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要证悟唯识的真理并达到佛果,从最初的資糧位到最终的究竟位,需要具备哪些智慧才能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回答是,只有无分别智。在修行的初期和后期,这种智慧分为三种:一是加行无分别,指的是在修行过程中的思考和探求,这是修行的因;二是无分别智,即是修行的正体;三是无分别后智,即是修行的果,也就是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如何。
问:这三种智慧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
答:《攝論》中提到,无分别智的本性应当知道它远离五种相。一是远离非思惟的状态,二是远离非觉观的境界,三是远离灭除想和受的定静状态,四是远离色自性,五是在真实义上远离不同的分别。这种智慧如果因为远离思惟而被称为无分别智,那么熟睡、放逸、疯狂、醉酒时也同样远离思惟,应该也能获得这种智慧。如果因为超越觉观的境界而被称为无分别智,那么从二定以上,已经超越觉观,应该能获得这种智慧。如果依据这两种意义,凡夫应该能获得这种智慧,这是能够远离心和心法的状态,应该被称为无分别智,比如想受灭定等。如果有人在这种状态中获得无分别智,这就不能称为智慧。为什么呢?因为在灭定等状态中,无心和心法的存在。如果说像色自性一样,智的自性也是如此,像色那样迟钝无知,这种智慧应该也是迟钝无知的。如果在真实义上,通过已经分别的显现,这种分别应该成为无分别智。为什么呢?
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若智離五相。緣真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真實義。謂此法真實。但緣真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為性。是名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眾行中最為上首。更以偈顯。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真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於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總以喻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緣實。或緣虛。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為實。或不證為虛。
这种分别能够分辨真实义。所谓这个义理是真实的。如果智慧超越了五种相,缘于真实义而产生。如果不同于分别真实义,认为这个法则是真实的。只是缘于真实义。就像眼识不以分别作为其本质,这被称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在所有修行中是最为卓越的。再用偈语来表达:菩萨的自性,远离五种相,无分别智的本性,对于真实没有分别。菩萨以无分别智为本体,无分别智与菩萨不二。无分别智的自性,即是菩萨的自性。因为对于真实没有分别,所以超越了五种相,得到了无分别的名称。另外,三种智慧总体上用比喻来显示。偈语说:就像五根寻求感受尘土,就像五根正确感受尘土,就像不是五根感受尘土。三种智慧的比喻就是这样。解释说:比如人在眼等五识中寻找五种尘土,或者缘于实相,或者缘于虚无。意识与五识交替产生,所以加行无分别智也是如此。或者证实一部分为实相,或者不证实为虚无。
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譬如人在意識中但緣先所受塵。名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無分別後智亦爾。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又偈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比如一个人在五識中体验到真实的境界,没有分别,没有言语。根本无分别智也是如此,达到真实的境界,没有分别,没有言语。又如人在意识中只是回忆之前所接触的微尘,称之为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语。无分别后智也是这样,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语。还有偈语说:就像人初次睁开眼睛,这称为加行智。就像人正好闭上眼睛,这是无分别智。当他们再次睁开眼睛,后得智也是如此。应当知道,就像虚空一样,这是无分别智。在其中显现出各种色像,后得智也是如此。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问。这种无分别智是如何形成的。
答。了一切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為攀緣。然彼攀緣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答。因为理解了所有名义实际上并无所有,所以能够形成无分别智。《攝論》中的頌说:鬼、畜生、人类、天界等,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所有的意识都有差异。因此,知義无法形成。过去的事情、梦境以及其他两种影像,没有有为的攀緣。然而,攀緣却能形成。解释说:如果意义在境界中形成,那么就不存在无分别智。如果这种智慧不存在,那么佛果也就无法获得。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意见都有差异,因此应当知道,意义实际上并无所有。他们所执着的并不成立。
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緣境而生。
如果这样,由于义无所有,意识应该不因境界而产生。
答。亦有識不緣境而生。如夢及過去未來等。無實攀緣。即自攀緣。如境像及定境。謂自心為境而攀緣。若義有自性為境。則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回答:也有意识不因境界而产生,如梦境以及过去未来等,没有实际的攀缘,就是自我攀缘。比如境像和定境,认为自心为境界而攀缘。如果义有自性作为境界,那么就不会有无分别智。如果这种智慧存在,那么有佛果可得。
問。於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问:在宗镜中最初信仰进入,有什么位次?
答。若圓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據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依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說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道場。於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迴向。破諸有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計亦不能說。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
回答:如果一个人拥有圆满的信念,他最初会经历五个阶段。根据天台宗的教义,依据《法华经》中的《分别功德品》,按照圆教的原则设立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次产生信仰和理解的心念。第二阶段,增加阅读和背诵经文。第三阶段,增加讲解佛法。第四阶段,同时实践六度。第五阶段,正确地实践六度。从最初的阶段开始,必须在安静的地方建立修行的场所,在一天的六个时段中修行四种三昧,忏悔六根的罪过,修习五种忏悔。五种忏悔包括:一是忏悔,以破除重大的恶业罪过;二是劝请,以破除诽谤佛法的罪过;三是随喜,以破除嫉妒的罪过;四是回向,以破除对所有存在的执着罪过;五是发愿,顺应空无相的愿力。通过这些修行所获得的功德是无限的,即使是计算和评估也无法完全表达。如果能够勤奋地修习这五种忏悔的方法,它们将帮助开启观照之门,一心三諦,豁然开朗,如同面对清净的镜子,清晰地看到所有事物。在一念之间,圆满的理解得以实现,无需额外的努力,自然而然地清晰明了。正确的信仰坚定不移,没有什么能够动摇。
此名深信隨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德品云。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說法。轉其內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也。經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这指的是深信随喜的心态,也就是初级的弟子阶段。在《分别功德品》中提到,如果有人听到佛陀的寿命是无限的,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这个人所获得的功德是无量的,能够引发如来无上的慧根。甚至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文,不诋毁它,而是生起随喜之心,应当知道这已经是深信解相,也就是初级阶段的文意。通过圆满的见解来观察内心,修行五悔,再加上读诵,美好的言辞和深奥的意义与内心相契合,就像油脂助长火焰一样,这时内心的观察更加明亮,称为第二阶段。经文说,更何况那些读诵、受持经文的人,这些人就像是头顶着如来。再以增强的信心修行五悔,再加上讲法,转变内在的理解,引导和利益他人,因为广阔的救度,将功德归于自己,内心再次转变,比之前更加卓越,称为第三阶段。经文说,如果有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讲解,无论是自己书写还是教人书写,供养经卷,就不需要再建造塔寺和僧坊,也不需要供养众多僧人。
又以增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六度。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經云。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乃至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者。真實之說。法華經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高。以言優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斷無明。
為己家之極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構甎石為基。以金寶飾上。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真。不論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內不見有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為增上慢人。說斷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婬怒癡性即解脫。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脫門。華嚴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
八相成道。轉法輪。度眾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願。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願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為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脫停心。即是大悲拔苦。興前兩誓願。
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悋之慈。而為說法。即第三品說法停心。未入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願。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云。若有眾生。多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現前覩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云。當成就四法。為諸佛護念。
此語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緣事。謂數息。不淨。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緣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眾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而可散動。明寂。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文字解脫。對不淨停心也。若大悲誓願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願與因果樂者。
若於十二因緣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生身應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內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內煩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未識住地無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為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機。功行鍊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德無邊。是以祖師云。即心是者疾。
發心行者遲。故台教云。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說。譬出醍醐。又頓教最初始入內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為乳。純淨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為明。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為乳耳。如大涅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穀草因緣。則有色味之異。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為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
亦復如是。無有二相。則法華一乘之教。為醍醐耳。華嚴論云。此華嚴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絕。唯真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為全將佛果以為因故。設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於自見。不見須臾。可遷。不見當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現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經。是本。法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化身權乘。總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發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相。總。在其中。
如持明鏡。普。臨眾色。此經法門。法合。如是。所有歎說。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為法界法門。圓。無始終。於一念。中歲月晦。明重重無盡。一毫之。內佛境眾生境色相。無邊。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經。即以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羅網莊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為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內。有十方諸佛剎海莊嚴。佛身之內。即自身之境。重重隱現。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眾流歸於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皆同鹹味。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迷之與悟。雖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真如寂滅。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虛玄。豈有階降之別。云何一真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識真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虛空。本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長大之後。見則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寶。處礦雖淨。無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迴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畫虛空。是無數量之數量。猶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論云。初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權教實有分限。如前數法。互相徹入。又如人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復以手除之令盡。
然彼空中無有增減。以情量故。見彼虛空數有增減。此經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門增減。亦復如是。為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心。發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菩薩。一得一切得。為稱法體中無前後故。猶如帝網光影。互相參徹相入。無前後際也。亦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為從性起法身根本智。為十位之中創證心故。所有法門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性齊。即時齊故。更有餘不齊之法。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
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為助道。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
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德無作之門。體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真。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皆非情繫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
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根人。頓了心空。入真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俱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為中下之根。或有緣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鍊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
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
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
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
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幾倏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內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
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錄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論所說。微細難知。台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墮上慢。執解不修。皆是古聖所詮。不敢不錄。非是叨濫。自立異端。唯望後賢願遵先製。
問。佛地功德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攝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論云。一清淨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之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無住涅槃。四妙觀察智。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於大眾會。
能現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成熟有情。釋曰。清淨法界者。則無垢淨識。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眾生不知。以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境。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於五法中。一清淨法界者。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於妙用時各緣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智。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智。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莊嚴論說。緣諸有性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遍緣。無此能故。又後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起於化用。與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
問。說有為法。皆蘊處攝。如來純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經說。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因緣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緣生。而從緣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楞伽經云。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起。故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內證。若心外立義。任說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照境虛。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
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又頌曰。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