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五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三能變中。已論八識。今依經論。更有多門。舒則無邊。卷唯一道。經中又明。有九種識。以兼識性故。或以第八染淨別開。故言九識。非是依他體有九。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九識者。以第八染淨。別開為二。以有漏為染。無漏為淨。前七識不分染淨。以俱是轉識攝故。第八既非轉識。獨開為二。謂染。與淨。合前七種。故成九識。
在三能变中,已经讨论了八识。现在根据经论,还有更多的门类。展开则无边无际,收卷则归于一道。经中还明确提到有九种识,这是因为包括了识性。或者因为第八识的染净不同而分开来说,所以说有九识。并不是说依他体有九个,也不是说体类分别有九识。所谓九识,是因为第八识的染净分别开为两个,有漏的为染,无漏的为净。前七识不分染净,因为它们都是转识所包含的。第八识既然不是转识,就单独分为两个,即染与净。加上前七种,因此成为九识。
問。以何經論。證有九識。
问。根据什么经论,证明有九识。
答。楞伽經說。頌云。由虛妄分別。是則有識生。八九識種種。如海泉波浪。又金剛三昧經云。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論釋云。一切情識。則是八識奄摩羅者。是第九識。古德云。一切唯心造者。然其佛果契心。則佛亦心造。謂四智菩提。是淨八識之所造故。若取根本。即淨第八。若依真諦三藏。此佛淨識。稱為第九。名阿摩羅識。唐三藏云。
答。《楞伽经》中说,颂云:“由于虚妄分别,便有识生。八、九识种种,如海泉波浪。”《金刚三昧经》中也说,无住菩萨对佛说:“尊者,用什么方法转变,而使众生的一切情识转入唵摩罗?”佛说:“诸佛如来,常以一种觉悟,转变各种识入唵摩罗。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众生的本觉,常用一种觉悟唤醒众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本觉。觉悟到各种情识的空寂无生。为什么呢?因为决定的本性,本来没有动摇。”论释说:“所有情识,即是八识。唵摩罗,是第九识。”古德说:“一切唯心造。”然而佛果契合心,那么佛也是心所造。所说的四智菩提,是清净的八识所造。如果从根本来说,就是清净的第八识。如果依据真谛三藏的说法,这佛的净识,称为第九,名为阿摩罗识。唐三藏说。
此翻無垢。是第八異熟。謂成佛時。轉第八成。無別第九。若依密嚴。文具說之。經云。心有八識。或復有九。又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為九有。又真諦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華嚴論明。解深密經說。九識為純淨無染識。如瀑流水。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等。皆以阿陀那識為依故。又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
这里所说的“无垢”,指的是第八识的异熟,即在成佛时,第八识转变成为无垢识,并没有另外的第九识。如果依据密严经的详细记载,经文提到心有八种识,或者还有第九种。又说,如来的清净藏也称为无垢智,这与真谛所立的第九识相同,因为它超越了障碍,不同于异熟识的九有。真谛所翻译的《决定藏论》中关于九识的篇章提到,第九阿摩罗识有两种,一种是所缘,即真如;另一种是本觉,即真如智。能缘的即是不空如来藏,所缘的即是空如来藏。如果根据通论,这两种都是以真如为本体。《华严论》中明确,《解深密经》说九识是纯净无染的识,就像瀑布流水,产生许多波浪,所有这些波浪都依赖于水。五识、六识、七识、八识等都是以阿陀那识为依据。又说,这样的菩萨虽然依靠法住智作为依止,为了建立的缘故。
此經意令於識處。便明識體本唯真智故。如彼瀑流。不離水體而生波浪。又如明鏡。依彼淨體無所分別。含多影像。不礙有而常無故。如是自心所現識相。不離本體無作淨智。所現影相。都無自他內外等執。任用隨智。無所分別。又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深細者。引彼凡流。就識成智。不同二乘。及漸始菩薩。破相成空。不同凡夫。繫而實有。不同彼故。不空不有。何法不空。為智能隨緣照機利物故。何法不有。為智正隨緣時。無性相故。無生住滅故。華嚴經則不然。但彰本身本法界一真之根本智佛體用故。混真性相法報之海。直為上上根人。頓示佛果德。
这部经文的意图是让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明白认识的本质原本就是真正的智慧。就像瀑布的水流,不离水的本质而产生波浪;又如明镜,依靠其清净的本质,不进行分别,却能包含众多影像,虽然存在却不妨碍其本质的空无。同样,我们自心所显现的认识现象,也不离其本质的无为清净智慧,所显现的影像,没有任何自我、他人、内在、外在等的执着。任由智慧发挥作用,不进行分别。经文还提到,阿陀那识是非常深奥微妙的,深奥微妙之处在于,它引导凡夫的流转,将认识转化为智慧,不同于二乘和刚开始修行的菩萨,他们通过破除表相来实现空性,不同于凡夫,他们被束缚而执着于实有。不同于他们,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什么法是不空的?因为智慧能够随着因缘照见根机,利益众生。什么法是不有的?因为智慧在随着因缘时,没有固定的性相,没有生、住、灭的变化。《华严经》则不同,它只是彰显了本来的法界、一真法界的根本智慧,以及佛的体用,混合了真性与法相、法报的海洋,直接为最上根的人,立刻展示佛果的功德。
一真法界本智。以為開示悟入之門。不論隨妄而生識等。如法華經。以佛智慧。示悟眾生。使得清淨。出現於世故。不為餘乘。若二若三。今宗鏡大意。亦同此說。但先標諸識次第權門。然後會同真智。然不即識。亦不離識。但見唯識實性之時。方鑒斯旨。似寶鏡普臨眾像。若海印頓現森羅。萬法同時。更無前後。又釋摩訶衍論云。凡集一代聖說中異說契經。總有十種識。一者。立一種識。總攝諸識。此中有四。一者立一切一心識。總攝諸識。所謂以一心識。遍於二種自在。無所不安立故。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承佛威神之力。即白佛言。世尊。
唯一真实的法界本源智慧,是开启、展示、领悟并融入佛的知见的途径。不涉及随着妄念而产生的各种识。正如《法华经》所说,佛陀以其智慧开导众生,引导他们达到清净,显现于世,因此不局限于其他教法,无论是二乘或三乘。现在《宗镜录》的主要观点也与此相同,但首先明确了各种识的顺序和方便的法门,然后汇聚于真正的智慧。这并不是直接的识,也不是脱离识,只有在领悟到唯识实性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宗旨。就像宝镜普遍映照各种形象,或者像海印瞬间显现无数事物,万法同时存在,没有先后之分。《释摩诃衍论》中说,汇集了一代圣人的教法中不同的契经,总共有十种识。第一种是建立一种识,总括所有识。这其中包括四种,第一种是建立一切一心识,总括所有识。这就是说,以一心识遍及两种自在,没有不安定的地方。在一心法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那时,文殊师利依靠佛的威神之力,向佛表白说。
說幾種識。體相云何。當願為我。分別開示。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為諸大眾。當問此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於是文殊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欲樂聞。佛告文殊言。我唯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種識者。多一一識。此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唯一識。終無餘法。是故我說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二者立阿賴耶識。總攝諸識。所謂以阿賴耶識。具足障礙義。無障礙義。無所不攝故。阿賴耶識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觀自在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通達總相識。以何義故。
请解释几种识的实质和特征。当时,世尊对文殊说:很好,很好,文殊师利,你为大众提出这个问题,仔细听,认真思考,我会为你详细解释。于是文殊对佛说:好的,世尊,我非常愿意聆听。佛告诉文殊:我只建立一种识,其他的识不建立。为什么呢?一种识,即多识,这种识具有各种力量,能够产生所有不同的名字,但最终只有一种识,没有其他法。因此我说只建立一种识,其他的识不建立。第二种是立阿赖耶识,总摄所有识,所谓阿赖耶识,具备障碍和无障碍的意义,无所不包。在契经中,阿赖耶识是这样被描述的。那时,观自在菩萨就对佛说:世尊,如何称为通达总相的识?这是基于什么意义?
名為總相。佛告觀自在菩薩言。通達總相識者。即是阿賴耶識。此識有礙事。及非礙事。具一切法。備一切法。譬如大海。為水波等。作總相名。以此義故。名為總相故。三者立末那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末那識。具足十一種義。無所不攝故。顯了契經中作如是說。種種心識。雖有無量。唯末那轉。無有餘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識。具足十一義。無所不作故。四者立四種識。一者立一意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意識有七種轉變自在。隨能作其事故。七化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幻師。唯是一人。以幻術力。變化七人。愚人見之。謂有七人。而智者見。唯有一人。
所谓总相,佛对观自在菩萨说,通达总相的识即是阿赖耶识。这种识有障碍的事和无障碍的事,具备一切法,完备一切法。就像大海,是水波等的总相。因此,称之为总相。第三,立末那识,总摄诸识,即末那识具备十一种意义,无所不摄。在契经中明确指出,种种心识虽无量,只有末那识转变,没有其他法。为什么呢?因为末那识具备十一种意义,无所不作。第四,立四种识,一是立一意识,总摄诸识,即意识有七种转变自在,能作其事。七化契经中说,比如幻师,只是一人,以幻术力变化七人,愚人见之,认为有七人,而智者见,只有一人。
無餘七人。意識幻師。亦復如是。唯是一識。能作七事。凡夫謂之有七事。而覺者見。唯有意識。無餘七事故。是名建立同一種識。四種契經中作如是說。二者。立二種識。總攝諸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意識。阿賴耶識者。總舉業轉現三識故。意識者。總舉七種轉識故。楞伽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乃至廣說故。三者。立三種識。總攝諸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末那識。三者意識。阿賴耶識者。總舉三相識故。末那識者。直意根故。意識者。總舉六種轉識故。慈雲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敬首。
达到完全涅槃的七个人,意识如幻师一般,也是如此。仅仅是一个意识,能够产生七种作用。普通人认为有七种不同的事物,但觉悟者明白,只有意识本身,没有其他七种事物。这就是建立统一意识的概念。在四部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第二种,建立两种意识,总括所有意识。一是阿赖耶识,二是意识。阿赖耶识,是总括业力、转变和显现三种识的原因。意识,是总括七种转变识的原因。在《楞伽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大慧,广泛来说有八种识,简略来说有两种。一是了别识,二是分别事识。甚至更详细地说。第三种,建立三种识,总括所有意识。一是阿赖耶识,二是末那识,三是意识。阿赖耶识,是总括三相识的原因。末那识,是直接的意根。意识,是总括六种转变识的原因。在慈云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再次,敬首。
廣說有十種識。總說有三種識。一者細相性識。二者根相性識。三者分離識。乃至廣說。四者。立四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三中。加一心識故。無相契經中作如是說。識法雖無量。不出四種識。一者所依本一識。二者能依持藏識。三者意持識。四者遍分別識。乃至廣說故。五者。立五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四中。加隨順遍轉識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有識。非彼彼識攝。遍於彼彼識。所謂隨順轉識故。六者。立六種識。總攝諸識。所為眼等五種別識。及第六意識故。四聖諦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樹王。我為小根諸眾生故。以密意趣。作如是說。但有六識。
详细来说,有十种识。总体而言,有三种识。第一种是细微相的性识,第二种是根相的性识,第三种是分离识。进一步详细来说,第四种是立四种识,总括所有识,即在前三种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种心识。在《无相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识法虽然无量,但总不出这四种识。第一种是所依的根本识,第二种是能依持的藏识,第三种是意持识,第四种是遍分别识。进一步详细来说,第五种是立五种识,总括所有识,即在前四种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种随顺遍转识。在《大无量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还有识,不被那些识所包含,却遍及那些识,即所谓的随顺转识。第六种是立六种识,总括所有识,包括眼等五种别识和第六意识。在《四圣谛契经》中,佛对树王说:我为了那些小根的众生,以密意的意趣,这样说:只有六识。
無有餘識。而實本意。為欲令知。六種識中。具一切識。於大眾中。作如是唱故。七者。立七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六識。加末那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識法有七種。所謂六識身。及末那識。如是七識。或一時轉。或前後轉。復次第七識。有殊勝力故。或時造作持藏之用。或時造作分別之依故。八者。立八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七中。加阿賴耶識故。道智契經中作如是說。心王有八。一者眼識心王。乃至八者異熟執識心王。種種識法。不出此數故。九者。立九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八中。加唵摩羅識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
没有其他的意识存在。实际上,本意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在六种意识中,包含了所有的意识。在大众中,这样宣称。第七,提出七种意识来总体概括所有意识,即前六种意识加上末那识。法门契经中这样说。再者,文殊师利,意识的法则有七种,即六识身和末那识。这七种意识,有时同时转变,有时前后转变。再者,第七识,由于具有特殊的能力,有时发挥维持和保存的作用,有时作为分别的依据。第八,提出八种意识来总体概括所有意识,即在前七种中加上阿赖耶识。道智契经中这样说。心王有八种,第一种是眼识心王,直到第八种是异熟执识心王。各种意识的法则,不会超出这个数目。第九,提出九种意识来总体概括所有意识,即在前八种中加上唵摩罗识。金刚三昧契经中这样说。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故。十者。立十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心量雖無量。而不出十識。又攝大乘論明十一種識。由本識能變異作十一識。本識即是十一識種子。分別是識性。識性何所分別。分別無為有。故言虛妄。分別為因。虛妄為果。以此分別性。攝一切種子盡。諸識差別有十一。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惡兩道生死識。身識至言說等九識。
那时无住菩萨向佛陀提问说:“世尊,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众生的所有情感和意识,使它们进入唵摩羅的状态呢?”佛陀回答说:“所有佛陀都通过一种顿悟的状态来转化各种意识,使它们进入唵摩羅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十种识,总括所有意识。这十种识包括前九种识,再加上一种称为一切一心识的识。在法门契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虽然心量无量,但所有意识都可以归纳为这十种识。另外,《攝大乘論》中提到了十一种识,这是因为本识能够变化出十一种不同的识。本识是所有识的种子,而分别则是识的本性。识的本性如何分别呢?分别本无实体,所以说它是虚妄的。分别作为因,虚妄作为果。通过这种分别的本性,可以包含所有种子。各种识的差别共有十一种,包括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以及善恶两道生死识。从身识到言说识等九种识。
因言說熏習種子生。自他差別識。因我見熏習種子生。善惡兩道生死識。因有支熏習種子生。身識。謂眼等五界。身者識。謂染污識。受者識。謂意界。應受識。謂色等六外界。正受識。謂六識界。世識。謂生死相續不斷識。數識。謂從一至阿僧祇。處識。謂器世間。言說識。謂見聞覺知。又欲顯虛妄分別。但以依他性為體相。虛妄分別。即是亂識。變異。略有四種識。一似塵識。二似根識。三似我識。四似識識。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識。真實性不得顯現。又大乘起信論說。三細識。六麁相。三細相者。論云。復次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一。
由于言语的熏习,种子生起,形成了自我与他人的差别认知。由于我见的熏习,种子生起,导致了善恶两道的生死认知。由于有支的熏习,种子生起,形成了身体的认知,即眼等五识。身体者的认知,指的是染污的认知。承受者的认知,指的是意界。应受的认知,指的是色等六外界。正受的认知,指的是六识界。世的认知,指的是生死相续不断的认知。数的认知,指的是从一至无量。处的认知,指的是器世间。言说的认知,指的是见闻觉知。此外,为了显示虚妄分别,仅以依他性为体相。虚妄分别,即是乱识,变异,大致有四种识:一是似尘识,二是似根识,三是似我识,四是似识识。如果不明确指出一切法唯有识,真实性就无法显现。《大乘起信论》中说,三细识,六粗相,三细相是:再次依据觉,而有不觉,生出三种相,不相舍离。
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心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智相。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二。相續相。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三執著相。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四執名等相。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五起業相。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六業繫苦相。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是故當知。一切染法。悉無有相。皆因無明而生起故。古釋云。初無明為因。生三細識。後境界為緣。生六麁相。
以依無明成妄心。依妄心起無明。三細相者。初業相。依不覺心動。心動名業。業有二種。一動作故。是業義。故云依不覺故。心動名業。覺則不動。得始覺時。則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也。動則有苦。如得寂靜無念之時。是涅槃妙樂。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此動念極微細。是精動隱流之義。緣起一相。能所不分。當阿賴耶識自體分也。
如無相論。問。此識相何境界。
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賴耶業相義說也。心王念法。不分能所故。次約本識見相二分為二也。能見相。即是轉相。依前業相轉成能見。故言以依動故能見。若依性靜門。即無能見。故云不動即無見。反顯能見心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辯之。如攝論云。此識緣境。不可知故。既所緣不可知。則約能緣以明本識轉相義也。三境界相。則是現識。依前轉相。能顯境界。故云依見故境界妄現。楞伽經云。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此之現相。當在本識。此三細相並由根本無明。動本靜心。成此三細。後以境界為緣。生六種麁相。則分別事識也。如楞伽偈云。境界風所動。起種種識浪。
問。三細屬賴耶。六麁屬意識。何故不說末那。
答。有二義。一前既說賴耶。末那必執相應。故不別說。瑜伽云。賴耶識起。必第二識相應故。又由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隨說六麁。必自依末那故。亦不別說。二以義不便故。略不說之。不便相者。以無明住地動本靜心。令心起和合成賴耶。末那既無此義。故。前三細中略不說。又由外境牽起事識。末那無此緣外境義。故六麁中亦略不說。亦可計內為我。屬前三細。計外為我所。屬後六麁故。略不論也。楞伽亦同此說。彼經云。大慧。略有三義。廣說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即是六麁。又顯識論。但說二種識。
彼論云。一切三界。但唯有識。識有二種。一顯識。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二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諸物等。分別一切法。譬如依鏡。影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色得起。又轉識。能迴轉造作無量識法。或轉作根。或轉作塵。轉作我。轉作識。如此種種不同。唯識所作。或於自於他。互相隨逐。於自則轉為五陰。於他則轉為怨親中人。一一識中。皆具能所。能分別是識。所分別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別性。由如此義。離識之外無別境。但唯有識。又轉識論明。所緣識轉有二轉。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
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識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賴耶識。二執識。即是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又此阿賴耶識。與五種心所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恒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
能令作意離漫行也。此識及心法。但是自性無記。念念恒流如水流浪。本識如流。五法如浪。乃至羅漢果。此流浪法。亦猶未滅。是名第一本識。依緣此識。有第二執識。此識以執著為體。即末那。與四惑相應。此識名有覆無記。亦有五種觸等心所法相應。前細此麁。此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及入無心定。亦皆滅盡。是名第二識。第三塵識者。識轉似塵。更成六種。體通三性。與十種遍行別境心所法相應。及十善惡。并大小或具三種受。五識。於第六意識。及本識。執識。於此三識中。隨因緣。或時俱起。或次第起。以作意為因。外塵為緣。故識得起。
若先作意。欲取色聲二塵。後則眼耳二識。一時俱起。而得二塵。若作意欲至某處著色聽聲取香。後亦一時三識俱起。得三塵。乃至一時具五識。俱起亦爾。或前後次第而起。唯起一識。但得一塵。皆隨因緣。是故不同也。如是七識。於阿賴耶識中。盡相應起。如眾影像。俱現鏡中。亦如眾浪。同集一水。乃至如此識轉。不離二義。一能分別。二所分別。所分別既無。能分別亦無。無境可取。識不得生。以是義故。唯識義得成。何者。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也。已上能緣三種識。亦是三能變。又楞伽經云。有三種識。
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又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乃至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
作如是論。謂攝受境果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釋云。入楞伽經。直明自真相。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是依異義門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故亦得名為自真相。是依不異義門說。又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所言真識。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現識。是阿賴耶識。分別事識。是意識。經云。妙嚴菩薩白佛言。世尊。麁相意識。細相意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佛言。如是麁細意識。以現鏡識。而為其因。以六塵境為緣。相續而轉故。又三細中麁是現識。七識中強是意識。第六意識。
分別六塵。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意識是能依。末那是所依。略三細識麁有八相。又麁分意識。細分末那。楞伽經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為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釋論云。依此經文作解釋故。起六相文。今此經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現識之海。性自常住。
為彼六塵境界之風所飄動故。此七種識。現識之體。以為內因。六塵境界以為外緣。興盛六種麁重相故。如經。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云何名為境界之風。其風形狀。當如何耶。謂青黃等種種顯色。能起。眼識。寶珂等珠。出現種種勝妙音聲。能起耳識。檀乳等香。熏布種種芬芳香氣。能起鼻識。木羅石蜜等諸安觸著。和種種善美樂具。能起身識。甘淡等味。隨其所應出種種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華。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能起意識。今此文中。舉塵取識。
應審觀察。彼末那識。即是意微細分位。無別體耳。如是六塵。能動心體。令使散亂。譬如猛風。故名為風。如經。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如是七識及與藏識。同耶異耶。非同非異。離二邊故。譬如日與光明。水與波浪。非同非異。七識藏識。非同非異義。亦復如是。如經。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如是七識。從何處所。來入藏識。作七種數。流轉起動。無斷絕時。如是七轉識。不從內來。不從外來。不從中間來。唯藏識體。變作七識。譬如海水。變作波浪。如經。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如是現識。及七轉識。八種心識。唯有生滅無常相耶。亦有實相常住相耶。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不壞之相。具足圓滿。無所闕失。而如是等一切功德。同法界故。無有二相。無二相故。唯是一相。唯一相故。亦是無相。皆以無相故。無相亦無相。如經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此楞伽經。凡明幾識。即有二門。一者略說門。二者廣說門。如是二門中。三本各異說。謂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二相。何等為三。謂真識。
現識。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四種。廣說有七種識。云何為四。業識。轉識。現識。分別事識。如是三經。直是真說。當應歸依。初契經中第一真識。直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第二現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三分別事識。直是意識。麁分意識。細分。即末那故。中契經中作如是說。第一了別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二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義如前說。同說末那。後契經中四種識法。文相明故。且略不說。言七識者。
末那意識。總為一故。麁細雖別。唯一識故。法界法輪契經中作如是說。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時。中。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方得生起。是故意識。當是能依。彼末那識。當是所依也。又華嚴論云。世尊。於南海中。楞伽山說法。其山高峻。下瞰大海。傍無門戶。得神通者。堪能昇往。乃表心地法門。無心無證者。方能昇也。下瞰大海。表其心海本自清淨。因境風所轉。識浪波動。欲明達境心空。海亦自寂。心境俱寂。事無不照。猶如大海無風。日月森羅。煥然明白。此經意直為根熟。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異彼二乘滅識趣寂者故。亦為異彼般若修空菩薩。
空增勝者故。直明識體本性全真。便明識體即成智用。如彼大海無風。即境像便明。心海法門。亦復如是。了真即識成智。此經異彼深密經意。別立九識。接引初根。漸令留惑長大菩提故。不令其心植種於空。亦不令心猶如敗種。解深密經。乃是入惑之初門。楞伽維摩。直示惑之本實。楞伽即明八識為如來藏。淨名即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淨名與楞伽同。深密經文。與此二部少別。當知入胎出胎。少年老年。乃至資生住處。若色若空。若性若相。皆是自識。唯佛能知。如顯識論云。四有者。從識支至六歲。是生有。從七歲已上能分別生熟。起貪。至未捨命。
是業有。死有者。唯一念。中有。即中陰。就業有中。六識起三種業。善。不善。不動等。三業有為。有分識所攝持。六識自謝滅。由有分識攝持。力用在。問曰。何故立有分識。一期生中。常緣一境。若生人天。此識見樓觀等事報。若起六識。用麁覆障。則不覺此識用。若生惡道。此識但緣火車等。若報起六識用強。則不覺此識緣也。若欲界六識緣欲界。凡夫不能覺。乃至無色亦然。若無色諸識滅。此有分識用則顯。如賴耶及意識也。是以諸教同詮。圓證非一。又如入楞伽經云。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劑。
見諸色相異於虛空。有其分劑。大慧。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大慧。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大慧。四大種性。自相各別。不住虛空。而四大中。非無虛空。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無。大慧。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如是觀。餘法亦然。大慧。汝當應離兔角牛角。虛空色異妄想見等。大慧。汝亦應為諸菩薩說離兔角等相。大慧。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大慧。汝當於諸佛國土中。為諸佛子。
說汝自心現見一切虛妄境界。爾時世尊。重說偈言。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心意與意識。自性及五法。二種無我淨。如來如是說。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分別微塵體。不起色妄想。但心安住處。惡見不能淨。非妄智境界。聲聞亦不知。如來之所說。自覺之境界。攝大乘論云。又此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此中以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夫從心現境。
結業受生。不出三細六麁九相之法。如石壁釋云。唯一夢心。喻如有一人。忽然睡著作夢。見種種事。起心分別。念念無間。於其違順。深生取著。為善為惡。是親是疎。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疎。則種種陵損。或有報恩受樂。或有報怨受苦。忽然覺來。上事都遣。如有一人者。即真如一心也。忽然睡著者。即不覺無明忽起也。作夢者。最初三細業識相也。見者。第二轉識相也。種種事者。第三現識相也。起心分別者。最初六麁境智相也。念念無間者。第二相續相也。於其違順深生取著者。第三執取相也。為善為惡是親是疎者。第四計名字相也。於善於惡得損益者。第五起業相也。受苦樂報者。業繫苦相也。忽然覺來上事都遣者。即覺唯心。得入宗鏡。故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宗鏡錄卷第五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