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四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無相。云何知有不空常住湛然之體。
真正的心灵是超越形象的,我们如何能够认识到它那不空、永恒、清澈的本质呢?
答。以事驗知。因用可辯。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十八空論云。不捨離空菩薩。修學此定。止為功德善根無盡。何以故。一切諸佛。於無餘涅槃中。亦不捨功德善根門。有流果報。已盡。功德善根。本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來雖入涅槃。猶隨眾生機緣。現應化兩身。導利含識。即是更起心義。故眾生不盡。應化之用亦不盡。故言雖入無餘。而不捨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滅。無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眾生。若佛入無餘。而更起心者。以諸佛菩薩。三身利物無窮故。如來法身。即是一切無流法之依處。故言不捨離功德也。
回答是:通过实际的体验来了解,通过功能来辨识。实际的体验能够显现出道理,功能能够彰显本质。就像看到波浪的产生,我们就能知道水的存在。《十八空论》中说,菩萨不离开空性,修习这种定力,是为了积累无尽的功德和善根。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佛陀,即使在无余涅槃的境界中,也不会放弃积累功德和善根。因为这些功德和善根,本来就是为了教化众生而存在的,所以它们的作用是恒久的。虽然佛陀已经进入了涅槃,但仍然会根据众生的根机和因缘,显现出应化之身,引导和利益所有有情众生。这就是再次生起心的意义。因此,只要众生还没有穷尽,佛陀应化的作用也不会穷尽。所以说,即使进入了无余涅槃,也不会放弃积累功德和善根。如果二乘的修行者进入了涅槃,就不会再有心的生起,因为他们的慈悲心比较薄弱,不再教化众生。但如果佛陀进入了无余涅槃,却再次生起心,这是因为所有的佛陀和菩萨,他们的三身都是为了无穷的利益众生。如来的法身,就是所有无流法的依止之处,所以说不会放弃积累功德。
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猶有法身者。以用證體。既覩應化之用不盡。故知此身之體。常自湛然。永無遷壞。如毘婆沙師。說無涅槃。無有自相而可言無。何以故。為能顯事用故。若不依涅槃。不成智慧。智慧不成。則煩惱不滅。涅槃既能生道。道能滅惑。即是涅槃家事。既見有事。則知應有體。故不得言無也。
因此可以明白,在涅槃之中,仍然存在着法身。这是因为通过证悟本体,我们能够看到应化的作用是无穷尽的。由此可知,这个身体的本质,始终是清澈透明的,永远不会改变或衰败。就像毘婆沙師所说,没有涅槃,没有自相可以称之为无。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显现事物的作用。如果不承认涅槃,就无法成就智慧。没有智慧,煩惱就不会被消除。涅槃既然能够产生道,道能够消除迷惑,这就是涅槃的内在意义。既然看到了事物的存在,就知道必然有其本体。因此,不能说它是无。
問。有何勝義。廣集一心正宗。於末學進修。得疾入道不。
问:有什么深奥的意义,能够广泛地集中于一心的正宗,在末学进修时,能够快速地进入道的境界吗?
答。若以宗鏡示人。直至道場。疾證菩提。更無迂曲。法華經偈云。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如有頌云。行自境界中。獲得所應得。行他境界中。如魚墮陸地。是以若行自境內。如同己物。取復何難。若行他境中。即不自在。如王失國。似鳥離空。足可知之。此是千聖入道之門。諸佛證真之路。若有入者。一入全真。博地凡夫。位齊諸佛。法華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可謂頓入頓超。諸乘匪。及以三乘之人。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解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
答:如果用宗鏡来指导人们,就能直接达到道场,迅速证得菩提,没有任何曲折。《法華經》中的偈语说:阐述实相的意义,开启一乘法的教义,广泛引导众生,使他们迅速成就菩提。还有偈语说:在自己熟悉的境界中行动,就能获得应有的成果。在他人的境界中行动,就像鱼落到陆地上一样。因此,如果在自己的境界内行动,就像处理自己的物品一样,有什么困难呢?如果在他人的境界中行动,就不会感到自在,就像国王失去了国家,或者像鸟离开了天空。这足以说明,这是千圣进入道的门径,是诸佛证悟真理的道路。如果有人能够进入,一旦进入就是完全的真实。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凡夫,也能与诸佛平等。《法華經》说:乘坐这辆宝车,直接到达道场,可以说是快速进入和超越。其他乘法的人,以及三乘的人,不知道所有尘埃都是心识所显现的,所以他们执着于心外有实在的境界。凡夫和二乘,虽然有发心追求解脱,但仍然认为有生死可以厌弃,有涅槃可以向往,没有理解唯心的道理。
若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論云。速趣涅槃。又凡夫二乘。不覺賴耶。但依分別事識資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疎而且遠。故云漸也。菩薩既了賴耶本識。則依此識資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云速也。此宗鏡中開示大意。唯論自心妙達。何待他文。為未薦者。假以文言。示令親悟。纔聞便入。目擊道存。故止觀云。直聞其言。病即除愈。如經云。佛告菩提樹神。過去有佛。名曰寶勝。滅後有長者。名曰持水。善知醫方。救諸病苦。持水有子。名曰流水。
如果明白所有事物的本质只是心识的量度,放弃对事物的外在分别和执着,既然理解了唯心的道理,那么追求真理的速度就会很快,与之前的逐渐觉悟不同。因此,经论中说,快速地接近涅槃。另外,凡夫和二乘人没有意识到阿赖耶识,只是依靠对事物的分别认知来修行,由于没有达到根本,所以向大菩提的修行既疏远又缓慢。而菩萨已经理解了阿赖耶识的本质,依靠这种认知来修行,因为已经理解了根本,所以向大菩提的修行既亲近又迅速。这部《宗镜录》中开示的核心要义,只讨论如何深刻理解自心,不需要其他文献。对于那些尚未领悟的人,通过文字来指导,使他们能够直接领悟。一听到这些教诲就能立即理解,亲眼看到道的存在。因此,《止观》中说,直接听到这些话,疾病就能立即治愈。就像经文中所说,佛陀告诉菩提树神,过去有一位佛,名叫宝胜。宝胜佛涅槃后,有一位长者,名叫持水,他精通医术,救治了许多病苦。持水有一个儿子,名叫流水。
是時國內。天降災變。流水見已。自思惟言。我父年邁。不能至彼城邑聚落。便至父所。問醫方已。因得了知一切方術。遍至城邑。作如是言。我是醫師。我是醫師。善知方藥。療治一切。一切眾生。聞許治病。直聞是言。所患即除。此譬聞妙境。得入初住。以不思議境。本自圓成。長時顯現。上根纔覽。直進無疑。不待舉明。重加指示。如華嚴迴向品頌云。諸佛隨宜所作業。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是以若入此宗鏡。己眼圓明。一一皆照。自心。決定不從他學。法藏而全開身聚。智燈而高挂靈臺。步步現無盡法門。念念成六波羅蜜。
那时国内发生了天灾。流水见到后,心想自己的父亲年事已高,无法前往城市或村庄。于是他去到父亲那里,询问了医疗方法,因此掌握了所有医疗技术。他走遍城市,宣称自己是医生,擅长用药,能治疗各种疾病。所有听到他能治病的人,只是听到他的话,病痛就消失了。这就像听闻了妙境,得以进入初住的境界,因为不可思议的境界本来就是圆满成就的,长时间显现出来。只有上根的人才能一览无余,直接前进,没有任何疑惑,不需要别人再次明确指出。正如《华严经》中的回向品所说,诸佛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条件来适应教化,他们的工作是无量无边的,与法界相等。智者能够用一种方便的方法,完全了解一切,没有尽头。因此,如果进入这个宗镜,自己的眼睛就会明亮,每一个都能照亮,自己的心,决定不从别人那里学习。法藏完全开启身体聚集,智慧之灯高挂在灵台上。每一步都展现出无尽的法门,每一个念头都成就六波罗蜜。
如首楞嚴三昧經云。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六波羅蜜世世自知。不從他學。舉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羅蜜。何以故。堅意。如是菩薩。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堅意。譬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擣以為末。若有人來索中一種。不用餘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種眾香末中。可得一種不雜餘不。不也世尊。堅意。是菩薩以一切波羅蜜熏身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堅意。菩薩云何於念念中。生六波羅蜜。堅意。是菩薩一切悉捨。心無貪著。是檀波羅蜜。心善寂滅。畢竟無惡。是尸波羅蜜。知心盡相。於諸塵中而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勤觀擇心。知心離相。是毘梨耶波羅蜜。畢竟善寂。調伏其心。是禪波羅蜜。觀心知心。通達心相。是般若波羅蜜。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如是法門。念念皆有六波羅蜜。
如《首楞嚴三昧經》中所说,佛陀告诉堅意菩薩,当菩薩安住在首楞嚴三昧中,他将能在每一世都自我认知六波羅蜜,无需从他人那里学习。无论是行走还是呼吸,每一个念头中都充满了六波羅蜜。这是为什么呢?堅意,这样的菩薩,其身体和行为都充满了法。堅意,比如有一个国王或大臣,将百千种香料研磨成粉末,如果有人来要求其中一种,而不需要其他香料混合的香气。堅意,你能从这百千种香料粉末中得到一种不混杂其他香料的吗?不能,世尊。堅意,菩薩通过所有波羅蜜的熏陶,使得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产生六波羅蜜。堅意,菩薩如何在每一个念头中产生六波羅蜜呢?堅意,菩薩放下一切,心中没有贪恋,这是檀波羅蜜。心性善良,达到彻底的无恶,这是尸波羅蜜。了解心的本质,在各种感官对象中不受伤害,这是羼提波羅蜜。勤奋地观察和选择心念,知道心念超越了形象,这是毘梨耶波羅蜜。最终达到善良的寂静,调伏自己的心,这是禪波羅蜜。观察心念,了解心念,通晓心的行为特征,这是般若波羅蜜。堅意,菩薩安住在首楞嚴三昧中,这样的法门,每一个念头都包含着六波羅蜜。
問。依此寂滅無為之道。即入絕學絕待之門。莫不沈空。成於斷見不。
问:遵循这条通向寂灭无为的道路,是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既停止学习又超越对立的境界,最终会不会陷入虚无,形成断见呢?
答。未入茲門。觸途虛幻。待真立俗。對色明空。纔證斯宗。萬緣俱寂。如異色之鳥。投須彌而純變金光。猶三十三天。入雜林而更無分別。是以諸法無體。相待而成。皆無待而成待。若執有法。互相待成。則不成待。以有自體。各定。不假相待故。如中觀論偈云。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若法因待成。是法先未成。未成則無。無則云何有因待。若是法先已成。已成何用因待。是二俱不相因待。是知未成已成。俱無有待。若悟入宗鏡之時。了知虛空尚是幻生。豈更有法可為對待。如首楞嚴經云。若一人反真歸原。此十方空一時消殞。
答:在未进入这个境界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真实与世俗之间,通过对比色彩与空无来理解。只有真正体验到这个宗旨,万种因缘才会归于寂静。就像不同颜色的鸟投入须弥山,完全转变为金光。又如三十三天的天神进入杂林,不再有任何分别。因此,所有法无实体,是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它们本无待,却因相互依存而成为待。如果执着于有法,相互依存形成,那就不是真正的待,因为它们各自有实体,固定不变,不需要相互依存。正如中观论偈所说:如果法是因待而成,那么未成之前如何待?如果已成,又何必待?如果法因待而成,那么法在未成之前就不存在,不存在又怎能有因待?如果法已经存在,又何必因待而成?这两种情况都不依赖待。因此,无论未成或已成,都不存在待。当悟入宗镜时,了解到虚空本身也是幻生,哪里还有法可以成为对待。正如首楞严经所说:如果一个人回归真实本源,这十方的虚空就会在一瞬间消失。
菩薩瓔珞經云。佛告天子。如吾昔求道。從無數劫分別本末。未能究盡一法定意。云何為一法。所謂無念也。菩薩得無念者。觀一切法悉皆無形。天子。吾今成佛。由此一行。得成無上正真之道。既萬法無形。對何稱有。有既不有。曷得云常。空復何空。憑誰稱斷。若心外有法。即成斷常。若法外無心。孰言空有。所以傅大士云。君不見自心非斷亦非常。普在諸方不入方。亦復不依前後際。又復非圓非短長。寂然無生亦無滅。非黑非白與青黃。雖復念慮知諸法。而實不住念中央。眾生入而無所入。雖趣六境實無傷。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號曰法中王。故思益經云。
《菩萨瓔珞经》中,佛陀告诉天子:就像我过去寻求真理一样,经过无数劫数的思考和分辨,始终无法彻底理解一个法的真正意义。什么是一法?就是无念。菩萨达到无念的境界,观察到所有法都没有固定形态。天子,我现在成佛,就是通过这一种修行,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道路。既然所有法都没有固定形态,那么对什么称之为有?有既然不存在,又怎能说是永恒?空又怎能称为空?依靠什么来断定?如果心外有法,就形成了断见和常见;如果法外无心,又怎能说空和有?因此,傅大士说:你难道看不见自己的心既不是断见也不是常见,普遍存在于所有方向,却不进入任何方向,也不依赖于过去和未来。它既不是圆也不是短长,寂静无生也无灭,不是黑也不是白,也不是青黄。虽然思考和了解所有法,但实际上并不停留在任何念头上。众生进入其中却无所进入,虽然追求六境但实际上并无伤害。智者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因此被称为法中之王。所以,《思益经》中说。
若有於法生見。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是人不度生死。所以者何。涅槃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念戲論。是以若論成壞有空。皆徇世間名字。不出外道諸見。如狗逐塊。豈達自宗。則知名字如塊。真理如人。無明癡犬。逐名言塊。種智師子。得理亡名。故知。言語從覺觀生。息覺觀。則名言絕。言思絕。則待絕亡。中觀論疏云。盡不盡門者。若念念遷滅。滅無可成。若念念相續。續非始成。若念念遷滅。滅無始壞。若念念相續。續不可壞。故盡不盡。俱無成壞。又諸法日夜中。念念常滅盡。過去如水流不住。是則名盡。是事不可取。不可說。如野馬無決定性。云何可分別說有成。又念念生滅。常相續不斷。故名不盡。云何可分別說言。今是成時。是故盡亦無成。不盡亦無成。既無成。亦無壞。是以一切諸法。尚無有成。云何說斷。皆以實際為定量。則無有變異。
如果有人对法产生偏见,那么对于这个人来说,佛就未曾出现于世。世尊,如果有人对涅槃持有固执的看法,这个人就无法超越生死。为什么呢?因为涅槃意味着消除所有形相,远离一切动摇和无意义的讨论。所以,如果讨论存在或空无,都是追随世俗的名相,没有超越外道的各种观点。就像狗追逐石头,怎能达到真正的宗旨。因此,名相就像石头,真理就像人,无明的愚犬追逐名相的石头,而具有一切种智的狮子则得到真理而忘却名相。所以,言语是由思考产生的,当思考停止时,名相的言语也就消失了。当言语和思考都停止时,等待它们的就是消失。《中观论疏》中说,关于尽与不尽的法门,如果念头不断变化和消失,那么消失就无从谈起;如果念头连续不断,那么连续就无从开始。如果念头不断变化和消失,那么消失就没有开始;如果念头连续不断,那么连续就不可破坏。因此,尽与不尽都没有形成和破坏。另外,所有法在日日夜夜中,念头不断消失和结束,过去就像流水一样不停息,这就是尽,这是无法把握和言说的,就像幻影没有固定的性质,怎能分别说它有形成呢?念头不断生灭,连续不断,所以称为不尽,怎能分别说它现在正在形成呢?因此,尽也没有形成,不尽也没有形成。既然没有形成,也就没有破坏。所以,所有法本来就没有形成,怎能说有断灭呢?都是以真如法性为标准,就没有变化。
如經問。何等是真智慧。
如经文所问,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答言。無變異相。如眾生無變異相。真智慧亦無變異。又。
問。云何是眾生相。
答。假名字畢竟離。是眾生相。如是相。則無變異。乃至如虛空無變異相。一切諸法亦無變異相。云何無變異。以無二故。亦無無二。方成真智。但云無有二。非是有無二。如華嚴經頌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並皆離。知其悉是語言道。是知一切言語。皆從覺觀而生。纔有覺觀。便形紋綵。發萠芽於境上。起兆朕於心中。心境對治。便為質礙。若入宗鏡。自絕言思。妙旨潛通。了無所得。又若一切修行趣佛乘人。但先得旨之後。方可以佛知見。治諸餘習。以正定水。瑩。淨禪支。用多聞慧。助生觀力。乃至習誦熏修。萬行嚴飾。
若未入宗鏡。不了自心。縱多聞習誦。俱不成就。如善星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不達無生。返墮地獄。又如阿難多聞。不明實相。遭婬席所縛。為文殊所訶。應須先入正宗。後修福智。如瑠璃之含寶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無瑕。能雨眾寶。自他兼利。豈虛搆哉。又此絕待無作真心。非是斷空但空。若眾生一切妄心。世間一切幻法。以情識分別不及。故。目之為空。如洞山和尚偈云。世間塵事亂如毛。不向空門何處消。若待境緣除蕩盡。古人那得喻芭蕉。龐居士偈云。識樂眾生樂。緣繩妄走作。智樂菩薩樂。無繩亦無縛。若有發心者。直須學無作。
莫道怕落空。得空亦不惡。見礦不識金。入爐始知錯。黃蘗和尚云。無人敢入此門。恐畏落空。盡望涯而退。證道歌云。嗟末法。惡時代。眾生薄福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冤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問。悟此心宗修行之人。得圓滿普賢行不。
答。一切理智。無邊行願。皆不出普賢一毛孔。若實入此宗鏡中。乃至凡聖之身。一一毛孔。皆能圓滿普賢之行。如華嚴經海幢比丘。入般若波羅蜜境界清淨光明三昧。經行地側。結加趺坐。入于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從其身分。出十法界身雲。一切供具。雨無量法雨等。又如善見比丘。告善財言。我經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淨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又如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
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又如善財。重觀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風輪水輪。地輪火輪。大海江河。及諸寶山。須彌鐵圍。村營城邑。宮殿園苑。一切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天龍八部。人與非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處。日月星宿。風雲雷電。晝夜月時。及以年劫。諸佛出世。菩薩眾會。道場莊嚴。如是等事。悉皆明見。如見此世界。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如是見。如見現在十方世界。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亦如是見。各各差別。不相雜亂。如說海幢身分之上。善見一念之中。普賢毛孔之內。盡十方法界虛空界。
所有一切凡聖境界。淨穢國土。靡所不現。可證宗鏡無外。無法不含。如卷大海之波瀾。收歸一滴。猶撮十方之剎土。指在一塵。如古德云。以遮那之境界。眾妙之玄門。知識說之而不窮。善財酌之而不竭。文殊體之而寂寂。普賢證之以重重。何者。以文殊是自心如理之體。體常湛然。以普賢是自心如量之用。用周法界。所以寶性論明。有二種修行。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滿修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是以悟此真如無盡之心。成得普賢無盡之行。亦云梵行已立己事已辦。如不了此而妄有所修。非唯不具普賢行門。乃至三歸五戒等一切修進之門。
悉不成就。以不達本故。所以法華經云。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以自他所隔。但為愛見之心。未達一乘。豈成同體之行。又云。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故知見性修行。性周萬行。如華嚴經云。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若明見此旨。方稱圓修。權教罔思。下位天隔。讚一念隨喜。福尚無量。何況正念修行。為人開示。所以文句疏。釋。一念隨喜者。自未有行。但隨喜法及人。功報尚多。況行到耶。
隨喜心有二。若聞開權顯實。即於一念心中。解非權非實之理。信佛知見。又雙解權實。事理圓融。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此即竪論隨喜。又若聞開權顯實之意。即於一心。廣解一切心。又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障礙。若欲分別。辯說無窮。月四月至歲。旋轉不盡。雖未得真隨喜心。能如此解。法既如此。人亦如是。此約橫論隨喜。即橫而竪。即竪而橫。故大涅槃經云。寧願少聞。多解義味。即此意也。故知纔聞一心。能生隨喜。則洞了諸法。無有遺餘。可謂一聞千悟。得大總持。於凡夫心能生圓信。格量功德。唯佛方知。若外道得五通者。
能移山竭海。而不伏見愛。不及煖法人。二乘無學。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門又拙。非佛所讚。皆不及初隨喜一念圓信之人。又止觀云。能如是入唯心觀者。則具一切法門。該括周備。規矩。初心送行人。到彼薩雲蓋。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正在茲乎。故知萬途雖別。一性無差。若未歸此自心之性。終非究竟。凡有所作。心境不亡。皆墮輪迴。不入真實。如大智度論云。復次如水性下流故。會歸於海。合為一味。諸法亦如是。一切總相別相。
皆歸法性。同為一相。是名為法性。如金剛在山頂。漸漸穿下。至金剛地際。到自性乃止。諸法亦如是。智慧分別推求已到如中。從如入自性。如無本末生滅諸法戲論。是名為法性。又如犢子。周章鳴喚。得母乃止。諸法亦如是。種種別異。取捨不同。得到自性乃止。無復過處。是名法性。如一切菩薩求道修行。若未到宗鏡。心終不止。所以宗鏡略有二意。一為頓悟知宗。二為圓修辦事。如首楞嚴經云。佛責阿難言。非汝歷劫辛勤證修。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
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呪。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呪力。消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欲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乃至阿難等既開悟。後重請妙修行路。如經云。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
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以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闇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乃至佛告阿難。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釋曰。詳夫諸大乘經。祖佛正意。凡從今日去紹佛乘人。
先須得本。悟自真心不生不滅為因。然後以無生之旨。遍治一切。所以華嚴論云。若有習氣。還以佛知見治之。若不入佛知見。設有修行。但成折伏。終不能入諸佛駛水之流。如法華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是於眾生心中。而論開示。以佛知見蘊在眾生心故。若宗門中。從上亦云。先須知有。然後保任。又云。頭尾須得相稱。不可理行有闕。心口相違。入我宗中。無有是處。若未悟自心無生之理。唯以生滅心為因。欲求無生之果。如蒸砂作飯。種苦求甘。因果不同。體用俱失。邪修妄習。猶九十六種。揑目生華。趣寂執權。似三乘道人。勞神費力。若入宗鏡。
理行俱圓。可謂二見之良醫。釋真之皎日矣。故大涅槃經云。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既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眾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夫未遇宗鏡正法之日。一心實智之海。歸前所有一切修行三昧諸行。皆是無常。不成上善。以未究竟故。如經云。佛言。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經。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流。皆歸于海。一切契經諸定三昧。
皆歸大乘大涅槃經。何以故。究竟善說有佛性故。所以纔知。有佛性。自然解行相應。如結網而終是取魚。裹糧而必須前進。如云。若唯解而無行。同沙井之非潤。專虛而不實。似空雲而無雨。是以此錄。全為修習菩薩道。圓滿普賢門。遂乃廣集了義金文。先德遺旨。皆令信順。與道相應。該括始終。自他兼利。以真如一心。性無盡故。法爾如是順性而行。無有匱息。自然圓滿。一切智慧。一切慈悲。一切三昧。一切神通。一切行願。一切因果。一切理事。一切權實。一切行布。一切圓融。所以華嚴論云。經明。法雲地菩薩。隨心念力。廣大微細。自他相入。
一多大小。互參。神通。德用自在。皆隨自心念所成故。如一切眾生作用境界。皆是自心執業所成。人天地獄畜生餓鬼善惡等報果。一依心造。如此十地菩薩。以無作法身大智之力。隨所心念。莫不十方一時自在。皆悉知見。以普光明智為體。為智體無依。稱性遍周法界。與虛空量等。周滿十方世界。以無性智。大用隨念。以不忘失智。隨念皆成。以具總別同異。成壞俱作。以廣狹大小自在智。化通無礙。以與一切眾生同體智。能變一切眾生境界。純為淨土之剎。以自他無二智。一身而作多身。多身而作一身。以法身無大小。離量之智。能以毛孔廣容佛剎。
以等虛空無邊無方之智。而一念現生。滿十方而無去來。以如響智。而能響應。對現。等眾生應。形以是具足圓滿福德智。而恒居妙剎。常與一切眾生同居。若非聖所加持力。而眾生不見。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有人。以摩尼寶。置色衣中。其摩尼寶。雖同衣色。不捨自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知慧。以為心寶。觀一切智。普皆明現。然不捨於菩薩諸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願。利益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承事一切諸佛。嚴淨一切世界。安慰眾生。深入法海。為淨眾生界現大自在。給施眾生。普照世間。入於無邊幻化法門。不退不轉。
無疲無厭。佛子。譬如虛空。持眾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無羸無朽。無散無壞。無變無異。無有差別。不捨自性。何以故。虛空自性。法應爾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立無量大願。度一切眾生。心無厭倦。乃至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眾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眾生。此能住於無眾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無所得。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
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雖知諸法無麁無細。而說諸法麁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淨言詞。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真實。而說出離真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
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後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雖知諸法無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
雖知法無色。而現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淨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恒廣說照明之法。釋曰。譬如虛空。持眾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者。以普賢智。了一切法。皆如虛空性故。虛空之性。即凡聖身。只為眾生不了。迷為生死。變作根塵。菩薩故能對現色身。隨應說法。故云普賢身相如虛空。又偈云。心聞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又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是知若法若行。皆我之心性。猶如虛空。豈有厭倦乎。若不了一切法同虛空性。執有前境相狀。可觀。隨相發心。緣塵起行。不達同體之旨。悉墮有為。盡成愛見之悲。終成厭倦。若依宗鏡。如說修行。所有一毫之功。畢趣菩提之果。是以無緣之緣。顯無化之化。謂眾生真心稱理。不可得故。若無緣。即無所化。若真心隨緣。不壞。緣起。則亦有所化。如是則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理行兼備。因果同時。圓解圓修。方成宗鏡。又此普賢之行。全是佛智。佛智即是真心。如華嚴經頌云。佛智廣大同虛空。
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則全佛智是眾生心。世間妄想。皆從眾生心變。能變之心。既是佛智。所變之境。豈成實耶。則了世間妄想皆空。終不起於異見分別。謂凡謂聖。謂有謂無等。又了世間妄想。即如量智。不起異分別。即如理智。如量觀俗。如理了真。又即體之相包含。是如量智。即相之體一味。是如理智。若理量雙消。方冥佛智。是以若欲真俗雙照。因果俱圓。不出如理如量之二智。如佛性論云。此理量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
能通達觀無量無邊境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義。如理智為因。如量智為果。言如理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為果者。由此理故。知於如來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淨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如理智。三惑滅盡。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故知成佛皆由二智。如理智者。即一心之體為因。如量智者。即一心之用為果。所以體用相即。因果同時。初後卷舒。悉於一心圓滿。乃至法界顯於塵內。寶剎現於毛端。皆是如理智中。如量境界。若但證如理之旨。普賢大用不得現前。若唯行如量之宗。
文殊正智不能究竟。具此二門。方明宗鏡。所以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古釋云。善財既因毘目仙人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行不倦。何得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世王質。遇仙之碁。令斧柯爛。三歲尚謂食頃。既能以長為短。亦能以短為長。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也。故知隨心轉變。不定。長短。心長則長。心短即短。延促是心。非于時分。一切萬法。皆是心成。離心計度。皆失宗旨。
宗鏡錄卷第四十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