧。是則不見一切法。若不見一切法。於諸法中。則不生疑。不生疑故。則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則自寂滅。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
在不生不灭的境界中,人们却产生了贪婪和愚痴的污染。在超越形象与意识的真空中,人们却执着于各种境界。如果能够反思,心灵和环境都将归于寂静。正如《诸法无行经》所说,如果菩萨认识到贪婪的极限,那就是真实的极限;认识到愤怒的极限,那就是真实的极限;认识到愚昧的极限,那就是真实的极限。这样就能够彻底消除业障的罪过。然而,普通人和愚昧的人不知道所有事物最终都将归于寂灭,他们看到自己和他人,因此产生了身、口、意的行为。甚至他们看不到佛、法、僧,也就是说,他们看不到一切法。如果他们看不到一切法,在所有法中就不会产生疑惑。没有疑惑,就不会接受任何法。不接受任何法,就会自然地达到寂灭。《不思议佛境界经》中说,那时,世尊对文殊师利菩萨说:‘童子,你能够理解如来所居住的平等法吗?’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世尊,我已经理解了。’
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瞋癡。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瞋癡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瞋癡。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瞋癡。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
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瞋癡。無有出離。以有。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中觀論偈云。從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從非法不生。法。及於非法。直釋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無。如兔角等。若從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兒。從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從非法生非法者。如龜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論云。復有念言。若如來但證無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無邊。是故經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謂何。即無所得。
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無非佛法。云何一切。皆無所得。經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無生性故。若無生即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說故。一切法無有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龐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熱。嵐風吹動不聞聲。百川競注海不溢。五嶽名山不見形。澄清靜慮無蹤跡。千途盡總入無生。故知諸法從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萬境曠然。元同不二之門。盡入無生之旨。所以傅大士行路難云。君不見。諸法但假空施設。寂靜無門為法門。一切法中心為主。余今不復得心原。究撿心原既不得。當知諸法併無根。
又無生有二。如通心論云。一法性無生。妙理言法。至虛言性。本來自爾。名曰無生。二緣起無生。夫境由心現。故不從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異。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無因生。亦云。一理無生。圓成實性。本不生故。二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止觀云。若釋金剛經。即轉無生意。度入不住門中。種種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等布施。雖諸法不住。以無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無住法住世諦。即是入假。以無住法住實相。即是入中。此無住慧。即是金剛。三昧。能破盤石沙礫。徹至本際。又如釋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剛三昧。
天親無著論。開善廣解。詎出無生無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經萬論。豁矣無疑。此是學觀之初章。思議之根本。釋異之妙慧。入道之指歸。綱骨曠大。事理具足。一解千從。法門自在。故知一切諸法。皆從無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離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離真而恒俗。則幻有立而無生顯。空有歷然。兩相泯而雙事存。真俗宛爾。斯則無生而無不生。不住二邊矣。如古德頌云。無生終不住。萬像徒流布。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固。
問。以心為宗。理須究竟。約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雷同。有濫圓覺。如金鍮共爇。真偽俄分。砂米同炊。生熟有異。未審以何心為宗。
答。誠如所問。須細識心。此妙難知。唯佛能辯。只為三乘慕道。見有差殊。錯指妄心。以為真實。認妄賊而為真子。劫盡家珍。收魚目以作驪珠。空迷智眼。遂使愚癡之子。陷有獄之重關。邪倒之人。溺見河之駭浪。戲熾焰於朽宅。忘苦忘疲。臥大夢於長宵。迷心迷性。皆為執斯緣慮。作自己身。遺此真心。認他聲色。斯則出俗外道。在家凡夫之所失也。乃至三乘慕道。法學。禪宗。亦迷此心。執佛方便。致使教開八網。乘對四機。越一念而遠驟三祇。功虛大劫。離寶所而久淹化壘。跡困長衢。斯即權機小果。乃至禪宗不得意者之所失也。所以首楞嚴經云。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砂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釋曰。此二種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無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無明。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忽起而有其念。
忽起即是無始。如睛勞華現。睡熟夢生。本無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處。皆自妄念。非他外緣。從此成微細業識。則起轉識。轉作能心。後起現識。現外境界。一切眾生。同用此業轉現等三識。起內外攀緣。為心自性。因此生死相續。以為根本。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淨心。亦云清淨本覺。以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目為清淨。此清淨體。是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以隨染不覺不守性故。如虛谷任響。隨緣發聲。此亦如然。能生諸法。則立見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隨染淨之緣。遺此圓常之性。
如水隨風。作諸波浪。由此眾生。失本逐末。一向沈淪。都不覺知。枉受妄苦。雖受妄苦。真樂恒存。任涉昇沈本覺不動。如水作波。不失濕性。唯知變心作境。以悟為迷。從迷積迷。空歷塵沙之劫。因夢生夢。永昏長夜之中。故經云。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迴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於無相真原。轉作有情妄想。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瞖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匪離虛空之性。瞖消空淨。浪息潭清。唯一真心。周遍法界。
又此心不從前際生。不居中際住。不向後際滅。昇降不動。性相一如。則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羂。別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動深慈。倍生憐愍。故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於是傳衣。阿難執此妄心。如來所以呵斥。如經云。佛告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
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想相。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
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古釋云。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若執此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緣塵。即同斷滅。以妄心攬塵成體。如鏡中之像。水上之泡。迷水執波。波寧心滅。迷鏡執像。像滅心亡。心若滅時。即成斷見。若知濕性不壞。鏡體常明。則波浪本空。影像元寂。故知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執末為本。以妄為真。生死現時。方驗不實。故古聖云。見鑛不識金。入爐始知錯。
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
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云。焰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虛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
皆是無常。如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故經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裏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真心行相。有何證文。
答。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是心無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後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乃至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乃至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大般若經云。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釋曰。若了自心。無事不辦。或妄取前境界。
却成內自不足。所以金剛三昧經云。菩薩觀本性相。謂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論釋云。無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為主。故名心王。生滅動亂。違此心王。不得還歸。故言失也。又心者。統攝諸法。一切最勝。無一法而不攝。王者。統御四海。八表朝宗。無一民而不臣。故如幻三昧經云。不求諸法。是名己身。進趣大乘方便經云。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問。心能作佛。心作眾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執妄心。故成眾生。若成佛。皆具圓通五眼。無漏五陰。故經云。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云何說真心。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答。若是妄心見聞。須假因緣能所生起。如云。眼具九緣生等。若無色空和合之緣。見性無由得發。五根亦然。皆仗緣起。斯則緣會而生。緣散而滅。無自主宰。畢竟性空。如楞伽經偈云。心為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技眾。如歌舞立技之人。隨他拍轉。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五根亦如是。但隨意轉。如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何者。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真心則不爾。常照常現。鐵圍不能匿其輝。遍界遍空。穹蒼不能覆其體。非純非雜。萬法不能隱其真。無住無依。塵勞不能易其性。豈假前塵發耀。對境生知。
自然寂照靈知。湛然無際。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甞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
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黤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釋曰。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者。此先明世見。非眼莫觀。若令急合。則無所見。與耳等。
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體外繞。雖不假眼。而亦自知。此況真見。不藉外境。緣見因明暗成無見者。此牒世間眼見。須仗明暗因緣。根塵和合。方成於見。無見。不明自發者。此正明真見之時。見性非眼。既不屬眼。又何假明暗根塵所發。則不明之明。無見之見。自然寂照靈知。何曾間斷。且世間明暗虛幻出沒之相。又焉能覆蓋乎。是以明不能明。暗不能暗也。故云。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豈非圓妙。所以學人問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云。如人夜裏摸得枕子。
問。妄心行相。有何證文。
答。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云。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念心作是思惟。此心無常。而謂常住。於苦謂樂。無我謂我。不淨謂淨。數動不住。速疾轉易。結使根本。諸惡趣門。煩惱因緣。壞滅善道。是不可信。貪瞋癡主。一切法中。心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眾法。種種世間皆由心造。心不自見。若善若惡。悉由心起。心性迴轉。如旋火輪。易轉如馬。能燒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觀。於念不動。不隨心行。令心隨已。若能伏心。則伏眾法。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
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讀誦。不應增長。復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當作。若有已作今作當作。當知是心必定無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則無怨親。非怨非親。心若常者。則不應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雖有所作。不應增長。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心性。各各別異故。當知無常。又云。云何現喻。如經中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喻。可驗。即今眾生之心。如猿猴之處高樹。上下不停。猶彌泥之泛迅流。出入無礙。似幻士之遊眾會。名相皆虛。
若技兒之出戲場。本末非實。所以正法念處經云。又彼比丘。次復觀察心之猿猴。如見猿猴。如彼猿猴躁擾不停。種種樹枝。華果林等。山谷巖窟。迴曲之處。行不障礙。心之猿猴。亦復如是。五道差別。如種種林。地獄。畜生。餓鬼。諸道。猶如彼樹。眾生無量。如種種枝。愛如華葉。分別愛聲諸香味等。以為眾果。行三界山。身則如窟。行不障礙。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獄餓鬼。畜生。生死之地。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之技兒。如見技兒。如彼技兒。取諸樂器。於戲場地。作種種戲。心之技兒。亦復如是。種種業化。以為衣服。戲場地者。謂五道地。
種種裝飾。種種因緣。種種樂器。謂自境界。技兒戲者。生死戲也。心為技兒種種戲者。無始無終長生死也。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彌泥魚。如見彌泥。如彌泥魚。在於河中。若諸河水。急速亂波。深而流疾。難可得行。能漂無量。種種樹木。勢力暴疾。不可遮障。山河水。峻速急惡。彼彌泥魚。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彌泥。亦復如是。於欲界河急疾波亂。能出能入。能行能住。
大智度論云。如佛說。凡夫人。或時知身無常。而不能知心無常。若凡夫人。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歲。二十歲。是心日日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如是無量因緣。故知心無常。是名心念處。行者思惟。是心屬誰。誰使是心。觀已。不見有主。一切法因緣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我。若無我。誰當使是心。止觀云。起一念慮知之心。隨善惡而生十道。一若其心念念專貪瞋癡。攝之不還。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發地獄之心。
行火塗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達誘眾者。此發畜生心。行血塗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塗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勝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已。如鵄高飛下視。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脩羅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嗅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折伏麁惡。此上品善心。行於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纔有所作。
一切弭從。此發欲界主心。行魔羅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顒顒。此發世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塵六欲。外樂蓋微。三禪之樂。猶如石泉。其樂內重。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惡輪環。凡夫耽湎。賢聖所訶。破惡由淨慧。淨慧由淨禪。淨禪由淨戒。尚此三法。如飢如渴。此發無漏心。行二乘道。此上十心。或先起非心。或先起是心。或是非並起。譬象魚風。並濁池水。象譬諸非。自外而起。魚譬內觀羸弱。為二邊所動。風譬內外合雜。穢濁混和。前九種心是生死。如蠶自縛。後一種心是涅槃。
如麞獨跳。雖得自脫。未具佛法。俱非。故雙簡。明知三界無別理。但是妄心生。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電。猛若狂風。起塵勞。速甚瀑川之水。歘生五欲。急過旋火之輪。是以結構四魔。驅馳十使。沈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裏之珠。徒經艱險。鬪沒額中之寶。空自悲嗟。皆因妄心。迷此真覺。終無別失。有出斯文。如上依教所說。真妄二心。約義似分。
歸宗匪別。何者。真心約理體。妄心據相用。今以理恒是心。不得心相。心恒是理。不動心相。如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壞波相。是以動靜無際。性相一原。當凡心而是佛心。觀世諦而成真諦。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若攝境為心。是世俗勝義。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勝義勝義。如是而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雙照真俗。無住住故。
宗鏡錄卷第三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