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眾生不了。妄受沈淪。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真如与一心是平等的法界。众生由于不了解这一点,而错误地陷入苦难。现在若要领悟这个宗旨,希望达到圆满觉悟的境界,在六度万行的修行中,应该借助哪些方法来辅助修行,以快速达到成就。
答。若論莊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德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德業中。唯禪定一門。最為樞要。前以廣明。今更再述。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
回答说,若要谈论庄严,无非是福德和智慧两种业。在六度波罗蜜中,前五度是福德业,最后的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业。在前五度的福德业中,只有禅定是最关键的。之前已经广泛说明了这一点,现在再次强调。这部《宗镜录》所集结的禅定一门,只围绕宗旨来讲述,在所有定中被称为第一,称为王三昧,它涵盖了所有修行的门径,包含了行为的根源,是智慧之海的冠冕,也称为无心定,因为它与道相应。也称为不可思议定,因为它超越了情感和智慧的期待。也称为真如三昧,因为它是万行的根本。也称为一行三昧,因为它在一念中包含了法界。也称为金刚三昧,因为它永远不动摇。也称为法性三昧,因为它恒常不变。所有佛陀的智慧光明海,无量的观行,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如果不体会这个道理,就不是佛的智慧。用这个佛的智慧来证实这个根本的道理,道理本身就不需要照耀而自然明了,智慧则必须依赖道理才能成为照耀。如果本觉性的智慧。
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無興廢。寂照靈知。弘之在人。覺有前後。人有照分。功由理發。失理則失照。要見此理。方成佛耳。此理即是一心。總該萬有。頓悟頓修。更無漸次。為未了不入者。於一心法分出多門。義演恒沙乃至無盡。故法華經偈云。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懷。祖師西來之正意。自古先德。一聞。即心是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道場。或樂灰息遊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思向外馳求。隨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如水母之屬。
因为本性自然明了,所以通过平等性智来认识本性。因此,理解到真理本身没有兴衰,寂静与智慧的照耀是灵动的,其宏大之处在于人。觉悟有先有后,人有洞察之分,功绩由真理引发。失去真理就失去了洞察。要真正理解这一真理,才能成佛。这个真理就是一心,包含万物。顿悟顿修,没有渐进的过程。对于未能理解的人,从一心法中分出多个门类,意义演绎如同恒河沙数,乃至无穷无尽。因此,《法华经》中的偈语说,智慧浅薄的人乐于小法,不自信能成佛。因此,用方便的方法,分别讲述各种果位。所以,信心就是佛,很少遇到合适的机会,这是诸佛出世的根本愿望,也是祖师西来的真实意图。自古以来的先贤,一听到“即心是佛”的话,疑根立刻消除。或者想要传承灯火给后人,就坐在道场。或者乐于让心灰飞烟灭,住在深山的寺庙。如果障碍深重,信心薄弱,只想向外寻求,随他人的意愿,就像鹦鹉一样。借助他人的眼睛,就像水母一样。
纔生不信。便起謗心。今則廣引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證成後學。決定無疑。頓悟自心。成佛妙軌。若論法利。功德無邊。虛空可量。斯旨難盡。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佛法。相好威儀。說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德。一行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法界。祕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祕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俱利。云何俱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無相故。如入佛境界經偈云。
一旦产生不信之心,便会生起诽谤的念头。现在广泛引用,全面搜寻,探索微妙,提取要点,希望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确凿无疑的证据,顿悟自心,走上成佛的妙道。如果讨论法的利益,功德无边无际,即使虚空可以测量,这个宗旨也难以穷尽。因此,天台宗的教义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一切佛法、相好、威仪、说法的声音、十方无畏,应当修行这种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就能达到。就像摩尼珠,越磨越亮,证得不可思议的功德。一行三昧,就是将心系于法界,一念之间遍及法界,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先后,没有边际。安住在佛所住的地方,就像所有佛一样安住。安处于寂灭的法界,秘密藏中,那么理无不圆满,事无不充足。因此称之为秘密,也叫做总持,是究竟的归宿,自他都能获得利益。如何都能获得利益?因为平等的缘故。如何平等?因为无相的缘故。正如《入佛境界经》中的偈语所说。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又一切諸法。有事有理。具體具用。不可偏執。乖此圓乘。以自性定為理。用引發定為事。因事顯理。理則昭然。因理成事。事方圓足。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體用交徹。隱顯同時。無礙雙行。能契宗鏡。若唯修事定。但集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制意地。未斷其原。長劫練磨。返沈苦道。所以大涅槃經云。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三惡覺者。欲覺恚覺。害覺。以貪欲故。即生瞋恚。因瞋恚故。便行損害。夫修行趣道。本為出五欲之泥。翻求利養名聞。如踐蛇虺之地。
进入无相的定境,观察到所有事物的寂静本质。因为常常进入平等的状态,所以恭敬地礼拜无所观的境界。此外,所有事物都有其事相和理体,它们具有具体的存在和功能,不能偏执于任何一方,违背圆满的教法。以自性的定境为理,以引发的定境为事。通过事相来显现理体,理体就变得清晰明了。因为理体而成就事相,事相才得以圆满。以自性的固定实在和事相的虚无,体用相互透彻,隐显同时发生,无碍地并行。能够契合宗旨,如同明镜。如果只修行事相的定境,只是聚集世间的禅定,虽然称之为修行,但仍然会产生不良的知觉。因为没有控制意识的领域,没有断除其根本,长时间的修炼和磨练,反而会沉溺于苦难的道路。因此,《大涅槃经》中说,所有凡夫虽然保护身心,但仍然会产生三种不良的知觉:贪欲、愤怒和伤害。因为贪欲,就会产生愤怒;因为愤怒,就会进行损害。修行追求道路,本质上是为了摆脱五欲的泥潭,反而去追求利益、供养和名声,就像踩在蛇蝎之地。
凡修禪定護念之人。尚被外緣覺觀破壞。何況縱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為煩惱欲火焚燒。覺觀怨賊侵害。是以欝頭藍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獲非想定。具五神通。時君敬重。就宮供養。欝頭藍弗每來與去。皆乘神通。赴宮供養。王因出巡。命其愛女依前舊儀。供養藍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禮。欝頭藍弗觸女身手。因茲起貪。便生欲覺。遂失神通。飯食已訖。矯施異計。語王女言。我頃來去。皆乘神通。國人思敬。莫由見我。我今食竟。意欲步歸。令國內人咸得見我。王女謂實。送出閣門。步遊歸山。既失神通。情懷悵怏。端坐林藪。潔志安禪。林間。鳥鳴。
那些修习禅定和保持正念的人,尚且会被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所破坏,更何况那些放纵自己、行为放荡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常常被烦恼和欲望的火焰所焚烧,被内心的杂念和外界的干扰所侵害。因此,郁头蓝弗通过世俗的智慧,克服了低级境界的迷惑,获得了非想非非想的定境,并具备了五种神通。当时的君主非常尊敬他,邀请他到宫中接受供养。郁头蓝弗每次来去都是运用神通,到宫中接受供养。有一次,国王外出巡视,命令他所爱的女儿按照以往的仪式,供养蓝弗。国王的女儿非常尊敬他,以接足礼来表示敬意。郁头蓝弗触碰到公主的身体,因此产生了贪欲,随即生起了欲念,结果失去了神通。用餐结束后,他假装有其他计划,对国王的女儿说:“我以往来去都是依靠神通,国内的人民虽然尊敬我,但无法见到我。现在我用餐完毕,打算步行回去,让国内的人民都能见到我。”国王的女儿信以为真,送他出了宫门。他步行回到山林,失去了神通,心情沮丧,端坐在林中,专心禅修。在林间,鸟儿鸣叫。
喧噪。鬧亂。久不得定。移就池邊。安布求禪。池中魚遊。驚聒禪思。又不得定。因茲起瞋。便生恚覺。遂發惡願。願我來生。作著翅水獺身。上樹害鳥。入水食。魚報魚鳥怨。誓不相放。因茲便。起害覺。現前。復移異。處專志習禪。久方得。定依前證。得非想三昧。命終之後。生非想天。順生受業。八萬大劫。受異熟。果八萬劫滿。順後受。業酬前惡願。生于欲。界作水獺。身亦云飛狸身。若到所在。水陸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喫盡。故經云。雖斷煩惱。生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即其義也。故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嚴。則不枉功程。
喧闹和混乱让我长时间无法静下心来。于是我移步到池边,安静地布置环境,寻求禅定。但池中的鱼儿游动,打破了我的禅思,让我再次无法入定。因此,我心生愤怒,产生了怨恨的念头,甚至发下了恶愿:愿我来世成为有翅膀的水獭,能够上树捕鸟,下水捕鱼,以此报复鱼和鸟的怨恨,发誓不再放过它们。因为这个恶念,我产生了害人之心,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之后,我改变了环境,专心致志地修习禅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得到了定力,依照之前的证悟,得到了非想非非想的三昧境界。生命终结之后,我投生到了非想非非想的天界,由于顺从前世的业力,我在那里享受了八万大劫的异熟果报。八万大劫结束后,我又因为之前的恶愿,投生到了欲界,成为了水獭,身体也能飞翔,像狸一样。无论我到哪里,水陆空三界的一切生命,都被我吞噬殆尽。正如经文所说,即使断除了烦恼,投生到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仍然可能因为业力而堕入三恶道。这就是其中的含义。因此,修行者必须先深入宗镜,理解万行的根本在于一心,然后以福德和智慧来庄严自己,这样才不会浪费修行的功夫。
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界眾生。猶象王迴旋。啟發十方含識。故華嚴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切眾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若不制心。無有是處。一念纔起。生死如煙。駕五陰六入之舟航。結十二種類之窟宅。如從一妄念中。結成十二類。根塵相對。發識造業。因色有情。見時生想。於此情想二法。各生四相。從情上。生一有色。二無色。三非有色。四非無色。
永远不再退转。领悟其宗旨,智慧将圆满明亮。掌握其实践,将成就伟大的作用。如同狮子奋起,成熟法界中的众生。就像象王旋转,启发十方有情。因此,《华严论》说,狮子奋迅三昧,是指在十方世界中,普遍与所有众生的想念、作用相成熟。伟大的作用而无需造作,这就是奋迅的意义。进入宗镜,万事都圆满无缺,镜外没有其他法可得。正如《遗教经》所说,因此你们应当好好控制心念,将心念集中于一处,没有事情是办不到的。如果不控制心念,那就没有这样的事。一旦念头产生,生死就像烟雾。驾驭五阴六入的舟船,结成十二类的居所。就像从一个妄念中,结成十二类。根尘相对,产生识和业。因色有情,见到时产生想。在这些情想二法上,各自产生四相。从情上,产生一有色、二无色、三非有色、四非无色。
從想上生。一有想。二無想。三非有想。四非無想。胎因情有。卵為想生。情想合為濕生。情想離為化現。情上無色。則是空散消沈。想上無想。則為土木株杌。此二雖屬無情。然皆從識變。若一念不生。則諸類皆絕。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又如云。譬如動目。能搖湛水。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
从心中所想而生,一是有想,二是无想,三是既非有想也非无想。因情感而有胎生,因思想而有卵生,情感与思想结合则为湿生,情感与思想分离则为化现。在情感之上没有物质形态,就是空散消沉。在思想之上没有情感,就是无生命的土木。这两者虽然属于无情,但都是由意识所变化。如果心中没有杂念,那么各种类别都会消失。因此《信心铭》说:如果心不改变,万法就如一。如果眼睛不睡觉,各种梦境自然消失。又比如,眼睛动了,能使清澈的水动摇。因为眼睛疲劳看水,看到水在动。如果眼睛不眨,池水就不会摇动。如果妄见被除去,也就没有草木的成坏之相。如果提起眼睛看色,是因为有色阴;提起身体感受苦乐,是因为有受阴;提起心就乱,是因为有想阴;提起眼睛看生灭,是因为有行阴。精明而不动的地方,就是识阴。如果全身被针刺都能知道,没有分别,那就是识阴。如果依次分别,那就是其他的识阴。因此,一旦念头产生,五阴就同时产生。微细的意识没有消失,六尘就不会消灭。如果只有识的意义之灯常照,妄念就无法产生。一心的智慧之镜永远明亮,宗旨始终不迷惑。
問。四弘十度。皆可發行。云何須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问:四弘誓愿和十波罗蜜都可以发起行动,为什么还需要依靠一心,来完整地实现菩提之道呢?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斷。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開真如生滅體用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發大心。具足佛道。
答:如果不依靠一心,追求大乘的人的疑惑就不会断绝。古德说,追求大乘的人有两种疑惑。大乘的法体是一还是多?如果它是一,就没有不同的法,没有不同的法,也就没有众生。那么菩萨为谁发起宏大的誓愿?如果它是多种法,那就不是一体,不是一体,那么物我各自独立,如何能生起同体大悲?因此,由于这些疑惑,他们不能发起心志。现在为了消除这两种疑惑,我们建立一心法,开启真如生灭的体用两种门。建立一心法是为了消除第一种疑惑,明确大乘法只有一心,一心之外没有其他法。只有无明迷惑了自心,引起各种波动,流转于六道。虽然有六道的波动,但都不超出一心之海。正是因为一心的动作引起了六道,所以能够发起宏大的誓愿。六道不超出一心,所以能够生起同体大悲。这样依靠一心,能够消除两种疑惑,发起大心,完整地实现佛道。
華嚴演義記。云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跏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
在《华严演义记》中,关于如何观想如来的法身,首先应当观想发起普贤菩萨的微妙行愿。接着,应当通过三密加持来修炼身心,这样便能进入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慧之海。修行的起始阶段,应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集中精神,保持内心的平静,闭目端坐,采取跏趺坐的姿势,用心观照无边的佛国世界。仔细观察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陀,虔诚地在每一位佛菩萨前恭敬礼拜和绕行。同时,用各种供品如云海般供养所有圣众,进行广大的供养。供养完毕后,应反观自己的内心,认识到心本无生,自性已经成就,光明普照,如同虚空。还应深刻激发慈悲之心,同情众生未能悟道,仍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我应当普遍教化,帮助他们获得开悟,直至完全解脱。还应观察自己的心、众生的心以及佛的心,认识到它们本质上并无差异,都是平等且统一的,以此成就大菩提。这样的心,明亮而清净,无边无际,圆满而明亮,纯净无瑕。
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是以垢淨世界。大小法門。乃至六度萬行。皆從凡聖心現。故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為教化彼諸眾生故。又經云。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清淨心。眾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讚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讚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讚布施。而通達布施平等相。雖讚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讚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讚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
形成巨大的月轮,其量等同于虚空,没有边界。因此,无论是被污染或净化的世界,大小的法门,乃至六度万行的修行,都是从凡夫到圣人的心中显现。所以经文说,大菩萨以清净无垢的心,直接体验无为的真如法界;以自在的心,生活在三界之中,为了教化所有众生。另外,经文也说,依赖于自己虚妄和污染的心,众生就被污染;依赖于自己本性清净的心,众生就得以净化。《诸法无行经》中说,虽然赞美发起菩提心,但要知道心的本性就是菩提;虽然赞美大乘经典,但要知道所有法都是大乘的相;虽然讲述菩萨道,但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虽然赞美布施,但要通晓布施的平等相;虽然赞美持戒,但要知道所有法本质上都是戒性;虽然赞美忍辱,但要知道所有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然赞美精进,但要知道所有法不发不行的相;虽然以各种方式赞美禅定,但要知道所有法都是恒常的定相。
雖種種讚於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為未信者。以方便力。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所以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諸魔事起。
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論云。修行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心依境以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超心。不取心相。以離真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現前。念彼一切皆是思惟。剎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真如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摩訶衍論釋云。若真若偽。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若真若偽。皆一真如。
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直下得力。如師子就人。一槌便成。猶王之寶器。可謂等賜高廣大車。悉與如來平等滅度。豈同貧所樂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真實。如金易鍮石。鳳換山鷄。如此愚盲。過在無眼。如昔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問之。或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人即易之。或為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
問。既一心圓滿覺道。云何又發菩提等諸心。若有能發。則有所證。能所既成。唯一之義即墮。
答。夫言發者。即無所發。終不離心有菩提。離菩提有心。大寶積經云。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離菩提。心不可得。離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若能如是信解。乃為真發菩提之者。般若經云。若菩薩知心性。即是菩提。而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菩薩。又無所發菩薩云。知一切法皆無所發。而發菩提心。然於所證真如。如外無智。能發妙智。智外無如。雙照雙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俱寂。則是一心菩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之大悲。豈有能所。
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他。止觀云。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麁弊色聲。縱身口意。作不善業。輪環惡趣嬰諸熱惱。身苦心苦。而自毀傷。而今還以愛繭自纏。癡燈所害。百千萬劫。一何痛哉。設使欲捨三塗。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換。翻更益罪。似魚入箄口。蛾赴燈中。狂計邪黠。逾迷逾遠。渴更飲醎。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洑。把刃抱炬痛那可言。虎尾蛇頭。悚焉悼慄。自惟若此。悲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國。備歷辛苦。絕而復穌。往至貧里。傭賃一日。
止宿草庵。不肯前進。樂為鄙事。不信不識。可悲可怪。思惟彼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雖知眾生如虛空。誓度如虛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雖知眾生數甚多。而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底之煩惱。雖知眾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偏觀空。則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偏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
故名為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虛空共鬪。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如空。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誓畫繢莊嚴虛空。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虛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是名非偽非毒名為真。非空非見愛名為正。如此慈悲誓願。與不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是名真正發菩提心義。
問。華嚴經頌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內外一切境界。皆從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為王。無有一法。不從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寶積經偈云。如鑽木出火。要假眾緣力。若緣不和合。火終不得生。是不悅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緣和合起。離緣終不生。如因乳等緣。和合生酥酪。瞋自性無起。因於麁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自燒然。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
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虛妄。是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為麁。惡令人怖畏。瞋之一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亂。此內外二法。尚成三昧。舉一例諸。可為龜鏡。其餘一切心鏡即無非三昧矣。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心。
更無一物。會於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別不起。即是正受。是以無物可納。名為正受。無境可動。名為正定。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入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於此三昧。內身入。
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乃至眼處入。耳處起。耳處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不唯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讚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美。
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坼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誷父之謗。湯有放君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晉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無君之迹。管仲有僣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沵。堯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也。不能遣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自免怨謗。而無悔悋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
問。一心旨趣。蓋是總門。法義難明。廣須開演。如何是法。如何是義。
答。法本無差。隨義有別。從法生義。差別難明。因義顯法。一心易了。禪原集。以況解釋法義二門。如真金隨工匠等緣。作鐶釧等物。金性必不變為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緣是義。設有人問何物不變。何物隨緣。只令答云金也。以喻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說心。心即是法。一切是義。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然無量義。統唯二種。一不變。二隨緣。諸經只說此心隨迷悟緣。成垢淨凡聖等。亦只說此心垢淨等時。元來不變。常自寂滅。真實如如等。設有人問何法不變。何法隨緣。只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緣是相。當知性相。
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馬鳴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真如是體。心生滅是相用。只說此心。不虛妄。故云真。不變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隨緣。以隨緣故。成無量義。又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水豈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動。義遍恒沙。雖遍恒沙。皆是一心之義。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心。真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祕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淨名疏中。觀心釋四種境界者。一因緣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眾生者。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今因緣心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觀心照少境。即是小國土。觀心照多境。亦是多國土。
如是觀因緣境。即是化眾生。或調惡境而悟。即是穢土入佛智慧。或觀善境而悟。即是淨土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者。隨所觀善惡之塵。了知此塵即是一切法。此法本來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於真智。真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復次行人觀是四境。非為貪著境界。但化伏煩惱心數眾生。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法界眾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立有為緣集眾生也。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合抱之樹。起於毫末。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始妄習。
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別見。如此觀心。實真淨土。是真了義。若離此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剎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舉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剎等。又剎海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為塵體。是故塵中現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像繁興。唯一致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