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無性理同。是何宗攝。
无性之理是一致的,这属于哪个宗派的教义?
答。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
回答是,法性宗所包含。正如古代大师所说,法性具有实体,这是法相宗的教义;在具体事物上没有实体,这是法性宗的教义。
問。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
问:如果所有法实际上没有自性,那些未能理解教义的人,恐怕会形成断见。
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如大般若經云。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二空。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諸法差別。皆無雜亂。又云。善現白佛言。世尊。佛說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誰染誰淨。誰縛誰解。彼於染淨。及於縛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當墮地獄。傍生。鬼趣。受諸劇苦。乃至佛言。善現。善哉善哉。
回答:因为具有自性,所以单一的法不能成立。由于没有自性,各种因缘都能并存。在没有自性的情况下,有和无都无法得到,怎么可能会形成断见或常见呢?正如《大般若经》所说,诸位菩萨摩诃萨非常稀有,他们修行深奥的般若波罗蜜多,观察我空和法空。虽然知道所有法都像梦一样,像回声,像影像,像光影,像阳光下的焰影,像幻术,像变化,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无性就是它们的自性,它们各自的特征都是空的。然而,他们能够确立善与非善等,所有法的差异,都没有混乱。又如善现对佛说,世尊,佛说所有法都以无性为自性。如果所有法都以无性为自性,那么谁被污染,谁被净化,谁被束缚,谁得到解脱?他们对污染与净化,束缚与解脱,不能正确理解,因此破坏戒律,破坏见解,破坏威仪,破坏清净的生活,将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道,遭受各种剧烈的痛苦。至于佛说,善现,说得好,说得好。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恒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如般若燈論云。我說遮入有者。遮有自體。不說無體。
确实如此,正如你所说,在所有事物中,都以无性作为其自性。在自性中,有性与无性都是不可得的。我们不应该执着于有或无。因此,既然不能执着于有,也不能执着于无,因为在自性中,不存在无。所说的有或无的法则,都是用来破除执着,进入法的方便之门。所以,先贤说,使用无所得作为方便有两种:一是用无所得引导人们不迷惑于空,作为进入有的方便;二是通过假设无来进入有,不执着于无得,即使无得本身也是方便,这是进入空的方便。因此,无得的相是空的,无作的人是空的,无际的性是空的,这三种相都消失了,法界的理就显现出来。所以菩萨不破坏空而常有,染净之法依然存在,不妨碍有而常空,一真的道永远显现。这样双重的照耀,才能进入非常深奥的境界。正如《般若灯论》所说,我说遮入有,遮有自体,不是说没有实体。
如楞伽經中偈曰。有無俱是邊。乃至心所行。彼心行滅已。名為正心滅。釋曰。如是不著有體。不著無體。若法無體。則無一可作故。又如偈曰。遮有言非有。不取非有故。如遮青非青。不欲說為白。釋曰。此二種見。名為不善。是故有智慧者。欲息戲論得無餘樂者。應須遮此二種惡見。此復云何。若三界所攝。若出世間。若善不善。及無記等。如世諦種。諸所營作。彼於第一義中。若有自體者。起勤方便。作善不善。此諸作業。應空無果。何以故。以先有故。譬如先有若瓶衣等。如是樂者常樂。苦者常苦。如壁上彩畫。形量威儀。相貌不變。一切眾生。
正如《楞伽经》中的偈语所说:有和无都是极端,甚至心所行之处,当心行停止时,称为真正的心灭。解释说:这样既不执着于有实体的法,也不执着于无实体的法。如果法没有实体,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又如偈语说:遮蔽有的说法不是有,不取非有的原因。就像遮蔽青色不是青色,不想说它是白色。解释说:这两种观点被称为不善。因此,有智慧的人,想要平息无意义的争论,获得完全的快乐,应该避免这两种错误的观点。这又如何呢?如果三界所包含的,或者超脱世间的,无论是善还是不善,以及无记等,就像世俗的种子,所有进行的工作,如果在最终真理中它们有自身的实体,那么努力去做善或不善的行为,这些行为应该都是徒劳无果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了。比如,如果已经有了瓶子或衣服等,那么快乐的人总是快乐,痛苦的人总是痛苦,就像墙上的画,形状、仪态、外貌都不会改变,所有的众生都是如此。
亦應如是。復次若無自體者。彼三界所攝。若出世間。善不善法。起勤方便。則空無果。以無有故。如是世間。則墮斷滅。譬如磨瑩兔角。令其銛利。終不可得。是故偈曰。少慧見諸法。若有若無等。彼人則不見。滅見第一義。復次如寶聚經中。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誤學中論等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今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
同样地,如果事物没有自身的实体,那么无论是三界所包含的,还是出世间的善法或不善法,即使努力修行,也如同空中楼阁,因为它们不存在,所以无法得到任何结果。就像试图磨利兔子的角一样,终究是徒劳无功。因此,偈语中说,那些只有少许智慧的人,看待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并领悟到至高无上的真理。在《宝聚经》中,佛陀告诉迦叶,有和无都是极端,而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的物质世界,都没有二元对立的意义。所有佛陀通过真实的智慧,证悟了这一点,达到了正觉,认识到一切法的唯一真实相貌,即无相。先贤们说,许多宗派只谈论空性,而忽略了法的非空性。例如法相宗,只否定了普遍的估量,并没有否定依赖条件而生的法。那些误解《中论》的人,也说一切法没有自性,因此称之为空,但现在我们认识到,法并非空无一物。既然一切法没有固定自性,它们因众缘和合而生,存在即是空。
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又約緣起法。有二。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有。是相空。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恒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萬法體虛。了無所得。以性空。故不壞業道。因果歷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則非初中後際。終始宛然。無能造作人。報應非失。故知無性理成。法眼圓照。更無一法。有實根由。今更引證廣明。成就宗鏡。夫真俗二諦。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以此緣性二門。
一切法由因缘而生,本无自性,因此是空的。虽然空,却常存有。这种空与有的相互渗透,才是真正的真空妙有。因此,虽然言语上可能表达为大同,但实际含义却有所不同。再从緣起法来看,有两种情况:一是无相如空,一切荡然无存,这是相空;二是无自性如幻,业果永恒不失,这是性空。因为相空,所以万法的本体是虚的,没有可以执着得到的;因为性空,所以业道不坏,因果关系清晰明了。通过性相二空,才能确立真空的真理。这样,就没有所谓的初际、中际、后际,始终都是清晰存在的。没有能造作的人,报应也不会失去。因此,无性之理得以成就,法眼能够圆满照见,没有任何一法有真实的根源。现在进一步引用证据来广泛阐明,以成就宗鏡的教义。真俗二諦,一切诸法,都不超出空有的范畴。空有的法则,都是从緣生而来。緣生的法则,本身没有自体,依赖心所显现,都是无性的。因为緣生,所以无性;因为无性,所以緣生。通过緣性和无性这两个法门,
萬法一際平等。是以華嚴記廣釋云。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偈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緣。不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呪術。不善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
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物本质上是平等无差别的。《华严经》中广泛解释说,因为众缘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现象,所以存在,这是有义;因为一切法无固定自性,所以是空,这是空义。这两种意义是空有的所以然。因为无性,所以存在,这是存在的原因;因为众缘结合,所以是空,这是空的原因。所以,因缘即是无性空的原因。为什么无性能成为空义呢?因为一切法都是从众缘中生起的,所以无性。因此,众缘结合是无性空的原因。为什么众缘结合能成为有义呢?正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性质,才开始从众缘中形成虚幻的存在。因此,无性是存在的原因。《中论》中的偈语说,如果人不了解空,不了解空的因缘,不了解空的意义,就会自己产生烦恼。就像不擅长咒术的人,不擅长捉毒蛇一样。如果将四句诗的总体看作空有,那么它们都被称为原因,所以说众缘结合所以称为有,众缘结合所以称为空,无性所以称为有,无性所以称为空。因为所有法的生起必然依赖于因缘,依赖于因缘有,必然没有自性。由于没有自性,
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若具證者。一緣生故有者。法華經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淨名經云。以因緣故諸法生。中論偈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皆因緣故有義也。二緣生故空者。經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由前論中。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為菩薩立過云。若一切法。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菩薩反答云。
因此,从因缘来看,有性与无性并不存在两种法门。而就幻有的万种差异而言,称之为俗諦。无性而一味,称之为真諦。另外,四句中只有第三句引证成立,因为无性而有,其理难以显现。如果完全证悟,一是因缘生故有,法华经说:‘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因此说,净名经说:‘以因缘故诸法生。’中论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等。’都是因缘而有的意义。二是因缘生故空,经说:‘因缘所生无有生。’论偈说:‘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由于前论中,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为菩萨立过说:‘若一切法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菩萨反答说:
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諦。菩薩以不空故。則失四諦。若有空義。四諦方成。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般若經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即無性故有也。淨名經云。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
如果一切事物都不是空的,没有生灭,那么就不存在四圣谛的法则。小乘认为一切法是空的,所以没有四谛。菩萨因为认为一切法不空,就失去了四谛。只有理解了空义,四谛才能成立。因此偈语说:因为有空义,一切法才能成立;如果没有空义,一切法都不能成立。《般若经》也说:如果一切法不空,那么就既没有道也没有果,因为无性而有。《净名经》中,文殊师利问:生死有畏惧,菩萨应当依靠什么?维摩诘回答说:菩萨在面对生死的畏惧时,应当依靠如来的功德之力。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想要依靠如来的功德之力,应当如何安住?回答说:想要依靠如来的功德力,应当安住在度脱一切众生上。又问:想要度脱众生,应当去除什么?回答说:想要度脱众生,应当去除他们的煩惱。又问:想要去除煩惱,应当如何行动?回答说:应当实践正念。
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性。有一切法。又淨名經云。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
如何实践正念?回答说,应当实践不生不灭的法则。又问,哪些法则是不生?哪些法则是不灭?回答说,不善的法则不生,善的法则不灭。又问,善与不善哪个是根本?回答说,身体是根本。又问,身体哪个是根本?回答说,欲望和贪婪是根本。又问,欲望和贪婪哪个是根本?回答说,虚妄的分别心是根本。又问,虚妄的分别心哪个是根本?回答说,颠倒的想法是根本。又问,颠倒的想法哪个是根本?回答说,无住是根本。又问,无住哪个是根本?回答说,无住就没有根本。文殊师利,从无住的根本出发,建立一切法。叡公解释说,无住,就是实相的另一个名称。实相,就是性空的另一个名称。因此从无性,生出一切法。另外,《净名经》中说,文殊师利说,居士,有病的菩萨,如何调伏自己的心?维摩诘说,有病的菩萨,应该这样想。
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以何為空。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于前世的妄想和颠倒所引起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法则存在,那么又是谁在承受病痛呢?这是因为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的结合,人们就给它一个假名叫做身体。这四大元素没有主宰,身体本身也没有自我。病痛的产生,都是因为执着于自我,因此我们不应该对自我产生执着。既然知道了病痛的根源,就应该消除对自我和众生的执着,而应该产生对法的思考。应该这样想:只是众多的法合成了这个身体,生起仅仅是法的生起,消失仅仅是法的消失。而且这些法彼此之间并不相互了解,生起时不会说‘我生起’,消失时也不会说‘我消失’。那些有疾病的菩萨,为了消除对法的执着,应该这样想:这种对法的思考,其实也是一种颠倒。颠倒就是大的祸患,我应该远离它。如何远离呢?就是远离我和我所。如何远离我和我所呢?就是不执着于内外的一切法,实践平等。什么是平等呢?就是我和涅槃是平等的。为什么呢?我和涅槃,这两者都是空的。
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無性緣生故空者。雙牒前四句中。兩種空也。此二種空。並離斷見。謂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定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生無性。故非定無。無性緣生故有者。亦雙牒前四句中二有。並非常見。常見之有有。是定性有。今從緣有。非定性有。況由無性有。豈定有耶。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
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中道。是幻有義。真空是不空空者。謂不空與空。無障礙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中道。是真空義。經云。空不空不可說。名為真空。中論偈云。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菴提遮女經偈云。嗚呼真大德。不知實空義。色無有自性。豈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則不容眾色。空不自空故。眾色從是生。又一。空有相害義。今初一真空必盡幻有。即真理奪事門。以事攬理成。遂令事相無不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般若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二。空有相作義。
真空必成幻有者。即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來藏。得有諸法。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三。空有相違義。幻有必覆真空。即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以離事外。無有理故。如波奪水。水無不隱。是則色中無空相也。四空有不相礙義。幻有必不礙真空。即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現。如由波相虛。令水露現。中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
然此四義。即是前緣生故空等四義也。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無性故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無性故有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緣生故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緣生故空義。前四總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說空有之相。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須知四義。兩處名異。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真空上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幻有上非有義。又須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義。一。有上二義者。一是不壞有相義。二是遮斷滅義。則詺有為非不有。二。非有上二義者。一離有相義。
二即是空義。三。空上二義者。不一壞性義。二遮定有義。故詺空為非不空。四。非空上二義者。一離空相義。二即有義。已知名義。今融合乃有五重。為五種中道。一。謂有非有無。二。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義自合。然取有上不壞相義。非有上離有相義。故合為一幻有。是俗諦中道。二。空非空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空上二義自合。然取空上不壞性義。非空上離空相義。故合為一真空。為真諦中道。前一。為即相無相之中道。此一。為即性無性之中道。亦是存泯無二義。三。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者。上一對。空有自合。此下一對。空有四義交絡而合。
今此第三。而取真空上非空義。幻有上有義。二義相順。明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義。有上。取遮斷滅義。故得共成幻有。為非空非不有。存泯無礙之中道。四。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義。幻有上非有義。二義相順。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義。非有上即是空義。故二義相順。得成真空。為非有非不空。存泯無礙之中道。第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徹於有。今是有徹於空。皆二諦交徹。五。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總合前四。令其不二。然上各合交徹。並不出於真空幻有。故今合之為一味法界。
為二諦俱融之中道。然三四雖融二諦。而空有別融。今此空有無礙。即是非空非有無礙。舉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無二。為雙照之中道。非空非有無二。為雙遮之中道。遮照一時。存泯無礙。故云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以幻有為相。真空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為性。又別顯為相。總融為性。今互奪雙融。並皆離也。無分別法。但約智說。唯無分別智。方究其原。其無障礙。通於境智。謂上之五重。多約境說。心智契合。即為五觀。五境既融。五觀亦融。以俱融之智。契無礙之境。則心境無礙。
心中有無盡之境。境上有無礙之心。故要忘言。方合斯理。總為緣起甚深之相。故知若了空有無礙。真俗融通。無性之宗。緣生之理。如同神變。莫定方隅。雖處狹而常寬。縱居深而逾淺。或在下而恒上。任遊中而即邊。眾生常處佛身。涅槃唯依生死。可謂難思妙旨。非情所知。故云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失機。縱差別而恒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又云。謂塵不壞小量。而遍十方。普攝一切。於中顯現。斯由量則非量。非量即量。又居見聞之地。即見聞之不及。
處思議之際。即思議之不測。皆由不思議體。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經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法界觀真空門云。一。色即是空者。以色。舉體全是真空。不即斷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能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故舉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斷空。則是虛豁斷滅。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如鏡外之空。非同鏡內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謂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滅色取空。離色求空。
又不即形顯色相之空。又不離形顯無體之空。即是真空。若不即色相。即無遍計所執。不離無體。即是依他緣起。緣起無性之真理。即是圓成。二。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若離事求空理。即成斷滅。今即事。明無我無性真空之理。離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諸事法。則舉空全色。舉理全事。又真如正隨緣時。不失自性。則舉色全空。舉事全理。三。空色無礙者。謂色。舉體全是盡色之空。故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全盡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隱。
是故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也。如舉眾波全是一水。舉一水全是眾波。波水不礙同時。而水體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隱。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為萬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肇論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乃至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又不真空論云。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是以聖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是以聖人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則雖像而非像。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若乘真心而體物。則何物而不歸。齊一氣以觀時。則何時而不會。何時而不會。則知觸境之無生。何物而不歸。則見物性之自虛矣。若任情所照。曷能盡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難逃見跡。如龐居士偈云。昔日在有時。常被有人欺。種種生分別。見聞多是非。後向無中坐。又被無人欺。
一向看心坐。冥冥無所知。有無俱是執。何處是無為。有無同一體。諸相盡皆離。心同虛空故。虛空無所依。若論無相理。唯有父王知。故知有無諸法。欲求究竟。唯心方證。若未歸心。盡成障礙。為常為斷。成是成非。纔入此宗。自然融即。謂先明其起處。知自心生。既從心生。則萬法從緣。皆無體性。必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但論空有。則廣明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門。亦是理事二門。亦是性相二門。亦是體用二門。亦是真俗二門。乃至總別同異。成壞理量。權實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資相攝。
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奪。相即相在。相覆相違。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無性之門。一時收盡。名義雙絕。境觀俱融。契旨忘言。咸歸宗鏡。是以須明行相名義差別。方能以體性融通。若不先橫竪鋪舒。後。何以一門卷攝。故還原觀云。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現。自有一際之形。如上微細剖析。廣照空有二門。可謂得萬法之根由。窮諸緣之起盡。此有無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種之邪師。因茲而起。六十二見之利使。從此而生。菩薩尚未盡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所以寶性論云。空亂意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疑空滅色。
取斷滅空。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故華嚴經中。善財歷事諸佛。已證法門。尚猶於諸法中。無而計有。若究竟遠離。唯大菩薩之人。大智度論偈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淨名經云。有無二見。無復餘習。又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何者。若時機因緣執有。則說空門。若時機因緣著空。遂談有教。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說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或雙亡而雙流。或雙照而雙寂。破立一際。遮照同時。如肇論鈔云。今就論文。總有四意。以顯周圓之旨。一者破實顯空。二者破空顯假。
三者破唯空唯假。顯亦空亦假。四者破亦空亦假。顯非空非假。則是中道。方謂周圓也。然四論皆有周圓。今既一一辯之。且約四義。一約境。二約智。三約果。四約境智果。初約境者。不真空論云。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此破實顯空。遣凡夫執。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此破空顯假。遣聲聞執。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此則破有破無。顯亦空亦假。辯菩薩境。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空亦假。遣菩薩執。顯中道第一空佛之境。此則境周圓也。二約智者。則般若論也。若以般若智。一一歷然。
空假等境則成心量。但是有智。不得無智意。今則約前智知。凡是一境。即須周圓也。論云。言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此破凡夫執相知。辯無知也。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此破聲聞無知。辯無種不知也。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此破亦知亦不知。顯非知非不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破非知非不知。辯亦知亦無知。前來四義。說雖前後。並在一心。不即不離。可謂佛智周圓矣。三約果辯者。即涅槃論文云。存不為有。破有餘涅槃。遣聲聞常執。亡不為無。破無餘涅槃。遣聲聞斷執。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
此雙破有無。顯。亦有亦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有亦無。顯非有非無。以顯中道佛之境。無住涅槃。果周圓矣。四約境智果三合辯者。則是總收前諸論文也。前二論。則真諦無相之境。為真空。般若能觀真智。即萬行之本。為妙有。猶境發智。由智顯境。境智互顯。為亦空亦有。即涅槃論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斷不常。為非空非有。可謂涅槃極果也。即如來一化之意。並周圓故。則罄盡佛法之淵海也。故知真空難解。應須妙得指歸。若隨空有之文。皆墮邪見。如鴦崛魔羅經偈云。譬如有愚夫。見雹生妄想。謂是瑠璃珠。
取已執持歸。置之瓶器中。守護如真寶。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於餘真瑠璃。亦復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習極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壞一切法。解脫實不空。而作極空想。猶如見雹消。濫壞餘真實。汝今亦如是。濫起極空想。見於空法已。不空亦謂空。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一切諸煩惱。譬如彼雨雹。一切不善壞。猶如雹融消。如真瑠璃寶。謂如來常住。如真瑠璃寶。謂是佛解脫。虛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脫色是佛。非色是二乘。云何極空相。而言真解脫。文殊宜諦思。莫不分別想。譬如空聚落。川竭瓶無水。非無彼諸器。中虛故名空。
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嗚呼蚊蚋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宜默然。所以外道執斷空。二乘證但空。俱不達一心真空之理。故無生義云。經云。持心猶如虛空者。非是斷空。爾時猶有妙神。即有妙識思慮。
問曰。經言。持心如虛空。那更有妙神在。
答曰。經道持心如虛空者。只是持心令不生故。言如虛空。非即是空。經言。如虛空也。經言。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實際即是法性。空識即是妙神。故知實際中。含有妙神也。華嚴經性起品。作十種譬喻。明法身佛有心。大師言。雖有妙神。神性不生。與如一體。譬如凌還是水。與水一體。水亦有凌性。若無凌性者。寒結凌則不現。如中亦有妙神。性同。如清淨則現。不淨不復可見。乃至如師主姓傅傅姓。身內覓不得。身外覓不得。中間覓不得。當知傅姓是空。而非是斷空之空。以傅姓中。含有諸男女。故言性空異於虛空。
佛性是空。諸佛法身不空。大師引經曰。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釋言。女身色相即如。故言無在。如性真常。體含眾相。故言無不在。含者。含有男女色聲等相。涅槃經明菩薩念法。善男子。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不終。無明無數。此正明如體也。非結非業。斷結斷業。而亦是業。非男斷男。而亦是男。非有斷有。而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乃至諸佛所遊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薩念法。如上空有二門。約廣其義用。遂說存泯開合。若破其情執。乃說。即離有無。
設當見性證會之時。智解俱絕。如泯絕無寄觀云。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逈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古釋云。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空若不即色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又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
又亦失於二諦。色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者。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雖推破。簡情顯解。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為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成正念。又解為遣情。說因破執。若情消執喪。說解何存。真性了然。寂無存泯。所以若言。即與不即。皆落是非。瞥挂有無。即非正念。故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問。凡涉有無。皆成邪念。若關能所。悉墮有知。如何是無念而知。
答。瑞草生嘉運。林華結早春。
宗鏡錄卷第八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