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七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祖师佛陀的真正意图,本质上是为了显现一心的教义。为何在教义中,还要讨论五陰和十八界呢?
答。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回答是,随着妄心的破除,妄境也随之破除,这被称为显现人空。除去错误的执着,讲述不同的法门,以实现法的解脱。因为不存在固定的法则,所以称之为阿耨菩提。就像病愈后药物消失,筏喻的法则也应当被舍弃。
識論問云。以有阿含證驗知故。若但心識虛妄分別見外境界。不從色等外境界生眼識等者。以何義故。如來說眼色等十二種入。明知有色香味等外境界也。
识论中提问说,因为有阿含经的验证,如果只是心识的虚妄分别,而没有从色等外在境界产生眼识等,那么,根据什么意义,如来讲述眼色等十二种入,明显地指出有色香味等外在境界的存在呢?
答曰。偈言。說色等諸入。為可化眾生。依前人受法。說言有化生。如來依彼心業相續。不斷不絕。是故說有化生眾生。又說言。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唯因緣和合有諸法生。如來如是說色等入。為令前人得受法故。以彼前人未解因緣諸法體空。非謂實有色香味等外諸境界。
回答说:偈语中提到,讲述色等诸入,是为了教化众生。依据前人接受的法则,说有化生的存在。如来依据那些心业相续,不断不绝,因此说有化生的众生。又说,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只是因缘和合才有诸法的生起。如来这样说色等入,是为了使前人能接受法则。因为那些前人还未理解因缘诸法的空性,并不是说实际上有色、香、味等外在境界的存在。
問。若實無有色等入者。以何義故。如來經中作如是說。
问:如果实际上没有色等入的存在,那么,如来在经文中为何要这样说呢?
答曰。偈言。依彼本心智。識妄取外境。是故如來說。有內外諸入。此依無始心意識等種子轉變。虛妄見彼色香味等外諸境界。是故如來依此虛妄二種法故。作如是說。一本識種子。二虛妄外境界等。依此二法。如來說有眼色等入。
回答说。偈语说:依据那根本的心智,识别妄念而取外界景象。因此,如来讲述,有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感官。这依赖于无始以来心意识等种子的转变,错误地看待那些色、香、味等外界境界。因此,如来依据这种错误和两种虚妄的法则,这样说:一是根本意识的种子,二是虚妄的外界境界等。依据这两种法则,如来讲述有眼、色等感官的进入。
問。依如是偈說。有何功德利益。
问:依据这样的偈语讲述,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答。偈曰。觀虛妄無實。如是入我空。觀知諸法異。入諸法無我。為令聲聞解知。因彼六根六塵。生六種識。無有一法是實覺者。乃至無有一法是實見者。為令可化眾生等。作是觀察。入人無我空。觀於諸法異者。謂菩薩觀實無色等外塵一法可見。乃至實無一觸可覺。如是觀察。得入因緣諸法體空。為欲遮彼虛妄分別故。說色等一切諸法。畢竟空無。非無言處。皆悉空無。無言處者。所謂諸佛如來行處。如是唯有真識。更無餘識。不能如是分別觀察。入於識空。如是依識。說入一切諸法無我。非謂一向謗真識我。說言無有佛性實我。又如來方便。
回答:偈语说:观察虚妄无实体,如此进入我空的境界。观察并了解诸法的差异,进入诸法无我的状态。为了让声闻理解,因为那六根和六尘,生出六种识。没有一法是真实的觉悟者。甚至没有一法是真实的观察者。为了让可教化的众生等,进行这样的观察,进入人无我的空性。观察诸法的差异,意味着菩萨观察实际上无色等外界一法可见。甚至实际上没有一种触觉可以觉察。这样观察,得以进入因缘诸法的空性。为了阻止那些虚妄的分别,讲述色等一切诸法,终究是空无。并非无言之处,都是完全空无。无言之处,指的是诸佛如来的行处。如此只有真识,没有其他识。不能这样分别观察,进入识的空性。这样依据识,讲述进入一切诸法无我,并不是一味地诽谤真识我,说没有佛性真实的自我。又如来以方便。
漸令眾生得入我空。及法空故。說有內識。而識無有內識可取。若不如是。則不得說我法空。以是義故。虛妄分別。此心於彼心。彼心知此心。辯中邊頌云。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污末那。與我癡等恒相應故。變似了者。諸餘六識。了別相麁故。此境實非有者。謂似義似相。無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現故。皆非實有。境無故識無者。謂所取義。有情。我。了別等。四境無故。能取諸識。亦非實有。是以若約大根頓悟之人。尚不得一。何況說多。
逐渐引导众生达到我空和法空的境界。因此,提出了内在意识的概念,但实际上并没有可以把握的内在意识。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讲述我空和法空的道理。基于这个意义,虚妄的分别心认为这个心了解那个心,那个心了解这个心。《辩中边颂》中说:“意识生变,似乎有义,有情、我及了别,这些境界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境界不存在,所以意识也不存在。”所谓“变似义”,是指似乎有色等境界的显现;所谓“变似有情”,是指似乎有自己和他人的五根的显现;所谓“变似我”,是指被染污的末那识,与我执和愚痴恒常相应;所谓“变似了”,是指其他六识,因为它们的了别相较为粗略。这些境界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它们没有行相。“似我”和“似了”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们没有真实的境界。“境无故识无”意味着,由于所取的境界——有情、我、了别等四种境界不存在,所以能取的意识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即使是具有大根性、能够顿悟的人,也不能把握一个,更不用说多个了。
何以故。以執多故。迷了一故。悟於迷多中。根有不同。遂開陰處界。若迷心不迷色。則數為五陰。若迷色不迷心。則數為十二處。若心色俱迷者。則數為十八界。若直見真心神解之性。則非一非多。非法非數。其餘能詮之教。皆是善巧之門。將逗機宜。廣申破立。欲顯真空之理。先明幻有之端。究竟指歸一心之海。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执着太多,迷失了统一的本质。在众多迷惑中觉醒,根基有所不同,因此展开了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分类。如果迷惑于心而不迷惑于色,那么就是五阴。如果迷惑于色而不迷惑于心,那么就是十二处。如果心和色都迷惑,那么就是十八界。如果直接看到真心的神性,那么既不是一也不是多,既不是法也不是数。其他的教义,都是巧妙的方法,用来适应时机,广泛地阐述破立,想要显现真空的道理,先要明确幻有的开始,最终指向一心的海洋。
問。於世間法。五蘊身中。作何見解成外道義。云何通達成佛法義。
问。在世间法中,对于五蕴身,如何理解才能成为外道的义理,又如何理解才能通达成为佛法的义理。
答。外道不達諸法因緣和合成諸蘊。凡有所為。皆是識陰。便於蘊上。執有實我。受用自在。名為神主。於似常似一相續之中。說有神性。是外道義。若了內外和合因緣所成。唯識所變。似境所現。即第八識任持不斷。似有相續。即佛法義。外道不知。將為實有。迷無性之理。執身見之愚。
答。外道不理解所有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五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识阴的作用,于是在蕴上执着于实我,享受自在,称之为神主。在看似永恒和统一的连续性中,他们谈论神性,这是外道的义理。如果理解了内外因缘和合而成,只有识所变现,看似境界所现,即第八识持续不断,看似有连续性,这就是佛法的义理。外道不知道这一点,将其视为实有,迷失了无性的道理,执着于身见的愚昧。
問。前破五陰。六入。十八界。七大性。識義俱無。云何建立唯識。
问:之前批判了五阴、六入、十八界、七大的性质和意识的意义都不存在,那么如何建立唯识的教义呢?
答。一為遣境故立識。何者。若不因識。何以立境。若不顯識。何以遣境。二為以有妄想心故。能知名義。何者。若無妄則不能顯真。若無真則不能破惑。故知破立在我。染淨由心。三無性論云。今為成就此依他性故。說成立道理。此性不但以言說為體。何以故。言說必有所依故。若不依亂識品類。名言得立。無有是處。若不爾。所依品類既無有。所說名言則不得立。若爾。則無二性。無二性故。則無惑品。無惑品故。則有二過。一不由功用。自然解脫。二則生死涅槃。不可顯現。由無此二過。失故。是故應知。決有依他性。有此性故。世諦立。若不立世諦。
亦不得真諦。何者。以了俗無性故。即成真諦。若擬無二諦。是惡取邪空。非善通正理。又若無真諦之本。何以垂俗諦之跡。本迹雖殊。不思議一。如法華玄義。廣釋本迹為六本者。理本。即是實相一究竟道。迹者。除諸法實相。其餘種種。皆名為迹。又理之與事。皆名為本。說理說事。皆名教迹也。又理事之教皆為本。稟教修行名為迹。如人依處。則有行迹。尋迹得處也。又行能證體。體為本。依體起用。用為迹。又實得體用名為本。權施體用名為迹。又今日所顯者為本。先來已說者為迹。約此六義。以明本迹也。一又約理事明本迹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無住之理。即是本時實相真諦也。一切法。即是本時森羅俗諦也。由實相真本。垂於俗迹。尋於俗迹。即顯真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故經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二理教明本迹者。即是本時所照二諦。俱不可說故。皆名本也。昔佛方便說之。即是二諦之教。教名為迹。若無二諦之本。則無二種之教。若無教迹。豈顯諦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偈云。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三約教行為本迹者。最初稟昔佛之教以為本。則有修因致果之行。由教詮理而得起行。由行會教而得顯理。本迹雖殊。
不思議一也。經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四約體用明本迹者。由昔最初修行契理。證於法身為本。初得法身本故。即體起應身之用。由於應身。得顯法身。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此說。五約權實明本迹者。實者。最初久遠。實得法應二身。皆名為本。中間數數唱生唱滅。種種施權法應二身。故名為迹。非初得法應之本。則無中間法應之迹。由迹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云。是我方便。諸佛亦然。六約今已論本迹者。前來諸教已說理事。乃至權實者。皆是迹也。今經所說久遠理事。乃至權實者。皆名為本。非今所明久遠之本。無以垂於已說之迹。非已說迹。豈顯今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偈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問。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具幾因緣。能生萬法。
答。曾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義海云。明緣起者。如見塵時。此塵是自心現。由自心現。即與自心為緣。由緣現前。心法方起。故名為緣起法也。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乃至則知塵體。空無所有。今悟緣非緣。起無不妙。但緣起體寂。起恒不起。達體隨緣。不起恒起。如是見者。名實知見。何謂實知見。若見緣而不見體。即是常見。若見體而不見緣。即是斷見。今從因緣而見性。則不落常。於真性中而緣起。則不墮斷。名實知見。所以廣辯因緣行相者。謂因事而顯理。令理不孤。因理而成事。令事融即。然約經論。
隨順世諦所立。有四因緣。內外假立。不無行相。一因緣者。論云。一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釋云。若一切煩惱種。被加行智折伏已。永無生現行用。雖種子是因緣法。以不能生現行故。不得名因緣。又如將心種望色現。亦不名因緣。若心種生心現。色種生色現等。皆是因緣。此雙通新本二類種子故。二。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釋云。八現識及心所者。出緣體。唯見自證。此是緣體總名現識。簡色。不相應。種子。無為。非此緣性。論說。等無間緣。唯望一切心心所說。
以前生開導所攝受故。開者。避義。與彼處義。導者。招引義。即前往避其處。招引後法令生。前聚於後者。簡俱時及後為前緣義。非開導故。自類者。顯非他識為緣。無間者。顯雖前無間為後緣。非中間隔要無間者。等。而開導者。顯緣義。令彼定生。即顯後果。雖經久遠。如經八萬劫。前眼識。望後亦為此緣。以彼後果當定生故。即簡入無餘依最後心。無果定生。故非此緣。雖有開義。無導引力故。
問。心與心所。既非自類。如八種識。恒時俱轉。體用各殊。如何俱起望後。並得互為緣義。
答。論云。心與心所。雖恒俱轉。而相應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無間緣。和合似一者。同一所緣。及同一依。同一時轉。同一性攝。不可離別令其殊異。不同八識行相所緣。及依。各不等故。非互為緣。又但除却入無餘依者外。餘一切心心所。皆是等無間緣。以力用齊等。無自類間隔故。三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此體有二。一親。二疎。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疎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託。必不生故。
疎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慮託。亦得生故。釋云。謂若有法者。謂非遍計所執。所執無體。不能發生能緣之識。故非是緣。緣者。必是依他。今此必是有體方緣。是帶己相者。謂能緣心等。帶此色等己之相也。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若挾帶所緣之己以為境相者。是所緣故。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之體相。亦心挾帶而有。相者。分義。或體相義。真如亦名為相。無相之相。所以經言。皆同一相。所謂無相。親所緣緣者。若與見分等體不相離者。簡他識所變。
及自八識各各所緣別。唯是見分內所慮託。此有二種。一是有為。即識所變。名內所慮託。二是無為。真如體不離識。名所慮託。即如自證緣見分等。並是此例。此說親緣。疎所緣緣。與能緣心相離法是。謂即他識所變。及自身中別識所變。仗為質者是。又親所緣者。即謂見分。是帶己相。此疎中即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故名所緣。又親所緣緣。但是能緣之心。皆有。離內所慮託之相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緣無法。不生心也。疎所緣緣。能緣之法。或有或無。以是心外法故。如執實我法。雖無本質。然離彼法。心亦生故。又觀所緣緣論頌云。
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以自內識所變之色。為所緣緣。是依他性。有體法故。不緣心外所執無法故。論云。見託彼生。帶彼相起。見託彼生。即是緣義。然心起時。帶彼相起。名為所緣。帶是挾帶逼附之義。百法云。護法明此所緣。如見相。無定相分。以本智親證如體。不取相故。與如體冥合故。即無相狀之相。即但有體相之相。即挾帶之義。亦所緣緣。
難云。若有見分。即有分別相。何名無分別相也。又云。無能取耶。
答。雖有見分而無分別。復無能取。正智緣如。親挾附體相緣故。更無相狀之相。說。無相分。言無能取者。即無分別妄執實能取故。不無內分能緣見分。又難。若言無相分者。所緣緣論云。依彼生。帶彼相。故名所緣相。若無真如相分者。即無所緣。護法云。亦有所緣緣義。雖見相分。而可有帶如相起。不離故。即本智見分。親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緣緣。如自證分親帶見分。名所緣緣。此亦應爾。實無變帶之義。唯有挾帶。名所緣緣。故與後得別也。若變相分緣者。便非親證。即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既異後得。即明知有見分無相分也。又一切見分。皆有挾帶境相義者。由相不離見故。即是挾帶之義。不離有二。一者有為相分。望自能變之識。血脈相連。猶如父子。故名不離。二者真如等境。雖非識變。然是識等實體。故名不離。
問。所緣緣論偈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是以外境雖無。而有內色。似外境現。為所緣緣。既外相在識。即是俱起。以相在故。云何復能生識。能作識緣。
答。如眼等識。帶彼相起。雖即同時。不礙前後。以展轉相因。成所緣緣之理。
論問云。此內境相。既不離識。如何俱起。能作識緣。
頌答云。決定相隨故。俱時亦作緣。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境相與識。定相隨故。雖俱時起。亦作識緣。而外諸法。理非有故。定應許在識非餘。此根功能。與前境色。從無始際。展轉為因。如是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善成立。
問。所明挾帶。是親所緣緣者。為復挾體挾用。
答。應作四句分別。一體挾體者。即自證分緣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却緣自證分。是也。二用挾用者。即八識心心所見分。緣自親相分。是也。三用挾體者。即根本智見分緣真如。是也。四體挾用者。即自證分緣見分也。
問。所緣緣義。於八識如何料簡親疎。
答。百法云。護法解。此第八心及心所。名此品。若因若果。疎所緣有無不定。若因中第八識。託他人扶塵。器世間境。自變相分緣。即可互受用。有疎所緣義。若是自他緣義。五根及種子。不互變緣。即無疎所緣緣義也。又有色界。即有扶塵。器世間可互。扶塵即有疎所緣緣。若無色界。即無色可扶託故。即無疎所緣緣義也。若自第八識緣自三境。唯有親所緣緣也。此是因中料簡。若至佛果位中。第八識。若緣自境。及緣真如。及緣過未一切無體法時。即無疎所緣緣也。若緣他佛身土。即變影而緣。亦有疎義。即第八識心王自。果位中。疎所緣緣有無不定。
若第八五心所因果位中。皆有疎所緣緣也。若為託第八心王三境為質而緣故。若第七識者。論云。第七心品未轉依位。是俱生故。必扶外質故。亦定有疎所緣緣。於轉依位。此非定有。緣真如。無外質故。今言。此第七識有漏位中者。體是俱生。任運無力。必扶第八識以為外質故。自方變影緣故。即定有疎所緣緣。若約無漏時。即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第七根本智相應心品。緣真如。即無疎緣。若後得智緣如。即有疎緣。若是無漏第七緣過未及諸無體法。皆無疎所緣緣。
問。何故有漏第七起執事。須扶託本質起耶。夫是執者構畫所生。即不合假於外質而起。
答。執有二。一有強思分別計度而起執者。即所託外質。有無不定。如第六識獨生散意是也。二者有任運起執。即第七識是。為第七心心所是俱生任運。自無力起。要假外質。自方起執也。故知第七有漏位中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第六識者。此識身心品。行相猛利。於一切位能自在轉。所仗外質。或有或無。疎所緣緣。有無不定。於因果位中。皆自在轉。或分別起。或俱生故。緣一切法時。有仗質起。有不仗質起。緣境最廣故。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前五轉識者。未轉依麁觀劣故。必仗外質故。即定有疎所緣緣。若轉依位。此非定有。緣過未等。無外質故。
前五轉識因果位中。約諸根互用。亦須仗質而起。定有疎所緣緣。若至果位。有無不定。又諸識互緣者。第八識與前七為所緣緣。即八識相分。與五識為所緣緣。第六識緣第八四分為所緣緣。第七即唯託第八見分為所緣緣。即第八識四分為本質。即前七識見分變相分緣。即第八與前七為所緣義。故八於七有也。即第八與前七為疎所緣緣。七於八無者。即前七不與第八為所緣緣。以第八不緣前七故。不託前七生故。唯緣自三境為所緣緣。又廣釋云。古大乘師立所緣緣義者。彼云。謂若有法者。即有體本質法。名緣。言是帶己相者。即相分。名所緣相。相質合說。
名所緣緣。所言帶己相者。帶字屬心。己字屬本質。相即相分。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時。帶起本質家己有之相分。故名是帶己相。被小乘正量部。般若毱多不立相分師。造謗大乘論七百偈。破古大乘師所緣緣義云。汝若言已相是相分。將為所緣者。且如汝大乘宗。無分別智緣真如時。不帶起真如相分。其真如望能緣智見分。應無所緣緣義。必若言本智緣如。亦有相分者。即違汝自宗一切經論。如何通會。古大乘師被此一難。當時絕救。經一十二年。無人救得大乘所緣緣義。唐三藏救云。我宗大乘解帶有二義。一者變帶變。二者挾帶變。若變帶者。
即變帶似質之已相起。是相狀之相。令根本智緣如時即無。若挾帶者。即有。根本智親挾帶真如體相。而緣。更不變相分故。亦成所緣緣。三藏云。謂若有法。即真如是有體法。名緣。即此真如。是本智所慮處。又名所緣。二勢合說。名所緣緣。所緣即緣。持業釋。亦如八識見分。各緣自親相分時。皆是挾帶。乃至內二分相緣亦爾。故知本智緣如。雖不變相分。然親挾帶真如體相而緣。亦成所緣緣。古大乘師錯解所緣緣義者。夫所緣緣義者。以有體法是緣。即此有體法。是能緣心所慮處故。便名所緣。今古大乘師。既唯將實相分為所緣者。錯之甚矣。
正解所緣緣義者。謂若有法。是帶已相者。謂若有法者。即有實法。簡於假法。及遍計相分無體法。無體法。但是所緣。不成緣。夫為緣者。須是有體實法。有力用故。能牽生識。即實圓成依他。是有體法。言是帶已相者。帶有二義。一者變帶。即八箇識。有疎所緣緣本質。是為託。此有體境為本質。變似質之相起。名為變帶。二者挾帶。即一切親所緣緣實相分是。為此相分十離能緣心故。其能緣心。親挾此相分而緣。名為挾帶。言已相者。亦有二義。且第一於變帶疎所緣緣上說者。即變似質之己相。已者。體也。即相分似本質已體。此是相狀之相。
二於挾帶親所緣緣上說者。即能緣心上親挾帶所緣相分之已相。此是境相之相。即不同於疎所緣緣。帶本質家之已相起。忽有人問云。言是帶已相者。未審能緣心。帶誰家之已相而緣。應答云。若疎所緣緣。即變帶本質家之已相緣。若親所緣緣。即挾帶相分家之已相緣。又疎所緣緣。是帶相狀之相。即帶似質之相狀。若親所緣緣。即帶境相之相。以親挾境相而緣故。有人云。帶能緣心之已相者。此人不會所緣義。
問。若言親挾帶境相。及變帶似質之相狀起。成親疎二緣者。即外色法。亦成親疎二緣。且如將鏡照人時。於鏡面上。亦能親挾於人影像。以人影不離於鏡面故。應成親所緣緣。又鏡面望外邊人本質。應成疎所緣緣。
答。將所慮簡之。意云。夫為所緣緣者。須對能緣慮法。所慮。方名所緣緣。今鏡面既非能緣慮法者。即鏡中人影。及外邊人本質。亦不得名所慮法。既闕所慮義者。不成所緣緣。
外人又難。若爾者。且如第六識緣空華無體法時。有所慮義。應成所緣緣。為識是能緣慮故。
答。將所託簡之。意云。其意緣無體法時。雖有所慮義。又闕所託義。以空華等無體。不與能緣心為所託。不妨但成所緣。即不成緣。由是應須四句分別。一有所慮。非所託。即遍計妄執我法等是。以無體故。但為所慮。不為所託。二有所託。非所慮。即鏡水所照人等是。此但有所託。而無所慮。以鏡水等非能慮故。三俱句。即一切所緣緣實相分是。四俱非。即除鏡水等所照外。餘不緣者是。又親緣者。是逼附義。近義。即如相分。親逼附近於見分。更無餘分間隔故。言疎者。是遠義。被相分隔故。即本質法是。又親所緣緣。都有四類。一有親所緣緣。
從質及心而變起。即五識緣五塵境所緣相分是。二有親所緣緣。但從心變。不仗質起。即第八識緣三境相分是。三有親所緣緣。不由心變。亦不由質起。即根本智所證真如是。四有親所緣緣。而非相分。即內二分互相緣是。慈恩云。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者。若與能緣者。是見分。體不相離者。即與自證分體不相離。意云。相分是見分親所緣緣。見分是自證分親所緣緣。皆不離自證分體。此正簡疎所緣緣。本質法。望能緣見分。有相離八識故。此亦簡他人所變相分。及自身八識。各各所變相分。更互相望。皆不是親。
今唯取自識所變相分。名親。望能變見分。體不相離。中間更無物隔礙。方是親義。言是見分等內所慮託者。言見分等者。即等取自證分及第四分。并本智緣如等。此皆成親所緣緣。且如相分。是見分家親所緣緣。見分。即自證分親所緣緣。自證分。是證自證分親所緣緣。又真如。是根本智親所緣緣。又等取心心所緣親相分。亦是親所緣緣。此上皆是挾帶而緣。
宗鏡錄卷第七十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