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一百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東國義相法師。釋華嚴經云。當知此一部華嚴經。雖七處九會。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攝法盡故。雖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一地中雖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如一念。多念亦如是。一即是一切。一念即多念。陀羅尼法。主伴相成。一即為主。一切為伴。隨舉一法。盡攝一切。乃至一文一句。盡攝一切。何以故。若無此。彼不成故。陀羅尼法。法如是故。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
东方的义相法师在解释《华严经》时说:应当明白,这部《华严经》虽然在七个地方九次集会中讲述,但核心内容只在《十地品》中。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涵盖了所有根本的教法。虽然在十地中各有不同,但关键在于初地,为什么?因为不离开一个位置就能普遍包含所有地的功德。在一个地中,虽然有许多不同的部分,但关键在于一念之间。为什么呢?因为三世九世都包含在一念之中。一切即是一,一念即是多念。在陀罗尼法门中,主伴相互成就,一即是主,一切即是伴。无论提出哪一种法,都能包含一切。甚至一个字、一句话,都能包含一切。为什么呢?如果没有这个,那个就不会成立。陀罗尼法门就是这样的。经文说,如来在一句话中,能够展现出无边的契合经文的海洋。
復禮法師云。觀業義者。夫業因心起。心為業用。業引心而受形。心隨業而作境。然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作境。境復生心。若影隨形而曲直。猶響隨聲而大小矣。
復禮法师说:观察业的意义,业由心起,心为业所用。业牵引心而受形,心随业而成为境界。因此,因业受生,身体又造业。从心造境界,境界又生心。就像影子随形状而变化,回声随声音而变化大小一样。
慧集法師悟道頌云。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迴天復轉地。併入一毛孔。
慧集法师在悟道时吟诵道:普光初学道时,无边的世界都在动荡,天旋地转,一切并入一个微小的毛孔之中。
弘沇法師云。若人執眾生心外別有無情。佛性不遍。皆違如來藏遍法界義。唯識論云。根身器世間。即是賴耶相分。相分不離見分。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離二取相故。真實住唯識。如第六識緣現在心。唯一剎那。誰為能所。設緣三世。亦現在心。妄分能所。若得此意。三界唯心。法界一相。亦何不適。
弘沇法师说:如果有人认为众生的心之外还有无情的存在,佛性不遍及一切,这都违背了如来藏遍及法界的意义。《唯识论》中说:根身和器世间,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相分不离开见分。又说:如果在某时对于所缘,智慧没有所得,远离了二取相,那么真实地安住在唯识之中。比如第六识缘于现在的心,只是一瞬间,谁是能缘和所缘?假设缘于三世,也还是现在的心,错误地分别能缘和所缘。如果理解了这层意思,三界唯心,法界一相,还有什么不适宜的呢?
神鍇法師云。一念淨心微細。如芥子。森羅萬像。猶若須彌。萬像雖復眾多。要從一心變起。離心之外。畢竟無法。是則攝相從心。云內須彌於芥子也。
神鍇法师说:一个纯净的心念虽然细微,就像芥子一样,却能包含万象,如同须弥山。万象虽然众多,但都是从单一的心念变化而来。离开心念之外,终究没有法。这就是说,万象都从心念中产生,就像将须弥山纳入芥子之中。
元康法師云。明悟入者。如來說法八萬四千。所明至理。更無異道。華嚴經云。一道出生死。涅槃經云。一道清淨。大品經云。一相無相。淨名經云。不二法門。論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乃群賢所趣眾義同歸。咸指一心之實道矣。
元康法师说,那些明悟实相的人,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阐明至高无上的道理,没有其他不同的道路。《华严经》中说,只有一条道路能让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涅槃经》中说,只有一条道路是清净的。《大品般若经》中说,一切法相都是无相的。《净名经》中说,不二法门是唯一的途径。论中说,只有自知之明,不随他人,才能达到无戏论的寂灭,没有差异,没有分别,这就是实相。这是所有贤者所追求的,所有意义都归结于此,都指向了一心的实道。
智者大師與陳宣帝書云。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原。求道由心。又須識心之體性。分明無惑。功業可成。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心無形相。內外不居。境起心生。境亡心滅。色大心廣。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門。知心無縛。即入解脫法門。知心無相。即入無相法門。覺心無心。即入真如法門。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門。圓覺疏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
智者大师在给陈宣帝的信中写道,学习佛法的方法,必须首先认识到修行的根本,求道必须从心开始。同时,还必须了解心的本质和特性,清晰明确,没有迷惑,这样修行的功夫才能成就。一旦明了,就能明白千种道理;一旦迷惑,就会陷入万种困惑。心没有形状和相貌,不依附于内或外。当外境出现时,心随之生起;当外境消失时,心也随之消失。心的大小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大到小,从广到微。甚至当你知道心是空寂的,你就能进入空寂的法门。当你知道心没有束缚,你就能进入解脱的法门。当你知道心没有相,你就能进入无相的法门。当你的心觉悟到无心,你就能进入真如的法门。如果你能这样了解心,你就能进入智慧的法门。《圆觉疏序》中说,所有有生命气息的生物都一定有认知,所有有认知的生物都一定有共同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真正清净、明亮和奇妙,空虚而灵通,独立存在。这是众生的根本,因此称为心地。这是佛陀所证得的,因此称为菩提。它们相互穿透和包含,因此称为法界。它们寂静而恒常快乐,因此称为涅槃。它们不混浊也不泄露,因此称为清净。
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祕。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鑠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住持圓覺而具足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
不妄不變,因此称之为真如。超越一切过失和否定,因此称之为佛性。保护善行,阻止恶行,因此称之为總持。隐藏并包含一切,因此称之为如來藏。超越深奥的秘密,因此称之为密嚴國。汇集所有美德,使之完备,照亮所有迷惑,因此称之为圓覺。其实这些都是指同一个心。背离它就是凡人,遵循它就是圣人。迷失它就是生死的开始,觉悟它就是輪迴的终结。亲近并寻求它,就是止觀定慧。推广并实践它,就是六度萬行。引导它成为智慧,然后才是正智。依靠它作为原因,然后才是正因。其实这些都是同一个法。整天处于圓覺之中却未曾真正圓覺的,是凡夫。想要证得圓覺但还未完全圓覺的,是菩萨。保持圓覺并完全实现圓覺的,是如來。离开圓覺就没有六道,放弃圓覺就没有三乘。没有圓覺就没有如來,消除圓覺就没有真法。其实这些都是同一条道路。三世諸佛所证悟的,就是这个。
如來為大事出現。蓋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蓋詮此也。釋曰。心之一法。名為普法。欲照此心。應須普眼虛鑒。寂照靈知。非偏小而可窮。以圓滿而能覺。故曰圓覺。此約能證也。真如妙性。寂滅無為。具足周遍。無有缺減。故曰圓覺。此約所證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性。又能現三乘六道之相。攝相歸性。曾無異轍。則世出世間。昇降雖殊。凡有種種施為。莫不皆為此也。離此則上無三寶一乘。下無四生九有。
如来为了重要的因缘条件出现于世,正是为了这件事。三藏十二部经典,所有修多罗经文,都是为了阐释这个真理。解释说,心这一个法,称为普法。想要洞察这个心,必须用普眼来虚心观察,寂静而明亮地认知。这不是偏小的法门可以完全理解的,只有圆满的觉悟才能达到。因此称之为圆觉。这是从能证的角度来说。真如的妙性,是寂静而无为的,它完整无缺,无所不包。因此称之为圆觉。这是从所证的角度来说。能证和所证的合一,只是一心。这一个心,能成为所有万法的本性,也能显现三乘六道的相。将相归纳于性,没有不同的路径。那么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上升或下降虽然不同,所有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离开这个,上面就没有三宝和一乘,下面也没有四生和九有。
臺山釋[目*蓋] 楞伽經訣云。佛法大旨。舉要言之。不出心為大旨。所以楞伽經。以心為正宗。故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心者。謂佛語心。所言宗者。謂心實處。又云。迷則萬惑累心。解則真照法界。迷則生死紛紜。解則涅槃常寂。迷解雖殊。莫不皆是一心隱顯。三藏法師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驗此六識。即究竟果處。而惑者終日作迷解。
臺山释[目*蓋]在《楞伽经》的要诀中说,佛法的大意,简单来说,不超出心作为核心要旨。因此,《楞伽经》以心为正宗,所以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说的心,指的是佛语心。所说的宗,指的是心的真实所在。又说,迷惑时,万种迷惑困扰心;理解时,真理照亮法界。迷惑时,生死纷扰;理解时,涅槃常寂。迷惑与理解虽然不同,但无不是一心的隐显。三藏法师说,众生的类别,是菩萨的佛土。验证这六识,就是究竟果的所在。而迷惑的人整天在迷惑与理解之间徘徊。
跋陀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覺。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會實性者。不見生死涅槃有別。凡聖無異。境智一如。理事俱融。真俗齊觀。圓通無礙。名修大道。
跋陀三藏说,理心是指心与理不是相互独立,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本质上是平等的,称之为理。理的照耀能够带来光明,称之为心。觉悟到心理本质上的平等,称之为佛。心若领悟到实性,就不会看到生死与涅槃的区别,凡夫与圣者的差异,境界与智慧的一致,真理与俗事的融合,通达无碍,这就是修行大道。
釋道世云。四禪無像。三達皆空。千佛異迹。一智心同。澄觀和尚華嚴疏云。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則物我皆如。泯同平等。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昔曾瑩兩面鏡。
释道世说,四禅无固定形象,三达皆为空性。千佛虽有不同示现,但智慧心是相同的。澄观和尚在《华严疏》中说,所有法门,乃至无穷,都不离一心。一心即是法界,因此《起信论》中说,所说的法,就是众生的心。心的本体广大无边,心的根本智慧就是广大无边。观察心的起行就是华严,觉悟心的性相即是佛。觉悟不是外来的,完全与所觉悟的相同,因此智慧与理性没有区别。智慧与理性的形态消失,两者都归于寂静与照耀,那么每一个念头都是华严的性海,物我都是平等的。为了让那些未了悟的人了解自心,如果知道接触的万物都是心,才能真正了解心性。因此《梵行品》说,了解一切法,就是心的自性,成就智慧之身,不是由他人来觉悟。但现在学习法的人,很多放弃内在而向外寻求,修禅的人喜欢断绝外缘而内观,这都是偏执,都停留在两边。既然心境如如不动,那么就是平等无碍。过去曾有两面镜子,能照见一切。
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釋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見佛。
点亮一盏灯,安放一尊佛像,它们的光芒相互交错,佛与佛之间无限延续。观察心境相互映照,本有的智慧与对立的理念合一,心中领悟到无尽的境界。在境界中理解难以想象的心灵,心境层层叠叠,智慧的照耀就在这里。也就是心中理解了境界的佛,从境界中看到唯心的如来。心与佛层层叠叠,而本觉的性只有一个,都是无法获得的。那么心境两者都消失了,照耀它也无法穷尽,理智相互穿透。既然心境是这样,境界与境界相互对望,心与心相互研究,万千变化纷繁复杂,都是一致的。只有通过证实的相应,才能称之为佛的华严。释迦摩尼说,现在的人只理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却不知道“即境即佛”,“是境作佛”。现在明确指出,以“如”作为佛,心境都是“如”,心“如”即是佛,境界“如”怎能不是呢。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界有心性,怎能不作佛。以心来收摄境界,那么心中就能见到佛,这是境界中的佛。以境界来收摄心,境界中就能见到佛。
是唯心如來。華嚴錦冠云。觀心釋大方廣佛華嚴經者。若約教詮義。則有多門。若不攝歸一心。於我何預。夫言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相具德相之法。故名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佛。華是心因。心所引行。喻之以華。嚴是心功。心能善巧嚴飾。目之為嚴。經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此理。故名為經。然心之一字。雖非一切。能為一切。觀者。以三大中。具四法界。對彼四界。故成四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若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也。
肇論注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者。尚書云。天生萬物。唯人之靈。有情無情。為萬物也。靈是心之性。亦即萬物之性也。即物之性空。目擊而非遙。雖近而不可知也。故論云。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跡。近不可見。如眼中之藥。遠喻三祇至道。近喻即真不見也。
如上所引祖教。委細披陳。可以永斷纖疑。圓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寶印當心。諸佛常現目前。法界不離言下。是以從初標宗。於一心演出無量名義。無量名義。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即一切法。如虛空性。空性亦空。畢竟寂滅。斯滅亦滅。不知以何言故。強名之無盡真心耳。今還攝無量義海。總歸一句。乃至無句。一字一點。卷舒自在。不動一心。究竟指歸。言思絕矣。又此乃是內證自心。真性。絕待。無依平等法門。如華嚴疏鈔云。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
入於諸法真實之性故。謂真實性中。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立故。復次明燈無依法。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則性尚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即絕。強名內證爾。
問。如上解釋引證。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語。
答。我若自語。一切茫然。罔措津涯。豈有申問之處。設祖佛之教。皆是隨他意語。曲順時機。是以世尊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又經云。先佛己說。後佛隨順。若能如是了達。則知佛語是自語。自語是佛語。故本師云。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又云。釋迦如來語。提婆達多語。無二無別。若於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見。常縈分別凡聖之想。恒生取捨自他之情。欲紹吾宗。無有是處。
問。前標宗章。已廣說唯心之旨。何故十帙之中。卷卷委曲重說。
答。此是祕要之門。難信之法。轉深轉細。難解難知。悉抱疑情。盡居惑地。夫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善品為業故。疑有多種。略說具三。一疑自。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況如有病之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若具前三疑。終不能決定信入。今宗鏡所錄。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隨聞一法。盡合圓宗。實可以斷深疑。成大信。如清涼記云。謂聞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滅故。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故。聞雙非莫疑無據。
以但遮過。令不著故。又聞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聞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聞雙是莫疑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聞雙非莫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是知諦了一心。群疑頓斷。則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聖不能聖。豈世間言語是非之所惑哉。如佛藏經云。佛告舍利弗。須彌山王。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如須彌。有人以手承接此石。無有遺落如芥子者。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眾生。
置左手中。右手接舉三千世界。山河草木。皆能令是一切眾生。同心喜樂。其意不異。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此宗鏡文。所以前後廣引者。只為此心深奧故難信。祕密故難知。乃至菩薩大智。尚須佛力所加。豈況淺劣而能知者。如寶雨經云。佛言。云何菩薩深信如來意業祕密。若諸菩薩。聞於如來意之祕密。謂如來所有意樂法義。依止於心。依心而住。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及諸有情。無能知者。唯除如來之所加持。是以雖前引後證。文廣義繁。則語語內而利益根機。
聞聞中而驚新耳目。何厭重說。起此慢心。所以本師云。行住坐臥。常說妙法。又云。我於得道夜。及涅槃夜。是二夜中間。常說般若。是以機多生熟。信有淺深。前聞熏而未堅。後聞熏而方入。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如捕魚。前網不盡。後網乃得。又云。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說。譬如駃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又問曰。上來數說。是般若波羅蜜甚深因緣。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處處說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謂為重說。譬如大國王。未有嫡子。求禱神祇。積年無應。時王出行。夫人產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產男。王聞喜而不答。乃至十反。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聞也。王曰。我即聞之。久來。願滿故喜。心內悅樂。聞不已耳。即勅有司。賜此人百萬兩金。一語十萬兩。王聞使者言。語語中有利益。非是重說。不知者謂為重。處處說甚深亦如是。佛與菩薩須菩提。知大有利益。須菩提聞佛說深般若。不能得底。轉覺甚深。聽者處處聞甚深。得禪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謂為重說。且如國王聞於一語。有多利益。賜十萬兩金。此乃增生死根。成於識樂。今聞宗鏡。卷卷之中。文文之內。重重唱道。一一標宗。長菩提根。成於法樂。盡大地為黃金。未酬一字。請不生怠厭於頻聞。令已達者。重堅信心。使未入者。速發聞慧。
問。此宗鏡門。還受習學不。
答。學則不無。略有二義。一者。若論大宗。根本正智。不從心學。非在意思。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恒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論上上根器。聞而頓悟。親自證時。二者。若未省達。亦有助發之力。印可之功。或機思遲迴。乃至中根下品。及學差別智門。須依明師以辯邪正。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須得物物圓通。事事無滯。方乃逢緣。對境。不失旨迷宗。故云。會萬物為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又若約大綱。應須自省。設有相助。亦指自知。
如有學人問先德。如何是禪。
答。悟自理為禪。
問。如理心性。但是假名。何者是實。
答。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但假施設。實相無相如虛空。須自反悟。
問。悟後更有何法。
答。只箇悟處是法。從緣發明。反得自理。
問。此性還可示人令見不。
答。還示渠教自省達即得。不是眼見耳聞意知之事。此箇真精妙明性。不同大虛木石。天生靈妙不思議。即自性佛法僧。若不悟。推求欲見。一毫亦不可得。但離前塵好醜。即是自家本心。若一毫不盡。與佛道者。無有是處。
問。見色但見色。如何見心。
答。即思思之。是阿誰見色。
問。豈不是當境者全是。不應更求見。
答。自思量看。是之與不是。莫問他人。若直下見。更不圖度。佛法只在方寸。心外斷行蹤。但一心一智慧。離內外中間取受。三際理玄。便入無為道。
問。悟何心是道。
答。悟心無心即是道。
問。請為指示。
答。指示了也。汝自不見。
問。是何物教學人見。
答。教渠直下見。也不是物。
又先德問。即今見何物。
答。見本心。
問。見與本心。為別不別。
答。不別。真如體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為見。以不動故得名為心。又自性清淨名照。常見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顯露。何須問答。豈假推窮。即圓滿門。是成現法。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和尚。如何是解脫心。
答。解脫心者。本來自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眾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此乃直指。目擊道存。今古常然。凡聖共有。夫宗鏡所錄。皆是佛說。設有菩薩製作。法師解釋。亦是達佛說意。順佛所言。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慧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顯示正義。破除邪執。非言不通。此有二義。一者約畢竟門。則實不可說。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又云。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
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得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是引導一切初發菩提心人。且令自利。理行成就。歸於實智。究竟指歸宗鏡矣。二者約方便門。是利他行。故云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又不可一向執發言為非。起念成過。何者以即言無言。即念無念。是知言言契道。念念歸宗。若分別門。不無二說。若畢竟門。言思絕矣。
問。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攝無量法門。融通一切。此心為復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為復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此心不縱不橫。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橫。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縱。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無。將何為共。若云無因生。有因尚不生。況無因乎。
問。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說。意根生意識。心如工畫師。無不從心造。則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緣而起。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則是他生。又云。所謂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則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脩羅作。性自爾。則無因生。既屬教文。云何成過。
答。諸佛隨緣差別。俯為群機。生善破惡。令入第一義理。皆是四悉方便權施。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問。既非縱橫。不墮四性。則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不。
答。是則成二。
問。如是則一切不立俱非耶。
答。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問。既無二相。宗一是不。
答。是非既乖大旨。一二還背圓宗。
問。如何得契斯旨。
答。境智俱亡。云何說契。
問。如是則言思道斷。心智路絕矣。
答。此亦強言。隨他意轉。雖欲隱形。而未亡跡。
問。如何得形跡俱亡。
答。本無朕跡。云何欲亡。
問。如是則如人飲水。冷煖自知。當大悟時。方合斯旨。
答。我此門中。亦無迷悟。合與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苦說數千般。此事萬種況不成。千聖定不得。大地載不起。虛空包不容。非大器人。無由檐荷。如古德云。盡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紹祖位。終無第二人。若未親到。徒勞神思。直饒說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於稱揚門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讚。即不然。若於自己分上親照之時。特地說玄說妙。起一念殊勝不可思議之解。皆落魔界。所以圓覺經云。虛偽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又先德偈云。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拋却父孃村草裏。認他黃葉作金錢。百丈竿頭快散手。不須觀後復觀前。如今但似形言跡。紋綵生時。皆是執方便門。迷真實道。並是認他黃葉。喚作金錢。若大悟之時。似百丈竿頭放身。更不顧於前後。此宗鏡中。是一切凡聖大捨身命之處。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問。畢竟如何。
答。亦無畢竟。
問。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稱無畢竟。
答。前對增上慢人。未得為得。認虛妄為真實。執顛倒作圓常。為破情塵。權稱究竟。今論見性。豈言虛實耶。
問。以此通明之後。如何履踐。
答。教誰履踐。
問。莫不成斷滅不。
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斷滅。
問。乞最後一言。
答。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問。此錄括略微細。理事圓明。於慕道人。得何資益。
答。若第一義中。無利無功德。就世俗門內。似有於稱揚。總有二途。能俾初學。一者為未信人。令成正信。攝歸一念。不外馳求。二者為已信人。助成觀力。理行堅固。疾證菩提。步步而不滯寶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薩婆若海。似乘廣大之輦。立至寶坊。如駕堅牢之船。坐登覺岸。
問。集此宗鏡。有何功德。
答。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但有見聞。深獲善利。如一塵落嵩獄之崗隴。已帶陵雲。滴露入滄海之波瀾。便同廣潤。可謂直紹菩提之種。全生諸佛之家。何況信解受持。正念觀察。為人敷演。傳布施行。約善利門。無法比喻。功德無盡。非種智而不可稱量。利樂何窮。過太虛而莫知邊際。以滿空珍寶。供養恒沙如來。化十方眾生。盡證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開演此宗。以茲校量。莫能儔比。可謂下佛種子。於眾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煩惱欲泥之內。然後七覺華發。菩提果成。展轉相生。至無盡際。如華嚴探玄記云。於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
成金剛種子。當必得此圓融普法。如經云。吞服金剛喻。小火廣燒喻。又如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得十地無生忍。展轉利益。不可窮盡。皆由宿聞此法。為本因故。頌云。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大智度論云。受持般若。校量功德。於是持邊。正憶念最勝。今如諸佛憐愍眾生。故為解其義。令易解。勝自行正憶念。是時佛欲廣分別福德故。說言。若有人盡形壽供養十方佛。不如為他解說般若義。此中說勝因緣。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成無上道。乃至教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為他人演說般若波羅蜜義。此中說因緣。
是諸賢聖。皆從般若波羅蜜出。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眴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
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讚弘此典。善利無邊。謂首楞嚴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諸佛了之成清淨藏。異生執之為阿賴耶。如真金隨工匠爐火之緣。標指鐶之異名。作圓小之幻相金體不動。名相妄陳。類真心隨眾生染淨之緣。成凡聖之異名。現昇沈之幻相。心性不動。名相本空。認假名而二見俄分。悟真體而一心圓證。迷悟即於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歷劫而浪修。達之者當體而凝寂。法華經云。
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脫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竊為一人者。竊者。私也。若私地只為一人說此一句。此人則是從一心真如中遣來作使。告報異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無邊。至一切處故。則所得法利。亦隨真如之性。無量無盡。又云。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乃至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要言之。持此經人。四威儀中。舉足下足。皆不離一心真如諸佛行處矣。鴦崛魔羅經云。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暫得聽受。
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暫得聽聞如來藏故。乃至佛告鴦崛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難事。鴦崛魔羅。譬如士夫。檐須彌山王。及大地大海。經百千歲。此為大力第一難不。鴦崛魔羅白佛言。是如來境界。非彼聲聞緣覺所及。佛告鴦崛魔羅。彼非大力。非為甚難。若以大海一塵。為百億分。百千億劫。持一塵去。乃至將竭。餘如牛跡。復能檐負須彌山王。大地河海。百千億劫。而彼不能於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演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唯菩薩人中之雄。
能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護持正法。我說此人。第一甚難。又法華見寶塔品云。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又云。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又云。假使劫燒。檐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故知竭海移山。非無為之力。任使躡虛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開諸佛心。演如來藏。紹菩提種。入一乘門。能託聖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謂得本故。如從源出水。因乳得酥。如鴦崛魔羅經云。復次文殊師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鑽求。
而不鑽水。以無酥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復次文殊師利。如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故知入宗鏡中。見如來性。菩提道果。應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風之火。若背宗鏡。不識自心。設福智齊修。終不成就。如求乳鑽水。離山鑿金。任歷三祇。豈有得理。如宗鏡所錄。前後之文。皆是諸佛五眼所觀。五語所說。無一言而不諦。非一義而不圓。可俟後賢。
決定信入。如月上經偈云。假動須彌山倒地。脩羅住處皆悉滅。大海枯涸月天墜。如來終不出妄言。假使十眾同心。或火成水。水成火。無量功德最大尊。利益眾生無異說。大地虛空成渾沌。百剎同入芥子中。羅網可用縛猛風。如來終不有妄語。以茲誠實。可遍傳持。功德無邊。言思罔及。所以唯識論偈云。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處。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斯論大旨。非情識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覺不思議絕妙境界。以此弘揚不思議無盡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無量含生。同入此宗。齊登佛地。華嚴疏主藏法師發願偈云。誓願見聞修習此。圓融無礙普賢法。乃至失命終不離。盡未來際願相應。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潤無盡眾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盡成無上佛菩提。
宗鏡錄卷第一百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