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慧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祖教同詮。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現見眾生。何不成佛。
如上所述,祖师们的教诲一致表明,凡是有心的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然而,我们如今亲眼所见的众生,为何尚未成佛呢?
答。若以眾生眼觀。只見眾生界有餘。若以佛眼觀。乃知諸佛界無外。故知無明妄風。鼓心海而易動。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惺。是以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未曾暫昧。而迷者。目擊而不知。如美玉沈泥。自埋高價。猶貞金混礫。空匿光輝。如法華經云。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故知本覺常成。衣珠不失。若非圓頓之教。何以直了自心。故圓覺經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
回答是:如果用众生的眼光来看,只能看到众生界还有未达到究竟的状态。但如果用佛的眼光来看,就会明白所有佛的境界是无外的。因此,我们知道无明和妄念如同风一般,轻易地搅动心海。而本觉的真性,却如同沉睡在长梦中难以觉醒。正如《首楞严经》所说,你的心灵本应一切明了,从未有过片刻的迷惑,但迷惑的人即使亲眼目睹也不知道。就像美玉沉入泥中,自己埋没了它的价值;又如纯净的金子混在沙砾中,空有光辉却隐藏不露。《法华经》中也说,我过去想让你们得到安乐,享受五欲的自由,在某年某月某日,我把无价的宝珠系在你的衣服里。现在它仍然在那里,而你却浑然不知。你辛勤劳苦,忧虑烦恼,只为了谋生,这实在是愚痴。你现在可以用这宝珠去交换你需要的东西,永远可以随心所欲,不再缺乏。因此,我们知道本觉是恒常成就的,衣中的宝珠从未丢失。如果不是圆顿的教法,怎能直接明了自心呢?所以《圆觉经》说,因为觉悟的成就,应当知道菩萨不被法所束缚,也不追求法的解脱。
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未學。何以故。一切覺故。是知一切眾生。皆本覺成就。以不覺故。認隨染之覺。見勝劣之境。起忻厭之心。但逐妄輪迴。頓迷真覺。然因覺。有不覺。若無真。妄無所依。故如煙無火不起。又覺因不覺。若隨器之金。還待器顯。事能顯理故。所以唯真不立。單妄不成。唯真不立者。佛果無生故。單妄不成者。無所依故。如先德頌云。一切眾生金色界。白淨無垢智無壞。寶珠自在內衣中。只欲長貧在門外。清淨寶乘住四衢。文殊引導普賢扶。肥壯白牛甚多力。一念遍遊無卷舒。如是寶乘不肯入。
不厌倦生死轮回,不贪恋涅槃的寂静。不特别尊重那些严守戒律的人,也不憎恨那些破坏戒律的人。不重视那些长期修行的人,也不轻视那些初学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众生本质上都具有觉悟。由于不觉悟,他们追随被污染的觉悟,看到优越和低劣的境界,产生喜爱和厌恶的心态。只是追逐虚妄的生死轮回,立刻迷失了真正的觉悟。然而,因为觉悟,才有不觉悟的存在;如果没有真实,虚妄就没有依托。就像没有火就不会有烟。觉悟也依赖于不觉悟,就像金子需要器具来显现,事物能够显现其道理。因此,只有真实不能独立存在,只有虚妄也不能成立。只有真实不能独立存在,是因为佛果是无生的;只有虚妄不能成立,是因为没有依托。正如前辈的颂歌所说:所有众生都处于金色的世界,纯净无瑕,智慧不可破坏。宝珠自在地藏在内衣中,只想长久地贫穷在门外。清净的宝乘停留在十字路口。文殊菩萨引导,普贤菩萨扶持。肥壮的白牛非常有力量,一念之间就能遍游四方,无需卷曲或舒展。这样的宝乘,却不愿意进入。
但樂勤苦門前立。不覺自身常在中。遣上恒言我不及。華嚴經頌云。欲求一切智。速成無上覺。應以淨妙心。修習菩提行。又頌云。譬如良沃田。所種必滋長。如是淨心地。出生諸佛法。是知十方諸佛中。無有一佛不信此心成佛。二十八祖內。無有一祖不見此性成祖。如今聞而不成祖佛者。皆為信不及見不諦故。但學其語。不照其心。但執其解。不深其法。何者。信。即是道故。經云。信是道原功德母。見即無疑。故經云。見苦諦。習亦除。何況現行。心外境界。但入宗鏡。方悟前非。心光透時。餘瑕自盡。華嚴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
只是乐于在勤苦的门前站立,却不自觉自己始终处于其中。总是说自己的修行不够。《华严经》中说:想要追求一切智慧,迅速成就无上觉悟,应该用清净而美妙的心,修习菩提的行为。又说:就像肥沃的田地,播种的种子必定会生长。同样,清净的心性,能够生出所有佛法。因此,十方所有的佛陀中,没有一个不信任这颗心而成就佛道的。在二十八位祖师中,也没有一个不见到这心性而成为祖师的。现在听闻这些教诲而不能成为祖师或佛陀的人,都是因为信心不足,见识不真切。只是学习他们的语言,不去观照自己的心;只是执着于自己的理解,而不深入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信心就是道路的原由。经文说:信心是道路的起点,是功德的母亲。见识就是无疑,所以经文说:见到苦的真谛,连习气也能消除,更不用说现在的行为。心外的境界,只有进入宗镜,才能明白以前的过错。当心光透出时,其他的瑕疵自然消失。《华严经》出现品中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应该了解自心。
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古釋云。不離此心成佛者。有二。一眾生身心。即佛所證故。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二全即佛菩提性故。一性無異。此即他果在我之因。以我因成他果故。名入不思議方便法門。是以不得意者。作眾生思故。是亦不可。設作佛思。是亦不可。即亦不可。非即亦不可。當淨智眼。無取諸情。經云。佛子。令依此知。無幽不盡。涅槃經云。二十五有有我者。自實名我。
每一念中,都有佛成就正觉。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佛陀,都不离开这个心而成就正觉。就像自己的心一样,所有众生的心也是如此,都具备如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潜力。这种潜力广大无边,无所不在,不离开也不中断,永无休止。进入不可思议的方便法门。古代的解释说,不离开这个心成佛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众生的身心,就是佛所证悟的,佛证悟了众生的本质,运用众生的功能。二是完全就是佛的菩提性,一性无异。这就是他的果位在我的原因中,用我的原因成就他的果位,因此称为进入不可思议的方便法门。所以,不能执着于众生的想法,也不能执着于佛的想法,即执着于佛也不可,非执着于佛也不可。应当用清净的智慧之眼,不执着于任何情感。经文说,佛子,要依据这个理解,没有不明了的。涅槃经说,二十五有中,有我者,自己真实的名称就是我。
所謂一切諸法體實。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一切色中。皆有空性。然非獨有情。具如來之正性。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所以云。若以肉眼觀。無真不俗。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又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但法身即是真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緣。名曰眾生。是差別義。又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未曾失於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非法身也。故二雙絕。
所谓的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实在的。所有众生都拥有如来藏,能够成为成佛的原因,这被称为佛性。就像在所有颜色中都存在空性一样,但并非只有有情众生才具备如来的正性。在所有事物中,都存在着安乐性。因此说,如果用肉眼观察,就无法看到真实和俗世的区别;如果用法眼观察,就无法看到俗世和真实的区别。又说,法身在五道中流转,被称为众生。但法身就是真如,流转五道就是随缘,被称为众生,这是差别的意义。又因为随缘本身是不变的,所以消除差别,使本质为空,这就是末寂。因为本质为空而有差别,所以消除不变,使随缘,这就是本寂。将全部本质视为末,本质就会隐去;将全部末视为本质,末就会消失。因此,真如随缘成为众生,从未失去其真实的本质,所以使众生不再是众生。当众生的本质为空,成为法身时,从未失去众生,所以不是法身。因此,两者都完全排除了。
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故云。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成立。寂滅非無之眾生。常不異真而顯現。故知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所以勝天王般若經云。佛告勝天王言。譬如無價如意寶珠。粧飾瑩治。皎潔可愛。體圓極淨。無有垢濁。墮在淤泥。已經多時。有人拾得。取而守護。不令墮落。法性亦爾。雖在煩惱。不為所染。後復顯現。天王。諸佛如來。悉知眾生自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覆蔽。不入自性。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作是念。我當勇猛。勤修精進。為諸眾生。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除其煩惱。一切眾生。皆有性淨。
既然两者相互独立,那么真实与虚妄就是平等的,没有区别。因此说,随缘而存在的法身,总是不依赖于具体事物而存在;寂灭而存在的众生,总是不脱离真实而显现。因此,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所以《胜天王般若经》中说,佛告诉胜天王:比如无价的如意宝珠,装饰得晶莹剔透,纯净可爱,其本质圆满而纯净,没有污垢。即使掉入淤泥中很长时间,有人拾得后,会小心守护,不让它再次失落。法性也是如此,虽然处于烦恼之中,但不会被烦恼所染污,最终还会再次显现。天王,所有佛陀都知晓众生的本性是清净的,只是被外来的烦恼所遮蔽,这些烦恼不会侵入其本性。因此,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当这样想:我应当勇敢,勤奋精进,为所有众生讲述这深奥的般若波罗蜜,消除他们的烦恼。所有众生都有清净的本性。
是故於彼。勿生下劣。應當尊重。彼即我師。如法恭敬。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心。即生般若。闍那大悲處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華手經云。佛言。堅意。無礙際者。即無邊際。無邊際者。即是一切眾生性也。是名際門。入是際門。則能開演千億法藏。此法藏者。即非藏也。堅意。如來眾法藏中。有所說法。皆說是際。復有色藏。受想行識藏。是藏非藏。不在自藏。是名諸藏。以阿字門入。釋曰。阿字者。即無生義。若了心無生。
因此,对于他们,我们不应产生低劣的看法,而应给予尊重。他们就是我的老师,应当依法恭敬。大菩萨应当怀有这样的心态,这样就能生起般若智慧。《闍那大悲处胎经》中说,无论是魔、梵天还是释迦族的女性,都不舍弃身体,也不接受新的身体,都在当前的身体中成佛。经中偈语说:法性就像大海,不谈论是非对错。无论是凡夫还是圣贤,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关键在于心中的烦恼消除,证悟就像反掌一样容易。《华手经》中佛说:堅意,无碍的边际,就是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就是所有众生的本性。这就是边际之门。进入这个边际之门,就能开示无数的法门。这些法门,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法门。堅意,如来所说的所有法门,都是在讲述这个边际。还有色、受、想、行、识这些法门,这些法门既可以说是法门,也可以说是非法门,不在于它们自身,这就是所有法门的真正含义。通过阿字门来进入。解释说,阿字,就是无生的意思。如果理解了心的无生本质。
則無法可得。悟此唯識。乃入道之初門。所以大品經云。無有一法可得。名曰眾生。夫言眾生者。即法身義。如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量煩惱所纏。從無始來。隨順世間。生死濤波。去來生滅。名為眾生。是知。若云眾生即法身者。甚為難解。故先德引大涅槃經云。若有人能藕中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薩能以一念。稱量生死。不可思議。今明圓理難曉。但仰信而已。如聞生死有不可思議理。而但仰信。不能一心即如來藏。故非圓意。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若人問汝。有幾眾生界。汝云何答。文殊言。
那么,就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理解这一点,唯识学说,是进入佛道的初步。因此,《大品般若经》说,没有一法可以得到,这就是所谓的众生。所谓众生,就是法身的意义。就像《不增不减经》中所说,舍利弗,这个法身,超越了恒河沙数,被无量的烦恼所缠绕,从无始以来,顺应世间,生死的波涛,来去生灭,被称为众生。因此,如果说众生就是法身,这非常难以理解。所以前辈引用《大涅槃经》说,如果有人能在藕中抽出丝线,悬挂须弥山,你能想象吗?不能,世尊。佛说,菩萨能用一念,衡量生死,这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要明白圆满的道理很难,只能仰赖信仰。就像听到生死有不可思议的道理,只能仰赖信仰,不能一心即如来藏,所以不是圆满的意图。《文殊般若经》中,佛告诉文殊,如果有人问你,有多少众生界,你会怎么回答。文殊说。
眾生界數。如如來界。問。眾生界廣狹。答。如佛界廣狹。問。一切眾生。繫在何界。答。如如來繫。眾生亦爾。問。眾生界住何處。答。住涅槃界。又云。文殊言。如虛空無數。眾生亦無數。虛空不可得。眾生亦不可得。是以於不可得中。隨世語言。有所建立。凡聖境界。方便說者。是不可思議。廣大神變。如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菩薩云。復次法無出相。說出離法。是名神變。法無差別。文字分別。是名神變。法無所行。說有修行。是名神變。法無來去。說有來去。是名神變。於一道證。建立諸果。是名神變。於一味法。分別三乘。是名神變。一切諸佛。
众生界的范围,如同如来界的范围。问:众生界的宽广或狭窄如何?答:就像佛界的宽广或狭窄一样。问:所有众生被束缚在哪个界?答:就像如来被束缚一样,众生也是如此。问:众生界位于何处?答:位于涅槃界。又说,文殊说:如同虚空无法计数,众生也无法计数。虚空无法获得,众生也无法获得。因此,在无法获得之中,随着世俗的语言,有所建立。凡夫和圣者的境界,以方便的方式讲述,是不可思议的。广大的神变,如《大宝积经》中说,文殊师利菩萨说:再次,法没有出离的相,说出离法,这叫做神变。法没有差别,文字分别,这叫做神变。法没有所行,说有修行,这叫做神变。法没有来去,说有来去,这叫做神变。在一条道上证明,建立各种果,这叫做神变。在一味法中,分别三乘,这叫做神变。所有佛陀。
唯是一佛。說無量佛。是名神變。一切佛土。唯一佛土。說無量土。是名神變。無量眾生。即一眾生。說無量眾生。是名神變。一切佛法。唯一佛法。說無量法。是名神變。法不可示。顯示諸法。是名神變。法無所得。修習作證。是名神變。乃至爾時長老舍利弗。語商主天子言。汝聞此神變。不驚怖耶。天子答言。我即神變。云何驚怖。舍利弗言。天子。以何密意。而作是言。天曰。一切諸法。若善不善。無動而動。名大神變。是故舍利弗。作善業者。生於天上。有大威德。如是善業。不可思議。一切眾生。往來生死。亦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名大神變。
只有一位佛陀,却能讲述无数佛陀的故事,这就是神变。所有佛的国土,本质上是同一个佛土,却能描述为无数的佛土,这也是神变。无数的众生,本质上是同一个众生,却能说成无数的众生,这也是神变。所有的佛法,本质上是同一个佛法,却能讲述为无数的法门,这也是神变。法本身无法直接展示,却能通过各种方式显现出来,这就是神变。法本身无所得,但通过修行和证悟,这就是神变。当舍利弗尊者对商主天子说,你听到这些神变,不会感到惊讶或恐惧吗?天子回答说,我就是神变,怎么会害怕呢?舍利弗问,天子,你这样说有什么深意吗?天回答说,所有事物,无论是善是恶,看似静止却能产生变化,这就是大神变。因此,舍利弗,行善的人会生于天界,拥有大威德。这样的善业是不可思议的。所有众生在生死中往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就是大神变。
如佛所說。四種境界。不可思議。一者。業境界不可思議。二者。龍境界不可思議。三者。禪境界不可思議。四者。佛境界不可思議。以是義故。說一切法。名大神變。不應驚怖。復次舍利弗。若如來說此神變。虛空界寧有怖耶。答言。不也。天曰。若虛空不怖。云何問言汝不驚怖。舍利弗言。汝豈同虛空耶。天曰。如佛所說。若內空。外空。是虛空不。答言。如是。天曰。是故一切眾生。是虛空性。是知若一切有情無情。皆同虛空性者。何處有凡聖之異。內外之殊。且虛空性。無有起盡。何故更問成佛不成佛乎。入法界體性經云。佛問文殊。汝知法界耶。如是。
如同佛陀所说,有四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业力的境界不可思议;第二,龙的境界不可思议;第三,禅定的境界不可思议;第四,佛的境界不可思议。因此,所有法被称为大神变,不应感到惊恐。还有,舍利弗,如果如来讲述这种神变,虚空界难道会感到恐惧吗?回答说,不会。天问,如果虚空不恐惧,为何问你是否感到惊恐?舍利弗说,你难道等同于虚空吗?天回答,如佛陀所说,内空和外空,这是否是虚空?回答说,是的。天说,因此所有众生都具有虚空的本性。如果所有有情和无情的众生都具有虚空的本性,那么凡夫和圣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内外有何不同?而且,虚空的本性没有开始和结束,为何还要问是否成佛呢?《入法界体性经》中,佛问文殊,你了解法界吗?是的。
世尊。我知法界。即是我界。又問。汝豈不樂法界耶。文殊曰。世尊。我不見一法非法界者。更何所樂。持世經云。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異者。諸佛不出於世也。何者。以覺一切法平等。故名為佛。大集經云。諸眾生界及法界。若能平等觀無異。不生分別一二數。是名菩薩不退印。又云。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密嚴經云。如來法身。住於一切眾生身中。光影外現。猶如淨綵裹摩尼珠。無所障蔽。亦復如是。是故當知。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中。如佛所說。乃至枯樹蕉木。亦悉皆入。不應生害。況復餘類。是故不應稱量眾生。
世尊,我了解法界,它就是我自己的界。又问,难道你不喜爱法界吗?文殊回答说,世尊,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法不是法界的,还有什么可喜爱的呢?《持世经》中说,如果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不同的,那么诸佛就不会出现在世间。为什么呢?因为觉悟到一切法的平等,所以称为佛。《大集经》中说,众生界和法界,如果能够平等地观察,没有差异,不产生分别心,这就是菩萨不退转的印记。又说,如果有菩萨不离开凡夫的状态,能够了解圣法,用凡夫的心去观察圣法,《密严经》中说,如来的法身存在于所有众生的身体中,像影子和光一样在外面显现,就像干净的丝绸包裹着摩尼珠,没有任何障碍,也是如此。因此,应当知道,如来的法身遍布在所有众生之中,正如佛所说,即使是枯树和芭蕉,也都包含在内,不应该产生伤害,更不用说其他种类了。因此,不应该衡量众生。
除諸如來。無能知者。是以諸佛法身。遍一切處。夫法身者。即自心也。是法家之身。群有之性。該今徹古。遍界盈空。十方太虛。於自心內。尚如一點之雲生。百千大海。向本覺中。猶若一滴之漚起。豈況假名凡聖。而非我心乎。台教云。佛者覺義。如寶篋經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生解脫想。雖惛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佛。此理佛也。華嚴論云。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今之信者。
當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號曰妙德菩薩。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亦號文殊。為童子菩薩。為皆以信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觀智力印之。契一念相應。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取能行行處。號曰普賢。取妙慧無依處。號曰妙德。取善能分別知根之智。號之為不動智佛。自契相應。名為正覺。且能信處。號之曰信。自契相應。名為住心。為住佛所住妙慧解脫相。盡無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為邪見人也。
一切諸佛。皆同自心。一切眾生。皆同自性。性無依故。體無差別。智慧一性。應如是知。以此同體妙慧。知諸佛心。及眾生心。應如是信解。不自欺誑。是故此經宗趣。為大心眾生設如斯法。諸佛自所乘門。一乘妙典。法界道理。令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故。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便佛故。為法界道理。見則無初中後故。是以世人。唯信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不知眾生境界。亦不可思議。以眾生界即佛界故。如論云。一切處不動智佛者。夫一切之言。無處不遍。豈獨眾生界耶。所以華嚴私記云。今多許人學。皆得與釋尊等。亦與文殊等。一念即等。
若不信。始作少時努力。靜思惟看。故知一念平等。理事無差。但靜思凝神。迴光內照。有何異法能為隔越。唯自心想起。妄分高下耳。清涼疏云。佛及眾生。若以性淨而說。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是則染淨三世一切諸法。無不平等。況稱性互收。如是解者。名為善住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終歸於地。萬法依於佛智。究竟。還至一切智。寶性論偈云。譬如貧人舍。地有珍寶藏。彼人不能知。寶又不能言。眾生亦如是。於自心舍中。有不可思議。無盡法寶藏。雖有此寶藏。不能自覺知。以不覺知故。受生死貧苦。譬如珍寶藏。
在彼貧人宅。人不言我貧。寶不言在此。如是法寶藏。在眾生心中。眾生如貧人。佛性如寶藏。為欲令眾生。得此珍寶故。彼諸佛如來。出現於世間。無生義云。大師恒引如來藏經言。眾生身中有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坐寶蓮華。與佛無異。但為煩惱所覆故。未能得用。此是具有佛知見根性。未有知見用。即時猶故愚。乃至譬如小兒。具有大人六根。與大人不異。在其身中。而未能有大人用。至漸長大。復須學問。乃有大人知見力用也。若根性是有。作用。豈無。如種子本甘。結果非苦。只恐不知有。自認作凡夫。真性常了然。未曾暫隱覆。如佛言。
如來實無祕藏。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覩見。又祖師云。五陰本來空。師子何曾在窟。故知但是眾生不了。自稱為祕。然雖無祕藏。而有密語。密語難解。唯智能知。如百丈和尚云。只如今語言。鑒照分明。覓其形相不可得。是密語。所以宗鏡之光。無時不照。常關日用。昧者不知。所以無所希望。經偈云。眾生界悉等。平若虛空界。其能了此等。成佛道不難。又偈云。其無所相者。一切無所念。無心無所生。佛道不難得。月藏經云。佛言。是故於法平等。思惟觀察。不離眾生有法。不離法有眾生。如眾生體性。即是我體性。如我體性。
即是一切法體性。如一切法體性。即是佛法體性。如是觀諸法平等時。眾生即陰不可得。離陰不可得。和合不可得。離和合亦不可得。非法非非法。是人如是得住無相。是名法平等。是知一切法常成正覺。無有不成正覺時。如經云。凡真實法。不捨自相。取於餘相。若捨非正覺。成等正覺。則非真實。正覺者。曾無有時不成正覺。故知一切眾生。皆住覺地。非是捨不覺。而取正覺。則一覺一切覺。常成正覺。無有不覺時。如虛空湛然。無有成壞。若執有成不成。斯屬情見。若以智照。何往不真。念念而常見法身。塵塵而盡成佛國。但以自眼有瞖。妙見不通。
違背己靈沈溺家寶。雖同一性。要以智明。如樂蘊奇音。指妙則宮商應節。人懷覺性。智巧則動用冥真。得失在人。精麁任己。所以善逝按指。發海印之光。含識舉心。現塵勞之相。如古釋眾生佛性。譬若箜篌。具有五義。一有箜篌身。二有中間聲。三有絃縚。四有彈箜篌人。五有所彈得曲。此五是喻。我等五陰。似箜篌。身中真如佛性似聲。六度萬行。似絃縚。巧便智慧。似彈箜篌人。我等以巧便智修行六度。當來成佛。一塵一毛。皆遍法界。似彈奏之曲也。故沈休文。佛知不異眾生知義云。故知凡夫之知。與佛之知不異。由於所知之事異。知不異也。
沈約六道相續作佛義云。相續不滅。所以能受知。若今生陶練之功漸積。則來果所識之理轉精。轉精之知來應。以至於佛。而不斷不鍊也。若今生無明。則來果所識轉闇。轉闇之知亦來應。以至於六趣也。故知眾生之識。相續不斷。但由精麁分其昇降耳。又古師計云。一切如來因地發願。度盡眾生。生界不盡。不取正覺。現見眾生沈淪九有。故知諸佛未合有成。成則違誓。彼答不正。華嚴記中。約如實義釋。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昔。
盡竟誠言。又了眾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而常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如上釋者。此猶是約理事雙通。若直就宗明。如華嚴經云。如來初成正覺時。於自身中。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境。又經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菩薩宣說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眾生。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眾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法華經云。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斯則成佛度生。大願大化悉圓滿矣。如有不信此說。自尚未成。焉能度彼。
問。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入一心門。因果交徹。故經云。若彌勒得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俱成佛得菩提義。為是理成。為是事成。
答。三乘多約理成。或云。法身即等。報化未圓。亦云。一念成佛。皆從理說。今一乘宗。理事齊等。古德云。此出自華嚴大意。難以取解。然諸眾生。若於人天位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蘊實法。大乘或說但心所現。或說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說唯如來藏。具恒沙性德故。眾生即在纏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更有說言。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華嚴宗。舊來成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是彼成。若爾。何以現有眾生。非即佛耶。若就眾生見解位看者。尚不見唯心即空。安見圓教中事。如迷東為西。
正執西故。若諸情頓破。則法界圓現。無不已成。猶彼悟人。西處全東。是以善財龍女。皆是凡夫一生親證。三乘權教信不及人。稱為示現。如玄義格云。人謂善財龍女。是法身菩薩。化為幻技。一時悅凡人。令自強不息耳。議曰。若爾。聖有誑凡之愆。凡無即聖之分。教門徒設。用學何為。故不然也。
問。若是實從凡頓成佛者。何故經中唯此二人。別更無耶。
答。日月在天。盲者不見。經說一生成佛者。數如微塵。五千卷經。卷卷有即生得道。只如達磨禪師。傳佛心印。言下見性。便為得道。取相之徒。指為外道。論云。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俱是自心法性。非外來物。又云。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為華嚴。覺了自心。大方廣。是佛。先自見性。為佛身心。齊修五位。為莊飾也。亦同天台。初發心時。即觀涅槃行道。比喻蓮華。華果同時義。同印即心成佛。鴦崛魔羅經云。鴦崛魔羅與文殊師利。普詣十方。各十世界諸如來所。問如是義。云何釋迦牟尼佛。住娑婆世界。不般涅槃解脫之際。
彼諸如來。悉答我言。釋迦牟尼佛。即我等身。彼佛自當決汝所疑。故知遍剎之身。只是一身。分亦不多。聚亦非一。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聞首楞嚴三昧義趣。信解不疑。當知是人。必於佛道不復退轉。何況信已。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如說修行。時諸釋梵。護世天王。皆作是念。我等今者。當為如來敷師子座。正法座大人座。大莊嚴座。大轉法輪座。當令如來。於我此座。說首楞嚴三昧。是中人人。各各自謂。唯我為佛敷師子座。餘人不能。乃至須臾之間。於如來前。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寶師子座。悉於眾會無所妨礙。一一天子。
不見餘座。各作是念。我獨為佛。敷師子座。佛當於我所敷座上。說首楞嚴三昧。時釋梵護世天王。敷座已竟。各白佛言。唯願如來。坐我座上。說首楞嚴三昧。即時世尊。現大神力。遍坐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師子座上。諸天各各見佛。坐其所敷座上。不見餘座。有一帝釋。語餘釋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是釋梵護世天王。各相謂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有一釋言。如來今者。但在我座。不在汝座。乃至時梵眾中。有一梵王。名曰等行。白佛言。世尊。何等如來。為是真實。我座上是。餘座上是。佛告等行。一切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
皆從憶想分別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是諸如來。今後亦無。是故為實。是諸如來。非四天攝。是故為實。諸陰界入。皆所不攝。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如先中後。等無差別。是故為實。梵王。是諸如來。等無差別。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諸如來。以過去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釋曰。
首楞嚴三昧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何者。以能見心性。名為上定。信入此者。亦名王三昧。以此三昧。歷一切事。豈非究竟堅固耶。如釋梵護世諸天。各見佛坐自座。此乃實證自心。所以經云。皆從憶想分別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者。以諸如來。本自不生。即是自心生。然其自心。又如幻夢。皆不出平等真如之性。所以經云。譬如真金。雖復鍛磨。不失其性。是諸大士。亦復如是。隨所試處。皆能示現不思議法性。寶性論偈云。如彼毘瑠璃。清淨大地中。天主帝釋身。於中鏡像現。如是眾生心。
清淨大地中。諸佛如來身。於中鏡像現。故知即心而見佛者。可謂現身成道矣。如禪要經云。佛言。善男子。若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得。於內覺觀。如一念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行位齊成。速登妙果。以凡聖同體。迷悟似分。若信入之時。不從外得。所以云。生死與道合。如明與暗合。故云水中鹹味。色裏膠青。李長者論云。此華嚴經。十住為見道。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為加行。修行令慣熟故。佛果於初。先現以普賢悲願。令智悲大用。慣熟自在故。以自如來根本普光明智先現故。始終本末。總無延促時日分劑故。以法身根本智。如實而言。
不同三乘權教。情所解故。皆須約本而觀之。畢竟佛果慣習已成。普賢行已滿。一往但以教化一切眾生為常恒。從初至末。無始無終。無成無壞。但以普遍十方一切六道。以智對現利生。為永業也。從初發心。起信修行時。發如是信樂。發如是志願。起如是志求見如是道。從初發心住。以定觀力。契會法身。顯根本普光明智。照知一切自他生死海。性自解脫。但為教化眾生。令其破執。離妄想苦故。亦不見自身成佛不成佛故。若也起心圖成佛念。當知此人去佛道遠。若也但以法身無性之力。自他性離。無成壞心。起方便力。興大願力。起大悲門。無作而作。
發無限志。願。教化一切法界中。無性眾生。使令迷解。還令省得自心無性之理。妄想繫著自無。不言成佛。不言不成佛。不可作如是圖念之情。如此華嚴經。安立五位教門。但為引接未得謂得。未至謂至。未滿云滿。滯染淨障。於菩提道。及菩薩行。有止足心。有休息想。安立五十重因果。一百一十重法門。使不滯住。止息休廢之心。滿普賢願行。至無盡極。又云。此華嚴經。直示本身本法。出超情見。無始無終。三世相絕。一圓真報。不生不滅。不常不斷。性相無礙。自在果海法門。直授上上根人。教門行相。勢分如是。不同權學。依次第漸漸而成。
只如登峯九仞。不可以絕其蹤。履十層之級者。不可亡其跡。常見官階一品。但以為臣。聞古士夫。忽有身登九五。明珠頓照。普見無方。澤霖大海。渧渧皆滿。一塵空性。法界無差。品類有情強生留繫。根器不等。權實不同。以此教門。千差萬別。須知權實。識假修真。不可久滯權宗。迷其實教者也。
故智儼法師問。一地即攝一切諸地功德者。一法即具。何用餘門耶。
答曰。若無餘門。一門。即不成故。如一升攝一斗。若無升時。此斗即不成。
問。若無升。即無斗者。今舉一升。即得一斗。以不得一升。不得斗者。一行不具一切也。
答。十升合成一斗。既無其升時。將何作斗。故知無升即無斗。有升即有斗。今舉升即斗。斗升之外。無別升斗也。如龜毛兔角。不可得也。初心即成佛。成外無別修。其相如虛空故。是故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得聞善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
問。既久修始得。云何言一念得耶。
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眾川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百川水之極深。不及入大海之一滴。即用三乘中修多劫。不及一乘之一念。又此時劫不定。或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一生即無量生。無量生即一生。如十玄門。時處無礙。又大乘明一念成佛義有二。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纔滿。取最後念。名為一念成佛。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若一乘明一念成佛者。如大乘取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即初。初念即是成。
何以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也。眾生欲在後成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也。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具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矣。如人始出門。及以久遊行他土。雖同在空中。而遠近有別。是故十信十住等五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辯其淺深。此中須善思之。心要牋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是故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眾生。渾然齊致。是知迷則人隨於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於人。人一致而融萬境。止觀云。觀眾生相。如諸佛相。眾生界量。如諸佛界量。眾生界住。
如虛空住。以不住法。以無相法。住般若中。不見凡法。云何捨。不見聖法。云何取。但住實際。如此觀眾生真佛法界。身子云。諦了此義。是名菩薩摩訶薩。彌勒云。是人近佛座。佛覺此法故。文殊云。聞此法不驚。即是見佛。佛云。即住不退地。具六波羅蜜。具一切佛法矣。如上所說。教理無虧。只是正解難生。信力不具。若信而不解。則日夜長無明。若解而不信。則日夜長邪見。信而且解。方契此宗。契此宗人。甚為希有。不唯十方諸佛與我相應。大地山河一時同證。如真覺大師歌云。法中王。最高勝。恒沙諸佛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百丈和尚云。但是一切照用。任聽縱橫。啼笑語言。皆成佛慧。如是解者。無一時不成佛。無一人不得道。天真自然。何關造作。故法華經云。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法界印云。初發心時便正覺。苦樂平等一味佛。又云。寂法分別名眾生。舊來不動名為佛。融大師頌云。法忍先將三毒共。佛性常與六情俱。但信研心出妙寶。何煩衣外覓明珠。傅大士頌云。佛亦不離心。心亦不離佛。心寂即涅槃。心能則有物。物則變成魔。無物即見佛。若能如是用。十八從何出。龐居士偈云。不用苦多聞。看他彼上人。百億及日月。纂在一毛鱗。心但寂無相。即出無明津。
若能如是學。幾許省精神。寒山子詩云。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自見性。見性即如來。天真元具足。修證轉差迴。棄本却逐末。只守一場獃。志公和尚歌云。佛體本是心作。那得文字中覓。將佛求佛辛苦。坐地自致徭役。一鉢和尚歌云。莫更將身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誰教。不如靜坐真如地。頂上從他鵲作巢。萬代金輪聖王子。只者真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眾生。度盡眾生出生死。不生死。真丈夫。無形無相大毘盧。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布袋和尚歌云。只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騰騰自在無所為。閑閑究竟出家兒。若覩目前真太道。不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問。凡聖皆同一心真性。成佛。云何見有前後。
答。見雖前後。性且不虧。迹任昇沈理亦無爽。如昏睡心中有覺悟之性。以眠熟未惺故。寤來即現。似嬰孩身內具大人之相。以力用未充故。長成即備。一切眾生。以無明夢未惺。覺道力未具。則佛性未現。法身未圓。豈是一切含生。而不具如來藏性。
古德問云。佛性共有。諸佛。成佛時。眾生盡合成佛。若言各別有。應是無常。
答。佛性與一切眾生共有。所證是一。能證有前後。是故諸佛成道。我等輪迴。前後約時。性無本末。如昔人云。法身一相。瞻仰異容。正教無偏。說聽殊旨。故攝論偈云。眾生罪不現。如月於破器。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釋云。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月則不現。如是有情身中。無有奢摩他水。佛月不現。佛雖不現。然遍一切施作佛事。譬如日光。遍滿世間作諸佛事。成熟有情。又如今己眼不明者。皆為執著凡聖。有所繫故。如萬迴和尚歌云。黑白兩亡開佛眼。不繫一法出蓮叢。真空不壞靈智性。妙用恒常無作功。聖智本來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圓通。
宗鏡錄卷第十九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